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五行古風 > 李墨竹名字五行

李墨竹名字五行

發布時間:2021-06-03 06:06:11

❶ 有詠竹的詩嗎謝謝

題吾友梁鐵君俠者畫竹
(清)康有為
生挺凌雲節,飄搖仍自持。
朔風常凜冽,秋氣不離披。
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

竹詩詞自序
周芳純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靜坐讀詩篇。
華夏竹文化,源遠數千年。
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
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貴終生。
狂風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
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
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

「水調歌頭·詠竹」
錢樟明
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
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揚首望青天
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
樓台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造福何論早晚?
成材勿計後,鱗爪遍人間。
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七律·答友人
毛澤東 1961年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病中見窗外竹感賦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
昭蘇萬物春風里,更有筍尖出土忙。

題竹
葉劍英 1963年
彩筆凌雲畫溢思,虛心勁節是吾師;
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

詠竹
方誌敏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
一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


(題畫詩)
鄧拓
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
最是虛心留勁節,久經風雨不知寒。

歲寒三友
(題畫詩)
陶行知
萬松嶺上松,鼓盪天風,
震動昆侖第一峰。
千軍萬馬波濤怒;海出山中。
竹綠梅花紅,轉戰西東,
爭取最後五分鍾,百草千花休閑笑,
且待三冬。

《蕭湘竹子詩詞》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華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處處竹相連。
詩詞書畫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間。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賢。
東坡有三絕,板橋更超前。
剛直凌雲志,虛懷不私偏。
鬱郁婆娑葉,經冬不凋殘。
迎風更瀟灑,亮節益韌堅。
群承竹風格,研竹數十年。
業余集詩畫,選纂萬余言。
宏揚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愛竹者,相逢慶有緣。
聊聊記數語,以電竹詩篇。
詠 竹
宋·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一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
摘自《132名中國國畫家》

春江曉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宋·王元之
數里春畦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
田文死去賓朋散。拋擲三個玳瑁簪。
摘自《詠物詩選》

謝劉仲行惠筍
宋·朱子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參差。
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詠物詩選》


唐·李建勛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摘自《詠物詩選》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雨聲。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巰侵見前峰。
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唐·韋式
竹,臨池,似玉。
悒露靜,和煙綠。
搶節寧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訂本》

從韋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寄題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
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

衡陽道中二絕
宋·范成大
黑羖鑽籬破,花豬突戶開。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發合江數里,寄楊商卿諸公
宋·范成大
臨分滿意說離愁,草草無言只淚流。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襄西果園四十畝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遠游長兒子,兒地別林廬。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蔭白茅,綠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

食筍詩
唐·白居易
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來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齡
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
子猷時一至,尤喜主人賢。
摘自《聊齋詩集》

詠竹
清·吳昌碩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寄罷篔簹當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長竹
唐·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詠竹著
明·陳良規
殷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
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
摘自《健康報》1989.7.1

詠竹
宋·黃庭堅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詠 竹
宋·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一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
摘自《132名中國國畫家》

春江曉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宋·王元之
數里春畦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
田文死去賓朋散。拋擲三個玳瑁簪。
摘自《詠物詩選》

謝劉仲行惠筍
宋·朱子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參差。
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詠物詩選》


唐·李建勛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摘自《詠物詩選》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雨聲。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巰侵見前峰。
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唐·韋式
竹,臨池,似玉。
悒露靜,和煙綠。
搶節寧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訂本》

從韋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寄題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
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

衡陽道中二絕
宋·范成大
黑羖鑽籬破,花豬突戶開。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發合江數里,寄楊商卿諸公
宋·范成大
臨分滿意說離愁,草草無言只淚流。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襄西果園四十畝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遠游長兒子,兒地別林廬。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蔭白茅,綠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

食筍詩
唐·白居易
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來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齡
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
子猷時一至,尤喜主人賢。
摘自《聊齋詩集》

詠竹
清·吳昌碩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寄罷篔簹當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長竹
唐·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詠竹著
明·陳良規
殷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
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

效李艾山前輩體
(清)鄭板橋
秋風何自尋,尋入竹梧里;
一片梧陰,何處秋聲起?

和學使者於殿元枉贈之作
(清)鄭板橋
十載楊州作畫師,長將赭墨代胭脂。
寫來竹柏無顏色,賣與東風不合時。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鄭板橋
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籬竹
(清)鄭板橋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清)鄭板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清)鄭板橋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題畫
(清)鄭板橋
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
滿堂皆君子之風,萬古對青蒼翠色。
有蘭有竹有石,有節有香有骨,
任他逆風嚴霜,自有春風消息。

題畫
(清)鄭板橋
一陣狂風倒卷來,竹枝翻迴向天開。
掃雲掃霧真吾事,豈屑區區掃地埃。

❷ 羅姓是怎麼來的

關於羅姓的來龍去脈,歷來許多有關姓氏學的古籍,都有十分詳盡的考證,譬如:《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指出:「祝融之後,ㄆ姓國,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長沙,漢有梁相羅懷,襄陽記有羅蒙。」《姓氏考略》:「世本,熊姓,廣韻,本自顓頊末胤,受封羅國,子孫以為氏,望出豫章,長沙。」《通志氏族略》:「羅國之後,一曰祝融之後。」《魏書》:「破多羅氏,斛瑟羅氏,叱羅氏,皆改為羅氏。」

從以上這些記載看來,羅氏是源自火神祝融氏,祝融氏名黎,是顓頊帝的兒子,祝融的後裔,到了周朝的時候,被封於宜城,稱為羅國,當時的宜城,就是現在在湖北省的襄陽,在漢代曾被置為宜城郡。後來,由於該地為楚國所有,於原地另置鄢國,祝融氏的子孫就逐漸向南遷移,最初遷居於枝江(今湖北省枝江縣),至周末定居於湖南長沙,最後還繁衍到現今江西的南昌一帶,成為長沙和南昌兩地的望族。

唐代的《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中,曾經提到羅氏是一個「ㄆ姓」國,所謂「ㄆ姓」,就是歷來姓氏學上用以表示源自祝融氏的一個古姓,據《說文通訓定聲》的記載,鄢、鄶、路等姓,都是古時的ㄆ姓國,則論起家世淵源來,羅氏與這五個姓氏,自然也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

始封於周朝初年的羅國,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子孫才「以國為氏」的?根據史書的記載,其始封於宜城,是在周武王得天下後大行封建之時,到了距今約2200年前的春秋末期,宜城為當時的強楚所並,子孫失國南遷,才開始以羅為姓的。

經過漫長的奮斗,羅姓人士在秦漢之際開始嶄露頭角,當時以迄於三國,南北朝時期,在史書上出現的羅姓名士,絕大多數都是襄陽、長沙和豫章三個地方的人,譬如,三國時曾任蜀漢為太子舍人的羅憲是襄陽人,晉朝曾任武陵太守的羅企生是豫章人,晉室再遷以後深受桓溫器重的襄陽太守羅友也是襄陽人。由此可見,當時的羅氏仍然主要繁衍於長江南北岸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帶。

漢末三國鼎立時期以四川為主要地盤的蜀漢,也出現過不少姓羅的名人,除了上述那位羅憲外,還有一位曾經諫公孫述歸漢的成都名士羅衍,以及曾以計破益州刺史李特之叛的名將羅尚等。這種情形,自然也是羅氏播遷四川的有力說明。

隋唐二代,對於羅氏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時期,一方面人才輩出,大放光芒;一方面則逐漸自兩湖和豫章向全國各地播遷,終於成為了一個大姓。

南方的羅姓人士,實在不難找到自己家族的來龍去脈。但大致說來,福建的寧化,應該是羅氏在南方的播遷中心,從晉室南遷以後,姓羅的人士就已零落到達該地開基,而於唐明皇以後大舉南遷。後來廣東和台灣等地的羅氏全都是來自該地。元代的羅貫中,大名鼎鼎,他所著的《三國演義》是中國歷來最暢銷的古書之一。

❸ 宋朝所有著名人物有哪些

文學:

1、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

2、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資治通鑒》的主編。

3、三蘇——北宋散文家蘇洵(號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兒子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蘇轍(1039~1112) 。

4、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繼孔子孟子之後,人稱「朱子」,開創禮教先河。

5、沈括——(1031—1095),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北宋政治家、科學家。

6、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7、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8、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

9、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

10、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江西南豐)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著稱。

11、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12、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音樂:

1、陳暘——(1064~1128年),北宋音樂理論家,古代八大音樂名人之一,官至禮部侍郎。

2、姜夔——(約1155~約1221),南宋詞人、詩人。字堯章。人稱白石道人。中國古代十大音樂家。

政治軍事:

1、狄青——(1008年—1057年),字漢臣。北宋名將。面有刺字,善騎射,人稱「面涅將軍」。

2、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3、宋庠——(996~1066),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後改名庠。宋庠是鄉試,會試、殿試都是第一的三元狀元。

4、龐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北宋宰相。

5、富弼——(1004—1083年)字彥國。富弼利用自己對宋、遼、西夏三國關系的透徹了解,助宋朝撬開遼夏同盟,使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漸穩定下來。

6、韓琦——(1008—1075年),男,字稚圭,自號贛叟。北宋政治家、名將,天聖進士。

畫家:

1、張擇端——字正道,漢族,琅琊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居住於東京(今河南開封)。北宋畫家。宣和年間任翰林待詔,擅畫樓觀、屋宇、林木、人物。

2、文同——(1018年-1079年),字與可,自號笑笑先生或笑笑居士,人稱石室先生,四川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縣東北面)人,著名畫家、詩人。

3、范寬——北宋畫家,名中正,字中立,陝西華原(今陝西銅川耀州區)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畫山水,為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之一。

4、黃庭堅——(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

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南宋人。(1186-1249),字惠父,漢族,我國古代傑出的法醫學家,被稱為「法醫學之父」,著有《洗冤集錄》。

(3)李墨竹名字五行擴展閱讀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 。宋朝出現了宋明理學,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迅速,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

❹ 書畫大家趙孟頫生平如何作品怎麼樣

宋人首倡書畫「尚意」之風,主張不拘常法,追求性靈之意趣,強調自出新意,叛逆傳統。但自蘇、黃、米、蔡之後,書風漸漸空疏盪逸,直至元代的趙孟頫奇峰突起,書法方始進入一個新境界。

