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所有恐龍圖片名字大全
1、霸王龍
霸王龍即雷克斯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特里赫特期(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
㈡ 所有恐龍的名稱及圖片
1)雷龍
有些恐龍的身軀十分龐大,像雷龍就是一個例子。在侏羅紀時,地球上的氣候溫暖而潮濕,到處都有青蔥的森林,因為這些豐富的植物性食物,帶來了草食性恐龍的繁榮,雷龍在這個時後也活躍於現在北美洲的平原上。
雷龍的體重約在三十五公噸到五十公噸之間,它那粗壯的腿,有如樹干一樣;長長的脖子,直立起來有七層樓房那樣高,可以說是地球有始最大的動物。雷龍的身體雖然大得驚人,性情卻很溫和,平時以溫帶森林中的植物為食,有時會走入沼澤里,由於水具有浮力,可以減輕它身體的沉重負擔,同時也能躲避像異特龍般凶暴的肉食性恐龍的攻擊。
(2)三觭龍:
劍龍和角龍身上的骨板和骨片,只能用做被動的防衛,而沒辦法做還擊,到了觭龍出現,情勢才逐漸改觀。三觭龍是觭龍中體積最大的,頭上長著兩只長矛似的角,另外一隻角突起於眼睛和鼻孔之間。這樣尖銳的武器,連最可怕的肉食恐龍都要讓它三分。
(3)劍龍:
出現於一億五千萬年前的劍龍,它最大的特徵就是背部聳起的兩排骨板,以及尾巴上生著尖棘。劍龍是草食性的恐龍,行動緩慢,它身上的骨板和尾巴上的尖棘,便成了躲避肉食性恐龍最好的防衛了。
(4)甲龍:
劍龍身上有骨板保護,但骨板遮不到的地方,仍然易受攻擊。當劍龍逐漸絕跡,全身披著骨板的甲龍(犰狳龍)便代之而起。甲龍好像刀槍不入的坦克車,連霸王龍對它也無可奈何。
(5)霸王龍:
霸王龍(暴龍)是肉食性恐龍中最大也是最殘暴的,霸王龍出現的時間已經是恐龍時代的最末期,距離現在大約八千萬年前。霸王龍的身體高達十四公尺,體重大約十公噸,它的後腳十分粗大強壯,甚至能各自撐起一隻犀牛。
從霸王龍的化石發現,它的每一顆牙齒,都大如一個成人的手掌,即使是眼睛也比人頭還大。雖然身體大部份都大得驚人,但是霸王龍的一對前肢卻是既小又短,短得甚至於沒有辦法把食物送入口中,兇手龍也和霸王龍有相同的習性,是很兇猛的動物。
〔6〕鴨冠龍:
鴨冠龍與霸王龍一樣,出現於恐龍時代的末期。鴨冠龍最特別的地方在頭部,它那扁而長的顎骨,像鴨的嘴巴,所以有了鴨冠龍這樣的名字。過去人們以為鴨冠龍的生活與鴨子相似,是在水中游泳,並且以水中植物為生。後來科學家研究鴨冠龍化石的時候發現,它們並不是吃水草為生的,而是以岸上的樹木為食物,鵝冠龍也有同樣的習性。
誰最先發現了恐龍
曼特爾夫婦
在英國南部的蘇塞克斯郡有一個叫做劉易斯的小地方。180年前,這里曾經住著一位名叫曼特爾的鄉村醫生。這位曼特爾先生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心,特別喜愛收集和研究化石。行醫治病之餘,他常常帶著妻子一起爬山涉水去尋找和採集化石,足跡踏遍了周圍有岩層出露的溝溝坎坎。久而久之,曼特爾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採集高手。
雙 龍
雙 龍的身體較為粗壯,頭骨高大,顎骨發達,嘴裂很大,滿嘴的牙齒像鋒利的小刀子一樣,牙齒的前後邊緣上還有小的鋸齒,這些特徵顯示它可以撕碎任何捕獲到的獵物,然後將大塊的肉吞進腹中。此外,雙 龍的頭骨上在眼睛後面的部位都有孔,這些孔使為了更好地附著那些牽動顎骨的肌肉用的,因此雙 龍撕咬的力量一定非常強大。科學家推測,雙 龍可能是侏羅紀早期生態系統中最殘暴、最兇猛的食肉動物。
㈢ 所有恐龍的名字
1、霸王龍
霸王龍即雷克斯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特里赫特期(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
㈣ 恐龍名字大全
1,腕龍
腕龍是蜥腳下目的一屬恐龍,生活於晚侏羅紀,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臘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ς」(蜥蜴)結合而來,因它的前肢比起後肢大很多。腕龍是曾經生活在陸地上的最大的動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龍之一。
2,異特龍
