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張世飛姓名測試不知道好不好
這個名字非常好,打分98分。有當將軍的命。出處:張作霖的一位把兄弟的名字。
『貳』 對於張作霖和張學良,史學界,比較統一的評價是什麼
最有骨氣的大軍閥:張作霖面對日本軍方寸土不讓 張作霖 這位「鬍子」出身的一代「胡帥」也並非是一無是處的,他治軍有方,同是土匪出身的民國著名軍人張宗昌投靠奉張,張作霖對其極好,甚至供他賭錢。身強體壯的張宗昌憑借自己驍勇善戰,成為大帥手下的猛將。 但是張宗昌為人大大咧咧,毫無顧忌。他從黑龍江回來見大帥,還沒到大帥的辦公室就大喊:「老爺子,效坤回了……」話音未落,只見張作霖拍岸而起大罵道:「出去!你是軍人嗎?媽拉個巴子,當在家裡呢!給我重進!」嚇得這位山東大漢出了一身冷汗,目瞪口呆,馬上原地立定、向後轉、邁步退出,然後,在門口回身舉手敬禮並喊:「報告!張宗昌到!」待裡面發話後才規規矩矩進屋聽訓。 而張作霖對付日本人的辦法也別具一格,一次出席日本人的酒會,酒過三巡,一位來自日本的名流力請大帥賞字,他知道張作霖出身綠林,識字有限,想當眾出他的丑。但張作霖抓過筆就寫了個虎字,然後題款,在叫好聲中,擲筆回席。那個東洋名流瞅著「張作霖手黑」幾個字笑出聲來。隨從連忙湊近大帥耳邊提醒,「大帥寫的『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個『土』成了『黑』了。」哪知張作霖一瞪眼睛罵道:「媽那個巴子的!我還不知道『墨』字怎樣寫?對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嗎?這叫『寸土不讓!』」在場的中國人恍然大悟會心而笑,日本人則目瞪口呆。這個「寸土不讓」的故事也一直流傳到現在,正是因為這些生動活潑聽來過癮的故事讓張作霖的名字在東北的黑土地上家喻戶曉。張作霖是個很圓滑的人,日俄戰爭時期,他左右幫忙,又左右打擊。弄得無論是沙俄還是日本,都不敢得罪他,當然,他也因此得罪了雙方。日俄戰爭期間,他周旋於清廷、日本和俄國三者之間,應對自如。對於朝廷的「中立政策」他持陽奉陰違的態度,對於惡斗中的日俄雙方則採取雙管齊下、投機取巧和從中漁利的立場。經歷了復雜環境磨煉的張作霖,練就了一身同時對付幾個敵人的本領。張作霖治家嚴謹,給家裡人定下規矩不少,家風好。他的小舅子在他身邊當警衛,仗著大帥的名,在外面胡作非為,晚上閑來無事,居然拿路燈當靶子,把路燈全部打碎,市政建設的人知道這事很氣憤,但是敢怒不敢言。張作霖聽說這件事憤恨地說:「把他給我斃了。」手下顧及到張作霖的顏面說盡好話,要求從輕發落。當晚張作霖親自執法。家人很不理解,幾個燈泡碎了就換新的,怎麼把人給槍斃了。張作霖說:「你們在家犯錯,丟的是我張作霖的臉,但是在外面搞破壞,壞的是奉天城的風氣。」以後大帥府里的人更加慎言慎行,沒有人乖張鬧事。奉天城的百姓知道了這件事,對張作霖更加尊敬。都說張大帥辦事有自己的規矩,誰都不能違背。 張學良是第三旅的旅長,第三旅是獨立旅,是張作霖的王牌軍。張作霖身著便服在城裡轉悠,突然聽見幾個百姓,嘆氣說第三旅的人橫行霸道,巧取豪奪。張作霖聽到這里已經火冒三丈,回家見到張學良更是怒不可遏,破口就罵,罵了足有半個小時,張學良低著頭不敢說話,大廳里掉根針的聲音都能聽見。最後,張作霖讓張學良關禁閉三天,不許有人探望,按照規定辦事,誰也不許說情,否則一起處罰。事情一傳出去,整個軍隊都震撼了,一想到連少帥觸法都躲不過嚴懲,誰都不敢再為非作歹了。
『叄』 張作霖小名叫什麼
張作霖,字雨亭,小名張老疙瘩,他喜歡別人叫他張大帥。遼寧 海城人,自小出身貧苦農家。張作霖後成為北洋軍 奉系首領,是北洋政府最後一個掌權者。
『肆』 張作霖是個怎樣的人