趙孟頫(1254—1322)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十一世孫,他博學多才,善於詩文、考據學,精通音樂,兼工篆刻,以「圓朱文」著稱。趙孟頫一生歷宋元之變,仕隱兩兼,雖為貴胄,但生不逢時,南宋王朝當時已如大廈將傾,他是在坎坷憂患中度過自己青少年時期的。他擅長篆、隸、楷、行、草各體、冠絕古今,是元代當之無愧的書壇盟主。他推崇簡約的書畫風格,其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馬師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鳥,皆以筆墨圓潤蒼秀見長,以飛白法畫石,以書法用筆寫竹。他力主變革南宋院體格調,自謂「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遙追五代、北宋法度,論者謂其「有唐人之致去其纖,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獷」,開創了元代新畫風。傳世書跡較多,傳世畫作有《鵲華秋色圖》、《紅衣羅漢圖》、《幼輿丘壑圖》、《秋郊飲馬圖》、《江村漁樂圖》。著有《松雪齋文集》10卷(附外集一卷)。

趙孟頫一生與書法為伴,曾反復學習與臨摹過鍾繇、王羲之、柳公權、黃庭堅、米芾、智永、褚遂良、李邕等人的作品,對王羲之、王獻之的書帖更是情有獨衷,臨寫過數百本。在廣泛學習古人的基礎上,趙孟頫的書法遂能集晉韻、唐法、宋意於一體,並融會貫通,自成一家。他是篆、隸、楷、行、草樣樣精通的書法大家,其晚年創作的集中了金文、小篆、隸書、章草、楷書、草書六種書體的《六體千字文》長卷便是一座琳琅滿目的藝術寶庫,這其中最具有創造價值和影響力的當屬楷書和行書。

趙孟頫創立了楷書史上獨具特色的「趙體」,與唐楷的歐體、顏體、柳體並列為楷書四體。趙體不像歐體或者柳體那樣高長而是字形偏於扁方,結體寬綽而不失古樸;也不像顏體、柳體那樣比較注重橫輕豎重或提按等傳統程式,而是用筆圓潤,結體嫻雅。這種楷書吸收了行書的一些成分,點、橫、撇、捺之間動靜相宜,流美動人。同時,其用筆不拖泥帶水、不含糊暖昧,起筆、運筆、收筆的筆路都十分清晰,使學書者易懂易學。與唐楷三體相比,趙體楷書既得晉人風流倜儻之神韻,又具唐人法度端嚴之雍容,讀其字,會感到他既能從容不迫地掌控線條,又能在平和澹定之中時露鋒芒。就書法風格來講,如果說歐體險峻遒勁、顏體雍容大度、柳體骨力勁健,趙體則閑雅秀逸,是文人書卷風流氣質的典型代表。其楷書代表作有《膽巴碑》、《妙嚴寺記》、《玄妙觀重修三門記》等。《三門記》結體寬博深穩,運筆酣暢圓潤,最適合當字帖。如《赤壁賦》,用筆精到,結字嚴謹,堪稱書法傳世經典之作。

在趙孟頫的各體書藝中,傳世最多者當推行草。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書信和題跋。他的行草從各個方面汲取了二王精華,同時又融入己意,秀美瀟灑,風流俊賞。傳世名作有《歸去來兮辭》、《蘭亭十三跋》、《洛神賦》、《赤壁賦》、《七絕詩冊》等。晚年行書《七絕詩冊》雲:「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事,雲在青天水在瓶。」最後一句「雲在青天水在瓶」,借用了唐代李翱向禪僧問道的故事,據說黃葯禪師指點李翱當學在天之雲逍遙自在,或如在瓶之水恬靜淡然。趙孟頫用此語也許正是以之與自己的人生相印證。此帖短短五行大字,字形由收斂而漸趨舒展,由小漸大,最後一句,墨色亦由濃而淡,就如書寫者的心境,漸漸在書寫中會意升華,洇開一片慧心禪悟。

趙孟頫之於書法史的意義不僅在於他異彩紛呈、精妙絕倫的書跡,更在於他以自己的書法實踐所倡導的藝術精神。北宋四家後,世人追捧「尚意」書風,標舉個人性情,但卻日益忽視書法技藝層面的積累與練習,從而不可避免地進入了粗率單薄、疏野淺露的怪圈。趙孟頫之所以力尊古體、追摹晉唐,顯然是看到了這一弊端。趙之一生幾乎遍臨名帖,對各家書法都瞭然於胸。綜觀其書作,鍾繇之質朴沉穩,羲之之蘊藉瀟灑,獻之之流麗恣肆,李邕之崛傲欹側,皆能融入其筆端紙墨。如果沒有如此深厚的藝術積累,就不可能成就這樣一位書法大師。如果說晉唐書法給予趙孟頫的是風韻與法度的雙重熏陶,那麼,宋代書法給予他的就是推陳出新、率性而為的勇氣和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講,趙孟頫既是宋代「尚意」書風的糾偏者,又是最好的傳承者;既是晉唐書風的尊奉者,又是最全面的發揮者。因此,後人評他為「唐以後集書法之大成者」;稱他為「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復二王之古,開一代風氣」的書法大家。整個元代書法幾乎都籠罩在他的蔭庇之下,明清許多著名書家也多從他處受益。他是繼王羲之、顏真卿之後中國書法史上第三個影響深遠的大師。後世學趙孟頫書法的極多,趙孟煩的字在朝鮮、日本也非常風行。

在繪畫方面,他開創了元代簡率、尚意、以書入畫的新風尚,使文人畫走向全面成熟。首先。在創作心態上,趙孟頫作畫顯得輕松自如,不像他之前的宋代畫家那樣繪畫如視勁敵,不敢有絲毫疏忽。因此,他的繪畫形象簡練概括,很少細節描繪,而注重整體氣勢。作為文人畫的集大成者,他強調以書入畫。作為一代書法大家,趙孟頫用不同筆法表現不同世象,比如石以飛白筆勾勒,竹以八分,而水用篆體。他所獨創的荷葉皴,豐富了山水畫的表現技法。他還提倡「作畫貴有古意」,也就是以古為門面而創造新意。趙孟頫的古是與工對意的,工指南宋以來院體畫「用筆纖細,敷色濃艷」的風格。趙體畫在工細中見簡率,其畫風扭轉了北宋以來古風漸湮的畫壇頹勢,使繪畫跳出工艷瑣細之窠臼而別開質朴自然之生面。

《鵲華秋色圖》是趙孟頫的一幅佳作,描繪山東濟南郊區的鵲山和華不注山一帶的秋景,採取平遠法構圖。畫中長汀層疊漁舟出沒,林木村舍掩映,平原上兩山突起,遛遙相對。本圖林木種類頗多,紅綠相間,枯潤相雜;樹姿高低直鼓變化豐富,布置得宜,聚散自然,故多而不繁,疏朗有致。作者用寫意手法畫諸岸樹木,樹干簡略雙鉤,樹葉用墨隨意點成,筆法靈活,書法意趣濃厚。山巒皴法細密,青綠暈染。房舍人畜、蘆荻舟帆均精描細點,再渲染青、赭、紅、綠,設色明麗清淡,風格古雅俊秀,他創造性地將水墨山水與青綠山水融為一體。綜觀全圖,水陸交接、林木聚散、平原遠近、兩山對峙、屋宇人物,諸多景物被安排得錯落有致,富有節奏感,顯示了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明人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很客觀地評價了趙孟頫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

趙孟頫儒雅安詳的書畫姿態也影響了他的家庭,他的夫人管道昇能書,善畫墨竹梅蘭,筆意清絕。兒子趙雍也精通書畫。據說趙孟頫欲置妾,曾作詞試探調侃管道舁:「我為學士,你做夫人。豈不聞,陶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何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只管佔住玉堂春。」而管道舁則作《我儂詞》以答之:「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捏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捏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通篇情重意濃、入骨化血。據說「松雪得詞,大笑而止」,從此再未提過納妾之事。趙孟頫仕途彷徨時,還是管道昇以《漁父詞》箴其歸去:「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趙孟煩有此才情遠見的妻子,也是他一生之大幸。

宋朝滅亡後,趙孟頫躲回家鄉潛心書畫,後被元世祖請到宮廷。趙孟煩氣宇軒昂,風度卓然,才高八斗,詩書畫俱佳,深得元世祖的贊佩。此後,趙孟頫一直留在元世祖的身旁,其排位甚至在右丞相葉李之上。有一次,趙孟頫騎馬從宮牆外走過,不小心竟連人帶馬掉到護城河裡去了。元世祖知道後,立刻命人將宮牆朝後移兩丈,將道路放寬,以防止這樣的事情再發生。雖然元世祖對趙孟頫的才華推崇備至,政治上卻並不授以重任,其中的苦楚和歡樂也只有趙孟煩自知,他更是寄情於書畫之中,求得心靈的慰藉和安撫。

身為趙宋宗室後裔,趙孟煩卻入仕元朝,宦海一帆風順,使其一生毀譽參半。「清初第一寫家」傅山最執於「人品高書品自高」,他的畫也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滲透著孤高品格和崇高氣節,「傅青主畫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勝,墨竹也有氣」(《畫征錄》)。傅山「一生重氣節,以聖賢自許」,認為「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因而痛詆趙孟頫、董其昌之書,評價其作品柔靡輕弱、不足為法。這樣「以人論書」,顯然有失公允和偏頗。平心而論,趙孟煩不愧為一代藝術宗師,他浸淫於魏晉風度之中,其風雅精緻的氣質和洗練簡凝的技巧,為元明書畫開一代先風。傅山也不得不承認趙孟頫墨跡「圓轉流麗」,並甚愛之。以人論書的非難使趙孟頫屈沉藝史幾百年,但他仍是中國文藝史上少有的全才,大概只有宋朝蘇東坡、明代董其昌可以和他相提並論。

