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著名的作家的英文
著名的作家
A famous writer
著名的作家
Famous writer
著名的作家
Famous writers
⑵ 世界名人的英文名字
凱撒 Caesar
荷馬 Homeros
柏拉圖 Platon
亞里士多德 Aristoteles
培根 Bacon
莎士比亞 Shakespeare
薩克雷 Thackeray
狄更斯 Dickens
歌德 Goehte
盧梭 Loescher
巴爾扎克 Balzac
大仲馬 Dumas
雨果 Hugo
喬治桑 George Sand
波德萊爾 Baudelaire
福樓拜 Flaubert
左拉 Zola
莫泊桑 Maupassant
霍夫曼 Hoffman
施托姆 Storm
海澤 Heysen
尼采 Nietz
倫茨 Lenz
弗里施 Frisch
迪倫馬特 Durrenm
哈謝克 Hasek
米沃什 Milosz
西默農 Simenon
艾略特 Eliot
王爾德 Wilder
奧威爾 Orwell
格雷厄姆?格林 Graham Greene
威爾遜 Wilson
默多克 Murdoch
艾米斯 Amis
梭羅 Thoreau
狄更生 Dickinson
馬克·吐溫 Mark Twain
歐·亨利 O'Henry
傑克·倫敦 Jack London
龐德 Pound
奧尼爾 O'Neill
福克納 Faulkner
海明威 Hemingway
海勒 Heller
厄普代克 Updike
羅斯 Roth
博爾赫斯 Borges
羅瓦·阿特金森 Rowan Atkinson
布里吉特·巴多特 Brigitte Bardot
迪恩·凱恩 Dean Cain
朱爾·柯恩 Joel Coen
弗朗利斯·福特·柯博拉 Francis Ford Coppola
邁克爾·克瑞奇頓 Michael Crichton
多諾斯·德爾·羅伊 Dolores Del Rio
本尼休·德·托羅 Benicio Del Toro
居里 Curie
古騰堡(Johannes, 1400-1468, 德國活版印刷發明人)
斯大林 Stalin
黑格爾 Hegel
尼采 Nietzsche
曼德拉 Mandela
畢加索 Picasso 《格爾尼卡》(Guernica)
⑶ 20世紀30-40年代芬蘭文學有哪些著名的作家作品
20世紀30—40年代,芬蘭經歷了世界經濟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些作家沖破種種阻撓,堅持與反法西斯斗爭。20世紀30年代成立的進步文學組織──「基拉社」,公開宣告它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並出版了刊物《四十年代》,發表過不少反法西斯主義的文章。潘蒂·韓培(1905—1955)寫了許多短篇和長篇小說,反映20世紀20—30年代的工人運動,表達了對貧苦農民和伐木工人的同情,也表現了當時的反法西斯運動。女作家埃爾維·西內爾沃的《蘇南寧之詩》和《上山》都以20世紀30年代為背景,描寫城市工人生活,反映人們的不滿情緒。這時,還涌現出了像托伊沃·佩卡寧(1902—1955)這樣的工人作家。他的小說《在工廠的陰影下》(1932)、《人民的春天》(1935)等都較真實地反映了工人的生活和要求。米卡·瓦爾塔里(1908—1979)也是這一時期較受歡迎的作家,他寫了不少小說、詩歌、短篇故事和劇本,反映戰後青年的出路等社會問題。他的代表作是歷史小說《埃及人西奴海》,描寫古埃及青年的愛情故事。20世紀40年代比較出名的女作家是阿伊拉·梅里盧奧托(1924—)和托薇·揚松(1914—),前者是詩人,其代表作是《玻璃畫》(1946);後者是童話故事和連環畫作家,她的童話中的主人公「侏儒姆米」已為人所熟知。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出現了大量描寫戰爭的文學作品。比較著名的有萬伊諾·林納(1920—)的《無名戰士》、幽默諷刺作家胡奧維寧(1927—)的《和平之篇》、塔爾維(1920—)的《朋友與敵人》、《我們生活在俄國陰影下》以及帕沃·林塔拉(1930—)的《孩童》。這些作品大多比較真實地反映了歷史現實,表達了芬蘭人民捍衛民族獨立的堅強意志。
⑷ 著名作家 英文名
歐文,w.(Washington Irving 1783-1859) TOP
作家;1783年4月3日出生於紐約。幼年體弱多病,16歲輟學,先後在幾個律師事務所學法律,但對法律並沒有興趣,喜愛文學,喜愛漫遊。1804年因病赴歐洲休養,到過法國、義大利和英國,一度想成為畫家。1806年回國後在弗吉尼亞州任律師,後幫助他的兩個哥哥經營進口生意。這時他與律師霍夫曼的女兒瑪蒂爾達訂婚,她於1809年早死;後來他雖有過幾次戀愛,卻一直過著獨身生活。1807年,他和哥哥威廉等人共同創辦一種不定期刊物《雜拌》,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活動,顯露出他的幽默、風趣和含蓄的諷刺才能。
