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梅星宇這名字好聽嗎
繁體 簡體
筆畫 繁體
筆畫 姓名學
筆畫 五行 偏旁
部首 拼音
梅 梅 11 11 11 木 木 méi
星 星 9 9 9 火 日 xīng
宇 宇 6 6 6 土 宀 yǔ
名字打分:
名字梅星宇評分:文化印象95 分。
五格數理80 分。
用字的意義:
星:星字本是一個天文學名詞,即天空中除太陽和月亮外,能夠用眼睛看到的發亮的天體。也有喻某一方面新出現的傑出人物:影星、歌星。(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98,210次)
《說文解字》釋雲:星,萬物之精,上為列星。
宇:宇字的本義是指房屋的邊檐,後也指房屋或邊境界限、空間,以及形容人的風度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032,580次)
《說文解字》釋雲:屋邊也。從宀於聲。《易》曰:「上棟下宇。」
美名總評:
字義星表示星星、星辰、星球;宇表示風度、儀容、天地,意義優美。
音律梅、星、宇的讀音是méi、xīng、yǔ,聲調為陽平、陰平、上聲。
字型梅為左右結構,姓名學筆畫11畫;星為上下結構,姓名學筆畫9畫;宇為上下結構,姓名學筆畫6畫;字型優美,利於書寫。
五格該名字的五格筆畫搭配為11-9-6,五格俱佳。
意蘊該名字可以趣解為:「興教化寧使英才輝廣宇重科研勇擎新星上高天」。成語炳若日星 氣宇軒昂擴展了名字的意境。
文化印象:成語釋名、趣味解釋、名言名句和名人用字
成語釋名:
炳若日星 氣宇軒昂(解釋)景星鳳凰 器宇軒昂(解釋)吉星高照 氣宇軒昂(解釋)
柳眉星眼 器宇不凡(解釋)景星慶雲 紫芝眉宇(解釋)星馳電掣 軒昂氣宇(解釋)
趣味解釋:
興教化寧使英才輝廣宇重科研勇擎新星上高天
宇宙是恆星的世界
宇宙中有無數顆恆星
宇宙斗轉星移
星際 • 宇宙
宇宙間日月星辰與地球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個星辰
茫茫宇宙浩浩時空星移斗轉
星空 • 宇宙
星河 • 宇寰
名言名句: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辛棄疾《青玉案 元夕》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蘇軾《水調歌頭》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曹操《短歌行》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毛澤東《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名人用字:
趙南星:(1550—1627),明代政治家、文學家。字夢白,號儕鶴,別號清都散客。萬曆進士,官至吏部尚書。為東林黨重要人物。所作散曲淋漓酣暢,小曲也有成就。笑話集《笑贊》中,多有諷世之作。所著有《趙忠毅集》、... >>詳細黃火星:(1909—1971),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 江西省樂安縣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楊靖宇:中國抗日名將,東北抗日聯軍的傑出將領。高君宇:革命生涯如閃電之耀亮。
結構解析
外格 7
(陽金)
1
梅 11
星 9
宇 6
天格 12
(陰木)
人格 20
(陰水)
地格 15
(陽土)
總格 26 (陰土)
天格數是先祖留傳下來的,其數理對人影響不大。
地格數又稱前運,影響人中年(36歲)以前的活動力。
人格數又稱主運,是整個姓名的中心點,影響人的一生命運。
外格又稱變格,影響人的社交、智慧等,其數理不用重點去看。
總格又稱後運,影響人中年(36歲)以後的命運。
天格12解析 意志薄弱,難酬志向,百忍尚可得和平。
地格15解析 福壽雙全的立身興家數。
人格20解析 實而不華,深藏不露數。
外格7解析 剛毅果斷勇往直前的進取數。
總格26解析 變怪奇異的豪俠數。
三才解析
(天人地) 一時可以成功,但需注意不斷鞏固已有勝利果實並避免驕傲自滿。
基礎運解析
(人地) 表面看來安定,但隨時可能陷入不安定之中。
成功運解析
(人天) 成功順利,但要注意家庭和睦。
人際關系
(人外) 有大才大智,有統帥眾人的力量,社交完滿,需戒過於逞強好勝,更應謹慎以免誤入歧途,干正事者可成功。
『貳』 求風水先生各位大仙給取個名字,我不勝感謝!!!
女命: 公元2005年10月27日0時3分出生
二零零五年 九月 二十五日 子時
劫 食 日 比
八字: 乙酉 丙戌 甲申 甲子
辛 丁戊辛 壬庚戊 癸
官 傷財官 梟殺財 印
命主從3歲10月19天開始行大運,於每一交運年的八月十四日交運。
傷 財 才 殺 官 梟 印 比
大運: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4 14 24 34 44 54 64 74
2009 2019 2029 2039 2049 2059 2069 2079
八字五行個數:2個金,3個木,1個水,1個火,1個土
八字五行得分:
木:18 水:12 同類得分:30
金:36 火:10 土:14 異類得分:60
相差:-30 綜合旺衰得分:-35 八字過弱
八字過弱,以印比為喜用。(八字喜水木)
肖雞年生人,取名宜有「米」、「豆」、「蟲」,福壽興家,富貴清吉;
有「木」、「禾」、「玉」、「田」,福祿雙收,名利永在;
有「月」、「人」、「冖」,棲宿安閑,多才巧智,環境良好;
有「山」、「艹」、「日」、「金」,智勇雙全,清雅榮貴;
