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雙城記的作者及其國籍
查爾斯·狄查爾斯·狄更斯
簡介: 查爾斯·狄更斯 英國小說家,出生於海軍小職員家庭,10歲時全家被迫遷入負債者監獄,11歲就承擔起繁重的家務勞動。曾在皮鞋作坊當學徒,16歲時在律師事務所當繕寫員,後擔任報社采訪記者。他只上過幾年學,全靠刻苦自學和艱辛勞動成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國由半封建社會向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其作品廣泛而深刻地描寫這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鮮明而生動地刻畫了各階層的代表人物形象,並從人道主義出發對各種丑惡的社會現象及其代表人物進行揭露批判,對勞動人民的苦難及其反抗斗爭給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時他也宣揚以「仁愛」為中心的忍讓寬恕和階級調和思想。對勞動人民的反抗斗爭抱行動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態度。表現了他的現實主義的強大力量和軟弱空想。 狄更斯一生共創作了14部長篇小說,許多中、短篇小說和雜文、游記、戲劇、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寫勞資矛盾的長篇代表作《艱難時代》(1854)和描寫1789年法國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雙城記》(1859)。前者展示了工業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描寫了工人階級的團結斗爭,並批判了為資本家剝削辯護的自由競爭原則和功利主義學說。後者以法國貴族的荒淫殘暴、人民群眾的重重苦難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威力,來影射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預示這場「可怕的大火」也將在法國重演。其他作品有《奧列佛·特維斯特》(又譯《霧都孤兒》1838)、《老古玩店》(1841),《董貝父子》(1848),《大衛·科波菲爾》(1850)和《遠大前程》(1861),等等。 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藝術上以妙趣橫生的幽默、細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現實主義描寫與浪漫主義氣氛的有機結合著稱。馬克思把他和薩克雷等稱譽為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
更斯,英國的。
B. 雙城記里主人公的名字都是什麼
資料:
這部小說塑造了三類人物。
一類是以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為代表的封建貴族,他們「唯一不可動搖的哲學就是壓迫人」,是作者痛加鞭撻的對象。
另一類是得伐石夫婦等革命群眾。必須指出的是,他們的形象是被扭曲的。例如得伐石的妻子黛安娜,她出生於被侮辱、被迫害的農家,對封建貴族懷著深仇大恨,作者深切地同情她的悲慘遭遇,革命爆發前後很贊賞她堅強的性格、卓越的才智和非凡的組織領導能力;但當革命進一步深入時,就筆鋒一轉,把她貶斥為一個冷酷、兇狠、狹隘的復仇者。尤其是當她到醫生住所搜捕路茜和小路茜時,更被表現為嗜血成性的狂人。最後,作者讓她死在自己的槍口之下,明確地表示了否定的態度。
第三類是理想化人物,是作者心目中以人道主義解決社會矛盾、以博愛戰勝仇恨的榜樣,包括梅尼特父女、代爾納、勞雷和卡爾登等。梅尼特醫生被侯爵兄弟害得家破人亡,對侯爵兄弟懷有深仇大恨,但是為了女兒的愛,可以摒棄宿仇舊恨;代爾納是侯爵兄弟的子侄,他大徹大悟,譴責自己家族的罪惡,拋棄爵位和財產,決心以自己的行動來「贖罪」。這對互相輝映的人物,一個是貴族暴政的受害者,寬容為懷;一個是貴族侯爵的繼承人,主張仁愛。他們中間,更有作為女兒和妻子的路茜。在愛的紐帶的維系下,他們組成一個互相諒解、感情融洽的幸福家庭。這顯然是作者設想的一條與暴力革命截然相反的解決社會矛盾的出路,是不切實際的。
原創:
看過小說的人都知道
《雙城記》很難得出哪個才是真正的主人公
但是不難看出,小說的組成不是簡單的一條主線
如果要按所謂的戲份來區分哪個是主人公的話
在比較多人認為的兩個男主人公:卡頓和查理斯之間
我覺得是律師席多尼卡頓(有些地方翻譯為卡爾頓),因為他的戲份比法國青年查理代爾納(查里斯),而露茜則是女主角.
