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甘肅天水為什麼叫天水有什麼故事嗎
天水",是當地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地名。最早始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得名,源於"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遠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區人煙稠密,屋宇毗連,"山水靈秀,林木密茂"。可是,到了秦末漢初,長期的征戰、廝殺加上連年的乾旱,使當是繁華、富饒的上城變得殘垣斷壁,民不聊生。傳說,在一天夜裡,正當人們進入夢鄉的時候,忽然天空狂風呼嘯,雷電交加,隨著一道金光閃耀,地上現出紅光。頓時,大地連續震動,在轟隆隆巨響聲中,地面裂開一條大縫。只見天上河水傾瀉而下,注入裂開的大縫中,於是形成一湖,天水湖"。此湖水位穩定,水質純凈,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當時人說這湖與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後來,這個傳說被漢武帝聽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設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從此,有了"天水"之名。
『貳』 為什麼說甘肅的天水很不甘肅
天水這座城市,地理位置是在隴東南,但是其地理風貌和風土人情,卻更像關中的西安。
歷史上,長安的繁榮與天水息息相關,天水孕育著長安的美麗,長安也帶動著天水的發展。
天水這座屬於甘肅的城市,卻和人們對於甘肅的印象有些區別。人們看甘肅,總以為會是金戈鐵馬時、長河落日圓。但是真正到過甘肅的人才知道,那裡其實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美妙地界。
並不是人們印象中的大漠孤煙直,更多的是伊人在水一方的柔軟和清澈。事實上人們大概不知道的是,《詩經》中的《蒹葭》說的並不是江南風景這邊獨好,而是天水這個具有隴上江南美稱的地方。
甚至到如今,西安和天水這兩座解不開緣分的城市,說的都是同一種方言,喜歡吃的都是那一碗軟糯的米皮。
從中國地圖上看,天水其實是在我國的中部,可以說是在中心地帶。天水東邊是關山,與八百里秦川隔山相望,戀戀不舍,南邊則被秦嶺將其與隴南連成一線,西北便是黃土高原,遙遙望著河西走廊。
文化上因為天水與長安的淵源,似乎人們對於陝西的文化認同感更強烈些,而這些,則造就了現在很不甘肅的天水。
『叄』 誰知道天水市那有專門起名地方要祥細地址,一找到就好評並獎勵
伏羲廟有
『肆』 天水為什麼叫天水,有什麼原因
天水",是當地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地名。最早始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得名,源於"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遠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區人煙稠密,屋宇毗連,"山水靈秀,林木密茂"。可是,到了秦末漢初,長期的征戰、廝殺加上連年的乾旱,使當是繁華、富饒的上城變得殘垣斷壁,民不聊生。傳說,在一天夜裡,正當人們進入夢鄉的時候,忽然天空狂風呼嘯,雷電交加,隨著一道金光閃耀,地上現出紅光。頓時,大地連續震動,在轟隆隆巨響聲中,地面裂開一條大縫。只見天上河水傾瀉而下,注入裂開的大縫中,於是形成一湖,天水湖"。此湖水位穩定,水質純凈,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當時人說這湖與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後來,這個傳說被漢武帝聽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設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從此,有了"天水"之名。
採納哦
『伍』 天水來源
天水市古為「邽縣」。
邽縣(讀作:guī)原本是邽戎地,在今甘肅天水市。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取其地,置邽縣,後改為上邽縣。公元前221,秦始皇置三十六郡時,上邽是隴西郡中一縣。漢武帝時,置天水郡,上邽是其中一縣,區劃是今天水市區西南。
天水郡稱呼始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
