A. 歐洲著名的「四大皇室」是哪幾個
哈布斯堡家族發源於瑞士北部的阿爾高州,並在1020年築起鷹堡(哈布斯堡城堡)。並逐漸將勢力擴展到今天的奧地利和德國南部。1273年,哈布斯堡公爵魯道夫一世當選德意志國王(但未加冕為皇帝)。1282年12月27日魯道夫一世奪取被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佔有的奧地利公國,旋即劃歸哈布斯堡皇室擁有。魯道夫一世最終於1291年逝世,哈布斯堡家族雖暫時失去帝位,但南阿爾薩斯、布賴施高(Breisgau)和帝國內的其他一些領地都被劃入哈布斯堡家族。14世紀期間,新成立的瑞士聯邦不斷向德國南部擴張,導致哈布斯堡家族失去祖先建立的鷹堡。自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由瑞士南部的鷹堡,轉移到下奧地利的維也納,開始哈布斯堡王朝的進一步發展。
☆發展及鼎盛期:
·奧地利公國:哈布斯堡家族在失去神聖羅馬帝位後,繼續持有奧地利公爵的爵位。歷任奧地利公爵都不斷地擴大公國的統治范圍,並將公國劃分為若干個省統治。但這些劃分最終導致內外奧地利分治。1379年,哈布斯堡家族兩位公爵艾伯特(Albert)和利奧波德(Leopold)簽定協議。艾伯特的子孫將擁有內奧地利公國,即今日的奧地利中東部,利奧波德的後裔則坐擁外奧地利公國,統治領域包括今日奧地利西部、南阿爾薩斯和位於德國西南領地。奧地利內外分治的局面,直至1490年外奧地利公爵家族絕後才得以結束。哈布斯堡家族領地再次歸由一位公爵統領。
·重登神聖羅馬帝位:1422年,內奧地利公爵阿爾布雷希特五世迎娶了神聖羅馬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西吉斯蒙德唯一的庶女盧森堡的伊麗莎白,並被指定為西吉斯蒙德的繼承人。1437年,西吉斯蒙德病逝,阿爾布雷希特於次年陸續即位為德意志國王、匈牙利國王及波希米亞國王(阿爾布雷希特二世,未加冕為皇帝)。由此以後,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把持神聖羅馬帝國皇位(1742年-1745年間除外),直至帝國覆亡。但不久後的1439年,阿爾布雷希特葬身沙場,遺下一名遺腹子拉迪斯勞斯。奧地利公爵和神聖羅馬帝國皇位隨後由阿爾布雷希特的一位表親腓特烈三世繼承,拉迪斯勞斯一出生就繼承了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分別稱拉斯洛五世/拉迪斯拉夫一世)。但很不幸,這位哈布斯堡幼主很快被人所害,使家族喪失了對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的統治。1453年11月23日,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三世將奧地利公國提升為大公國,使哈布斯堡皇朝乃至奧地利在歐洲的地位都大大提高,也為皇朝的進一步擴展提供了基礎,王朝也逐漸步入鼎盛期。
·散葉歐洲各國:哈布斯堡皇室的權勢,在馬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統治期間(1493年-1519年),通過皇室聯姻,得以進一步增強。馬西米連本人,於1477年8月18日迎娶勃艮地公爵獨女瑪利(Mary of Burgundy)。這段姻緣,將屬於勃艮第公國的,自法國南部至荷蘭的領地統統並入哈布斯堡皇室領地。馬西米連的兒子英俊王菲利浦(Philip the Handsome),於1496年,迎娶西班牙女王儲胡安娜(Joanna the Mad),開創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不過,菲利浦將母親勃艮地公爵的領地也贈與西班牙王室,種下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導火線。馬西米連的孫子,日後的神聖羅馬皇帝費迪南一世(Ferdinand I)於1521年5月25日 迎娶了波希米亞郡主安妮(Anne of Bohemia),次年,費迪南的妹妹瑪利亞郡主(Maria of Austria)嫁與匈牙利兼波希米亞國王路易二世(Louis II of Hungary Bohemia),這兩段婚姻為日後奧地利吞並波希米亞和奧匈合組二元帝國埋下伏線。馬西米連的兒女,多與外國王族通婚,哈布斯堡王朝在歐洲的影響,大大增強。
·查理五世稱霸歐洲:馬西米連精心安排的政治婚姻,使他的孫子查理五世(西班牙稱卡洛斯一世)成為歐洲的霸主。1506年,查理的父親英俊王菲利浦英年早逝,查理便繼承了勃艮地公爵一職,成為了西屬尼德蘭(今日的荷蘭和比利時)的首位統治者。1516年,查理的外祖父,西班牙國王費迪南二世病逝,查理因此成為了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自此,西班牙全國、義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島、撒丁島、那不勒斯王國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都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管治領域。1519年,查理的祖父,神聖羅馬皇帝馬西米連一世病逝,查理繼承帝位成為查理五世,並承繼了家族對奧地利和阿爾薩斯的管治。此時,查理五世成了統治最多領土的歐洲君主,不過仍然不斷出征,如對付基督新教徒以及奧斯曼帝國的入侵。因此,查理五世所統治國家的內政,多由他的代理人處理,在西班牙的代理人是他的兒子菲利浦王子,而在奧地利的是他的弟弟費迪南大公。雖然,哈布斯堡皇朝的領地面積已冠全歐,但皇朝為擴張而進行的征戰一直繼續。