「先畫後書此一紙,咫尺之間兼二美」,趙孟頫書畫詩印四絕,當時就已名揚中外,日本、印度人士都以珍藏他的作品為貴。作為一代宗師,不僅他的友人高克恭、李仲賓,妻子管道舁,兒子趙雍受到他的畫藝影響,而且弟子唐棣、朱德潤、陳琳、商琦、王淵、姚彥卿,外孫王蒙,乃至元末黃公望、倪瓚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繼承發揚了趙孟頫的美學觀點,使元代文人畫久盛不衰,為中國繪畫史上寫下了綺麗篇章。

鑒於趙孟頫在美術與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以趙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環形山,以紀念他對人類文化史的卓越貢獻。

❺ 求五行缺土李姓女孩名字

李寶寶的出生真太陽時:2010年5月26日 10:8
生辰八字:庚寅年 辛巳月 丙子日 癸巳時
八字五行得分情況:
木7; 火31.62; (同類得分:38.62)
土0; 金27.2; 水21.2; (異類得分:48.4)
相差:-9.78 綜合旺衰得分:-9.78
八字喜用神:八字過弱,八字喜木, 木 就是此命的「喜用神」。
候選名:
李欣芸
李宜芝
李欣芝
這三個都是專業吉名,完全符合生辰八字起名喜忌,五行、五格都高達滿分,可以給寶寶一個好的命局,讓他贏在人生起跑線。你可以自己去測一下。在適宜入名的漢字中,滿足五行平衡、五格滿分的吉名組合成百上千,都可以全部推算出來。不知道你的個人喜好,只能盡力按一般人都喜歡的原則去甄選幾個供你參考,看看有沒有喜歡的

❻ 有關竹子的詩句

1、《新竹》清代: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譯文: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龍孫:竹筍的別稱。鳳池:鳳凰池,古時指宰相衙門所在地,這里指周圍生長竹子的池塘。

2、《石竹詠》唐代:王績

萋萋結綠枝,曄曄垂朱英。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嘆息聊自思,此生豈我情。昔我未生時,誰者令我萌。
棄置勿重陳,委化何足驚。

譯文:翠綠枝條生長茂盛,垂掛著繁盛美麗的紅花。常常擔心寒冷的露珠降臨,無法保住它那美好的生命。嘆息石竹時也思考自身,此生難道是我衷情的嗎?在我尚未降臨人世的時候,究竟是誰是我萌生的呢?拋開這樣的事情不再說它了,順應自然的變化又何必驚恐呢?

3、《東湖新竹》宋代:陸游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漣漪。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譯文:竹初種時,用棘條編成籬笆,小心謹慎保護好新竹,新竹長成,碧綠濃蔭,倒映在水之漣漪中。夏日的清風吹過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當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熱。筍殼脫落時,聽到簌簌悉悉的聲音,竹子拔節時,初現疏疏落落的倩影。退歸閑暇的時候,我經常來這里,來的時候仍然隨身帶著枕頭和竹席,好隨地安眠。

4、《詠院中叢竹》唐代:呂太一

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

心貞徒見賞,籜小未成竿。

譯文:窗外的叢竹挺撥直立,青翠中預示來年的春寒。竹子的堅貞為人欣賞,因為竹筍還未長成長竿。

5、《竹石》清代: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譯文: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麼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❼ 關於《蘇軾傳》三,四章的問題