天水得名,源於「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遠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區人煙稠密,屋宇毗連,「山水靈秀,林木密茂」。秦末漢初,長期的征戰加上乾旱,上邽城民不聊生。一天夜裡,忽然狂風呼嘯,雷電交加,一道金光閃耀,地上現出紅光。頓時,大地連續震動,在轟隆隆巨響聲中,裂開一條大縫。只見天上河水傾瀉而下,注入裂開的大縫中,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此湖水位穩定,水質純凈,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人說這湖與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後來,這個傳說被漢武帝聽到了,他就給上邽北城的湖旁新設的這個郡,起名「天水郡」。從此,有了「天水」之名。
『陸』 誰知道,天水市這個名字的由來為什麼叫天水
一、「天水」之名非始於西漢,而始於先秦時。1971年,在禮縣出土的「天水家馬鼎」銘文,以及《漢書·百官志》記載看出:「天水」之得名在秦代以前;「天水」乃秦人所命名。
二、「天水」的命名,取於「天漢源頭」之意。「天水」是漢代以前漢水(今之西漢水、東漢水的合流)的發源地。「天水」之得名,同其地在漢水上游有關。
三、秦漢時所謂「天水」,並非今日天水市的秦州區(1950年至八十年代的專署或地區所在地天水市),而是指今天秦州區西南七十里的小天水(天水鎮)及其以西至禮縣冒水河一帶之地。
四、1990年,在隴南市禮縣東部冒水河中游草壩村出土了一通《南山妙勝廨院碑》,碑文雲:「秦州南山妙勝院,敕額古跡,唐貞觀二十三年賜額昭玄院天水湖。」又雲:「南山妙勝廨院,在天水縣茅城谷。」「茅城谷」即今冒水河兩岸之地。這里所謂「天水湖」的「天水」,應即漢元鼎三年置天水郡之地。聯系禮縣永興鄉出土的兩件「家馬鼎」看,這里的「天水」之名,應產生於先秦之時。
五、人們有因為漢也是天漢的漢稱,而將其發源地名為「天水」。
綜上所論,秦先民最早居於漢水上游,因而將晴天夜晚天空呈現的銀白色光帶也稱作「漢」。周秦文化融合後,「漢」或「雲漢」「天漢」成了銀河的通用名稱。秦人將位於銀漢北側呈三角狀排列的一大星兩小星稱作「織女」,以紀念自己的始祖,保留了他們最古老的記憶。這個星名後來也成了織女星座的通用名稱。天水的命名要遲得多,但也在先秦之時,那時「漢」既指天上的雲漢、天漢,也指發源於嶓冢山,哺育了秦人、秦文化的那條大水,因而人們有因為漢也是天漢的漢稱,而將其發源地名為「天水」。
『柒』 天水名稱的由來
天水」名稱的由來 天水,曾經是水草豐茂的畜牧地,也曾經是硝煙彌漫的古戰場,遠在3000多年前,那裡是西周的附庸——秦國。秦人的十幾代祖先都生息在古雍州那塊被人稱為邽縣、秦亭、上邽的地方。 過了很多年,大約在距今2100多年前的漢武元鼎三年,上邽發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 相傳,東漢武帝元鼎三年,上邽經歷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旱災。窮苦的人們都為田禾枯乾祈求神靈降雨。 一天半夜,當人們熟睡時,突然天上響起巨大的雷聲。又一陣「轟隆隆」巨響,大地裂開了,只見天上的河水,一落千丈傾瀉下來,剛巧注入裂開的地縫。真是九天的銀河落向人間,流了很長時間。 風雷終於息怒了,一切又恢復平靜。接著又是幾天的和風細雨,把一個乾旱火燒的地方滋潤得如翡翠一般,到處水靈靈的,這兒一個水潭,那兒一條涓涓河流。從那以後,小草綠了,楊柳青了,座座荒山變得青翠蒼秀,清清泉水,哺育了隴上的片片綠州。 這次大地震引來了九天銀河,人們認為是神靈顯威,把「天河注水」傳說得神乎其神,贊美這里最大的一汪湖水是「天水井」,還傳說這水「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鄉民們都引它灌良田,潤桑麻,於是,禾苗茁壯,樹木蔥蔥。 這一年,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西征匈奴獲得大捷,疆域開拓,絲路暢通,為了更好地管理國家,西漢王朝把當時的隴西郡分為兩郡。一天,漢武帝聽到了「天河注水」的傳說,十分高興,下旨在上湖旁邊,築起一座城池,設新郡,名曰「天水郡」,甘肅天水得名,傳說由此而來。 天水還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上古時的「
『捌』 「天水」的含義