歐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紐約外史》(1809)。此後10年,除英美戰爭期間曾於1814年擔任過短期軍職之外,一直在幫助他的哥哥經商。1815年歐文去英國利物浦在他哥哥所開設的分行工作;1818年分行因經濟蕭條而倒閉,歐文留居英國,以寫作為生。
1819年,歐文陸續發表許多散文、隨筆和故事,共32篇;於1820年結集為《見聞札記》出版,引起歐洲和美國文學界的重視。這部作品奠定了歐文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之後,歐文寫了體裁相似的《布雷斯布里奇田莊》(1822)和故事集《旅客談》(1824),這兩部作品都較《見聞札記》遜色。1826年在馬德里任美國駐西班牙大使館館員。1828年發表《哥倫布的生平和航行》。1829年發表《攻克格拉納達》;同年曾到格拉納達的摩爾人故宮阿爾罕伯拉游覽,後出版游記、隨筆和故事集《阿爾罕伯拉》(1832)。歐文曾任美國駐英公使館秘書。牛津大學曾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英國皇家學會也向他頒發了勛章。1832年歐文回到美國,在紐約受到熱烈歡迎。由於讀者迫切需要他描寫本國的生活,他曾到新開發的美國西部進行考察,寫了《草原游記》。他還根據大皮貨商約翰.雅各.阿斯托提供的材料。為這個大財閥寫了一部發家史:《阿斯托里亞》(1836)。1842年再度赴馬德里,出任美國駐西班牙公使。1846年回國。晚年是在他曾經描寫過的睡谷附近度過。這一時期他的主要作品是3部傳記:《哥爾德斯密斯傳》(1840)、《穆罕默德及其繼承者》(1849-1850)和5卷本《華盛頓傳》(1855-1859)。歐文於1859年11月28日逝世。歐文是散文大師,是美國文學莫基人之一。他的文筆優雅自然,清新精緻,時常流露出溫和的幽默。歐文的幾部名著早已經林琴南介紹到中國,其中有《柑掌錄》(即《見聞札記》),《旅人述異》(即《旅客談》)和《大食故宮余載》(即《阿爾罕伯拉》)。1949年後翻譯的有《阿爾罕伯拉》、《歐文短篇小說選》和《見聞札記》。
庫珀,J.F(James Fenimore Cooper l789-1851) TOP
小說家。1789年9月15日生於新澤西州的伯靈頓。2歲時,全家遷移至紐約州的庫珀斯敦。附近的湖泊森林以及有關印第安人的傳說,都深深吸引著他。1806年到商船上學習航海,後在安大略湖畔一海軍基地參加造船工作,曾被任為海軍上尉。1811年辭去海軍職務,同一個地主的女兒結婚,定居在庫珀斯敦。31歲時開始寫小說。第1部小說《戒備》於1820年自費出版,很不成功。在妻子鼓勵下,他改變方向,寫了一部他認為「應當是純粹美國式的以愛國為主題的書」,即《間諜》。小說在1821年出版後受到歡迎。以後又寫了反映邊疆生活的《拓荒者》(1823)和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1824),在美國文學史上開創了3種不同類型的小說,即革命歷史小說《間諜》、邊疆冒險小說《拓荒者》和海上冒險小說《舵手》。
1826年出任美國駐法國里昂的領事,並到義大利和英國旅行。除了寫海上冒險小說之外,還寫了反映歐洲生活的三部曲:《刺客》(1831)、《黑衣教土》(1832)和《劊子手》(1833),表現教權和封建勢力在資本主義興起之前已日趨腐朽和衰落。
1835年回國後寫的小說《歸途》和《家鄉面貌》(1838)不僅諷刺了美國社會,還諷刺了庫珀斯敦的一些人物的偽善和愚意,因此而受到輿論攻擊。晚年他甚至支持美國對墨西哥的侵略戰爭。1851年9月14日去世。
庫珀在30年創作生涯中寫了50多部小說和其他著作。他最有成就的作品,如《皮襪子故事集》五部曲,對美國的西部小說產生很大影響。至今仍擁有不少讀者。
愛默生,R.w.(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 TOP
