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朋友的兒子出生了,想給小孩取個名字姓馬,取兩個字的名字
馬煒宸 煒:光明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馬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馬紹騫 紹:繼承 騫:高舉,飛起 馬子軒 軒:氣度不凡 馬旭堯 旭:旭日 堯:上古時期的賢明君主,後泛指聖人 馬崇傑 崇:崇高 傑:傑出 馬俊楠 俊:英俊 楠:堅固 馬鴻濤 鴻:旺盛,興盛 馬志遠 志向遠大 馬兆鋒 兆:吉祥 鋒:先鋒
B. 馬姓華字在後面取什麼名字好
馬振華 馬金華 馬冠華 馬煜華 馬文華 馬沙華 馬星華 馬雪華 馬鵬華 馬俊華 馬偉華 馬致華 馬新華 馬泰華 馬擎華 馬雨華 馬晟華 馬炫華 馬昊華 馬燁華 馬松華 馬智華 馬明華 馬健華 馬聖華 馬睿華 馬風華 馬幽華 馬厲華 馬旭華 馬展華 馬翰華 馬榮華 馬勁華 馬瑋華 馬靖華 馬弘華 馬楷華 馬峻華
C. 有哪些以抗日將領名字為名的地名啊!!!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現存四個:
靖宇縣(原名蒙江縣),以抗日名將楊靖宇的名字命名;
尚志市(原名珠河縣),以抗日名將趙尚志的名字命名;
左權縣(原名遼縣),為紀念左權將軍殉國而易名左權縣;
黃驊市(原名新海縣),以黃驊原中共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命名。
近現代史上用人名命名的縣名:
河北省黃驊縣:1937年6月析滄縣,鹽山縣置新海設治局,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山東軍區渤海分區司令員黃驊犧牲於縣境內的南趙村,1945年遂命名黃驊縣。
河北省宏毅縣:1942年10月,中共冀南區黨委和冀南行署決定,將臨清縣、企之縣各一個及清河縣的一部分劃出,組成為宏毅縣,以紀念抗日犧牲的冀南軍區司令員楊宏明和政治部主任孫毅民。
河北省之光縣:1941年初,在清苑縣張保公路以東,安新縣西部區域設立之光縣,紀念1939年在這一帶長期領導抗日活動,因勞致疾的晉察冀邊區冀中政治主任公署公安局第一任局長李之光烈士。抗日戰爭勝利後,之光縣撤銷,其地並入清苑縣。
河北省企之縣:1940年3月,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在曲周縣、臨清縣、威縣交界區域設立企之縣,以紀念1939年犧牲在曲周的曲周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郭企之烈士。1945年企之縣撤銷,其地基本分歸屬原縣屬。1946年10月,企周縣改名企之縣。1949年8月企之縣復名鹽山縣。
河北省靖遠縣:1940年6月,在鹽山至慶雲公路以西,鹽山到舊縣公路以東,宣惠河以南區域設立靖遠縣,以紀念1939犧牲在鹽山縣的開創冀魯邊工作的楊靖遠烈士。1945年8月,靖遠縣撤銷,屬地並入鹽山縣。同年10月鹽山縣改名靖遠縣。1949年5月靖遠縣復名鹽山縣。
河北省建屏縣:1940年8月,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批准,以平山、井陘、獲鹿三縣的部分區域設立建屏縣,以紀念1939年6月在平山縣病逝的晉察冀軍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周建屏烈士。1945年10月此建屏縣撤銷,另將平山縣一分為二,西部建立建屏縣,東部仍為平山縣。1958年建屏縣撤銷,又合二為一。
