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沃野飄香中歌曲《香魂》誰唱
沃野飄香的片尾曲為《餃子情》,由劉暢演唱沃野飄香片尾曲餃子情演唱:劉暢餃子圓餡兒香餡是兒女皮是爹娘雙唇閉合流淌著搖籃曲一手捏出遮擋寒風的牆像陽光下晨露把七彩放穿針引線行走千萬里縫出了旭日朝霞般的理想還嫌不夠把藍天搬來為兒做衣裳餃子圓餡兒香餡是兒女皮是爹娘雙目緊盯怕餡漏怕餡淌一手指出蓬勃人生航向這是父親鋼鐵臂膀餡是咸是淡媽媽嘗嘗麵食軟是硬爸爸只望瞭望餃子是牽掛的橋爹娘是那橋上的梁簡介:電視劇《沃野飄香》講述的是一個普通黨員王儒學帶領家鄉父老鄉親擺脫貧困,投身於商品經濟競爭大潮中,帶領村民致富的故事。
② 沃野飄香里的四丫唱的歌是哪首
回到最愛的那天
播放
歌手:洪卓立
語言:粵語
所屬專輯:回到最愛的那天
回到最愛的那天 - 洪卓立
詞:林若寧
曲:Larry Wong@Public Zoo
③ 沃野飄香的漢語拼音是怎樣沃野飄香的漢語拼音怎麼寫
你好,
這個拼音應該是
wo ye piao xiang
④ 大楊樹鎮面積在中國排第幾,經濟發展的怎麼樣
北國第一鎮——大 楊 樹 鎮 概 況一、自然地理
大楊樹鎮位於呼倫貝爾盟境內的鄂倫春自治旗東南部,地處東經124° 10 ′─124°40′,北緯49°30′─50°10′之間,它北依大興安嶺林區,南瀕松嫩平原,猶如一隻欲意躍出的猛虎,昂然翹首,英姿勃發。全鎮面積1016平方公里,經濟輻射區近2萬平方公里,地形沿大興安嶺走向由東向西漸趨低平,西北屬淺山丘陵,東南呈漫崗起伏,海拔在300---450米之間,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並且有「山區小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溫-0.8°C,年平均降雨量450 毫米, 平均濕度85%,日照數為2,439.1小時,無霜期為110天。
大楊樹鎮屬於小城鎮大郊區,為城鄉結合的田園城鎮。鎮屬轄區15個村,68個屯星羅棋布。林業局、聯合公司、鐵路車務段與鎮區渾然一體,珠聯璧合;農場管理局、煤礦、制粉廠與鎮區形成輻射之勢,互為依託。鎮區依山傍水,雄居於甘河北岸的沖積平原上。西起鎮轄第三小學,東南至黑龍江大興安嶺農工商聯合公司,長4.5公里,平均寬2.5公里,中軸偏東可延長4公里,鎮區面積為26平方公里。
鎮區四野峰巒逶迤,林木繁茂,漫崗起伏,沃野飄香。馬鞍山巍然高聳,神泉山溪水淙淙,達拉賓水庫如明空寶鏡;甘河水系似銀鏈九曲回環。鎮區綠樹掩映,樓房鱗次櫛比,街道寬闊車水馬龍,田園城鎮鳥語花香。仲夏端午,甘河兩岸楊柳婆娑,百花爭奇斗艷,碧水橋畔,遊人如流,曲徑喧天;入秋重陽,滿山遍野萬紫千紅,霜葉紅於二月花,沃野千里,大豆搖鈴,果碩糧豐。
本鎮地理位置優越。國家111線國道經由本鎮,嫩林鐵路從腹地穿過,溝通南北陸路交通,北連林海新城加格達奇,南接黑龍江省嫩江縣城,連通本旗三鎮一鄉(宜里鎮、烏魯布鐵鎮、諾敏鎮、古里鄉、)和莫旗三鎮(巴彥鎮、紅彥鎮、奎勒河鎮),構成以大楊樹為中心的物資集散地和經濟區域,成為鄂倫春旗對外開放的門戶,呼盟對外經濟的窗口。本鎮資源豐富,它猶如一個巨大的寶盆,蘊藏天然之秘密,儲蓄千里之精華。山上生長著柞、樺、楊樹等天然闊葉次生林及少量落葉松,並生長黃芪、黃苓、龍膽、桔梗、柴胡、防風和貝母等80多種名貴葯材。野生漿果類有:都柿、山丁子、稠李子、刺玫果、草莓、紅豆、燈籠果、山葡萄、山杏等。食用菌類有:猴頭、蘑菇、木耳等土特產品。山野菜有:蕨菜、柳蒿芽、山芹菜、四葉菜等二十多種,本地特產榛子,分布在林地邊緣和緩坡地帶。山中野生動物有:飛龍、雪免、棒雞、旱獺、狍子、野豬、犴、鹿、麝鼠等60多種。水產品有鯉魚、鯽魚、鯰魚、狗魚、細鱗魚、柳根魚等十多種。礦產資源有:煤、鐵、銅、鉛、鋅、錫、金、鎂、白銀、石墨、瑪瑙石、木紋石、螢石、硅砂、珍珠岩、黑耀岩、膨潤土等幾十種。
鎮區東部是天然糧倉,南部是烏金的故鄉,西北脈連林海綠色寶庫,中部鎮區建設日新月異,新修的道路不斷延伸,新建的樓房拔地而起,新興的經濟重鎮猶如閃爍的明珠,鑲嵌在興安山麓放射光芒。
二、建置沿革
