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太子的名稱有那些
王世子,諸侯或者是諸侯王的繼承人,先秦,和西漢。
皇太子,皇帝的繼承人,常被稱呼為儲君 。
❷ 忘了一本小說的名字求幫助。是一本純古代的小說,男主是太子一開始就娶了女主為太子妃一開始不喜歡她。女
額,《十里紅妝》?
就是長發及腰的那個。。。。
❸ 穿越小說:一個男的穿越到古代當太子。書名是什麼,我忘了名字
如果是穿越到秦國、那就是鐵血大秦、
❹ 求一部古風小說名字!!!
錦鳳成凰by水蠍佳人
鳳求凰
❺ 求古代太子的名字
秦太子扶蘇
❻ 介紹幾個古代出名的太子,要那種名字好聽的。
介紹一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四帝的長子吧!可惜四人沒一個善終的.
1,秦始皇長子扶蘇(?—前210)
http://ke..com/view/73985.htm
是秦朝統治者中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他認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貶到上郡監蒙恬軍。秦始皇死後,趙高等人害怕扶蘇即位執政,便偽造詔書,指責扶蘇在邊疆和蒙恬屯兵期間,「為人不孝」、「士卒多耗,無尺寸之功」、「上書直言誹謗」,逼其自殺。
因其母鄭妃是鄭國人,喜歡吟唱當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蘇》,始皇便將兩人之子取名「扶蘇」,「扶蘇」是古人對樹木枝葉茂盛的形容,秦始皇以此命名,顯見對此子寄託著無限的期望。
年少時的扶蘇機智聰穎,生具一副悲天憫人的慈悲心腸,因此在政見上,經常與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馳。始皇偏執的認為這是扶蘇性格軟弱所致,於是下旨讓扶蘇協助大將軍蒙恬修築萬里長城,抵禦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養出一個剛毅果敢的扶蘇。
幾年的塞外征戰果然使扶蘇成長得與眾不同,他身先士卒、勇猛善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敏銳的洞察力與出色的指揮才能讓眾多的邊防將領自嘆弗如。他愛民如子、謙遜待人更深得廣大百姓的愛戴與推崇。
就在扶蘇熱切期待回到朝堂一展宏圖之時,始皇一旨詔書傳至上郡,竟是責備他辦事不利,賜其與將軍蒙恬自盡。扶蘇悲憤交加,便自刎。
秦始皇統—中國後,扶蘇曾多次議政,對於治國、安定天下頗有見地。秦始皇三十五年(的212),侯生、盧生等人議論皇帝,並雙雙逃走。秦始皇聽到消息後極為憤怒,下令御史進行追查,把460多名儒生全部「阮之之咸陽」。身為秦始皇長子的扶蘇不同意父親焚書坑懦的舉措,多次上書諫議,勸阻秦始皇。他認為「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希望皇帝明察秋毫,趕快中止錯誤的舉動。扶蘇的勸諫觸怒了秦始皇。被秦始皇派到北方,在上郡監蒙恬的大軍。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冬,嬴政巡行天下,行至沙丘時不幸病逝。秦始皇臨終以前,曾為璽書召令扶蘇至咸陽主持喪事並繼承帝位。但中車府令趙高和丞相李斯等人與秦始皇的另一個兒子胡亥陰謀篡改始皇帝的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即皇帝位。同時另書賜蒙恬和扶蘇死,並「數以罪」。胡亥的使者奉書到上郡,扶蘇打開詔書知必死無疑,遂准備自殺。大將蒙恬曾經起疑心,力勸扶蘇不要輕生,「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但扶蘇為人寬厚仁義,不願背禮,旋即自殺於上郡軍中。
2,漢武帝的長子劉據
http://ke..com/view/86882.htm
劉據(前128年—前91年),衛子夫為漢武帝生下的長子,又稱衛太子。年近而立的漢武帝因得子興奮異常,元朔元年(前128)三月,衛子夫被立為皇後,元狩元年(前122),劉據被立為太子。 後在巫蠱之亂中被奸臣迫害,舉兵反抗,兵敗逃亡,後來自殺。武帝知道太子冤情後,悔恨不已。劉據之孫劉詢後來登上帝位,是為漢宣帝。 即位後謚劉據曰「戾」,所以劉據又稱「戾太子」。
早年
劉據在元狩元年獲立為皇太子,當時七歲。後來武帝為成年的太子修建「博望苑」,讓太子在那裡跟賓客往來,「從其所好」。
太子性格「仁恕溫謹」,但武帝「嫌其材能少」,認為他跟自己不相似。隨著武帝的其他寵妃生下兒子後,武帝對衛皇後和太子的關愛減少,令太子「常有不自安之意」。武帝察覺此事,曾對太子之舅、大將軍衛青說:「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聞皇後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叫衛青安撫太子。太子經常勸諫武帝減少跟外族的戰事,武帝卻說這樣做是為了太子將來可以安享太平。
太子寬厚雖然得到民心支持,但是也令到一些主張嚴刑峻法的官員不滿太子。衛青死後,朝臣對太子的攻擊更多。
巫蠱之亂
