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華民國的五色旗分別代表什麼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於1912年1月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雖倡導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但五色旗原為清朝海軍一二品的官旗,革命黨革命時期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多用此旗。因此五色旗在國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各界一致認同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則被訂為海軍旗。
1912年1月10日,臨時參議院通過專門決議,使用五色共和旗(或稱五色旗)作為國旗,含「五族共和」之義。同時通過的還有十八星旗為陸軍旗。1913年,青天白日滿地紅被訂為海軍旗。除了上述三種使用上較普遍的旗幟外,其他地區亦使用其他的旗幟。此時五色旗亦被用作海軍艦艏旗。
五色旗由紅、黃、藍、白、黑組成,分別象徵中國漢、滿、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另有一說五色旗是根據清朝的五色官旗改變而成。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學說代表五方的顏色。
五色旗由於產生於革命時期,對當時民眾影響很大,在國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正是因為這樣,它又被當時各軍閥所利用,托革命之名,成為籠絡人心的工具。
最後其中國國旗的地位於1928年12月17日,國民黨北伐成功後,被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取代。1935年後的各種政權不再採用五色旗(除了附日的傀儡政權外)。
在民國政府廢除五色旗後,五色旗變成了抗日戰爭時期親日政府的代表旗幟,滿洲國旗(見後文)就是由五色旗衍生設計外,其他像"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北平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華北政務委員會前身)或南京的"中華民國維新政府"等政權都採用五色旗為基本元素。
以上內容來自wiki網路
Ⅱ 五色旗的介紹
中華民國國旗-五色旗是中華民國第一面法定國旗。五色旗又稱五族共和旗,是中華民國建國之初北洋政府時期使用的國旗,旗面按順序為紅、黃、藍、白、黑的五色橫條,比例為5:8。紅、黃、藍、白、黑分別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所選用的五色為五個民族傳統上所喜愛的顏色。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學說代表五方的顏色;也有說法,五色旗取自鳳凰五色,同時也代表仁、義、禮、智、信五德;還有人認為,其與傳統五行概念對應的5種色彩還涵蓋了方位上的東西南北中。11928年國民政府北伐後完全被取代。
Ⅲ 五色旗是哪五色
五色旗,中華民國國旗之一。旗面為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代表漢、滿、蒙、回、藏五個民族,即所謂「五族共和"
所謂皂旗,皂的意思就是黑.
Ⅳ 道教五色令旗分別都有什麼作用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五色令旗都有哪些作用?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五色令旗作用是什麼,五色令旗作用是道教做法事時,召請五方天王、五方護法,五方鬼王等清凈、庄嚴、護持道場的令旗。
總結: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五色令旗作用是什麼呢,五色令旗作用是道教做法事時,召請五方天王、五方護法,五方鬼王等清凈、庄嚴、護持道場的令旗,對於道教來說,是非常神聖的了。
Ⅳ 什麼是五色旗
五色旗是中華民國初期的國旗,旗面為按順序是紅、黃、藍、白、黑五色橫長方條,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但另有一說指五色旗是根據清朝的五色官旗改變而成。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學說代表五方的顏色。
五色旗原為清朝海軍一二品的官旗,革命黨革命時期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多用此旗。因此五色旗在國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各界一致認同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
1912年(民國元年)1月10日,中華民國臨時參議會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則為海軍軍旗。此後袁世凱成立「中華帝國」,以及日本在東北成立的滿州國都仍然使用與五色旗相同的五色。
1925年國民黨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定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北伐成功後完全取代五色旗。
抗日戰爭初期,日軍扶植的傀儡政權(北平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及中華民國維新政府)曾再度使用五色旗。
2004年07月14日,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台灣作家柏楊提出修改國旗,恢復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1]。
Ⅵ 五色旗藍色代表東南西北中嗎
五色旗是歷史上中華民國第一面法定國旗,紅、黃、藍、白、黑五色分別代表漢族、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象徵著這五族共和。當然也有東南西北中的說法。
望採納,感謝
Ⅶ 中華民國的五色旗中的五色代表著什麼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於1912年1月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雖倡導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但五色旗原為清朝海軍一二品的官旗,革命黨革命時期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多用此旗。因此五色旗在國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各界一致認同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則被訂為海軍旗。
1912年1月10日,臨時參議院通過專門決議,使用五色共和旗(或稱五色旗)作為國旗,含「五族共和」之義。同時通過的還有十八星旗為陸軍旗。1913年,青天白日滿地紅被訂為海軍旗。除了上述三種使用上較普遍的旗幟外,其他地區亦使用其他的旗幟。此時五色旗亦被用作海軍艦艏旗。
五色旗由紅、黃、藍、白、黑組成,分別象徵中國漢、滿、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另有一說五色旗是根據清朝的五色官旗改變而成。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學說代表五方的顏色。
五色旗由於產生於革命時期,對當時民眾影響很大,在國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正是因為這樣,它又被當時各軍閥所利用,托革命之名,成為籠絡人心的工具。
最後其中國國旗的地位於1928年12月17日,國民黨北伐成功後,被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取代。1935年後的各種政權不再採用五色旗(除了附日的傀儡政權外)。
在民國政府廢除五色旗後,五色旗變成了抗日戰爭時期親日政府的代表旗幟,滿洲國旗(見後文)就是由五色旗衍生設計外,其他像"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北平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華北政務委員會前身)或南京的"中華民國維新政府"等政權都採用五色旗為基本元素。
Ⅷ 民國時期的五色旗的五種顏色代表什麼
五色旗,中華民國國旗之一。旗面為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代表漢、滿、蒙、回、藏五個民族,即所謂「五族共和"
Ⅸ 什麼是佛教五彩旗,每個顏色都代表什麼
五彩旗就是經幡。
「五色經幡」是西藏的一種標志, 它是由「紅色」,「白色」,「黃色」,「藍色」和「綠色」五種顏色的印有經文的布條組成。
這五種顏色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意思:「黃色」代表著「大地和皇族高貴的氣質」;「藍色」代表著「藍天,力量和金剛菩薩」;「紅色」代表著「太陽,慈悲和觀音菩薩」;「白色」代表著「白雲和純潔」;「綠色」代表著「叢林,智慧和文殊菩薩」。
他們認為:當風吹過經幡時,就相當於將上面的經文念過一遍。代表他們日日夜夜都在頌經念佛,以表示他們誠心向佛的信念。
經幡的各種顏色是固定的,不能隨便創新。其次每塊顏色的排列順序是嚴格規定的,不能有任何差錯。因為經幡的意義很明確,不是為了美化環境,而是祈求福運隆昌,消災滅殃。
(9)五行旗的顏色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經幡就其外在形式來講,我們可以大致歸納為三種:
一種是印有佛陀教言和鳥獸圖案的藍白紅綠黃五色方塊布一塊緊接一塊地縫在長繩上,懸掛在兩個山頭之間,這種經幡常見於人煙稀少的高山上。
第二種經幡是一條三五米長的狹長布條,其顏色是單一的,或白或紅。上面印有佛陀教言,布條的一側縫接在一根粗長的經桿上,插立在庭院前,這種經幡多半見於工布林區地帶。
拉薩大昭寺廣場上插立的經桿就是這一種,只是做得更加精巧罷了。
第三種經幡是五塊藍白紅綠黃色的星火無字幡條和一塊單色鑲邊的主幡方塊布,上面印有佛陀教言和鳥獸圖案,這些幡條布分別系掛在柳樹枝桿上,成為經幡。這種經幡在古城拉薩的民居樓頂上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