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大宗教的信徒各叫什麼名稱
1、佛教佛教四眾弟子,原來有兩層含義 佛教徒有四眾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眾,在家男女二眾。出家男眾名為「比丘」,出家女眾名為「比丘尼」。 比丘是梵語(印度古典語),義即乞食以自生活,又有「沙門」、「僧人」、「和尚」等稱呼。其中比丘、沙門二詞多用於文字,僧人、和尚之稱多用於口語。比丘中的知識分子為「法師」。至於彼此稱呼,對一般僧人則稱某某師,對上層人士稱某某法師,對寺院住持稱某某和尚。 比丘尼俗稱為「尼姑」。尼是比丘尼之略,姑是漢語。世俗也稱比丘為「大僧」,而稱比丘尼為「二僧」;或稱比丘為「首堂」,而稱比丘尼為「二堂」。這些稱呼都不見於經論,只是流行於民間而已。 在家男眾稱為「優婆塞」;在家女眾稱為「優婆夷」。優婆塞是梵語,義為清信士,又作近事男,言其親近奉事三寶。優婆夷義為清信女或近事女。俗稱在家佛教徒為「居士」,這是梵語「迦羅越」的義譯,原指多財富樂的人士,就是居積財貨之士,轉而為居家修道之士的稱呼。 2、基督教 基督教分為天主教、東正教、新教:
天主教最高首領稱為教皇或者教宗;最高級主教稱為樞機主教(俗稱紅衣教主);管理一個教省的負責人叫做大主教;管理一個教區的負責人叫做主教;管理一個堂區的負責人叫做神甫(司鐸);離家進修會的男教徒稱為修士;離家進修會的男教徒稱為修女。
東正教最高首領稱為牧首;重要城市的主教稱都主教;地位略低於都主教的叫做大主教;教堂負責人叫做主教或者神甫。
新教稱教區負責人為主教;教堂負責人為牧師;離家進修會的男教徒稱為修士;離家進修會的男教徒稱為修女。 在家教徒成為「使徒」 3、伊斯蘭教教徒成為穆斯林。 按照宗教學識素養、地位、職責等的不同,歷史上曾有如下幾種阿訇稱謂: 1、掌教阿訇。即清真寺的伊瑪目,亦稱「掌教」,一般由本地人擔任,專管本坊一切宗教事宜並帶領禮拜。歷史上曾一度變成世襲,近代已變為推舉聘任。 2、開學阿訇。即向外地寺坊聘請的為經文大學授經的高級講學阿訇,或稱「統教」,其講學期間稱之為「開學」。以上兩種阿訇頗受尊敬,地位較高,俗稱「阿訇老人家」。開學阿訇實行聘任制,可連任數年。 3、三道阿訇。即協助掌教負責喚拜的穆安津(Mu』adhdhin)、念「呼圖白」和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海推布(Khatib)及闡釋和執掌教法的穆夫提(Mufti),亦稱「鳴教」、「督教」、「副教」,合稱「三掌教」或「三道」。14世紀以來形成世襲,18世紀後已不復存在。 4、住學阿訇。凡上經堂大學稱為「住學」,其學員則稱為「住學阿訇」或「海里凡」、「滿拉」。 5、小學阿訇。即專教經文小學的阿訇。 6、二阿訇。較大清真寺內專管宰牲和教經堂小學的阿訇。未設「三道」和小學阿訇的清真寺,二阿訇便一身兼數職,沒有一定的任期。 7、散班阿訇。即不在職的阿訇,多以為本坊穆斯林舉辦婚喪、誦經等宗教儀式之所得維持生活。新疆地區突厥語系的穆斯林還將「阿訇」作為「先生」的尊稱,或用作復合人名,如「肉孜阿訇」、「努爾阿訇」等
『貳』 列舉各個宗教名稱
世界上宗教太多了,如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其它如天主教猶太教等等,這個問題不知道。
在中國有名的應是佛教、道教,不知道儒家算不算宗教。
明教其實是從波斯傳過來的拜火教。對於中國的宗教來說,其實大多數都從道教或佛教的分支如五斗米教,全真教,正一教(以上是道教分支),彌勒教等等
『叄』 請給我一些關於宗教的各種資料,像宗教名稱之內的
中國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代表燦爛中華文化的三大派主流思想:孔子的儒家、老子道家、六祖惠能佛教思想,至今乃至永遠在全中國、全世界影響著人們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全世界人們對中華文化思想都深情嚮往和無限崇拜。孔子、老子與惠能大師被世人敬稱為「東方三大聖人」。六祖惠能(公元638-713年)是唐朝廣東大名人、中國佛教六祖,也可以說是真正的中國本土佛教始祖、世界現代佛教之父。他創立新的禪宗文化思想體系,頓悟學說。連現代服裝、建築裝飾等的「簡約設計」也源於《六祖壇經》中「空」的思想體系!現代叫「少即是多」「個性化」概念。
古往今來很多人認為惠能是目不識丁的,卻智慧過人,天生「慧根」可解諸經妙義。但是現在也有個別人相信他其實是深懷不露,虛懷若谷。這是一個難解的歷史之迷,他的一生,連現在的科學也解釋不了,這我們不必爭論?!然而他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和勇氣是我們粵人也是全人類的榜樣,永遠值得我們借鑒、學習,是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這才是真經!
