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李天富的名字有幾個
在四川巴中市派出所戶籍室查
2. 四川巴中姓名邵強名字有多少人
你好,四川巴中姓名邵強名字的人應該有500個以上,這個名字是非常響亮的一個好名字啊!
3. 巴中市在宋朝叫什麼名字
巴中古屬禹貢梁州之域。
春秋時為巴子國地。
秦和西漢時為巴郡地。
東漢和帝永元年間(公元89年至105年)始置漢昌縣。
東漢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改屬巴西郡,後繼屬宕梁郡,又先後置歸化郡、大谷郡。
北朝北魏宣武帝延昌3年(公元514年)首置巴州。
巴中州、郡、縣迭更, 建縣的歷史已達1910年,置郡已達1789年,置州已達1485年。
自古以來,巴中是兵家必爭,群雄逐鹿之地。
漢高祖劉邦打關中,巴江兩岸是重要的根據地和後助線。
蕭何留守巴郡據通江得漢山「以通餉道」;三國名將張飛從荊州沿江而上,夜襲巴州,智擒嚴顏老將;魏武帝曹操與張飛交戰漢水,直逼張魯退兵巴州;南宋四川安撫制置使余介在通江等地築城屯糧抗蒙;抗金名將岳飛率兵巴河東岸輕陽坡等等。
至今,在南江縣尚可目睹當年連通蜀漢的「千里棧道」、漢王的金戈鐵馬、西晉南方獠人的岩墓等,這些無不記載著昔日巴中戰火硝煙的壯麗場景。
國務院1993年7月5日批准(國函[1993]98號):設立巴中地區。
巴中地區轄達縣地區的巴中市、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巴中地區行政公署駐巴中市。
國務院2000年6月14日批准:(1)撤銷巴中地區和縣級巴中市,設立地級巴中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巴州區。(2)巴中市設立巴州區,以原縣級巴中市的行政區域為巴州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巴州鎮。(3)巴中市轄原巴中地區的南江縣、平昌縣、通江縣和新設立的巴州區。
2004年轄65個鎮、185個鄉。
4. 楊字輩排行 四川巴中
在網上應該查不到
5. 全國城市排行巴中有名次嗎
全國城市排行分為4個等級:
一線(一線強
一線
准一線)
二線(二線強
二線中
二線弱
准二線)
三線(三線強
三線中
三線弱)
巴中市
是處於第
四線城市
6. 四川巴中地區有多少個陳雙全這名字的
是巴中——南部——南充——成都。汽車是這么走高速的,是巴南高速——廣南高速——成南高速
7. 巴中市地名的來歷
巴中的名字來源於繞成而流的一條江——巴江(今南江),因水在外,縣城在其中,故得此名,巴中真正建市是在公元1933年。
請採納
8. 巴中這個名字是怎樣來的
古時候,四川東部稱作巴,四川西部稱作蜀。巴中就是「巴」的中心地帶。所以,在重慶還有一個巴南。
9. 四川巴中又名什麼啊
巴中的建制始於東漢。和帝永元三年(91年),劃宕渠之北,包括今巴州區、通江、南江、平昌及萬源等縣的巴河流域地區,置漢昌縣(治今巴州區巴州鎮)。和帝永元建安五年(200年)漢昌屬益州巴郡(治江州,今重慶)。建安六年(201年)至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漢昌屬益州巴西郡(治保寧,今閬中)。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將漢昌、宣漢、宕渠3縣置為益州宕渠郡(治今渠縣土溪);建安二十五年(220年)3縣復屬益州巴西郡。到蜀漢延熙二年(239年)至十一年(248年)漢昌縣又兩次更屬益州宕渠郡和巴西郡。
兩晉時期,西晉泰始三年(267年)漢昌縣更屬梁州(治今陝西漢中)巴西郡。元康六年至永康二年(296年至300年)漢昌縣又屬宕渠郡。永寧元年(301年)漢昌還屬巴西郡。永興元年(304年)改漢昌縣為漢興縣,復屬宕渠郡。東晉隆安四年(400年),復名漢昌縣,屬梁州巴西郡。
南北朝宋、齊年間(420年——502年)復改漢昌縣為漢興縣,先後屬梁州宕渠郡和巴西郡。梁、魏年間,梁天監四年、魏正始二年(505年),梁、魏互相爭奪漢昌縣,互相競爭設置州、郡、縣等地方政權。北魏延昌三年(514年)始置巴州,治大谷郡北(今巴中市江北新區),熙平二年(517年)州移治漢昌縣。
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至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間,巴州全盛時期管轄8郡11縣。