譯者序 :
卷一 童年與青年
第一章 文忠公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童年與青年
第四章 應試
第五章 父與子
卷二 壯年
第六章 神、鬼、人
第七章 王安石變法
第八章 拗相公
第九章 人的惡行
第十章 兩兄弟
第十一章 詩人、名妓、高僧
第十二章 抗暴詩
第十三章 黃樓
第十四章 逮捕與審判
卷三 老年
第十五章 東坡居士
第十六章 赤壁賦
第十七章 瑜珈與煉丹
第十八章 浪跡天涯
第十九章 太後恩寵
第二十章 國畫
第二十一章 謙退之道
第二十二章 工程與賑災
第二十三章 百姓之友
第二十四章 二度迫害
卷四 流放歲月
第二十五章 嶺南流放
第二十六章 仙居
第二十七章 域外
第二十八章 終了
第二十七章
海南島那時是在宋朝統治之下,但是居民則大多是黎人,在北部沿岸有少數漢人。蘇東坡就被貶謫到北部沿岸一帶去,這中國文化藩籬之外的地方。元佑大臣數百個受苦難折磨的,只有他一個人貶謫到此處。朝廷當政派為防止元佑諸臣再卷土重來,在那一年及以後數年,決定懲處或貶謫所有與前朝有關聯的臣子。蘇東坡貶謫到海南島不久,司馬光後代子孫的官爵一律被削除,好多大官都予調職,其中包括蘇子由和范純仁,調往的地方不是南方就是西南。甚至老臣文彥博,已經九十一歲高齡,也沒饒過,不過只是削除了幾個爵位。打擊蘇東坡最甚的就是凡受貶謫的臣子,其親戚家族不得在其附近縣境任官職。因為蘇邁原在南雄附近為官,現在也丟了官職。
第十四章蘇東坡,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不過到目前為止,還幸而安然無事。可是在他吐到第一百次時,他就被人抓住了,在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三月,他調任江蘇太湖濱的湖州。在他到任謝恩奏章上,他說了幾句朝廷當權派覺得有點兒過分的話。只要他單歌詠人民的疾苦貧窮、捐稅、徵兵,那派小人還能裝聾做啞,置之不顧。現在他直接指明那些小人,其中有在王安石勢力下躥升起來的李定和舒直。朝政是在無以名之的第三流人才的掌握中,這類人是唯利是圖隨風轉舵,既無所謂東,也無所謂西。蘇東坡過去曾不斷給皇帝上表,每次皇帝看了他的表章,就向侍臣贊美蘇東坡。現在我們想起來,這些小人以前曾經阻擋蘇東坡進京城。萬一蘇東坡蒙召當權,可就真有危險,因為新政的領導人物那時不是已經失勢,便是已然退隱。
蘇東坡到任謝恩表只是例行公事,譬如略敘為臣者過去無政績可言,再敘皇恩浩盪,以此美缺相賜。但是蘇東坡說:「伏念臣性資頑鄙……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隋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新進」一詞,在王安石口中是指突然升遷的無能後輩。在過去為新政的朋黨之爭里,這一名詞是固定代表那種含義的。李定和舒稟心想蘇東坡為什會自信能逃得出他們的手心呢?並且他說在他那個年紀,他擔任地方官是因為他不可能再惹是生非。他是不是暗示那些在朝為官的必然會惹是生非呢?古之文人學者,因為沒有民權的保障,在措詞造句上,便發明出一種極其微妙難以捉摸的表現法,而閱讀的學者也養成一種習慣,樂於尋求含義於字里行間之中。在中國古代,朝廷的公報是固定按期出版的,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報紙。蘇東坡所寫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這次謝恩表,使那些「新進」成了讀者心目中的笑柄。
在神宗熙寧元豐二年(一○七九)六月,一個御史把蘇東坡謝恩表中的四句挑出來,說他蔑視朝廷而開始彈劾他。數日之後,舒稟,當時尚在御史台,找了幾首蘇東坡的詩,內容關於農人青苗貸款,農人三個月無鹽吃,還有燕子與蝙蝠爭論的寓言。他說寫的那種詩,顯示蘇東坡不但考慮欠周,也是不忠於君。舒稟隨同彈劾表章,附呈上蘇東坡印出的詩集。李定,現今升為御史中丞,也隨後跟上一表,陳述有四個理由,蘇東坡必須因其無禮於朝廷而斬首。一共有四份彈劾蘇東坡的表章。這件案子交予了御史台。李定,當年因隱瞞父喪司馬光罵他是禽獸不如,現在擔任檢察官。他挑選了一個極其能乾的官吏派到湖州去,免去蘇東坡的官職,再押解入京受審。御史請求,一路之上蘇東坡必須關入監獄過夜,皇帝不許。神宗皇帝從無意殺害蘇東坡,不過這個案子既然依法控告,他也願予以充分調查一番。
蘇東坡的一個好友王洗,是他印了蘇東坡的詩集,聽到這個消息,趕緊派人去給南部的蘇子由送信,子由立刻派人去告訴蘇東坡。這可以說是使者之間的大競賽。朝廷使者偕同他的兒子和兩個御史台的兵丁火速出發。但是他兒子在靖江忽然生病,於是耽誤半天的行程,結果蘇子由派的使者先到。
這個消息到達時,蘇東坡是何等心情,我們必須要知道。他到達湖州不久,也很喜歡這個新職位。他常和長子去山林間漫遊,同游的還有子由的女婿、女婿的弟弟。在蘇東坡記游飛英寺的詩里,他說自己「莫作使君看,夕以中已非」。他最好的朋友畫竹名家文與可已在二月去世,他一直哭了三天。在朝廷的差官正越程前去逮捕他時,他正再度創覽他搜集的名畫,那是七月七日,正拿出來到院子去晾。他的眼光正好看到文與可送給他的一幅絕妙的竹子,不覺流下淚來。那天他寫的那一條筆記特別表現他的奇思幻想,記述他與文與可的友情。
與可畫竹,初不自貴重,四方之人,持綜素而請者足相躡於其門。與可厭之,投諸地而罵日:「吾將以為襪。」及與可自洋州(今陝西洋縣)還而余為徐州,與可以書遺余日:「近語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襪材當蘋於子矣。」書尾復寫一詩,其略日「擬將一段鵝幫絹,掃取寒梢萬尺長。」予謂:「與可村長萬尺,當用絹二百五十匹,知公倦與筆硯,願得此絹而已。」與可無以答,則日吾言妄矣,世豈有萬尺竹哉。余答其詩日:「世間亦有千尋月,竹落庭空影許長。」與可笑日:「蘇子辯則辯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將買田而歸老焉。」因以所畫第簍谷堰竹遺予日:「此竹數尺耳,而有萬尺之勢……」
根據孔平仲的記載——孔平仲是蘇東坡的朋友,他是聽湖州祖通判卿說,蘇東坡遭逮捕時,那位通判正好在場——蘇東坡已經先得到子由給他的消息。他可不知道控告的罪名之輕重。使臣一到,蘇東坡就正式請假,由祖通判代行太守職務。官差到時,正式身穿官袍,足登高靴,站在庭院中,手執箱板,御史台的兩個士兵分立兩旁,身穿白衣,頭纏黑巾,眼睛裡凶光閃動。太守官街的人慌做一團,不知會有何事發生。蘇東坡不敢出來,與通判商量,通判說躲避朝廷使者也無濟於事,最好還是依法接他。東坡與通判商量應當怎樣出來,因為蘇東坡心想自己既然被控,就不應當穿著官衣出來。祖通判認為他還沒正式被控,他應當以正式官階出現。於是東坡穿上官衣官靴,手執紅板,立於庭中,面向官差而立,祖通判與官衙人員則頭戴小帽,排立於蘇東坡身後。兩個士兵手執御史台的公文,緊握一個包裹,似乎其中藏有刀劍。官差面目猙獰,默不作聲,氣氛緊張萬分。蘇東坡首先說話。
「臣知多方開罪朝廷,必屬死罪無疑。死不足惜,但請容臣歸與家人一別。」
皇差皇甫遵淡然道:「並不如此嚴重。」
這時通判邁一步向前道:「相信必有公文。」
皇甫遵問:「他是何人?」通判回稟自己的身份。士兵乃正式遞交公文予通判。打開一看,原來只是一份普通公文,免去蘇東坡的太守官位傳喚進京而已。皇差要蘇東坡立即啟程。
官差允許蘇東坡出發前,歸看家人。根據蘇東坡在筆記上記載,他到家時,全家正在大哭。蘇東坡向他們笑著說出下面一個故事,安慰他們:
在宋真宗時代,皇帝要在林泉之間訪求真正大儒。有人推薦楊朴出來。楊朴實在不願意,但是仍然在護衛之下啟程前往京師,晉見皇帝。
皇帝問道:「我聽說你會作詩?」
楊朴回答道:「臣不會。」他想掩飾自己的才學,他是抵死不願做官的。
皇帝又說:「朋友們送你時,贈給你幾首詩沒有?」
楊朴回答道:「沒有。只有拙荊作了一首。」
皇帝又問:「是什麼詩,可以告訴我嗎?」
於是楊朴把臨行時太大作的詩念出來:
更休落魄貪酒杯,且莫猖狂愛詠詩。
今日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
蘇夫人聽見這首詩,不由得破涕為笑。這故事曾記在蘇東坡的筆記里,但不知是不是他當時現編的。
家中決定由長子邁陪同前往。王適,他一向充任蘇家的塾師,現在同他弟弟留在家中,後來才偕同蘇東坡全家入京。太守官邸的人全嚇得不知如何是好,個個躲躲藏藏。但是老百姓都出來看太守啟程。根據縣志記載,老百姓都淚下如雨。官差與士兵的態度與辦事的要求,都蠻橫無禮,後來蘇東坡在上哲宗皇帝書中,說他們逮捕太守猶如捕盜。官衙中只有王氏兄弟和陳師錫設酒筵錢別。
有人說途中蘇東坡曾想自殺。根據他自己給皇帝上的奏章上說,在揚州渡江時,他想跳入江中。但按孔平仲的記載,開船之後不久,船停在太湖上修理船槳時,他想跳水自殺。那天夜裡,月色皎潔,湖上風高浪大。蘇東坡不知道他要判什麼罪,並且怕他的案子會牽連好多朋友。他想把眼一閉跳入水中,反倒省事。等再一想,倘若如此,必給弟弟招致麻煩。在給文彥博的信里,敘述家裡燒了他大部分與友人的通信和手稿。家裡人到了安徽宿縣,御史台又派人搜查他們的行李,找他的詩,書信和別的文件。有些兵把船包圍起來時,女人和孩子們怕得很,那些兵把他們的東西胡亂扔,就如一般兵士執行勤務時一樣。兵丁走後,女人們氣沖沖的說:「這都是寫書招惹的。他亂寫東西有什麼好處?把人都嚇死了。」然後焚燒他的手稿,後來東坡發現殘存者不過三分之一而已。
蘇東坡是七月二十八日由官家逮捕,八月十八日送進御史台的皇家監獄。審問期間很長,前後四十幾天。在監里,那個獄卒心腸非常好,大概知道他是誰,對他十分恭敬,每天晚上給他熱水洗澡,直到現在每晚上洗熱水澡,還是四川人的習慣。
蘇東坡在監獄中,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結果審問時反倒對他大有益處。他兒子每天到監獄去看他,為父親送飯當然是兒子分內的事。蘇東坡和兒子暗中約好,就是兒子只許送蔬菜和肉食,倘若聽到壞消息,他才送魚去。有幾天,蘇邁要離開京城到別處去借錢,他把送飯這件事交給朋友辦,但是忘了告訴朋友那件暗號。那朋友送去熏魚,蘇東坡大驚。他心想事情已然惡化,大概凶多吉少了。他和獄卒商量,給弟弟寫了兩首訣別詩,措詞極為悲慘,說他一家十口全賴弟弟照顧,自己的孤魂野鬼獨卧荒山聽雨泣風號。他表示願世世為手足。在詩里他又細心表示以前皇恩浩盪,蒙受已多,無法感激圖報,實在慚愧。又說這次別無可怨,只是自己之過。子由接到,感動萬分,竟伏案而泣,獄卒隨後把此詩攜走。到後來蘇東坡開釋時,獄卒才將此詩退回,說他弟弟不肯收。我相信子由根本知道這條計,故意把詩交還獄卒。因為有這兩首詩在獄卒手中,會有很大用處。因為獄卒按規矩必須把犯人寫的片紙隻字呈交監獄最高當局查閱。這個故事裡說,蘇東坡堅信這些詩會傳到皇帝手中。結果正如他所預料,皇帝看了,十分感動。這就是何以蘇東坡的案子雖有御史強大的壓力,最後卻判得很輕的緣故。
幸虧詩人陸游曾編有一本歷史,其中包括所有審問蘇東坡的親筆文件。現在我們還有一本書叫「烏台詩案」,「烏台」是御史台監獄的名稱。此書包括四件彈劾本章、審問記錄全部,蘇東坡的口供、證物,和最後的判詞。陸游勤於寫日記,對蘇東坡留在身後的手稿和拓片特別愛好,這些遺物是蘇東坡死後六七十年他才見到的。他曾說出這本書的經過。北宋在靖康元年(—一二六)滅亡時,朝廷官員都向杭州逃難,盡量攜帶珍貴的文件。在揚州,一個名叫張全真的政府官員看到這一份手稿,從朝廷檔案里抽出來。後來,張全真死後,一位姓張的宰相,受張全真的後人請求為先人作一篇墓誌銘。這位宰相要以那份手稿為代價。那家後人只答應交出一半,另一半作為傳家之寶。陸游記載說,他看見全部手稿都是蘇東坡手寫的,還有改正之處,都由蘇東坡簽名,再蓋上御史台的官印。我們不敢確言今日流傳下來的這本書是完全根據陸游所見的那本手稿,不過內容卻記載了朝廷公報的細節,包括蘇東坡對自己那些詩句的解釋。