有「石」、「犭」、「刀」、「力」、「日」、「酉」、「血」、「弓」、「糸」、「車」、「馬」等,幼年不順或性剛果斷,不利健康或忌車怕水。
肖雞年生人,到歲次肖兔年、肖鼠年、肖狗年要小心注意,到歲次肖蛇年、肖牛年、肖龍年一帆風順,成功隆昌。
根據六合、三合、相生之理相合生肖:巳(蛇)、丑(牛)、申(猴)
喜用:①巳字根:蟲、它、毛、之、弓、幾、廴、辶
②丑字根:紐、鈕、牟、特
③申字根:坤、紳
2、不合生肖:卯(兔)、戍(狗)
忌用:
①卯字根:昴、柳、勉、逸、育、朋、柔、林
②戍字根:成、然、慶、狄
3、雞五行屬金
喜用:土 可用:金、水
忌用:火、木
4、雞主要吃谷類食物,不吃肉。
喜用:豆、米、禾、麥、梁
忌用:忄、(肉)月、心,雞主要在田中棲息或被人類飼養。
喜用字如下: 洞穴:宀、冖、口
住家:門、戶、廣、攵
柵欄:冊、聿、(豐豐)、曲
居地:田、甫、山、丘、屯、谷
以下若干組名字組合皆為良好配置,您可從中選擇您喜歡的名字:
趙卜菡
其五格數是(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15 16 16 30 15
三才是:五六六(土土土)
趙萱儀
其五格數是(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15 16 17 31 16
三才是:五六七(土土金)
趙潤霎
其五格數是(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15 16 18 32 17
三才是:五六八(土土金)
『叄』 魏忠賢的功與過
1.皇太極猛攻錦州時,袁崇煥與監軍紀用一起下令不許出戰,任憑趙率教在錦州苦苦支撐,在錦州破在旦夕的時刻,滿桂公然違抗袁崇煥的不抵抗命令,主動出擊,冒死以救錦州。寧錦大捷後,魏忠賢論功行賞,升了血戰有功的滿桂、趙率教的官,而罷免了畏敵避戰,不救錦州的袁崇煥。魏忠賢並沒有因為這位一心熱衷於議和的袁崇煥在寧遠城給他修生祠而放過他在寧錦之戰中的怕死避戰之罪,也沒有因為毛文龍上書力保和他作對的東林黨人而處分毛帥,這也是為什麼天啟朝後期關外局勢一直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原因。
2.魏忠賢接連起用的兵部尚書趙南星、孫承宗及兵部左侍郎袁可立等,都是直臣、能臣,而且是和自己作對的,但魏忠賢在邊關大事上還是容忍了這些清流官員。
3.從經濟方面來看,東林黨反對向士紳納稅,反對向商人手工業者和礦主納稅,代表了大地主和城市資產階級,礦業主的利益。但這實際上變相使帝國財政匱乏。而魏忠賢執政幾年,堅定地延續了萬曆的礦監政策,極力向中上層征稅,使帝國不至於被財政拖垮,崇禎上台重用東林黨,撤銷了這一政策和加征三餉反而從側面肯定了這一政策的可行性。
4.魏忠賢曾向國家捐款,用自己的私產資助遼東戰事兵器馬匹等物品。遼東巡撫袁崇煥疏稱:「廠臣魏忠賢功在社稷,海內之共見共聞,業已銘刻金石,無容職贅。至其身任邊事,誓圖恢復,梟滅逆虜,任用劉應乾、陶文、紀用等,而關內外御敵之伏甲、軍器、馬匹、懸簾等項俱以家資置辦,日逐觧來,又助軍需。臣方一意巡緝嚴警,諸營將吏不敢貪懦營私,不敢饋遺隱串,改虛為實,化賈為真;易怯而勇,以有今日。從古內臣誰有出其右者?通侯之世賞宜也!」——《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實錄·卷十二》5.兩浙受災,魏忠賢主張:免除為皇家輸送物品的專營戶向內庫交納的孝敬費用。明朝徵用物品入庫,須交納小費,以便驗收合格,這是明朝管庫太監創制的惡劣制度,是出了名的索賄受賄的地方。廢除這個惡例,魏公公也算多了一件德政。
6.魏忠賢為前線籌集馬匹。遼東戰事吃緊,急需馬匹,但這個問題一直難以解決。魏忠賢為國分憂,想了個好辦法。依明朝舊例,大臣有特殊貢獻者可賜給在宮中騎馬的特權。不過,作為條件,騎馬者逢年過節要向皇帝進獻好馬一匹。魏忠賢就一下子賜給幾百名太監在宮中騎馬的特權,而後就不斷地降諭旨讓他們進獻馬匹,逼得這些太監直罵娘。
以上是能夠明顯指出的魏忠賢有功之處。論起魏忠賢的罪過之處,最大的莫過於侵害百姓。然而,事實上沒有足夠證據表明魏忠賢在執政時有過侵害百姓,肆意殺民的行為,和劉瑾、嚴嵩等人相比貪得實在不多,就算相比權勢也沒有多大,況且執政時間也不過區區三年多,要說為禍甚烈實在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結論,魏忠賢在危亡之秋的明未,騎一匹劣馬戲劇性的出現,以過人的天才和勤懇,登上權力巔峰並大展身手,成為明朝自救的鼓手。他死後不久,明朝也土崩瓦解了。(以上為復制內容)
『肆』 可以取名叫梁星辰嗎
(男) 繁體 簡體
筆畫 繁體
筆畫 姓名學
筆畫 五行 偏旁
部首 拼音
梁 梁 11 11 11 木 木 liáng
星 星 9 9 9 火 日 xīng
辰 辰 7 7 7 土 辰 chén
名字打分:
名字梁星辰評分:
文化印象96 分。
五格數理80 分。
用字的意義:
星:星字本是一個天文學名詞,即天空中除太陽和月亮外,能夠用眼睛看到的發亮的天體。也有喻某一方面新出現的傑出人物:影星、歌星。(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98,210次)
《說文解字》釋雲:星,萬物之精,上為列星。
辰:意為時光,日子,星辰。此外,辰也是地支的第五位。(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90,420次)
《說文解字》釋雲:震也。三月,陽氣動,靁電振,民農時也。物皆生,從乙、匕,象芒達;廠,聲也。辰,房星,天時也。從二,二,古文上字。凡辰之屬皆從辰。
美名總評:
星此字能較好的與您的姓氏搭配。
辰辰系男子名常用字。能較好的與起名用字星搭配。
字義星表示星星、星辰、星球;辰表示時光、清早、辰光,意義優美。
音律梁、星、辰的讀音是liáng、xīng、chén,聲調為陽平、陰平、陽平。