思想家、散文作家、詩人。1803年5月25日生於波士頓一個牧師家庭。1882年4月27日於馬薩諸塞州康科德去世。17歲畢業於哈佛學院。1826年進入哈佛神學院學習,次年被獲准講道。1828年成為波士頓第二教堂牧師,屬於當時在新英格蘭居優勢的唯一神教派。後因不贊成這一教派的某些教義,放棄神職,於1833年赴歐游歷,拜訪浪漫主義運動的先驅人物蘭道爾、柯爾律治、華茲華斯等,與卡萊爾結為知交,並深受康德先驗論哲學的影響。回國後於1836年出版《論自然》一書,這部書幾乎包含了他所有重要的思想的胚芽。1837年8月31日,愛默生在美國大學生聯誼會上以《論美國學者》為題發表演講,抨擊美國社會中靈魂從屬於金錢的拜金主義和資本主義勞動分工使人異化為物的現象,強調人的價值;提出學者的任務是自由而勇敢地從皮相中揭示真實,以鼓舞人、提高人、引導人;他號召發揚民族自尊心,反對一味追隨外國的學說。這一演講轟動一時,對美國民族文化的興起產生重大的影響,被霍爾姆斯譽為「我們的思想上的獨立宣言」。
1838年7月15日,愛默生在劍橋的神學院發表題為《神學院致辭》的著名的演講,遭到新英格蘭加爾文教派、唯一種教派等勢力的抗議和攻擊。愛默生的哲學思想中保持了唯一神教派強調人的價值的積極成分,又吸收了歐洲唯心主義先驗論的思想,發展成為超驗主義觀點。其基本出發點是反對權威,祟尚直覺;其核心是主張人能超越感覺和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這一觀點有助於打破當時神學和外國的教條的束縛,建立民族文化,集中體現了時代精神,為美國政治上的民主主義和經濟上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根據。
自1836年開始,愛默生、阿爾科特、里普利等人在波士頓的康科德不定期地聚會討論「神學與哲學的不良狀況」,這可以說是超驗主義運動的起點。他們創辦評論季刊《日規》(1840-1844),發表文學作品和主張改革教育、倫理、政治等方面的論文。愛默生一度擔任主編,是超驗主義運動的主要代表。
愛默生的著作大多用散文所寫,重要作品還有《論自助》、《論超靈》等,收在《論文集》(1841)和《論文集:第二輯》(1844)中。1847年和1867年分別出版兩冊《詩集》。此外還有《代表人物》(1850)、《英國人的性格》(1856)等。
霍桑,N.(Nathaniel Hawthorme 1804-1864) TOP
小說家。1804年7月4日出生於馬薩諸塞州塞勒姆鎮一個沒落的世家。他的祖輩中有人曾參與請教徒迫害異端的事件,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驅巫案」的3名法官之一。這段歷史對霍桑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霍桑的父親是一名船長,在他4歲時去世。1821年霍桑在親戚資助下進入博多因學院,同學中有詩人朗費羅與後來當選為總統的皮爾斯等。1825年大學畢業,回到塞勒姆鎮,從事寫作。曾匿名發表長篇小說《范肖》(1828)和幾十個短篇作品,陸續出版短篇小說集《古宅青苔》(1843)、《雪影》(1851)等,逐漸得到重視和好評。霍桑的短篇小說大多取材於新英格蘭的歷史或現實生活,著重探討人性和人的命運等問題。
1836年和1846年霍桑兩度在海關任職,1841年曾參加超驗主義者創辦的布魯克農場。他於1842年結婚,在康科德村居住。1848年由於政見與當局不同,失去海關的職務,便致力於創作活動,寫出了他最重要的長篇小說《紅字》(1850)。這部作品以殖民地時期新英格蘭生活為背景,描寫一個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縛的少婦犯了為加爾文教派所嚴禁的通姦罪而被示眾,暴露了當時政教合一體制統治下殖民地社會中的某些黑暗。《紅字》發表後獲得巨大成功,霍桑繼而創作了不少作品。《帶有七個尖角閣的房子》(1851)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血腥掠奪。另一部小說《福谷傳奇》(1852)以布魯克農場生活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社會改良的嘗試失望的心情以及對狂熱的改革者的厭惡。皮爾斯當選為美國總統後,霍桑於1853年被任命為駐英國利物浦的領事。1857年後僑居義大利,創作了另一部討論善惡問題的長篇小說《玉石雕像》(1860)。1860年返回美國,在康科德定居,繼續寫作。1864年5月19日去世,身後留下4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
朗費羅,H.w.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TOP