我認為對此案件的判斷,完全要看我們對蘇東坡的批評朝政如何解釋。張方平和范鎮正設法營救蘇東坡,總括起來,他認為坦誠的批評與惡意的中傷顯然有別。我們今天不能不認為那些詩是坦誠的批評,而御史們則認為是對朝廷和皇帝惡意的中傷。張方平指出,詩經是由孔子刪訂的,但是其中有很多對當時當政者的諷刺,而且邦有道,則坦誠的批評完全合法。在另一方面,倘若我們能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相信那些御史是由義憤而發,是深恨親愛的君王受辱而彈劾,這也是一種看法。
舒稟在表章中說:「臣伏見知湖州蘇軾近謝上表,有譏切時事之言。流俗龕然,爭相傳誦,忠義之士無不憤惋。陛下自新美法度以來,異論之人固不為少……然包藏禍心,怨望其上,訕凌謾罵而無人臣之節者,未有如軾也。應口所言,無一不以譏詩為主。……陛下躬履道德,立政造士,以幸天下後世,可謂堯舜之用心矣。軾在此時以苟得之虛名、無用之曲學,官為省郎,職在文館。臣獨不知陛下何負於天下與軾輩,而軾敢為悻慢無所畏忌以至如是。且人道所立者、以有義而無逃於天地之間者,莫如君臣。軾之所為忍出於此,其能知有君臣之義乎?為人臣者苟能充無義之心往之以為利,則其惡無所不至矣……軾萬死不足以謝聖時,豈特在不赧不有而已。伏望陛下付拭有司論如大不恭,以戒天下之為人臣子者。不勝忠憤懇切之至。」
另一御史的彈劾表裡,完全是強詞奪理的指責。在蘇東坡到湖州上任途中,曾為張氏園寫了一篇記。在此一篇文章里,蘇東坡說:「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這是孟子對孔夫子參政態度的概要結語。那位御史在他忠君報國的熱情之下,極力想勸服皇帝相信蘇軾正倡邪說異端,實在大逆不道,他說:「天下之人,仕與不仕,不敢忘其君。而獨蘇軾有不仕則忘其君之意,是廢為臣之道爾。」
李定舉了四項理由說明為什麼應當處蘇東坡死刑。在奏章前面序言中,他說:「蘇軾初無學術,濫得時名,偶中異科,途叨儒館。」他又接著說蘇東坡急於獲得高位,在心中不滿之下,乃譏訕權要。其當殺理由之一是,皇帝對他寬容已久,冀其改過自新,但是蘇東坡拒不從命。另一個當殺的理由是,雖然蘇東坡所寫詩之荒謬淺薄,但對全國影響甚大。「臣叨預執法,職在糾奸,罪有不容,豈敢苟止?伏望陛下斷自天衷,特行典憲,非特沮乖後之氣,抑亦奮忠良之心,好惡既明,風俗自革。」
審問在八月二十日開始,被告自稱年四十四歲(按西方計演算法為四十二歲),然後敘述世系、籍貫、科舉考中的年月,再敘歷任的官職。又把由他推薦為官的列出姓名,因為大臣為國家舉薦人才充任公職之賢與不賢,與其本人之賢德大有關系,自然甚屬重要。據說,他自為官始,曾有兩次記過記錄。一次是他任職鳳翔為通判時,因與上官不和而未出席秋季官方儀典,被罰紅鋼八斤。另一次是在杭州任內,因小吏挪用公款,他未報呈,也被罰紅銅八斤。「此外,別無不良記錄。」
最初,蘇東坡承認他游杭州附近村莊時所作的那首詩,對農民食無鹽、青苗貸款之弊端,曾出怨言,以及彈劾表章中之其它若干情節。他想不起曾寫過其它與時政有關的詩文。有好幾天內,他否認給朋友寫過諷刺詩,一直聲稱無罪。至於何者應視為毀謗朝廷,何者不應視為毀謗朝廷,頗難斷言。還有,何者構成「毀謗」,亦復如此。但是在八月十三日,他決定服罪。他承認曾寫諷刺詩譏刺當政,且與朋友以此等詩互相投寄。不過他「並未隱瞞」,至於內容如何,解釋容有不同而已。在審訊期間,他奉命在下列一道供詞上簽字:「入館多年,未甚插進,兼朝廷用人多是少年,所見與軾不同,以此撰作詩賦文字譏諷。意圖眾人傳看,以軾所言為當。」蘇東坡的朋友當中,有三十九人受到牽連,有一百多首詩在審問時呈閱,每一首都由作者自行解釋。因為蘇軾措詞精煉,用典甚多,幸而有此審問記錄,我們得見作者自己對好多文句的闡述分析。只有讀者完全了解那些典故,才能把握文內的含義。我讀詩一向對那類詩避而不觀,因為那些隱喻、史實,都需要單獨解釋,讀來甚感吃力,作者自己賣弄學問,為讀者加重負擔,殊為無謂。其實這樣炫耀也並不困難,因為數百年來,蘇詩的評注家一直忙著在歷史和唐詩里發掘蘇詩用典的出處。
對蘇東坡的指控,有的十分牽強。最有趣的指控中,有一條是寫兩株老柏的七律。詩里說柏樹「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這兩句詩認為是對皇帝大不敬,因為龍是皇帝的象徵,而今皇帝正在位,作者應當說有龍在天,不應當說在九泉地下。另外還有一首牡丹詩,在詩內作者嘆造物之巧,能創造出牡丹種類如此之繁多。御史解釋此詩為諷刺新當政者能制定如此多之種種捐稅。《菊賦》的序言里曾提到吃妃菊的苦種籽,御史認為作者是在直接諷刺全境百姓的貧窮,尤其是指朝廷對官吏薪俸的微薄。「生而盲者不識日」是諷刺科舉考生的淺陋無知,諷刺考生不通儒學,只知道王安石在《三經新義》里對經書的注釋。
蘇東坡在對方大部分指控上,都坦白承認在詩中批評新政,自然有憤怒之感、失望之聲,足以表明自己對當道的苛酷批評,罪有應得。
在給朋友駙馬王詵的若干首詩里,有一行詩是坐聽「鞭答不呻呼。」又說,「救荒無術歸亡通」。他也提到「虎難摩」,是為政貪婪的象徵。在給朋友李常的詩里,他確是說在密州「灑涕循城拾棄孩。」那些男屍、女屍、嬰屍都餓死於路也,當時確是「為郡鮮歡」。關於他給朋友孫覺的詩里,有一行說二人相約不談政治,是真在一次宴席上約定,誰談政治,罰酒一杯。在給曾鞏的一首詩里(曾鞏官位不高,但是一代古文大家人他說厭惡那些「股耳如惆蟬」的小政客。在他給張方平的詩里,他把朝廷比為「荒林惆蟄亂」和「廢沼蛙蟈淫」,又說自己「遂欲掩兩耳」。在給范鎮的詩里,他直言「小人」,我們也知道在給周郎的詩里,他把當權者暗比做「夜果」。在寫杭州觀潮時,他說東海若知君王意,「應教斥鹵變桑田」。
在他一個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了兩首詩給他,把那詩仔細看一下,也頗有趣。並且可以了解官吏的憤怒,也可略知蘇詩字里行間的含義。若按字面譯成英文而不加註釋,便毫無意義可言。其中一首說:
敢向清時怨不容,直嗟吾道與君東,
坐談足使淮南懼,歸向方知冀北空,
獨鶴不須驚夜旦,群鳥未可辨雌雄。
蘇東坡承認他很佩服這位朋友,所以用孔子的不怨不容這種說法把他比孔子。第二行指東漢大經學家派弟子東行的典故。第三行指西漢蕭何以智勇在朝收平淮南王之亂於無形。第六行指良馬出於冀北,又進而指韓愈馬說中的伯樂過冀北之野,而冀北駿馬遂空一事,亦指滿朝已無真才賢士。第五行指鶴立雞群,亦即賢人與小人之比,隱含之義即在朝之庸庸碌碌者,皆雞鴨之輩,於是午夜長鳴非鶴莫屬。最後一行更易令人致怒,因為詩經上有兩廳『俱曰予聖,誰識鳥之雌雄?」等於說朝廷上只有一群烏鴉,好壞難辨。
他給那位朋友的第二首諷刺詩如下:
仁義大捷徑,詩書一旅亭。
相誇緩若若,猶誦麥青青。
腐鼠何勞嚇,高鴻本自冥。
顛狂不用喚,酒盡漸須醒。
這首詩的前三行指的是虛偽的讀書人侈談仁義,實則以此為求取功名富貴的階梯,並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麥青青」一典,按蘇東坡的意思,是由莊子論追求利祿官爵的人而來,那些人一生迷戀官爵,埋葬時口中含有珍珠,但是他們的墳墓早晚會夷為青青的麥田。第四行包含另一個莊子上的典故。楚王願以高位請莊子去做官,莊子謝絕,並且告訴國王的使者一個故事:有一個專吃腐肉的烏鴉,找到了一個腐敗的老鼠,正在一棵樹上大享其美味,這時一隻仙鶴趕巧從旁飛過,烏鴉以為仙鶴來搶它的美味,就發出尖叫的聲音想把仙鶴嚇走,但是仙鶴高飛到白雲中去了。這個故事的含義,就是蘇東坡對小人的爭權爭位不屑一顧。
我有一種想法,我覺得蘇東坡會以為因寫詩而被捕、受審為有趣,他一定以在法庭上講解文學上的典故為樂事。
當時大家深信蘇東坡對朝廷至為不敬,他曾把當政者比為嗚蛙,比為嗚蟬,比為夜裊,比為吃腐鼠的烏鴉,比為禽場中的雞鴨。最使人不能忍受的是罵他們為「沐猴而冠」,不是人而裝人。總之,蘇東坡是看不起舒稟、李定那等人,那麼舒稟、李定為什麼要對蘇東坡有好感呢?
審問終結,大概是十月初,證據呈給皇帝。牽連的人很多,尤其是駙馬王詵,在審問時牽扯到他,因為他曾和蘇東坡交換過各種禮物贈品。皇帝下令凡與蘇東坡交換過詩文的人,都得把手中的詩文呈上備查。
仁宗的皇後,她一向支持蘇東坡,這時染病而死。她死前曾對皇帝說:「我記得蘇東坡弟兄二人中進士時,先帝很高興,曾對家人說,他那天為子孫物色到兩個宰相之才。現在我聽說蘇東坡因為寫詩正受審問。這都是小人跟他做對。他們沒法子在他的政績上找毛病,現在想由他的詩入他於罪。這樣控告他不也太無謂了嗎?我是不中用了,你可別冤屈好人,老天爺是不容的。」這些話實際上等於遺言。
在十月十三日,御史們將案子做了個提要,送呈給皇帝御覽。由於太後之喪,案子拖延了些日子。蘇東坡在獄中等待案子的結果和自己的命運吉凶之際,發生了一件神秘的事情。
數年之後,蘇東坡告訴朋友說:「審問完畢之後,一天晚上,暮鼓已然敲過,我正要睡覺,忽然看一個人走進我的屋子。一句話也沒說,他往地上扔下一個小箱子做枕頭,躺在地上就睡了。我以為他是個囚犯,不去管他,我自己躺下也睡了。大概四更時分,我覺得有人推我的頭,那個人向我說:「恭喜!恭喜!」我翻過身子問他什麼意思。他說:「安心睡,別發愁。」說完帶著小箱子又神秘的走了。
「事情是這樣,我剛受彈劾時,舒稟和另外幾個人,想盡方法勸皇帝殺我,可是皇帝根本無殺我之意,所以暗中派宮中一個太監到監獄里去觀察我。那個人到了我的屋子之後,我就睡著了,而且鼻息如雷。他回去立即回奏皇帝說我睡得很沉,很安靜。皇帝就對侍臣說:『我知道蘇東坡於心無愧!』這就是後來我被寬恕貶謫到黃州的緣故。」
遇有國喪,國家總要大赦,所以依照法律和風俗,蘇東坡是應當獲赦的。那些御史本打算把反對派乘此機會一網打盡,如今倘若一大赦,他們的心血豈不完全白費!李定和舒稟十分憂悶。這時,李定奏上一本,對可能合乎赦罪的那些犯人,力請一律不得赦免。舒稟並進而奏請將司馬光、范鎮、張方平、李常和蘇東坡另外的五個朋友,一律處死。
副相王掛在諸御史的逼促之下,一天突然向皇帝說:「蘇軾內心有謀反之意。」
皇帝大感意外,回答說:「他容有其他過錯,他決無謀反之意,你為何這么說?」
王掛於是提起在蘇東坡的柏樹詩里說龍在九泉一事,那含義是將來某人命定要成天子,要自暗中出現,此人出身寒微。但是皇帝只說:「你不能這樣看詩。他吟哦的是柏樹,與我何干?」
王掛於是沉默無言。章停,當時還是蘇東坡的朋友,為蘇東坡向皇帝辯解說,龍不僅是天子的象徵,也可以指大臣,於是從文學上引出例句,用以支持自己的理論。
蘇東坡的朋友呈上的證物都審查完畢,皇帝指定自己近人重行查閱。根據御史的案子提要,此種毀謗朝廷要判流放,或是兩年勞役,在蘇東坡這樣的案子,比較嚴重,應當是削官兩極。自法律上看,理當如此。因案情重大,尚待皇帝親自決定。
在十一月二十九日,使舒稟、李定大失所望,宮廷官員發出了聖諭,把蘇東坡貶往黃州,官位降低,充團練副使,但不準擅離該地區,並無權簽署公文。
在受到牽連的人之中,三個人受的處罰較重。駙馬王詵因泄露機密與蘇東坡,並時常與他交換禮物,並且身為皇親,竟不能將此等毀謗朝廷的詩文早日交出,削除一切官爵。第二個是王鞏,他並沒從蘇東坡手中得到什麼毀謗詩,他顯然是無辜受累,也許是為了私人仇恨的緣故,御史們要處置他。隨後幾年,蘇東坡不斷提起王鞏固他受累。我們知道王鞏的奢侈生活習慣,這次發配到遙遠的西北去,日子是夠他消受的。
第三個是於由。他曾奏請朝廷赦免兄長,自己願納還一切官位為兄長贖罪。在證據上看,子由並不曾被控收到什麼嚴重的毀謗詩,但是因為家庭關系,他遭受降職的處分,調到高安,離兄長被拘留的黃州約有一百六十里,任騖州酒監。
其他人,張方平與其他大官都是罰紅銅三十斤,司馬光和范鎮和蘇東坡的十八個別的朋友,都各罰紅銅二十斤。
在舊年除夕,蘇東坡被釋出獄,在監中共度過四個月又二十天。出了東城街北面的監獄大門,他停了一會兒,用鼻子嗅了嗅空氣,感覺到微風吹到臉上的快樂,在喜鵲吱喳啼叫聲中,看見行人在街上騎馬而過。
他真是積習難改,當天他又寫了兩首詩。詩里說:「卻對酒杯渾似夢,試拈詩筆已如神。」一首詩是:
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
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鬥少年雞。

