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人所說的"一丈"是多少尺一尺又是現今的多少米
古代一丈等於十尺,一尺一般為0.15-0.32米,古代各個朝代丈和尺的長度定義不同。
商代,一尺合今0.15米,按這一尺度,一丈為1.5厘米,一寸為1.5厘米。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因此《孟子·告子下》里提到周文王和商湯的身高「文王十尺,湯九尺」。
西周一尺有0.17米,一丈為1.7米。
秦朝一尺有0.2米,一丈為2米。
東漢一尺有0.23米,一丈為2.3米。這時候開始出現了「七尺男兒」的說法。
南北朝時一尺在0.23米到0.3米之間。
唐代,一尺合0.31米,一丈為3.1米。
宋元時,一尺合今0.32米,一丈為3.2米。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0.32米,一丈為3.2米。
(1)古風名字尺丈擴展閱讀
現代通用的長度單位
一、米
國際單位制的長度單位「米」(meter,metre)起源於法國。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米,1791年獲法國國會批准。
為了製造出表徵米的量值的基準器,在法國天文學家捷梁布爾和密伸的領導下,於1792~1799年,對法國敦克爾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進行了測量。
1799年根據測量結果製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鉑桿(platinum metre bar),以此桿兩端之間的距離定為1米,並交法國檔案局保管,所以也稱為「檔案米」。這就是最早的米定義 。
二、公里
公里又稱千米,是個長度單位,縮寫為「km」,通常用於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其常用換算關系如下: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毫米(公釐);1.61公里= 1英里。
三、厘米
厘米,長度單位;英文:centimetre(s),簡寫(符號)為:cm。有關厘米的單位轉換如下:1厘米 = 10毫米 = 0.1分米 = 0.01米 = 0.00001千米。
⑵ 古代的尺和丈 寸如何換算
「寸」是中國傳統長度單位,與「尺」、「丈」為十進制(10寸=1尺,10尺=1丈),。香港法例沿用古制(1寸=3.33厘米),但此單位香港已幾乎無人使用,而只會用「英寸」(1英寸=2.54厘米)和「厘米」。「寸」通常代指「英寸」。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叫「市尺」(現代三尺等於一米),英國有「英尺」。有時我們也把測量長度的工具叫做尺。丈,是杖的本字,像手拿著一根棍狀的東西。後用作量詞,作十尺。夫部曰。周制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然則伸臂一尋。周之丈也。故從又持十。
古代貨幣以兩為單位,故稱銀子為銀兩。「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弔,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 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現在的19.91厘米。到戰國時,一尺是現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厘米。
又《陳情表》中有「內無應門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晉時人,當時的一尺是現在的24厘米,這樣「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說法,而並不是嚴格按晉尺的,那麼,就要在1.2米的基礎上再縮短一點,也就是1.1米左右。
⑶ 求好聽的古風網名。。。最好帶晴字。。。。
素晴洵
晴禾泠鳶
風雪初晴
花散晴燭
風晴雪雨觸夢沉
晴堪離人弦
萬丈晴空羽不沉
三尺青絲晴不染
百花淡晴雨初歇
秋水落晴碧波澈
舒夜瀟晴·昀息此奈何
想不出來了!!
⑷ 我國古制尺,仞,丈分別是現在的多長
尺: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厘米。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叫「市尺」(現代三尺等於一米),英國有「英尺」。有時我們也把測量長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鋼尺」。
有時我們把像尺的東西也叫做「尺」例如:鐵~(古代俠客用來比斗的武器)、戒~(宗教場所或教育機構用來體罰學員使之更加虔誠刻苦的器械)。
仞: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約合23厘米。
仞是一個漢字,讀作rèn,本意是指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尺,漢制七尺,引申義是測量深度,該文字在《禮記·祭義》和《考工記·匠人》等文獻均有記載。
丈:明清時,木工一丈合今311cm。
丈是杖的本字,像手拿著一根棍狀的東西。後用作量詞,作十尺。夫部曰,周制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
(4)古風名字尺丈擴展閱讀
中國單位
