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龍是真的嗎為什麼古代有龍而現代沒有呢滅絕了嗎
傳說中的人類始祖伏羲、女媧,皆龍身人首(或蛇身人首),又被稱為「龍祖」。華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黃帝,傳說中和龍都有密切的關系,「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竹書記年》),相傳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死後化為赤龍。因而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
傳說龍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龍後成為皇權象徵,皇帝又稱為真龍天子,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龍被中國先民作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龍」。中國民間流傳著許許多多關於龍的傳說。
《山海經》記載,夏後啟、蓐收、句芒等都「乘兩龍」。另有書記「顓頊乘龍至四海」、「帝嚳春夏乘龍」等傳說。在中國,流行「耍龍燈」(「舞龍」、「龍燈舞」)等風俗。
1957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於西坪鄉石坪村的人面鯢魚瓶,經考古勘察為新石器時代遺物,為當時人類對於經神化的人類先祖的想像,是原始龍的雛形。
1970年代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過「C」型玉龍,後經考古勘查確認該玉龍屬於距今約5000多年的紅山文化遺物。
198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45號墓發現了蚌塑龍虎,考古和碳-14測定墓葬的年代在距今6500年前左右。
據學者李學勤、馮時等考證,45號墓發現的蚌塑龍虎與中國傳統天文學中的四象有密切的聯系。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位,對應的地支是辰。
龍與鳳凰、麒麟、龜一起並稱「四瑞獸」,香港渣打銀行在1979年起發行的鈔票都是以這些瑞獸為題材。(也有許多典籍和史書著作中提到「四瑞獸」分別為:猰貐、居、貔、狻猊。)
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天文的四象。
龍也是中國帝制時期的皇帝象徵物,唯有皇帝能使用五爪的龍當作記號或黃袍上的刺綉,其他大臣及皇族只能用四爪的龍又稱蟒,在台灣的許多廟宇皆有龍的雕像或畫像,皆是四爪龍。
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朝代,帝王也稱呼自己為「真龍天子」,龍也具有權力的象徵。與皇帝有關的事物也背影上了龍的標記,如「龍床」、「龍顏」、「龍袍」等。
龍的形象歷來有不同說法,而根據《說文解字》記載,說龍的樣子似披鱗的長蟲,可亮可暗,可大可小,亦可長可短,除說明了是條狀披鱗外,其他特徵都是不定數的。
《說文解字》:「龍,從肉、飛之形,童省聲。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廣雅·釋螭》:「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五角曰螭龍。」
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三:「《爾雅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眼似兔,角似鹿,嘴似牛,頭似駝,身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聲如戛銅盤。口有須髯,頷有明珠,喉有逆鱗。頭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至於《廣雅·釋螭》中則提到龍分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者稱虯龍,無角者稱螭龍。還有一種說法是有兩角為龍,獨角為蛟,無角為螭,無腳為蠋。
東漢學者王符就認為,龍具有兔眼、鹿角、牛嘴、駝頭、蜃腹、虎掌、鷹爪、魚鱗、蛇身,九種動物合而為一的形象(也稱作九不像),與現今流行的形象已非常接近。然而,又有一稱,龍具有「蝦眼」、「鹿角」、「牛鼻」、「狗嘴」、「鯰須」、「獅鬃」、「鷹爪」、「魚鱗」、「蛇尾」九種動物所組成。+
根據動物學家楊鍾健以及歷史學家何新在20世紀末公布的研究,認為龍的原型是大型爬行類動物,主要是鱷魚(水龍)及巨蜥(山龍)。