詩人。1807年2月27日出生於緬因州波特蘭城一個律師家庭。1822年進入博多因學院,與霍桑是同班同學。畢業後去過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和德國等地,研究這些國家的語言和文學。1836年開始在哈佛大學講授語言、文學,致力於介紹歐洲文化和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成為新英格蘭文化中心劍橋文學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1839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夜吟》,包括著名的《夜的贊歌》、《生命頌》、《群星之光》等音韻優美的抒情詩。1841年出版詩集《歌謠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詩《鎧甲骷髏》、《金星號遇難》,也有敘事中含有簡朴哲理的《鄉村鐵匠》、《向更高處攀登》等。詩中充溢了淬質奮發的精神和樂觀情緒。這兩部詩集在大西洋兩岸風靡一時,他從此以詩人聞名於世。朗費羅於1845年發表詩集《布呂赫鍾樓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爾德的軍火庫》、《橋》、《努倫堡》和《布呂赫鍾樓》等佳篇而為人稱道。《海邊與爐邊》(1849)包含了詩人向讀者宣告創作意圖的《獻辭》以及通過造船的形象謳歌聯邦的締造的長詩《航船的建造》。
朗費羅的主要詩作包括3首長篇敘事詩,或「通俗史詩」:《伊凡吉林》(1847)、《海華沙之歌》和《邁爾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1854年辭去哈佛大學教職,專事創作。次年發表《海華沙之歌》。這是採用印第安人傳說而精心構思的長詩,寫印第安人領袖海華沙一生克敵制勝的英雄業績,以及他結束部落混戰,教人民種植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貢獻。在美國文學史上這是描寫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詩,但詩的素材主要來源於斯庫爾克拉夫特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體驗;詩的韻律完全模仿芬蘭史詩《卡勒瓦拉》,當時雖然受到了讀者的贊賞,卻遭到後代一些評論家的責難。從1843年起,朗費羅夫婦在幽靜的克雷吉別墅中度過了17年幸福的家庭生活。1861年他的夫人不幸被火燒傷致死,這一直使他無比悲痛。為了擺脫精神上的重負,他投身於但丁的《神曲》的翻譯,還寫了6首關於但丁的十四行詩,是他最佳的詩作。《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大體上仿效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基督》命名的三部曲詩劇於1872年完成。
朗費羅晚年創作不轅,備受尊祟,牛律大學和劍橋大學曾分別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他75歲生日那一天,美國各地的學校都舉行了慶祝。1882年3月24日朗費羅逝世。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詩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他是獲得這種尊榮的第一位美國詩人。
朗費羅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抒情詩、歌謠、敘事詩和詩劇。他的詩歌在美國廣為傳誦,在歐洲受到贊賞,被譯成20餘種文字;20世紀以來,他的詩名急劇下降,其地位變化之大,在美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
惠蒂埃,J.G,(John Greenleaf Whittier 1807-1893) TOP
詩人。生於馬薩諸塞州黑弗里爾鎮。自幼務農,曾在一專科學校肄業一年,但讀書甚多,深受英國文學尤其是蘇格蘭詩人彭斯的影響;1831年出版的詩文集《新英格蘭的傳說》,描寫新英格蘭農村淳樸的生活和歷史傳說,便表現了這種影響。1849年出版散文作品《瑪格利特·史密斯日記片段》,以清新的筆法描繪了早期新英格蘭的生活及人們的心理狀態。
從1833年起,惠蒂埃在廢奴主義者威廉·加里遜的影響下積極投入廢奴運動,編輯報紙,撰寫社論和小冊子,同時寫詩號召廢除蓄奴制。詩集《在廢奴問題進展過程中寫的詩》(1838)和《自由的聲音》(1846),揭露了奴隸主的暴行和黑奴悲慘的命運。他的詩歌有強烈的戰斗性,反映了美國廢奴斗爭中的重大事件,有如一部廢奴運動的編年史。
惠蒂埃的詩集《勞工之歌》(1850),以不加雕琢的語言謳歌美國早期的漁民、農民、鞋匠、伐木工人的勞動。他的另一些詩歌則對社會暴力表示抗議,對被壓迫的下層人民寄以同情。1859年左右,惠蒂埃又轉而描寫新英格蘭農村的生活和景色,出版了詩集《包羅萬象》(1856)、《家鄉民謠》(1860)等。他的著名的長詩《大雪封門》(1866)曾被評論家譽為「一部優美的新英格蘭田園詩」。
