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男子束發的叫什麼像簪子一樣貼在後面的那種
古代男子束發的叫發髻。
發髻是將頭發歸攏在一起,於頭頂、頭側或腦後盤繞成髻,是一種長發發式。盤髻成椎狀者,又稱「錐髻」、成螺絲形的稱「螺髻」、盤髻較小的稱「髻」。
古人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所以中國古代男子是不剪發的,在長期演變中為生活及美觀的需要而結發,就是發髻。發髻也是戲曲中相關行當的角色使用的一種假發樣式。
(1)古代的男孩頭上的辮子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從各地出土新石器時代發簪的現象中可以知道,生活在五、六千年以前的原始先民們,就已盤發成髻。我國歷代漢族婦女皆喜盤發成髻。
河南安陽即出土有盤發於頭頂的商代婦女俑。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畫上的婦女,腦後梳椎髻。湖南長沙馬王椎一號漢墓出土帛畫上的婦女及出土的女子木俑的發式皆為盤髻。隋朝婦女的盤髻,當是稱「盤桓髻」。
唐代婦女尚梳螺髻,永泰公主墓壁畫中眾多的婦女、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第一八七號唐墓出土帛畫上的婦女都於頭頂梳螺髻;清代婦女盤髻於腦後。以前漢族少女多於頭頂兩側梳髻。
② 古代男子發型
中國古代男子的發型是四方髻,不同朝代有所不同(滿清除外)。
戰國、秦、西漢是前面類似中分,頭上的發髻略向左偏。
再就是不同的時期可能有些人上面的發髻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有的包塊麻布,有的系條布帶,還有時什麼也沒有,或者散成馬尾辯狀(一般是囚徒或者市井乞丐,絕非大俠、公子帥哥的發型)。
大多數正常男子,都應該是束起來的,無論貴族、官吏,還是良民。
什麼人披散著後面呢?
道 士,也不是何時何地的道士都這樣的發型,南方天師道的道士們做法的時候,有時披頭散發。
江湖上的流浪漢,或者部分被稱為游俠的傢伙,好有乞丐,懶得或沒人給他們收拾,於是披頭散發,落得瀟灑。
還有就是未成年的少年,可能前面的頭發束起來了,後面的還沒長太長,不容易束到一起,於是暫時披散。
真正的古代男子的發型也不可能像我所想像的那麼標准規范,就是四周的頭發都一絲不苟的盤在中央,包括 後面的,要知道有兩個原因: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長出的頭發不能經常剃掉,而且廣大勞動人民是沒有閑工夫使勁規矩頭發的,差不多盤起來就是了,後面的頭發也 像歷史書插圖那樣(多是貴族、官吏造型)沒有雜毛露出不太現實,但是絕不可能所有人裝酷披散著頭發,而且現在的影視劇中是從頭頂一直披到底,
頭飾:古代男子頭飾為束發冠笄。冠的形制有高冠、弁、梁冠、籠冠、小冠、襆頭、幘、帢、帽等。其細別的各種冠帽之名,如委貌冠、通天冠、遠游冠、進賢冠、大帽、圓帽、鵝帽、唐巾、席帽等,可達數十種。也戴各式頭巾如四方頭巾、萬字巾、雲巾、軟巾、幅巾、葛巾、華陽巾等。還有的地區農民戴笠帽。
以下是幾張古代成人男子的標准發型,大底都這樣,主要看你能不能在頭飾上玩出花兒來。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③ 在清朝,男人頭上留的大辮子叫什麼辮子
當年滿洲人的發型不是剃調半個腦袋,剩下的頭發梳個大辮子,而是幾乎把頭發全部剃去,只留一小塊,梳一個很細的小辮子。當時滿洲人把這種發型稱呼為「金錢鼠尾」,即留下的一小塊頭發只有銅錢那麼大,梳成的辮子只有老鼠尾巴那麼細。滿洲人檢驗發型是否標准,就把一個銅錢套在辮子上,要求辮子能夠穿過銅錢,銅錢能夠蓋住腦袋錶明上所有的頭發。 滿洲人在廣州屠城之前在城外貼的剃發令,首先提到了「金錢鼠尾」這個詞語。陰陽頭是清末,也是慈禧那時候慢慢演變的,但清初至乾隆年間仍是金錢鼠尾式發型
④ 古代男子用來扎頭發的那個東西叫什麼
古代男子用來扎頭發的那個東西叫做「發髻」,清朝以前漢族男孩15歲時束發為髻,成童;20歲時行冠禮,成年。
發髻來源:
從各地出土新石器時代發簪的現象中可以知道,生活在五、六千年以前的原始先民們,就已盤發成髻。我國歷代漢族婦女皆喜盤發成髻。河南安陽即出土有盤發於頭頂的商代婦女俑。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畫上的婦女,腦後梳椎髻。
湖南長沙馬王椎一號漢墓出土帛畫上的婦女及出土的女子木俑的發式皆為盤髻。隋朝婦女的盤髻,當是稱「盤桓髻」。
