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哈薩克族女孩名字
麗熱阿,薩尼亞,迪達爾,迪麗娜,迪娜,娜迪亞。
② 哈薩克族給起狗名字
哈薩克人不能養狗,除非是護家用的,同時不能受與人同樣的待遇,比如起名字
③ 哈薩克族常見的名字有什麼
如圖
④ 哈薩克族民風民俗
1、服飾:哈薩克族服飾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吐馬克」是哈薩克族男子冬季戴的帽子,帶有兩個耳扇,後面有能夠遮風雪、避寒氣的長尾扇。哈薩克族女性的服飾比男性服飾要復雜一些,款式繁多,做工極為講究,而且隨著年齡的變化,著裝上也有所不同
2、飲食:哈薩克族人常把牛、馬、綿羊、山羊和獵物以及飛禽的肉煮著吃。煮的時候適當地放一些咸鹽,用慢火燉煮,煮熟之後便可享用。
哈薩克族人在平時(多在飲馬奶酒的時候)喜歡烤著吃新宰殺的綿羊的胸脯上的肉。烤的時候,將胸叉子肉攤開,用肉釺子穿好,再撒了咸鹽烤熟就可食用。
哈薩克牧民的奶製品有用牛奶和羊奶做成的奶油、奶皮子、酸奶子、乳酪、奶疙瘩、奶豆腐、紅奶豆腐、酥油以及用馬奶子做的馬奶酒和用駝奶做的駝奶酒。
3、居住:哈薩克族的牧場有冬夏之分,夏牧場多在海拔高、冬季氣候寒冷的地方,冬牧場分布在河谷、山間盆地和向陽的低山山坡等處。
4、婚姻:哈薩克族為一夫一妻制,他們十分重視血緣關系,嚴禁七代以內的近親通婚,哈薩克族有著比較完備的系譜,哈薩克族要求每個家庭成員記住七代祖先的名字。
5、喪葬:哈薩克族喪葬儀式與伊斯蘭教密切相關,其葬禮基本上按伊斯蘭教規進行。在哈薩克族中,喪事不僅是死者家的事,而且也是整個阿吾勒,甚至整個氏族部落的事,大家聽到噩耗,都紛紛前來幫忙料理後事。
6、禮儀:「別斯克吐依」(搖籃儀式)、「騎馬」儀式、割禮儀式。
7、節日:哈薩克族過肉孜節(開齋節)之後,再過七十天就是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又叫大年,庫爾班節是回歷新年。
8、娛樂活動:哈薩克族的娛樂活動很多,賽馬活動尤為精彩。哈薩克族的賽馬活動十分壯觀,參加者多為男女少年,比賽場地通常選在遼闊平坦的草地上。
(4)哈薩克族起名擴展閱讀:
中國哈薩克族的起源與發展:
哈薩克族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是人口數量排名靠前的少數民族,是新疆第二大少數民族,人口達159.12萬(2015年數據)。哈薩克族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幾個世紀,但民族的形成卻是蒙古黃金家族後裔術赤系的蘇丹克烈汗與賈尼別克創立哈薩克汗國才開始的。
哈薩克民族來源成分復雜,但大體可分為三種:大玉茲是西征蒙古人(早已突厥化),中玉茲是突厥化的韃靼人,小玉茲是克普恰克人。中國哈薩克族有三個來源,第一是新疆原生居民,由古代許多部落和部族不斷分化並逐步融合而成,本文不多做追溯。第二是准噶爾汗國被滅後遷入新疆的邊民(大玉茲和中玉茲)。第三是沙俄時期投靠大清的部族。
⑤ 哈薩克族新嬰兒起名字
洗擦里都卡
⑥ 求助好聽的哈薩克族女孩的名字 雙胞胎
是要給小孩起名么? 還是讓老人們來吧。。。 小孩的名字一直都是爺爺奶奶給他起的
Kazkh tilden kem kalgan kalik emes koy , bunda kelip suraytnday Atasi men apasi koysin , jolingdi ulkenderge ber onanda !!!