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漢族,奉天省海城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今遼寧省海城市)人。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歡別人叫他「張大帥」。
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征剿,就將其招安。張作霖協助清廷剿滅杜立三等土匪勢力,後又消除蒙患,維護國家統一,逐步提升,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號稱「東北王」,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成立東三省陸軍整理處[1] 。與孫中山、段祺瑞及盧永祥結成同盟 。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1928年因前線戰事不利,張作霖被迫返回東北。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火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葯炸成重傷,史稱皇姑屯事件,當日送回沈陽官邸後即逝世。
『伍』 張作霖這個名字的總評分
據我所知他本人原名並非此名。後來更改,不提此人,單看名字,霖子,樹林上方有雨,意欲茂盛。作霖,統領眾人。
『陸』 張作霖一共有幾個兒子
縱觀這親弟兄8人,雖然大多參加過戰爭,但立場戰線並不相同,真不知道如果戰場相逢,兄弟之間該如何相對。
歷史造化,命運如砂,浮浮沉沉,真真假假,到頭來還是張學良在90歲生日時說的那句話最明白:
「我還是覺得當個小老百姓最舒服。」
『柒』 公正的評價張作霖
張作霖
這位「鬍子」出身的一代「胡帥」也並非是一無是處的,他治軍有方,同是土匪出身的民國著名軍人張宗昌投靠奉張,張作霖對其極好,甚至供他賭錢。身強體壯的張宗昌憑借自己驍勇善戰,成為大帥手下的猛將。 但是張宗昌為人大大咧咧,毫無顧忌。他從黑龍江回來見大帥,還沒到大帥的辦公室就大喊:「老爺子,效坤回了……」話音未落,只見張作霖拍岸而起大罵道:「出去!你是軍人嗎?媽拉個巴子,當在家裡呢!給我重進!」嚇得這位山東大漢出了一身冷汗,目瞪口呆,馬上原地立定、向後轉、邁步退出,然後,在門口回身舉手敬禮並喊:「報告!張宗昌到!」待裡面發話後才規規矩矩進屋聽訓。
而張作霖對付日本人的辦法也別具一格,一次出席日本人的酒會,酒過三巡,一位來自日本的名流力請大帥賞字,他知道張作霖出身綠林,識字有限,想當眾出他的丑。但張作霖抓過筆就寫了個虎字,然後題款,在叫好聲中,擲筆回席。那個東洋名流瞅著「張作霖手黑」幾個字笑出聲來。隨從連忙湊近大帥耳邊提醒,「大帥寫的『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個『土』成了『黑』了。」哪知張作霖一瞪眼睛罵道:「媽那個巴子的!我還不知道『墨』字怎樣寫?對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嗎?這叫『寸土不讓!』」在場的中國人恍然大悟會心而笑,日本人則目瞪口呆。這個「寸土不讓」的故事也一直流傳到現在,正是因為這些生動活潑聽來過癮的故事讓張作霖的名字在東北的黑土地上家喻戶曉。
張作霖是個很圓滑的人,日俄戰爭時期,他左右幫忙,又左右打擊。弄得無論是沙俄還是日本,都不敢得罪他,當然,他也因此得罪了雙方。日俄戰爭期間,他周旋於清廷、日本和俄國三者之間,應對自如。對於朝廷的「中立政策」他持陽奉陰違的態度,對於惡斗中的日俄雙方則採取雙管齊下、投機取巧和從中漁利的立場。經歷了復雜環境磨煉的張作霖,練就了一身同時對付幾個敵人的本領。
其實張作霖與孫中山的關系也非同一般。孫中山曾接受過張作霖的襄助,孫中山也曾派兒子孫科與汪精衛等要人趕到東北為張作霖祝壽。在北京,病中的孫中山還曾前往張作霖的住處拜會。作為回訪,張作霖派張學良到中山先生下榻處探望,垂暮之際的中山先生的那番「你們東北地處紅白兩個帝國之間」的無比英明的論斷,就是那次在病榻上闡述的。