「大楊樹」名稱的由來,據考證,「大楊樹」一詞為漢語。早年,大楊樹這個地區是一片空閑的開闊地,沒有高大的樹林,都是灌木叢生的小樹和草甸子,但是,在甘河北岸的沖積平原上卻生長著六棵偉岸的高大出類拔萃的大楊樹,約有兩摟多粗。當時,有一些「安達」和利用河流放木排買賣木材的人偶爾路經此地,就以這六棵大楊樹為通商地點的標記,停排休息的地方,為此,「大楊樹」這個地名便由此產生,順延至今。
早在清光緒30年(1904年)獵人在大楊樹「九峰山」附近發現了煤田露頭煤,光緒32年(1906年)年奏准開采,清宣統元年(1909年)黑龍江總督府官商合資建置甘河煤礦,用河船運煤。宣統二年(1910年)至民國元年(1912年)從嫩江右岸的博爾氣至煤窯鋪設了一條輕軌馬拉車鐵路,每年運出煤炭約7200噸,民國九年(1920年)停止開采。1935年(康德三年)由日本拓民(蘇聯白黨)一百餘戶約300---400人左右,進駐大楊樹地區,當時日本利用白黨青年人當兵以反對蘇聯,其它人員以狩獵、放牧、種地維持生活。1937年以後,日本特務機關直接管轄鄂倫春地區的行政(包括大楊樹地區)。
1947年,小二溝地區成立了諾敏努圖克,1948年春,又將古里、多布庫爾、甘河、奎勒河流域的四個獵民部族合在一起,在朝陽成立了甘奎努圖克(歸莫旗管轄)。1949年莫旗政府認為大楊樹地區氣候適宜、天時好、地利強、是發展農牧業和多種經營的好地方,因此,又將甘奎努圖克從朝陽遷址到大楊樹。1958年3月1日將甘奎努圖克改為甘奎公社,隸屬鄂倫春旗管轄,當時人口約近千人;集聚的民族有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蒙古族、回族、朝鮮族、漢族等,相繼發展了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供銷、郵電、醫療、糧店、學校等。
1970年10月,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以大楊樹作為農業和林區副食品重點基地,同時改造次生林兼固營林生產,確定進一步開發大楊樹地區;在大楊樹設立縣級機構----大楊樹區,當時人們稱之為「世外桃園小香港」,大楊樹小香港由此得名。直到1976年呼盟劃歸內蒙古,大楊樹地區也自大興安嶺地區劃出並入鄂倫春自治旗,原大興安嶺建置僅保留制粉廠、聯合公司 、地區二車隊三家企業,做為外駐企業仍留在大楊樹,鄂倫春旗將甘奎公社遷至烏魯布鐵(現為烏魯布鐵鎮),建立大楊樹鎮,周圍毗鄰地區相繼成立了古里鄉、訥爾克氣鄉、宜里鄉、龍頭鄉、諾敏鎮及莫旗的扎如木台鄉、紅彥鎮、巴彥鄉構成了以大楊樹為依託的經濟區。
1985年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旗委、旗政府決定在大楊樹鎮開展小城鎮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三權下放的有51個單位,只下放人權的有稅務分局、公安分局、法庭、農村礦區檢察院等4個單位,整個改革歷時八個月結束。
1988年初,旗委、旗政府根據大楊樹地區的地理、資源特點和商業結構情況,確定大楊樹鎮為經濟體制改革「試驗區」和「資源開發區」,採取優惠政策,提前發展建設。
1992年旗委、旗政府決定將大楊樹作為全鎮配套改革試點鎮。從「三個有利於」出發,制定下發了《關於大楊樹鎮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後稱18條決定,操作實施。
2004年初,旗委、旗政府作出重大決定,將全旗經濟建設的重點放在大楊樹鎮,賦予大楊樹鎮相關的權力,這一戰略決策必將帶動大楊樹鎮經濟建設的春天。
大楊樹的經濟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甘奎努圖克時期(1951---1958年),在黨所提出的「護林防火、發展生產、興旺人口」和「以獵為主、通過定居、逐步開展多種經營」經濟建設方針指引下,生產生活逐步走向正軌。甘奎公社時期(1958---1970年),在「以林為主、養獵並舉、開展多種經營、有計劃地發展農牧業生產」的經濟建設方針指導下,經濟發展很快,生活自給有餘,但是文革期間生產一度徘徊。