上古三代以前,中國古陸氣候暖濕,此二類動物在中國大地多所存在,舊石器新石器遺址中都有鱷魚骨化石的發現。傳說中所謂貪吃的「饕餮」之名,也不過是兇猛鱷類(如鼉龍)的轉語。《左傳》中曾經記載黃河沼區域發生著名的「龍」斗記載,也就是鱷魚的求偶爭斗。
根據台灣科學家趙豐於2007年的演講,認為蛇或鼉(揚子鱷)都是匐伏於地,不合乎龍會通天的特徵,不致成為崇拜對象,提出龍的原型應為龍卷風。
演講指出《說文解字》中記「龍,從肉、飛之形,童省聲。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和龍卷風伴隨暴雨、閃電、冰雹而造成不同光影色彩,及能大能細的特徵對應,出現季節也同為春季到秋季(龍卷風季節通常從3月到10月),至於「童省聲」發音則為龍卷風沉重的風雷聲。另外甲骨文中的「龍」字一律是大首彎尾直立狀,與龍卷風的直立彎曲的漏斗狀形態相同。
除形態、特徵外,也提出《易經》坤卦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和《左傳》中「龍斗於鄭時門之外洧淵」,是在形容多道龍卷風於平原或水畔互碰,捲起黑黃色的泥土,混著雨一起降下。同時也認為《易經》乾卦中多項引用龍做為比喻的記載,都是在影射著龍卷風。
由於中國華北和美國中部草原帶的緯度,地形環境,氣候條件,都非常為類似,古代中國黃河流域可能常有龍卷風發生,古人看見龍卷風而塑造了龍的形象。趙豐推測1萬年前最近一次冰河期完結後,接著的大暖期持續到距今3000年前,大暖期完結令氣候條件改變,使龍卷風絕跡,後代對龍卷風失去認知,龍的來歷因而失傳了。
談到龍文化的誕生,不能不提到三皇之首伏羲。在距今近八千年前,以河南淮陰縣為中心的黃河流域,生活著一個偉大的部落,這個部落完成了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過渡。部落的圖騰是一條巨大的莽蛇,部落的首領就是太昊伏羲氏。
當時華夏大地與蟒蛇部落並存的有九大部落集團,日益強大的莽蛇部落在某年的甲歷二月初二,首先征服了以雄鹿為圖騰的雄鹿部落,並在莽蛇圖騰上加上了雄鹿的角,標志著雄鹿部落已臣服於莽蛇部落。不久,伏羲又征服了以鱷魚為圖騰的鱷魚部落,於是在莽蛇的圖騰上又加上了鱷魚的頭。之後,老虎部落、蒼鷹部落以及巨蜥、紅鯉、白鯊、白馬、長須鯨等部落,都紛紛相繼投奔到伏羲的莽蛇圖騰之下。伏羲就取白馬的臉、巨蜥的腿、老虎的眼、蒼鷹的爪、紅鯉的鱗、白鯊的尾、長須鯨的須,充實到莽蛇圖騰之上。至此,就組成了一個全新的圖騰。這個新圖騰,標志著伏羲完成了統一華夏的大業,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大結盟。從而使伏羲成為華夏遠古時期的第一位帝王,宛丘成為神州大地的第一個都城。
伏羲新創制的圖騰與原來的莽蛇圖騰相比,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再沿用莽蛇圖騰的名稱,顯然已不相稱。有一天,伏羲召集九大部落的首領到都城宛丘,首先宣布這一年為太昊元年,大家共尊太昊伏羲為大王。接著共同商討新圖騰的名字。大家一致認為新圖騰創製得好,代表了九大部落的心願,但究竟應為何名,誰也說不出個道道來。正在這時,風雲際會,一道閃電劃過天穹,那耀眼的閃電圖象極象他們的新圖騰。緊接著,「轟隆隆」一陣巨響。伏羲從這「隆隆」雷聲中,頓然徹悟,他大喊一聲:「好!我們的新圖騰就稱之為隆(龍)」。九大部落首領歡呼雀躍,伏羲也異常興奮,他把目光轉向負責造甲歷的昊英,問道,「今日為何時」?昊英道:「稟大王,今日為太昊元年九月初五日。」伏羲大聲說:「好,太昊元年九月初五日,龍圖大展。今日始,天下九州,統稱隆(龍)師。」
《竹書紀年》記述:伏羲「立九相六佐,制九州。」從這一天起,隆(龍)圖騰在神州大地樹起,它象徵著九大部落的一統,象徵著龍師的興旺發達。從此,「九州之牧,各統其人,群居於外」。之後,伏羲與負責造書契的朱襄共同造字為「龍」,「龍」的左邊為雷鳴之音,「龍」的右邊為閃電之相,左右合之為「龍」。龍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龍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和大融合。
《左傳》記述:「太昊以龍紀,故為龍師」。《綱鑒易知錄》雲:「太昊時始以龍紀,號曰龍師。」這二個記述充分說明,龍是伏羲創造的,龍師是伏羲氏族集團的總稱。龍的圖騰,自號龍師,是伏羲的偉大創舉,而「以龍紀官,分理九州」,更是伏羲光大龍文化的偉大功績。
因此,伏羲理所當然的是中華民族的第一代龍祖,也是中華子孫最早的人文始祖。
伏羲不僅將龍作為九州一統的圖騰文化,還將龍應用在他所創立的八卦文化中,乾卦里有「飛龍在天」的「九五」爻卦辭。「九五」 既是九月初五日的縮寫,又是龍的代碼。歷代稱皇帝為「九五至尊」,即是說皇帝是真龍天子。隨著歷史的積淀和蘊蓄,龍文化是泱泱中華民族感情、民族傳統、民族精神的體現。