現在版本很多,人物的名稱翻譯也各不一樣。
《雙城記》還是很好看的
1.厄弗里蒙地侯爵
2.梅尼特醫生 Doctor Manette
3.梅尼特的女兒路茜 Lucie
4.梅尼特的好友勞累 Lorry
5.女僕普洛斯 Pross
6.僕人得伐石
7.法國青年查理代爾納 Charles
8.律師席多尼卡頓 Carton
9.侯爵家的傭人卡貝爾及其女兒瑪麗 Mary
其他的記不到了
C. 狄更斯的雙城記的取名由來
書主要描述法國大革命,雙城指巴黎和倫敦,分別代表兩個國家的革命聖地。
D. 和青城一起被叫做雙城記的另一本書是什麼
不是那個意思
是兩部書
那本是青城2
還沒出
E. 雙城記 雙城記
狄更斯一生共創作了14部長篇小說,許多中、短篇小說和雜文、游記、戲劇、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寫勞資矛盾的長篇代表作《艱難時代》(1854)和描寫1789年法國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雙城記》(1859)。前者展示了工業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描寫了工人階級的團結斗爭,並批判了為資本家剝削辯護的自由競爭原則和功利主義學說。後者以法國貴族的荒淫殘暴、人民群眾的重重苦難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威力,來影射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預示這場「可怕的大火」也將在英國重演。其他作品有《奧列佛·特維斯特》(又譯《霧都孤兒》1838)、《老古玩店》(1841),《董貝父子》(1848),《大衛·科波菲爾》(1850)和《遠大前程》(1861),《聖誕歡歌》等等。 介紹: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是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所著的描述法國大革命一部大時代長篇歷史小說,「雙城」指的是巴黎與倫敦。 狄更斯一生共創作了14部長篇小說,許多中、短篇小說和雜文、游記、戲劇、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寫勞資矛盾的長篇代表作《艱難時代》(1854)和描寫1789年法國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雙城記》(1859)。前者展示了工業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描寫了工人階級的團結斗爭,並批判了為資本家剝削辯護的自由競爭原則和功利主義學說。後者以法國貴族的荒淫殘暴、人民群眾的重重苦難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威力,來影射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預示這場「可怕的大火」也將在英國重演。其他作品有《奧列佛·特維斯特》(又譯《霧都孤兒》1838)、《老古玩店》(1841),《董貝父子》(1848),《大衛·科波菲爾》(1850)和《遠大前程》(1861),《聖誕歡歌》等等。 功能:繁體和簡體中文 支持全屏閱讀 快速移至上下篇功能 字體大小、字體顏色、背景顏色自由可調功能:繁體和簡體中文 支持全屏閱讀 快速移至上下篇功能字體大小、字體顏色、背景顏色自由可調
F. 雙城記是什麼 作者是誰