·重奪匈牙利波希米亞:1526年8月29日,匈牙利兼波西米亞國王路易二世與奧斯曼土耳其蘇丹"奇跡王"蘇萊曼一世,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附近的摩哈赤激戰,史稱第一次摩哈赤戰役。土耳其軍戰勝匈牙利軍,路易不幸戰死沙場。但奧斯曼帝國並無長期佔領匈牙利,反而在9月時撤軍。此時,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的弟弟,奧地利大公費迪南以路易的姐夫身份繼承匈牙利和波西米亞國王。雖然在匈牙利出現了爭位者,但很快便被平定。自此,匈牙利、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一直在哈布斯堡皇朝的管治之下,直至1918年。而西里西亞(今日波蘭南部)也暫時成為哈布斯堡皇朝的領地。
☆王朝分家:1556年,查理五世自覺年老,因此決定將西班牙王位和奧地利大公分別讓與他的兩位代理人,並讓他們各自的子孫世襲他們自己的王位,不得互傳。自此,哈布斯堡王朝正式分為奧地利分支和西班牙分支,查理五世時期一人統領王朝領地的局面也不再出現。
·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1556年,查理五世將奧地利大公之位讓與其弟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斐迪南一世,並立斐迪南為神聖羅馬帝位的繼承人。但根據查理的遺囑,斐迪南及其子裔喪失了繼承為西班牙國王的權利。此舉使斐迪南成為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的首位君主。自此,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統治奧地利,匈牙利及波希米亞直至1740年,歷10代君主,這二百多年亦是歐洲歷史上戰爭最多的時期。
奧地利帝國轄下由多個奧皇兼任國王的「王國」以及一些公國和領地組成,主要組成部分如下:
波希米亞王國 匈牙利王國
達爾馬提亞王國 加里西亞及洛多梅里亞王國
克羅埃西亞及斯洛維尼亞王國 倫巴第及威尼斯王國
奧地利皇室領地 卡林西亞公國
卡尼鄂拉公國 薩爾茨堡公國
西里西亞公國 施蒂利亞公國
布科維納公國 塞爾維亞及塔米斯-巴納特公國
特蘭西瓦尼亞大公國 摩拉維亞侯國
蒂羅爾親王伯國 戈里奇亞和格拉迪斯卡伯國
福拉爾貝格領地 伊斯特尼亞領地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1504年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Isabella of Castile)病逝。由於,她與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 of Aragon)所生的兒子都不幸夭折,在伊莎貝拉身故以後,女王儲胡安娜(Joanna the Mad)繼承卡斯蒂利亞王位。神聖羅馬皇帝馬西米連一世的兒子菲利浦以胡安娜的王夫的身份,和岳父費迪南一起監國。1516年,費迪南病逝後,胡安娜和菲利浦的兒子,西班牙兼奧地利王子查理(西班牙文名:卡洛斯)繼承西班牙(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王位,是為卡洛斯一世(Carlos I/ Charles I),其後於1556年將西班牙王位讓與其子菲利浦二世(Philip II),並廢除了菲利浦及其後裔繼承奧地利爵位的權利,正式揭開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序頁。1700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的去世,結束了哈布斯堡家族對西班牙歷5代的統治。他把王位傳給了他的外甥,法王路易十四的孫子安茹公爵菲利普。他們的奧地利表親不惜發動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以搶回王位,但最後只令西班牙波旁王朝將部分哈布斯堡領地歸還奧地利,以換取奧地利對波旁王室對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的承認。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0年10月20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六世去世。卡爾和他的兄長都沒有男性後裔,因此他的長女瑪麗亞·特里薩繼承了他奧地利大公、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的王位。