❽ 請教墨竹圖的題字和題詩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兩枝修竹出重霄, 幾葉新篁倒掛梢.
本是同根復同氣, 有何卑下有何高.

東風昨夜入山來, 吹得芳蘭處處開.
唯有竹為君子伴, 更無眾芳許同栽.

秋風昨夜渡瀟湘, 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 挺然相鬥一千場.

竹葉青青不肯黃, 枝條楚楚耐嚴霜.
昭蘇萬物春風里, 更有筍尖出土忙. (古詩)

歲寒有貞志, 孤竹勁而直.
虛心足以容, 堅節不撓物. (元.柯九思)

亭亭月下竹, 挺挺霜中節.
寂寂空山深, 不改四時葉. (元.吳鎮)

欲借淇園勝, 凌霜挺萬桿.
月來金影碎, 風動玉聲寒.
障暑蔭堪息, 停雲秀可餐.
相過惟二仲, 盡日倚琅桿 (申瑤泉)

野竹攢石生, 蒼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 虛聲帶寒草.
龍吟曾未聽, 鳳竹吹應好.
不覺蒲柳凋, 貞心常自保. (李白)

竹 吳寬
然數君子,落落俱長身。東家每借看,步去不嫌頻。
移栽幸許我,己自前年春。自我得此輩,園居豈為貧。
但憂積雨霽,日暴少精神。終然勤灌溉,枝葉還如新。
因茲悟為學,黽勉在斯辰。

詠竹 王吉
夜裡照時金瑣碎,清風拂處玉玲瓏。歲寒別有非常操,不比尋常草木同

詠竹 玄虛子
寒岩鴉秀無多種,惟有琅干過歲華。直節正當恬養素,虛心恰合道生涯。
迎風瑟瑟清未冷,戴雨瀟瀟凈更嘉。誰並真常君子器,偏宜仙洞道人家。

詠雪竹 朱元璋
雪壓竹枝低,雖低不著泥。明朝紅日出,依舊與雲齊。

歐陽修.宋(1009-1072)。醉翁。
秋晚凝翠竹
蕭疏喜竹勁,寂寞傷蘭敗。
叢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

宋·黃庭堅
詠竹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楊萬里.宋(1127-1206)。
詠竹
凜凜冰霜節。修修玉雪身。
便無文與可。自有月傳神。

陶淵明 .東晉(365-427)。潛,元亮。
歸園田居五首其四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
井烘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李商隱 唐
湘竹詞
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
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

杜甫 唐
題劉秀才新竹
數徑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鄭板橋 清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七律·答友人
毛澤東 1961年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病中見窗外竹感賦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
昭蘇萬物春風里,更有筍尖出土忙。

題竹
葉劍英 1963年
彩筆凌雲畫溢思,虛心勁節是吾師;
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

詠竹
方誌敏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
一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


(題畫詩)
鄧拓
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
最是虛心留勁節,久經風雨不知寒。

歲寒三友
(題畫詩)
陶行知
萬松嶺上松,鼓盪天風,
震動昆侖第一峰。
千軍萬馬波濤怒;海出山中。
竹綠梅花紅,轉戰西東,
爭取最後五分鍾,百草千花休閑笑,
且待三冬。

《蕭湘竹子詩詞》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華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處處竹相連。
詩詞書畫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間。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賢。
東坡有三絕,板橋更超前。
剛直凌雲志,虛懷不私偏。
鬱郁婆娑葉,經冬不凋殘。
迎風更瀟灑,亮節益韌堅。
群承竹風格,研竹數十年。
業余集詩畫,選纂萬余言。
宏揚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愛竹者,相逢慶有緣。
聊聊記數語,以電竹詩篇。

題吾友梁鐵君俠者畫竹
(清)康有為
生挺凌雲節,飄搖仍自持。
朔風常凜冽,秋氣不離披。
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

「水調歌頭·詠竹」
錢樟明
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
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揚首望青天
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
樓台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造福何論早晚?
成材勿計後,鱗爪遍人間。
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竹子
(哲理詩)
泥土裡,
收集拼搏的語言。
憋不住,
給大地開一個眼。
冒尖了,
既虛心又委婉。
做一次總結,
繼續向上伸展。
一朵綠色的雲,
和太陽把理想暢談。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唐.杜甫《詠春筍》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陸游

竹勁由來缺祥同,畫家雖巧也難工。
細看昨夜西風里,若今琅玕不向東。
――明.徐渭《風竹》

細細的葉,疏疏的節;
雪壓不倒,風吹不折。
――清.鄭板橋《題墨竹圖》

雨後龍孫長,風前鳳尾搖;
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題畫竹》

待到深山月上時,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難掇,寒碧千竿俗可醫。
――清.王慕蘭《外山竹月》

山南山北竹嬋娟,翠涌青圍別有天。
兩兩三三荷鋤去,歸來飽飯筍羹鮮。
――清.王慕蘭《石門竹枝詞》

題朱九齡翠筠軒 許恕
有腳不踏東華塵,有眼不看長安春。 然天地至清氣,多在叢篁流水濱。
軒名翠筠俯空谷,個個梢長如玉立。一秋明月照瀟湘,六月涼風灑淇澳。
軒中之人清且閑,心不在乎山水間。左圖右使移白日,四檐環佩聲珊珊。
不可一日無君子,澹然風致頗相似。翠實常分丹風雛,籜冠曾奉青霞士。
北郭道人靜者徒,愛看黃岩煙雨圖。擬約嵩溪聽蕭瑟,醉來踏遍青珊瑚。

對竹 黃庚
門對南鄰竹,青青玉萬竿。雖然無地種,且得隔籬看。
露葉晴猶濕,風枝夏亦寒。但教休翦伐,何用報平安。

居竹軒 倪瓚
翠竹如雲江木春,結茅依竹住江濱。階前迸筍從侵逕,
雨後垂陰欲覆鄰。映葉黃鸝還自語,傍人白鶴亦能馴。
遙知靜者忘聲色,滿屋清風未覺貧。

碧筒飲 張雨
采綠誰持作羽觴,竹林人共晚樽涼。玉莖沁露心微苦,
翠蓋擎雲手亦香。飲水龜藏蓮葉小,吸川鯨恨藕絲長。
傾壺誤展林郎袖,笑絕耶溪窈窕娘。

種竹 洪希文
移得霜根趁雨栽,牆陰踏破一方苔。甫能引汝清風到,
未暇招渠俗子來。猿訝便立書案立,鶴之早避釣船回。
不妨更了歲寒計,早晚栽松兼種梅。

盆竹 釋善住
瓦缶不多土,娟娟枝葉繁。豈知幺鳳尾,元是古龍孫。
蒼雪灑禪榻,細香浮酒樽。王猷來此見,應亦為消魂。

養竹成大林 謝應芳
養竹成大林,頻年竹生孫。美竹非不多,惡竹亦已繁。群奴為洗之,
往哉聆我言。美者慎勿傷,去惡必去根。勿虞爾斧缺,勿憚爾力煩。
宿莽盪無余,清風仍滿園。

雪竹山房 貢性之
此君節操獨凌寒,冰雪叢中更耐看。簾幕影迷金瑣碎,
佩環聲動玉闌干。只疑玄圃翻瓊樹,錯訝瑤台舞素鸞。
百戰幾時能著我,萬竿深處一憑闌。

竹菌 周砥
竹逕拾竹菌,中林露襄襄。宛轉童豎歌,頃新易滿筐。
粲然丹砂質,攜下白雲鄉。眄來意忻喜,執爨屬初當。
溉 沃靈液,登俎達馨香。臘毒懼厚味,餐霞秘仙方。
得此與疏筍,蕭然侑一觴。含和適勝歆,茹美貴清涼。
熟謂可樂飢,庶亦潔中腸。非但紫芝曲,願繼採薇章。

翠貢亭 趙秉文
修竹百十個,老柏四五行。日出煙霧散,露葉翻青光。
時攜一壺酒,來此據胡床。鳥啼白日靜,花落春風香。
君看蒼翠間,法身露堂堂。既物元非真,離物又非忘。
掩卷忽而笑,風枝奏笙篁。

