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國時期魏蜀吳主要人物的名字,附帶一點歷史由來。
曹魏(魏國):
曹操魏太祖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又名吉利,生於永壽元年(公元155年),卒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沛國譙縣人(今安徽亳州市),西漢相國曹參的後代。史載曹操少時機警聰明,放盪任性講義氣,二十歲舉孝廉。公元189年因刺殺董卓未果而逃至己吾縣起兵,翌年會同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破何儀、劉辟等人並將漢獻帝接到許都,被封為大將軍、武平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殺掉呂布、收降張綉、東征劉備之後,與袁紹展開官渡之戰,基本平定北方。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六月出任漢丞相,七月南征劉表,九月征伐劉備,十二月在赤壁之戰中失利。建安十六年(公元213年)七月西征馬超、韓遂。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三月,漢獻帝授予曹操金印璽、紅綬帶和遠游冠,位列諸侯之上。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七月消滅張魯之後,漢獻帝允許曹操封立諸侯,任命三公,行使帝王權利。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五月自立為魏王。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七月西征劉備並於翌年五月退守長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因中風疾而卒於洛陽,時年六十六歲。二月葬於高陵(在河北臨彰西北部),謚號武王。
曹仁字子孝,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生於建寧元年(公元168年),卒於黃初四年(公元223年)。曹仁是曹操的堂弟。曹仁少時喜騎射游獵,後來聚集千餘名少年跟隨曹操征戰。在擊敗袁術、陶謙,攻打呂布,平定黃巾軍的戰斗中屢立戰功。曹仁忠義勇猛而有謀略,曾任別部司馬,安西將軍、大將軍、大司馬之職。曹仁卒於黃初四年(公元223年),謚號忠侯。
曹洪字子廉,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生年不詳,卒年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曹洪是曹操的堂弟。在討伐董卓時曾勇救曹操,在征呂布、劉表等戰役中屢立戰功,先後任鷹揚校尉、揚武中郎將、諫議大夫、厲鋒將軍、督護將軍之職,封明亭侯。魏文帝繼位之後,封曹洪為衛將軍、驃騎將軍並晉封野王侯、都陽侯。魏明帝繼位之後改封樂城侯。曹洪卒於太和六年(公元232年),謚號恭侯。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縣)人。生於建寧三年(公元170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郭嘉初投袁紹。
程昱字仲德,東郡東阿(今山東陽谷縣)人。生於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卒於黃初元年(公元220年)。程昱身長八尺,生有美髯,應曹操召用之後初為壽張縣令,天子遷都許昌之後出任尚書,濟陽太守,後升任振威將軍。在曹操平定中原之後,程昱上表辭官、閉門不出。史載程昱性情剛毅暴戾,常與人沖突,其膽識深得曹操信任。魏文帝繼位之後欲封程昱為三公,他卻死去。卒後謚號肅侯,追贈車騎將軍。
夏侯淵字妙才,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生年不詳,卒年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征伐孫權回師之後,夏侯淵擔任征西護軍、護軍將軍,封博昌亭侯。征馬超、平羌族之後任征西將軍。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在與劉備作戰中因分兵救助張郃,遭劉備襲擊而戰死,謚號憫侯。
樂進字文謙,陽平均衛國(今河南清豐)人。生年不詳,卒年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樂進身材矮小,為人忠勇。在跟隨曹操攻呂布,戰馬超,擊劉備,破袁紹諸戰役中敗眭固,誅嚴敬,斬殺淳於瓊,因多次立功而先後擔任陷陣都尉、討寇校尉、游擊將軍、右將軍之職,封廣昌亭侯。樂進於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去世,死後謚號威侯。
於禁字文則,泰山郡鉅平縣(今山東泰安市西南)人。生年不詳,卒年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於禁初投鮑信後在兗州投曹操,並經王朗薦為軍司馬,後升任陷陣都尉。在討伐袁紹期間先後擔任裨將軍、偏將軍,在奪取朱靈兵權之後升任左將軍。於禁在關羽「水淹七軍」之後投降關羽,隨後被東吳俘獲並送回魏國。在後來出使東吳之前,於禁去高陵拜謁曹操墓時看見他投降的壁畫,於是因慚愧生病而死。卒後謚號厲侯。
徐晃字公明,河東郡楊縣(今山西省洪洞縣)人。生年不詳,卒年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徐晃一生做事謹慎細心,初為河東小吏,隨楊奉討敵有功而升任騎都尉,後封為都亭侯。在曹操討伐楊奉時投降曹操,此後曾任裨將軍、偏將軍。曹丕繼位之後任右將軍,封逯鄉侯,在上庸打敗劉備之後改封陽平侯。徐晃於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去世,謚號壯侯。
許褚字仲康,沛國譙縣人(今安徽亳州市)。生卒年不詳。許褚以身材魁梧、力大過人而聞名汝南、淮南一代。在曹操巡視汝南、淮南時,許褚歸附曹操並作為身邊護衛,擔任校尉。在戰張綉、馬超時,許褚曾經勇救曹操,升任武衛中郎將。魏文帝繼位之後改封許褚為萬歲亭侯、武衛將軍,掌管禁軍。魏明帝繼位之後加封許褚為牟鄉侯。許褚一向謹慎穩重,與曹操、曹丕關系親密,死後謚號壯侯。
典韋字子滿,陳留國己吾縣(今河南河睢縣)人。生年不詳,卒年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典韋身魁力大,曹操軍中稱頌「帳下壯士一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荀攸字公達,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荀?蹲印I謨朗俁輳ü?156年),卒於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荀攸在何進掌權時期任黃門侍郎,在董卓進京時曾因密謀刺殺董卓而入獄,後棄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許都之後,荀攸出任濟南太守,又任尚書令,並為曹操軍師。曹操征伐呂布時荀攸與郭嘉獻計活捉呂布。平定河北期間,荀攸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消滅袁紹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為陵樹亭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出任中軍師,魏國建立之後出任尚書令。荀攸行事周密謹慎,計謀百出,深受曹操稱贊。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荀攸死於曹操伐吳路上。正始年間追封謚號敬侯。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生於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卒於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馬懿初為曹操的文學掾,在征伐張魯時立有大功。曹丕信任和器重司馬懿,封他為河津亭侯,後任丞相長史。曹睿繼位時,司馬懿出任驃騎大將軍,掌重兵鎮守西涼,卻被蜀國以離間計致使其被罷官。後因魏國屢屢敗於蜀國,曹睿只好再次起任司馬懿為平西都督。司馬懿深通兵法,指揮有度,與蜀國作戰期間使諸葛亮難以取得決定性勝利。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司馬懿鎮壓公孫淵並升任太尉。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兵變消滅獨攬大權的曹爽。
張郃字俊義,河間國鄚(今河北任丘縣)人。生年不詳,卒年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東漢末年,張郃應征入韓馥軍而討伐黃巾軍,時任軍司馬。後投袁紹並任校尉,因消滅公孫瓚有功而出任中郎將。官渡之戰中,張郃投奔曹操,被任命為偏將軍,封都亭侯,後因平定北方立功而升任平狄將軍。在破馬超、張魯之後,張郃駐守漢中,任盪寇將軍。曹丕繼位之後,張郃升任左將軍,封都鄉侯。張郃通曉應變之術,身為武將卻愛護讀書人。諸葛亮退守祁山時,張郃與蜀軍交戰,中箭身亡。謚號壯侯。
鍾會字士季,潁川郡長社(今河南長葛)人。生於黃初六年(公元225年),卒於景元五年(公元264年)。魏國太傅鍾繇之子。鍾會少機敏,博學識,善論辨,精通數般技藝。正始年間,歷任秘書郎、尚書、中書侍郎等職,封關內侯。魏高貴鄉公甘露二年(公元257年)隨司馬昭平定諸葛誕叛亂,朝廷欲授予太僕,鍾會堅辭不受而領司隸校尉,成為司馬昭心腹。景元三年(公元262年)任鎮西將軍,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與鄧艾等人攻打蜀國並佔領成都。此後鍾會結交蜀將,欲謀反魏,被胡烈之子等人趁其不備殺死,時年四十歲。
張遼字文遠,雁門郡馬邑縣(今山西朔縣)人。生於建寧二年(公元169年),卒於黃初三年(公元222年)。張遼本是東漢聶壹之後,為免遭人忌恨而改姓張。張遼初從丁原為從事,張遼受何進令招兵回來之後,何進已敗亡,遂歸董卓,又歸呂布,任騎都尉。呂布被李傕打敗,張遼隨呂布逃往徐州,出任魯國國相,時年二十八歲。曹操消滅呂布時收降張遼,授予中郎將,封關內侯,因張遼屢立戰功而升任裨將軍。曹操征討張魯時,張遼駐守合肥大戰孫權,威震逍遙津,曹操升任張遼為征東將軍。曹丕繼位之後升任張遼為前將軍,封晉陽侯。張遼死於江都縣,謚號剛侯。
鄧艾字士載,義陽郡棘陽(今河南信陽)人。生於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卒於景元五年(公元264年)。鄧艾初被舉為都尉學士,但因口吃僅被任為看守稻田的小吏,並因每遇高山大澤即觀測度量、指點如何借地勢屯兵扎營而受到時人譏笑。後來因公入朝謁見太尉司馬懿,受到賞識而破格錄用為尚書郎。當時朝廷欲屯田備戰,鄧艾經實地考察並著作《濟河論》,被司馬懿所贊同並全面推行。嘉平元年(公元249年)鄧艾因料事精確而與郭淮擊潰姜維,升任討寇將軍,封關內侯。後任安西將軍,封方城亭侯。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軍進攻蜀國,鄧艾殺死諸葛瞻等人,攻佔成都,升任太尉。後為鍾會等人誣告謀反而被押解回京。鍾會死後,其部下追回囚車,將鄧艾迎回成都。後來田續之子等人在綿竹西部殺死鄧艾。
曹睿字元仲,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生於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卒於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曹睿是曹丕之子,十五歲封武德侯,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封為齊公,黃初七年(公元226年)立為太子,繼位為帝。曹睿在位期間與吳蜀抗衡,但因宗室大臣無棟梁之材,不得不依靠司馬氏。並因不體恤民眾,留意玩飾而使曹魏政權日趨沒落,終被司馬氏所篡。曹睿擅長樂府詩,曾經鼓勵學術活動。景初三年(公元239年)而卒,年僅三十五歲。謚號明帝。
曹丕字子桓,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生於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卒於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是曹操之子,後被立為太子。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任五官中郎將,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任丞相、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改年號延康元年,同年稱帝,改年號黃初年。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加封孫權為吳王。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去世,時年四十歲。曹丕喜好文章學問,自己曾著作文章百餘篇,並讓儒學者撰集經傳千餘篇,名曰《皇覽》