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中國舊稱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伊斯蘭(a1一Islam)系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順從」、「和平」,指順從和信仰宇宙獨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由麥加人穆罕默德(約570~632)所創傳。主要傳播於亞洲、非洲,以西亞、北非、中亞、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最為盛行。20世紀以來,在西歐、北美和南美一些地區也有不同程度的傳播和發展。它自創興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作為一種宗教信仰、意識形態和一種文化體系,傳入世界各地後,與當地傳統文化相互影響和融合,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對許多國家和民族的社會發展、政治結構、經濟形態、文化風尚、倫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據統計,全世界穆斯林有9,21027億人(1985),占同期世界人口總數48,82042億人的18.54%。在亞非40多個伊斯蘭國家中,穆斯林佔全國總人口的大多數。在30多個國家中,伊斯蘭教被定為國教。在當代,伊斯蘭國家和穆斯林人民在國際政治生活中發揮著愈益重要的作用。
在我國舊稱「回教」、「回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是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麥加人穆罕默德所創立的一神教,與佛教、基督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公元七世紀至十七世紀,在伊斯蘭的名義下,曾經建立了倭馬亞、阿拔斯、印度莫卧兒、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經過一千多年的歷史滄桑,這些盛極一時的封建王朝都已成了歷史陳跡。但是作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蘭」卻始終沒有隕落。起初,它作為一個民族的宗教,接著作為一個封建帝國的精神源泉,爾後又作為一種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種人們生活的方式,在世界范圍內不斷地發展著,乃至成為當今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今天,在伊斯蘭旗幟下,已經聚集著七億穆斯林。盡管他們分布於世界各地,國籍,民族、膚色和語言各不相同,卻共同恪守著那古老的真諦,即宇宙間只有一個主宰--「安拉」,並且依照各自的理解,遵循著《古蘭經》的教義。
伊斯蘭教創立不久,就傳入了我國。據《閩書》記載,「(穆罕默德)有門徒大賢四人,唐武德中來朝,遂傳教中國。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四賢傳教泉州。」先知穆罕默德曾經說過:「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他的話鼓舞了廣大穆斯林求知的願望。從公元七世紀開始,阿拉伯穆斯林就沿著海陸交通線到達中國,進行貿易或旅行,傳播伊斯蘭教。
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宗教。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新教(Protestant churchs)、東正教(Easten Orthodoxy)、基督教馬龍派等等統稱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稱「耶穌教」),三大教派(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馬龍派的統稱一般用「基督宗教」這個詞。但在本詞條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即總稱,而不是新教。目前基督教在全世界有約21.4億信徒,為擁有信徒最多的宗教,以亞洲、非洲的信徒的發展最快。
1. 起源
基督教發源於公元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社會,並繼承了猶太教耶和華上帝和救主彌塞亞(根據希臘文翻譯為「基督」)等概念,以及希伯萊聖經為基督教聖經舊約全書。