河北省雲彪縣:1942年底,在望都縣、唐縣北部,完縣東南部區域設立雲彪縣,以紀念1942年4月犧牲在完縣的八路軍晉察冀軍區騎兵團團長劉雲彪烈士。抗日戰爭勝後,雲彪縣撤銷,其屬地分歸原各縣。
河北省功岑縣:1943年,冀南行署將永肥縣改名功岑縣,紀念1942年12月為掩護同志突圍而犧牲的永肥縣縣長馬功岑烈士。抗戰勝利後,撤銷功岑縣,恢復永年縣、肥鄉縣。
河北省趙陳縣:1945年,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冀魯豫行署決定,自「七七」起將棗北縣改稱趙陳縣,以紀念1943年8月在棗北縣裴庄戰斗中犧牲的八路軍冀南軍區第五軍分區司令員趙義和副司令員陳耀元烈士。
河北省包森縣:1945年11月,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冀熱遼區行署決定,薊南辦事處更名為包森縣,以紀念1942年2月在戰斗中犧牲的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冀東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十三團團長包森烈士。1946年初復名薊南辦事處。
河北省振堂縣:1947年初,晉冀魯豫邊區冀南行署第四專區的新河縣改名振堂縣,以紀念董振堂烈士。1949年8月復名新河縣。
山西省左權縣:1912年廢遼州直隸州改遼縣.1942年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犧牲於縣境麻田,同年9月改名左權縣。
山西省士敏縣:1941年,晉冀魯豫邊區為了紀念著名抗戰將領武士敏,端氏縣設士敏縣,1947年端氏、沁水二縣又合並為沁水縣。
吉林省靖宇縣:1913年廢蒙江州該蒙江縣,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楊靖宇1940年犧牲於縣境,為紀念抗日英雄楊靖宇,1946年改名靖宇縣.
黑龍江省尚志縣:1922年析五常,同賓二縣置烏珠河設治局,1927年改珠河縣,為紀念抗日英雄趙尚志(東北抗日聯軍副總司令),改名尚志縣.
江蘇省葉挺縣:1946年葉挺遇難後,為紀念新四軍軍長葉挺,1949年將鹽城縣改名葉挺縣,1950仍復名鹽城縣.
江蘇省竹庭縣:為紀念犧牲於縣境的東進挺進縱隊政治部主任符竹庭,1943年將贛榆縣改名竹庭縣,1950年仍復名贛榆縣.
安徽省炳輝縣:原名天長縣。1948年為紀念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第四軍第四師師長羅炳輝而命名。1949年屬皖北行署滁縣專區。1959年12月復名。
福建省明光縣:為紀念革命烈士李明光,將連城縣改名明光縣,1934年紅軍開始長征,國民黨政府復名連城縣。
山東省永智縣,1946年8月,為紀念1943年9月在清平縣陳官營戰斗中犧牲的魯西北地委書記肖永智烈士,將清平縣改為永智縣,1949年秋恢復原名。
山東省楊忠縣:1946年析忠縣,濟陽二縣置,為紀念抗日戰爭時期犧牲於此的楊忠,命名楊忠縣,1949年改名惠濟縣。
山東省麓水縣:1944年析峰,滕二縣置雙山縣,為紀念1945年滕縣戰役中犧牲的魯南軍區第8師師長王麓水,1946年改名麓水縣,1950年撤消並入白彥縣.