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里、丈、尺、寸、尋、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幾、軌、雉、毫、厘、分,等。
其基本換算關系如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尺的發展歷史
生活離不開尺,建屋量地,造物制衣等。
據《呂氏春秋.季夏紀.古樂篇》記載,中國古人按樂律的音頻為「黃鍾」的樂器長度來確定尺的長度,所以古尺又稱樂尺.律尺.黃鍾尺。
是度量橫制定的基礎,後來,歷代尺度因時代不同又各有所差異,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內含的量(實際長度)卻不一樣,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文中曰:「鄒忌修八尺有餘。」如果按今天的尺來計算,鄒忌的身長是2.66米還多,這顯然太高了。
很顯然,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現在的19.91厘米,到戰國時,一尺是現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厘米。
前邊提到的鄒忌是戰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22.12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米以上,這即使在今天,也算美男子了。
又《陳情表》中有「內無應門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晉時人,當時的一尺是現在的24厘米,這樣「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
「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說法,而並不是嚴格按晉尺的,那麼,就要在1.2米的基礎上再縮短一點,也就是1.1米左右。
⑸ 我想知道古代的長度名稱,(尺、丈……………………)這些
古 代 的長度單位:肘、虎口、掌。古代常以人的身體長度為根據,中東如此,中國不能不如此,其實全球如此。《孔子家語》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一人高為一丈,故有"丈夫"之謂。
以色列"肘"就是一個身體單位。(cubit、cubitum elbow)肘尺,又叫腕尺,一種古代埃及或以色列的長度單位,自肘至中指端,約長等於18至22英寸。1英寸大約2.54厘米,換單位後"1肘"大約為46-56厘米。確實腕尺這一長度單位會在不同的地區有所變化,比如在高身材的白人種族和身材相對比較矮的黃種人那裡的尺度會不一樣。這或許就是發生變化的原因之一。
很可能:以色列"1肘" =(戰國)2尺= 46厘米。但是由於年代久遠和"肘"本身的不確定性,已無法獲得准確的數據了。後面大家將會發現,古代度量衡單位之間"2進位"是最常見的一種。也有人認為"1肘"等於"52厘米"。"肘"單位是否在古代發生過大的變動還是個疑問。
《聖經》中還有一個從人身體發展出來的單位:"虎口",英語為"span"。這完全是個中國人同樣使用的古老概念:"一扠(za)"--手掌全部打開後拇指尖與中指尖之間的最大距離。在官方正式使用場合"虎口"是個有具體固定尺寸的度量單位:1 span = 23厘米。中國的"1尺(戰國)"恰好是"23厘米"!所以:以色列"1虎口"(1 span)=中國戰國1尺。換句話說:以色列1肘= 2虎口=戰國2尺。
以上中國長度單位與以色列古代單位的等同是不是偶然的呢?讓我們繼續。
在古代中東地區(如古埃及和以色列),更小的另外一個長度單位是"掌寬"(hand、hand breadth),大約7.7厘米。中國的1(商代)尺恰好是15.8厘米,我們完全有理由懷疑:2(以色列)掌寬= 1(商代)尺。
現在的米制來自法國,"一米等於光在真空中時間在1/299792458秒內所通過的距離",相當於定義光速為299792458米/秒。起源於法國1790年法國科學家鮑爾德等人建議"取北極到赤道通過巴黎子午線的長度的十萬分之一作為單位",之所以稱呼為"米",則是因為meter的緣故。
英國長度單位是"foot",英尺,很明顯最初這是一個自然尺度。英寸也是一個"自然"度量單位:來源於三個大麥粒的長度,約合2.54厘米。但1英尺卻等於30.48厘米。基本上是個"整數"換算。中國的三尺恰好等於一米。
英國還有為"碼"(yard)的長度單位,1碼= 0.914米=中國清朝"2步"。
中英兩國的長度單位會隨著歲月而改變,所以它們今天的些微差異不能作為否定它們有共同文明淵源的證據。這方面還有更多例證。
中國古代常見的長度單位還有:"尋、仞、寸、扶、咫、尺、丈、跬、步、常、矢、筵、幾、軌、雉、里、毫、厘"等。
雙臂伸展後的長度為"庹",傳統說法是"1庹"大約合今天的"5市尺"。
中國還有一個長度單位叫"墨"也等於5尺。那麼看來:1墨= 1庹?這是不是古代人由於語言的不同,來到中國後對同一種長度單位有不同的叫法引起的重復呢?存疑。
中國的度量衡多在商代後出現,戰國比較紛繁,秦以後相對統一。
中國1尋= 8尺,與"步"接近。"周代以八尺為步,秦代以六尺為步,舊制以營造尺五尺為步",這看起來十分雜亂,我得到的基本數據是,1中國尋= 1米6。萬里之外的英國也有一長度單位"英尋"(fath)。1英尋= 2碼= 1.8米。英尋與中國尋之間僅差0.2米!他們是否在古代為同一起源呢?
另,1仞=周制8尺(約合1.8米),漢制為7尺,東漢末為5尺6寸。
上面幾個單位,又都與中國古代的一個單位"引"接近。中國1引= 1.8米,實際上,1中國引= 1英國尋!