字型梁為左右結構,姓名學筆畫11畫;星為上下結構,姓名學筆畫9畫;辰為半包圍結構,姓名學筆畫7畫;字型優美,利於書寫。
五格該名字的五格筆畫搭配為11-9-7,五格俱佳。
意蘊該名字可以趣解為:「名高北斗星辰上詩在千山煙雨中」。成語北辰星拱擴展了名字的意境。
文化印象:成語釋名、趣味解釋、名言名句和名人用字
成語釋名:
北辰星拱(解釋) 景星鳳凰 逢吉丁辰(解釋)吉星高照 花辰月夕(解釋)
星馳電掣 良辰美景(解釋)景星慶雲 吉日良辰(解釋)文章星斗 美景良辰(解釋)
趣味解釋:
百川赴東海眾星期匕辰
名高北斗星辰上詩在千山煙雨中
國富星辰耀彩政清日月生輝
撥開雲霧來衡岳摘取星辰浴洞庭
日月星辰新律轉梅蘭竹菊舊朋來
月明星稀的拂曉時辰
清朗得就像皓月星辰
天逼星辰大城春草木深
復旦引星辰珠聯璧合順時調律呂玉節金和
星空 • 辰光
名言名句:
以政為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春秋〗孔丘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辛棄疾《青玉案 元夕》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柳永《雨霖鈴》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曹操《短歌行》
名人用字:
趙南星:(1550—1627),明代政治家、文學家。字夢白,號儕鶴,別號清都散客。萬曆進士,官至吏部尚書。為東林黨重要人物。所作散曲淋漓酣暢,小曲也有成就。笑話集《笑贊》中,多有諷世之作。所著有《趙忠毅集》、... >>詳細黃火星:(1909—1971),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 江西省樂安縣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劉辰翁:(1232—1297),南宋詞人。字會孟,號須溪。其詞繼承辛棄疾一派,宋亡前後,多感傷時事之作。又能詩,曾評點杜甫、王維、李賀、陸游諸家之作。王拱辰:宋代狀元。
結構解析
外格 8
(陰金)
1
梁 11
星 9
辰 7
天格 12
(陰木)
人格 20
(陰水)
地格 16
(陰土)
總格 27 (陽金)
天格數是先祖留傳下來的,其數理對人影響不大。
地格數又稱前運,影響人中年(36歲)以前的活動力。
人格數又稱主運,是整個姓名的中心點,影響人的一生命運。
外格又稱變格,影響人的社交、智慧等,其數理不用重點去看。
總格又稱後運,影響人中年(36歲)以後的命運。
天格12解析 意志薄弱,難酬志向,百忍尚可得和平。
地格16解析 貴人相助興家興業的大吉數。
人格20解析 實而不華,深藏不露數。
外格8解析 意志剛健的勤勉發展數。
總格27解析 足智多謀,先苦後甜數。
三才解析
(天人地) 一時可以成功,但需注意不斷鞏固已有勝利果實並避免驕傲自滿。
基礎運解析
(人地) 表面看來安定,但隨時可能陷入不安定之中。
成功運解析
(人天) 成功順利,但要注意家庭和睦。
人際關系
(人外) 溫和中良,有完成大事業的氣魄,慎勿走入歧途,以免耽誤一生的大好時機。
『伍』 《明史 趙南星》的翻譯……謝謝……
明朝趙南星
趙南星(1550—1627),字夢白,號儕鶴,別號清都散客,真定高邑(今河北元氏)人。萬曆二年(1574)中進士,從此步入仕途,以後經歷了數次起落。
趙南星性格強直,負意氣,重然諾,有燕趙任俠慷慨之風,這在他早年即已為人所識。中進士後,在汝寧(今河南汝南)任推官,因治行廉平,遷為戶部主事,開始任職於朝中。當時張居正當政,權赫一時,一次偶爾染病,滿朝大臣遍走群望,並齊為張居正祈福,趙南星頗不以此等諂舉為然,與顧憲成、姜士昌相戒這段時間不登張居正門。
後趙南星起任文選員外郎。他上了一道奏疏,陳說天下四大害:其一是干進之害。他舉例說:吏部尚書楊巍請求休致,左都御史吳時來謀代楊的位子,又忌諱戶部尚書宋纁的聲望,恐將由宋來代楊,就連連上疏排擠宋纁。「大臣如此,何以責小臣?」①其二是傾危之害。他列舉了幾個正直官吏被迫自免後,還有南京禮部侍郎趙用賢在職,於是宵小就每思中傷誣陷,以逼迫正直官吏盡數遠離朝廷。他沉痛地指出:「眾正不容,宵小得志。」其三為州縣之害。說州縣官吏日益腐化,民生為之日益交瘁。其四為鄉官之害,說鄉官因著天高皇帝遠,在地方上控制一方,甚至權力大於守令,橫行無忌,也沒人敢奈何。趙南星為此大聲疾呼:「四害不除,天下不可得治。」
奏疏發出,朝臣議論趙南星所言極是。但由於趙南星抨擊了一些朝官,引起一些不滿,遂有給事中李春開起而反駁。給事中王繼光、部曹姜士昌等相助趙南星,並揭發吳時來、詹仰庇等讒諂的事狀,李春開為之氣沮。但趙南星不久即以病去職,再次起用時,任吏部考功郎中。
萬曆二十一年(1593),趙南星與吏部尚書孫■、左都御史李世達主持「京察」大計。所謂「京察」,原是明廷考核京官的制度,凡六年一次,每逢巳、亥之年進行。在京察中,根據官員的政績、品行,秉公分別給予升任、降調或罷官等獎懲,凡是在京察中被罷官的,終身不復起用。因此,京官多很緊張,又加上這次主持京察的趙南星、孫■平日常秉公行事,故自覺己職不妥的官員更加惴惴不安。果然,趙南星又一次顯示了決不徇私的決心。開首就將自己姻親給事中王三餘連同孫■的外甥員外郎呂胤昌斥出,一時間公論所非議的人,貶斥將盡。王錫爵此時以首輔還朝,想對一些人進行庇護,而趙南星等人的察疏已上,王錫爵想要庇護的人都已名列黜單之中,王錫爵深為之恨恨不已。
趙南星大忤閣臣,於是就有人找機會報復他。恰在此時,言官論劾員外郎虞淳熙、郎中楊於廷、主事袁黃不稱職,應予免黜,而孫■認為虞淳熙、楊於廷還可留用。於是反對者們就抓住了這件事彈劾趙南星專擅權勢,培植黨羽,趙南星立被貶職三級,孫■也被奪俸。孫■即接連上疏乞休,李世達因自己與趙南星同掌京察事務,上疏為趙南星辯訟,神宗不理。僉都御史王汝訓、右通政魏允貞等交替上章論救;其中員外郎陳泰來言語尤切,不免對① 《明史》卷二四三《趙南星傳》。下引本傳者不另作注。