⑸ 國外著名作家的英文全名都有什麼
庫珀,J.F(James Fenimore Cooper l789-1851)
歐文,w.(Washington Irving 1783-1859)
愛默生,R.w.(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
霍桑,N.(Nathaniel Hawthorme 1804-1864)
朗費羅,H.w.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惠蒂埃,J.G,(John Greenleaf Whittier 1807-1893)
⑹ 世界著名作家的英文名及其代表作的英文名
作家;1783年4月3日出生於紐約。幼年體弱多病,16歲輟學,先後在幾個律師事務所學法律,但對法律並沒有興趣,喜愛文學,喜愛漫遊。1804年因病赴歐洲休養,到過法國、義大利和英國,一度想成為畫家。1806年回國後在弗吉尼亞州任律師,後幫助他的兩個哥哥經營進口生意。這時他與律師霍夫曼的女兒瑪蒂爾達訂婚,她於1809年早死;後來他雖有過幾次戀愛,卻一直過著獨身生活。1807年,他和哥哥威廉等人共同創辦一種不定期刊物《雜拌》,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活動,顯露出他的幽默、風趣和含蓄的諷刺才能。
歐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紐約外史》(1809)。此後10年,除英美戰爭期間曾於1814年擔任過短期軍職之外,一直在幫助他的哥哥經商。1815年歐文去英國利物浦在他哥哥所開設的分行工作;1818年分行因經濟蕭條而倒閉,歐文留居英國,以寫作為生。
1819年,歐文陸續發表許多散文、隨筆和故事,共32篇;於1820年結集為《見聞札記》出版,引起歐洲和美國文學界的重視。這部作品奠定了歐文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之後,歐文寫了體裁相似的《布雷斯布里奇田莊》(1822)和故事集《旅客談》(1824),這兩部作品都較《見聞札記》遜色。1826年在馬德里任美國駐西班牙大使館館員。1828年發表《哥倫布的生平和航行》。1829年發表《攻克格拉納達》;同年曾到格拉納達的摩爾人故宮阿爾罕伯拉游覽,後出版游記、隨筆和故事集《阿爾罕伯拉》(1832)。歐文曾任美國駐英公使館秘書。牛津大學曾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英國皇家學會也向他頒發了勛章。1832年歐文回到美國,在紐約受到熱烈歡迎。由於讀者迫切需要他描寫本國的生活,他曾到新開發的美國西部進行考察,寫了《草原游記》。他還根據大皮貨商約翰.雅各.阿斯托提供的材料。為這個大財閥寫了一部發家史:《阿斯托里亞》(1836)。1842年再度赴馬德里,出任美國駐西班牙公使。1846年回國。晚年是在他曾經描寫過的睡谷附近度過。這一時期他的主要作品是3部傳記:《哥爾德斯密斯傳》(1840)、《穆罕默德及其繼承者》(1849-1850)和5卷本《華盛頓傳》(1855-1859)。歐文於1859年11月28日逝世。歐文是散文大師,是美國文學莫基人之一。他的文筆優雅自然,清新精緻,時常流露出溫和的幽默。歐文的幾部名著早已經林琴南介紹到中國,其中有《柑掌錄》(即《見聞札記》),《旅人述異》(即《旅客談》)和《大食故宮余載》(即《阿爾罕伯拉》)。1949年後翻譯的有《阿爾罕伯拉》、《歐文短篇小說選》和《見聞札記》。
庫珀,J.F(James Fenimore Cooper l789-1851) TOP
小說家。1789年9月15日生於新澤西州的伯靈頓。2歲時,全家遷移至紐約州的庫珀斯敦。附近的湖泊森林以及有關印第安人的傳說,都深深吸引著他。1806年到商船上學習航海,後在安大略湖畔一海軍基地參加造船工作,曾被任為海軍上尉。1811年辭去海軍職務,同一個地主的女兒結婚,定居在庫珀斯敦。31歲時開始寫小說。第1部小說《戒備》於1820年自費出版,很不成功。在妻子鼓勵下,他改變方向,寫了一部他認為「應當是純粹美國式的以愛國為主題的書」,即《間諜》。小說在1821年出版後受到歡迎。以後又寫了反映邊疆生活的《拓荒者》(1823)和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1824),在美國文學史上開創了3種不同類型的小說,即革命歷史小說《間諜》、邊疆冒險小說《拓荒者》和海上冒險小說《舵手》。
