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甄嬛傳:甄嬛有多愛果郡王
《甄嬛傳》改編自流瀲紫所著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少女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一個善於謀權的一代太後的故事。
甄嬛傳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夠爆紅,就是因為很多細節方面值得考究,甄嬛這個角色亦正亦邪,我們都不能去加以否定,但是她的經歷她的手段,才鑄就了她輝煌的一生。那麼你們看完整部劇,覺得甄嬛最愛的男人,到底是誰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出你的答案。
⑵ 為什麼雍正叫胤禛果郡王叫允禮
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後,為避名諱,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諱「胤」字而改為「允」字排行。
⑶ 雍正排行老四,九龍奪嫡的老十四是誰《甄嬛傳》中的果郡王又是誰
老十四是愛新覺羅·胤禵,果郡王是愛新覺羅·胤禮,雍正的十七弟。
1、愛新覺羅·胤禵
愛新覺羅·胤禵(1688年—1755年),又名允禵,清聖祖康熙帝第十四子,清世宗胤禛同母弟,清高宗乾隆帝皇叔,生母為孝恭仁皇後,於雍正元年(1722年)改名為允禵。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作為西征統帥領兵出征,為保衛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胤禵雖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其卻是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重要的一員,所以雍正帝胤禛登基後將胤禵遠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1725年)改為圈禁。直至乾隆帝弘歷即位後,允禵才恢復了自由。
2、愛新覺羅·胤禮
愛新覺羅·允禮(1697年—1738年),原名愛新覺羅·胤禮,滿洲正紅旗人,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異母弟,母純裕勤妃。生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卒於乾隆三年(1738)。其初行次為第二十七。
允禮九歲以後常隨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帝認為他實心報國,操守清廉,於雍正六年進親王,七年管工部事,八年總理戶部三庫,十一年管戶部。
十二年赴泰寧送達賴喇嘛回西藏,順路問視各省駐防及綠營兵;十三年還京師,辦理苗疆事務。雍正帝臨終時,命允禮輔政。
乾隆即位,允禮任總理事務,主刑部事務,由於身體較弱,雍正帝命其在私邸中辦事,隔幾天進宮一次即可,這在當時是一種不同尋常的特殊照顧。
他秉性忠直,深受乾隆帝賞識;乾隆元年因事罷雙俸,三年二月薨。乾隆帝萬分悲痛,親臨其喪。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給允禮加祭一次,謚曰「毅」。
因允禮無子,故以雍正帝第六子弘曕為繼子。因允禮彼時年幼未參與康熙晚期奪嫡之爭,故在康熙帝諸多皇子中算是下場較好的一個。
(3)能允禮名字打分擴展閱讀:
雍正的其他兄弟:
1、愛新覺羅·胤禩
愛新覺羅·胤禩(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異母弟,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
胤禩自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的時候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岳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一廢太子時,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
但是康熙帝對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導致胤禩在他心裡的形象大損。胤禩的個人威望和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但胤禩本人並不肯認輸,康熙朝的最後十年裡,他都沒有放棄對太子之位的爭奪。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燁駕崩,本以為自己的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見胤禛嗣位如五雷轟頂,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
雍正上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禩。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無悖逆之實,下旨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並錄入玉牒。
2、愛新覺羅·胤祥
愛新覺羅·胤祥(1686年4月16日—1730年5月4日),清聖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胤祥與雍親王胤禛關系最親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尋常。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皇子胤禛繼位,胤祥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雍正元年(1723年),命總理戶部。
自此即全力輔佐胤禛治理國家,胤禛亦對其十分信任。雍正三年(1725年),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雍正七年(1729年)因准噶爾部竄擾邊陲,命其辦理西北兩路軍機,敘協贊功待詔增儀仗一倍。
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陽歷6月18日)去世,時年45歲。配享太廟,上謚號為「賢」,另賜有匾額「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於謚前。
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新覺羅·玄燁
⑷ 甄嬛傳:皇帝至死不知,為何甄嬛給女兒起名靈犀
甄嬛傳:皇帝至死不知,為何甄嬛給女兒起名靈犀?