按照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 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聖經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穌思想的中心,在於「盡心盡意盡力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兩點。 耶穌出來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勸人悔改,轉離惡行。他的教訓和所行的神跡,在民眾中得到極大的回應。這使得羅馬帝政下的猶太教的祭司團大受影響,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後快。後來由於門徒猶大告密,羅馬帝國駐猶太的總督彼拉多將耶穌逮捕。耶穌受盡打罵侮辱,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穌的心意卻是為了要贖世人的罪,甘願地流出自己的血。
依據他門徒們的見證,耶穌死後第三天從石窟墳墓中復活了。他的墳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滿心疑惑的門徒們顯現。他們漸漸確信耶穌真的復活了,是勝過死亡的救主。在耶穌升天超離這世界的時空後,他的門徒們起來熱心宣揚耶穌的教訓,並且宣告他是復活得勝死亡的主。信徒們組成彼此相愛、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團體,就是基督教會。 耶穌復活的這一天成為後世的復活節(每年春分以後、又逢月圓的第一個星期日)。教會又定了12月25日為耶穌的生日而則成了聖誕節(耶穌出生的確實日子已不可考)。耶穌出生的那一年被後世定為公元紀年的元年(但因計算錯誤,耶穌實際出生的年份應為公元前六年或四年)。
部分非基督宗教教徒的史學家認為,耶穌傳達的教義更加接近猶太教,而保祿(又譯保羅,Paul)對基督教教義做了較大貢獻,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於猶太人范圍。
在蠻族之間傳播基督教,具有開化功能並能確保羅馬法的精髓和拉丁語於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地區流行。只有英國視羅馬基督教為異教信仰。在克洛維的統治之下,法蘭克人成為基督教徒,爾後並渡過萊茵河把基督教基督教傳播給日耳曼人。拜占庭人則在保加利亞人和斯拉夫人之間傳播東正教。
在公元第五世紀初期,聖巴特瑞克把基督教帶到愛爾蘭,然後傳播到蘇格蘭,再從北方返回英格蘭。在第六世紀後期,教皇格列哥里(偉大者)派傳教士由南部進入英格蘭。在同一個世紀,英格蘭人再一次皈依基督教。
佛教
佛教發源於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凈的意思,佛是覺悟。釋迦牟尼佛他是北印度人,就是現在的尼泊爾,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根據中國歷史的記載,他是生於周昭王廿六年甲寅,跟現代外國人考據不一樣,年代相差很多。佛入滅於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年,世壽七十九歲,我們通常講釋迦牟尼佛住世八十歲,實際是七十九歲,因為我們中國人講虛歲,虛歲是八十歲,實足年齡是七十九歲圓寂的。如果根據這個記載,釋迦牟尼佛入滅到今年,應該是三千零十五年。
公元前1500多年,當雅利安人從印度河流域向恆河流域發展,主要生產方式從畜牧業生產轉向農業生產。由於氣候條件優越,加上人們學會了種植產量比較高的水稻,再加上鐵器的使用生產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社會結構進入奴隸制社會。
『肆』 所有天使的名字
1、米迦勒 (Michael),米迦勒是上帝的首席戰士,天界天使團的領導者。在基督教文化中,其事跡有:一夜之間殲滅進犯耶路撒冷的十五萬亞述大軍、阻止亞伯拉罕將獨子獻祭、在焚燒的荊棘中召喚摩西率領希伯來人出埃及、捕拿既囚禁千年古龍撒旦。
2、拉斐爾 (Raphae)即希伯來文的治療者、醫師等。由於拉斐爾是操治癒術的天使,和蛇的形象便有了牽連,他治療的不僅是人的身體,還包括人的信仰。舊約記載與雅各布摔角、解除亞伯拉罕老年行割禮痛苦的天使亦相傳是拉斐爾。
3、加百列 (Gabriel)舊約聖經曾提及加百列坐於神的左側,由於古時猶太人主人左側一定坐著女主人,似是暗示其為女性天使。加百列具有破壞人間一切污穢事物的職責,據說本為神最為寵信的天使,但因為拒絕對羅馬的制裁而失寵。
天使(英文Angel,中文音譯安琪兒,意譯天仙,源自於希臘文angelos 使者)本義指上帝的使者,來自天上的使者。大多數宗教信仰中都有類似概念。基督徒一般譯為天使;穆斯林有時譯為天仙。代表聖潔、良善,正直,上帝(安拉)旨意的傳達者、為上帝(安拉)服役的靈、受上帝(安拉)差遣保護信眾不被惡魔侵擾的保護者。
『伍』 徵求十個神明的名字
望採納
熾天使(Saraphines / Serafim ):
包括露西法(Lucifer,六翼大天使,原天使長,晨星,後墮落。 由於天使是有自由意志的, 所以當天使想背離神時, 這就是墮落!Luciffer正是率領其他眾多天使背離神的第一位。)
撒旦(Satan,墮落之魔王)、米迦勒(Michael,原七大天使之一,後率天軍與撒旦作戰,升為熾天使。職務為天使長,原為大天使階。)等。
2.智天使(Cherubines/Cherubim):