異特龍,又名躍龍或異龍,是蜥臀目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恐龍的一屬。異特龍是種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龍,身長8.5米,最大9.7米,體重1.5~3噸最重3.6噸。它們生存於晚侏羅紀,約1億5500萬年前到1億3500萬年前。
3,鯊齒龍
鯊齒龍又名望齒龍,名字含義是「像噬人鯊的蜥蜴,屬於獸腳亞目鯊齒龍科,生活於10000萬到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中期到白堊紀晚期。
4,巨齒龍
巨齒龍是最早被命名的恐龍,但生活的時期卻是在侏羅紀。早在1677年,就有一位英國牧師對它的零星骨骼進行了描述,可惜那位牧師並不知道何種動物會有如此之大的骨骼,便把它說成是「巨人」的遺骨。
直到1823年又發現了同一動物的頜骨及牙齒,才由英國地質古生物學家威廉姆·巴克蘭對它作了科學的記述,命名為「巨齒龍」。
5,霸王龍
霸王龍即雷克斯龍(Tyrannosaurus Rex),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特里赫特階(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的非鳥類的恐龍種類之一。化石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
㈤ 恐龍的名字都有哪些
作為原始生物的恐龍,他們的名字都是如何命名的?各位,雖然恐龍的化石已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千萬年,但直到十九世紀,人們才知道地球上曾經有這么奇特的動物存在過。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是名叫吉迪昂·曼特爾的英國醫師。公元1820年,他和夫人瑪麗安發現了一些嵌在岩石里的巨大牙齒。曼特爾醫師從沒見過這么大的牙齒。當他在附近又發現了許多的骨骼後,他開始對這些不尋常的發現物展開認真的研究。
亞伯達龍:Albertosaurus這種巨型食肉恐龍的化石更初在加拿大的亞伯達(Alberta)省發現,所以名叫亞伯達龍。
霸王龍:Tyran saurus這種可怕的恐龍原名意思是暴君(tyrant)蜥蝪。也有人稱它為暴龍。
禽龍:,牙齒很像現代的鬣蜥,因此而得到它的原名。
羽齒龍:(翼龍的一種) Ptera don原名的意思聽起來很好笑,是「有翼無齒」。
盜蛋龍:原名意思是偷蛋的賊,因為更初發現的盜蛋龍骨骼化石是壓在一堆原角龍蛋上面的。
㈥ 恐龍的種類有哪些名字
1、霸王龍
霸王龍即雷克斯龍(Tyrannosaurus Rex),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特里赫特階(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的非鳥類的恐龍種類之一。化石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
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9噸,(生態平均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2、異特龍
異特龍,又名躍龍或異龍,是蜥臀目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恐龍的一屬。異特龍是種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龍,身長8.5米,最大9.7米,體重1.5~3噸最重3.6噸。它們生存於晚侏羅紀,約1億5500萬年前到1億3500萬年前。
自從在1877年被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命名以來,已有許多的可能種被歸類於異特龍屬,但只有少數被認為是有效種。異特龍非常聰明,會圍攻大型獵物,是一種龐大、兇猛的肉食性恐龍。
3、雙冠龍
雙冠龍(學名:Dilophosaurus)是生存於侏羅紀早期的恐龍,雙冠龍長達6米,站立時頭部高約2.4 米。頭頂上長著兩片大大的骨冠,故名雙冠龍。
4、鯊齒龍
鯊齒龍(學名Carcharodontosaurus)又名望齒龍,名字含義是「像噬人鯊的蜥蜴,(Carcharodon是噬人鯊屬的拉丁學名,在希臘語中καρχαρο(karcharo),意思是鋸齒狀的。