民國十四年,1925年冬,日本關東軍參謀長借郭松齡起兵反奉之際主動接近張作霖,提出可以出兵阻止郭軍前進。張作霖寧肯逃亡也不依靠日本人,於是說:「如果郭軍逼近省城,我打算赴旅順或大連暫避,屆時當請幫忙。」齋藤乘機將事先打好的五項要求拿出來,讓張作霖簽了字。五項要求的主要內容是允許日本人在東三省和東蒙地區同中國人完全一樣,享有自由居住與經商的權利,並將間島地區的行政權移讓日本人。
張作霖知道以後破口大罵:「日本人心腸黑,全是下圈設套騙人。」並對部下說:「絕對不能同意日本人提出的要求,免得東三省父老罵我是賣國賊。」大元帥府的電報處處長周大文回憶說:「1928年5月17日,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求見張作霖,張將芳澤晾在客廳,自己在另一間屋裡大聲嚷著說:「日本人不講交情,來乘機要挾,我豁出這個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出賣國家的權利,讓人家罵我是賣國,叫後輩兒孫也都跟著挨罵,那辦不到!」
日本駐奉天總領事吉田茂為中日交涉,曾向張盛氣凌人地說道:「你要真不接受的話,日方當另有辦法。」張乃反唇相譏地答道:「怎麼說?你們有什麼好辦法,盡管拿出來,難道又要出兵嗎?我姓張的等著你好了。」 說完話,起身送客,不留情面,弄得吉田茂很難堪,只得辭職離開沈陽。日本人小看了張作霖。他們本以為這個沒多少文化的土匪出身的軍閥沒有政治頭腦,正好可以利用一下,但是,等他們眼見這個難纏的東北統治者成為大元帥後,才明白他們遇到了個中高手,一個決不低頭的血性男人。這時的日本人只想著解脫眼前困境,他們早就已經為張作霖挖好了死亡的陷阱……
當年的那位鮑威爾先生作為西方在華的報紙《密勒氏評論報》的主編,曾經采訪過張作霖,當時張作霖就表示他的興趣是為了中國的統一。這位美國人回國之後,在其所寫的回憶錄中,也表達了對這位出身卑賤的元帥的敬意。盡管東北長期處在日本軍閥的鐵蹄下,張作霖常常不得奉命行事,但蓋棺定論,他無愧一個愛國的中國人。
張作霖治家嚴謹,給家裡人定下規矩不少,家風好。他的小舅子在他身邊當警衛,仗著大帥的名,在外面胡作非為,晚上閑來無事,居然拿路燈當靶子,把路燈全部打碎,市政建設的人知道這事很氣憤,但是敢怒不敢言。張作霖聽說這件事憤恨地說:「把他給我斃了。」手下顧及到張作霖的顏面說盡好話,要求從輕發落。當晚張作霖親自執法。家人很不理解,幾個燈泡碎了就換新的,怎麼把人給槍斃了。張作霖說:「你們在家犯錯,丟的是我張作霖的臉,但是在外面搞破壞,壞的是奉天城的風氣。」以後大帥府里的人更加慎言慎行,沒有人乖張鬧事。奉天城的百姓知道了這件事,對張作霖更加尊敬。都說張大帥辦事有自己的規矩,誰都不能違背。
張學良是第三旅的旅長,第三旅是獨立旅,是張作霖的王牌軍。張作霖身著便服在城裡轉悠,突然聽見幾個百姓,嘆氣說第三旅的人橫行霸道,巧取豪奪。張作霖聽到這里已經火冒三丈,回家見到張學良更是怒不可遏,破口就罵,罵了足有半個小時,張學良低著頭不敢說話,大廳里掉根針的聲音都能聽見。最後,張作霖讓張學良關禁閉三天,不許有人探望,按照規定辦事,誰也不許說情,否則一起處罰。事情一傳出去,整個軍隊都震撼了,一想到連少帥觸法都躲不過嚴懲,誰都不敢再為非作歹了。
『捌』 張作霖是個怎麼樣的人
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漢族,奉天省海城縣小窪村人。此地後又改稱大窪縣東風鎮葉家村張家甸屯,現改稱大窪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其實,這里現在只有一片房屋遺址,已經根本沒有村落了。他喜歡別人叫他張大帥。遼寧海城人,自小出身貧苦農家。張作霖後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是「北洋政府」最後一個掌權者,號稱「東北王」。1928年6月4日發生皇姑屯事件,張作霖乘火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葯炸成重傷,當日送回沈陽官邸後即死去。