而他的女婿洛林公爵弗朗茨於1745年9月13日,當選神聖羅馬皇帝。此後,弗朗茨皇帝將妻子的姓氏加在自己姓氏的前面,他們的後裔都採用「哈布斯堡-洛林」的姓氏。自此,奧地利進入哈布斯堡-洛林皇朝,而弗朗茨皇帝和瑪麗亞·特里薩皇後成為皇朝的創始人。皇朝歷經數次變故,包括1806年,法皇拿破崙一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但當時的哈布斯堡君主,前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早於1804年整合各哈布斯堡領地,改稱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以回應拿破崙稱帝。1867年,為了化解普奧戰爭失利對帝國的沖擊,奧地利帝國又被改稱為奧匈帝國。皇朝直至1918年被推翻。奧匈帝國隨即被肢解,奧地利成為共和國,舉家被迫流亡海外。
☆王朝覆亡: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於1700年絕嗣而亡,而奧地利的王朝於1740年絕後,隨即被分支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取代,直至1918年帝國被共和國取代。今日,部分哈布斯堡王族後裔依然生存,分別定居於奧地利、列支敦斯登和德國,他們的首領是奧地利末代皇太子奧托·馮·哈布斯堡。
B. 奧地利被稱為什麼王國
德國被稱為啤酒王國
C. 奧地利帝國簡稱什麼
簡 稱::奧地利
奧地利帝國(Kaisertum Österreich),是1804-1867年間,地跨中歐、南歐和東歐和東南歐部分地區的的一個世界級強國。領土包括現在的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北義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亞等廣大地區。首都為奧地利皇室領地內的維也納,但人口最密集和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卻是波希米亞王國內的布拉格。在1867年後,奧地利帝國成為奧匈帝國的主體之一。該帝國的首都為奧地利皇室領地內的維也納,德意志邦聯的永久主席國、奧地利皇帝世襲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也是神聖同盟的積極推動者和主要成員之一,也是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統治下的奧地利和其他領地的統稱。
D. 奧地利以前叫什麼帝國
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德語:Ö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語:Osztrák–Magyar Monarchia),又名雙元帝國(Duale Monarchy)、二元帝國,舊譯奧斯馬加(匈牙利語的音譯),全稱是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地;歐洲列強之一,奧匈帝國在歷史上最著名的是在1914年發生的薩拉熱窩事件,皇太子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進民族主義分子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是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奧匈帝國在戰爭期間屬於同盟國陣營,同盟國最終於1918年戰敗。戰爭期間,奧匈帝國的政局空前動盪,由興起於歐洲中部地區的古老的皇室聯姻合並而來的舊帝國抵抗不過境內獨立運動的風起雲涌,終於解體、分裂為多個國家。
雖然奧地利帝國首都一直都在維也納,但奧匈帝國在匈牙利王國的首都卻是布達佩斯。匈牙利王國境內享有很大程度的的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自治權,但外交、國防、匯率等對外事務方面則與奧地利協同一致,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
該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問題極其嚴重,內政主要由組成她的12個民族之間的商議所決定;但當時歐洲各地民族獨立思想不斷發展,雖然奧匈帝國在其成立期間不斷有民族主義起義和其它糾紛,但在它所存的約50年間整個國家的經濟不斷發展、國家實現了現代化、許多開明的改革得以施行。
網路介紹:http://ke..com/link?url=_
E. 奧地利維也納的別稱
多瑙河的女神、音樂之都、音樂城
維也納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環境優美,景色誘人。登上城西的阿爾卑斯山麓,波浪起伏的「維也納森林」盡收眼底;城東面對多瑙河盆地,可遠眺喀爾巴阡山閃耀的綠色峰尖。北面寬闊的草地宛如一塊特大綠色絨氈,碧波粼粼的多瑙河蜿蜒穿流其間。房屋順山勢而建,重樓連宇,層次分明。登高遠望,各種風格的教堂建築給這青山碧水的城市蒙上一層古老莊重的色彩。