蜀漢(蜀國):
趙雲,蜀國五虎大將第三位。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原為公孫瓚的部下,後歸劉備。劉備被曹軍打敗於當陽長坂坡,趙雲六進六齣曹操百萬軍中,救出了甘夫人與阿斗。劉備東吳招親,趙雲領軍護衛,後攔江截救阿斗,一桿長槍,神出鬼沒,渾身是膽,一生征戰無數,屢建奇功,後拜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公元二二七年隨諸葛亮進攻關中,失利於箕谷,退回漢中,不久病死,享年七十三歲。 後人有詩贊趙雲說: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
漢水功勛在,當陽姓字彰。
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
馬超,生於公元一七六年,死於公元二二二年,蜀國五虎大將第四位。字孟起,右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人,出身於涼州豪強家庭。東漢末年隨父親馬騰起兵打仗,任偏安將軍、封都亭侯。父親馬騰被曹操用計殺害後,領兵為父 報仇。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進攻曹操,與許褚大戰於潼關,後被曹操用反間計打敗,逃回涼州,又被揚阜等殺敗,逃往漢中歸附張魯。後投歸劉備,攻取成都時立下大功,拜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鄉侯。用一桿長槍,有神威將軍的美名,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勇有餘,謀不足。後病死。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谷縣)人。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後死於戰場,姜維任參軍。公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奪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鎮守天水的魏將姜維歸附蜀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公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代。從文字上看,古代「羌」、「姜」字形相近,一音之轉。《後漢書.西羌傳》:「西羌之本,姜姓之別也。」可證,姜維是三國時期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幹部」之一。 姜維的一生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歸附蜀漢後曾先後四次隨諸葛亮出師北伐,立下了許多戰功。諸葛亮逝世後,他從容鎮定,有條不紊地整頓軍馬安全撤退。費禕死後,他總攬軍權,曾先後多次出兵北伐,決心完成前人未竟事業統一天下。直到劉禪投降,西蜀滅亡後,他還想利用鍾會復興蜀漢,可見出他忠於蜀漢的堅定信念。另外,姜維在繼承相貫徹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關系、加強民族團結方面,也作了許多努力,有一定貢獻。諸葛亮死後,姜維為涼州刺史。公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變亂,姜維率兵前往平定。隨後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大戰魏將郭淮、夏侯霸於洮西。這兩次出兵,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撫了少數民族,調整了民族關系,實現了民族團結的願望。
魏延,蜀國名將。子文長,義陽(今河南省桐柏)人。關羽攻長沙時,魏延殺主獻城,後隨劉備入川,一路戰功不少。任鎮遠將軍,漢中太守。隨諸葛亮平定南蠻,在陳倉力劈曹魏大將王雙,遷升為征西大將軍,封南鄭侯。諸葛亮死後,與長史楊儀爭兵權,被諸葛亮生前安排的馬岱誅殺。擅用大刀,刀法熟練。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卧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為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於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於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雲: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公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系,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丑。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於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於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
張飛,劉備義弟,五虎大將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坂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巴西大戰張飛,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以後拜為本騎將軍,封西鄉侯。公元二二一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死時只有五十五歲。
劉備,公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公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
龐統,劉備謀士。字士元,襄陽(今湖北省襄樊)人。外號「鳳雛」先生,與諸葛亮齊名。龐統其貌不揚,卻胸懷韜略,素有大志,他是東漢末年、三國之初可遇而不可求的怪才。龐統平日和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徐庶是要好的朋友。龐統和諸葛亮在這些朋友中是出類拔萃的大才。世人稱:「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領荊州時,任龐統為耒陽縣令,在縣官位上不理縣事,後經諸葛亮、魯肅再三推薦,被劉備任為副軍師中良將。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與劉備進取川中時,在卉縣(今四川省廣漢北)落鳳坡被劉璋手下名將張任用伏兵亂箭射死,當時只有三十六歲。死後追爵為關內侯。後 《三國演義》的龐統有更多的智謀表現。而史實的龐統則與法正先後為劉備在野戰、軍事方面的倚重的智囊。陳壽先生比法正為程昱郭嘉,比龐統為荀彧。
馬岱,馬超堂弟,蜀漢名將。隨馬超作戰多年,歸附劉備後作戰英勇,隨諸葛亮平定南蠻,在七擒孟獲時多次立功。諸葛亮見馬岱忠勇,臨死前授以密計,在魏延造反時一刀誅殺了魏延。
黃忠,蜀國五虎大將最後一位。字漢升,南陽(今河南省南陽)人。最初在劉表屬下任中郎將鎮守長沙攸縣。當曹操南下時,仍忠守長沙。後劉備派關羽攻長沙時,城破被困,降了劉備。劉備平荊南四郡後,隨其進取四川,常打先鋒,勇冠三軍。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取漢中時,黃忠在定軍山用計斬曹軍大將夏侯淵,大敗曹軍,被封為征西大將軍。使一口大刀,箭法精良,百發百中,年歲雖大,卻常不服老。劉備為漢中王後,拜忠為後將軍,後賜關內侯。220年,黃忠病逝於營寨中,享年七十五歲。
關興,關羽的親生兒子。關羽遇害後,隨劉備東征伐吳,英勇殺敵。諸葛亮伐魏時,關興是主要戰將,屢建戰功。後殺東吳潘璋,奪回關羽的青龍偃月刀
張苞,張飛之子。為替父報仇,隨劉備東征伐吳。用丈八蛇矛,打仗勇猛,武藝高強,與關興是當時蜀軍中的優秀將領。隨諸葛亮伐魏時,在戰事中不慎趺落山中,頭部受傷,不久死去。
關平,冀州關家莊關定的兒子。關羽千里走單騎尋找劉備時收為義子。跟關羽學習武藝,深得關羽刀法,一生伴隨關羽。關羽被東吳呂蒙、陸遜用計襲取荊州後敗走麥城,關平同往,後與關羽一同被俘,遭孫權殺害。
東吳(吳國):陸遜字伯言。陸遜家族世代為江東大族。陸遜二十一歲時開始在孫權將軍府中任職,歷任東西曹令史、海昌屯田校尉、定威校尉。陸遜曾經諫議孫權平定山越族的動亂,時拜右都督。東吳攻打關羽時,陸遜設計蒙蔽關羽,並與呂蒙一起消滅關羽,佔領南郡,被封為撫邊將軍,華亭侯。黃武元年(公元222年),陸遜任大都督統兵抵禦劉備大軍並運用計謀擊退劉備。孫權極其信任陸遜,並把印章放在他那裡,所有的公文都給陸遜過目並蓋章。赤烏七年(公元244年)陸遜出任丞相,翌年去世,謚號昭侯。
周瑜字公瑾,與孫策交好,曾隨當時寄身袁術的孫策攻伐江東諸侯,後來孫策派周瑜鎮守丹陽。袁術聽說周瑜很能幹,曾聘周瑜為將軍,但是周瑜認為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建安三年,周瑜投奔孫策,任職中郎將。孫策死後,周瑜以中護軍之職和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執掌軍政大事。赤壁大戰期間力主拒曹並使用若干計謀獲得勝利。赤壁大戰之後,周瑜諫議孫權將劉備安撫在吳郡,以美女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孫權未採納。孫權後來採納周瑜的諫議,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然後消滅曹操,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准備時死於巴陵,時年三十六歲。孫權曾為其素服吊喪。史料記載周瑜性情開朗,氣度寬宏,深得時人好感。周瑜精通樂律,即使在醉酒時也能聽出音律的錯誤。
甘寧少時英武過人,曾嘯聚山林二十餘年。後歸正途並廣學諸子之書,先投劉表,因未受重用而投黃祖。在孫權攻伐黃祖時,甘寧歸附東吳,並受到孫權厚待。甘寧在東吳期間,以其勇武而在數次戰役中立功,官拜折沖將軍。甘寧開朗英武而有計略,輕財敬士,軍士們都樂於為其效命。甘寧去世之後,孫權非常痛惜。
孫策是孫堅之長子,孫權之兄。孫堅死後,孫策年十餘歲便跟隨袁術。因英勇善戰和善於用人而受到袁術賞識,並得到其父的部屬。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孫策消滅劉繇。袁術稱帝之後,孫策寫信譴責袁術並與其脫離關系,被曹操封為討逆將軍。袁術死後,劉勛攔截住欲投奔孫策的袁術余部。孫策因此設計奇取廬江,劉勛部將全部投降,孫策趁勢統一江東。曹操驚異孫策的能力而不得不安撫孫策。官渡之戰期間,孫策想偷襲許昌迎接漢獻帝,不料被許貢家客襲擊而身負重傷,當夜死亡,年僅二十六歲。孫權繼位之後封孫策為長沙桓王。
呂蒙十五、六歲時偷偷隨姐夫鄧當去打仗,因殺死鄧當手下一個瞧不起他的官吏而向袁雄自首。孫策認為呂蒙不尋常並授予別部司馬。孫權繼位之後,曾打算合並軍士。呂蒙暗中借貸以整軍容,孫權檢閱之後十分高興並給呂蒙增兵。呂蒙參加討伐丹陽的戰役,因功而受平北都督,兼任廣德縣令。呂蒙曾經諫議周瑜破除圍困甘寧的曹仁,並因功而受偏將軍。魯肅死後,呂蒙接替他並設計偷襲荊州,殺死關羽。呂蒙於四十二歲時死於內殿並囑咐後人將孫權封賞的財物返還孫權,孫權聞知甚悲。呂蒙少時做事膽大,成年之後勤於學習,是既勇猛又有計略的武將。
魯肅是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早年魯肅在袁術手下當東城長,後經周瑜的推薦,成為孫權的參謀,很早就為孫權謀劃了成就帝業的戰略計劃,深受孫權器重。赤壁戰前,魯肅在聯合劉備、勸說孫權抗曹等方面都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並在之後協助周瑜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赤壁戰後,魯肅從大局考慮,又勸說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繼續鞏固孫劉聯盟。周瑜去世後,魯肅接任他的位置,負責處理荊州事務。赤壁之戰時,魯肅力主抗曹,出使聯合劉備,並協助諸葛亮、周瑜說服孫權。魯肅為人忠厚老實,不忍周瑜陷害諸葛亮,多次協助諸葛亮脫險。赤壁戰後,魯肅在諸葛亮的設計下,成為保人,將荊州「借」予劉備,此後多次討要不成,處於兩難的境地。