1826年出任美國駐法國里昂的領事,並到義大利和英國旅行。除了寫海上冒險小說之外,還寫了反映歐洲生活的三部曲:《刺客》(1831)、《黑衣教土》(1832)和《劊子手》(1833),表現教權和封建勢力在資本主義興起之前已日趨腐朽和衰落。
1835年回國後寫的小說《歸途》和《家鄉面貌》(1838)不僅諷刺了美國社會,還諷刺了庫珀斯敦的一些人物的偽善和愚意,因此而受到輿論攻擊。晚年他甚至支持美國對墨西哥的侵略戰爭。1851年9月14日去世。
庫珀在30年創作生涯中寫了50多部小說和其他著作。他最有成就的作品,如《皮襪子故事集》五部曲,對美國的西部小說產生很大影響。至今仍擁有不少讀者。
愛默生,R.w.(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 TOP
思想家、散文作家、詩人。1803年5月25日生於波士頓一個牧師家庭。1882年4月27日於馬薩諸塞州康科德去世。17歲畢業於哈佛學院。1826年進入哈佛神學院學習,次年被獲准講道。1828年成為波士頓第二教堂牧師,屬於當時在新英格蘭居優勢的唯一神教派。後因不贊成這一教派的某些教義,放棄神職,於1833年赴歐游歷,拜訪浪漫主義運動的先驅人物蘭道爾、柯爾律治、華茲華斯等,與卡萊爾結為知交,並深受康德先驗論哲學的影響。回國後於1836年出版《論自然》一書,這部書幾乎包含了他所有重要的思想的胚芽。1837年8月31日,愛默生在美國大學生聯誼會上以《論美國學者》為題發表演講,抨擊美國社會中靈魂從屬於金錢的拜金主義和資本主義勞動分工使人異化為物的現象,強調人的價值;提出學者的任務是自由而勇敢地從皮相中揭示真實,以鼓舞人、提高人、引導人;他號召發揚民族自尊心,反對一味追隨外國的學說。這一演講轟動一時,對美國民族文化的興起產生重大的影響,被霍爾姆斯譽為「我們的思想上的獨立宣言」。
1838年7月15日,愛默生在劍橋的神學院發表題為《神學院致辭》的著名的演講,遭到新英格蘭加爾文教派、唯一種教派等勢力的抗議和攻擊。愛默生的哲學思想中保持了唯一神教派強調人的價值的積極成分,又吸收了歐洲唯心主義先驗論的思想,發展成為超驗主義觀點。其基本出發點是反對權威,祟尚直覺;其核心是主張人能超越感覺和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這一觀點有助於打破當時神學和外國的教條的束縛,建立民族文化,集中體現了時代精神,為美國政治上的民主主義和經濟上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根據。
自1836年開始,愛默生、阿爾科特、里普利等人在波士頓的康科德不定期地聚會討論「神學與哲學的不良狀況」,這可以說是超驗主義運動的起點。他們創辦評論季刊《日規》(1840-1844),發表文學作品和主張改革教育、倫理、政治等方面的論文。愛默生一度擔任主編,是超驗主義運動的主要代表。
愛默生的著作大多用散文所寫,重要作品還有《論自助》、《論超靈》等,收在《論文集》(1841)和《論文集:第二輯》(1844)中。1847年和1867年分別出版兩冊《詩集》。此外還有《代表人物》(1850)、《英國人的性格》(1856)等。
霍桑,N.(Nathaniel Hawthorme 1804-1864) TOP
小說家。1804年7月4日出生於馬薩諸塞州塞勒姆鎮一個沒落的世家。他的祖輩中有人曾參與請教徒迫害異端的事件,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驅巫案」的3名法官之一。這段歷史對霍桑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霍桑的父親是一名船長,在他4歲時去世。1821年霍桑在親戚資助下進入博多因學院,同學中有詩人朗費羅與後來當選為總統的皮爾斯等。1825年大學畢業,回到塞勒姆鎮,從事寫作。曾匿名發表長篇小說《范肖》(1828)和幾十個短篇作品,陸續出版短篇小說集《古宅青苔》(1843)、《雪影》(1851)等,逐漸得到重視和好評。霍桑的短篇小說大多取材於新英格蘭的歷史或現實生活,著重探討人性和人的命運等問題。
1836年和1846年霍桑兩度在海關任職,1841年曾參加超驗主義者創辦的布魯克農場。他於1842年結婚,在康科德村居住。1848年由於政見與當局不同,失去海關的職務,便致力於創作活動,寫出了他最重要的長篇小說《紅字》(1850)。這部作品以殖民地時期新英格蘭生活為背景,描寫一個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縛的少婦犯了為加爾文教派所嚴禁的通姦罪而被示眾,暴露了當時政教合一體制統治下殖民地社會中的某些黑暗。《紅字》發表後獲得巨大成功,霍桑繼而創作了不少作品。《帶有七個尖角閣的房子》(1851)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血腥掠奪。另一部小說《福谷傳奇》(1852)以布魯克農場生活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社會改良的嘗試失望的心情以及對狂熱的改革者的厭惡。皮爾斯當選為美國總統後,霍桑於1853年被任命為駐英國利物浦的領事。1857年後僑居義大利,創作了另一部討論善惡問題的長篇小說《玉石雕像》(1860)。1860年返回美國,在康科德定居,繼續寫作。1864年5月19日去世,身後留下4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