⑦ 哈薩克族男孩女孩姓名有什麼
女孩子的名字有: ARDAH 珍貴的意思
GAOHAR 鑽石
PEREZAT 天使
GULDANA 一朵鮮花
MADINA
ARAYLEM
AHHU 天鵝
AHMARAL 白鹿
MAHPAL
ARUJAN 美少女
男孩子名字: YERLAN
YERDANA
BATER
YELXAT
YESTAY
PARASAT
⑧ 哈薩克族取名有什麼講究 名字中「別克」的含義又是什麼
別克表示是「男孩」,我的一個新疆朋友叫加那爾,他告訴我這個名字實際是女孩子的名字(他是男生),於是為了不讓別人笑話,就在名字後加了「別克」,這樣就表示是男孩了。
據我那個朋友介紹,哈薩克民族喜歡個自己的孩子取哈薩克民族歷史上上英雄的名字,並以此為榮。
⑨ 哈薩克族起名字的習俗簡單介紹
哈薩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其餘分布在甘肅、青海等部分地區。「哈薩克」意即「避難者」或「脫離者」。
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從漢語、維吾爾語、蒙古語里吸收了許多詞彙。不少人兼通維吾爾語、漢語和蒙古語。原來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哈薩克文,1959年曾一度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
哈薩克族人大部分從事畜牧業,除了少數經營農業的已經定居之外,絕大多數牧民都按季節轉移牧場,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哈薩克族過去信仰薩滿教,公元十一世紀前後,改信伊斯蘭教。
哈薩克族 --歷 史
哈薩克族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見於15世紀中葉,由古代烏孫人和突厥人的後裔組成、後有12世紀初西遷的部分契丹人後裔和13世紀初興起的蒙古人的若幹部落以及15世紀脫離烏孜別克汗國東遷的部分操突厥語的游牧部落長期融合而成。哈薩克人除少數從事農業生產外,絕大多數人從事畜牧業,終年生活在美景如畫的大草原上。他們放牧、運輸、遠行,甚至是生活上都離不開馬。每個哈薩克人都以善騎駿馬為榮耀,以他們是「馬上的民族」為自豪。名貴的伊犁馬是他們的驕傲,2000多年前因其矯健俊美被漢武帝譽為「天馬」。
哈薩克族 --禮 儀
哈薩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飯要先敬老人,一般在進餐時習慣長輩先坐,其他人依次圍著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氈子上。在用餐過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讓給老人。
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對登門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貴的客人或多年未見的親人到來,除宰羊外,還需宰馬,以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壺提水和臉盆讓客人洗手,然後把盛有羊頭、後腿、肋肉的盤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將羊腮幫的肉割食一塊,再割食左邊耳朵之後,將羊頭回送給主人,大家共餐。食畢大家同時舉起雙手摸面,做「巴塔(祈禱)」。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哈薩克族 --節 慶
哈薩克族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肉孜節和那吾熱孜節。在那吾熱孜節里家家戶戶都要用肉、大米、小麥、大麥、奶疙瘩等混合煮成的「庫吉」(稀粥)。拋撒「包爾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
哈薩克族 --婚 俗
哈薩克婚姻是一夫一妻制,歷史上也有過一夫多妻制,但這些現象主要存在於貴族和富戶中,哈薩克舊時的婚姻具有濃厚的買賣婚姻性質,所以以女為貴,注重門第,彩禮也因門第差別懸殊,富者贈駱駝百峰,相當於500匹馬或1000隻羊,貧窮人家,男方也要給女方送「吃奶禮」「成婚禮」以及衣物等等,貧窮人家有「換門親」的習慣,以抵消彩禮。哈薩克的婚姻制度一般是終生的,通常不允許離婚,舊時還有「安明格爾」的婚姻制度,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遺俗,婦女死了丈夫後,如果要求改嫁,一定要嫁給亡夫的兄弟或近親,或在本部落中為其選擇一人,若此人不同意娶她,才可以自由改嫁,通常中年婦女喪夫後,大都不再改嫁,不願改嫁的寡婦,被認為是有德行的,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社會的稱頌。
哈薩克人注重部落外通婚,這是哈薩克人為繁衍人口自然形成的優生制度,同一部落的人一般不得通婚,如果通婚必須在七服以上,還須徵得部落的長者同意,聯姻的兩家人還需要有七水之隔,不管是否父母所生,只要吃過同一女人的奶水,就如親兄妹,不能結婚。
哈薩克族 --服 飾
哈薩克族的民族服裝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製作。男人戴的帽子分冬春、夏秋季兩種。冬春季的帽子是用狐狸皮或羊羔皮做的尖頂四棱的"吐馬克",左右有兩個耳扇,後面有一個長尾扇,帽頂有四個棱,這種帽可遮風雪、避寒氣;夏秋季的帽子是用羊羔毛製作的白氈帽,帽的翻邊用黑平絨製作,這種帽既防雨又防暑。冬季,哈薩克族男於的外衣多為羊皮大氅,下穿便於騎馬的大襠皮褲;夏季喜穿一種皮面布里、內夾駝毛的大衣(還可兼做雨衣)"庫普"。男子穿的鞋、靴也多用皮革製成。哈薩克族婦女的服飾,多姿多彩。哈薩克族婦女愛穿連衣裙,但最講究的是頭飾。未出嫁的姑娘戴"塔合亞"、"標爾克"等類型的帽子和"包巾"。"塔合亞"是下沿大、上沿小,呈圓斗型的帽子,一般用紅色和綠色的絨布製作,用金絲絨線綉花,並用珠子鑲成各種美麗的圖案,帽頂上插一撮貓頭鷹的羽毛,象徵勇敢、堅定。當新娘時,戴一種高頂的"沙吾克烈"帽,一年後換戴花頭巾,有孩子後戴綉有"頰克"花紋的"克衣米謝克"套頭巾,老年婦女戴白色披巾。
哈薩克族 --飲 食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類食品、牛、羊、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乳酪等。平時喜歡把麵粉做成包爾沙克(油果子)、烤餅、油餅、面片、湯面、那仁等,或將肉、酥油、牛奶、大米、麵粉調製成各種食品。
飲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馬奶子,特別喜歡馬奶子,馬奶子是用馬奶經過發酵製成的高級飲料。茶在哈薩克族的飲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磚茶,次為茯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則稱奶茶。
典型食品大部分來自畜牧業生產,如:冬肉,馬奶子,奶疙瘩。
哈薩克族 --禁 忌
哈薩克族有許多禁忌,如:年輕人不準當著老人的面飲酒,不準用手亂摸食物;絕對不準跨越或踏過餐布,不準坐在裝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諱當面數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過拴牲畜的繩子,也不能騎馬進入羊群;不準坐在裝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也不準跨過或踏過餐巾;忌諱別人當面贊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說「胖」,認為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不幸;忌客人在家門口下馬和騎快馬到家門口下馬;忌食豬肉、狗肉、驢肉、騾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動物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