大楊樹區時期(1970---1976),隨著嫩林鐵路的開通(1970年),林區、農墾區、能源基地的開發建設,大楊樹經濟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黃金階段,截止1978年,全地區工農業總產值達1,669.9萬元;糧豆薯總產量6,124.8萬斤;家畜總頭數14,686頭(口);與此同時文教衛生、城鎮建設也得已迅速發展。大楊樹鎮時期(1976年以後),行政機構變化後,大楊樹鎮成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大楊樹鎮結合鎮情相繼制定了「以牧為主、多種經營」、「農牧為主農工貿相結合」、「以農為主、工貿結合、多種經營、全面發展」和「農業穩鎮、工業富鎮、開放活鎮、流通興鎮」等一系列經濟建設方針,深入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堅持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一起抓,弘揚「團結拼搏、不甘落後、利用資源、敢為人先」的地區精神,依靠全鎮各族幹部和人民群眾團結奮斗、開拓前進、經濟持續發展。
(一)農業
大楊樹鎮農業始於1958年,以種植糧菜作物為主。1962年發展到了千畝耕地,並擁有拖拉機、康拜因和米面加工設備等,糧菜自給有餘。文革期間,農業生產等一度受挫,生產出現徘徊局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特別是推行了以家庭經營為主的聯合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業生產有了很大發展,1988年農業總產值增長5倍。1997年全鎮農業總產值(不變價)3,995.59萬元,比1988年增長了6倍多;農民人均收入2640元,比1988年增長6.9倍。
全鎮共有土地20.5萬畝,15個村,68個屯,農業人口近兩萬人,全年糧食總產量17,412.9噸,農業主要盛產一麥(小麥)兩菜(甜菜、油菜)三豆(大豆、土豆、芸豆)和各種新鮮蔬菜。大楊樹鎮畜牧業發展較為穩定,本鎮有草原面積10萬余畝,隨著農業開發面積減少,主要分布在歐肯河、四平山西北約3.5萬畝,甘河西約1.5萬畝,此外溝塘地頭,林間小塊草場很多。養殖業主要有奶牛、牛、馬、豬、雞、鴨、兔、蜜蜂等。目前全鎮農村已有12個村建成了標准化村辦小學校;14個村建成村黨支部、村委會辦公室;13個村辦起村衛生所;12個村安裝了有線電視;兩個村安裝了程式控制電話,住房條件大大改善,並有兩個村建成了小康住宅示範,鋪通村屯砂石路80公里,架設低壓輸電線路80.4公里。大多數農民購買了小四輪拖拉機,種地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作業,一個新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已具雛形。
(二)工業、二輕及鄉鎮企業
大楊樹鎮工業發端於1958年,當時僅有一家鍾表修理店和一家小木器廠。至1976年建鎮初期,已擁有印刷、橡棋、被服、運輸、建材、制磚、米面加工、工藝美術、機電修理、建築維修等十多個行業,工業總產值為43.5萬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二輕企業的日益鞏固發展,鄉鎮企業迅猛發展,至1988年以來,全鎮已擁有化工、建材、服裝、木器、食品、印刷、橡棋、飲料、運輸、乳品、工藝美術、機械修理、釀酒、製造、建築維修等900家企業。其中二輕企業27個,鄉鎮企業873家(其中:集體23家,個體850家),地方工業又有了較大發展,其中:礦泉水、油脂、麵粉加工行業有了較大增長,截止1997年末,地方工業總產值達7,711.1萬元,比1988年增長了16倍;鄉鎮企業1,689家(其中:個體1620家、集體19家、股份制50家),二輕企業14家,鄉鎮企業1997年上繳稅金達1000多萬元。
(三)商業、供銷
大楊樹鎮的商業、供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蓬勃發展。1950年前,大楊樹從事商業活動的主要是私人安達。因林區交通不便,獵民深受私人安達盤剝。1950年在大楊樹建立了供銷合作社,當時只有4人,三間木刻楞房和一輛膠輪車,供銷社收購皮張、葯材等不壓等不壓價,從而打破了私人安達的攏斷。