幾世紀以來音樂一直都離不開維也納,與它緊緊相連。它是孕育出音樂天才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和約翰·施特勞斯的聖地。維也納悠久的音樂遺產延續至今。維也納逐漸成為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獲得了「音樂城」、「音樂之都」的美名。
F. 奧地利國名的由來
奧地利國名在德語中意為「東方王國」,因查理曼帝國時期地處帝國的東方而得名。
G. 歐洲各國的分別全名是什麼
1、塞普勒斯共和國
塞普勒斯共和國(希臘語:Κύπρος;土耳其語:Kıbrıs),簡稱塞普勒斯,是位於歐洲與亞洲交界處的一個島國,處於地中海東部,面積達9,251平方公里。塞普勒斯在地理位置上屬於亞洲,但在文化、政治上又是歐洲的一部分。
2、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英國」(United Kingdom)。
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3、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
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4、法蘭西共和國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France),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5、義大利共和國
義大利共和國(義大利語:Repubblica Italiana),簡稱義大利(義大利語:Italia),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
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80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H. 奧地利是什麼王國
不是王國,是共和國,二者區別還是很大的。
奧地利共和國( 德語:Republik Österreich,英語:The Republic of Austria),簡稱奧地利(Austria),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的議會制共和制制國家
I. 歐洲古代各國名稱
1、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是一個地跨中歐、南歐、東歐和東南歐部分地區的龐大帝國,國土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1804年),人口約2120萬人(1804年)。領土包括現在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北義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亞等廣大地區。
帝國的首都為奧地利皇室領地內的維也納,奧地利皇帝世襲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806年,拿破崙勒令弗朗茨二世放棄羅馬皇帝尊號,神聖羅馬帝國瓦解。
奧地利是德意志邦聯的永久主席國和神聖同盟的三巨頭之一,也是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統治下的奧地利和波西米亞王國等其他領地的統稱。
1867年2月,匈牙利獲得自治,6月奧地利帝國正式改組為奧匈帝國,奧匈帝國是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組成的政合國,1867年後匈牙利從法理上已經脫離奧地利帝國獨立,但兩國的外交立場保持一致。1918年一戰戰敗後解體。
2、瑞典帝國
瑞典帝國是1611年至1721年期間存在的一個帝國。這一時期瑞典曾晉身歐洲列強之一,在近代史上又稱為帝國時代(瑞典語:stormaktstiden)。直到18世紀大北方戰爭後地位被俄羅斯帝國取代。
瑞典在十七世紀期間曾崛起為一個歐洲強國。原先瑞典只是北歐一個貧困、人口稀疏的國家,缺乏任何國際影響力或重要性。她的國力得以迅速在歐洲提升至領導地位,很大程度上是歸功於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及首相亞塞爾·奧辛斯達拿的努力。
由於成功介入三十年戰爭,以及在俄羅斯及波蘭立陶宛聯邦奪取不少領土,瑞典儼然成為歐洲新教國家的領導者。
3、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是962年至1806年地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君主制帝國,版圖以日耳曼尼亞為核心,包括一些周邊地區,在巔峰時期包括了義大利北部和中部(原屬中法蘭克王國)和勃艮第還有弗里西亞(今低地國家)。