山東省振華縣:為紀念抗日戰爭後期犧牲於縣境的中共地委書記馬振華,1945年將寧津縣改名振華縣,1949年仍復名寧津縣。
山東省復程縣:1945年9月析曹縣7個區的行政區域置。為紀念晉冀魯豫第22專區專員袁復程及軍分區司令員朱程二位抗日烈士而命名。屬湖西專區。1956年3月撤銷。轄區並入曹縣,單縣。
山東省趙鎛縣:1944年由臨沂、郯城、費縣、嶧縣四縣邊聯改置,為紀念1940年10月27日銀廠慘案中犧牲的中共魯南黨委書記趙鎛而命名。屬魯南行政第三專署。1950年撤銷,轄區並入蒼山縣。
山東省匡五縣:原名陵縣。1943年為紀念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陵縣抗日民主政權縣長吳匡五而命名。1949年恢復原名。
山東省耀南縣:原名長山縣。1943年為紀念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員馬耀南而命名,屬清河專區,1950年恢復原名。
山東省翕儒縣,1943年3月,為紀念陳翕儒英勇就義,改趙元寧縣(陳翕儒,原名史炳祥、史同,1939年11月,任趙(縣)元(氏)高(邑)聯合縣縣長,奉命到趙元高交界處創建抗日邊區縣,與敵人展開游擊戰爭。)為翕儒縣。1945年2月,趙縣與翕儒縣合並,恢復原趙縣。
山東省築先縣,1940年,為紀念抗日民族英雄范築先,改聊城縣(今東昌府區)為築先縣,先屬魯西行署,後屬冀魯豫行署。1949年復名聊城縣。
湖北省自忠縣:為紀念抗日愛國將領張自忠在棗宜會戰中1940年犧牲於縣境,1944年將宜城縣改名自忠縣,1949年仍復名宜城縣。
廣東省中山縣:為紀念偉大的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1925年將其故鄉香山縣改名中山縣,1983年改中山市。
陝西省志丹縣:1936年為紀念劉志丹烈士,將赤安縣改名志丹縣.
陝西省子長縣:為紀念陝北革命根據地創建人之一的謝子長烈士,1939年將他的故鄉安定縣改名子長縣。
福建省林森縣:1943年,為紀念辛亥革命元老,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當時的國民政府決定將閩侯縣,改稱「林森縣」,1950年改回閩侯縣。
安徽省立煌縣:1932年11月析安徽省霍山、霍邱、六安及河南省商城、固始等縣邊境置,以嘉獎將第一個攻進金家寨(紅四方面軍指揮部駐地)的衛立煌將軍,1948年9月當地解放後改名金寨縣。
D. 關於抗戰時期名人故事有哪些
抗戰時期名人故事有很多,下面舉七個例子:
1、吉鴻昌
1934年11月9日晚,吉鴻昌在法租界秘密開會時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被法國工部局逮捕,後引渡到北平軍分會。11月23日,北平軍分會舉行了一場所謂的「軍法會審」。
吉鴻昌在法庭上義正詞嚴地說:「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由於黨的教育,我擺脫了舊軍閥的生活,而轉到為工農勞苦大眾的陣營里來,為我們黨的主義,為全人類解放事業而奮斗。
這正是我的光榮……」1934年11月24日是吉鴻昌殉難的日子。面對「立時槍決」的命令,吉鴻昌鎮定安詳地向敵人要來紙和筆,揮筆疾書,寫了自己坎坷曲折而終於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
歷述蔣介石禍國殃民的種種醜行。在給夫人胡紅霞的遺囑中寫道:「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吉鴻昌披上斗篷,從容不迫地走向刑場。他用樹枝作筆,以大地為紙。
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聲色俱厲地對特務喝道:「我為抗日而死,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死後也不能倒下。
給我拿把椅子來!」吉鴻昌又命令道:「到前面開槍!共產黨員要死得光明正大,決不能在背後挨槍,我要親眼看著蔣介石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當特務在吉鴻昌面前顫抖著舉起槍時。