黃蓋是吳國著名將領,身高約合現今1.67米。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零陵)人。能征善戰,有謀有勇,擅長使鐵鞭,作戰極為勇猛,一生立過無數戰功。 黃蓋喜好學問,好讀書。少時家貧,倚靠賣柴維生,生活困苦,所以更加努力讀書,希望出人頭地。最初任鄉間小官,後被推薦為「孝廉」,追隨孫堅打天下;孫堅死後,便追隨孫策;孫策死後,便追隨孫權。赤壁大戰時,建議用火攻,配合周瑜,行使苦肉計,並詐降曹操,率船火燒曹操水軍,立下大功。赤壁大戰後不久,黃蓋被拜為武鋒中郎將。後來,長沙郡益陽遭山賊攻打,孫權加封他為偏將軍,前去討伐。就在這次出征中,黃蓋病死。
程普,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三國時東吳名將,也是孫氏麾下首席宿將,善使一條鐵脊蛇矛,驍勇善戰。初從孫堅,為諸侯聯盟軍中前鋒,於汜水關殺死董卓部將胡軫。後孫堅於洛陽皇宮中得國璽,程普述其源流,並勸孫堅收軍回江東,觀時局以應天命;時為劉表軍所襲,兩家結怨。不久孫堅跨江擊劉表,程普敗蔡瑁、殺呂公,表現活躍;然而孫堅亦喪於是役。孫堅死後,程普隨孫策、孫權,討王朗嚴白虎之流,攻劉繇黃祖之輩,周旋江、淮,咸積功勞。後曹操大軍下江南,孫權以程普與周瑜共為左右都督;程普初時甚輕周瑜,後見其才乃服之,更同領軍大破曹操。程普又從圍魏將曹仁於南郡,與周瑜同掌兵權。後周瑜得病,程普代引軍赴合淝為孫權助戰,數次保住大軍。曹操欲挑起蜀吳戰火時,表程普為江夏太守。後程普鎮守地方,少有隨軍征伐。有威姿容貌,好計略,善於應對,其性格好施與,喜敬士大夫。
太史慈(166—207年),字子義,東萊郡黃縣(今山東黃縣東黃城集)人,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於赤壁之戰前病逝,死時才四十一歲。
韓當,字義公,幽州遼西郡令支縣人,與右北平郡人程普都是幽州人。因為長於弓箭、騎術,膂力過人,韓當被孫堅賞識,追隨他四處征伐周旋,數次冒險犯難,攻陷敵人、擒拿俘虜。勤奮辛苦有功勞[注引《吳書》『以軍旅陪隸,分於英豪,故爵位不加』段待譯),成為 別部司馬。等到孫策東渡長江,韓當追隨討伐揚州的丹陽郡、吳郡、會稽郡,升遷為 先登校尉 ,孫策授兵二千,馬五十匹。再追隨孫策征伐揚州廬江郡的太守劉勛,在荊州江夏郡的沙羨縣擊破黃祖,回師討平了揚州豫章郡的鄱陽縣,兼領樂安縣長,山越畏懼心服。
韓當,吳國名將。武藝高強,參加過多次重要戰役,屢建戰功,熟悉水戰,勇猛過人。
② 中國有多少人姓鄒鄒姓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是哪裡
當代鄒姓的人口400萬,為全國第七十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29%。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鄒姓人口由38萬增到近370萬,增長了近10倍,鄒姓人口的增長速度低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鄒姓人口增長率是呈∧形的態勢。鄒姓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於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大約佔全國鄒姓總人口的38%,其次分布於四川、廣東、福建、江蘇、重慶、吉林、貴州,七省的鄒姓又集中了37%。江西為鄒姓第一大省,大約佔全國鄒姓總人口的14%。全國形成了以贛、鄂、湘為中心的鄒姓聚集區。在600年期間,鄒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主要由東南部向北的回遷,南部向西部的遷移。鄒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湘贛閩、黔渝、四川大部、湖北大部、陝西南端、山東東端、雲南東部、廣西北部、廣東大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黑吉東部、遼寧南部,鄒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42%以上,中心地區可達1.5%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1.8%,居住了大約65%的鄒姓人群。在粵桂南部、台瓊、雲川西部、湖北北部、陝甘寧南部、青海西部、河南南部、皖浙大部、江蘇、山東中部、遼吉黑大部、內蒙古東部、新疆西北,鄒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4%—0.42%之間,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31.8%,居住了大約31%的鄒姓人群。
③ 北宋時期的名人,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只要有名你就說,說的最多給分
【文臣武將】
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韓重斌、韓令坤、慕容延劍、符彥卿、王景、王晏、郭從義、李洪信、武行德、楊承信、侯章、折德扆、馮繼業、王承美、李繼周、孫行友、侯益、孫延廣、張從恩、扈彥珂、薛懷讓、趙贊、李繼勛、葯元福、趙晁、郭崇、楊廷璋、宋偓、向拱、王彥超、張永德、王全斌、康延澤、王繼濤、趙普、吳廷祚、李崇矩、王仁贍、楚昭輔、李處耘、曹彬、潘美、李超、張美、郭守文、尹崇珂、劉廷讓、袁繼忠、崔彥進、張廷翰、皇甫繼明、張瓊、曹翰、楊信、黨進、李漢瓊、劉遇、李懷忠、米信、田重進、劉廷翰、崔翰、李瓊、郭瓊、陳承昭、李萬超、白重贊、王仁鎬、陳思讓孫若拙、焦繼勛、劉重進、袁彥、祁廷訓、張鐸、李萬全、田景咸、李谷、昝居潤、竇貞固、李濤、孫仲容、王易簡、趙上交、張錫、張鑄、邊歸讜、劉溫叟、劉濤、邊光范、劉載、程羽、張昭、竇儀、呂余慶、劉熙古、石熙載、李穆、薛居正、沈倫、盧多遜、宋琪、宋雄、李昉、宗諤、孫昭述等、呂蒙正、張齊賢、賈黃中、錢若水、蘇易簡、郭贄、李至、辛仲甫、王沔、溫仲舒、王化基、張宏、趙昌言、陳恕、魏羽、柴禹錫、張遜、楊守一、趙鎔、周瑩、王繼英、王顯、陶谷、扈蒙、王著、王祐、子旭、孫質、楊昭儉、魚崇諒、張澹、高錫從、顏衎、劇可久、趙逢、蘇曉、高防、馮瓚、邊珝、王明、許仲宣、楊克讓、段思恭、馬令琮、杜漢徽、張廷翰、吳虔裕、蔡審廷、周廣、張勛、石曦、張藏英、陸萬友、楊業、王貴、荊罕儒、曹光實、張暉、司超、李進卿、子延渥、楊美、何繼筠、李漢超、子守恩、郭進、牛思進、王贊、張保續、趙玭、盧懷忠、王繼勛、丁德裕、張延通、梁迥、史珪、田欽祚、劉福、安守忠、孔守正、譚延美、元達、常思德、尹繼倫、薛超、丁罕、趙瑫、劉保勛、滕中正、劉蟠、孔承恭、宋璫、袁廓、樊知古、郭載、張鑒、姚坦、索湘、宋太初、盧之翰、鄭文寶、王子輿、劉綜、卞袞、許驤、裴庄、馬全義、雷德驤、王超、王繼忠、傅潛、張昭允附、戴興、王漢忠、王能、張凝、魏能、陳興、許均、張進、李重貴、呼延贊、劉用、耿全斌、周仁美、田紹斌、王榮、楊瓊、錢守俊、徐興、王杲、李重誨、白守素、張思鈞、李琪、王延、范、呂端、畢士安、寇準、李沆、王旦、向敏中、王欽若、林特附、丁謂、夏竦、陳堯佐、宋庠、陳執中、劉沆、馮拯、賈昌朝、梁適、魯宗道、薛奎、王曙、蔡齊、楊礪、宋湜、王嗣宗、李昌齡、趙安仁、陳彭年、任中正、周起、程琳、姜遵、范雍、趙稹、任布、高若訥、高瓊、范廷召、葛霸、曹利用、張耆、楊崇勛、夏守恩、狄青、張玉、吳育、宋綬、李若谷、王博文、王鬷、李諮、程戡、夏侯嶠、盛度、丁度、張觀、鄭戩、明鎬、王堯臣、孫、田況、田錫、王禹偁、張詠、掌禹錫、蘇紳、王洙、柳植、聶冠卿、馮元、趙師民、張錫張揆、楊安國、尹洙、孫甫、謝絳、子景溫、葉清臣、楊察、韓丕、師頏、張茂直、梁顥、楊徽之、楊澈、呂文仲、王著、呂祐之、孔道輔、鞠詠、劉隨、曹修古、郭勸、段少連、彭乘、嵇穎、梅摯、司馬池、李及、燕肅、蔣堂、劉夔、馬亮、陳希亮、狄棐、子遵度、郎簡、孫祖德、張若谷、石揚休、祖士衡、李垂、張洞、李仕衡、楊偕、王沿、杜杞、楊畋、周湛、徐的、姚仲孫、陳太素、馬尋、杜曾、邊肅、梅詢、馬元方、薛田、寇瑊、楊日嚴、李行簡、章頻、陳琰、李宥、王臻、魚周詢、賈黯、李京、吳鼎臣、附、呂景初、馬遵附、吳及、范師道、張昷之、魏瓘、滕宗諒、劉越附、李防、趙湘、唐肅、周渭、梁鼎、范正辭、子諷、劉師道、王濟、方偕、曹穎叔、劉元瑜、楊告趙及、楊億、晁迥、劉筠、薛映、謝泌、朱台符、戚綸、張去華、樂黃目、柴成務、喬維岳、王陟附、張雍、董儼、魏廷式、盧琰、宋摶、凌策、楊覃、陳世卿、上官正、盧斌、周審玉、裴濟、李繼宣、張旦、張煦、張佶、王延德、常延信、程德玄、王延德、魏震、張質、楊允恭、秦羲、謝德權閻日新、李迪、王曾弟、張知白、杜衍、晏殊、龐籍、孫恭孫、王隨、章得象、呂夷簡、張士遜、韓琦、曾公亮、陳升之、吳充、王珪、富弼、文彥博、范仲淹、范純仁、韓億、韓絳、韓維、韓縝、包拯、吳奎、趙、邵亢、馮京、錢惟演、張方平、王拱辰、歐陽修、蔡襄、呂溱、王素、余靖、彭思永、張存、鄭獬、陳襄、錢公輔、孫洙、豐稷、呂誨、劉述、劉琦、錢顗、鄭俠、何郯、吳中復、從孫擇仁、陳薦、王獵、孫思恭、周孟陽、齊恢、楊繪、劉庠朱京、蔚昭敏、高化、周美、閻守恭、孟元、劉謙、趙振、張忠、范恪、馬懷德安俊、石普、張孜、許懷德、李允則、張亢、劉文質、趙滋、劉平、郭遵、任福、王珪、武英、桑懌、耿傅、王仲寶、景泰、王信、蔣偕、張忠、郭恩、張岊、張君平、史方、盧鑒、李渭、王果郭諮、王安石、唐坰附、王安禮、王安國、李清臣、安燾、張璪、蒲宗孟、黃履、蔡挺、王韶、薛向、章楶、常秩、鄧綰、李定、蹇周輔、徐鐸、王廣淵、王子韶、何正臣、陳繹、任顓、李參、郭申錫、傅求、張景憲、竇卞、張瑰、孫瑜、許遵、孫長卿、周沆、李中師、羅拯、馬仲甫、王居卿、孫構、張詵、蘇寀、馬從先、滕元發、李師中、陸詵、趙禼、孫路、游師雄、穆衍、楊佐、李兌、沈立、張掞、張燾、俞充、劉瑾、閻詢、葛宮、徐禧、李稷附、高永能、沈起、劉彝、熊本、蕭注、陶弼、林廣、種世衡、師道、師中、司馬光、呂公著、范鎮、蘇軾、蘇轍、呂大防、劉摯、蘇頌、王存、孫固、趙瞻、傅堯俞、梁燾、王岩叟、鄭雍、孫永、元絳、許將、鄧潤甫、林希、蔣之奇、陸佃、吳居厚、溫益、孫覺、弟覽、李常、孔文仲、弟武仲、平仲、李周、鮮於侁、顧臨、李之純、劉安世、鄒浩、田晝、王回、曾誕附、陳瓘、任伯雨、陳次升、陳師錫、彭汝礪、呂陶、張庭堅、龔夬、孫諤、孫鼛、吳時、李昭吳師禮、王漢之、黃廉、朱服、張舜民、盛陶章衡、傅楫、沈畸、蕭服附、徐勣、張汝明、黃葆光、石公弼、張克公附、毛注洪彥升、郝質、賈逵、竇舜卿、劉昌祚、盧政、燕達、姚兕、楊燧、劉舜卿、苗授、王君萬、趙挺之、張商英、劉正夫、何執中、鄭居中、張康國、朱諤、劉逵林攄、唐恪、李邦彥、余深、薛昂、吳敏、王安中、王襄、趙野、曹輔、耿南仲、何栗、孫傅、陳過庭、張叔夜、聶昌、張閣、張近、鄭僅、宇文昌齡、沈銖、路昌衡、謝文瓘、陸蘊、黃寔、姚祐、樓異、沈積中、李伯宗汪澥、賈易、董敦逸、上官均、來之邵、葉濤、楊畏、崔台符、楊汲、呂嘉問、劉拯、錢遹石豫、左膚附、許敦仁、吳執中、吳材、劉昺、宋喬年、何灌、李熙靖、王雲、譚世勣、梅執禮、程振、劉延慶、李綱上、李綱下、宗澤、趙鼎、張浚、朱勝非、呂頤浩、范宗尹、范致虛、呂好問、李光、許翰、許景衡、張愨、張所、陳禾、蔣猷、韓世忠、岳飛、劉錡、吳玠、吳璘、李顯忠、楊存中、郭浩、楊政、王德、王彥、魏勝、張憲、楊再興、牛皋、胡閎休、張俊、張宗顏、劉光世、王淵、解元、曲端、王友直、李寶、成閔、趙密、劉子羽、呂祉、胡世將、鄭剛中、白時中、徐處仁、馮澥、王倫、宇文虛中、湯思退、朱倬、王綸、尹穡、王之望、徐俯、沈與求、翟汝文、王庶、辛炳、朱弁、鄭望之、張邵、洪皓、張九成、胡銓、廖剛、李迨、趙開、鄧肅、李邴、滕康、張守、富直柔、馮康國、常同、張致遠、薛徽言、陳淵、魏矼、潘良貴、呂本中、向子諲、陳規、季陵、盧知原、陳桷、李璆、李朴、王庠、王衣、衛膚敏、劉珏、胡舜陟、沈晦、劉一止、胡交修、綦崇禮、章誼、韓肖胄、陳公輔、胡松年、曹勛、李稙、韓公裔、何鑄、王次翁、范同、楊願、樓炤、勾龍如淵、薛弼、羅汝楫、范如圭、吳表臣、王居正、晏敦復、黃龜年、程瑀、張闡、洪擬、趙逵、張燾、黃中、孫道夫、曾幾、李彌遜、陳俊卿、虞允文、辛次膺、陳康伯、梁克家、汪澈、葉義問、蔣芾、葉顒、葉衡、葛邲、錢端禮、魏杞、周葵、施師點、蕭燧、龔茂良、劉珙、王蘭、黃祖舜、王大寶、金安節、王剛中、李彥穎、范成大、黃洽、汪應辰、王十朋、吳芾、陳良翰、杜莘老、周執羔、王希呂、陳良祐、李浩、陳橐、胡沂、唐文若、李燾、尤袤、謝諤、顏師魯、袁樞、李椿、劉儀鳳、張孝祥、李衡、王自中、家願、張綱、張大經、蔡洸、莫濛、周淙、劉章、沈作賓、周必大、留正、胡晉臣、趙汝愚、彭龜年、黃裳、羅點、黃度、周南附、林大中、陳騤、黃黼、詹體仁、胡紘、何澹、林栗、高文虎、陳自強、鄭丙、京鏜、謝深甫、許及之、梁汝嘉、樓鑰、李大性、任希夷、徐應龍、庄夏、王阮、王質、陸游、方信孺、史浩、王淮、趙雄、權邦彥、程松、陳謙、張岩、徐誼、吳獵、項安世、薛叔似、劉甲、楊輔、劉光祖、余端禮、李璧、丘、倪思、宇文紹節、李蘩、鄭王庭秀附、仇悆、高登、婁寅亮、宋汝為、王信、汪大猷、袁燮、吳柔勝、游仲鴻、李祥、王介、宋德之、楊大全、辛棄疾、何異、劉宰、劉龠、柴中行、李孟傳、陳敏、張詔、畢再遇、安丙、楊巨源、李好義、趙方、賈涉、扈再興、孟宗政、張威、汪若海、張運、柳約、李舜臣、孫逢吉、章穎、商飛卿、劉穎、徐邦憲、李宗勉、袁甫、劉黻、王居安、崔與之、洪咨夔、許奕、陳居仁、劉漢弼、杜范、楊簡、錢時附、張虙、呂午、吳昌裔、汪綱、陳宓、王霆、高定、張忠恕、唐璘、婁機、沈煥、舒璘附、曹彥約、范應鈴、徐經孫、湯璹、蔣重珍、牟子才、朱貔孫、歐陽守道、孟珙、杜杲、子庶、王登、楊掞、張惟孝、陳咸、趙汝談、趙汝讜、趙希、趙彥吶、趙善湘、趙與歡、趙必願、史彌遠、鄭清之、史嵩之、董槐、葉夢鼎、馬廷鸞、傅伯成、葛洪、曾三復、黃疇若、袁韶、危稹、程公許、羅必元、王遂、吳淵、余玠、汪立信、向士璧、胡穎、冷應澄、曹叔遠、王萬馬光祖、喬行簡、范鍾、游似、趙葵、謝方叔、吳潛、程元鳳、江萬里、王龠、章鑒、陳宜中、文天祥、宣繒、薛極、陳貴誼、曾從龍、鄭性之、李鳴復、鄒應龍、余天錫、王伯大、鄭寀、應亻繇、徐清叟、李曾伯、王野、蔡抗、張磻、楊棟、姚希得、包恢、常挺、陳宗禮、常、家鉉翁、李庭芝、林勛、劉才邵、許忻、應孟明、曾三聘、徐僑、度正、程珌、吳泳、徐范、李韶、王邁、史彌鞏、陳塤、陸持之、徐鹿卿、趙逢龍、趙汝騰、孫夢觀、洪天錫、黃師雍、徐元傑、劉應龍、潘牥、洪芹、趙景緯、馮去非、徐霖、徐宗仁、危昭德、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程氏門人、朱熹、張栻、……