1966年鄂倫春自治旗商業局在大楊樹設甘奎貿易公司,原甘奎供銷社建制的轉為國營商業,成為一個綜合性的經營批發企業。當時主要是經營百貨、針紡、生產資料、糖業煙酒等商品;1970年,在甘奎貿易公司的基礎上建立了各類專業性批發企業,有百貨站、副食站、土特站、醫葯站、燃料站、服務公司。至1988年大楊樹商業有各類專業公司6家,百貨公司、糖業煙酒公司、五金公司、蔬菜公司、食品公司、飲食服務公司,中型零售企業一家----大楊樹國營商場。1988年末,國營商業系統固定資產總值243萬元;倉庫6,785平方米;營業建築5,974平方米;全部流動資產1,229萬元,比1973年增長3.59倍;庫存商品925萬元;比1973年增長4.45倍,1988年實現利稅93萬元,較73年、78年、80年、85年分別增長4.05倍、82%、173%、173%。1998年開始大楊樹國營商業、供銷企業都已順利實現改制,重組、租賃、承包與集體、個體商業並駕齊驅,共同繁榮發展。
(四)交通運輸
大楊樹鎮的交通運輸五十年代主要靠大軲轆車,當時往返嫩江需7天時間,僅有的兩台汽車是奎勒河林業局的車,遇到雨雪天交通十分困難。
經過近50年的不懈努力,土路變公路,公路變鐵路,交通運輸迅猛發展,給大楊樹地區帶來了經濟繁榮。目前本地擁有國家111線等10條公路(包括簡易公路)533公里,各種機動車輛近3000台;嫩林鐵路186.41公里經由本地,每天有23.5對貨車和8對客車由大楊樹通過,年貨物吞吐量80萬噸以上,年客運流量100萬人次,鐵路公路構成密集的交通網路,大楊樹已成為本地區的農、林、牧、副產品和各類建築物資的集散地。
(五)通訊設施
通訊設施從無到有,從土到洋。1988年郵電裝機為800門自動電話,縱橫交換機1部,鎮內實現了自動拔號電話通訊。1993年12月,2000門程式控制電話一次割接成功,進入全國直拔網;1998年7月程式控制電話裝機6276部,行動電話裝機804部,無線尋呼機837部,截止2002年全鎮程式控制電話發展到11,440部,54部磁卡電話,行動電話6800多部,通訊網路進入國際直拔網路。
(六)文化教育醫療衛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大楊樹鎮文化市場空前活躍,現在鎮內有錄像廳28家,舞廳4家,錄像帶出租3家,電子游戲廳10家,檯球室17家,磁帶出售點8家,二人轉劇場1家,租書廳12家,照像館10家,復印室14家,工藝美術社12家,歌舞酒店10家,旅遊景點2家,共計131家。鎮文化站近二十年舉辦文藝演出活動千餘場,受到群眾好評。
教育工作,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已具規模。大楊樹地區現有中學7所,小學22所,在校生17,750人;幼兒班34個,幼兒700多個,醫療衛生部門共有旗縣級醫院4所,其中地方兩所:鄂旗二院、鄂旗三院;駐在企業兩所;農場局醫院、林業局醫院、企業衛生所3個;衛生防疫站3個,個體診所28家,醫療門市部近20家。鎮區農村還有三十多個衛生所,遍布城鄉。
(七)城鎮建設
五十年來,大楊樹鎮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特別是「兩區」建設以來,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城鎮樓房建設和鎮內市場建設突飛猛進,大楊樹鎮城鎮面貌有了很大變化,甘奎路、振興路、建設路的相繼建設;甘河防洪大堤建成竣工,能抵禦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市場體系的規劃建設,農業基地的開發都將有力地推動本地區經濟發展。大楊樹鎮正依靠自身的拼博闊步向前。興建的樓群拔地而起,新建的水泥路向前延伸,大豆基地步入規范化建設,小康生活已走進千家萬戶,商業市場更加繁榮穩定,公路線上一片車水馬龍,農業生產方興未艾,工業生產如火如荼。白天,展現一片繁榮興旺,夜晚,到處都是燈火輝煌,新興的城鎮在奮進中掘起,各族人民在奮斗中前進。
(八)駐在企業