他振臂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革命萬歲!」在這震山撼岳的呼喊聲中,英勇的共產黨員、中華民族的英雄吉鴻昌壯烈地犧牲了,年僅39歲。
2、董存瑞
旱河上,巨大的橋型暗堡中向外噴吐著罪惡的火舌;橋型暗堡下,一個全副武裝的年輕戰士巍然挺立,單手托舉著炸葯包,導火索燃燒著,冒著青煙哧哧作響,戰士高聲呼喊著:「為了新中國,沖啊!」
這喊聲,震撼山河;這喊聲,穿透硝煙,成了千萬人的呼喊;這喊聲,至今還回盪在我們的耳邊。 董存瑞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3、 劉胡蘭
1946年秋天,國軍隊大舉進攻陝甘寧邊區,住文水一帶的八路軍調往晉西作戰,閻錫山趁機掃盪晉中平川,形勢惡化。為了保存革命力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中共文水縣委根據上級指示,決定留少數幹部組織「武工隊」,堅持敵後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劉胡蘭也接到上山的通知。
但經過鍛煉逐漸成熟起來的劉胡蘭,想到自己年齡小易於隱蔽,敵後工作更需要她,請求留下來堅持斗爭,上級批准了她的請求。
在艱苦的環境里,她深入敵區;收集情報,發動群眾,開展斗爭。經常出入「青紗帳」,隱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協助「武工隊」鎮壓了雲周西村罪大惡極的反動村長石佩懷。
4、王二小
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
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犧牲46年後終被追認為烈士。
5、李宗仁
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1965年(74歲)從美國返回中國大陸。1969年逝世於北京。
李宗仁在台兒庄戰役共殲敵兩萬餘人,是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戰役規模的大捷,而且對手是日本的王牌師團,在國際上也被稱為「是日本建立現代化軍隊以來遭受的第一場引人注目的大慘敗」。
6、杜聿明
著名抗日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黃埔系骨幹將領。出身於黃埔軍校,後在國民革命軍機械化部隊任職,歷任第二百師師長、第五軍軍長,率部參加桂南會戰,取得昆侖關大捷。
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戰役中全軍覆沒,於河南省商丘市永城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所俘。1959年12月4日,獲得特赦釋放。1981年病逝於北京。
7、孫立人
抗日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蔣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軍軍長。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預科畢業,同年赴美留學,入柏杜大學學土木工程。
後畢業於弗吉尼亞軍校,抗戰中遠征緬甸,於仁安羌一戰贏得了國際聲譽,營救英軍並和美軍並肩作戰,打通中緬公路中聲譽鵲起,被歐美軍事家稱作「東方隆美爾」。
抗戰八年,孫立人在國內除了參加過淞滬會戰外,基本上沒打過仗,他的功勛主要是在緬甸建立的。尤其是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時,他在仁安羌一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日軍,救出了7000多英軍和記者,蔣介石、羅斯福、英王喬治都給他授勛章,由此聲名大振。
E. 一個陽光,自信,執著的男孩,愛籃球,我的名字是馬振華,如何藝術簽名