【女性】
花蕊夫人、大周後、小周後、李清照、魏玩、劉娥、李宸妃、慈聖光獻皇後、高滔滔、向皇後、李師師、朱淑真、……
【其它】
畢升、沈括、蔡京,童貫,楊戩,梁師成,李彥,王黼,高俅,曾布……
④ 三國時期所有人名字、簡介,是盡量多
蜀國
劉備,公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公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丑。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於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於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
張飛,劉備義弟,五虎大將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坂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巴西大戰張飛,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以後拜為本騎將軍,封西鄉侯。公元二二一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死時只有五十五歲。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卧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為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於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於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雲: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公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系,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准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諳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斗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龐統,劉備謀士。字士元,襄陽(今湖北省襄樊)人。外號「鳳雛」先生,與諸葛亮齊名。龐統其貌不揚,卻胸懷韜略,素有大志,他是東漢末年、三國之初可遇而不可求的怪才。龐統平日和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徐庶是要好的朋友。龐統和諸葛亮在這些朋友中是出類拔萃的大才。世人稱:「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劉備領荊州時,任龐統為耒陽縣令,在縣官位上不理縣事,後經諸葛亮、魯肅再三推薦,被劉備任為副軍師中良將。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與劉備進取川中時,在卉縣(今四川省廣漢北)落鳳坡被劉璋手下名將張任用伏兵亂箭射死,當時只有三十六歲。死後追爵為關內侯。
《三國演義》的龐統有更多的智謀表現。而史實的龐統則與法正先後為劉備在野戰、軍事方面的倚重的智囊。陳壽先生比法正為程昱郭嘉,比龐統為荀彧。
趙雲,蜀國五虎大將第三位。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原為公孫瓚的部下,後歸劉備。劉備被曹軍打敗於當陽長坂坡,趙雲六進六齣曹操百萬軍中,救出了甘夫人與阿斗。劉備東吳招親,趙雲領軍護衛,後攔江截救阿斗,一桿長槍,神出鬼沒,渾身是膽,一生征戰無數,屢建奇功,後拜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公元二二七年隨諸葛亮進攻關中,失利於箕谷,退回漢中,不久病死,享年七十三歲。
馬超,生於公元一七六年,死於公元二二二年,蜀國五虎大將第四位。字孟起,右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人,出身於涼州豪強家庭。
東漢末年隨父親馬騰起兵打仗,任偏安將軍、封都亭侯。父親馬騰被曹操用計殺害後,領兵為父 報仇。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進攻曹操,與許褚大戰於潼關,後被曹操用反間計打敗,逃回涼州,又被揚阜等殺敗,逃往漢中歸附張魯。後投歸劉備,攻取成都時立下大功,拜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
⑤ 關於歷史朝代問題,謝
東漢末期,出現三國局面,後來隋朝統一天下,隋後是唐,唐朝滅亡後出現五代十國,後來北宋結束這種局面,但北宋和南宋都沒有實現大一統,背面和南面的少數民族勢力很大。後來元朝統一天下,緊接著就是明清了。清朝不斷開疆擴土,到康熙時達到了我國疆土的最大。
⑥ 三國演義中人物20個名和號 急求
1劉備 劉備
劉備(161-223)即蜀漢昭烈帝,字玄德,漢族,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謚號昭烈帝,廟號烈祖,史家又稱他為先主。劉備是涿郡的一介平民。公元184年,黃巾起義,劉虞大量徵兵。劉備見軍書,念為漢室後裔,卻無力挽救漢室,只得哀嘆。這時遇到張飛,二人情投意合,到酒館交談,遇到關羽,三人在桃園結義,共討黃巾。220年,曹丕篡奪漢室,建立魏國,劉備隨即建立蜀國,同年為報弟仇東征孫權,被陸遜打敗,223年在白帝城病死。
2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漢族,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曹操是陳留兩大家族曹氏與夏侯氏的後裔。公元191年, 曹操
他刺殺董卓失敗,逃至中牟遇到陳宮。陳宮願意助其一臂之力,於是 二人在陳留起兵,聚集兄弟族人。曹操陸續統一中原各地,200年,在官渡之戰中打敗強敵袁紹,北伐並攻破河北,統一北方。211年,擊敗馬超,奪得西北。220年,曹操在洛陽病逝,傳位曹丕。曹丕篡奪漢位,建立魏國,尊父親曹操為魏武帝。
3孫權 孫權
[2]東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252),字仲謀,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孫權是中國兵法家孫武的第22世後裔,長沙太守孫堅次子。孫權幼年隨兄長吳侯孫策平定江東,200年孫策早逝,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201年,孫權攻下建安城,統一揚州。208年,孫權與劉備組成孫劉聯軍,在赤壁共同抗曹,周瑜用火計擊敗曹操,這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公元230年,孫權派大臣衛溫東渡夷洲,開發今日的台灣。 4關羽 關羽(162-220) 關羽(?-220)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解良 關羽
(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著名將領,自劉備於鄉里聚眾起兵開始追 隨劉備,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在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 人神化,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公」;又經歷代朝 廷褒封,清代時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 「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對關羽 的事跡多有描寫,在《演義》中關羽被描寫為「五虎大將」之首, 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
5張飛 張飛
[3]張飛(167-221),字益德(《三國演義》、《華陽國志》中字翼德),漢族,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將領。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張飛是劉備、關羽的弟弟。公元200年,張飛與兩位兄長失散,來到汝南附近的古城,綁了這里的縣官,獨自做起縣令。關羽來投,張飛認為關羽背信棄義,投靠曹操,於是拔刀而去,關羽殺曹將以示忠誠,張飛哭倒在地,向二哥道歉。劉備入川時,張飛也一再表現出自己的智慧。他用計去雒城,義釋嚴顏,智奪瓦口關,假醉退張郃。公元221年,張飛為兄長報仇心切,每日酒醉鞭打士兵,被部下殺死。 6周瑜 周瑜
[4]周瑜(175-210)字公瑾,漢族,廬江舒縣(今安徽省舒城)人。東漢末年東吳名將,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稱。周瑜精通軍事,又精於音律,江東向來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公元208年,孫、劉聯軍在周瑜的指揮下,於赤壁以火攻擊敗曹操的軍隊,此戰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僅36歲。
7諸葛亮 諸葛亮
[5]諸葛亮(也稱諸葛孔明)(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詩人杜甫也有贊揚諸葛亮的《蜀相》名篇傳世。
8曹丕(187-226)
187年曹丕誕生。226年卒於許昌。
魏文帝曹丕(187-226),三國時魏國的建立者。篡位廢漢曹魏尊。公元二二○年至二二六年在位。字子桓,曹操的第二個兒子。建安二十二年,被立為太子。曹操死後繼任為魏王,不久便廢了漢獻帝劉協,自己做了皇帝,國號魏,定都洛陽。愛好文學,為當時文壇領袖,現存有流傳的詩歌四十多首,後人編輯出版有《魏文帝集》。
9、曹睿
曹睿,字元仲,競奢華曹睿早喪。他從小就很聰明,深得他父親曹丕的喜愛。曹睿在位13年,死時年僅36歲。
10、曹奐(246-302)
246年曹奐誕生。258年即皇帝位。265年被廢,封陳留王。302年卒於許昌。曹奐(246-302),是三國時魏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公元二六○年至二六五年在位。字景明,魏武帝曹操的孫子。甘露三年(公元二五八年),司馬昭殺皇帝曹髦後即皇帝位,在位時,無可奈何成了司馬昭的傀儡。咸熙二年(公元二六五年)被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取代,被封為陳留王。
11、曹植(192-233)
192年曹植誕生。211年封平原侯。214年改封臨淄侯。221年改封鄄城王。
233年憂郁而死。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三國魏傑出詩人。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後失寵。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曹丕稱帝後,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曹丕死後,曹丕的兒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願,最後憂郁 而死,年四十一歲。
文學史上的建安時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時間。這時期的文學,以詩歌的成就最為顯著。有不少作品能從漢樂府民歌中吸取養料,反映出社會的動亂和人民流離失所 的痛苦,體現了要求國家統一的願望,辭情慷慨,語言剛健。後人以「建安風骨」稱 譽這些作品俊逸剛健的風格。但有些篇章表現了消極出世的思想。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創作,以曹丕即帝位為界,分為 前後兩期。前期有少數作品出社會動亂和自己的抱負,詩的基調開朗、豪邁。如《白馬篇》、《送應氏》等。後期作品則反映其所受壓迫的苦悶的心情,部分詩篇參雜較 濃厚的消極思想。其詩善用比興手法,語言精煉而詞采華茂,比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詩歌的成就,對五言詩的發展頗有影響。也善辭賦、散文。他的《洛神賦》抒情優美 ,富於神話色彩,影響甚大,是建安時期抒情小賦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試表》等。