雙城記世界名著《雙城記》---作者狄更斯 "A Tale of Two Cities" (1859) by Charles Dickens (1812 - 1870) ·內容提要· 1775年12月的一個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輕醫生梅尼特散步時,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強迫出診。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個發狂的絕色農婦和一個身受劍傷的少年飲恨而死的慘狀,並獲悉侯爵兄弟為了片刻淫樂殺害他們全家的內情。他拒絕侯爵兄弟的重金賄賂,寫信向朝廷告發。不料控告信落到被告人手中,醫生被關進巴士底獄,從此與世隔絕,杳無音訊。兩年後,妻子心碎而死。幼小的孤女路茜被好友勞雷接到倫敦,在善良的女僕普洛斯撫養下長大。 18年後,梅尼特醫生獲釋。這位精神失常的白發老人被巴黎聖安東尼區的一名酒販、他舊日的僕人得伐石收留。這時,女兒路茜已經成長,專程接他去英國居住。旅途上,他們邂逅法國青年查理·代爾納,受到他的細心照料。 原來代爾納就是侯爵的兒子。他憎恨自己家族的罪惡,毅然放棄財產的繼承權和貴族的姓氏,移居倫敦,當了一名法語教師。在與梅尼特父女的交往中,他對路茜產生了真誠的愛情。梅尼特為了女兒的幸福,決定埋葬過去,欣然同意他們的婚事。 在法國,代爾納父母相繼去世,叔父厄弗里蒙地侯爵繼續為所欲為。當他那狂載的馬車若無其事地軋死一個農民的孩子後,終於被孩子父親用刀殺死。一場革命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得伐石的酒店就是革命活動的聯絡點,他的妻子不停地把貴族的暴行編織成不同的花紋,記錄在圍巾上,渴望復仇。 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風暴終於襲來了。巴黎人民攻佔了巴士底獄,把貴族一個個送上斷頭台。遠在倫敦的代爾納為了營救管家蓋白勒,冒險回國,一到巴黎就被捕入獄。梅尼特父女聞訊後星夜趕到。醫生的出庭作證使代爾納回到妻子的身邊。可是,幾小時後,代爾納又被逮捕。在法庭上,得伐石宣讀了當年醫生在獄中寫下的血書:向蒼天和大地控告厄弗里蒙地家族的最後一個人。法庭判處代爾納死刑。 就在這時,一直暗暗愛慕路茜的律師助手卡爾登來到巴黎,買通獄卒,混入監獄,頂替了昏迷中的代爾納,梅尼特父女早已准備就緒,代爾納一到,馬上出發。一行人順利地離開法國。 得伐石太太在代爾納被判決後,又到梅尼特住所搜捕路茜及其幼女,在與普洛斯的爭斗中,因槍支走火而斃命。而斷頭台上,卡爾登為了愛情,從容獻身。 ·作品賞析· 《雙城記》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早在創作《雙城記》之前很久,狄更斯就對法國大革命極為關注,反復研讀英國歷史學家卡萊爾的《法國革命史》和其他學者的有關著作。他對法國大革命的濃厚興趣發端於對當時英國潛伏著的嚴重的社會危機的擔憂。1854年底,他說:「我相信,不滿情緒像這樣冒煙比火燒起來還要壞得多,這特別像法國在第一次革命爆發前的公眾心理,這就有危險,由於千百種原因——如收成不好、貴族階級的專橫與無能把已經緊張的局面最後一次加緊、海外戰爭的失利、國內偶發事件等等——變成那次從未見過的一場可怕的大火。」可見,《雙城記》這部歷史小說的創作動機在於借古諷今,以法國大革命的歷史經驗為借鑒,給英國統治階級敲響警鍾;同時,通過對革命恐怖的極端描寫,也對心懷憤懣、希圖以暴力對抗暴政的人民群眾提出警告,幻想為社會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國現狀尋找一條出路。 從這個目的出發,小說深刻地揭露了法國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會矛盾,強烈地抨擊貴族階級的荒淫殘暴,並深切地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作品尖銳地指出,人民群眾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貴族階級的殘暴統治下,人民群眾迫於生計,必然奮起反抗。這種反抗是正義的。小說還描繪了起義人民攻擊巴士底獄等壯觀場景,表現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然而,作者站在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立場上,即反對殘酷壓迫人民的暴政,也反對革命人民反抗暴政的暴力。在狄更斯筆下,整個革命被描寫成一場毀滅一切的巨大災難,它無情地懲罰罪惡的貴族階級,也盲目地殺害無辜的人們。 這部小說塑造了三類人物。