可親,可溫和一點,比較難,所以您練習。
F. 請問大家,馬振華這個名字怎樣
還好,像我一同學的名字
G. 我名字馬振華誰幫我取個快手名
振那個化
H. 抗日英雄的名字
民政部公布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孫銘武(1889—1932) 遼東血盟抗日救國軍總司令
周建屏(1892—1938) 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4軍分區司令員
范 藎(1899—1938)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54軍198師副師長
范築先(1882—1938) 山東省第6區行政公署專員兼保安司令
洪麟閣(1902—1938) 八路軍冀東抗日聯軍副司令員兼第3路總指揮
趙渭濱(1894—1938)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41軍122師參謀長
趙錫章(1901—1938)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9軍70師215旅旅長
理 琪(1908—1938) 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3軍司令員兼軍政委員會主席
薩師俊(1895—1938) 海軍第1艦隊中山艦艦長
黃啟東(1891—1938)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27軍23師參謀長
謝升標(1903—1938) 國民革命軍陸軍蘇、浙、皖游擊司令
韓明柱(1913—1938) 八路軍膠東抗日聯軍指揮部副指揮
丁思林(1913—1939) 八路軍第129師386旅新1團團長
馬耀南(1902—1939) 八路軍山東縱隊第3支隊司令員
方叔洪(1908—1939)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51軍114師師長
王禹九(1902—1939)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9軍參謀處處長
王根英(1907—1939 女) 八路軍第129師供給部財經幹部學校政治指導員
鄧永耀(1912—1939) 八路軍第129師東進縱隊政治部主任
葉輔平(1902—1939) 新四軍軍需處處長
江上青(1911—1939) 中共皖東北特委委員
牟光儀(1900—1939) 中共膠東區黨委職工部部長
吳 焜(1910—1939) 新四軍江南抗日義勇軍副總指揮兼第2路司令員
楊裕民(1889—1939) 八路軍冀東抗日聯軍第1路政治部主任
陳安寶(1891—1939)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29軍軍長兼第79師師長
茅麗瑛(1910—1939 女) 中國職業婦女俱樂部主席
胡發堅(1906—1939) 新四軍第1支隊參謀長兼江南抗日義勇軍第3路副司令員
唐聚伍(1899—1939) 國民革命軍陸軍東北游擊司令
格里戈里·阿里莫維奇·庫里申科(1903—1939) 蘇聯空軍志願隊大隊長
諾爾曼·白求恩(1890—1939) 加美援華醫療隊醫生
郭 征(1914—1939) 八路軍第120師獨立1旅參謀長
董毓華(1907—1939) 八路軍冀東抗日聯軍司令員
魏大光(1911—1939) 八路軍第120師獨立2旅旅長
馬振華(1904—1940) 中共冀魯邊區津南地委書記
王 溥(1908—1940) 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游擊軍司令員
節振國(1910—1940) 八路軍冀東抗日聯軍第2路司令部直屬特務第1大隊大隊長
吳隆煮(1914—1940) 八路軍第129師386旅17團副團長
張自忠(1890—1940)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
李 林(1914—1940) 八路軍第129師新編9旅25團團長兼政治委員