甄嬛傳中果郡王在初見甄嬛時就對甄嬛懷有情意,果郡王也多次對甄嬛暗表情意,可是因為身份問題多次被甄嬛回絕。甄嬛被皇後誣陷被皇上禁足後發現自己不過是純元的替身,憤怒之下動了胎氣,生下孩子後傷心欲絕的甄嬛選擇離宮去甘露寺修行。這也給了果郡王機會,在甘露寺果郡王多次相助,甄嬛也慢慢的被果郡王的痴心打動,兩人相約廝守終身。
皇上聽後對甄嬛說朕與你十年來心有靈犀,甄嬛聽到後一臉的不屑,甄嬛取這個名字其實是為了紀念她與果郡王這份感情的,甄嬛知道自己回到了後宮,便不能在與果郡王有來往,只能把這份感情放在心裡,與果郡王也只能在心靈上交往,就有了心有靈犀。可憐皇上一直以為這是再說自己,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疼愛的孩子不是他親生的。
⑸ 甄嬛傳里甄嬛有幾個孩子分別是誰的
電視劇《甄嬛傳》里,甄嬛一共有五個孩子。
1、第一個孩子是甄嬛與皇上的孩子。甄嬛剛剛得寵,華妃掌管後宮事宜,趁著皇上出宮,讓甄嬛在毒辣的太陽下面跪了數個小時,讓剛剛入宮,涉世未深的甄嬛流產。第一個孩子也就這樣胎死腹中。
2、第二個孩子是甄嬛與皇上的孩子,名叫朧月。甄嬛的父母被流放寧古塔,她對皇上又實在失望,心灰意冷之下不願意留在宮中,拒絕了皇上給她升位分的打算,執意離開皇宮到感業寺去,朧月也交由了敬妃撫養。
3、第三、四個孩子是果郡王玄清的,名叫鴻瞻和靈犀。甄嬛帶罪出宮修行,卻意外獲得了真的愛情,她與果郡王開始禁忌之戀,並懷上了果郡王的孩子,但她懷孕後,卻聽到了果郡王離世的消息。
為了掩人耳目,也為了救自己正處於水深火熱的父母,為了給果郡王報仇,種種原因讓甄嬛回到京城,並成功重得皇上恩寵,沒想到果郡王並未遭遇不測,但一切已經不能重來。皇上識破後,讓甄嬛賜給果郡王毒酒,甄嬛想借機自盡,被果郡王發現,果郡王自己喝了毒酒死了。
4、第五個孩子是甄嬛與皇上的孩子,甄嬛放棄了自己的愛情回到了宮里,她帶著對皇上的怨與恨,對深宮的抵觸回歸,加入了爾虞我詐的後宮爭斗,哦了要自己強大起來,於是她也只得用自己的孩子來為自己謀前途,最終她犧牲了自己腹中五個多月大的孩子,將皇後扳倒。
(5)能允禮名字打分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孫儷飾演甄嬛,為人聰明慧黠,善於察言觀色體察人心,口齒伶俐,溫婉大氣亦能心狠手辣。17歲入宮選秀,不想進宮的她卻陰差陽錯被選入宮。因皇後陷害被迫去甘露寺修行,與允禮漸生情愫,後因他人誤傳允禮死訊重返皇宮再度受寵,最終排除萬難,成為太後。
2、陳建斌飾演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帝,因幼年不受父親寵愛,故內心自卑,做事心狠手辣,性格敏感多疑,城府頗深,勤於朝政,頗懂詩書音律,亦善騎射。甄嬛入宮後得到雍正寵愛,但他只把甄嬛視為已亡寵妃純元的替身,等不知不覺愛上甄嬛時,甄嬛的心早已偏離了他。
3、李東學飾演愛新覺羅·允禮,雍正皇帝的十七弟。天性愛自由,韜光養晦,雖通征戰之事,為不使胤禛疑心,只愛好詩書音律掩飾。 表面放盪不羈,實則深情專一,悲天憫人,有時性格偏於柔弱。允禮真心愛上甄嬛,但有情人難成眷屬,最後為甄嬛而死。
⑹ 起名字打分 我的寶寶陽歷2012年12月4日4時45分出生是男孩,寶寶爸爸姓朱,媽媽姓李,能起什麼名字
朱睿麟 聰穎睿智,吉祥如意! 朱睿斌 智慧超群,文武雙全 朱博超 博學多才,超凡脫俗 朱興韜 文韜武略,振興中華
⑺ 甄嬛傳:難怪果郡王要許諾甄嬛「嫡福晉」的名分,看他啥企圖
《甄嬛傳》中的果郡王每每以嫡福晉之位誘惑甄嬛。那麼,甄嬛真的會在乎這個王爺嫡福晉的名分嗎?果郡王要許諾甄嬛的,真的僅僅只是個嫡王妃?其實不然。
如果皇帝待她很好,那她就緊緊把握住已擁有的富貴榮寵,過安穩日子。但凡過得好,誰願意冒險?左右都是甄嬛贏,她為兩個男人都生過孩子,無論誰贏,都會投鼠忌器,許她安穩。所以,誰死她也不會死,誰輸她也不會輸。