詠竹 王吉
夜裡照時金瑣碎,清風拂處玉玲瓏。歲寒別有非常操,不比尋常草木同

詠竹 玄虛子
寒岩鴉秀無多種,惟有琅干過歲華。直節正當恬養素,虛心恰合道生涯。
迎風瑟瑟清未冷,戴雨瀟瀟凈更嘉。誰並真常君子器,偏宜仙洞道人家。

詠雪竹 朱元璋
雪壓竹枝低,雖低不著泥。明朝紅日出,依舊與雲齊。

徐氏瞻綠軒 宋玄僖
綠株似君子,長年不厭看。沉岑風雨夜,牢落雪霜寒。
開徑連書屋,臨流足釣竿。眼中高節在,早晚侯平安。

新篁 高啟
南池雨後見新篁,裊裊煙梢漸出牆。風度亂翻交籜響,露垂微挹粉痕香。
簾前嫩色含初暝,琴畔疏陰已送涼。野飯羞燒林下筍,留添碧玉嫩竿長。

竹 吳寬
然數君子,落落俱長身。東家每借看,步去不嫌頻。
移栽幸許我,己自前年春。自我得此輩,園居豈為貧。
但憂積雨霽,日暴少精神。終然勤灌溉,枝葉還如新。
因茲悟為學,黽勉在斯辰。

竹 文徵明
分得亭亭綠玉枝,雨餘生意滿階除。凌霄已展疏疏葉,護粉聊營短段籬。
肯信移來真是醉,不愁俗未不能醫。人間此夜頻前席,涼月虛窗更自宜。

題竹軒 王世貞
吾宗雅語世所聞,何可一日無此君。汝今卜居但種竹,凡草不敢驕相群。
籜龍個個迸春雨,鳳尾枝枝幹碧支。景呼阿段汲溪潤,洗出瀟湘雙淚文。
慎莫學辟疆驅大令,又莫學張 逃右軍。扁舟但過醫俗士,把臂相將醉夕曛

種竹 王向晉
斫取江干老竹根,攜歸家去長兒孫。他年勁節干霄起,招得丹山彩鳳騫。

詠竹 王德操
幽居思伴侶,惟有此君宜。蕭疏既同我,清空亦可師。
吟時聲應和,步處影相隨。不作人間態,炎涼意便移。

竹粉 鄧雪霄
萬竿晴拂渭川煙,解籜瓊枝自晶然。湘水裙搖珠佩冷,葛陂雲護玉龍眠。
看來翻恨何郎妒,栽處應將漢暑連。六月林間猶帶雪,可留清韻待群賢。

竹粉 於若瀛
新抽翠筱碧於妝,高質輝輝抱節長,操干未須逢越女,解苞遺是試何郎。
痕消乍染三湘淚,素積憂疑五月霜。僕射盤中勞記事,未裁斑管已含光。

題錢理竹平深處 湯胤績
瘦不勝衣強著冠,肩輿一罄子猷歡。日光碎布金三頃,秋色高攢玉萬竿。
幸備酒籌催急鼓,忍看 筍簇深盤。九天雨露雖如許,長屐無由數就看。

雨竹 劉崧
滄波石面晚陰涼,翠筱娟娟過雨香。何許鷓鴣啼不斷,黃陵祠下是三湘。

題竹 戈汕
歲暮看吾輩,蕭疏賴此君。橫枝馴怪石,直節藐寒雲。
松傲低為伴,梅清艷不群。有時當積雪,秉燭倚宵分。

栽竹 吳中蕃
以少屋為貴,雖多君益珍。依然猶卉植,所具獨精神。
和豈皆從俗,清非不近人。山家能有比,撕亦未全貧。

水中居 王
水繞柴門竹繞欄,歸來寓居是盤恆。一溪沆瀣通元氣,萬個琅干耐歲寒。
對景只求詩興好,臨流肯放酒杯乾。衰遲幸入康莊境,任彼紅塵蜀道難。

斑竹詩 李淑媛
二妃昔追帝,南奔湘水間。有淚寄湘竹,至今湘竹斑。
雲深九嶷廟,日落蒼悟山。於恨在湘水,滔滔去不還。

偶題竹上 釋際源
冷翠何冥密,幽尋獨坐時。扉開流水過,風靜到雲遲。
懶性知終棄,虛心幸自持。偶然吟未穩,清響動高枝。

過友人齋頭看竹 吳綺
北郭東門訪隱論,琅干萬個碧無塵。鄰家莫比王猷比,看竹還應為主人。

閑坐詠竹 愛新覺羅?玄燁
門外千竿細竹,窗前萬朵鮮花。秋寒眾色皆變,惟爾霜姿可嘉。

種竹 吳正治
退食少塵事,疏篁愜遠心。門無俗客到,時有暮蟬吟。
密葉侵階綠,幽香入閣深。那知炎暑厲,移榻就清陰。

聽竹庵 塗斯皇
修篁搖翠影,小築回清幽。蟲語團庭綠,蟬聲帶水秋。
寒雲依石澗,獨樹表荒丘。坐卧欲忘返,蕭然何所求。

新筍 王世禎
綠竹畦中筍數竿,穿叢一日幾回看。呼童早起澆新水,待聽風聲送雨寒。

慶似村一枝書屋看竹 李棠
幽人抱勁節,讀書不幹祿。釜內雖無糧,園中卻有竹。
不惜培護勤,博此一窗綠。不剪亦不鋤,生意青鬱郁。

盆竹 汪士慎
森森盆中竹,猗猗似淇奧。對之煙雨生,看去濃陰覆。
梳翎青鳳小,振鬣籜龍縮。有節不幹雲,虛心抱幽獨。
陳列大士前,音聲皆具足。聞道落迦山,曾現紫均谷。

方竹 沈心
一色琅干碧,森然種獨殊。孤生太圭角,直節本廉隅。
污辱寧能免,規圓洵可吁。此君君子得,莫嘆不觚觚。

竹 鄭燮
不是春風,不是秋風。新篁初放,在夏月中。
能驅吾暑,能豁吾胸。君子之德,大王之雄。

方竹 孫竹雅
屹屹 棱未許磨,更以高節聳危柯。圓通尚難容今世,獨抱枸方奈爾何。

詠竹 鄔蘭翹
已分龍種老碧溪,無端霜雪共排擠。生成高格伴身瘦,為有心虛肯首低。
狂客相尋慵問主,詩人臨別愛留題。沉沉朱鳥無消息,聊與尋常 雀棲。

詠竹 李筠仙
亭外猗猗碧幾竿,清姿勁節耐霜寒。舞風影作飛鸞勢,嘯月音疑老鳳翰。
自是主人甘澹泊,不勞童子報平安。階前那有孫枝秀,寫與淇園獨坐看。

種竹歌 釋德隱
南山南北山北,其中有竹人不識。托根數莖臨嚴霜,虛心願並幽溪柏。
秋深草木零落盡,此竹亭亭終不易。

雪竹 吳昌碩
吾廬獨破撐風雨,修竹連山當友朋。 有郫筒數升酒,不然今夕坐愁冰。

水筒 王禎
刳竹作連筒,流泉一派通。勢雖由上下,用不限西東。
遠借居人便,常資澤沛功。伊誰憑好手,扶起卧龍公。

南窗 金涓
南窗不受北風寒,筆硯供吟對景安。最喜手攀檐前竹,雪中猶勝作花看。

友竹軒 陸仁
友道久已喪,澆風何由淳。對面論氣誼,轉足生棘榛。斷金臭如蘭,所貴同心人。
取友古所難,此君誠可親。霜風凜高節,歲寒相與鄰,於焉念同志,碌碌奚足論。

笮橋 張野雲
一橋遙劃斷,駭浪卷天驕。誰剖千竿竹,長橫百尺橋。
乘風時上下,帶雨亦飄搖。最羨秋歸雁,欄邊夢不撓。

索橋 王夢庚
伐竹千竿翠,成橋萬丈新。波光連絕壑,山色媚韶春。
砥柱撐霄漢,長虹貫海濱。往來通道處,大化被無垠。

庭竹 劉禹錫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陳 陶 .唐(847-859為仕),嵩伯。
福建南平或江西波陽人。

題僧院紫竹
喜游蛟井寺。復見炎州竹。
杳靄萬丈間。嘯風清獨速。

竹十一首之一
不厭東溪綠玉君。天壇雙鳳有時間。
一峰曉似朝仙處。青節森森倚絳雲。

竹十一首之二
萬枝朝露學瀟湘。杳靄孤亭白石涼。
誰道乘龍不得雨。春雷入地馬鞭狂。

竹十一首之三
嘯入新篁一里行。萬竿如瓮鎖龍泓。
驚巢翡翠無尋處。閑倚雲根刻姓名。

竹十一首之四
青嵐帚亞思祖。綠潤偏多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十一首之五
迸玉閑抽上釣磯。翠苗番次脫霞衣。
山童泥氣青驄馬。騎過春泉掣手飛。

竹十一首之六
須題內史琅 塢。幾醉山陽瑟瑟村。
剩養萬莖將掃俗。莫教凡鳥鬧雲門。

竹十一首之七
一溪雲母間靈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誰識雌雄九成律。子喬丹井在深涯。

竹十一首之八
燕燕雛時紫米香。野溪羞色過東牆。
諸兒莫拗成蹊筍。從結高籠養鳳凰。

竹十一首之九
一節呼龍萬里秋。數節垂海六鰲愁。
更須瀑布峰前種。雲里欄干過子猷。

竹十一首之十
丘壑誰話碧鮮。靜尋春譜認嬋娟。
會當小殺青瑤簡。圖寫龜魚反上天。

竹十一首之十一
玄圃千春閉玉叢。湛陽一祖碧雲空。
不須騷屑愁江島。今日南枝在國風。

王安石 .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
江西臨川人。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
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帖碎金。

竹里
竹里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
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一
竹根珠勝竹皮冠,欲著先須短發干。
要使竹林有共見,不持方帽御風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二
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戀戀睇袍意,豈為哀憐范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三
玉潤明信好冠,錯力剜出鮮紋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歡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斷檀欒,霧卷雲蒸久未乾。
遺種山林真自稱,何須貂暖配金寒。

竹窗
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從水際門。
只我近知牆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一徑森然四詩人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憐倫學鳳凰。

次韻張子野竹寺
風泉隔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

陶淵明 .東晉(365-427)。潛,元亮。
江西九江人。

桃花園詩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余蔭。菽稷隨時藝。

歸園田居五首其四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
井烘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悠不復返。