守伊甸園,包括加百列(Gabriel,原七大天使之一,職務為警衛長, 原為天使階。)、烏里葉(Uriel,原七大天使之一。)、拉法葉(拉斐爾/Raffaele/Raphael, 原七大天使之一,原為能天使階。)、Uzziel、Ithuriel(神的發現)、Zephon(神的探索)、Abdiel(神之仆)、Zophiel (神的眼)等。座天使(Thrones/Throni)
3.中位三階∶
主天使(Dominations/Dominion)力天使(Virtues)能天使(Podesta/Powers/Puissances)
4.下位三階∶
權天使(Principautes/Princedoms)大天使(Arch Angel):
包括雷米爾(Ramiel(七大天使之一,神之猛獸,掌管雷,後墮落。)、
Ariel (神之獅,後墮落。)、Arioc (神之猛獅, 後墮落。 )、
Sariel(七大天使之一)、Razuel(七大天使之一)等。
Michael :米迦勒(彌卡爾),原七大天使之一,後率天軍與撒旦作戰,
升為熾天使,職務為天使長,原為大天使階。
Gabriel :加百列,原七大天使之一,職務為警衛長,原為天使階。
Uriel :烏里葉,原七大天使之一。
Raffaele(Raphael) :拉法葉(拉斐爾),原七大天使之一,原為能天使階。
Remiel :七大天使之一,神之猛獸,後墮落。
Sariel :七大天使之一。
Razuel :七大天使之一。
基路伯——宣布上帝的榮耀,護衛上帝降臨
撒拉弗——在上帝寶座的四周作贊美和解的差役
加百利——傳達啟示、進行解釋
米迦勒——上帝的天使長,與魔鬼斗爭,勇敢的天使
大家都知道的是路西華(撒旦的前身)是邪惡天使,他也是天使長之一
米迦勒也是天使長之一,為路西法的繼任者,路西法墮落之後,米迦勒以撒拉弗大天使(即熾天使、6翼光明天使)及路西法孿生兄弟的身份升任天使軍最高統帥。
在"光之子與暗之子之戰"中,米迦勒以天國副君,光之君主的身份率領天使軍團與暗之支配者貝利亞作戰。
上級天使:階級體系的最初一級是真正的最高存在者按階層等級構建的,因為這一階層體系級別最高,是上帝的近鄰,被立於上帝的四周,接受最初的「神顯」與「完全」。它們的稱號都表明他們與上帝的本質的相似之處。
熾天使,聖名是「撒拉弗」意思是造熱者,傳熱者。是神的使者中最高位者,不過極少從事任何勞動,唯一的使命(或雲本質)就是歌頌神,展現神的愛。熾天使無形無體、與神直接溝通,是純粹的光和思考的靈體,以其振動創造生命,以赤紅的火焰為象徽,是以太陽為化身的最優秀的天 使。若是必須現身於人前時,是以六翼四首(亦有二首之說)之姿出現,身上的六翼是「行動力」的象徵。古以色列戰亂時代的大先知以賽亞曾描述在神 的御座前目擊熾天使的經過,因而留下了六翼及此六翼之姿態的傳說。熾天使一睜眼,就會發出如獅吼聲,並發出紅色電光劃過長空,形如長蛇(龍)。熾天使的希伯來語,是治癒者、至高者(或守護天使)二字的合成字,因此蛇或龍自古即是醫學的代表(如果讀者們有注意到的話,可以發現一些醫院或軍醫使用繪以兩條交纏在杖上的蛇為象徵)。熾天使的語源,也有說法是'燃燒'和'蛇'的合成。這一階的天使只有幾位而已,當然最有名的 就是Lucifer,光輝的晨星路西法(也稱作路西菲爾或者魯斯化,還有很多)這位著名人物原先是天使長。另一位呢?就是原來的七大天使之一,因率領天使軍和撒旦作戰,而被升為熾天使的米迦勒了。而七大天使的另一個地位緊次於米迦勒的Gabriel(加百列)卻是下級的大天使。另有一說,所謂熾天使僅是這二名大天使的共同體(Michael(米迦勒)和Gabriel(加百列)),高階天使和下級的大天使相互混淆、隸屬的情形所在多有,尤以熾天使和智天使此二階級為然, 因此也有人說熾天使應有四個:Michael(米迦勒)、Gabriel(加百列)、Raphael(拉斐爾)、Uriel(烏利爾),又稱四大君主(分別象徵火、水、風、地四元素)。所奇怪的是,沒有什麼人認真的去解釋其間的關系,不過可以推論出來三種單純的解釋:
1.這四大君主(或二位大天使)朝見神的御座前時便脫去下級天使的軀體成為無形體的熾天使;
2.熾天使是四大君主/二位大天使的另一面像;
3.熾天使本體無形無質,但可有多種具象化身。或者,與其說熾天使是諸天使之一,不如說是某些天使所特具的'位格',或是某些特別光輝耀眼的天使,其榮光的代名詞吧!
智天使,象徵神的智慧,代表人物是:Cherubines(Cherubim),伊甸園的守護者,其語源為'仲裁者'或'知識',在其聖名是'基璐帕'。意味者認知 和看見神的力量。在猶太教和基督教中都認定他是神將亞當和夏娃逐出伊甸後,遣於伊甸園東方,用旋轉的火焰之劍與另兩個智天使Ithuriel(神的發現) 和Zephon(神的探索)共同守護生命之樹。智天使是聖經中第一個出場的天使,在智天使的形態,在狄奧尼修斯的《天體階級》中把智天使和熾天使的區別規為「多目」和「多翼」。這一特徵表明了智天使有直接凝視上帝之光芒的能力,同時不動情地,純潔地和開放地接受來自上帝的光照。這一說法被後世廣泛接收。而在另一部舊約經典『以西結書』中的描述為兩對藍色的翅 膀(教會一般根本不太敢理會這部經文) 按,熾天使及智天使,在正式的天使系統中應該是處於最內環的天,是無實體的存在,然而說書人故事說多了,便將此二者具象化了。原屬於智天使階級的著名人物就應該是原七大天使之一,職務為警衛長 加百列和烏利爾,以及原為能天使拉斐爾(拉法葉)。 座天使,這稱號表明它們之中有一種對一切塵世缺陷的超越。由於它們毫無激情和沒有對物質的關懷而完全適宜於接受神聖的巡視。如果熾、智天使維持其純靈的存在體的話,位於第三天或第四天的座天使(掌管神的正義)才應該是物質世界和神國間的界面,是物質世界的基礎及來源。這個名號表明他們之中有一種對一切塵世缺陷的超越。猶太教似乎認為所有希伯來人的祖先升天後,俱化為座天使。此說自未為基督教所納。不過私底下,座天使中較有名的有:Thrones(Throni),座天使的支配者,或雲人前的具象化身,是大天使Rafael。 中級天使,天界理性的中間等級。它們通過上級天使的中介而間接地從神聖的光照那裡接受潔凈、光明和完全。它們的使命為調和所有呈兩極對峙的事物與現象,由於經常穿梭於極端間,其工作十分緊張危險,一不小心即可能誤入歧途。