在中國的上古傳說中,三皇五帝扮演著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他們或嘗百草,或將火種帶臨人間,或捏土為人,煉石補天。而甘肅名城天水,就是人皇伏羲和女媧的故里。每年天水都會舉行盛大的伏羲祭祀活動,並最終形成了伏羲文化節。天水歷史上名人代出,留給這片土地厚重的歷史文化遺產。太昊宮供奉人皇伏羲,女媧祠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幾經遷徙,最終又回到了原址龍泉山。三國名將姜維故里,姜維墓深埋著這位少時就投軍並最終成為蜀國大將的將軍遺骸。大漢飛將軍李廣也埋骨天水,墓前有乾隆年間所題寫的古碑以及蔣介石所書的石碑。麥積山狀如麥堆,後秦始修石窟,西魏修崖閣,北周造七佛閣,隋代建舍利塔,最終形成了這座雄偉的雕塑博物館。甘谷縣華蓋寺,擁有天水另一座著名石窟,佛道儒三家均在此開窟。大象山大佛石窟,巨佛坐山,巍峨壯觀,鍾樓山峽水簾洞石窟群,水簾洞天,千佛摩崖,拉稍釋迦。仙人崖水蓮寺香火,崖下殿宇佛道相雜,崖壁佛龕中空,映照仙人湖水靜。真古城南郭古柏唐槐,玉泉觀甘泉汩汩,泉水五味明目。
『玖』 天水最早的名字是什麼
天水市是甘肅省第二大城市,位於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現轄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和秦州、麥積兩區,總人口328萬人。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稱。
"天水",是當地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地名。最早始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得名,源於"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遠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區人煙稠密,屋宇毗連,"山水靈秀,林木密茂"。可是,到了秦末漢初,長期的征戰、廝殺加上連年的乾旱,使當是繁華、富饒的上城變得殘垣斷壁,民不聊生。傳說,在一天夜裡,正當人們進入夢鄉的時候,忽然天空狂風呼嘯,雷電交加,隨著一道金光閃耀,地上現出紅光。頓時,大地連續震動,在轟隆隆巨響聲中,地面裂開一條大縫。只見天上河水傾瀉而下,注入裂開的大縫中,於是形成一湖,天水湖"。此湖水位穩定,水質純凈,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當時人說這湖與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後來,這個傳說被漢武帝聽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設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從此,有了"天水"之名。
1949年8月3日,天水縣解放。8月15日,天水分區行政督察區成立,轄天水、甘谷、武山、徽縣、兩當、通渭、秦安、清水8縣。同年12月,天水分區改稱天水專區。
1950年2月,析天水縣置天水市,以城區為其行政區域。5月25日,平涼專區析出庄浪縣劃歸天水專區;撤銷岷縣專區,所屬隴西、漳縣劃歸天水專區。天水專區轄天水市及天水、秦安、徽縣、兩當、武山、漳縣、甘谷、清水、庄浪、隴西、通渭11縣,81個區公所,614個鄉。
1952年,天水專區轄91個區公所,635個鄉。1953年7月6日,張家川自治區成立(1955年10月改稱縣)。同年底,天水專區轄1市12縣887個鄉。
1956年1月,天水專區的隴西縣、通渭縣劃歸定西專區,武都專區的禮縣、西和、成縣劃歸天水專區,天水專區的庄浪縣劃歸平涼專區。同年底,天水專區轄天水市及天水、秦安、禮縣、西和、成縣、徽縣、兩當、武山、漳縣、甘谷、清水、張家川12縣,67個區,531個鄉,9個鎮,9個街道辦事處。
1958年4月4日,撤銷兩當並入徽縣。4月8日,撤銷武都專區,所轄宕昌、文縣、武都、康縣、岷縣5縣劃歸天水專區。9月5日,撤銷西和縣、禮縣,合並成立西禮縣。撤銷徽縣、成縣,合並成立徽成縣。12月16日,天水專區的岷縣劃歸定西專區。12月20日,撤銷天水縣劃歸天水市。撤銷甘谷縣,甘谷、漳縣、武山合並成立武山縣。撤銷張家川縣和清水縣,合並成立清水回族自治縣。同年實現人民公社化,實行政社合一體制。天水專區轄天水市及秦安、清水、武山、西禮、徽成、武都、文縣8縣。129個人民公社,4個街道辦事處。
1961年11月15日,恢復武都專區。原劃歸天水專區的武都、宕昌、康縣、成縣、文縣仍劃歸武都專區。12月15日,恢復天水、甘谷、漳縣、兩當、西和、禮縣、清水縣和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漳縣劃歸臨洮專區。至年底,天水專區轄天水市及天水、西和、禮縣、徽縣、兩當、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等10個縣,60個區,440個人民公社,4個街道辦事處。
1963年10月23日,撤銷臨洮專區,將其所屬漳縣劃歸天水專區。天水專區轄1市11縣,482個人民公社,3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
1969年10月1日,天水專區改為天水地區,轄1市11縣,223個人民公社,5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