歸園田居
井灶有遺處。修竹帶平津。

王貞白 .唐(895年進士)。有道。
江西永豐人。

洗竹
道院竹繁教略洗。鳴琴酌酒看扶疏。
不圖結實來雙鳳。且要長竿釣巨魚。
錦籜裁冠添散逸。玉芽修饌稱清虛。
有時記得三天事。自相琅 節下書。

孫峴 唐 文山。江西贛州人。

鍾元外賦竹
萬物中瀟灑。修篁獨逸群。
貞姿曾冒雪。高節欲凌雲。
細韻風初發。濃煙日正熏。
因題偏惜別。不可暫無君。

樂史 .宋(930-1007)。子正。
撫州宜黃(今江西)人。

朱熹 .宋(1130-1200)。元晦。
江西婺源人。

新竹
春雷殷岩際,幽草齊發生。
我種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

次韻擇之詠竹
竹塢深深處,檀欒繞舍青。
暑風成慘淡,寒月助清冷。
客去空塵塌,詩來拓采欞。
此君同一笑,午夢頓能醒。

丘子野表史郊園詠竹
移自溪商園。種此牆陰路。
牆陰少人行。來歲障幽戶。

公濟因君次韻
新筍因君寄,康廬入夢中。日日來
丹元余故宅,翠竹尚余風。
猶嫌有兼味,不似一源攻。

和劉秀野新筍
修修江上林,白日暗風雨。
下有萬玉虯,三冬卧寒土。

鄭谷. 唐朝(851-910)。江西宜春人。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楊萬里.宋(1127-1206)。廷秀,誠齋。
江西吉水人。
詠竹
凜凜冰霜節。修修玉雪身。
便無文與可。自有月傳神。
過單竹澤徑
喬木與修竹。相招為茂林。
無風生翠寒。未夕起素陰。

看筍
筍如藤薛爭長。竹似夷齊獨清。
只愛錦竹滿地。暗林忽兩三莖。

竹林
珍重人家愛竹林。織籬辛苦護寒青。
那知竹性無薄相。須要穿來籬外生。

謝唐德明惠筍
高人愛筍如愛玉。忍口不餐要添竹。
雲何又遣十輩來。昏花兩眼為渠開。

都不食筍戲題
竹祖龍孫渭上居。供儂樽俎半年余。
斑衣戲彩春無價。玉版談禪佛不知。

竹枝詞
短儂籬漏芒破。須遣拖泥帶水來。

初食筍蕨
鳳烹龍世浪傳。猩唇熊掌我無緣。
只逢筍蕨杯盤日。便是山林寶貴天。

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一見此君面。荒村不是村。
斜陽與可筆。棲雀子猷魂。

李覯.宋(1009-1059)。泰伯。江西南城人。
竹齋題事
低齋結空野。小竹移孤林。

郭珏.元(1316-1375).彥章,靜思。江西吉水人。
寄宋竹坡
久欲從君借竹看,東風又長碧琅 。
午陰坐久晴雲落,夜漏眠遲白露轉。
韭葉連畦從料理,菊花分逕共平安。
洞簫一曲載新管,石上雙吹翠袖寒。

劉過 .宋(1154-1206) 。改之,龍州通人。
江西泰和人。
沁園春.寄孫竹湖
問訊竹湖,竹知之何,
如何未歸。道吳山越水,
無佳處,來無定止,去亦何之。

劉敞.宋(1019-1068)。原父,原甫,
公是先生,江西新餘人。

水台竹間默坐
林履不能遠。逍遙池上林。
微風起眾響,炎日隔繁陰。

瑞竹
聳節偶相並,雪霜終不迷。
應將古人比,孤竹有夷齊。

竹岡
層岡南面起,仰見檀欒姿。
詰曲成幽洞,因堪象武夷。

詠庭前箭竹
冉冉東南美。托根那在茲。
鳳凰不可待。歲月方屢移。
非復山林意。空餘霜霰姿。
清風有時至。獨與幽人期。

竹床
櫛櫛裁修竹,熒熒粲寒光。
浮筠凝煙霧,疏節留雪霜。
甘寢百疾解,側身夏日長。
此時四海波,亦己知探湯。
嗟我智慮短,苟為安一床。

薦福壽竹亭
茲亭四時好,秀色映長松。
靜境非千畝,幽人如素封。
吹聲偏洗耳,暑晝亦成冬。
暫到還忘返,心知叔夜慵。

墨竹
羈游念此君,子墨慰幽人。
灑脫不經思,蒼筤如出塵。
交加月下影,濃澹霧中筠。
試作吳山想,瀟瀟意亦真。

陳郎中竹園
蒼竿十餘畝,歲晚色更好。
詰曲逗遠村,深沈象晴島。
鳴禽自相應,風葉不待掃。
向事主人心,白頭三署老。

城下種竹今春極有佳
環城密竹舊檀樂,春筍新成幾萬竿。
池上龍蛇驚蟄起,軍中矛戟繞營看。
鳥啼窈窈千重碧,風過蕭蕭五月寒。
緩帶輕裘容自暇,屨棋多向此林端。

鳳凰山笙竹
仙山不記鳳凰時,碧筱空含玉潤姿。
海外雖傳有懈谷,人間似未悟孫枝。
道家正貴知音少,野處還於靜節宜。
千歲重尋樂毅傳,悠悠更覺使人悲。

自東門凡舟至竹西亭
萬竿蒼翠隔晴川,寂寞蕪城三百年。a
此地重聞歌吹發,揚州風物故依然。


龍孫春吐一尺芽,紫錦包玉離泥沙。
金刀璀璨截嫩節,銅錢不與大梁賒。
歐陽修.宋(1009-1072)。醉翁。江西吉水人。

秋晚凝翠竹
蕭疏喜竹勁,寂寞傷蘭敗。
叢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

從上面這些詩里提煉

「同根同氣」
「蒼翠晴川」
「蕭疏竹勁」
「斜陽可筆」
「錦竹滿地」
「數枝穿翠」
「高節凌雲」
「寒碧千竿」
等等

❾ 關於竹子的詩

詠竹 (齊.謝眺)
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 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

竹 (梁.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疏疏簾外竹,瀏瀏竹間雨。窗扉凈無塵,幾硯寒生霧
累盡無可言,風來竹自嘯」,「披衣坐小閣,散發臨修竹
——蘇軾
劉長卿《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中兩句:「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蔭待我歸」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宋.蘇東坡)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詠竹(傅龐如)
破土凌雲節節高,寒驅三九領風騷。
不流斑竹多情淚,甘為春山化雪濤。
詠竹(七律)
茅舍小橋流水邊,安居落戶自怡然。風摧體歪根猶正,雪壓腰枝志更堅。
身負盛名常守節,胸懷虛谷暗浮煙。寒霜暑熱毫無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唐·李建勛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雨聲。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巰侵見前峰。
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
竹石
(清)·鄭板橋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籬竹
(清)鄭板橋 (鄭燮)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清)鄭板橋 (鄭燮)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詠竹
(詠竹
(明)李日華
逗煙堆雨意蕭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記卻灑瓢深草里,醉醒月出來尋。
綠竹入幽境,青蘿拂行衣(李白《下終南山過解斯山人宿置酒》)
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
竹風能醒酒,花月解留人(張渭《夜同宴用文字》)
檐前花復地,竹外烏窺人(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李白《別儲邕至剡中》)
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徐陵《侍宴》)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王維《山居即事》)
竹香新雨後,鶯語落花中(張藉《晚春過崔駙馬東園》)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鄭燮《板橋題畫.竹》)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明待我歸(劉長卿《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
寒天草木黃落盡,猶自青青君始知(岑參《范公叢竹歌》)
賦得階前嫩竹 (陳 . 張正見)
翠雲梢雲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當於山路葛陂中。

詠竹 (唐.李嶠)
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氣。 白花搖風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雲。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郡齋左偏栽竹百餘詩 (唐 . 令狐楚)
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葯處,綠陰深到卧帷前。 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 . 許渾)
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初食筍呈座中 (唐 .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雲一寸金。

詠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風 (唐.唐彥謙)
竹映風窗數陣斜,---人愁坐思無涯。 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說)
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詠竹 (唐.張必)
樹色連雲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雲撫翠苔。

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賦園中所有 (宋.蘇轍)
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繁華見孤深,一個敵千頃。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

新竹 (宋.楊萬里)
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詠東湖新竹 (宋.陸游)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野竹 (元.吳鎮)
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虛心抱節山之河,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新筍歌 (明.岳岱)
滿林黃鳥不勝啼,林下新筍與人齊。春風閉門走山兔,白晝露滴驚竹雞。雨中三日春已過,又近石床添幾個。競將頭角向青雲,不管階前綠苔破。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 (清.鄭燮)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❿ 李子墨名字測試及打分

名字打分

名字李子墨評分:(評分僅供參考,各項指標的詳細說明請看後面的分析)
文化印象名字文化印象得分為92。(主要參考了成語、趣解、詩詞、名言、名人用字等因素)
五格數理名字五格數理得分為75。(主要參考了名字用字的姓名學筆畫組合的搭配關系)
>>請專家幫我起名
用字的意義:

子:兒,兒或女;意為有學問、有德行的人。(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03,880次)
《說文解字》釋雲: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人以為偁。象形。凡子之屬皆從子。(李陽冰曰:「子在襁緥中,足並也。」)

墨:書畫所用的黑色顏料,用松煙等原料製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0,290次)
《說文解字》釋雲:書墨也。從土從黑,黑亦聲。

美名總評:

子子系男子名常用字。能較好的與您的姓氏搭配。
墨此字為美名騰推薦用字,能較好的與起名用字子搭配。
字義子表示子諒、金子、西子;墨表示墨客、墨玉、墨竹,意義優美。
音律李、子、墨的讀音是lǐ、zǐ、mò,聲調為上聲、上聲、去聲,音律較好。
字型李為上下結構,姓名學筆畫7畫;子為獨體字結構,姓名學筆畫3畫;墨為上下結構,姓名學筆畫15畫;字型優美,利於書寫。
五格該名字的五格筆畫搭配為7-3-15,五格俱佳。
意蘊成語鳳子龍孫 大處著墨擴展了名字的意境。

閱讀全文

與李墨竹名字五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