李 林(1915—1940 女) 晉綏邊區第11行政公署委員
李 榮(1901—1940) 八路軍冀南軍區第4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楊木貴(1901—1940) 新四軍第3支隊軍需處主任
楊靖宇(1905—1940) 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
陳文彬(1911—1940) 八路軍津南抗日自衛軍政治委員
陳翰章(1913—1940) 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3方面軍指揮
官楚印(1909—1940) 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路東總隊政治委員
羅化成(1895—1940) 新四軍第2支隊政治部主任
鄭作民(1902—1940)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2軍副軍長兼第9師師長
金方昌(1920—1940) 中共代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兼城關區委書記
姜墨林(1921—1940) 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總指揮部直屬教導團青年義勇軍小隊長
胡一新(1907—1940) 八路軍第120師獨立6支隊政治委員
鍾 毅(1901—1940)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4軍173師師長
聞允志(1904—1940) 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第1軍分區政治委員
徐 秋(1903—1940) 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第8軍分區司令員
顧士多(1914—1940) 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第2團副團長
顧永田(1916—1940) 晉西北行政公署8分區專員
曹亞范(1911—1940) 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1方面軍指揮
黃振亞(1905—1940) 瓊崖抗日游擊隊獨立總隊第3大隊隊長
董天知(1911—1940) 八路軍第129師決死隊3縱隊政治委員
謝家慶(1912—1940) 八路軍晉冀豫軍區第4軍分區政治委員
魯雨亭(1899—1940) 新四軍第6支隊1總隊總隊長
I. 以人名命名的地名有哪些
中山市粵(孫中山)
黃驊市冀(黃驊)
志丹縣陝(劉志丹)
子長縣陝(謝子長)
靖宇縣吉(楊靖宇)
左權縣晉(左權)
子洲縣陝(李子洲)
尚志市黑(趙尚志)
茂名市粵(潘茂名)
秦皇島市冀(秦始皇)
微山縣魯(微子)
任丘市冀(任丘)
禹州市豫(大禹)
禹城市魯(大禹)
吳忠市寧(吳忠)
吳起縣陝(吳起)
文成縣浙(劉基,謚號文成)
太康縣豫(太康)
獲嘉縣豫(呂嘉)
炎陵縣湘(炎帝)
黃陵縣陝(黃帝)
介休市晉(介子推)
稷山縣晉(後稷)
武夷山市閩(武夷君)
黃山市皖(黃帝)[1]
神農架林區鄂(神農氏)
南宮市冀(南宮適)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黔(尹珍,字道真)
紫陽縣陝(張伯端,號紫陽)
清豐縣豫(張清豐)
市轄區編輯
徐匯區上海市(徐光啟)
武侯區成都市(諸葛亮)
堯都區臨汾市(堯)
鄉鎮編輯
田橫鎮·即墨市(田橫)
歐陽海鄉湘·桂陽縣(歐陽海)
開慧鄉湘·長沙縣(楊開慧)
黃興鎮湘·長沙縣(黃興)
宗漢鎮浙·慈溪市(馬宗漢)
孫武鎮魯·惠民縣(孫武)
志光鄉贛·貴溪市(龍志光)
存瑞鄉冀·懷來縣(董存瑞)
繼光鎮川·中江縣(黃繼光)
本齋鄉冀·獻縣(馬本齋)
三陽鄉豫·武陟縣(劉三陽)
銘傳鄉皖·肥西縣(劉銘傳)
秦山鎮浙·海鹽縣(秦始皇)
王鮑鎮蘇·啟東市(王橙、鮑志椿)
王浩鎮蘇·海門市(王浩_(革命烈士))
六祖鎮粵·新興縣(禪宗六祖惠能)