主天使,別名頗多,如「唯一神」---多神教的最高神。這稱謂表示它們拒絕空洞的外表,徹底回歸向真正的主,並盡最大可能分有一切主治的永久和神聖的泉源。「神學總論」謂其職務為「管理天使的工作」。可是不知為何,卻有一些天使據稱是這一階天使的支配者,如吐焰天使哈斯麥爾、記憶天使薩多基爾等等。 力天使,意思是神的美德,指在它一切與上帝相像的行動中的一種豪邁而不可撼動的勇氣。它們是神跡的執行者,英雄與奮戰不懈者的摯友,給予受苦難的義人勇氣。基督升天、夏娃產長子該隱時亦傳各有二名力天使護持。此一級的天使也有下級天使為其支配君主,如:Gabriel、Rafael)、喀西馬尼園中現身於耶穌前的便是Kamael。
能天使,Deunamis、Potentiaties,別名權威,表明天界的和理性的權威的有序本性。傳說中,它們是神所造的第一批天使,與惡魔爭戰時的 天界前鋒。保羅於新約「羅馬人書」第十三章的訓論可能就是在講論能天使。此一級的天使駐於第一天和第二天間的危險地帶,擔任衛戍天國的任務(天界國境守備隊),防備惡魔的侵入,或在人心之中護佑人心的平衡。然而能天使與黑暗勢力的接觸頻繁,因此也產生了一些墮落者。不過墮落的能天使,也許其真正的目的是調和神與惡魔也說不定。能天使的君主是Kamael,仰望神者之意。一如能天使的亦正亦邪,Kamael 也以光明天使和墮落天使之姿交互出現。有人將Kamael 列為神前的七名大天使之一。創世紀中與雅各摔角(另一說是拉斐爾)、喀西馬尼園中現身於耶穌前的便是Kamael。至於黑暗面的Kamael,是地獄的豹形公爵,阻撓摩西領受神的十誡。Kamael在神秘學中是代表邪惡的火星的支配者。由於火星在許多神話中都被視為戰爭之星,因此Kamael 也成了戰神化身,統領14萬4千名破壞天使、懲罰天使、復仇天使及死亡天使。 下級三隊的天使團無疑在所有傳說中俱是有形有體的,是物質世界能直接觀看、接觸的天使。
權天使,可說是唯一以'領域'為職務的天使階級,是守護神的國土的天使。依俗世的國家、城市、宗教團體劃分其勢力范圍。因此有不少權天使是由異地異族的神祗轉化而來的,如尼斯洛克(亞述國的鷲頭神祗),身兼地獄大廚師,權天使的首Anael貴為七名創世天使之一,是第二天的長官,統轄范圍遠及月球,不過他是主天使之一,並非下級天使。指揮權天使管理天下萬國。另有一名疑似權天使的君主,名喚Hamiel,傳說是他接以諾升天(或是Raguel)的。
所有天使階級、名號中最響亮的莫過於大天使了。不少對西方宗教毫無概念的人多少也知道一兩個大天使。在《啟示錄》中明載著「神的御座前有七名天使侍立」,一般都解為七名大天使(伊斯蘭教只承認四名大天使)。至於為什麼明明是下級天使,卻在天使軍團中有如此崇高的地位,甚至身兼數個高階天使團的君主,只能說九階級的分類並不代表地位的高低或重要性的多寡吧!又或者各階級只是職務之分,一天使若身負多重職務,便有多重身份。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文獻多認同七名大天使之說,因新約《啟示錄》第八章明白指出神前侍立七名大天使,因而基督教一致認可七大天使之說,伊斯蘭教則只承認四名大天使之說。無論是四名亦或是七名,名號其實都不是十分肯定的。米迦勒和加百列是眾望所歸,拉斐爾和烏利葉是最有可能的候補,若是七名大天使的場合,梅塔特隆、雷米爾、沙利爾、亞納爾、拉貴爾和拉結爾是比較常見的名字。不過,亞森尼派至少相信有十四名大天使,對應於他們的生命之樹的七枝七根、七日七夜。
Michael(米迦勒):」與神相似者「。可能是卡地亞的神祗融入基督教的產物。在舊約聖經中提及名稱的大天使僅米迦勒和加百列(羅馬天主教承認另一部『托比書』為舊約經典之一,其中有提及拉斐爾)。但在基督教文化中,米迦勒卻是最耀眼、最著名的大天使,其事跡有:一夜之間殲滅進犯耶路撒冷的十五萬亞述大軍、阻止亞伯拉罕將獨子獻祭、在焚燒的荊棘中召喚摩西率領希伯來人出埃及、捕拿既囚禁千年古蛇(龍)撒旦(《啟示錄》)。米迦勒是最早與撒旦戰斗的英雄,其威能與大魔王並駕齊驅。通常米迦勒的塑像都是拔劍的戰士造形,據舊約《但以理書》傳承,米迦勒是以色列的守護天使,也是世界陷入亂世時必會出現引導世人的大天使。在伊斯蘭教中,對米迦勒的描繪是:《翡翠之翼、番紅色之發、俱百萬張臉與口、舌操百萬種方言,為人尋求阿拉的赦免》。《可蘭經》記載米迦勒為信徒之罪而流淚,而生出智天使。在《死海文書》之《光之子與暗之子之戰》中,米迦勒以天國副君、光之君主的身份率領天使軍團,與暗之支配者Berial(貝利爾)的暗之軍團決戰。(在魔王墮天之前,天國副君的名位乃是他的。)米迦勒的另一身份,則是在最後審判 時數算人的靈魂的天使。與埃及神話中的天狼星之神西留斯是同一存在。由此,米迦勒又多了冥界向導的陰氣,在這一方面的傳說與概念,米迦勒與希臘神話的Hermes(到了羅馬神話改名為Mercury)似有互相影響的痕跡。不知道是不是由於米迦勒事跡太多、人類懷疑他倒底休不休息的關系,他也被視為司'不眠'的天使。 