962年德意志(前身是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被教皇加冕為羅馬皇帝。後腓特烈一世改國名為神聖羅馬帝國。
在帝國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其由數百個更小的附屬單位組成,其中有侯國、公國、郡縣、自由城市。早期是皇帝擁有實際權力的封建帝國,14世紀時演變成承認皇帝為最高權威的邦聯。選帝侯是諸侯中有權選舉德意志神聖羅馬皇帝的諸侯。
選帝制度從13世紀中實行,一直到1806年帝國滅亡為止。
初期有七個選帝侯,分別是三個教會選帝侯:美茵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爾大主教,和四個世俗選帝侯:薩克森選侯,勃蘭登堡藩侯,普法爾茨選侯(或稱萊茵行宮伯爵),以及波希米亞國王(後期由奧地利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皇帝兼任) 。
1806年拿破崙勒令弗朗茨二世於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尊號,僅保留奧地利帝國皇帝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4、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由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託管地及其他由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里。
一般認為,1688年光榮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對王權進行明確制約,確立了資產階級執政的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為英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使其經濟、軍力、科技、文化迅猛發展,標志著英國的崛起。
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從法國手裡奪取整個加拿大,標志著英國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1815年擊敗拿破崙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後,英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這一時期,被人們稱為「不列顛治世」。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大英帝國與新興的德意志帝國的矛盾無法調和,1914年英國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一戰結束後的1922年,根據巴黎和會奪取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為了世界歷史上跨度最廣的國家。
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到20世紀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大英帝國逐漸瓦解。
5、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帝國或西班牙殖民帝國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帝國和殖民帝國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被認為是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16世紀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環球探險和殖民擴張的先驅,並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路線從西班牙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賓到東亞。西班牙征服者摧毀了阿茲特克、印加帝國和瑪雅文明,並對美洲大片領土宣稱主權。
一時之間,憑著其經驗充足的海軍,西班牙帝國稱霸海洋;憑著其可怕、訓練有素的步兵方陣(Tercio),它主宰歐洲戰場。法國著名歷史學家皮埃爾·維拉爾稱之為「演繹出人類歷史最非凡的史詩」,西班牙在16世紀至17世紀間經歷其黃金年代。
西班牙與敵對國家持續斗爭,引起領土、貿易和宗教沖突,都使得西班牙國力在17世紀中葉開始下滑。在地中海與奧斯曼帝國戰事頻繁;在西歐,法蘭西殖民帝國逐漸崛起並威脅西班牙的霸權;
在海外西班牙首先與葡萄牙帝國競爭,後來的對手還包括大英帝國和荷蘭殖民帝國,而且英、法、荷三國支持海上搶劫,西班牙過度動用軍力、政府貪污漸趨嚴重以及軍費導致經濟停滯,最終導致帝國的衰落。