神宗有所觸動。神宗大怒,貶斥趙南星為民,將陳泰來等貶官。此次京察所引起的軒然大波遂以趙南星退居鄉里而結束。
趙南星被貶回鄉間閑居,名聲反而更高,國人皆以他與鄒元標、顧憲成齊名並稱「三君」,朝里朝外舉薦他復官的上疏百十回,但終萬曆朝,趙南星再未入朝復官。
光宗被扶上皇帝寶座後,趙南星方被重新起用,任太常少卿,不久即改右通政,又進為太常卿,擢為工部右侍郎。光宗死,熹宗即位後,他又於天啟二年(1622)十一月拜為左都御史,再做監察官。趙南星此次上任,更加雄心勃勃,慨然以「整肅天下為己任」。
天啟三年(1623),時為癸亥年,又一次京察大計開始。趙南星與吏部尚書張問達掌其事,以給事中亓詩教、趙興邦、官應震、吳亮嗣在萬曆朝結黨亂政,議廢黜四人。吏科給事中魏應嘉力持不可,趙南星遂撰《四凶論》,終將四人黜去,一時天下為之大快。此年冬十月,趙南星替代張問達為吏部尚書。
當時干請之風甚囂塵上,只要文選郎一出來,即被相邀,或為親朋或為故舊謀求官職,不如意就相罵逐人,選郎不免要忍氣吞聲。趙南星素來痛恨此種弊風,特立獨行,銳意澄清,貴官們有所干請,即碰一鼻子灰。久之,朝內外都懼他性嚴,不敢向他開口請官。
魏忠賢因趙南星嚴直之名遠揚,對他不輕易有所犯,有時反而在皇帝前稱趙南星任吏部尚書很稱職,並想拉攏趙南星為己所用。他派遣自己外甥傅應星謁見趙南星,趙南星拒而不見,魏忠賢也無奈何。一次,趙南星與魏忠賢因公事並坐於弘政門,趙南星一臉肅然正氣對魏忠賢說:「主上沖齡,我輩內外臣子宜各努力為善。」魏忠賢雖未答對,已怒形於色。大學士魏廣微本是趙南星老友魏允貞之子,卻趨附魏忠賢,入內閣後,因著父親與趙南星的關系,幾次到趙南星門上請求謁見,都被拒之門外,趙南星嘆息老友沒有這種兒子,言語傳到魏廣微耳中,魏廣微對趙南星更加恨之入骨,就與魏忠賢勾結起來讒害趙南星。
當時東林黨勢已大盛,葉向高、韓爌任於內閣,趙南星以掌吏部銓選之便,大舉東林黨人為官。一時間,眾多正直官員列於朝中,高攀龍、楊漣、左光斗掌管刑部,李騰芳、陳於廷任於吏部,為趙南星副貳,余者著名的東林黨人如魏大中、袁化中等皆在朝為官,因為眾多官員皆素為民所稱譽,朝廷氣象為之一新,於是朝野望治。
趙南星助東林黨人張勢,不免被小人所側目,讒言日起。趙南星請休致,沒有獲准。天啟四年(1624),御史崔呈秀在淮、揚任巡撫,貪贓枉法,還朝待考核。高攀龍舉發他惡行,趙南星議將崔呈秀遠戍。詔書下來,只將崔呈秀革職以待後效。崔呈秀夜晚徑投魏忠賢門,叩頭涕泣,請乞為義子,又說:「不去南星及攀龍、漣等,我兩人未知死所。」魏忠賢點頭以為然,就與崔呈秀商議從哪裡下手。
山西缺巡撫,此事給魏忠賢等閹黨一個機會。趙南星認為太常卿謝應祥可巡撫山西,將謝的名字列在擬定名單最開首。御史陳九疇受魏廣微之命,說謝應祥與魏大中有師生之誼,故而魏大中在文選郎夏嘉遇面前為自己老師謀此官。原來魏大中曾參劾魏廣微,魏廣微忌恨不已,遂使陳九疇不利於魏大中。魏大中、夏嘉遇上疏自辯,趙南星、高攀龍又極言謝應祥素孚人望,非為魏大中、夏嘉遇徇私之故。魏忠賢大怒,遂矯旨,黜去魏大中、夏嘉遇,連帶陳九疇也黜去,又責趙南星等人朋謀結黨。趙南星求去職,魏忠賢又矯旨切責,放歸趙南星。第二天,高攀龍也引退而去。不久,趙南星所檢取的官員多因忤逆於魏忠賢,而被罷免,於是一朝盡為魏忠賢黨羽。
閹黨忌惡趙南星,必欲除之而後快。御史張訥彈劾趙南星十大罪,又將所謂趙南星的私黨十數人並黜,趙南星削籍,趙南星以前所貶斥的官員皆得以拔用。
天啟五年(1625),趙南星因汪文言獄詞連及而被下撫按提問。趙南星送被戍於代州(今山西代縣)。趙南星在戍所仍是賦詩飲酒,唾罵笑傲,一如平時。天啟七年(1627)十月卒於戍所。終年七十八歲。崇禎帝繼位後,追謚趙南星為「忠毅」。
趙南星一生為世所重,因他「不以謫居畏禍,少有貶損。人謂寇萊公、蘇子瞻無以過也」①。王士禎更稱「高邑趙忠毅公北方偉人,天下望之如泰山北斗。」②趙南星喜賦詩為文。曾刊行並加註《女兒經》,有《趙忠毅集》、《味檗齋遺書》、《芳茹園樂府》、《史韻》、《學庸正說》、《笑贊》等傳世。
① 《列朝詩集》。
② 王士禎:《蠶尾續文》。
『陸』 明朝清官趙南星在七十八歲時被平反,但為何還是死在了發配之地
相信對於歷史比較了解的人都知道,明朝有個清官叫做趙南星,他確實是可以稱之為清官,因為他在職期間基本上沒有出現任何的包庇的行為,是一位非常公正嚴明的官,但是趙南星在七八十歲的時候被平反,但是卻還是死在了發配之地,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就來具體說一說。
趙南星的正直與清廉既造就了他,同時也是毀了他,也讓他在暮年都不能夠回京,死在了發配之地,當然,他的精神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公正不阿的品質也是當今很多為官之人的楷模,大家在平常的時候也要多進行了解,對於他的精神品格也要多進行學習。
『柒』 請說出盡可能多的趙姓 武俠人物或者歷史人物,越多越好,最多的給分。要求列出出處
趙姓名人
趙衰(?-前622),春秋時晉國卿。即趙成子,字子余,亦稱成季、孟子余。隨從公子重耳(即晉文公)流亡在外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即位,多得從者之力,他和狐偃尤稱首功。任原大夫,亦稱原季。後任新上軍之將和中軍之佐,敗秦師於彭衙。曾推薦先軫、欒枝等人,幫助文公創建霸業。
趙盾,春秋時晉國執政。即趙宣子。趙衰之子。前622年,代其父為晉國執政。襄公死,他開始擬立襄公弟雍,後太子母繆嬴不讓,復立太子,即靈公。執政期間,數與秦戰。前607年,其弟趙穿以兵殺靈公,太史董狐直書:「趙盾弒其君」。同年,使其弟趙穿迎立襄公弟黑臀為君。即晉成公。