οδοντο(odonto)意思是『牙齒』,而σαυρος(sauros)意思則是蜥蜴。)」,屬於獸腳亞目鯊齒龍科,生活於10000萬到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中期到白堊紀晚期,生存時代為白堊紀的阿爾布階到土侖階。
5、恐爪龍
恐爪龍(學名:Deinonychus)是馳龍科恐龍的一屬,身長約3.4米,生活於下白堊紀的阿普第階中期至阿爾布階早期,距今約1億1500萬-1億800萬年前。
它的學名是來自古希臘文的「δεινος」(意為「恐怖」)及「ονυξ/ονυχος」(意為「爪」),因為它的後肢第二趾上有非常大,呈鐮刀狀的趾爪,在行走時第二趾可能會縮起,僅使用第三、第四趾行走。一般
㈦ 我要各種恐龍的名字
1,腕龍
腕龍是蜥腳下目的一屬恐龍,生活於晚侏羅紀,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臘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ς」(蜥蜴)結合而來,因它的前肢比起後肢大很多。腕龍是曾經生活在陸地上的最大的動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龍之一。
2,異特龍
異特龍,又名躍龍或異龍,是蜥臀目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恐龍的一屬。異特龍是種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龍,身長8.5米,最大9.7米,體重1.5~3噸最重3.6噸。它們生存於晚侏羅紀,約1億5500萬年前到1億3500萬年前。
3,鯊齒龍
鯊齒龍又名望齒龍,名字含義是「像噬人鯊的蜥蜴,屬於獸腳亞目鯊齒龍科,生活於10000萬到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中期到白堊紀晚期。
4,巨齒龍
巨齒龍是最早被命名的恐龍,但生活的時期卻是在侏羅紀。早在1677年,就有一位英國牧師對它的零星骨骼進行了描述,可惜那位牧師並不知道何種動物會有如此之大的骨骼,便把它說成是「巨人」的遺骨。
直到1823年又發現了同一動物的頜骨及牙齒,才由英國地質古生物學家威廉姆·巴克蘭對它作了科學的記述,命名為「巨齒龍」。
5,霸王龍
霸王龍即雷克斯龍(Tyrannosaurus Rex),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特里赫特階(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的非鳥類的恐龍種類之一。化石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
㈧ 恐龍的名字有哪些
恐龍又叫恐怖的蜥蜴、恐竜。古希臘語蜥蜴(Saurosc),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類似蜥蜴的爬蟲。
恐龍(英文名:Dinosaur),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
1841年,英國科學家理查德·歐文在研究幾塊樣子像蜥蜴骨頭化石時,認為它們是某種史前動物留下來的,並命名為恐龍,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8)恐龍的名字大全擴展閱讀:
恐龍的體型特徵
恐龍整體而言的體型很大。以恐龍作為標准來看,蜥腳下目是其中的巨無霸。在漫長的恐龍時代,即使是體型最小的蜥腳類恐龍也要比它們棲息地內的其他動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腳類則比任何出現在地表的動物都要大出幾個等級。
大部分的恐龍要比大型蜥腳類恐龍還小得多。現有的證據表明,恐龍的平均大小在三疊紀、早侏羅紀、晚侏羅紀和白堊紀都不斷變化。大部分獸腳類恐龍的體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間,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動物則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間。