曹植墓:位於東阿縣城西南10公里魚山西麓,依山而建。 墓室分甬道、前室、後室3部分。1951年,平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曾清理出土文物132件,其中除瑪瑙珠、瑪瑙泡、青玉璜數件較精外,其他大部為陶 制明器,象車、案、壺、盆、雞、狗、鵝、鴨之類。1996年被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司馬懿(179-251)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出身於東漢以來累世
為二千石的豪強家庭,其父司馬防官至京兆尹。司馬懿早年為郡小吏,建安十三年被曹操辟為文學掾。建安二十二年,曹丕立為太子,司馬懿任太子中庶子,與陳群、吳質、朱鑠同列為曹丕的「四友」,是曹丕智囊團的
主要人物。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代漢,司馬懿任丞相府長史,又為督軍御史中丞。黃初七年(226年)
曹睿繼位,司馬懿以顧命大臣遷撫軍大將軍,統領禁軍。又任驃騎大將軍,都督荊豫二州軍事,坐鎮宛城,主持荊州對吳攻戰。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崩,太子齊王曹芳繼位,司馬懿、曹爽輔政。嘉平元年(249年),司馬懿誅殺曹爽及其黨羽,夷三族。次年司馬懿病逝,其子司馬師、司馬昭輔政。公元265年,其孫司馬炎以晉代魏,追尊司馬懿為「宣帝」。
13、司馬炎(236-290)
晉武帝司馬炎,創立晉王朝。公元二六五年至二九○年在位。字安世,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司馬昭的大兒子。公元二六五年廢曹奐自立為皇帝。公元二八○年滅吳後,統一全國。
14、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讓,曹魏名將,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他從小就學槍棒,到了十一、二歲時,武藝就已經很強。十四歲時,又拜師習武。有一次,有個人污辱了他的老師,性情剛烈的夏侯惇聽說後,隨即就把那人殺了,然後逃往外地。性情剛烈,武功高強。一生隨曹操征戰無數次,殺敵建功,最得曹操歡心,出入和曹操共駕一輛馬車,而且可以不經通傳,自由進入曹操的卧室。曹操死後,曹丕稱帝,夏侯惇被封為大將軍,數月後病死。
15、夏侯淵
夏侯淵,生年不詳,死於公元二一九年,曹魏名將。字妙才,夏侯惇族弟,與曹操本是同族,勇力過人。曹操年少時在家鄉犯了案,夏侯淵為他頂罪,曹操又設法把他拯救出來才免於難。為人頗重義氣,有一年飢荒,夏侯淵為了養活死去弟弟的孤女,他放棄了自己親生兒子。曹操起兵之後,夏侯淵一直追隨曹操左右。曾隨曹操平定廬江雷緒,於潼關攻馬超、韓遂,戰功較多,封為博昌侯,征西將軍。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軍攻打漢中,被老將黃忠、法正用計襲殺。
16、夏侯霸
夏侯霸,曹魏大將。司馬懿誅殺曹爽全家後,本要斬草除根,殺掉征西將軍夏侯玄。叔父夏侯霸得知司馬昭的陰謀後,便率本部兵馬三千造反,卻被郭淮、陳泰領兵殺敗。後投附姜維,在與鄧艾部將司馬望爭奪洮陽城時,中埋伏被射殺於吊橋邊
17、曹洪
曹洪,字子廉,曹操的堂弟,魏國名將。曹操起兵時與曹仁一起加入。弓馬嫻熟,武藝精通,成為曹軍的中流砥柱。轉戰各地,表現活躍,曾救過曹操性命。曹丕即位後,歷任魏國衛將軍、驃騎將軍。
18、曹仁
曹仁,曹操堂弟。善用兵,多謀略。曾跟隨曹操攻陶謙、呂布、張綉,並多次立功。與周瑜、馬超、關羽交戰時,失誤不多,是曹操手下能獨當一面的大將軍。官拜大將軍、大司馬、封陳侯。
個人事跡:
有一次出征吳國周瑜時,曹仁的城堡被重重包圍。曹仁為了突破重圍,在部隊中選了三百名敢死隊沖剌突圍,由部下牛金率領。但可惜寡不敵眾,個個嚇得臉色大變,為了激勵士氣,曹仁披上戰衣,騎上戰馬,親自沖出救走牛金與及部下,守城的陳矯更贊曰:『先生你真是天人呀!』曹操知道曹仁能幹,便不斷提升他的官職。
19、荀彧(163-212)
163年出生。212年自殺身亡。荀彧,字文若,豫州潁川潁陰縣人;荀攸叔父。先為袁紹謀士,後投效曹操,參與軍國決策,貢獻頗大。後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被曹操忌恨,自殺身亡,被曹操追贈為敬侯。
荀彧是最早投靠曹操的主要謀士。曹操開始十分信任荀彧,不亞於漢高祖劉邦信任留侯張良。後來荀彧聽說曹操有稱王之志,才發現曹操不是忠貞的漢臣,他心目中的「明公」不是這個樣子。這是荀彧個人的人生悲劇。
後人對荀彧之死作詩表示感嘆:
文若才華天下聞,可憐失足在權門。
後人休把留侯比,臨沒無顏見漢君。
20、荀攸(157-214)
157年出生。214年病逝。荀攸,字公達,豫州潁川潁陰縣(今河南許昌)人,荀彧的從子。荀攸祖父曇,官至廣陵太守。外戚何進總政時,征拜攸黃門侍郎。董卓亂起,荀攸與議郎鄭泰、何顒等謀除董卓,事泄而被收系獄。董卓被誅後,獲釋歸鄉。後被曹操征為汝南太守,入為尚書。以功封陵樹亭侯。建安十二年,轉為中軍師。魏國初建,為尚書令。建安十九年病逝,年五十八歲。魏正始年間,追謚敬侯。
21、郭嘉(170-207)
郭嘉,字奉孝, 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市)人。他「少有遠量」,自20歲起便隱形匿跡,不與世俗之士交往,暗中交結英雄豪傑,談論時勢。這為他的謀士生涯奠定了基礎。為了成就功業,他先在實力較強的袁紹軍中出謀劃策。後來他發現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遂受荀彧的推薦,歸向曹操。曹操本對潁川賢達懷有特殊感情,他認定「汝、潁固多奇士」,所以對郭嘉也就格外器重。
⑦ 三國演義中著名人物所發生的故事名字
曹操(155-220),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出生自一個大官僚地主家庭,長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改姓曹。亦因這種關系,曹操自幼便有機會接觸官宦子弟。日後的勁敵袁紹亦是曹操年少時朋友。曹操身長七尺,細眼長須。自幼放任盪不羈,但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三國魏傑出詩人。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後失寵。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曹丕稱帝後,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曹丕死後,曹丕的兒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願,最後憂郁 而死,年四十一歲。文學史上的建安時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時間。這時期的文學,以詩歌的成就最為顯著。有不少作品能從漢樂府民歌中吸取養料,反映出社會的動亂和人民流離失所 的痛苦,體現了要求國家統一的願望,辭情慷慨,語言剛健。後人以「建安風骨」稱 譽這些作品俊逸剛健的風格。但有些篇章表現了消極出世的思想。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創作,以曹丕即帝位為界,分為 前後兩期。前期有少數作品出社會動亂和自己的抱負,詩的基調開朗、豪邁。如《白馬篇》、《送應氏》等。後期作品則反映其所受壓迫的苦悶的心情,部分詩篇參雜較 濃厚的消極思想。其詩善用比興手法,語言精煉而詞采華茂,比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詩歌的成就,對五言詩的發展頗有影響。也善辭賦、散文。他的《洛神賦》抒情優美 ,富於神話色彩,影響甚大,是建安時期抒情小賦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試表》等。
劉備,公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公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公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害,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曹操表權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公元203、205年,先後兩次出兵鎮撫了山越(即秦漢時的百越),穩定了江東六郡的局勢。公元208年,率大軍親征黃祖,奪得江陵,復與劉備聯合,獲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公元211年,移治於秣陵,次年改為建業(今南京市)。公元211年,劉備為報關羽之仇,親率大軍伐吳。孫權一方面以陸遜為大都督迎戰,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稱臣,被曹丕拜為吳王。次年三月大破蜀軍。公元229年,曹丕死,孫權即正式建立吳國,稱帝,都建業。公元252年病逝。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據有江東。其最大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丁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和曹操一樣,孫權也很重視農業的生產。大約在建安七、八年間,他就開始推行屯田。東吳的屯田分為軍屯、民屯兩種,採用軍中編制,設置典農校尉、典民都尉、屯田都尉等官職管理屯田事務。屯田兵且耕且戰,屯田戶只種田,免除役事。公元226年,孫權還採納陸遜的建議,擴大屯田面積,並將自己駕車的牛由八頭減為四頭,用於耕地。他還身為士卒先,親自耕田,「與眾均等其勞」,這些作為大大鼓勵了士農的情緒。孫權還注意興修水利。他在建業開鑿東渠,寬五丈深八尺, 把玄武湖水傾瀉入秦淮河裡。他又在句容開鑿破崗瀆運河,通往雲陽(今江蘇丹徒)。這些水利工程,既便於內河航運,又可供灌溉農田。為了長江水戰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孫權還大力發展造船業。他設置官員,監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其造船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船的規模也相當可觀。有了理想的江海交通工具以後,為了擴大勢力,東吳的對外聯系也擴大了范圍。公元230年,孫權「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土萬人,浮海求夷州、稟州。」吳軍達夷州(即今台灣島),開始書寫大陸與台灣島交往的歷史。孫權還進一步鞏固了對交州的統治,積極派人與海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諳國建立了友好關系。以後,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諸國,與印度建立了聯系。同時,為恢復和發展生產,孫權還多次寬賦息調。奪取荊州後,他曾下令諸將,「盡除荊州民租稅」,並加強武備,崇尚節儉。公元226、231年都曾下詔,放寬催收農夫所欠租稅,不要再征租賦。這些措施促進了東南地區經濟的發展,提高了東吳的綜合國力,在客觀上也有利於農民生活的穩定和逐步改善。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卧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為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瑾仕於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於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雲: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公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系,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准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諳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斗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丑。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於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於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嘆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張飛,劉備義弟,五虎大將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坂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巴西大戰張飛,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以後拜為本騎將軍,封西鄉侯。公元二二一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死時只有五十五歲。後人有詩嘆道:
安喜曾聞鞭督郵,黃巾掃盡佐炎劉。
虎牢關上聲先震,長坂橋邊水逆流。
義釋嚴顏安蜀境,智欺張飛定中州。
伐吳未克身先死,秋草長遺閬地愁。
趙雲,蜀國五虎大將第三位。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原為公孫瓚的部下,後歸劉備。劉備被曹軍打敗於當陽長坂坡,趙雲六進六齣曹操百萬軍中,救出了甘夫人與阿斗。劉備東吳招親,趙雲領軍護衛,後攔江截救阿斗,一桿長槍,神出鬼沒,渾身是膽,一生征戰無數,屢建奇功,後拜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公元二二七年隨諸葛亮進攻關中,失利於箕谷,退回漢中,不久病死,享年七十三歲。 後人有詩贊趙雲說: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
漢水功勛在,當陽姓字彰。
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
周瑜,生於公元一七五年,死於公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表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後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出身於東漢以來累世為二千石的豪強家庭,其父司馬防官至京兆尹。司馬懿早年為郡小吏,建安十三年被曹操辟為文學掾。建安二十二年,曹丕立為太子,司馬懿任太子中庶子,與陳群、吳質、朱鑠同列為曹丕的「四友」,是曹丕智囊團的主要人物。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代漢,司馬懿任丞相府長史,又為督軍御史中丞。黃初七年(226年)曹睿繼位,司馬懿以顧命大臣遷撫軍大將軍,統領禁軍。又任驃騎大將軍,都督荊豫二州軍事,坐鎮宛城,主持荊州對吳攻戰。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崩,太子齊王曹芳繼位,司馬懿、曹爽輔政。嘉平元年(249年),司馬懿誅殺曹爽及其黨羽,夷三族。次年司馬懿病逝,其子司馬師、司馬昭輔政。公元265年,其孫司馬炎以晉代魏,追尊司馬懿為「宣帝」。
龐統,劉備謀士。字士元,襄陽(今湖北省襄樊)人。外號「鳳雛」先生,與諸葛亮齊名。龐統其貌不揚,卻胸懷韜略,素有大志,他是東漢末年、三國之初可遇而不可求的怪才。龐統平日和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徐庶是要好的朋友。龐統和諸葛亮在這些朋友中是出類拔萃的大才。世人稱:「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領荊州時,任龐統為耒陽縣令,在縣官位上不理縣事,後經諸葛亮、魯肅再三推薦,被劉備任為副軍師中良將。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與劉備進取川中時,在卉縣(今四川省廣漢北)落鳳坡被劉璋手下名將張任用伏兵亂箭射死,當時只有三十六歲。死後追爵為關內侯。後人對龐統之死作詩嘆息:
古峴相連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
兒童慣識呼鳩曲,閭巷曾聞展驥才。
預計三分平刻削,長驅萬里獨徘徊。
誰知天狗流量墜,不使將軍衣錦回。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陸遜出生於世宦之家,他的祖父陸纖官至城門校尉,父親陸駿,任九江(今安徽壽春東)都尉。陸遜年十歲喪父,十五、六歲時就肩負起家庭生活的重擔。公元204年,被孫權徵召為掾屬,歷任東西曹令史,後出為海昌縣屯田都尉,並代理縣令職務。後,又因討伐山越暴動、討平鄱陽地區尤突等人的暴亂,被授予定威校尉。公元219年,受呂蒙舉薦為荊州督。因巧奪荊州有功,升為右護軍、鎮西將軍,封婁侯。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後,發動了夷陵之戰。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率兵五萬西擊劉備。次年六月,陸遜用火攻獲勝。孫權加拜陸遜為輔國將軍,領荊州牧,改封為江陵侯。公元229年,任上大將軍、大都護,鎮守武昌(今湖北鄂城)。公元244年,代顧雍為丞相,次年二月病逝。陸遜是東吳繼周瑜、魯肅、呂蒙之後的又一個聲望頗高、功績卓著的將領。他智勇兼備,武能安邦,文能治國,並且品質高尚。孫權把他比做成湯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陸遜的軍事才能主要表現在他足智多謀善於用兵。在討伐山越暴亂時,他巧設疑兵,多建部隊番號,乘夜進入山谷,到處鳴起軍號鼓角之聲,造成有干軍萬馬的聲勢,從心理上瓦解了叛軍。然後一鼓作氣勇猛進擊,終於用很少的兵力平息了幾萬人的山越暴亂。巧奪荊州一戰,他利用關羽驕傲自大的弱點,以卑下的言辭寫信吹捧關羽。使關羽完全喪失警惕,全力對付曹操。這樣,呂蒙才得以兵不血刃輕取荊州。夷陵之戰時,陸遜則又根據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採取了誘敵深入、疲敵師志的戰略方釺。劉備十萬之眾來勢兇猛。陸遜則主動放棄大片土地和戰略要地,把五、六百里的山區讓給蜀軍。待蜀軍銳氣頓減之時,陸遜巧用火攻大獲勝利。從指揮藝術上說,作為一軍之帥,陸遜的確是善於審時度勢,做到了知己知彼,能准確捕捉戰機,出奇制勝。陸遜雖置身行伍,卻還有一套治國安民的謀略。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時,政績明顯,深受百姓擁戴。他從當地土地貧瘠且連年乾旱的實際出發,一方面開倉賑濟貧民,一方面「勸課農桑,鼓勵生產」,「百姓蒙賴」,稱他為「神君」(《世說新語.方正》注引《吳書》)。他還曾上書孫權,對國家的嚴法苛刑提出批評,指出:「峻法嚴刑,非常王之隆業,有罰無恕,非懷遠之弘規。」(《三國志.吳書.陸遜傳》)他建議孫權要象西漢劉邦那樣輕刑便民,用黃老之法治理國家,要盡量少動干戈,務以養本保民為要,只有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才能富國強兵,統一天下。這些主張說明陸遜並非「一介武夫」,而是一個文武兼備的政治家、軍事家。
郭嘉,字奉孝, 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市)人。他「少有遠量」,自20歲起便隱形匿跡,不與世俗之士交往,暗中交結英雄豪傑,談論時勢。這為他的謀士生涯奠定了基礎。為了成就功業,他先在實力較強的袁紹軍中出謀劃策。後來他發現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遂受荀彧的推薦,歸向曹操。曹操本對潁川賢達懷有特殊感情,他認定「汝、潁固多奇士」,所以對郭嘉也就格外器重。用現在的觀點來看,郭嘉所指出的這十個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組織路線及各人的思想修養、心胸氣量、性格、文韜武略等多種因素,這都是關涉事業成敗興衰的關鍵。郭嘉為曹操總結這「十勝」,也可能是初來乍到之際對曹操的誇贊,也可能是對曹操的鼓勵、要求,希望他能保有這「十勝」,完成統一天下之偉業,自己也便有出頭之日。……任何推測都意義不大。無論如何,郭嘉能說出這「十勝」,說明他不僅僅是一個臨事獻策的謀士,而且還有成套的理論。無怪乎曹操聽後贊不絕口,「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遂「表為司空軍祭酒」。郭嘉英年早逝,給曹操的統一大業以很大影響——至少是曹操認為這樣。次年曹操赤壁失利,還深情嘆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後人有詩贊嘆郭嘉說: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
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
運謀如范蠡,決策似陳平,
可惜身先喪,中原梁棟傾。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谷縣)人。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後死於戰場,姜維任參軍。公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奪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鎮守天水的魏將姜維歸附蜀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公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代。從文字上看,古代「羌」、「姜」字形相近,一音之轉。《後漢書.西羌傳》:「西羌之本,姜姓之別也。」可證,姜維是三國時期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幹部」之一。姜維的一生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歸附蜀漢後曾先後四次隨諸葛亮出師北伐,立下了許多戰功。諸葛亮逝世後,他從容鎮定,有條不紊地整頓軍馬安全撤退。費禕死後,他總攬軍權,曾先後多次出兵北伐,決心完成前人未竟事業統一天下。直到劉禪投降,西蜀滅亡後,他還想利用鍾會復興蜀漢,可見出他忠於蜀漢的堅定信念。另外,姜維在繼承相貫徹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關系、加強民族團結方面,也作了許多努力,有一定貢獻。諸葛亮死後,姜維為涼州刺史。公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變亂,姜維率兵前往平定。隨後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大戰魏將郭淮、夏侯霸於洮西。這兩次出兵,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撫了少數民族,調整了民族關系,實現了民族團結的願望。
⑧ 劉姓女孩取好聽的名字
劉夢琪
劉惜文
劉若薇
劉靜珊
劉思菱
劉心蕊
劉雨薇
劉婉婷
(婉寓意「和順、溫和」「婷「寓意「美好」)
劉 妍琦(美麗且快樂的女孩)
劉菲絮 (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
春運
》:「菲菲紅素輕,肅肅花絮晚」)
⑨ 中國歷史帝王的名字及他們所統治朝代名字的具體排序
黃帝
顓頊
帝嚳
堯
舜
夏(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約前17世紀初)
禹
啟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發
桀
商(約前17世紀初——約前11世紀)
湯
外丙
仲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已
太戊
仲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廩辛
康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紂
周(約前11世紀——前256)[西周、東周]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
武王(姬發)
成王(姬誦)
康王(姬釗)
昭王(姬瑕)
穆王(姬滿)
共王(姬翳扈)
懿王(姬韉)
孝王(姬辟方)
夷王(姬燮)
厲王(姬胡)
共和
宣王(姬靜)
幽王(姬宮星)
東周(前770——前256)
平王(姬宜臼)
桓王(姬林)
庄王(姬佗)
禧王(姬胡齊)
惠王(姬閬)
襄王(姬鄭)
頃王(姬壬臣)
匡王(姬班)
定王(姬瑜)
簡王(姬夷)
靈王(姬泄心)
景王(姬貴)
悼王(姬猛)
敬王(姬丐)
元王(姬仁)
貞定王(姬介)
哀王(姬去疾)
思王(姬叔)
考王(姬嵬)
威烈王(姬午)
安王(姬驕)
烈王(姬喜)
顯王(姬扁)
慎靚王(姬定)
赧王(姬延)
秦 (秦代帝王無謚號,以世代作為帝號)
始皇帝 贏氏 諱政
二世皇帝 諱胡亥
漢
太祖高皇帝 劉氏 諱邦
孝惠皇帝 諱盈
太宗孝文皇帝 諱恆
孝景皇帝 諱啟