趙武(?-前541),春秋時晉國大夫、將領。即趙文子,亦稱趙孟,趙朔子。晉景公討滅趙氏,他隨母庄姬(晉成公女)畜養於公宮。後被繼立為趙氏後嗣,歷任新軍、上軍之將,後執晉國政。晉平公十二年(前546)與楚屈建(即子木)主持弭兵之會。
趙鞅(?-前477),春秋末年晉國正卿。即趙簡子,又稱趙孟。景叔之子。任晉卿,長期執掌國政。其時六卿強大,公室益卑,前514年誅滅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為十縣,六卿各令其族為大夫。其後六卿內部互相兼並,以兵擊敗范氏、中行氏。前494年圍范氏、中行氏於朝歌,次年,在鐵地誓師,擊敗護送糧餉給范氏、中行氏的鄭兵,范氏、中行氏遂奔齊。趙氏封地進一步擴大,為此後趙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趙雍(?-前295),戰國時趙國君主。即趙武靈王。肅侯子。前325年即位,以為應「隨時製法,因事制禮」。親自提倡「胡服騎射」(《史記·趙世家),移風易俗,改革軍制,國力漸強。先後滅中山,破林胡,敗樓煩,拓地至燕、代。並先後助立燕公子職為王(燕昭王)、秦公子稷為王(秦昭王)。後讓位給少子何,自號「主父」,引起內亂,被困沙丘(河北平鄉)宮,餓死。
趙括(?-前260),戰國時趙將。別名馬服子,馬服君趙奢之子。空談其父所傳兵法,實際不會指揮作戰。把國王賞賜金帛,買進上好宅田。趙孝成王六年(前260),趙中秦反間計,用他代廉頗為將,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舉出擊,被秦將白起包圍,突圍不成,被射死。趙軍四十萬都被俘坑死。
趙勝(?-前251),即平原君,戰國四君子之一。趙國宗室大臣。惠文王弟。任趙相,禮賢下士,門客雲集。惠文王死,相孝成王,封邑東武城(今河北故城西南)。秦軍圍困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勝散盡家財,遣使、門客毛遂告援魏、楚,堅守三年,遂解圍。
趙奢,戰國時趙將。初任趙田部吏,主治國賦。後任將軍,善於用兵。前210年秦軍進攻閼與(今山西省和順縣,位昔陽縣南),他奉命增援,先偵察敵情,繼以急行軍馳奔前線,居高臨下,大破秦軍,因功封馬服君。
趙高(?-前207),秦宦官。本趙國人。以母受刑為官奴婢,兄弟數人亦被宮刑。秦始皇以他通獄法,任為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親近秦始皇少子胡亥。公元前210年,始皇死,與李斯偽造遺詔,逼使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胡亥為二世皇帝。任郎中令,居中用事,控制朝政,掌握大權。後殺李斯,任中丞相;不久又殺二世,立子嬰為秦王。旋為子嬰所殺。一說「趙高兄弟皆生隱宮」,即秦律的「隱官」,系在隱蔽處工作的工匠。
趙充國(前137-前52),西漢名將。上邽(今甘肅天水西南)人。字翁孫。善騎射,好兵法,有謀略,知夷事。武帝時,以擊匈奴功,拜中郎將。後與霍光定策,迎立宣帝,封營平侯。西羌叛,充國自請征之,至金城圖上方略,旋即招降罕並,擊破先零,復奏陳屯田十二,便為儲糧制敵計。會帝別遷將破羌,後回里,卒謚壯。
趙佗(?-前137),南越國王。真定(河北正定)人。亦稱尉佗。秦時為南海龍川令、南海尉。秦亡,據南海、桂林、象郡,建南越國,自為南越武王。漢初,劉邦派陸賈將其招撫,封南越王。呂後時,背漢自立為帝,攻掠長沙,與漢並立。文帝時,又遣陸賈將其招撫。景帝時,歸漢稱臣。
趙禹(?-約前100),西漢司法官。斄縣(今陝西武功西南)人。景帝時,任丞相史,稱其廉平。武帝即位,以刀筆吏積功遷御史,歷任太中大夫、廷尉等職。為人廉傲,不受私人之請,家無食客,治獄嚴峻,而執法稱平。曾和張湯共同編訂律令,作有《朝律》。後卒於家。
趙過,西漢農學家。籍貫和生卒年不詳。武帝末搜粟都尉。漢崔寔《政論》:趙過「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至今三輔猶賴其利。」按「三犁共一牛』即三腳耬。又《漢書·食貨志》記載:「過能為代田,……其耕耘下種田器,皆有便巧。』大致當時由他主持或設計,創造了三腳耬,並改進其他耕耘工具,還提倡代田法,對當時農業生產都起過一定作用。
漢成帝皇後(前45年—前1年)原名宜主,江南姑蘇人氏,後為長安宮人。因其舞姿輕盈如燕飛鳳舞,故人們稱其為「飛燕」。趙飛燕出生後便被父母丟棄,三天後仍然活著,父母也覺得奇怪,就開始哺育她。稍大後,她同妹妹一同被送入陽阿公主府,開始學習歌舞。她天賦極高,學得一手好琴藝,舞姿更是出眾. 漢成帝劉驁喜歡游樂,經常與富平候張放出外尋歡作樂,他在陽阿公主家見到趙飛燕後,大為歡喜,就召她入宮,封為婕妤,極為寵愛,後又廢了許皇後,立飛燕為後,趙飛燕之妹趙合德亦被立為昭儀,兩姐妹專寵後宮,顯赫一時.漢成帝死後,趙飛燕姐妹無子,由定陶王劉欣即位,即漢哀帝,趙飛燕被尊為太後,哀帝沒過幾年就死了,漢平帝劉衍即位,後由於其妹合德害死了後宮的皇子,被送去陪葬陪孝成皇帝,趙飛燕則被貶為庶人。當時民間曾流傳有這樣一首童謠:「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見。木門倉琅琅,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說的就是趙飛燕,燕燕尾涎涎說的是趙飛燕的美貌,木間倉琅琅說的是她將當皇後。
西漢成帝昭儀趙合德(?—?),漢成帝皇後趙飛燕之妹,漢成帝劉驁的寵妃。趙合德和姐姐原是陽阿公主家舞姬,後由姐姐趙飛燕引見給漢成帝,深得皇帝寵愛。與趙飛燕聯手,成功迫使班婕妤退出爭奪皇帝寵愛的斗爭,使皇帝廢掉許皇後,被封為昭儀,並助趙飛燕登上皇後寶座。後因與趙飛燕爭寵,與其發生嫌隙。但兩人為了將皇帝掌握,仍然在眾多後宮及政治斗爭中聯合。當趙飛燕因不能為皇室產下子嗣,而在後宮行淫亂之事,被皇帝發現後,趙合德為趙飛燕解了圍,免其被廢。傳說趙合德生得體態豐腴,較趙飛燕更得皇帝寵愛,留下溫柔鄉和禍水的典故。因劉驁與其日夜縱欲,性能力迅速衰退,後為與趙合德繼續行床笫之事,服下春葯,最終在與趙合德雲雨之後身亡,趙合德因此被迫自盡。臨死前,趙合德憤慨地說:「我把劉驁當成一個嬰兒,玩弄股掌之上!」並不誇大。