朗費羅,H.w.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TOP
詩人。1807年2月27日出生於緬因州波特蘭城一個律師家庭。1822年進入博多因學院,與霍桑是同班同學。畢業後去過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和德國等地,研究這些國家的語言和文學。1836年開始在哈佛大學講授語言、文學,致力於介紹歐洲文化和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成為新英格蘭文化中心劍橋文學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1839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夜吟》,包括著名的《夜的贊歌》、《生命頌》、《群星之光》等音韻優美的抒情詩。1841年出版詩集《歌謠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詩《鎧甲骷髏》、《金星號遇難》,也有敘事中含有簡朴哲理的《鄉村鐵匠》、《向更高處攀登》等。詩中充溢了淬質奮發的精神和樂觀情緒。這兩部詩集在大西洋兩岸風靡一時,他從此以詩人聞名於世。朗費羅於1845年發表詩集《布呂赫鍾樓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爾德的軍火庫》、《橋》、《努倫堡》和《布呂赫鍾樓》等佳篇而為人稱道。《海邊與爐邊》(1849)包含了詩人向讀者宣告創作意圖的《獻辭》以及通過造船的形象謳歌聯邦的締造的長詩《航船的建造》。
朗費羅的主要詩作包括3首長篇敘事詩,或「通俗史詩」:《伊凡吉林》(1847)、《海華沙之歌》和《邁爾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1854年辭去哈佛大學教職,專事創作。次年發表《海華沙之歌》。這是採用印第安人傳說而精心構思的長詩,寫印第安人領袖海華沙一生克敵制勝的英雄業績,以及他結束部落混戰,教人民種植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貢獻。在美國文學史上這是描寫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詩,但詩的素材主要來源於斯庫爾克拉夫特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體驗;詩的韻律完全模仿芬蘭史詩《卡勒瓦拉》,當時雖然受到了讀者的贊賞,卻遭到後代一些評論家的責難。從1843年起,朗費羅夫婦在幽靜的克雷吉別墅中度過了17年幸福的家庭生活。1861年他的夫人不幸被火燒傷致死,這一直使他無比悲痛。為了擺脫精神上的重負,他投身於但丁的《神曲》的翻譯,還寫了6首關於但丁的十四行詩,是他最佳的詩作。《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大體上仿效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基督》命名的三部曲詩劇於1872年完成。
朗費羅晚年創作不轅,備受尊祟,牛律大學和劍橋大學曾分別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他75歲生日那一天,美國各地的學校都舉行了慶祝。1882年3月24日朗費羅逝世。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詩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他是獲得這種尊榮的第一位美國詩人。
朗費羅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抒情詩、歌謠、敘事詩和詩劇。他的詩歌在美國廣為傳誦,在歐洲受到贊賞,被譯成20餘種文字;20世紀以來,他的詩名急劇下降,其地位變化之大,在美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