世界上習慣於把中華民族稱作為龍的民族,把炎黃子孫稱作為龍的傳人,國人稱伏羲建都的宛丘(即河南省淮陽縣)為龍都,稱太昊陵前的湖為龍湖,把中華大地稱作九州,所有這些都是與伏羲創制龍圖騰,自號龍師以龍紀官傳承而來的,也是從乾卦中九五爻卦辭延伸而來的。我們中華民族,從伏羲氏開始,經神農氏、軒轅氏、堯、舜、禹……一路走來,龍脈相承,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伏羲不僅創立了龍文化,還第一個創立了城邦的雛形,創立了八卦文化和姓氏文化,開創了早期文字和音樂,開始了畜牧生產,嘗試了醫葯,創制了以戈為主的兵器,制定了一套統領九州的制度等等。按世界慣例,衡量一個民族文明史的開端,必需至少同時具備三條:民族統一的語言文字,比較先進的生產方式,象徵國家的城邦和社會管理制度的出現。按照這個標准,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不應是炎黃開始算起的五千年,而應該從伏羲算起的八千年。
經過對天然石龍和易經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人們是從天上雷電現象中看待龍的,因此龍的來源,首先一條是因為「雷電」。在現有文字記載中,《易經》應是人們將雷與龍相聯系的最早的記載,先民早就有意把龍與雷進行了聯系。
《易經》震卦在動物取象時,即是以龍來取象的,在八卦中,只有龍是一種虛無的形象。其他七個卦皆是以實有動物比象的。如:乾象馬、坤象牛、艮象狗、巽象、兌象羊、坎象豕、離象雉。人們把震卦的動物比象取為龍,意思是說龍具有這種巨大的震動的功能。在大自然中,雷電的震動威力是無與倫比的。先民把龍與雷電比似,其一,是以雷「隆隆」之聲為「龍」命名,其二以閃電的形狀也比似龍的形體。從這一點說,龍是多種動物特徵的說法,就站不住腳了。
龍的根源出自天然石龍,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三點:一是天然石龍所在地區為古中國所在地,四時季節分明,人們在一年四季中看到的石龍的景象不同。尤其是在石龍地區每年春分前後是不是響起新年第一聲雷聲,與當年旱澇和農業豐歉有很大的關系,通過多少年人們的觀測和實踐,當時生活在該地區的人類祖先,即用雷電「隆隆」之聲,來為在當時遠比現在要分明生動得多的有石質動物形體的神物,加以命名。從而有「龍」的發音、形象,並為後來「龍」字造字奠定的基礎。
關天龍與雷電關系的論斷,龐進先生也曾有過論述,他也認為龍的來源與自然界雷電現象有關。我想這是龍文化研究者共同的感受。這樣遠比把龍歸結為多種動物特徵組合要科學的多。
龍的起源源於自然界的雷電現象,其原因與對當時農業文明影響深遠的旱澇情況和人們生存息息相關有關。「龍」的聲音與「雷電」有關。而字形和形象,則與天然石龍有著很沈的淵源關系。文明初始的先民,在脫離了蒙昧、開始走向農業文明時,其耕作和收成,完全依賴於大自然,也就是天的意思。所以在文明開化較早的中原先民,把神秘莫測的天上的雷與其核心區內的非常逼真的、有動物特徵的石龍相聯系,並且加以神化和崇拜,以致影響到後世把龍作為整個民族的圖騰。說到底,龍圖騰在於中華先民對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
關於炎帝與龍的關系史書多有記載,最早見於《春秋緯》,該書記載:「少典妃安登游於華陽,有神龍首,感之於常羊,生神農」。另:《易、疏》載:「任巳感神龍而生神農」;《帝王世紀》載:「炎帝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巳,有嬌氏之女,名安登,為少典正妃,游華山之陽,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羊,生炎帝,……始教天下種谷,故人號曰神農氏。」;《史記·五帝本紀正義》載:「有嬌氏女安登為少典妃,游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炎帝母安登感神龍首於羊生炎帝神農。」
炎帝即被稱為是龍的後代或傳人。炎帝嘗百草、教民種谷,隨為農業之神。後來我們稱炎黃子孫為龍的傳人,其根源在這里。從龍的產生,到人們對龍的崇拜,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中華先民把龍作為圖騰和自認為是「龍的傳人」這個普遍為先人接受的觀念,產生年代較之相對較晚。「龍的傳人」的來源是根據炎帝母感神龍首生炎帝神農來的。這里的神龍,並不是虛無的神話,而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在《路史》還有堯帝母因感神龍首生堯帝的記載,堯帝與炎帝相差多少年,二個人的母親都感神龍首於常羊,應當說明神龍首是確實存在的。這個天地造化之物就是我們洛陽伊川發現的天然石龍。天然石龍所在的溝在當地的傳說中,一直就叫龍頭溝,龍頭與龍首是一回事。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龍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距離今天的時間不會少於八千年。這個時期,原始先民已不單純地、被動地依靠上天的賞賜了,他們把獵獲的野馬野牛野豬等等畜養起來;也不單單吃那些是採拾得來的野果了,而是有選擇地種植穀物以求收獲。他們能夠熟練地取火用火,學會了用木頭搭簡單的房子,開始磨製石器、骨器,手工製作陶器,逐漸定居下來,從事生產活動了。生產活動使人們同大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寬泛,自然界作為人之外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撞擊也越來越大。