甘寧鎮渝·萬州區(甘寧)
徐霞客鎮江陰市(徐霞客)
楊運鎮遼 蓋州市(楊運)
街道編輯
太白路(濟寧市) (李白,李白字太白)
中山路(孫中山)[2]
逸仙路(孫中山,字逸仙)[2]
黃興路_(長沙市)(黃興)
黃興路_(上海市)(黃興)[2]
陽明路_(南昌)(王守仁)
陽明東路_(餘姚)(王守仁)
陽明西路_(餘姚)(王守仁)
新建路(王守仁,爵位新建伯)
中正路(蔣中正)
滄白路(楊滄白)
鄒容路(鄒容)
趙登禹路(趙登禹)
佟麟閣路(佟麟閣)
鄧鐵梅路(鄧鐵梅)
苗可秀街(苗可秀)
張自忠路(張自忠)
自忠路(張自忠)[2]
晉元路(謝晉元)[2]
仲愷路(廖仲愷)
執信路(朱執信)
盤古路(盤古)
春申路(春申君黃歇)
光啟路(徐光啟)[2]
文定路(徐光啟,謚號文定)[2]
魯班路(魯班)[2]
化成路(陳化成)[2]
靖宇路(楊靖宇)[2]
子長路(謝子長)[2]
志丹路(劉志丹)[2]
源深路(謝源深)[2]
茂名路(潘茂名)
宋園路(宋慶齡)[2]
紫陽街(張伯端,號紫陽)
茅盾路(茅盾)
魯迅路(魯迅)
李時珍路(李時珍)[3]
郭守敬路(郭守敬)[3]
祖沖之路(祖沖之)[3]
華佗路(華佗)[3]
李冰路(李冰)[3]
蔡倫路(蔡倫)[3]
張衡路(張衡)[3]
畢升路(畢升)[3]
沈括路(沈括)[3]
達爾文路(達爾文)[3]
牛頓路(牛頓)[3]
居里路(居里夫人)[3]
哈雷路(哈雷)[3]
高斯路(高斯)[3]
愛迪生路(愛迪生)[3]
哥白尼路(哥白尼)[3]
伽利略路(伽利略)[3]
法拉第路(法拉第)[3]
守仁橋街(潘守仁)
斯大林路(斯大林)
高爾基路(高爾基)
武松東大街、武松西大街(武松)
阿合買提江街(阿合買提江)
羅斯福路(小羅斯福)
經國路(蔣經國)
河流編輯
曹娥江(曹娥)
韓江(韓愈)
賈魯河(賈魯)
嚴陵瀨(嚴光)
彭越浦(彭越)
黃歇浦(黃歇)
湖泊編輯
微山湖(微子)
歐陽海水庫(歐陽海)
島礁編輯
微山島(微子)
鄭和群礁(鄭和)
景宏島(王景宏)
尹慶群礁(尹慶)
費信島(費信)
馬歡島(馬歡)
趙述島(趙述)
秦皇島(秦始皇)
鞏珍礁(鞏珍)
晉卿島(施晉卿)
道明群礁(梁道明)
楊信沙洲(楊信)
道乾群島(林道乾)
法顯暗沙(法顯)
義凈礁(義凈)
常駿暗沙(常駿)
朱應灘(朱應)
康泰灘(康泰)
森屏灘(黃森屏)
人駿灘(張人駿)
李准灘(李准)
敦謙沙洲(李敦謙)
鴻庥島(楊宏庥)
魯班暗沙(魯班)
屈原礁(屈原)
東坡礁(蘇軾)
陽明礁(王守仁)
孔明礁(諸葛亮)
山名編輯
神農架鄂(神農氏)
武夷山閩(武夷君)
黃山皖(黃帝)
梅嶺粵(梅鋗)
嚴陵山浙(嚴光)
稷王山晉(後稷)
秦山浙(秦始皇)
陽明山台(王守仁, 世稱陽明先生)
學校編輯
茅盾中學(茅盾)
鈞儒小學(沈鈞儒)
行知小學(陶行知)
畢升高中(畢升)
繼光中學(黃繼光)
澄衷中學(葉澄衷)
行知中學(陶行知)
少雲中學(邱少雲)
中山大學(孫中山)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孫中山,譜名德明)
中正大學(蔣中正)
中正國中(蔣中正)
銘傳大學(劉銘傳)
逢甲大學(丘逢甲)
執信中學(朱執信)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廖仲愷)
天佑中學(詹天佑)
紫陽中學(朱熹,字紫陽)
列寧小學(列寧)
辭修高級中學(陳誠,字辭修)
成都列五中學(張列五)
歷史政區編輯
嚴州府(嚴光)
彭城郡(彭祖)
包森縣(包森)
炳輝縣(羅炳輝)
博生縣(趙博生)
達生縣(韓達生)
代英縣(惲代英)
登賢縣(羅登賢)
復程縣(袁復榮、朱程)
公略縣(黃公略)
功岑縣(馬功岑)
郭亮縣(郭亮)
宏毅縣(楊宏明、孫毅民)
胡梓縣(吳致民,化名胡梓)
濟時縣(甘濟時)
建屏縣_(東建屏)(周建屏)
建屏縣_(西建屏)(周建屏)
建國縣(焦建國,原名焦守健)
經扶縣(劉峙,字經扶)
靖遠縣_(鹽山)(楊靖遠)
康傑縣(嘉康傑)
克威縣(唐克威)
匡五縣(吳匡五)
立煌縣(衛立煌)
林森縣(林森)
靈甫縣(張靈甫)
麓水縣(王麓水)
明光縣_(連城)(李明光)
南峰縣(齊南峰)
彭湃縣_(寧都)(彭湃)
彭湃縣_(寧化)(彭湃)
齊濱縣(劉齊濱)
企之縣(郭企之)
慶華縣(馬慶華)
善集縣(楊善集)