惠蒂埃,J.G,(John Greenleaf Whittier 1807-1893) TOP
詩人。生於馬薩諸塞州黑弗里爾鎮。自幼務農,曾在一專科學校肄業一年,但讀書甚多,深受英國文學尤其是蘇格蘭詩人彭斯的影響;1831年出版的詩文集《新英格蘭的傳說》,描寫新英格蘭農村淳樸的生活和歷史傳說,便表現了這種影響。1849年出版散文作品《瑪格利特·史密斯日記片段》,以清新的筆法描繪了早期新英格蘭的生活及人們的心理狀態。
從1833年起,惠蒂埃在廢奴主義者威廉·加里遜的影響下積極投入廢奴運動,編輯報紙,撰寫社論和小冊子,同時寫詩號召廢除蓄奴制。詩集《在廢奴問題進展過程中寫的詩》(1838)和《自由的聲音》(1846),揭露了奴隸主的暴行和黑奴悲慘的命運。他的詩歌有強烈的戰斗性,反映了美國廢奴斗爭中的重大事件,有如一部廢奴運動的編年史。
惠蒂埃的詩集《勞工之歌》(1850),以不加雕琢的語言謳歌美國早期的漁民、農民、鞋匠、伐木工人的勞動。他的另一些詩歌則對社會暴力表示抗議,對被壓迫的下層人民寄以同情。1859年左右,惠蒂埃又轉而描寫新英格蘭農村的生活和景色,出版了詩集《包羅萬象》(1856)、《家鄉民謠》(1860)等。他的著名的長詩《大雪封門》(1866)曾被評論家譽為「一部優美的新英格蘭田園詩」。
⑺ 外國著名作家有哪些
美國:
瑪格麗特·米歇爾
辛克萊·劉易斯
哈里葉特·比徹·斯托
納撒尼爾·霍桑赫爾曼·麥爾維爾
歐內斯特。海明威
威廉·福克納
馬克·吐溫
埃德加·愛倫·坡
約翰·斯坦貝克
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
傑克·倫敦
菲茨傑拉爾德
亨利·詹姆斯
歐·亨利
西奧多·德萊塞
沃爾特·惠特曼
詹姆斯·費尼莫·庫珀
法國:
法布爾
雨果
墨里哀
貝洛
孟德斯鳩
伏爾泰
盧梭
博馬舍
李爾
司湯達
巴爾扎克
梅里美
大仲馬
小仲馬
左拉
莫泊桑
羅漫.羅蘭
儒勒·凡爾納
英國:
喬納森·斯威夫特
威廉·莎士比亞
司各特·瓦爾特
夏洛特
愛米莉
簡·奧斯丁
查爾斯·狄更斯
哈代
毛姆
T·S·艾略特
威廉·戈爾丁
柯南·道爾
阿卡莎·克莉斯蒂
道格拉斯·亞當斯
D·H·勞倫斯
俄國:
蘇馬羅科夫、羅蒙洛索夫、茹科夫斯基、萊蒙托夫、普希金、別林斯基、果戈理、岡察洛夫、屠格涅夫、車爾尼雪夫斯基、涅克拉索夫、陀斯妥耶夫斯基、列夫·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庫普林、布丁、安德列耶夫、別雷、伊里夫、彼得羅夫、扎米亞金、富爾曼諾夫、綏拉菲莫維奇、法捷耶夫、肖洛霍夫、馬雅可夫斯基、葉賽寧、阿·托爾斯泰、奧斯特洛夫斯基、西蒙諾夫、艾倫堡、杜金采夫、索爾仁尼琴、帕斯捷爾納克、艾特瑪托夫、瓦西里耶夫、邦達列夫、貝科夫、博加科夫、雷巴科夫、格羅斯曼、奧華‧史帝文
日本:
紫式部
川端康成
三島由紀夫
村上龍
大江健三郎
渡邊淳一
奧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弗蘭茨·卡夫卡
義大利: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聖芳洛谷、雅科波內·達·托迪、布魯內托·拉蒂、
馬可·波羅、哥爾多尼、白爾謝、波爾塔、曼佐尼、萊奧帕爾迪、卡普安納、維爾加、科洛迪、德·亞米契斯、卡爾維諾、莫拉維亞、夏俠
埃及:
納吉布·馬赫福茲
哲麥勒·黑托尼
德國:
萊辛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
荷爾德林、海因里希·海涅、
約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馮·席勒
、雅科布·格林與威廉·格林、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貝爾托·布萊希特、海因里希·伯爾、赫爾曼·黑塞
希臘:
卡贊扎基斯、荷馬、歐里庇得斯、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
捷克:
米蘭·昆德拉
哥倫比亞:
加西亞·馬爾克斯
阿根廷:
豪·路·博爾赫斯
耗費了我一個多小時!!!
⑻ 芬蘭最著名的文學家一位
索菲·奧克薩寧,Sofi Oksanen,芬蘭當紅小說家和劇作家。
獲得了2013年度瑞典學院北歐文學獎
⑼ 求芬蘭人名
常用的?什麼概念?
一般英文名發芬蘭音就可以啦~我就是用的英文名不過芬蘭人叫的的時候用的是芬蘭發音~而且英文名在芬蘭文中也有相對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