唐代婦女尚梳螺髻,永泰公主墓壁畫中眾多的婦女、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第一八七號唐墓出土帛畫上的婦女都於頭頂梳螺髻;清代婦女盤髻於腦後。以前漢族少女多於頭頂兩側梳髻。
(4)古代的男孩頭上的辮子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古時候,不論男女都要蓄留長發的,等男子長到一定的年齡,要為他們舉行一次「成人禮」的儀式。男行冠禮,就是把頭發盤成發髻,謂之「束發」,再「加冠」,分三次分別象徵了祭祀權,參戰權,治權,在《說文》里:冠,弁冕之總名也。謂之成人。
在《禮記·曲禮上》記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舉行冠禮,並賜以字。冠歲,意思就是男子二十歲了,說明他剛剛到了成人年齡,二十歲也稱「弱冠之年」。
⑤ 哪個朝代的男人辮子是盤在頭頂的
只有清代男人才留辮子。之前的朝代漢族人是不剪頭發的,頭發長了盤在頭上,像古裝劇里那樣。
蒙古那些少數民族留辮子,但他們的辮子有很多,一般是垂下來的。
清代有些人帶帽子的時候會把辮子盤在頭上。魯迅曾在文章中諷刺那些清朝去日本留學的留學生(沒剪掉辮子的)。說辮子盤在光溜溜的腦袋上好像一座座富士山。
⑥ 古代的男子頭上戴的東西叫甚麼
左邊蘭陵王帶的那個,應該只是人想像成的。蘭陵王一般是戴的頭盔,他率兵打仗。右邊那個,是禮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稱及冠。戴成年人戴的帽子。一般所見就是電視劇里書生帽。右邊那個圖里應該是官吏戴的禮冠。
⑦ 古代人的辮子
剃發,本來是滿族獨有有的風俗,讓人把額角以上的頭發剃掉,把剩下的頭發編成辮子,清政府以征服者自居,下令剃發梳辮。清朝自建立之日起,一道剃發令改變了佔全國人口一半以上的全體男性的傳統發式。將原來明朝時的蓄全發束於頭頂並挽髻的發式,一夜之間改為剃發梳辮下垂的發式。
滿族男子剃發留辮,實源於北方女真族的風俗習慣。在戰爭中,辮發漸成征服外民族的一種標志。投降或歸附滿族者要剃去四周頭發,紮成辮子。後金天命七年(1622年),努爾哈赤進入廣寧,傳令「老年人可以不剃,年輕人必須剃」(註:《滿老文檔·太祖》卷三十四,遼寧大學1979年譯本,中華書局1990年版。),因為壯丁當兵,要求較嚴。此時辮發還未完全成為一種政治符號,至多是滿族對於投降或歸附者發式服飾同一的要求。此後,皇太極繼位,採取了某些緩和滿漢民族矛盾的措施,但是卻要求被征服地區的漢人剃發。清軍每到一處,便要當地人不分老少一律剃發。隨著對明戰爭的日益擴大,剃發的范圍也逐漸擴展,剃發逐漸演變成一種固定的制度。
⑧ 古代男子把頭發束在頭頂,這種方式就什麼名字說詳細一點,謝謝
弱冠
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
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指代成年。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能用於女子。
歷史來由
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廟中行加冠的禮數。冠禮由父親主持,並由指定的貴賓為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別代表擁有治人、為國效力、參加祭祀的權力。加冠後,由貴賓向冠者宣讀祝辭,並賜上一個與俊士德行相當的美「字」,使他成為受人尊敬的貴族。
古時候,不論男女都要蓄留長發的,等他們長到一定的年齡,要為他們舉行一次「成人禮」的儀式。男行冠禮,就是把頭發盤成發髻,謂之「結發」,然後再戴上帽子,在《說文》里:冠,弁冕之總名也。謂之成人。在《禮記·曲禮上》記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舉行冠禮,並賜以字。冠歲,意思就是男子二十歲了,說明他剛剛到了成人年齡,二十歲也稱「弱冠之年」。
歷史文獻
在《元史.王利傳》上載:「利自幼穎悟,弱冠,與魏初同學,遂齊名,諸名公交口稱譽之。」又唐詩人杜甫的《進三大禮賦表》說:「臣生長陛下純朴之俗,行四十載矣。與麋鹿同群而處,浪跡於陛下豐草長林,實自弱冠之年矣。」另《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法善弱冠時,曾游括蒼白馬,出石室內,遇三神人。」這些古文中的「弱冠」,都是指二十歲左右的男子。可是為什麼把二十歲的男子稱為「弱冠」呢?