Gabriel(加百列):由修美爾語字根GBR演進而來,意味著「總督」、「統治者」。加百列在伊斯蘭教和基督教舊約中和米迦爾同是唯一被提名道姓的大天使(不過加百列在伊斯蘭教中稱為吉布列)。舊約聖經曾提及加百列坐於神的左側,似是暗示其為女性天使。在伊斯蘭教中的吉布列比基督教的加百列要更受重視,以向先知穆罕默德傳達神的話語而著名。加百列身負140對羽翼(怎麼長???),在猶太教和基督教中俱為與生命過程相關的天使,如受胎報知、復活、慈悲、啟示乃 至於死等等。伊斯蘭教則視她為真理天使(按:並非所有伊斯蘭教徒都承認加百列屬女性)。因其常為人托夢,又被視為司'夢'的天使。其象徵為百合花。加百列的事跡包括為耶穌的受胎、復活和誕生等報訊,並遠在500年前便向先知但以理預告基督的降臨、希臘滅波斯的未來等等。 Raphael(Raffaele)--拉斐爾(拉法葉):「施治癒之術的光輝使者」,Rapha即希伯來文的治癒者、醫師等。由於拉斐爾是操治癒術的天使,和蛇的形象便有了牽連。拉斐爾為第二天的支配天使、力天使的君主、伊甸園生命之樹的守護者、經常站之在神的御座前的七名天使之一。拉斐爾的傳說極其紛亂,他既是大天使,又是力天使,卻有熾天使的六翼,又同時屬於智天使、主天使、能天使三位階。拉斐爾的形象一直都是愉快的,除了治癒人的疾苦,還傳授諾亞建造方舟的知識與技巧。舊約記載與雅各摔角、解除亞伯拉罕老年行割禮的痛苦的天使亦相傳是拉斐爾。他治療的不僅是人的身體,還包括人的信仰。 Uriel(烏利爾):「神之焰」(也有人稱為「神之光」),與「神之顏」法奈爾大天使被視為同一存在。支配Tartarus(希臘神話中的地獄,由此可見烏利爾有很強的希臘'血統')和太陽、諸行星的運行, 同時既是熾天使也是智天使。《啟示錄》第八章所雲掌聖火、與神最靠近的大天使可能便是烏利爾。相對於拉斐爾的快活天使形象,烏利爾是恐怖的憤怒天使之貌。在終結之時把所有偶像破壞 (把所有偶像崇拜者帶到神的面前接受制裁),奉神之命使義人復活,把靈魂吹入他們的身體。在地獄執行以永遠的火焚燒罪孽深重的人等等苦刑,亦即義之天使、地獄長官,掌管自然現象及天體的運行。 傳說將秘法卡巴拉授與人間的也是烏利爾,因此在反魔法的八世紀白色恐怖時期,烏利爾被教廷嚴加批判,後世才得以在教會中復權。配合其形象,在伊甸園口持火焰之劍把守的智天使,以及監看雷電、恐怖的天使,也都被視為烏利爾的分身。可是不知怎的,有些神秘主義宗派(可能是Gnosticism)認為這位正義天使掌管詩文。 Metatron(梅塔特隆):梅塔特隆在諸多大天使的候補中,最為宗教律法學者所偏好。而他也有眾多面貌和名稱,如 「神之顏之君主」、「火之天使」、「契約天使」、「天使之王」 、「小耶和華」等等。在許多領域上和大天使米迦勒相重疊。由於梅塔特隆是以諾—挪亞的曾祖—被米迦勒接升天化成的天使,因此是天使團中年序最幼的。以火之天使現身時,梅塔特隆背 負36翼、無數的眼睛;以「小耶和華」之身現身時,其臉面較 之太陽尤為燦爛,例如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在西奈曠野的夜裡引導他們的火柱,便是梅塔特隆。在所有天使中,梅塔特隆是最強壯、最富智計者。 Sariel(沙利葉):又名Suriel, Sarakael, Zarachiel,據以以諾書的講法,沙利葉的任務是保護人的魂不受罪的玷污,同是也是月亮天使。沙利葉可能是傳授摩西知識的天使,也可能如拉斐爾般操治癒術,由於沙利葉是'月之天使',而月亮在古代總和一些不好的事 (如魔法、死) 連在一起,所以沙利葉也被傳為墮天使之一。但《死海文書》之《光之子與暗之子之戰》中,沙利葉卻又在光之子的戰斗序列之中。只能說沙利葉是雙重身份的天使罷! Raguel(拉貴爾):「神之友」。以諾書稱其「招引對光之世界的復仇」,大概是「監視天使的善行」之意,換句話說就是天界糾察隊吧?西元745年拉貴爾和烏利爾同遭羅馬教廷整肅,拉貴爾 且被逐出聖人歷,這件事一直是件謎團,究竟當時的教皇薩卡列斯從哪兒來的想法,指稱拉貴爾是「冒充聖者」的惡魔 (Demon)? 《啟示錄》中有一段文字提及拉貴爾,謂神差其為冰雪天使們吹 響號角、告訴立於左側者天譴要降臨了。此外,在以諾升天的傳說中,有米迦爾為以諾除去人的軀殼,拉貴爾將以諾接運升天成為梅塔特隆大天使的說法。其常務為大地之天使,第二天的守護者。 Remiel(雷米爾):「神的慈悲」、「等待復活之日的魂之王」,將人的靈魂引導向最後的審判。《以諾書》指稱雷米爾是叛教者的導師,是墮天使之一,對魂魄之事知之甚詳,但也是常侍神前的七名大天使之一,負有傳達七名大天使的指示的責任。這是個十分矛盾的敘述… 其事跡包括殲滅進犯耶路撒冷的亞述大軍(另一說是米迦爾所為),其特技為統轄幻覺,既打敗亞述大軍,自也打敗了亞述的護國神—「巨鷹」尼斯洛克(權天使統領之一。) Rasiel(拉結爾):號稱「秘境與至高之神秘天使」。傳說中的《天使拉結爾之書》(Sefer Rasiel) 記載了天上地下1500項神奧的知識,拉結爾將此書授予亞當。以諾將一些《天使拉結爾之書》 的內容轉載於《以諾書》之中,該書後來又交給了挪亞,後者依此建造了方舟,後來以色列所羅門王似曾短暫擁有,其後便消失無蹤了。猶太秘法「卡巴拉」有流傳一份天使文書,若非附有 希伯來文譯解,根本就是天書一部。據稱即是《天使拉結爾之書》的一部分。拉結爾是座天使的支配者,顯像為燦爛的白焰,以翼包裹智天使,使其火舌不致燒著守護天使們。
『陸』 求一個教堂的名字
哪個國家的?現代的還是古典的著名教堂?基督教的還是天主教的?