⑻ 甄嬛傳里果郡王和甄嬛的合婚庚帖寫的是什麼
寫的是:允禮,甄嬛,終生所約,永結為好,願琴瑟在御,歲月靜好
甄嬛和果郡王都經歷了太多辛酸,此時此刻能有彼此在身邊,也算是最大的安慰,果郡王對甄嬛所傾注的一切都在這合婚庚帖里體現出來了。最後,果郡王拿著甄嬛的手一起寫下了他和甄嬛的名字。
甄嬛拿起合婚庚帖,逐字逐句的看了又看看,心裡滿是幸福,流下了這一生中最感動的眼淚。
《甄嬛傳》是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於2011年出品的清裝宮斗劇,由鄭曉龍執導,流瀲紫編劇,孫儷、陳建斌、蔡少芬、劉雪華、李天柱、蔣欣、李東學、陶昕然等主演。
該劇改編自流瀲紫所著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少女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一個善於謀權的一代太後的故事 。
(8)能允禮名字打分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雍正元年,結束了血腥的奪位之爭,新的君主(陳建斌 飾)繼位,國泰民安,政治清明,但在一片祥和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蠢蠢欲動,尤其後宮,華妃(蔣欣 飾)與皇後(蔡少芬 飾)分庭抗禮,各方勢力裹挾其中,凶險異常。
十七歲的甄嬛(孫儷飾)與好姐妹眉庄(斕曦飾)、陵容(陶昕然飾)參加選秀,她本抱著來充個數的念頭,可皇帝(陳建斌飾)偏相中了她的智慧、氣節與端莊,最後三人一同入選。但因華妃(蔣欣飾)囂張,步步緊逼,眉庄被冤,陵容變心,天真的甄嬛慢慢變成了後宮精明的女子。
皇帝發現年羹堯(孫寧飾)的野心,令甄父剪除年氏一族,甄嬛終於鬥倒了華妃。但由於甄嬛與先故純元皇後的神似,皇後設計以純元皇後的禮服陷害甄嬛,父親(沈保平飾)也被文字獄牽連和姦人陷害而遭牢獄之災,生下女兒後,心灰意冷的甄嬛選擇出宮修行。
在宮外幸得十七爺允禮(李東學飾)悉心照顧,二人相親相愛,只等有機會遠走高飛。後因誤傳十七爺死訊,甄嬛為保全腹中骨肉,設計與皇帝相遇,狠心斷絕對十七爺的愛戀,重回宮中,再度與皇後相鬥。
後因生下雙生子,同時甄父的冤案得以平反,重新被皇帝重用,甄氏一族再度崛起。甄嬛多次躲過皇後的陷害,最終扳倒皇後。可造化弄人,由於皇帝的疑心,最終卻只能看著心上人允禮死在自己懷中,而與葉瀾依(熱依扎飾)合謀弒君。
皇帝駕崩後,甄嬛養子弘歷登基,甄嬛被尊為聖母皇太後,即便享盡榮華,但眼見一生姐妹沈眉庄血崩而亡,一生愛人允禮為保其周全而無憾自盡,不過是一代封建王朝的悲情故夢罷了。
⑼ 果親王胤禮為什麼後來改名為允禮
其實,在雍正登基以後,為了避開雍正愛新覺羅胤禛的名諱,他的兄弟都將名字中與雍正相同的字給改了,胤禮也是因為這個將胤禮改成了允禮。
避諱在中國是一種很特殊的制度,而且這在很早以前就有了。避諱的這種觀念在原始時期就產生了,由於巫術對當時的人有很大的恐懼,最初只是為了保密名字。商代就開始慢慢萌芽,出現避名諱。避名諱大致可以分為國諱和家諱,國諱就是指皇帝、皇後和皇族的名諱;而家諱是指家族長輩的名諱。
如何避名諱呢?在中國有很多種方法解決,主要有改字、空字、缺筆、改音等等。在古代,皇帝的名諱是最應該避開的。因為如果你與皇帝同名,或名字中有一個是同皇帝的名字中的一個字相同,可能慘遭殺頭之罪甚至會牽連到其他人。如雍正的名字是胤禛,他的兄弟就將「胤」改為了「允」字。
因為古代森嚴的等級制度,以及嚴格的禮教,很多都不是自己能夠決定自己的一切的。就像名字這一件這么小的事情,胤禮要將名字改為允禮,就是不得不這樣做的,只要他沒有做皇帝,就是要將胤禮改為允禮,沒有任何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