世宗孝武皇帝 諱徹
孝昭皇帝 諱拂陵
中宗孝宣皇帝 諱詢
高宗孝元皇帝 諱奭
孝成皇帝 諱驁
孝哀皇帝 諱欣
孝平皇帝 諱衡
世祖光武皇帝 諱秀
顯宗孝明皇帝 諱庄
肅宗孝章皇帝 諱炟
孝和皇帝 諱肇
孝殤皇帝 諱隆
恭宗孝安皇帝 諱祜
孝順皇帝 諱保
孝沖皇帝 諱炳
孝質皇帝 諱纘
孝桓皇帝 諱志
孝靈皇帝 諱宏
弘農王 諱辯
孝愍皇帝 諱協
三國
魏
太祖武皇帝 曹氏 諱操
世祖文皇帝 諱丕
烈祖明皇帝 諱睿
蜀
昭烈皇帝 劉氏 諱備
後主 諱禪
吳
武烈皇帝 孫氏 諱堅
大皇帝 諱權
晉
高祖宣皇帝 司馬氏 諱懿
景皇帝 諱師
文皇帝 諱昭
武皇帝 諱炎
孝惠皇帝 諱衷
孝懷皇帝 諱熾
孝愍皇帝 諱鄴
元皇帝 諱睿
明皇帝 諱紹
顯宗成皇帝 諱衍
康皇帝 諱岳
孝宗穆皇帝 諱聃
哀皇帝 諱丕
廢帝 諱奕
太宗簡文皇帝 諱昱
孝武皇帝 諱曜
安皇帝 諱德宗
恭皇帝 諱德文
南北朝
宋
高祖武皇帝 劉氏諱裕
少皇帝 諱義符
太祖文皇帝 諱義隆
世祖孝武皇帝 諱駿
前廢帝 諱子業
太宗明皇帝 諱彧
廢帝 諱昱
順皇帝 諱准
齊
太祖高皇帝 蕭氏 諱道成
世祖武皇帝 諱賾
鬱林王 諱昭業
海陵恭王 諱昭文
高宗明皇帝 諱鸞
東昏侯 諱寶卷
和皇帝 諱寶融
梁
高祖武皇帝 蕭氏 諱衍
太宗簡文皇帝 諱綱
世祖孝元皇帝 諱繹
敬皇帝 諱方智
陳
高祖武皇帝 陳氏 諱霸先
世祖文皇帝 諱蒨
廢帝 諱伯宗
高宗孝宣皇帝 諱頊
後主 諱叔寶
魏
太祖道武皇帝 拓跋氏 諱珪
太宗明元皇帝 諱嗣
世祖太武皇帝 諱燾
高宗文成皇帝 諱浚
顯祖獻文皇帝 諱弘
高祖孝文皇帝 諱宏
世宗宣武皇帝 諱恪
肅宗孝明皇帝 諱詡
孝庄皇帝 諱子攸
前廢帝廣陵王 諱恭
孝靜皇帝 諱善見
北齊
齊高祖神武皇帝 高氏 諱歡
世宗文襄皇帝 諱澄
顯祖文宣皇帝 諱洋
廢帝 諱殷
孝昭皇帝 諱演
世祖武成皇帝 諱湛
後主 諱緯
幼主 諱恆
周
太祖文皇帝 宇文氏 諱泰
孝閔皇帝 諱覺
世宗明皇帝 諱毓
高祖武皇帝 諱邕
宣皇帝 諱贇
靜皇帝 諱衍
隋
高祖文皇帝 楊氏 諱堅
煬皇帝 諱廣
恭皇帝 諱侑
唐
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李氏 諱淵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諱世民
文德順聖皇後 長孫氏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諱治
則天順聖皇後 武氏 諱曌
中宗大和聖昭孝皇帝 諱顯
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 諱旦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諱隆基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 諱亨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 諱豫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 諱適
順宗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 諱誦
憲宗聖神章武孝皇帝 諱純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 諱恆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 諱湛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 諱昂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 諱炎
宣宗聖武獻文孝皇帝 諱忱
懿宗昭聖恭惠孝皇帝 諱漼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 諱儇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 諱曄
哀皇帝 諱柷
五代
梁
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 朱氏 諱溫
末帝 諱友貞
唐
庄宗光聖神閔孝皇帝 李氏 諱存勖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 諱嗣源
愍皇帝 諱從厚
晉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石氏 諱敬瑭
出帝 諱重貴
漢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 劉氏 諱知遠
隱皇帝 諱承佑
周
太祖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 郭氏 諱威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 柴氏 諱榮
十國-南唐
烈祖光文肅武孝高皇帝 李氏 諱昪
元宗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 諱景
後主 諱煜
宋
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趙氏 諱匡胤
太宗神功聖德文武皇帝 諱炅,初名匡乂,改賜光義
真宗應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 諱恆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 諱禎
英宗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 諱曙
神宗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 諱頊
哲宗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 諱煦
徽宗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 諱佶
欽宗恭文順德仁孝皇帝 諱桓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諱構
孝宗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 諱慎
光宗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 諱敦
寧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 諱擴
理宗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 諱昀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諱祺
瀛國公 顯
建國公 是
永國公 昺
遼
太祖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 耶律氏 諱億 字阿保機
太宗孝武惠文皇帝 諱德光
世宗孝和庄憲皇帝 諱阮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 諱璟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 諱賢
聖宗文武大孝宣皇帝 諱隆緒
興宗神聖孝章皇帝 諱宗真
道宗孝文皇帝 諱洪基
天祚皇帝 諱延禧
金
太祖應乾興運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聖武元皇帝 諱旻,本諱阿骨打
太宗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聖文烈皇帝 諱晟
景宣帝 諱宗峻
睿宗立德顯仁啟聖廣運文武簡肅皇帝 諱宗堯
熙宗弘基纘武庄靖孝成皇帝 諱亶
廢帝海陵庶人亮 字元功 本諱迪古乃
世宗光天興運文德武功聖明仁孝皇帝 諱雍
顯宗體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 諱允恭
章宗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聖英孝皇帝 諱璟
宣宗繼天興統述道勤仁英武聖孝皇帝 諱珣
衛紹王 諱永濟
哀宗 諱守緒
元
太祖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諱鐵木真
太宗英文皇帝 諱窩闊台
憲宗桓肅皇帝 諱蒙哥
世祖聖德神功文武皇帝 諱忽必烈
成宗欽明廣孝皇帝 諱鐵穆耳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 諱海山
仁宗聖文欽孝皇帝 諱愛育黎拔力八達
英宗睿聖文孝皇帝 諱碩德八剌
泰定皇帝 諱也孫鐵木兒
明宗翼獻景孝皇帝 諱和世束
文宗聖明元孝皇帝 諱圖帖睦爾
寧宗沖聖嗣孝皇帝 諱懿璘質班
順帝 諱妥歡帖睦爾
明
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氏 諱元璋
恭閔惠皇帝 諱允炆
成祖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諱棣
仁宗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諱高熾
宣宗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諱瞻基
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諱祁鎮
恭仁康定景皇帝 諱祁鈺
憲宗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諱見深
孝宗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諱佑堂
武宗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諱厚照
世宗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諱厚熜
穆宗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 諱載垕
神宗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諱翊鈞
熹宗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諱由校
庄烈愍皇帝 諱由檢
清
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愛新覺羅氏 諱努爾哈齊
太宗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諱皇太極
世祖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諱福臨
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諱玄燁
世宗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 諱胤禛
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諱弘歷
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諱顒琰
宣宗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 諱旻寧
文宗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顯皇帝 諱奕蟭
穆宗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毅皇帝 諱載淳
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 諱載湉
聖祖母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後 葉赫那拉氏
宣統皇帝 諱溥儀(末代皇帝無尊號謚號.宣統為年號)
⑩ 中國所有朝代皇帝列表(包括姓名,謚號,廟號,出生日期,在位時間,使用過的年號)
周(約前11世紀——前256)[西周、東周]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
武王(姬發)
成王(姬誦)
康王(姬釗)
昭王(姬瑕)
穆王(姬滿)
共王(姬翳扈)
懿王(姬韉)
孝王(姬辟方)
夷王(姬燮)
厲王(姬胡)
共和
宣王(姬靜)
幽王(姬宮星)
東周(前770——前256)
平王(姬宜臼)
桓王(姬林)
庄王(姬佗)
禧王(姬胡齊)
惠王(姬閬)
襄王(姬鄭)
頃王(姬壬臣)
匡王(姬班)
定王(姬瑜)
簡王(姬夷)
靈王(姬泄心)
景王(姬貴)
悼王(姬猛)
敬王(姬丐)
元王(姬仁)
貞定王(姬介)
哀王(姬去疾)
思王(姬叔)
考王(姬嵬)
威烈王(姬午)
安王(姬驕)
烈王(姬喜)
顯王(姬扁)
慎靚王(姬定)
赧王(姬延)
秦[秦帝國(前221——前206)]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滅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紀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統一,稱始皇帝。