為什麼魚類穿游不居,灣鱷聲形俱厲,蛇類陰森恐怖,蜥蜴形色怪異?為什麼雲團滾滾,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大雨傾盆?為什麼海浪翻卷,虹貫長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這些動物的行為和變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對古人來說,是無法科學解釋的。
他們模糊地猜測到,應當有那麼一個力大無窮的,與「水」相關的「神物」主宰著指揮著操縱著管理著這些動物和天象,像一個氏族必有一個頭領那樣;或者說,這些動物和自然天象是這個「神物」的品性體現,像人要說話,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罵一樣。
龍,作為一種崇拜現象,一種對不可思議的自然力的一種「理解」,也就從這個時候起,開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的「龍形堆塑」,為我們的「時間定位」提供著證據。查海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龍形堆塑」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龍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條石龍,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有文章稱,山西省吉縣柿子灘石崖上有一幅距今達一萬年的魚尾鹿龍岩畫,當是龍的最早的雛形。這幅岩畫未見發表,其面目如何,還不得而知。)接下來還有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出土的距今達七八千年的陶器龍紋,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出土的距今達七千年的彩陶細頸瓶龍紋,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龍紋等。
龍的模糊集合過程的起點在新石器時代,經過商、周至戰國時期的長足發展,到秦漢時便基本成形了。這個「基本」有兩個意思,一是說構成龍的框架、要素、樣式,秦漢時都基本具備了;二是說龍是一個開放的、不斷納新的系統,它並不滿足秦漢時的基本成形,之後的歷朝歷代,直到今天,還都在不斷地加減、變衍和發展。
龍是怎麼形成的?歷來眾說紛紜,有從鱷、從蛇、從蜥蜴、從馬、從豬、從閃電、從虹霓等等說法。筆者的觀點是「模糊集合說」,其思路是這樣的:新石器時代的先民是以原始思維面對身外世界的,而原始思維又是以直觀表面性、整體關聯性、非邏輯的神秘性和群體表象性為待征的「模糊思維」。這樣的思維足以導致我們的祖先不清晰、不精確、不唯一地將身外世界的種種對象,集合、升華成若干個「神物」,然後加以崇拜。
在古人心目中,身外世界是神秘混沌難以捉摸的,模糊思維的直觀性和表面性,使他們不可能像現代人這樣,將雲、雷電、虹、海潮、泥石流等分辨得清清楚楚;也不可能像現代人這樣,運用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將魚、鱷、蛇、蜥蜴,以及豬、馬、牛等動物的生活習性研究得明明白白。在他們看來,雲、雷電、虹等在天上彎轉,都和雨相關,差不多是一類;魚、鱷、蛇等在江河湖泊中穿游,都和水親近,大體上也是一類;豬喜歡水,馬、牛等也都離不開水--河馬、水牛更是水中物。而且,天上的雨,落到地上便是水;水升到天上,再朝下落,便是雨。既然天上下的雨和地上流的水是一回事,那麼,和雨相關的在天上彎轉的雲、雷電、虹等,就和與水密切的在江河湖泊中穿游的魚、鱷、蛇等差不多都是一回事了。
雨水適度,牧草豐茂,穀物有成;雨水乏缺,葉草乾枯,百穀旱絕;雨水過量,人畜受淹,農田泡湯。生產和生活不能不依賴雨水,雨水卻常常讓人們依賴不上。再看這些與雨水相關的物象:雲團滾滾翻卷,變化萬方;雷電叱吒長空,霹靂千鈞;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還有大小不一,脾性不同,長短參差,陰森怪異的魚、鱷、蛇、蜥蜴等等:這一切是多麼神秘,多麼雄奇,多麼可怖可畏啊棗令人驚懼不已!