大楊樹鎮內駐在企業有:大楊樹農場管理局位於大興安嶺南麓,嫩江中游西岸。事業區面積為1,904萬畝,人口5萬多人。墾區土質肥沃,雨量充沛,林木繁茂,江河縱橫,盛產麥豆油薯,是一個新型的農業機械化墾區。農場管理局現有耕地面積:125萬畝,下設8個農場,其中6個農場在大楊樹鎮境內,3個專業公司,2個煤礦和兩個電廠;另有中心醫院、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完全中學、科研所等8個縣團級企事業單位。
大楊樹林業局管轄施業區總面積977,400公頃,其中有森林面積301,300公頃;林業局以營林為主,現有耕地近20萬畝。
黑龍江大興安嶺林管局農工商聯合公司下屬24個農場,有耕地15萬畝,有一個制磚廠,年產量為1000萬塊。還有大興安嶺地區二車隊。
大楊樹制粉廠日加工小麥6萬噸。大楊樹車務段管轄區為加南至哈達陽區間全程180公里。駐軍有森警大隊、沈陽軍區通訊中隊、武警中隊,幾十年來駐在企業和駐軍為大楊樹鎮的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們的業績在大楊樹發展史冊上將永放光輝。
(九)精神文明。全鎮有自治區級文明單位1個,市級文明單位17個、旗級文明單位23個;文明窗口行業6個;十星級文明戶1392個;六星級文明戶3316人。
四、經濟發展優勢和制約因素
大楊樹鎮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其主要表現為10大優勢:
1、資源豐富,地上地下資源潛力,其主要表現為10大優勢:牧業草場廣闊,總面積1,300萬立方米。礦產資源目前發現的有煤碳膨潤土、高嶺土、硅石、礦泉水等幾十種。2、能源充裕,本地區有兩座煤礦,煤炭年產量20多萬噸,蓄量3,993.6萬噸。有四座火力發電廠,總發電量一億三千二百萬度。3、交通便利,嫩林鐵路190公里從大楊樹腹地穿過,成為南北運輸大動脈。10條公路533公里構成運輸網路。4、流通活躍。大楊樹鎮為鄂倫春自治旗經濟重鎮和南部農副產品物資集散地,經濟輻射區2萬平方公里,經濟區人口20萬人。現在每年外銷大豆4—5億斤,銷售木材10—20萬立方米,與此同時大量建設物資、生活用品源源運進,農貿市場和各種專業性市場正在逐步完善。5、行業門類較全。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副業、工業、采礦、電力、建材、運輸、礦泉水、油加工、服務行業等各行各業門類齊全。6、商品意識濃,因為地理位置優越,外來人口多構成復雜,各方面信息、關系多等原因,大楊樹人的商品意識較濃厚。7、農貿集散地特點。8、非公有制經濟異軍突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特別是「試驗區」建設以來,加之天時、地利、人和在大楊樹這塊熱土,且非公有制經濟猶如雨後春筍蓬勃興起,占居「半壁江山」。9、上級政策傾斜,財政收入逐年遞增。10、地林鐵農協同建設。
目前,制約大楊樹鎮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資金、技術、人才、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經濟發展速度。
大楊樹各族人民蓬勃向上,堅韌頑強,勤勞質朴,聰慧勇敢。五十年來,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高舉「團結建設」的旗幟。堅持「改革開放」的總方針,堅持「農牧並舉、多種經營」的經濟建設方針,以昂揚鬥志、極大的熱情投身「試驗區」建設,披肝瀝膽,忘我工作,經濟建設突飛猛進,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猶如猛虎下山,雲飛劍舞雄千里,目電聲雷震前方,譜寫了大楊樹建設史上的新篇章。憶往昔,歲月崢嶸,看今朝,前程似錦,全鎮各族人民將奮勇拼搏,開拓前進,為建設團結、富裕、文明的大楊樹而努力奮斗!
⑤ 沃野飄香中歌曲《香魂》誰唱
回到最愛的那天播放歌手:洪卓立語言:粵語所屬專輯:回到最愛的那天回到最愛的那天-洪卓立詞:林若寧曲:LarryWong@PublicZ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