趙苞(?-177),東漢臣。甘陵東武城(今山東武城西北)人,字威豪。從兄宦官趙忠為「十常侍」之一,他深以為恥,不與往來。初舉孝廉,後任遼西太守。其母、妻赴遼西時,途中為鮮卑貴族劫質,載以進攻。他仍堅持抗擊,其母亦遙勉以忠義,母、妻因被害。鮮卑破後,他葬母事畢,嘔血而死。
趙壹,東漢辭賦家。字元叔,漢陽西縣(今甘肅禮縣)人。初為郡吏,曾上計於京師,以博學口辯為士大夫所仰慕。壹正直不阿,曾「屢抵罪,幾至死」,雖受袁逢、羊陟舉薦,十辟公府而不就。著有《解擯》、《刺世疾邪賦》及箴、誄等各體文十六篇。
趙岐(?-201),東漢經學家。字邠卿,京兆長陵(今陝西咸陽)人。初名嘉,字台卿,後因避宦黨唐衡迫害,遂改名。桓帝、獻帝時歷任並州刺史、太常等職。精通經學,著有《孟子章句》、《三輔決錄》等。
趙雲(?-229),三國蜀漢將。字子龍,常山真定(屬河北)人。初依公孫瓚,後歸劉備。曹操攻荊州,備大敗於當陽長坂,他力戰救出甘夫人及劉禪。從備取成都,定益州,奪漢中,驍勇善戰,屢立大功。劉備稱贊說:「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三國志·趙雲傳》)。官至鎮東將軍。卒,追謚順平侯。
趙爽,三國吳數學家。一名嬰,字君卿,籍貫不詳。曾著《周髀算經》,他對勾股定理有關勾股弦之各種關系式和二次方程解法都有幾何學之證明。
趙文淵,生卒年不詳,北周書家。字德本,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曾任丞相府法曹參軍。天和元年(公元566年)以題榜有功,除趙興郡守。擅長楷隸,當時碑文多出其手,西魏時奉命編定六體書法字典。
趙嘏,詩人。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字承佑。武宗會昌四年(844)進士,宣宗大中年間官終渭南(今陝西渭南,位西安東北)尉,世稱趙渭南,卒年四十餘歲。他的詩和許渾同調,《全唐詩》稱其「為詩贍美,多興味」。後得杜牧賞識,呼為「趙倚樓」,而實際上他的詩風也多少接近杜牧,如在《寄歸》一詩中:「三年踏盡化衣塵,只見長安不見春」,其五言成就低於七言。著有《編年詩》二卷、《渭南集》三卷。
趙匡,唐經學家。河東(治今山西永濟西)人,字伯循。官洋州刺史。曾補訂啖助所撰《春秋集傳》和《春秋統例》,並自撰《春秋闡微纂類義疏》。遺說保存在陸淳《春秋集傳纂例》中。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另輯存一卷。
趙干,五代南唐畫家。江寧(今江蘇南京)人。961-975年間(後主李煜時)為畫院學士。擅畫山水,長於布局,其所作畫多為江南一帶之樓觀、舟船、水村、漁市等景物,並點綴花竹,具有煙波浩渺之勝。存世作品有《江行初雪圖》,描繪漁民在雪天捕魚之辛勤勞動情況。
趙延壽(?-948),五代時後唐將領。常山(今河北正定)人。本姓劉,為趙德鈞養子。曾任後唐樞密使,鎮守徐州。後與德鈞降契丹,為幽州節度使,封燕王,進大丞相,導契丹南下攻後晉,企圖代晉稱帝。契丹滅晉後,任為中京留守。契丹主死,自稱權知南朝軍國事。不久為契丹永康王耶律阮所執,死於契丹。
趙普(922-992),北宋臣。字則平,幽州薊縣(天津薊縣)人。後遷居洛陽。後周時為趙匡胤掌書記,參與策劃陳橋兵變。宋初任樞密使。乾德二年(964)為宰相。協助趙匡胤制定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統一戰略;提出「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等剝奪禁軍將領和藩鎮勢力的措施,以加強中央集權。太宗朝,又兩度為相。《宋史》贊其「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剛毅果斷,未有其比」。
趙匡胤(927-976),宋朝開國皇帝。即宋太祖。性孝友,有勇略。後周世宗時,從征淮南、揚州、壽春(今安徽壽縣)、濠泗等處,屢立大功。官至檢校太尉,節度歸德。顯德9年,出師御契丹,次年陳橋驛諸軍擁之還朝,乃受周禪即帝位,國號宋。先後平定荊南、南漢、江南等處,群雄相繼滅,至此乃告一統。天下既定,以文臣知州事,削藩鎮兵權,繩贓吏重法,以絕禍患之源,務農興學,輕刑薄斂,與民休息。在位十六年崩。廟號太祖,又稱藝祖。
趙昌,北宋畫家。字昌之。廣漢(四川廣漢)人。擅畫花果,兼工草蟲。師法滕昌佑,亦效徐崇嗣「沒骨法」。常在曉露未乾時觀察花卉,調色摹寫,自號「寫生趙昌」。精於敷彩、暈染,明潤勻薄而色若堆起,惟筆跡柔弱。存世作品有《杏花圖》、《蛺蝶圖》、《歲朝圖》等。
趙抃(1008-1084),北宋臣。字閱道,號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縣)人。景佑進士,累官殿中侍御史,彈劾不避權幸,時稱「鐵面御史」。治平初知成都府,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神宗即位,擢參知政事。有《御試官日記》、《清獻集》。
趙令穰,北宋畫家。字大年,汴京(河南開封)人。官崇信軍節度觀察留後。多藏書法名畫,與蘇軾、米芾等交遊。擅作設色平遠小景,風格清麗。亦工雪景,筆調似王維;兼善墨竹、禽鳥,學蘇軾小山叢竹,亦有情致。存世作品有《湖庄清夏》、《春江煙雨》等。
趙明誠(1081-1129),宋金石學家。字德父,密州諸城(今諸城)人。宋徽宗時尚書右僕射(丞相)趙挺之之季子。少為大學生,先後任鴻臚寺少卿、萊州太守、淄州知事、潮州軍州事等職。與妻李清照同好金石圖書,所藏商周彝器及漢唐石刻拓本甚富。曾仿歐陽修《集古錄》例,編成《金石錄》三十卷。