武帝晚年,衛皇後開始失寵,江充受武帝重用。江充與太子及衛皇後不和,恐怕將來太子繼位後會誅殺他,便想到利用當時鬧出幾宗大案的「巫蠱之術」去製造陰謀。這時武帝因年老而性情變得多疑,以為身邊的人懂得「蠱道祝詛」,為此查根究底而導致多人被殺。江充當時負責處理有關巫蠱的案件,他說宮中有蠱氣,武帝派其他官員協助他追查。江充來到太子宮掘蠱,掘出桐木做的人偶。當時武帝去了別處避暑,太子召問少傅石德,身為太子師傅的石德懼怕自己受誅連,建議太子越權行事,拘捕江充等人及追查他們的陰謀,太子在情急下同意石德所言。
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壬午,太子派人假冒使者收捕江充等人。江充助手韓說懷疑使者身份,不肯受詔,被來人殺了。太子派人稟告皇後,又分發武器給侍衛。太子向百官宣布江充謀反,把江充殺了。當時江充另一助手蘇文逃到武帝處,向武帝控訴太子,武帝派使者召太子,但使者不敢到太子那裡,回報武帝說「太子反已成,欲斬臣,臣逃歸。」武帝大怒,下令丞相劉屈髦率兵平亂。太子糾集了數萬人,與丞相軍激戰五日,死者數萬人。長安民眾以為太子謀反,所以大多數人不支持他,太子勢孤力弱而兵敗,唯有逃離長安。皇後自殺,太子賓客多人亦被捕殺。
太子逃到湖縣一戶貧家,戶主常賣屨以維持太子生活所需。太子有一位富有的故人在此地,因為派人找他而被人發現,官吏圍捕太子,太子自殺,戶主亦被殺。
太子有三子一女,全部因巫蠱之亂而遇害,只有一位孫子劉詢生還。
3,唐太宗的長子李承乾
http://ke..com/view/763645.html?wtp=tt
【皇太子李承乾】(母長孫皇後)
李承乾(618年—645年1月5日),生於承乾殿,取名「承乾」,隱含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武德三年(620年)封恆山王。太宗即位,為皇太子,時年八歲。不想成年後喜好聲色,漫遊無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兩面派,當著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宮,便與群小褻狎,承乾特加寵幸十餘歲、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樂人稱心。太宗知道後大怒殺稱心。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廢,深嫉受太宗喜愛的魏王李泰。貞觀十七年(643年),承乾與漢王李元昌、侯君集、李安儼、杜荷(杜如晦之子)、趙節(長廣公主之子)等密謀造反,未成,被紇干承基告密,下獄後廢為庶人,徙往黔州,兩年後死在那裡。
4,宋太祖長子趙德昭
宋太祖趙匡胤長子德昭的自殺之謎
看這里
http://cathay.ce.cn/person/200709/17/t20070917_12931375.shtml
❼ 古代有哪些太子,只要名稱
昭明太子:
蕭統(501年—531年5月30日)字德施,中國南朝梁代文學家。梁武帝長子,其母為貴嬪丁氏,天監元年十一月立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於531年去世,死後謚「昭明」,故世稱昭明太子。
懿文太子:
朱標(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明太祖朱元璋嫡長子,洪武年間皇太子,建文帝之父。洪武二十五年,自秦中視察返京,患病,先於太祖去世,未即皇位,謚懿文太子。朱標嫡子明惠帝朱允炆即位後追尊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明成祖靖難以後復稱懿文太子。葬於南京明孝陵東側。明惠帝所上陵號已無考,朱棣登基後改其名為「懿文太子園寢」,世人稱之為「東陵」。
懷獻太子:
懷獻太子朱見濟(1448年8月1日—1453年3月21日),是明代宗朱祁鈺獨子,母杭皇後。
朱見濟在正統十三年七月初二日出生,景泰三年四月乙酉(1452年5月11日)立為太子,次年二月己亥(1453年3月21日)就夭折,年六歲。謚號懷獻太子。天順元年(1457年)復追廢為世子。直至南明滅亡,朱見濟也沒再被承認為太子。
懿德太子:
李重潤(683年-701年)原名李重照,為武照避諱,改名李重潤。中國唐朝唐中宗李顯嫡長子,韋皇後所生。
出生當年封皇太孫,開府,後因中宗廢遷於房州而廢府。聖歷年間,中宗李顯復為皇太子,李重潤重新成為皇太孫,遂封邵王。大足元年,因與妹妹永泰郡主李仙蕙、妹婿魏王武延基一起議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而被武則天賜死。
706年,中宗繼位之後,傷心愛子慘死,追封為懿德太子,並採用號墓為陵制度以帝王級別的墓制和陪葬品制度將他重新安葬,陪葬乾陵。由於他死的時候尚未娶正妃,中宗還為他聘國子監丞裴粹的亡女裴氏為冥婚,一同合葬。
章懷太子:
李賢(654年-684年),字明允,中國唐高宗李治第六子,也是武則天第二子。在其兄李弘死後,一度被封為太子,之後被廢為庶人。
武則天得到政權以後,為避免李賢有什麼輕舉妄動,派丘神勣去巴州監視他。但丘神勣卻做主將他囚於別處,逼他自殺,李賢遂死。武則天得知此事,於顯福門為李賢舉哀,貶丘神勣為疊州刺史,並恢復的王位。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追贈李賢司徒的官位,並派人迎其柩陪葬乾陵。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追贈皇太子地位,謚章懷太子,與其妃房氏合葬。
另表追封太子:
西梁:
孝惠太子蕭嶚
陳朝:
孝懷太子陳克
唐:
惠庄太子李捴
惠文太子李范
惠宣太子李業
靖德太子李琮
靖恭太子李琬
恭懿太子李佋
昭靖太子李邈
文敬太子李謜
惠昭太子李寧
懷懿太子李湊
悼懷太子李普
靖懷太子李渼
恭哀太子李倚
宋:
昭成太子趙元僖
悼獻太子趙祐
獻愍太子趙茂
明:
哀沖太子朱載基
憲懷太子朱翊釴
懷沖太子朱慈然
悼懷太子朱慈焴
獻懷太子朱慈炅
獻愍太子朱慈烺
(南明):
懷愍太子朱慈爝
悼愍太子朱慈
哀愍太子朱慈炫
莊敬太子朱琳源
清:
端慧太子愛新覺羅永璉
❽ 古代太子的名單
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皇帝,和一些廢太子
羅列一下廢太子
1.秦朝:公子扶蘇
2.西漢:栗太子劉榮
3.西漢:戾太子劉據
4.東漢:清河王劉慶
5.東吳:孫登、孫和、孫瑾
6.西晉:司馬攸、司馬遹、司馬荂、司馬臧、司馬尚、司馬覃、司馬穎、司馬佺、司馬端
增:蜀漢後主劉禪於延熙元年(公元238年)策立子劉璿為太子,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司馬昭滅蜀,
1)前涼:張泰(2)西涼:李譚
❾ 古代皇子太子,名字有哪些
李建成、李承乾、朱高熾、愛新覺羅·胤礽、愛新覺羅·胤禩等。
1、李建成
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門。唐朝開國太子,唐高祖李淵長子,唐太宗李世民大哥,隴西成紀人。
李淵起兵之前,李建成奉父命在河東招募人才,而後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淵起兵,隨李淵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關,攻克長安。
唐朝建立後被立為皇太子,協助李淵處理政事。李建成多次率軍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斬與突厥勾結的劉黑闥,平定山東。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親手射殺李建成,時年三十八歲,五子一並遇害。
貞觀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追謚曰「隱」,貞觀十六年(642年),又追贈為皇太子。史稱隱太子。
2、李承乾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人,唐太宗李世民長子,
唐太宗即位,立為太子,時年八歲,聰明可愛。但是年長後,由於有腿疾,稍微不良於行,對父親陽奉陰違、對師長勸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殺手刺殺自己的老師。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奪長之念,兄弟交惡。
貞觀十六年(642年),李承乾卻因為忌憚同樣深得父親寵愛且懷有謀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試圖暗殺失敗後,遂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事情敗露。
貞觀十七年(643年)正月,太宗還表態太子雖有足疾,並不影響走路,何況太子有子,依照禮法,即使李承乾先死,也應該立李承乾的兒子李象。
唐太宗為了保全愛子,以「泰(李泰)立,承乾(李承乾)、晉王(李治)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這理由立李治為皇太子。
在唐太宗保全下,他本人被判充軍到黔州,參與政變的趙節、杜荷、侯君集皆處死。
貞觀十九年(645年)鬱郁而終(墓誌為貞觀十七年十月一日(643年11月17日薨),唐太宗為此罷朝,葬以國公禮。孫子李適之得志於唐玄宗,追贈恆山王、荊州大都督,謚號為愍,陪葬昭陵。
3、朱高熾
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後的長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9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5月在位,年號洪熙。
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但身形較胖,導致身體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難期間,以世子朱高熾守北平(今北京)。
朱高熾善撫士卒,僅以萬人拒南軍李景隆五十萬之眾圍攻,城賴以全。永樂二年(1404年),立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數次北征,朱高熾都以太子身份監國,朝無廢事。
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寵於朱棣,串通宦寺,陰謀奪嫡;後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變更換太子之意。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間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熾病重,不久去世,終年47歲。廟號仁宗,謚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葬於十三陵之獻陵,由長子朱瞻基繼位。