於是,古人猜想了:一定有一個「神物」,主管這一切,總領這一切,支配這一切,排演這一切。這個「神物」,體型是很大的,而且是能大能小的;膚色是多樣的,而且是能明能暗的;還應當是有頭有尾的,能起能卧的,擅爬會游的,彎轉曲折的,快速行進的;總之是能量巨大的,能上能下的,善於變化的,天上可飛水中可藏的,集合了種種「水物」特性的,又和雨水有著特別特別密切關系的。
該怎麼稱呼這個「神物」呢?人們發現,雨水降臨時,烏雲洶涌,電光閃閃,相伴隨的,是「隆隆」的雷聲;海潮漲落,龍卷風吸水,泥石流下山,也都發出「隆隆」的聲響;而鱷、牛、蟒蛇等動物的吼叫,也和「隆隆」聲接近;而「隆隆」聲本身具備著粗壯、雄渾、深沉和悠遠等特點,給予人的感覺是恐怖、壯烈、崇高和神秘。於是,人們就取其聲,將這個模糊集合起來的「神物」,以「隆」這個音呼之了。
「神物」的發音是擬聲,「神物」的形象該是個什麼樣子呢?一些人說像魚,一些人說像鱷,一些人說像蛇,還有一些人說像雲,像閃電,像虹霓;也可能今天看像這個,明天看像那個,後天看又像別一個;還可能覺得既是這個又是那個,升到天上就是雲是閃電是虹,落到水中就是魚是鱷是蛇,來到陸地就是豬是馬是牛。模糊思維是不講邏輯、意識不到矛盾的,這種思維容許同一個物體在同一個時間出現在不同的地方,容許部分和整體、單數和復數的同一。
造字的時代到了,需要給這個以「隆」音呼之的神物搞個符號了。老祖宗最初造字,多以像形為之。那麼,讓這個神物像什麼形好呢?有人說像鱷,就造了幾個像鱷的「龍」字;有人說像蛇,就造了幾個像蛇的「龍」字;還有人說像閃電,就再造幾個像閃電的「龍」字;另有人說身子像鱷像蛇還像閃電,頭卻像馬像牛還像豬,那麼就造幾個像這像那像……的「龍」字好了。於是,甲骨文和金文中便有了各式各樣的「龍」字。後來,逐漸演化,直到最後簡化成現在這個「龍」。
這樣,我們就可以說:龍是中國古人對魚、鱷、蛇、豬、馬、牛等動物,和雲、雷電、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先民們是以現實生物和自然天象為基礎,將自己的對身外世界的畏懼、依賴、疑惑、想像、崇拜等等,都貫穿、投注、體現到龍的模糊集合中了。
從審美的角度來看,龍無疑是古人的一種藝術創造。它是從魚、鱷、蛇和雲、電、虹等一個個具體物象而來,經過由眾多人參與的模糊集合,形成一個建立在各個具體物象之上,又涵蘊著各個具體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過程,是「美」的因素集納的過程,用一句人們常說的話,就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其間滲透著、灌注著古人的神話猜想、宗教體味、審美快感和藝術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