(1)大谷郡(治今巴州區巴州鎮)領漢昌縣;(2)歸化郡(治今巴州區曾口鎮)領曾口(治今巴州區曾口鎮)、梁大(治今巴州區梁永鎮)二縣;(3)義陽郡(治今巴州區恩陽鎮樊家梁)領義陽縣(治今巴州區恩陽鎮);(4)遂寧郡(治今巴州區水寧鎮)領始寧(治今巴州區水寧寺鎮)、平州(治今平昌縣江口鎮)二縣;(5)哀戎郡領其章縣(郡縣同治今巴州區奇章鄉);(6)北水郡領難江縣(郡縣同治今南江縣八廟埡);(7)伏虞郡領宣漢(郡縣同治今儀隴縣大羅鄉)、固安(治今營山縣固安鄉)二縣;(8)其章郡領涪陽縣(郡縣同治今通江涪陽鎮)。
南朝梁武帝大同元年至梁元帝承聖三年(535年——554年)全巴州均屬梁,其間全盛時期管轄13郡19縣:
(1)歸化郡(治今巴州區巴州鎮)領梁廣縣(廢漢昌縣,移梁大縣於漢昌更名梁廣縣)、曾口二縣;(2)義陽郡領義陽縣;(3)遂寧郡領始寧、平州二縣;(4)其章郡領涪陽縣;(5)北水郡領難江縣;(6)木門郡領伏強縣(郡縣同治今旺蒼縣東凡鄉楠木村);(7)義安郡領池川縣(郡縣同治今旺蒼縣普濟鄉大池壩);(8)伏虞郡領宣漢、固安二縣;(9)隆城郡領儀隴、大寅二縣(郡及儀隴縣同治今儀隴縣順義場,亦說金城山,大寅縣治今儀隴縣大雲鄉);(10)梓潼郡領相如、郎池二縣(郡及相如縣同治今蓬安縣利溪鄉,亦說今蓬安鎮,郎池縣治今營山縣城守鎮);(11)南宕渠郡領安漢縣(郡縣同治今南充市舞鳳鄉);(12)新興郡領漢初縣(郡縣同治今武勝縣西關鄉);(13)景陽郡領宕渠、綏安二縣(郡及宕渠縣同治今營山縣黃渡鄉,綏安縣治今營山縣三元場)。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到北周末年,巴州全盛時期轄10郡15縣,所轄地域,東至今達縣橋灣鄉,南至今營山、蓬安、武勝等縣部分地方,西至今旺蒼東北部分地方,北至今南江、通江縣全部。
隋朝開皇三年至大業二年(583年——606年),巴州領縣9縣。到了大業三年(607年)改巴州為清化郡,領14縣。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廢清化郡復置巴州,領今巴州區所轄的地域和平昌、通江、南江的部分地域。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巴州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山南西道。
五代時期(907年——960年),巴州領9縣,所轄地域有所縮減。
宋太祖乾德四年至宋末(966年——1275年)的巴州屬利州路(治今廣元)興元府(治今漢中),領化成、難江、恩陽、曾口、通江等5縣。其間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巴州屬劍南道。
元朝沿襲宋朝建置,仍置巴州領縣,屬廣元路。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置四川行中書省,簡稱四川省(四川置省之始),巴州屬四川省廣元路。
到了明朝,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改巴州為巴縣,屬四川承宣布政司川北道(簡稱四川北道)保寧府(治今閬中)。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復置巴州,領化成、通江、難江3縣。明末清初,張獻忠入四川在成都稱帝(1644年),國號大西,巴州全屬大西。
從清朝初到民國元年(1648年——1912年),巴州仍屬四川北道保寧府,不領縣。
民國元年(1912年),巴州衙署改名巴州行政公署。民國2年(1913年),改巴州為巴中縣,隸屬四川北道(治今閬中)。民國3年(1914年),改四川北道為嘉陵道(治今南充),巴中隸屬嘉陵道。不久裁廢道制,以府、州、廳、縣直屬省政。
據《太平寰宇記》和《東晉南北朝輿地考》載,古時外地曾有4個「巴州」建制:
其一,齊建元二年(480年),以荊州之巴東、建平二郡及益州之巴郡(治今墊江)、梁州之涪陵郡(先治今彭水,後治今涪陵枳城區)置巴州;永明元年(483年)省。歷時3年。其二,西魏大統十七年(551年),改楚州(治今重慶)為巴州;周閔帝元年(557年)改巴州復為楚州。歷時6年。其三,北齊天保三年(552年),置巴州於齊安(治今湖北黃岡);陳太建五年(573年)廢。歷時21年。其四,梁承聖二年(553年),置巴州於巴陵(治今湖南嶽陽);隋開皇九年(589年)改為岳州。歷時36年。
以上4個古時外地的「巴州」重置,切勿與大巴山南麓的巴州混同。
建國後(1950年1月),四川省分川西、川東、川北、川南4個行署區和重慶市及西康省,均屬西南局(治今重慶市)。巴中屬川北行署(治今南充)達縣專區(治今達州)管轄,一直延續到1993年上半年。其間1950年4月,川北行署批准成立巴中中心縣委,作為達縣地委的派出機構,領通江、南江、巴中三縣,1953年3月巴中中心縣委撤銷,三縣直屬達縣地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