趙佶(1082-1135),宋徽宗。趙佶初封寧國公,哲宗即位後改封遂寧郡王、端王、彰信軍節度使等。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卒,趙佶以兄終弟及的方式即位。趙佶雖然在政治上昏庸無能,但其藝術成就,尤其書畫方面的成就是絕不亞與歷朝歷代的任何一個帝王的,他自創「瘦金體」書法聞名後世,存世畫跡有《芙蓉錦雞》、《池塘秋晚》、《四禽》、《雪江歸棹》等圖。死葬永佑陵。
趙鼎(1085-1147),南宋臣。字元鎮,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屬山西)人。崇寧進士。遷洛陽令。高宗立,權戶部員外郎,累遷御史中丞。紹興四年(1134)拜相。八年與秦檜論和議持異,罷節奉國軍。十七年移吉陽軍,知秦檜不容,絕食卒。《宋史》載其題銘旌:「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著《忠正德文集》。
趙伯駒(?-約1173),南宋畫家。字千里。為南宋宗室,高宗(趙構)時,官至浙東兵馬鈐轄。善畫山水,學唐李思訓父子筆法,秀勁工緻,布景周密,著色清麗,改變了唐人濃郁之風。兼工花果、竹石禽鳥,並精畫人物。傳有《江山秋色圖》,前人提為趙伯駒所作。其弟伯驌,字希遠,亦擅畫金碧山水和界畫、人物,尤長於花鳥,著特工,與兄齊名,現存作品有《萬松金闕》圖。
趙汝愚(1140-1196),南宋臣。字子直,饒州余干(江西余干)人。乾道進士。紹熙二年(1191),召吏部尚書。五年拜右相。為韓侂胄誣謫永州,途暴卒。「方孝宗崩,光宗疾,大喪無主。」「汝愚獨能奮不慮身,定大計於頃刻,收召明德之士,以輔寧宗之新政,天下翕然望治,其功可謂盛矣」(《宋史》)。
趙秉文(1159-1232),金文學家。磁州滏陽(今河北磁縣)人,字周臣,號閑閑老人。大定進士。累遷禮部尚書、翰林侍讀學士,同修國史。曾建言行遷都、導河、封建三事。知貢舉,改取文風峭麗者,被劾致仕。後復職,為翰林學士。與楊雲翼同掌文柄,進《龜鑒萬年錄》、《君臣政要》。工詩文、草書。著述頗富,有《閑閑老人滏水文集》。
趙師秀(?-1219),南宋詩人。字紫芝,號靈秀,又號天樂。溫州永嘉(今浙江)人。紹熙進士,歷高安推官。與徐照、翁卷、徐璣合稱「永嘉四靈」。反對江西詩派的艱澀生硬,推崇晚唐賈島、姚合的詩。比較擅長五律,多閑逸寫景之作,風格亦近賈島、姚合。著有《趙師秀集》、《天樂堂集》(已佚)。今存《清苑齋集》。
趙孟性(1199-1267前),南宋畫家。嘉興海鹽(今屬浙江)人,字子固,號彝齋。太祖十一世孫。寶慶進士。曾為湖州掾,入轉運司幕,知諸暨縣,嗣為御史所劾,罷歸。後曾作賈似道幕僚。工水墨梅、蘭、竹、石,取法揚無咎。尤精白描水仙,筆致細勁挺秀。能詩,善書法。存世書畫有《白描水仙卷》、《墨蘭卷》、《自書詩卷》等。著有《彝齋文編》。
趙汝適,南宋地理學家。太宗八世孫。理宗時,以朝散大夫提舉福建路市舶司。經心采訪來往商人、船員,收集海外諸國情況,於寶慶元年(1225),撰成《諸蕃志》。此書為研究宋代中外交通貿易及亞非諸國的歷史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
趙復,宋元之際理學家。字仁甫,世稱江漢先生,德安(湖北安陸)人。《元史》稱其為人「樂易而耿介」,「與人交,尤篤分誼」。元師攻宋時,在故鄉被俘,為姚樞發現,偕至燕京(北京)。建太極書院,講學其中。選取二程、朱熹等遺書八千宗卷,廣為傳播,由此北方始知有程朱之學。北方大儒許衡、郝經、劉因等皆因得其書而信奉理學。著作有《傳道圖》、《伊洛發揮》、《希賢錄》等。
趙孟頫(1254-1322),元書畫家。字子昂,湖州(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十四歲為真州司戶參軍。宋亡家居,自力於學。至元二十三年(1286)由程鉅夫於江南搜訪遺逸,才被引見忽必烈二十七年升集賢直學士。延佑三年(1316)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追封魏國公,謚文敏。著有《尚書注》、《琴原》、《樂原》。能篆、籀、分、隸、真、行、草書善畫山水、木石、花竹、人馬。
趙元欽,元科學家。字子恭。江西郡陽人。對天文、數學與物理各領域都有研究。提出中天觀測法以求恆星的赤經差;關於視角、光的直線傳播等也有研究。通過實驗得出大孔成像、小孔成像等正確結論。同時對圓周率也有深入研究,證明了是較為精確的近似值,並予應用。主要著作有《革象新書》五卷。
趙雍(1289-1360),元書畫家。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字仲穆,趙孟頫之子。官至集賢待制,同知湖州路總管府事。繼承其家學,工正、行、草書,亦長篆書,體勢清勁有力,並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尤精畫人馬,人稱其多得曹霸之法,寫蘭竹則腴潤灑落。其存世作品有《溪山漁隱》、《駿馬圖》、《著色蘭竹》等圖。其子鳳,字元文;麟,字彥徵,亦工書畫。
趙原,元末明初畫家。莒城(今山東莒縣,位沂水東南)人。一名元,字善長,號丹林,畫家。曾寓居於吳(今江蘇蘇州),明太祖朱元璋洪武間征至中書,命繪古代賢者之像,後被殺。他擅畫山水,遠師董源,近法王蒙,善用焦墨,頗得蒼郁幽深之致。並兼工竹石,亦為時所重。其存世作品有《合溪草堂》、《晴川送別》等圖。
趙鐩(?-1512),明農民起義軍將領。霸州文安(今屬河北)人。秀才出身。有膂力,因議論驚人,人稱「趙瘋子」。正德六年(1511),被起義軍所俘,為劉寵(即劉六)、劉宸(即劉七)等所信用,任劉惠部副元帥,改名懷忠。明使人招降,他復信要求皇帝「梟群奸之首以謝天下,即梟臣之首以謝群奸。」兵敗後,化裝做和尚,在江夏(今湖北武昌)被捕,於北京被殺。