1980年,天水地區轄1市11縣,232公社,5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1983年,政社分設,改社為鄉。
1985年7月8日,撤銷天水地區,天水市升為地級市。原屬天水地區的西和、禮縣、徽縣、兩當4縣劃歸新成立的隴南地區,漳縣劃歸定西地區。新設秦城、北道2區。天水市轄秦城、北道2區,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張家川回族自治縣5縣,138個鄉,11個鎮,11個街道辦事處。
1992年5月30日,武山縣遠鴛鴦鄉改為鴛鴦鎮。
1998年11月16日,北道區甘泉鄉改為甘泉鎮。
至2002年底,天水市轄秦城、北道2區,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張家川回族自治縣5縣,40個鎮,109個鄉,11個街道辦事處 。
經國務院批准,從2005年1月1日起,秦城、北道區更名為秦州區、麥積區。
歷史文化 在天水,飛翠流玉的馬跑泉,香美勝乳的甘泉,四季如湯、去病健身的溫泉,珠簾垂掛的菩薩泉,寒徹沁人的八卦泉,魚隨泉涌的神魚泉等,分布面廣,知名度高。這些泉水水質甜美,四季不斷,久飲能使人皮膚潔白。天水居民皮膚多白嫩,因而有"天水白娃娃"的說法。
天水自漢代設立郡,先後為軍、為縣、為鎮,所轄區域及治所曾多次發生過變動。1913年,廢秦州(今天水)設立了天水縣,屬渭川道所轄。1927年國民軍進駐隴南,廢道,改為天水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8月3日,天水解放,設天水分區,1950年設天水專區。
天水別稱秦州。秦州之名最早始於魏文帝元年(220年)。
秦的來源是由種植禾(即毛谷)而來的。遠在西周以前,如今天水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地勢開闊,峰青水旺,水草豐茂,就是牧馬養畜的好地方。居住在這里的秦人祖先伯益,就因替舜養馬繁殖很快,曾得到舜的封土和賜嬴姓。到西周時,伯益之後非子又因替周孝王養馬有功,受到孝王贊賞。孝王不僅讓他繼承了舜時伯益的"嬴"姓,還"封其地為附庸,邑之秦(即今清水、張川一帶)"叫"秦地"。這就是我國歷史上秦國的開端。</p>
天水是"秦"的發祥地,自三國以來,在天水以"秦"字命名的地方很多,如秦安、秦嶺、秦州等.
在唐開元盛世,秦州是我國西去長安的一大重鎮,被稱為"千秋聚散地",因而名噪一時。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唐玄奘西去印度拜佛取經,曾途經天水,"過秦州,停一宿",至今在天水流傳著許多唐僧取經的傳說。唐安史之亂後第四年,杜甫為迴避動亂,也曾毅然棄官,攜帶家小,越隴山,奔到秦州。
開始居住在秦州城東南50里的東柯谷,即現今天水市北道區街子鄉八槐村的柳家河(曾名子美村),後移居秦州城內。杜甫三秦州住了三個月,所寫《秦州雜詩二十首》以及由隴入蜀的12首紀行詩,在他一生詩詞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
天水還有一古稱,叫"成紀"。成紀之名,始地西漢,但宋代以前只是在秦安縣境內,宋時才改移天水。
成紀得名與傳說中的伏羲氏有關。稱天水為"龍城",因它是"人首龍身"的人類始祖伏羲出世之地,是龍的故鄉。《漢書·地理志》也載,天水郡有成紀縣,故天水素有"羲皇故里"之稱。據有關資料證,現天水市西關伏羲廟,首建年代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廟內南天殿天花板上繪有完整的64卦及河圖圖形,這在其它地方是少有的。伏羲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天水人總喜歡把伏羲廟稱為"人宗廟
天水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榮,是海內外龍的傳人尋根問祖的聖地。境內文化古跡甚多,現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169處,其中大地灣遺址保存有大量新石器時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廟,雕梁畫棟,古柏森森。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薈萃了從公元4世紀末到20世紀,約1600年間的7730餘尊塑像,並與大像山、水簾洞、拉梢寺、木梯寺等共同組成了古絲綢之路東段的「石窟藝術走廊」。同時,環繞麥積山方圓數十里分布的植物園、仙人崖、石門、凈土寺、曲溪和街子溫泉度假村,共同組成了國家級森林公園---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人文景觀與自然秀色交相輝映,巧奪天工,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