人物評價
基本簡介
最有骨氣的大軍閥:張作霖面對日本軍方寸土不讓
這位「鬍子」出身的一代「胡帥」也並非是一無是處的,他治軍有方,同是土匪出身的民國著名軍人張宗昌投靠奉張,張作霖對其極好,甚至供他賭錢。身強體壯的張宗昌憑借自己驍勇善戰,成為大帥手下的猛將。 但是張宗昌為人大大咧咧,毫無顧忌。他從黑龍江回來見大帥,還沒到大帥的辦公室就大喊:「老爺子,效坤回了……」話音未落,只見張作霖拍岸而起大罵道:「出去!你是軍人嗎?媽拉個巴子,當在家裡呢!給我重進!」嚇得這位山東大漢出了一身冷汗,目瞪口呆,馬上原地立定、向後轉、邁步退出,然後,在門口回身舉手敬禮並喊:「報告!張宗昌到!」待裡面發話後才規規矩矩進屋聽訓。 而張作霖對付日本人的辦法也別具一格,一次出席日本人的酒會,酒過三巡,一位來自日本的名流力請大帥賞字,他知道張作霖出身綠林,識字有限,想當眾出他的丑。但張作霖抓過筆就寫了個虎字,然後題款,在叫好聲中,擲筆回席。那個東洋名流瞅著「張作霖手黑」幾個字笑出聲來。隨從連忙湊近大帥耳邊提醒,「大帥寫的『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個『土』成了『黑』了。」哪知張作霖一瞪眼睛罵道:「媽那個巴子的!我還不知道『墨』字怎樣寫?對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嗎?這叫『寸土不讓!』」在場的中國人恍然大悟會心而笑,日本人則目瞪口呆。這個「寸土不讓」的故事也一直流傳到現在,正是因為這些生動活潑聽來過癮的故事讓張作霖的名字在東北的黑土地上家喻戶曉。
人物性格及處事
張作霖是個很圓滑的人,日俄戰爭時期,他左右幫忙,又左右打擊。弄得無論是沙俄還是日本,都不敢得罪他,當然,他也因此得罪了雙方。日俄戰爭期間,他周旋於清廷、日本和俄國三者之間,應對自如。對於朝廷的「中立政策」他持陽奉陰違的態度,對於惡斗中的日俄雙方則採取雙管齊下、投機取巧和從中漁利的立場。經歷了復雜環境磨煉的張作霖,練就了一身同時對付幾個敵人的本領。 其實張作霖與孫中山的關系也非同一般。孫中山曾接受過張作霖的襄助,孫中山也曾派兒子孫科與汪精衛等要人趕到東北為張作霖祝壽。在北京,病中的孫中山還曾前往張作霖的住處拜會。作為回訪,張作霖派張學良到中山先生下榻處探望,垂暮之際的中山先生的那番「你們東北地處紅白兩個帝國之間」的無比英明的論斷,就是那次在病榻上闡述的。 民國十四年,1925年冬,日本關東軍參謀長借郭松齡起兵反奉之際主動接近張作霖,提出可以出兵阻止郭軍前進。張作霖寧肯逃亡也不依靠日本人,於是說:「如果郭軍逼近省城,我打算赴旅順或大連暫避,屆時當請幫忙。」齋藤乘機將事先打好的五項要求拿出來,讓張作霖簽了字。五項要求的主要內容是允許日本人在東三省和東蒙地區同中國人完全一樣,享有自由居住與經商的權利,並將間島地區的行政權移讓日本人。 張作霖知道以後破口大罵:「日本人心腸黑,全是下圈設套騙人。」並對部下說:「絕對不能同意日本人提出的要求,免得東三省父老罵我是賣國賊。」大元帥府的電報處處長周大文回憶說:「1928年5月17日,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求見張作霖,張將芳澤晾在客廳,自己在另一間屋裡大聲嚷著說:「日本人不講交情,來乘機要挾,我豁出這個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出賣國家的權利,讓人家罵我是賣國,叫後輩兒孫也都跟著挨罵,那辦不到!」 日本駐奉天總領事吉田茂為中日交涉,曾向張盛氣凌人地說道:「你要真不接受的話,日方當另有辦法。」