趙文華(?-1557),明臣。慈溪(治今浙江鎮海西北)人。嘉靖八年(1529)進士。由刑部主事,累官至工部尚書。認權相嚴嵩為父。曾督師抗倭,恨將領張經、李天寵不阿附己,把他們誣陷害死。值胡宗憲討平通倭之徐海、陳東等寇,遂以功召還京。後因驕橫失寵,罷官病死。
趙南星(1550-1627),明政治家、文學家。字夢白,號儕鶴,別號清都散客,河北高邑(河北元氏)人。萬曆進士,官至吏部尚書。為東林黨重要人物,與鄒元標、顧憲成號稱海內三君。《明史》載其「慨然以整齊天下為任」。天啟三年(1623),任吏部尚書,草舊弊,任賢能,為權閹魏忠賢嫉恨,謫戍代州,病卒。有《趙忠毅集》、《味檗齋文集》、《笑贊》等。
趙左,明畫家。字文度,華亭(上海松江)人。工畫山水。受業於宋旭,宗董源、倪瓚、黃公望、與董其昌友善,曾為其代筆,善用干筆焦墨,長於烘染。畫雲山出己意,煙雲生動。首創「松江派」。
趙良棟(1621-1697),清將領。字擎之,號西華,寧夏(治銀川)人。順治初,應募從軍,署潼關守備。康熙十五年(1676),任寧夏提督,平定駐軍叛亂。三年後出兵攻吳三桂,授勇略將軍。康熙十九年(1680),進克成都,擢雲貴總督。次年與彰泰等攻下雲南城(今昆明),平定三藩之亂。後受權貴排擠,乞病歸里。
趙學敏(約1719-1805),清葯學家。字依吉,號恕軒,浙江錢塘(浙江杭州)人。通醫術,尤精葯學,著成《本草綱目拾遺》,載葯物七百十六種。又搜集醫學秘方及平時所錄效方匯編成《串雅內篇》、《串雅外篇》,保存了大量民間醫葯驗方。另有《醫林集腋》、《奇葯備考》等。
趙翼(1727-1814),清史學家、文學家。字耘松。江蘇陽湖(今常州)人。初由舉人充內閣中書,供職軍機處,乾隆中期成進士,授編修。出任鎮安知府、貴西兵備道。有經世之略、先後參與用兵緬甸、台灣之事。辭官後以著述為務,與同時學者袁枚、蔣士銓齊名。以史學見長。著有《二十二史札記》、《皇朝武功紀盛》、《陔余叢考》、《檐曝雜記》、《甌北詩集》。
趙之琛(1781-1860),清篆刻家。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字次閑,號獻父,別號寶月山人。篆刻早年師法陳鴻壽,後從陳豫鍾,取各家之長,以工整挺拔出之,尤以單刀著名。為「西泠八家」之一。工書法,亦能畫。有《補羅迦室印譜》及詩集等。
趙慶熺(1792-1847),清文學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秋舲。道光進士。曾選任為陝西延川知縣,未往,改金華教授,未履任。工詩詞,擅散曲。有《香消酒醒詞》、《香消酒醒曲》、《蘅香館詩稿》等。
趙之謙(1829-1884),清書畫家、篆刻家。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撝叔,號悲盦、無悶。清浙江會稽(今紹興)人。咸豐舉人。歷任江西奉新、南城等縣縣令。詩文務為新奇,書畫篆刻獨步一時,別具新意,影響頗大。著有《勇廬閑話》、《補環宇訪碑錄》、《六朝別字記》等,篆刻有《二金蝶堂印存》。並輯刻《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叢書》,收錄關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史料。
趙三多(1841-1902),清末義和團首領之一。又名洛珠,字祝盛,人稱趙老祝,直隸威縣(河北威縣)人。為梅花拳(後稱義和拳)師,在直、魯兩省交界鄉村廣設拳場,收徒兩千餘人。光緒二十四年(1898)在冠縣(屬山東)聚眾起義,以「助清滅洋」為旗幟,義和團運動由此發端。轉戰於直、魯兩省,多次攻打洋教堂及清軍。二十八年,兵敗被捕,絕食身亡。
趙爾豐(?-1911),清末將領。字季和,漢軍正藍旗人。歷任道員、川滇邊務大臣等職,曾在川邊推行改土歸流。又令川商自辦淺水輪,是為川江駛輪之始。宣統三年(1911)擢四川總督,鎮壓保路運動,時人斥為「屠戶」。武昌起義後,被迫宣布四川獨立,及見清廷未亡,又煽動兵變。被處死。
趙藩(1851-1927),清末民初學者。雲南劍川人,字樾村,號蝯仙。白族。清光緒舉人。早年參加鎮壓雲南杜文秀回民起義。曾任四川川南道按察使。辛亥革命前棄官回籍。1913年當選為眾議員入京,後反對袁世凱稱帝,曾代表唐繼堯任廣州護法軍政府交通部部長。1920年辭職回滇,任雲南省圖書館館長。編有《雲南叢書》,著有《向湖村舍詩初集、二集》、《桐華館夢緣集》等。
其他趙姓名人有傳說人物趙公明;春秋趙國君趙無恤、趙浣、趙籍、趙章、趙種、趙語、趙何、趙丹、趙偃、趙王遷、趙嘉,大臣趙豹;西漢大臣趙廣漢;東漢大臣趙溫;唐琴家趙耶利;北宋皇帝趙光義、趙恆、趙禎、趙曙、趙頊、趙煦、趙桓,大臣趙高,將領趙珣,詩人趙鼎臣;南宋皇帝趙構、趙昚、趙敦、趙擴、趙昀、趙禥、趙昰;金隱士趙質;明火器專家趙士禎,醫學家趙獻可,藏書家趙均;清大臣趙慎喬,文學家趙慈等;近當代趙姓名人有革命家趙世炎,政治家趙紫陽,民主革命家趙聲,紅軍將領趙博生,軍事家趙爾陸、趙壽山,抗日英雄趙尚志、趙一曼、趙登禹,北洋政府將領趙秉鈞,國民黨將領趙恆惕、趙錫田,佛教學者趙朴初,基督教學者紫宸,空間物理學家趙九章,物理學家趙忠堯,化學家趙承嘏,化學工程專家趙宗燠,地質學家趙亞曾、趙金科,葯學家趙燏黃,育種學家趙洪璋,建築師趙深,市政和道路工程專家趙祖康,語言學家趙元任,目錄版本學家趙萬里,編輯出版家趙家璧,戲曲理論家趙景深,音樂理論家趙沨,小說家趙樹理,專欄作家趙超構,畫家趙少昂、趙望雲、趙無極,電影演員趙丹、趙子岳,舞蹈演演員趙青,中央電視台台長趙化勇,電視主持人趙忠祥、趙赫,評劇演員趙麗蓉,西河大鼓趙派創始人趙玉峰,小品演員趙本山,相聲演員趙炎,羽毛球運動員趙劍華及青海省知名站長趙生祥等。
http://tieba..com/f?kz=59359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