軌:車子兩輪間的距離。有定製,為古八尺。後引申車輪過後的印痕為"軌"。這又是一個"尋"的翻版:1.8米。
中國的"步"是動態的的距離,英國的英尺(foot)實際上為靜態一腳的長度,他們有本質上的差別。
中國1步= 1尋= 2跬。
"倍尋為常",所以:1常=2尋。
古人明顯在度量衡方面有以"2"進位的習慣,並且偶有以"5"進位的習慣,再然後是"8進位","10進位"似乎並不多見。這些度量衡單位上的進位習慣在以色列地區也一樣,可視為全球有文化淵源的另一個例證。之所以多採取"2進位"是因為它最簡單,選取"5進位"則是由於人手5指為最方便的計算工具。
扶:古代有"1指為寸,1扶4寸"的說法,實際上就是四指並攏的寬度為"1扶"。既然是四指並攏的寬度即為"扶",那麼很容易回憶起來上面的一個以色列單位:"掌寬",他們是完全一樣的。同時,我們在英語詞典上可以查到:1 span(掌寬)= 4英寸。換句話說:不僅中國"扶"=以色列"掌寬",而且中國"指(寬)" =英國"英寸"!
1(以色列)掌寬= 7.7厘米;1(商代)尺= 15.8厘米;1英尺= 30.5厘米,完全可以說:1英尺= 2商代尺= 2 X 2掌寬!
長三丈、高一丈為"稚"。這真是個奇特的長度單位。
矢、筵、幾,這幾個中國古代的長度單位我沒有查到。我想他們可能來自於生活,比如"筵"、"幾"就有可能是古人坐在筵上、幾旁得來的長度。古代中東人也是席地而坐的,他們與中國古代一樣使用筵、幾。他們的坐席筵幾肯定有定製,會引申出固定的長度單位。這方面也可以考察今天依舊使用塌塌米的日本情況。
中國傳統的市尺制恰好"3尺=1公尺"很耐人尋味。中國的2華里約等於1公里(1000米)也很神奇。
在度量衡單位中,長度單位應該是其中最早使用的一種,並且也應該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然後才是"量"和"衡"。古人最起碼在5000年前就應該有比較固定的長度單位了,因為那個時候不僅天文很發達了,而且金字塔也已經出現,沒有精確的長度單位是難以想像的。假如讓我推測,長度單位至少應該早於7000年前出現才符合一個科學的解釋。
⑹ 古代一丈等於多少尺
十尺。
丈,zhàng,從又持十。十尺也。
丈是杖的本字,像手拿著一根棍狀的東西。後用作量詞,作十尺。夫部曰。周制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然則伸臂一尋。周之丈也。故從又持十。
一丈=十尺=一百寸(一寸=0.033米,一尺=0.333米,一丈=3.33米):萬丈高樓。
1、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里、丈、尺、寸、尋、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幾、軌、雉、毫、厘、分,等。其基本換算關系如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
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2、英制單位
以英國和美國為主的少數歐美國家使用英制單位,因此他們使用的長度單位也就與眾不同,主要有英里、碼、英尺、英寸。
英里(mile):1英里=1760碼=5280英尺=1.609344公里;
碼(yard,yd) :1碼=3英尺=0.9144米;
英尋(f,fath,Fa) :1英尋=2碼=1.8288米;
浪(furlong) :1浪=220碼=201.17米;
英尺(foot,ft,復數為feet) :1英尺=12英寸=30.48厘米;
英寸(inch,in) :1英寸=2.54厘米。
⑺ 「尺」和「丈」在古文中分別代表多長
古時候一丈=10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現在說 的是1/3米
⑻ 古代的丈、寸、尺分別有現在的多長啊
丈:明清時,木工一丈合今311cm。
丈是杖的本字,像手拿著一根棍狀的東西。後用作量詞,作十尺。夫部曰,周制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
寸:10寸等於1尺,1寸約合3.33厘米,1米=30寸。
寸是中國傳統長度單位,與「尺」、「丈」為十進制(10寸=1尺,10尺=1丈),韓國用來表示親屬之間關系的多少,如1寸表示直系2代人之間的關系。香港法例沿用古制(1寸=3.33厘米)。
尺: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厘米。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叫「市尺」(現代三尺等於一米),英國有「英尺」。有時我們也把測量長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鋼尺」。
(8)古風名字尺丈擴展閱讀
中國單位
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里、丈、尺、寸、尋、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幾、軌、雉、毫、厘、分,等。
其基本換算關系如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尺的發展歷史
生活離不開尺,建屋量地,造物制衣等。
據《呂氏春秋.季夏紀.古樂篇》記載,中國古人按樂律的音頻為「黃鍾」的樂器長度來確定尺的長度,所以古尺又稱樂尺.律尺.黃鍾尺。
是度量橫制定的基礎。
後來,歷代尺度因時代不同又各有所差異。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內含的量(實際長度)卻不一樣。
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文中曰:「鄒忌修八尺有餘。
」如果按今天的尺來計算,鄒忌的身長是2.66米還多,這顯然太高了。
很顯然,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
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現在的19.91厘米。
到戰國時,一尺是現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厘米。
前邊提到的鄒忌是戰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22.12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米以上,這即使在今天,也算美男子了。
又《陳情表》中有「內無應門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晉時人,當時的一尺是現在的24厘米,這樣「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
「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說法,而並不是嚴格按晉尺的,那麼,就要在1.2米的基礎上再縮短一點,也就是1.1米左右。
與尺比較接近的是咫,咫是婦女手伸展後從拇指到中指的距離,因而稍短於尺,後來咫尺連用,表示距離短,如「近在咫尺」,除此之外,先秦的長度單位還有丈(十尺),尋(八尺),常(二尋),此外還有仞。