昭襄王(嬴則,又名稷)
孝文王(嬴柱)
庄襄王(嬴子楚)
始皇帝(嬴政)
二世皇帝(嬴胡亥)
漢(前206——公元220)[西漢、東漢]
西漢(前206——公元25)
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23——25)。
高帝(劉邦)
惠帝(劉盈)
高後(呂雉)
文帝(劉恆)——後元
景帝(劉啟)——中元、後元
武帝(劉徹)——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
昭帝(劉弗陵)——始元、元鳳、元平
宣帝(劉詢)——本始、地節、元康、神爵、五鳳、甘露、黃龍
元帝(劉示)——初元、永光、建昭、竟寧
成帝(劉驁)——建始、河平、陽朔、鴻嘉、永始、元延、綏和
哀帝(劉欣)——建平、元壽
平帝(劉侃)——元始
孺子嬰(王莽攝政)——居攝、初始
[新]王莽——始建國、天鳳、地皇
更始帝(劉玄)——更始
東漢(25——220)
光武帝(劉秀)——建武、建武中元
明帝(劉庄)——永平
章帝(劉怛)——建初、元和、章和
和帝(劉肇)——永元、元興
殤帝(劉隆)——延平
安帝(劉祜)——永初、元初、永寧、建光、延光
順帝(劉保)——永建、陽嘉、永和、漢安、建康
沖帝(劉炳)——永嘉
質帝(劉纘)——本初
桓帝(劉志)——建和、和平、元嘉、永興、永壽、延熹、永康
靈帝(劉宏)——建寧、熹平、光和、中平
獻帝(劉協)——初平、興平、建安、延康
三國(220——280)[魏、蜀漢、吳]
魏(220——265)
文帝(曹丕)——黃初
明帝(曹壑)——太和、青龍、景初
齊王(曹芳)——正始、嘉平
高貴鄉公(曹髦)——正元、甘露
勃帝[曹奐(陳留王)]——景元、咸熙
蜀漢(221——263)
昭烈帝(劉備)——章武
後主(劉禪)——建興、延熙、景耀、炎興
吳(222——280)
大帝(孫權)——黃武、黃龍、嘉禾、赤烏、太元、神鳳
會稽王(孫亮)——建興、五鳳、太平、
景帝(孫休)——永安
烏程侯(孫皓)——元興、甘露、寶鼎、建衡、鳳凰、天冊、天璽、天紀
晉(265——420)[東晉、西晉]
西晉(265-317)
武帝(司馬炎)——泰始、咸寧、太康、太熙
惠帝(司馬衷)——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寧、太安、永安、建武、永安、永興、光熙
懷帝(司馬熾)——永嘉
愍帝(司馬鄴)——建興
東晉(317——420)
元帝(司馬睿)——建武、大興、永昌
明帝(司馬紹)——永昌、太寧
成帝(司馬衍)——太寧、咸和、咸康
康帝(司馬岳)——建元
穆帝(司馬聃)——永和、昇平
哀帝(司馬丕)——隆和、興寧
海西公(司馬奕)——太和
簡文帝(司馬昱)——咸安
孝武帝(司馬曜)——寧康、太元
安帝(司馬德宗)——隆安、元興、義熙
恭帝(司馬德文)——元熙
南北朝(420——589)
南朝(宋、齊、梁、陳)
宋(420——479)
武帝(劉裕)——永初
少帝(劉義符)——景平
文帝(劉義隆)——元嘉
孝武帝(劉駿)——孝建、大明
前廢帝(劉子業)——永光、景和
明帝(劉彧)——泰始、泰豫
後廢帝[劉昱(蒼梧王)]——元徽
順帝(劉淮)——升明
齊(479——502)
高帝(蕭道成)——建元
武帝(蕭賾)——永明
鬱林王(蕭昭業)——隆昌
海陵王(蕭昭文)——延興
明帝(蕭鸞)——建武、永泰
東昏侯(蕭寶卷)——永元
和帝(蕭寶融)——中興
梁(502——557)
武帝(蕭衍)——天監、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簡文帝(蕭綱)——大寶
元帝(蕭繹)——承聖
敬帝(蕭方智)——紹泰、太平
陳(557——589)
武帝(陳霸先)——永定
文帝(陳倩)——天嘉、天康
廢帝[陳伯宗(臨海王)]——光大
宣帝(陳頊)——太建
後主(陳叔寶)——至德、禎明
北朝(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
北魏[拓跋氏,後改元氏](386——534)
北魏建國於丙戌(386年)正月,初稱代國,至同年四月始改國號為魏,439年滅北涼,統一北方。
道武帝(拓跋圭)——登國、皇始、天興、天賜
明元帝(拓跋嗣)——永興、神瑞、泰常
太武帝(拓跋燾)——始光、神珈、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
南安王(拓跋余)——永(承)平
文成帝(拓跋睿)——興安、興光、太安、和平
獻文帝(拓跋弘)——天安、皇興
孝文帝(元宏)——延興、承明、太和
宣武帝(元恪)——景明、正始、永平、延昌
孝明帝(元詡)——熙平、神龜、正光、孝昌、武泰
孝庄帝(元子攸)——建義、永安
長廣王(元曄)——建明
節閔帝(元恭)——普泰
安定王(元朗)——中興
孝武帝(元攸)——太昌、永興、永熙
東魏(534——550)
孝靜帝(元善見)——天平、元象、興和、武定
北齊(550——577)
文宣帝(高洋)——天保
廢帝(高殷)——乾明
孝昭帝(高演)——皇建
武成帝(高湛)——太寧、河清
後主(高緯)——天統、武平、隆化
幼主(高恆)——承光
西魏(536——556)
文帝(元寶炬)——大統
廢帝(元欽)
恭帝(元廓)
北周(557——581)
孝閔帝(宇文覺)
明帝(宇文毓)——武成
武帝(宇文邕)——保定、建德、宣政
宣帝(宇文贇)——大成
靜帝(宇文闡)——大象、大定
隋(581——618)
隋建國於581年,589年滅陳,完成統一。
文帝(楊堅)——開皇、仁壽
煬帝(楊廣)——大業
恭帝(楊侑)——義寧
唐(618——907)
高祖(李淵)——武德
太宗(李世民)——貞觀
高宗(李治)——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
中宗(李顯,又名哲)——嗣聖
睿宗(李旦)——文明
武後(武曌)——光宅、垂拱、永昌、載初
武後稱帝,改國號為周——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聖歷、久視、大足、長安
中宗(李顯,又名哲),復唐國號——神龍、景龍
睿宗(李旦)——景雲、太極、延和
玄宗(李隆基)——先天、開元、天寶
肅宗(李亨)——至德、乾元、上元
代宗(李豫)——寶應、廣德、永泰、大歷
德宗(李適)——建中、興元、貞元
順宗(李誦)——永貞
憲宗(李純)——元和
穆宗(李恆)——長慶
敬宗(李湛)——寶歷
文宗(李昂)——寶歷、大(太)和、開成
武宗(李炎)——會昌
宣宗(李忱)——大中
懿宗(李崔)——大中、咸通
僖宗(李儇)——咸通、乾符、廣明、中和、光啟、文德
昭宗(李曄)——龍紀、大順、景福、乾寧、光化、天復、天佑
哀帝(李柷)——天佑
五代(907——960)[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後梁(907——923)
太祖(朱晃,又名溫、全忠)——開平、乾化
末帝(朱真)——乾化、貞明、龍德
後唐(923——936)
庄宗(李存勖)——同光
明宗(李亶)——天成、長興
閔帝(李從厚)——應順
末帝(李從珂)——清泰
後晉(936——947)
高祖(石敬瑭)——天福
出帝(石重貴)——天福、開運
後漢(947——950)
高祖(劉皓,本名知遠)——天福、乾佑
隱帝(劉承佑)——乾佑
後周(951——960)
太祖(郭威)——廣順、顯德
世宗(柴榮)——顯德
恭帝(柴宗訓)——顯德
宋(960——1279)[北宋、南宋]
北宋(960——1127)
太祖(趙匡胤)——建隆、乾德、開寶
太宗(趙炅,本名匡義,又名光義)——太平興國、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真宗(趙恆)——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興
仁宗(趙禎)——天聖、明道、景佑、寶元、康定、慶歷、皇佑、至和、嘉佑
英宗(趙曙)——治平
神宗(趙頊)——熙寧、元豐
哲宗(趙煦)——元佑、紹聖、元符
徽宗(趙佶)——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
欽宗(趙桓)——靖康
南宋(1127——1279)
高宗(趙構)——建炎、紹興
孝宗(趙慎)——隆興、乾道、淳熙
光宗(趙敦)——紹熙
寧宗(趙擴)——慶元、嘉泰、開禧、嘉定
理宗(趙昀)——寶慶、紹定、端平、嘉熙、淳佑、寶佑、開慶、景定
度宗(趙祺)——咸淳
恭宗(趙顯)——德佑
端宗(趙是)——景炎
帝丙(趙丙)——祥興
遼[耶律氏](907——1125)
遼建國於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938年(一說94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復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
太祖(耶律阿保機)——神冊、天贊、天顯
太宗(耶律德光)——天顯、會同、大同
世宗(耶律阮)——天祿
穆宗(耶律璟)——應歷
景宗(耶律賢)——保寧、乾亨
聖宗(耶律隆緒)——乾亨、統和、開泰、太平
興宗(耶律宗真)——景福、重熙
道宗(耶律洪基)——清寧、咸雍、大(太)康、大安、壽昌(隆)
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統、天慶、保大
金[完顏氏](1115——1234)
太祖(完顏文,本名阿骨打)——收國、天輔
太宗(完顏晟)——天會
熙宗(完顏亶)——天會、天眷、皇統
海陵王(完顏亮)——天德、貞元、正隆
世宗(完顏雍)——大定
章宗(完顏璟)——明昌、承安、泰和
衛紹王(完顏永濟)——大安、崇慶、至寧
宣宗(完顏珣)——貞佑、興定、元光
哀宗(完顏守緒)——正大、開興、天興
元[孛兒只斤氏](1206——1368)
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於1206年建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
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
拖雷(監國)
太宗(孛兒只斤窩闊台)
乃馬真後(稱制)
定宗(孛兒只斤貴由)
海迷失後(稱制)
憲宗(孛兒只斤蒙哥)
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中統、至元
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元貞、大德
武宗(孛兒只斤海山)——至大
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皇慶、延佑
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至治
泰定帝(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泰定、致和
天順帝(孛兒只斤阿速吉八)——天順
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天歷
明宗(孛兒只斤和世剌)——至順
寧宗(孛兒只斤懿璘質班)——至順
順帝(孛兒只斤妥歡帖睦爾)——至順、元統、至元、至正
明(1368——1644)
太祖(朱元璋)——洪武
惠帝(朱允文)——建文
成祖(朱棣)——永樂
仁宗(朱高熾)——洪熙
宣宗(朱瞻基)——宣德
英宗(朱祁鎮)——正統
代宗(朱祁鈺)[景帝]——景泰
英宗(朱祁鎮)——天順
憲宗(朱見深)——成化
孝宗(朱佑樘)——弘治
武宗(朱厚照)——正德
世宗(朱厚璁)——嘉靖
穆宗(朱載後)——隆慶
神宗(朱翊鈞)——萬曆
光宗(朱常洛)——泰昌
熹宗(朱由校)——天啟
思宗(朱由檢)——崇禎
清[愛新覺羅氏](1616——1911)
清建國於1616年,初稱後金,1636年始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
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天命
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天聰、崇德
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
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
世宗(愛新覺羅胤禎)——雍正
高宗(愛新覺羅弘歷)——乾隆
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嘉慶
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
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咸豐
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
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
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宣統
中華民國(1912——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月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