在《禮記.曲禮上》載有:「二十曰弱,冠。」又唐《孔穎達.正義》:「二十成人,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也。」是說古代時二十歲的貴族男子,要舉行加冠禮以示成年,但身體還未發育強壯,所以稱弱,而弱是年少之意。因此,後來就用「弱冠」泛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
古人非常重視冠禮,《禮記.冠義》上說:「冠者,禮之始也。」意思是說冠禮是一切禮儀的開始;又《儀禮》共十七篇,第一篇就是《士冠禮》。《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另《禮記.冠義》:「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意思是男子到了二十歲,行過冠禮並為自己取個「字」(別名),自此即表示他已是個成年人了。
源於周朝的「冠禮」,是中國古代的成年禮。據專家考證古代早期的原始社會,男女青年進入成年階段時會舉行一種儀式,稱為「成丁禮」、「入社禮」,而這種「成丁禮」後來就演變成冠禮。
舉行冠禮儀式是非常講究和慎重的。據《儀禮.士冠禮》上所載,貴族男子到了二十歲,由父親或兄長在宗廟里主持冠禮。行加冠禮首先要挑選吉日,選定加冠的來賓,並准備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後由父兄引領進太廟,祭告天地、祖先。
冠禮進行時,由來賓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頂帽子,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質做的緇布冠,表示從此有參政的資格,能擔負起社會責任;接著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軍帽,表示從此要服兵役以保衛社稷疆土;最後加上紅中帶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禮帽,表示從此可以參加祭祀大典。
三次加冠完成後,主人必須設酒宴招待賓贊等人(贊是賓的助手),叫「禮賓」。「禮賓」後,受冠者入內拜見母親,然後由賓取「字」,代表今後自己在社會上有其尊嚴。古人認為成年後,只有長輩才可稱其「名」,一般人或平輩只可稱其「字」,因此要取「字」便於別人稱呼。
接著再依次拜見兄弟,拜見贊者,並入室拜見姑姊。之後,受冠者脫下最後一次加冠時所戴的帽子和衣服,穿上玄色的禮帽禮服,帶著禮品,去拜見國君、卿大夫(在鄉有官位者)和鄉先生(退休鄉居的官員)。
冠禮的儀式,從周朝開始持續到清朝,直到清末民初,由於西風東漸,冠禮也就逐漸沒落而消失了。
左思《詠史》詩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相關介紹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
「逾弱冠」——就是超過弱冠之年,換句話說就是二十齣頭了。
「近而立」——就是接近而立之年,快要到三十歲了。
順便送你一些關於年齡的稱謂: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周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梅之年,標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80至90歲稱合鮐背之年,耄耋之年。
100歲樂期頤。
另外,還有稱童年為總角或垂髫,稱青少年為束發,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發等等
古代年齡稱謂小集
襁褓:不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發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弱冠:男子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後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乾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
男女統稱:男稱須眉、女稱巾幗。
夫妻一方去世稱:喪偶。
老師稱:恩師、夫子。
學生稱:門生、受業。
⑨ 古代人頭上的那個東西叫什麼名字。
一般叫冠 帽,有的用玉石做成,叫做玉琮。
⑩ 古代男孩頭上扎的辮子,叫什麼/
中國人本來是沒有辮子的,頭發從來不剪,而是挽起來,結成發髻,古代的「結發夫妻」,就是指人們在結婚的時候要把頭發結成發髻。朝鮮越南古代的發型,都是從中國傳來的,加以改進。樓主如果看了韓國的古裝電視,就知道「結成發髻」是什麼意思了。 在360年前的明朝晚期,滿清趁中國內亂的時候佔領了中國,為了加強其在中國的統治,強迫所有中國人按照滿清的習俗剪去半拉腦袋的頭發留辮子,剪去大部分鬍子,只留兩撮胡須,不能穿傳統的華夏衣冠,必須穿游牧民族穿的緊身衣服,膽敢反抗的都被殺頭,這就是「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這中種族其實政策激起了廣大中國人的憤怒,於是全國掀起了反清起義。這正中了滿清的圈套。因為起義的都是有民族骨氣的中國人,滿清正靠這些起義把有骨氣的中國人殺死了,活下來的都甘願當滿清的奴才。因此滿清得以統治中國長達200多年。 然而,中國人的骨氣是殺不完的,在滿清統治中國的200多年裡,反抗滿清的起義層出不窮,比比皆是。每次反清起義,人民都把辮子剪下去,蓄起頭發,以表示與滿清的決裂。最終,辛亥革命成功了,推翻了滿清政權,建立了中華民國。(這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於是全國人民都剪掉了辮子,有人還把辮子在祖墳前燒掉,以告慰200多年前保護中國文化反抗滿清而犧牲的祖先。但也有一部分頑固的甘願當滿清奴才的人還留者辮子,但這已經是極少數了。後來也都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