一類是以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為代表的封建貴族,他們「唯一不可動搖的哲學就是壓迫人」,是作者痛加鞭撻的對象。另一類是得伐石夫婦等革命群眾。必須指出的是,他們的形象是被扭曲的。例如得伐石的妻子黛安娜,她出生於被侮辱、被迫害的農家,對封建貴族懷著深仇大恨,作者深切地同情她的悲慘遭遇,革命爆發前後很贊賞她堅強的性格、卓越的才智和非凡的組織領導能力;但當革命進一步深入時,就筆鋒一轉,把她貶斥為一個冷酷、兇狠、狹隘的復仇者。尤其是當她到醫生住所搜捕路茜和小路茜時,更被表現為嗜血成性的狂人。最後,作者讓她死在自己的槍口之下,明確地表示了否定的態度。第三類是理想化人物,是作者心目中以人道主義解決社會矛盾、以博愛戰勝仇恨的榜樣,包括梅尼特父女、代爾納、勞雷和卡爾登等。梅尼特醫生被侯爵兄弟害得家破人亡,對侯爵兄弟懷有深仇大恨,但是為了女兒的愛,可以摒棄宿仇舊恨;代爾納是侯爵兄弟的子侄,他大徹大悟,譴責自己家族的罪惡,拋棄爵位和財產,決心以自己的行動來「贖罪」。這對互相輝映的人物,一個是貴族暴政的受害者,寬容為懷;一個是貴族侯爵的繼承人,主張仁愛。他們中間,更有作為女兒和妻子的路茜。在愛的紐帶的維系下,他們組成一個互相諒解、感情融洽的幸福家庭。這顯然是作者設想的一條與暴力革命截然相反的解決社會矛盾的出路,是不切實際的。 《雙城記》有其不同於一般歷史小說的地方,它的人物和主要情節都是虛構的。在法國大革命廣闊的真實背景下,作者以虛構人物梅尼特醫生的經歷為主線索,把冤獄、愛情與復仇三個互相獨立而又互相關聯的故事交織在一起,情節錯綜,頭緒紛繁。作者採取倒敘、插敘、伏筆、鋪墊等手法,使小說結構完整嚴密,情節曲折緊張而富有戲劇性,表現了卓越的藝術技巧。《雙城記》風格肅穆、沉鬱,充滿憂憤,但缺少早期作品的幽默。 ·作家風采·英國小說家,出生於海軍小職員家庭,10歲時全家被迫遷入負債者監獄,11歲就承擔起繁重的家務勞動。曾在皮鞋作坊當學徒,16歲時在律師事務所當繕寫員,後擔任報社采訪記者。他只上過幾年學,全靠刻苦自學和艱辛勞動成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國由半封建社會向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其作品廣泛而深刻地描寫這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鮮明而生動地刻畫了各階層的代表人物形象,並從人道主義出發對各種丑惡的社會現象及其代表人物進行揭露批判,對勞動人民的苦難及其反抗斗爭給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時他也宣揚以「仁愛」為中心的忍讓寬恕和階級調和思想。對勞動人民的反抗斗爭抱行動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態度。表現了他的現實主義的強大力量和軟弱空想。 狄更斯一生共創作了14部長篇小說,許多中、短篇小說和雜文、游記、戲劇、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寫勞資矛盾的長篇代表作《艱難時代》(1854)和描寫1789年法國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雙城記》(1859)。前者展示了工業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描寫了工人階級的團結斗爭,並批判了為資本家剝削辯護的自由競爭原則和功利主義學說。後者以法國貴族的荒淫殘暴、人民群眾的重重苦難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威力,來影射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預示這場「可怕的大火」也將在法國重演。其他作品有《奧列佛·特維斯特》(又譯《霧都孤兒》1838)、《老古玩店》(1841),《董貝父子》(1848),《大衛·科波菲爾》(1850)和《遠大前程》(1861),等等。 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藝術上以妙趣橫生的幽默、細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現實主義描寫與浪漫主義氣氛的有機結合著稱。馬克思把他和薩克雷等稱譽為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