仞是人伸開雙臂的長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後來,又產生了寸以下的長度單位,它們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後又叫「絲」,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
⑼ 古時候一丈,一尺,一寸分別是多少
古時候每個朝代一丈、一尺、一寸的長度都不一樣,分別是:
1、商
一丈=158CM,1尺= 15.8CM,1寸= 1.58CM
2、戰國
1丈= 231CM,1尺= 23.1CM,1寸=2.31CM
3、秦
1丈= 231CM,1尺= 23.1CM,1寸=2.31CM
4、漢
1丈 = 231CM, 1尺 = 23.1CM, 1寸 = 2.31CM
5、三國、西晉
1丈 = 242CM, 1尺 = 24.2CM,1寸 = 2.42CM
6、東晉、十六國、南朝
1丈 = 245CM, 1尺 = 24.5CM 1寸 = 2.45CM
7、北朝、隋朝
1丈 = 296CM,1尺 = 29.6CM,1寸 = 2.96CM
8、唐朝
小尺: 1丈 = 300CM, 1尺 = 30CM,1寸 = 3CM
大尺:1丈 = 360CM,1尺 = 36CM,1寸 = 3.6CM
9、宋元
1丈 = 312CM, 1尺 = 31.2CM,1寸 = 3.12CM
10、明
裁衣尺: 1丈 =340CM,1尺 = 34CM,1寸 = 3.4CM
量地尺:1丈 =327 CM,1尺 = 32.7CM 1寸 = 3.27CM
營造尺:1丈 =320CM,1尺 = 32CM1寸 = 3.2CM
11、清
裁衣尺:1丈 = 355CM, 1尺 = 35.5CM, 1寸 = 3.55CM
量地尺: 1丈 = 345CM,1尺 = 34.5CM, 1寸 = 3.45CM
營造尺: 1丈 = 320CM, 1尺 = 32CM, 1寸 = 3.2CM
關羽9尺=217.8cm,張飛8尺=193.6cm,劉備7尺=169.4cm
⑽ 古代稱一米為丈、尺、寸,還有什麼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資料2:古代「尺」有多長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內含的量(實際長度)卻不一樣。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文中曰:「鄒忌修八尺有餘。」如果按今天的尺來計算,鄒忌的身長是2.66米還多,這顯然太高了。
很顯然,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19.91厘米。以後,尺大致都要加長一點,到戰國時,一尺大致相當於現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厘米。前邊提到的鄒忌是戰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個子了。又《陳情表》中有「內無應門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晉時人,當時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24厘米,這樣「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說法,而並不是嚴格按晉尺的,那麼,就要在1.2米的基礎上再縮短一點,也就是1.1米左右。
與尺比較接近的是咫。咫是婦女手伸展後從拇指到中指的距離,因而稍短於尺。後來咫尺連用,表示距離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長度單位還有丈(十尺),尋(八尺),常(二尋),此外還有仞。仞是人伸開雙臂的長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後來,又產生了寸以下的長度單位,它們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後又叫「絲」,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絲」與「毫」連用,來源於此。
還有「忽」與「微」連用的,也喻指極細微,如《伶官傳序》:「夫禍患常積於忽微」。
寸,長度單位, 1/10尺為一寸,古代計量長度單位的標准不同,寸的具體數值也有差異
一絲而累,以至於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後漢書·列女傳》
度制 時代 單位換算 公制換算(厘米cm)
商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尺 = 15.8, 1寸 = 1.58
戰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2.31, 1分 = 0.231
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漢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三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西晉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東晉及十六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南朝與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南朝: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北朝: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唐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小尺: 1丈 = 300, 1尺 = 30, 1寸 = 3, 1分 = 0.3
大尺: 1丈 = 360, 1尺 = 36, 1寸 = 3.6, 1分 = 0.36
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312, 1尺 = 31.2, 1寸 = 3.12, 1分 = 0.312
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尺 = 34, 1寸 = 3.4
量地尺: 1尺 = 32.7, 1寸 = 3.27
營造尺: 1尺 = 32, 1寸 = 3.2
清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丈 = 355, 1尺 = 35.5, 1寸 = 3.55
量地尺: 1丈 = 345, 1尺 = 34.5, 1寸 = 3.45
營造尺: 1丈 = 320, 1尺 = 32, 1寸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