4、愛新覺羅·胤礽
愛新覺羅·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
乳名保成,清聖祖玄燁第二子,清世宗胤禛異母兄,母為仁孝皇後(孝誠仁皇後)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殤諸皇子外序齒為皇次子。
因其胞兄、嫡長子承祜幼殤,在胤礽剛滿周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
長成後代皇帝祭祀,並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令名,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康熙的負擔。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聖祖康熙帝北征噶爾丹,特命胤礽監國,後清聖祖北征都讓胤礽監國理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駕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
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駕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廢拘系於咸安宮,同年十二月被釋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復立為皇太子。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廢黜,仍禁錮於咸安宮。此後多次有推薦其復立的建議,但康熙帝始終未再立胤礽。
雍正帝繼位之後將其改名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歷1725年1月27日)幽死於紫禁城咸安宮,享年五十一歲。
後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於黃花山(今天津薊縣)理親王園寢,謚曰密。有作品見《康熙朝雅頌集》、《晚晴簃詩匯》。
5、愛新覺羅·胤禩
愛新覺羅·胤禩(禩同祀,為祀異體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異母弟,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
胤禩自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的時候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岳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一廢太子時,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
但是康熙帝對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導致胤禩在他心裡的形象大損。胤禩的個人威望和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但胤禩本人並不肯認輸,康熙朝的最後十年裡,他都沒有放棄對太子之位的爭奪。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燁駕崩,本以為自己的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見胤禛嗣位如五雷轟頂,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
雍正上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禩。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無悖逆之實,下旨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並錄入玉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新覺羅·胤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新覺羅·胤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朱高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承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建成
❿ 古代太子叫太叫什麼名字
太子的意思:
「太」者,大也。在中國漢朝時期,諸侯王的正式繼承人亦稱「太子」。漢以後,親王正式繼承人改稱「世子」。皇太子是皇帝正式繼承人的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