申熙縣(蔡申熙)
士敏縣(武士敏)
壽昌縣(陳壽昌)
太雷縣(張太雷)
武訓縣(武訓)
翕儒縣(陳翕儒)
曉峰縣(都曉峰)
雲彪縣(劉雲彪)
徐翼縣(徐翼)
雪楓縣(彭雪楓)
楊殷縣(楊殷)
楊忠縣(楊忠_(近代))
耀南縣(馬耀南)
葉挺縣(葉挺)
乙化縣(白乙化)
英安縣(林英安)
永智縣_(冠、館陶)(肖永智)
永智縣_(清平)(肖永智)
詠生縣(高詠生)
兆征縣(蘇兆征)
趙鎛縣(趙鎛)
趙陳縣(趙義京、陳耀元)
振華縣(馬振華)
振堂縣(董振堂)
震東縣(劉震東)
之光縣(李之光)
芝圃縣(吳芝圃)
忠發市(向忠發)
重遠縣(楊重遠)
竹庭縣(符竹庭)
築先縣(范築先)
紫石縣(韓國鈞,字紫石)
自忠縣(張自忠)
列寧市(列寧)
J. 請專家幫忙 馬振傑 這個名字行嗎
姓名:馬振傑
筆畫分別是:10(水) 11(火) 12(木)
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數分別:11(木) 21(木) 23(火) 33(火) 13(火)
此姓名總評分數為:100 分 (吉)
詳細解說如下:
天格數理 11(木)[又稱先格,是祖先留下來的,對人生影響不大],暗示:
(旱苗逢雨)萬物更新,調順發達,恢弘澤世,繁榮富貴。 (吉)
人格數理 21(木)[又稱主格,是姓名的中心點,主管人一生命運],暗示:
(明月中天)光風霽月,萬物確立,官運亨通,大搏名利。 (吉)
善於計劃並有領導才華,行事穩健,注重實際與工作,個性主觀而理想高遠,自律也甚嚴,比較受人尊重與佩服。
地格數理 23(火)[又稱前運,是前半生的命運,會影響中年以前],暗示:
(壯麗)旭日東升,壯麗壯觀,權威旺盛,功名榮達。 (吉)
總格數理 33(火)[又稱後運,是後半生的命運,影響中年到老年],暗示:
(旭日升天)旭日升天,鸞鳳相會,名聞天下,隆昌至極。 (吉)
外格數理 13(火)[又稱靈運,主管命運之靈力、社交能力和智慧],暗示:
(春日牡丹)才藝多能,智謀奇略,忍柔當事,鳴奏大功。 (吉)
天、人、地三才 1 1 3(木木火)暗示健康、生活是否順利為:
成功順調,無障礙而向上發展,基礎境遇也得安泰,終生享受幸福繁榮長壽的吉配。(吉)
1、總論:成功運和基礎運配置良好,做事有計劃性且有進取心,容易發展成功。在擴展事業和交際應酬時,要注意注意量力而行,精打細算,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2、性格:為人聰明機智,做事有計劃,待人誠懇,做事坦白,心情好壞都可由表情看出來,交友甚廣,為別人多勞,且有浪費金錢的傾向,外表樂觀,內心常有苦腦。
3、意志:意志堅定,注重實際與工作,耐性亦佳,能克苦耐勞,創立屬於自己的事業。
4、事業:有進取心,對家庭責任感重,一生辛勤奮發,很容易功成名就。
5、家庭:圓滿之象,子女賢孝。
6、婚姻:男娶賢慧之妻,但要注意因應酬較多,夫妻有意見沖突。女嫁有家庭責任感之夫,感情和睦。
7、子女:子女身體健康又活潑,稍嫌頑皮,成年後都很有成就。
8、社交:與平輩朋友交往金錢上容易浪費或損失,若與晚輩或部下則較能夠得到幫助與支持。
9、精神:常為親友之事,帶來精神困擾,其他大致能得到相當安慰。
10、財運:財運佳,物質豐富,興隆通達。
11、健康:身心健康,注意因腎部虛弱及肝膽機能所起的精神疲勞。
12、老運:晚景呈祥,生活安定,子女賢孝。
人格與外格(一三)搭配,暗示人際關系、社交能力、事業等信息為:
貴人相助,人緣頗佳;愛好社交,受人尊重;好財利,勤儉持家;仁慈可喜,善於社交。 (吉)
更多信息:
人格數理 21 暗示性格為:
性情多好靜,富於理智。溫厚中帶有華麗氣質,具有不屈不撓的精神。表面看似非活動家,其實蘊涵著相當實力,必取得相當的成功。其人生雖屬漸進型,但終能為人首領。還可獲得家庭幸福。
人格與天格搭配(一一)暗示成功運:
成功順利,能平安實現自己的目的。 (上)
人格與地格搭配(一三)暗示基礎運:
吉祥安泰,富貴榮華,健康長壽。 (上)
人格或地格中有3、13、16、21、23、31、33、41等首領誘導之數(智仁勇德全備,能領導眾人)。
人格或地格中有15、16、23、24、32、33、41、42等財運誘導之數(多錢財,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