張乃反唇相譏地答道:「怎麼說?你們有什麼好辦法,盡管拿出來,難道又要出兵嗎?我姓張的等著你好了。」 說完話,起身送客,不留情面,弄得吉田茂很難堪,只得辭職離開沈陽。日本人小看了張作霖。他們本以為這個沒多少文化的土匪出身的軍閥沒有政治頭腦,正好可以利用一下,但是,等他們眼見這個難纏的東北統治者成為大元帥後,才明白他們遇到了個中高手,一個決不低頭的血性男人。這時的日本人只想著解脫眼前困境,他們早就已經為張作霖挖好了死亡的陷阱…… 當年的那位鮑威爾先生作為西方在華的報紙《密勒氏評論報》的主編,曾經采訪過張作霖,當時張作霖就表示他的興趣是為了中國的統一。這位美國人回國之後,在其所寫的回憶錄中,也表達了對這位出身卑賤的元帥的敬意。盡管東北長期處在日本軍閥的鐵蹄下,張作霖常常不得奉命行事,但蓋棺定論,他無愧一個愛國的中國人。
治家嚴謹
張作霖治家嚴謹,給家裡人定下規矩不少,家風好。他的小舅子在他身邊當警衛,仗著大帥的名,在外面胡作非為,晚上閑來無事,居然拿路燈當靶子,把路燈全部打碎,市政建設的人知道這事很氣憤,但是敢怒不敢言。張作霖聽說這件事憤恨地說:「把他給我斃了。」手下顧及到張作霖的顏面說盡好話,要求從輕發落。當晚張作霖親自執法。家人很不理解,幾個燈泡碎了就換新的,怎麼把人給槍斃了。張作霖說:「你們在家犯錯,丟的是我張作霖的臉,但是在外面搞破壞,壞的是奉天城的風氣。」以後大帥府里的人更加慎言慎行,沒有人乖張鬧事。奉天城的百姓知道了這件事,對張作霖更加尊敬。都說張大帥辦事有自己的規矩,誰都不能違背。 張學良是第三旅的旅長,第三旅是獨立旅,是張作霖的王牌軍。張作霖身著便服在城裡轉悠,突然聽見幾個百姓,嘆氣說第三旅的人橫行霸道,巧取豪奪。張作霖聽到這里已經火冒三丈,回家見到張學良更是怒不可遏,破口就罵,罵了足有半個小時,張學良低著頭不敢說話,大廳里掉根針的聲音都能聽見。最後,張作霖讓張學良關禁閉三天,不許有人探望,按照規定辦事,誰也不許說情,否則一起處罰。事情一傳出去,整個軍隊都震撼了,一想到連少帥觸法都躲不過嚴懲,誰都不敢再為非作歹了。
『玖』 評論一下張作霖
純草根出身,一代梟雄。
從歷史教材的角度說,北洋軍閥,貶義居多。不過他實際上是比他兒子張學良要強的,所以比張學良的地位要高,如果的自己評價張作霖那就在你評價張學良的基礎上加個更字吧
客觀的說,出身低微卻終成大事其見不凡,雖有匪名卻使東北安定,北洋時代老百姓幸福指數可能最高,與民不利的戰爭只有兩次直奉大戰較其他同時期軍閥屬善類。評價一個人主要看其對國家、人民的貢獻。所以對人民(東北)而言他算是好些的,對於國家,他的割據軍閥身份算是其污點吧。與其子正好相反,張學良是東北人民於不顧,但他維護了國民政府的統一,西安事變客觀進步,主觀尚有異議。
軍事上,其治理的東北軍,實力雄厚,兵種齊全,武器可自產,北伐後,是北洋軍閥中笑到最後的梟雄。對於郭松齡反奉事件,有人對郭給予一定的評價,不過從人的角度講,一個連小弟都不是的下屬反對你,要跟你決裂到底,作為老大的你會怎麼辦?弄死他還用商量么?
民族大義上,當時中國的任何勢力沒有不依靠諸國列強的,(今天的執政黨不也唯蘇聯馬首是瞻么)所以對日本人一定的妥協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張作霖始終沒有出賣東北主權,當然出賣的利益還是不小的,不過與其他軍閥相比還說的過去,也就不能有賣國一說。對於東北核心利益的堅持張作霖到底都做過些什麼不多說,最後逼得日本人把他給炸死了,你認為如何呢?臨終前遺囑記不清具體了大意是:小六子(張學良)一定要守住東北,無論如何都不能將東北讓給日本,老子寧死不從,你小子可要對得起東北的父老鄉親。民間也有不少人說張學良至死不回東北,其實是他不敢回,更不敢給他爹張作霖上墳,因為他有負於父,沒臉再回東北。
綜合評價在北洋軍閥中張作霖的名聲還是比較好的,守土干將,功大於過的。(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