G. 求《雙城記》的開頭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
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簡而言之,那時跟現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囂的權威堅持要用形容詞的最高級來形容它。說它好,是最高級的;說它不好,也是最高級的。
《雙城記》是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所寫成的長篇歷史小說,首次出版於1859年。書名中的「雙城」指的是巴黎與倫敦。
(7)雙城記另起名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該小說創作於19世紀50年代,正處於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時期,資本主義發展帶來的種種罪惡和勞動人民生活的貧困化,導致下層群眾中存在極端的憤懣與不滿,英國社會處於爆發一場社會大革命的邊緣,這與18世紀末法國的社會現狀極為相似,狄更斯通過對兩個城市的對比,給當時的英國社會以借鑒及警醒。
作品主題
小說《雙城記》中厄弗里蒙得侯爵兄弟的殘暴、搶占婦女、草菅人命等一系列行為與狄更斯提倡的人道主義精神背道而馳,像如此這般的惡魔勢力必遭到社會的唾棄。
厄弗里蒙得兄弟是當時貴族的一個縮影,這樣有違人道主義精神的形象必定會被人民拋棄,正如小說中法國大革命的瞬時爆發,就是法國統治者有違人道主義的必然趨勢,這鮮明的傳達了作者的人道主義思想。
H. <雙城記>題目到底是什麼意思
《雙城記》寫的是發生在巴黎和倫敦兩個城市的故事。
法國革命前,一個在巴黎開業、名叫馬奈特的外科醫生因為向政府揭發貴族厄弗里蒙兄弟將農村的一對兄妹無端迫害致死的罪行,被持有貴族特權的厄弗里蒙兄弟所陷害,馬奈特醫生平白無辜地被投入巴士底監獄,在獄中被關禁了整整18年。後來,厄弗里蒙侯爵失去恩寵,馬奈特醫生才獲釋出獄。馬奈特醫生在獄中曾設法記錄了自己受迫害的過程,立誓要向厄弗里蒙家族復仇。出獄後,和女兒路茜同在英國倫敦居住,路茜邂逅一位法國青年查爾斯·代爾那。她不知道查爾斯·代爾那就是把馬奈特醫生送進監獄的厄弗里蒙侯爵的侄兒。馬奈特醫生為了女兒的幸福,同意路茜和代爾那結婚。1789年法國革命爆發,替代爾那在法國管理事務的蓋白勒被革命法庭逮捕,代爾那為了營救蓋白勒出獄,冒險來到巴黎。當年被害兄妹的姐姐得伐石太太認出了代爾那是厄弗里蒙侯爵的後裔,決心要把他送上斷頭台。馬奈特醫生和路茜聞訊後,立即趕到巴黎,多方營救,但在法庭審判的關鍵時刻,得伐石先生和太太出示了馬奈特醫生隱藏在巴士底監獄牢房內的控訴書,於是代爾那被判死刑。臨刑前夜,熱戀著路茜的英國律師卡爾登由於和代爾那面貌酷似,混入獄中,換出了代爾那。當驛車載著代爾那夫婦和馬奈特醫生遠離巴黎的時候,卡爾登英勇地走上了斷頭台,為他心愛的女子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借古喻今,用法國革命前後法國的情況來暗示當時英國國內情況。用法國革命這一「不可避免的必然性」來暗示如果英國情況不發生根本的轉變,法國的歷史定將在英國重演。他在《雙城記》中一方面對被壓迫的法國貧民充滿同情,另一方面又對於積蓄起來的革命力量的爆發感到恐懼。在狄更斯看來,一旦革命爆發,群眾的怒火就將一發不可收,必然會將國家投入無政府、無秩序的深淵;互相殺戮不僅會毀滅人類固有的本性,最終還將導致自我的毀滅。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進一步發展了他在前期作品中所宣揚的以仁慈為核心的聖誕精神。他要人們「勿以暴抗惡」,用仁愛、寬恕的精神來對待敵對的階級。凡是「以暴抗暴」,違反這種基督教仁慈精神的必然會自食其果。