1713年的烏得勒支和約使西班牙失去在亞平寧半島和低地國家的剩餘領土,結束其歐陸帝國的歷史。
J. 由四個字組成的國家名,國家要有奇麗的景色
1.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土地廣袤,土地面積在全球排名第六。在澳大利亞本土,有非常多的地域植物、自然景觀資源。澳大利亞國家的文化也是多元的,如果你想去澳大利亞旅遊。那出行之前,必要的功課有必要做,在異國旅遊,主要講求的是舒適、順心。
3.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一個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棕櫚油及錫的出產國,也是優質熱帶硬木、石及天然氣的重要出產國;此外,還盛產可可、胡椒、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漁業資源也豐常豐富,除各種魚類外,馬來西亞海岸還產龍蝦。馬來西亞的國花為扶桑花,此外還有種類繁多的蘭花,除了人工栽培的以外,生長在深林幽谷與高原上的野蘭則更為珍貴。
馬來西亞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陽光充足,氣候宜人,擁有很多高質量的海灘、奇特的海島、原始熱帶叢林、珍貴的動植物、千姿百態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風、悠久的歷史文化遺跡以及現代化的都市。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古城,位於馬六甲海峽北岸,馬六甲河穿城而過。鄭和下西洋有六次在此停靠,如今是馬六甲海峽這條海上生命線的咽喉所在。
4.羅馬尼亞
蒂米什瓦拉是羅馬尼亞的西部重鎮,全國第三大城市,靠近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三國交界處,是羅馬尼亞的重要交通樞紐
由於蒂米什瓦拉被選為2021年的歐洲文化之都(2021年。。。歐盟真的好超前有木有),所以為了提前准備以展示給世人一個美麗的歐洲文化之都,蒂米什瓦拉現在的老城三廣場除了勝利廣場外,共和廣場,自由廣場以及附近街道都在翻修,而且要翻修到15年底至少。。。所以我們去了以後看到勝利廣場還健在已經感覺賺到了。。。
不過共和廣場上的三個教堂還是很值得一去的,在這,羅馬,巴洛克,哥特三種不同建築風格的教堂/前教堂在聯合廣場上互相遙望,兩種教派文化和諧共存。
5.馬爾地夫
馬累位於馬爾地夫群島的中心,是馬爾地夫的首都,也是世界最小的首都,它的總面積只有2.5平方公里,人口約6萬,是全國的政治和商業中心。
馬累分成Henveyru、Galolu、Machchangoli、Maafannu等四個區域,街道上沒有刻意鋪整的柏油路,放眼望去盡是晶亮潔白的白沙路,皇宮和政府機關等都是兩層式平房,非常整潔,屋外花園長滿了各種果樹,有香蕉、椰子、芒果和麵包樹等,迎風飄來陣陣的清香。
(10)奧地利王國四個名字擴展閱讀
旅遊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暫時居留而引起的一種現象及關系的總和,旅遊者不會因而永久居留,並且主要不從事賺錢的活動。
旅遊是為了休閑、商務或其他目的離開他她們慣常環境,到某些地方並停留在那裡,但連續不超過一年的活動。旅遊目的包括六大類:休閑、娛樂、度假,探親訪友,商務、專業訪問,健康醫療,宗教/朝拜,其他。
交往:1927年,德國的蒙根·羅德對旅遊進行定義。旅遊從狹義的理解是那些暫時離開自己的住地,為了滿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種各樣的願望,而作為經濟和文化商品的消費者逗留在異地的人的交往。
目的:20世紀50年代,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大學旅遊研究所對旅遊進行定義,旅遊可以理解為是暫時在異地的人的空餘時間的活動,主要是出於修養;出於受教育、擴大知識和交際的原因的旅行;參加這樣或那樣的組織活動,以及改變有關的關系和作用。
時間:1979年,美國通用大西洋有限公司的馬丁·普雷博士在中國講學時,對旅遊的定義為是為了消遣而進行旅行,在某一個國家逗留的時間至少超過24小時。注意:這個定義強調的是,各個國家在進行國際旅遊者統計時的統計標准之一:逗留的時間。
相互關系:1980年,美國密執安大學的伯特·麥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對旅遊進行定義,在吸引和接待旅遊及其訪問者的過程中,由於遊客、旅遊企業、東道政府及東道地區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切現象和關系的總和。
生活方式定:中國經濟學家於光遠1985年對旅遊進行定義,旅遊是現代社會中居民的一種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特點是異地性、業余性和享受性。
1、旅遊三要素
(1)出遊的目的
(2)旅行的距離
(3)逗留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