補充:暈,不會是在夢里看到的吧。。。=__=||
再補充:電影里的我就不知道了,實物的話,基督教深圳堂就是方的,因為靠著一座山,所以看起來像是埋在地裡面的=_=~~要圖的話我有很多,M我,我給你看。
樓下的soldier94643弟兄,你就知道樓主是弟兄呀?萬一是姐妹呢??(^_^)
『柒』 總主教的名稱概述
英語名稱:archbishop。
希臘文ArchEpiscopos的意譯。
中文名稱:總主教、大主教。 根據天主教及基督教主教制(如英國聖公會)的制度,數個教區組成一個教省,其主教長稱為大主教,領導區內各個主教;而教省大主教在省屬教區中有某些許可權。通常兼任省屬教區主教組成的主教團團長。 在羅馬教廷中,大主教是對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主教的尊稱,只有總主教才是天主教中的正式職位,又因穿戴紫衣紫帽,故而稱「紫衣主教」。
主教的禮儀服飾為表明主教的職務與地位,在禮儀中,均有特別的標志:禮服、高冠、權杖、權戒、小圓帽。禮服——因著身分層級不同,顏色就不同。
(1) 教宗:著白色,又稱白衣主教。
(2) 樞機主教:著紅色,又稱紅衣主教。
(3) 總主教、主教:著紫色,又稱紫衣主教。
權杖——權杖是主教的牧杖,代表他的地位與牧靈職責。主教在主持禮儀時均可使用權杖,唯使用時需頭戴高冠,兩者同時使用。舉行共祭時,只有一位主教可用權杖。在自己所管轄的教區中,可使用權杖;在本教區外,則必須有該區主教許可才能使用。拿權杖時,權杖上端圓形會朝向教友,或朝向要祝聖的物品。材質上有鍍金銀,或用木材製成,鑲嵌裝飾,下端較尖,上端為半圓或整圓形。教宗保祿六世改權杖為十字苦架,有的主教也跟著改變。權戒——古代民族皆戴戒指作為印章,以簽合同;又戒指亦象徵職權,所以主教的權戒是職權與盟約的記號。今已不用戒指在公文上蓋章,但在祝聖主教禮儀中還有授權戒一事。一般教友向主教敬禮時,會親吻主教的權戒;不過,這習俗已漸消失。權戒的裝飾有寶石、圖案等,多為中世紀流傳下來的習慣。經近代幾位教宗的倡導後不再有寶石圖案,與一般常人所用的戒指一樣,但稍寬些。高冠——高冠即主教的法冠,於舉行禮儀時,穿上祭服後,加戴的帽子,它是由兩片三角瓜子形的硬布料所組成,鋪以金絲或飾以寶石,高約三十公分,後邊有兩條飄帶,垂在背後。高冠象徵主教們的勇氣及鬥志,不怕艱苦,任勞任怨,帶著神父及教友,走向人間一切黑暗與罪惡。一般主教坐在寶座、講道、降福教友、遊行時,均戴高冠。小圓帽——小圓帽的來歷與剪發禮有關。梵二大公會議禮儀改革以前,進入聖職的第一步是領受剪發禮,主教在被選者頭頂上,剪一圓圈,故戴小圓帽以禦寒。經演變,小圓帽就成為禮儀服飾。現在剪發禮已取消,主教仍保持帶小圓帽的習慣;此外行禮時,在高冠之下,可戴小圓帽。小圓帽只在聖體前才應脫下,所以拉丁文稱之為「只對天主脫下」。因此,在念全部感恩經及明供聖禮前,主教應當脫帽。(資料來源:中國天主教文物館)。
眾所周知,羅馬教皇的全稱為:羅馬主教 、羅馬都省主教、西部省都主教兼宗主教、天主教會最高牧首、彼得宗座之繼承者、耶穌基督在塵世之代表,梵蒂岡君主,教皇。故而天主教會也將教皇作為一位主教看待,而他的主教座堂為朗特拉大殿和聖彼得大教堂。在天主教中,教皇享有最高的立法權、司法權和司牧權及任命眾位主教的權利。又因穿戴白衣白帽,故稱「白衣主教」。
上一屆教皇為本篤十六世,2005年當選。為德國籍教宗,因為健康原因於2月28日退位。
本屆教宗,也就是阿根廷籍的樞機主教貝爾格里奧(Bergoglio)成為教廷史上第266位教宗,名號為方濟,他也是史上首位來自南美洲的教宗。
當梵蒂岡西斯汀教堂的煙囪冒出白煙、鍾聲響起時,聖伯多祿廣場上等待多時的信眾與媒體瞬間爆出歡呼聲。過去一百年來,推選教宗的樞密會議都不超過五天,多數在兩、三天內結束。 2月28日退位的本篤十六世2005年獲選時,歷經24小時、四輪投票後出線。他的前任若望保祿二世,經過兩天共四輪投票後出線;若望保祿一世則經過三天共八輪投票後出線。
主要職責
根據天主教及基督教部分教派的制度,數個教區組成一個教省,其主教長稱為大主教;而教省大主教在省屬教區中有某些許可權,通常兼任省屬教區主教組成的主教團團長。
作為基督教的神職人員,在天主教會中,指駐節大城市而管轄教省的主教,總管和監督教省范圍內的各個教區;在東正教會內,一般指牧首所管轄的主教,多主管一個大教區。
新教有些教會如聖公會等也設有此職銜,如坎特伯雷大主教等。