恐龍的體重估計值,大多介於1到10公噸之間。倫敦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個研究指出恐龍的體重平均值約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的哺乳類體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恐龍
㈨ 恐龍有哪些名字
恐龍究竟有多少種?要想知道確切數字很難。因為恐龍命名的變化,速度非常驚人。有時候在加拿大阿爾伯特發現了一顆牙齒,命名了一種恐龍;在蒙古發掘出了腿骨,又給
了另外一個名字。而事實上這顆牙齒和這個腿骨屬於同一種恐龍,直到完整的骨架被挖掘、組合後才能豁然開朗。也就是說,有時在世界不同地點,一隻恐龍有不同的命名,卻難以發現。
考慮到這些因素,專家估算,至今根據完整骨架或根據足夠多的骨骼被正式命名且經過確定的恐龍,不會超過150種。當然沒有人能確定總數有多少,而新的發掘每天都在進行。據估計,目前世界上人們大約為恐龍命名了1000個名字,其中比較可靠的有300多個。
比較常見的恐龍種類
:
板龍
蛇頸龍
劍龍
雷龍
腕龍
偽君龍
禽龍
重爪龍
圓頂龍
迅猛龍
三角龍
霸王龍
無齒巽龍
虛形龍
異齒龍
小盾龍
肯龍
嗜鳥龍
輕龍
鼠龍
細顎龍
鸚鵡嘴龍
冥河龍
偷蛋龍
腫頭龍
似鳥龍
副櫛龍
喙嘴龍
棘背龍
甲龍
梁龍
馬門溪龍
始祖鳥
似鴕龍
天府峨嵋龍
中華鳥龍
細爪龍
鴨嘴龍
翼手龍
原角龍
魚龍
沱江龍
多刺甲龍
蝙蝠龍
獨角龍
滄龍
長頭龍
中龍
高脊龍
盔龍
幻龍
角鼻龍
巨齒龍
極龍
鐮刀龍
南方巨獸龍
慢龍
敏迷龍
似鱷龍
雙脊龍
㈩ 世界上所有恐龍的名字
恐龍在中生代是一支龐大的家庭,在當時的動物世界居統治地位。
在時間上,恐龍生存1.6億年之久;在分布上,足跡遍及地球的七大洲。 但是,大多數恐龍是在美國、蒙古、中國、加拿大、英格蘭和阿根廷發現的。
在美國恐龍發現有64屬,居世界之冠。蒙古發現40屬,中國發現36屬,加拿大發現31屬,英國發現26屬,阿根廷發現23屬。(彼此相似的動物,在生物分類學上同劃歸一個「屬」,如貓、虎、獅、豹等均歸貓屬,但它們各自屬於不同的種。) 大多數恐龍屬只有1個種,少數恐龍屬有2個或3個種。據統計,目前發現的恐龍屬有285個,各有336個。
我們相信這不是地球上曾生活過的恐龍的實際屬種數量。還有大量恐龍遺骨深埋地下,尚未發現。也有不少恐龍可能白白在世上走了一趟,死後什麼遺物也沒留下。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多德森教授,對如何估計在地球上生存過的恐龍的屬數進行了多年的研究。他估計,地球上曾有900-1200屬的恐龍生存過。但其中僅有一部分為人們發現。而在發現後又被認真發掘和研究過的則寥寥無幾。
按多德森的看法,我們已經發現的恐龍屬數,大約為實際數量的1/3--1/4。這表明,擺在恐龍專家面前的任務還相當觀巨,恐龍的發現和研究工作任重而道遠。隨著恐龍研究工作的深入,新的恐龍屬種將會不斷地被發現。那許許多多現在榜上無名的恐龍們,只要遺骨尚存,它們就不會被埋沒,總有揚名天下的出頭之日!
古代生物--倒底現在有多少不同種類的恐龍?
要知道確實的數字有些許困難。恐龍不斷被命名或取消舊名,速度驚人。一個比較可靠的估算是在大約有三百四十種的恐龍被正式命名承認。但是在熱衷於新的發掘----要完全了解----古生物學者有時候僅僅根據幾顆牙齒或骨頭就命了一個名子。因此,有時候在加拿大 Alberta發現的一顆牙齒,給一個恐龍的名字,和另外根據在蒙古發掘出來的腿骨,給了全然不同名字的另一隻恐龍事實上是同一種的。這種情況,經常無法去驗證分辨,直到有一天完整的,或接近完整的骨架被挖掘出來後才能豁然開朗。
有些時候,在世界不同地點,一隻恐龍根據不同部位骨骼給了不同的命名無人發現錯誤,直到古生物學家能夠有機會研究到彼此的標本材料才明了到。一旦發覺到了錯誤,命名在後的恐龍當然要除名,然後要跟隨命名在先的恐龍名字。
知道所有這些的困難之後,有一位古生物學家估算,至今正式被命名而經過確定的恐龍不會超過一百五十種。當然沒有人能確知總數有多少,實際上持續的新發掘在進行著。事實是,在過去二十年間,總計有百餘個新種被正式命名。這意味著,除非你對科學極度熱心,或者具有電腦式的記憶,你或許無法學得所有恐龍的名字,但是無疑的你能輕易學得最熟悉普遍的二、三十種的恐龍,而且對其它名單中恐龍,能做合理的判斷與給予意見:像是我不確知這一隻的名字,但是看來像是屬於鴨嘴龍類,因為在它頭上有明顯的頭飾,而大部份具頭飾、頭冠的恐龍都屬於鴨嘴龍類。即使最早熟的學前小古生物學家也會對這樣的答案感到印像深刻。
請按一下採納哦~O(∩_∩)O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