小說描寫馬奈特醫生在已士底獄中立誓向厄弗里蒙的後裔報仇,結果是厄弗里蒙的侄兒查爾斯·代爾那被革命法庭宣判死刑,馬奈特醫生替代爾那求情的時候,得伐石先生當眾宣讀馬奈特醫生藏在獄中牢房裡的那份控訴書,馬奈特醫生便成了把代爾那送上斷頭台的起訴人。小說還描寫法國的貧民起來用暴力推翻壓迫他們的封建貴族,但是暴力使他們喪失理性,變成了瘋狂的野獸。他們摧毀了巴士底監獄,卻建立了新的監獄,在拉逢斯監獄中關押著未經審判就遭逮捕的貴族和平民。尤其是得伐石太太的形象,是復仇女神的化身。革命爆發時,她右手拿著斧子,腰間掛著手槍和短刀,率領婦女們攻打巴士底監獄。在恐怖統治時期,她根據編織的圖案瘋狂地向貴族階級復仇。她復仇心切,要把厄弗里蒙一家斬草除根,甚至連馬奈特和路茜也不放過。最後,她終於在和路茜的女僕普洛斯摔打時,被自己的手槍擊斃。
和這種瘋狂的復仇行為形成強烈對照的是體現在馬奈特醫生、路茜、代爾那和卡爾登身上的基督教仁愛精神。在狄更斯筆下,這種仁愛精神不僅能使敵對的階級、敵對的人們互相諒解,而且可以改變人們被扭曲了的心靈,使人們在精神上獲得新生。
小說的第一部的標題是「復活」,描寫馬奈特醫生被關在巴士底獄中18年喪失了理智,是他的女兒路茜用愛的力量使他恢復了常態。後來,馬奈特醫生在路茜結婚前夕,知道未來的女婿就是他立誓報仇的厄弗里蒙的後裔,但是為了路茜的幸福,他不念個人舊仇,同意了這門婚事。這種仁愛精神發生了無窮的威力,使他在法國能夠經受得住精神上的沉重打擊,千方百計地營救代爾那出獄。同樣,代爾那也體現了這種仁愛精神。在法國革命爆發以前,他同情佃農的不幸遭遇,主動放棄了貴族財產和稱號。他為了讓管家出獄,自己被關進了禁閉死囚的監獄。
但是,最能體現作家這種基督教仁愛精神的是英國律師卡爾登的形象。卡爾登生活頹廢,酗酒成性。他自稱是一個「失望的人」。他不關心世上任何人,世上任何人也不關心他。但他熱戀著路茜,為了路茜的幸福,他偽裝成代爾那,為代爾那上了斷頭台。他雖然死了,但是他的靈魂卻得到了升華,像耶穌替世人受難似地獲得了永生。「主說:復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須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卡爾登臨死前的容貌猶如先知一般。狄更斯援引了《聖經》里的詞句來謳歌卡爾登高尚的品格。
用愛消滅恨,用仁愛、寬恕、和解來替代階級對抗,乃是狄更斯創作《雙城記》的意圖,也就是他在許多作品中宣揚的聖誕精神。
狄更斯在小說的情節安排上,採用了他在許多作品中慣用的懸念手法。小說開篇描寫英法兩國動盪不安的局勢,接著是關於「活埋」和「復生」的對話,一開始就渲染了一種神秘和緊張的氣氛。這種氣氛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而越發加強。馬奈特醫生出獄後奇怪的縫鞋活動,代爾那婚前和馬奈特的神秘對話,卡爾登和代爾那面貌酷似,這種種疑團加深了小說的魅力,使它的結構猶如巴士底監獄通道那樣迂迴曲折,直到最後才把散見於全書的各條線索串聯起來,創造出豁然開朗的藝術效果。
《雙城記》主要以情節結構取勝。書中的人物形象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仁愛的化身,如馬奈特醫生、路茜、代爾那和卡爾登;另一類是復仇的化身,如得伐石夫婦、甲克,以及法國革命中「瘋狂」的群眾。兩廂對立,壁壘分明,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展示其鮮明的性格特徵。狄更斯喜用的漫畫化手法,在這部小說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雙城記》在狄更斯的思想發展過程中占著一個獨特的地位。尖銳的階級對立在小說中以更為極端的形式出現。舊秩序、舊制度的崩潰已經不再像《荒涼山莊》中廢品收購商克魯克那樣「自我燃燒」,也不會像《小杜麗》中克侖南姆夫人宅邸那樣自動坍塌。在英國,像法國革命那樣的一場「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正迫在眉睫。《雙城記》是狄更斯對英國統治階級發出的一個強烈警告。
I. 雙城記為何如此命名
故事講的是發過大革命時候的事情,雙城是指巴黎和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