『捌』 聖徒的名字
彼得(伯多祿)(Peter, Σίμων o Πέτρος):全名「西門彼得」,耶穌為他起名「磯法」,翻譯出來就是「彼得」,意為磐石;天主教視為首位教宗。安德烈(安德肋)(Andrew, Ανδρέας) 彼得的兄弟,伯賽大 (Bethsaida)的漁夫,施洗約翰的門徒。雅各(雅各伯)(James, Ιάκωβος),西庇太(Zebedee)的兒子,耶穌為他們起名為「半尼其」(Boanerges),意為「雷子」(Thunder Brother)。約翰(若望)(John, Ιωάννης),西庇太(Zebedee)的兒子,耶穌為他們起名為「半尼其」(Boanerges),意為「雷子」(Thunder Brother)。腓力(斐里伯)(Philip, Φίλιππος),來自伯賽大(Bathesda)。巴多羅買(巴爾多祿茂)(Bartholomew, Βαρθολομαίος),又名「拿但業」(Nathanael, Ναθαναήλ)。馬太(瑪竇)(Matthew, Ματθαίος),又名「利未」(Levi),原為稅吏。多馬(多默)(Thomas, Θωμάς),又名「猶大·多馬·迪迪摩斯」(「迪迪摩斯」及「多瑪斯」皆為「雙生子」的意思)。亞勒腓的兒子雅各(阿斐爾的兒子雅各伯)(James son of Alphaeus, Ιάκωβος (ο του Αλφαίου)),第一位耶路撒冷主教。奮銳黨的西門(熱誠者西滿)(Simon the Zealot, Σίμων ο Ζηλωτής),又稱迦南人西門(Simon the Canaanite, Σίμων ο Κανανίτης)。達太(Thaddaeus, Θαδδαίος),雅各的兒子(或兄弟)猶大(Jude Thaddaeus, called in some manuscripts of Matthew "Lebbaeus")。加略人猶大(伊斯加略人猶達斯)(Judas Iscariot, Ιούδας Ισκαριώτης),出賣耶穌的那一位。
『玖』 基督教和天主教區別是什麼
天主教與基督教是一個時常混淆的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若不是教徒,很難進行辨認。了解基督宗教,是人們了解西方普世文化的窗口,而釐清中文語境中的相關概念,是了解基督宗教的前提。
新教教堂內部布局比較簡單
然而,隨著天主教在歐洲的權力不但擴大,教會也伴隨著腐敗,因此當時德國天主教奧斯定會修士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提出了「九十五條論綱」,公開挑戰羅馬教廷的權威,挑戰羅馬的神學壟斷。在路德的影響下,當時的瑞士神學家讓·加爾文(Jean Calvin)在路德基礎上提出了更為激進的改革主張,自此在歐洲大陸上產生了一批追隨路德和加爾文主張的人,這就是新教的來源。因此,新教被稱為「Protestantism」,其直譯應該稱為「誓反教」。
當時的英國國王亨利八世(Henry VII)欲休妻,而根據羅馬天主教的傳統,教宗當時並沒有批准,一怒之下的亨利八世宣布全英國的天主教會脫離羅馬教廷的管理「另起爐灶」。獨立於羅馬的英國天主教會,後來被稱為「普世聖公會」(Anglicanism),又被稱為「安立甘宗」或「普世聖公宗」。
但是,由於在歐洲大陸加爾文的神學主張引起了軒然大波,英國本土也產生了追隨加爾文主義的一些流派,主張對聖公會中保留的繁雜的教會禮儀和神學傳統進行簡化,這就是著名的清教徒運動,清教徒的宗教主張也就是美國立國時的思想基石。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天主教與基督教的關系是伴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產生變化的。在公元1054年以前,基督教會是統一的。東西羅馬帝國分裂後,基督教會分為了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十五世紀宗教改革後,宗教改革神學家們因為反對教廷而分裂出了新教,即狹義的基督教。隨著時間的發展,基督教由分為了三大流派,追隨路德的信義宗、追隨加爾文的歸正宗和跟隨亨利八世獨立的普世聖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