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俊才的意思
俊才:褒義詞,指在某一方面有著突出才能的人,主要指青年。
俊才除了對被稱贊人的才能表示贊賞之外,對其相貌也帶有稱贊與認可 。
如三國時期的周瑜,不僅才能突出,還有著俊美的容貌,因此被稱為「俊才」。
同時被稱為俊才的還有江東的陸遜。
Ⅱ 成俊才什麼意思
成為才能卓越的人才~
Ⅲ "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登門拜訪的都是傑出的人才、享有清名的人,以及他的中表親戚,只有這些人才被允許通報進門。
出處:《世說新語.言語第二》
選段:
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
譯文:
登門拜訪的都是傑出的人才、享有清名的人,以及他的中表親戚,只有這些人才被允許通報進門。孔文舉到了他門口,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通報後,孔文舉進去坐在前面。
(3)俊才在名字中的含義擴展閱讀:
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為了各種目的而說的佳句名言,多是一兩句話,非常簡潔,可是一般卻說得很得體、巧妙,或哲理深迢,或含而不露,或意境高遠,或機警多鋒,或氣勢磅礴,或善於抓住要害一語破的,很值得回味。
魏晉時代,清談之風大行,這不僅要求言談寓意深刻,見解精闢,而且要求言辭筒潔得當,聲調要有抑揚頓挫,舉止必須揮灑自如。受此風影響,士大夫在待人接物中特別注重言辭風度的修養,悉心磨煉語言技巧,使自己具有高超的言談本領以保持自己身分。
Ⅳ 古文前事後師中恃其俊才是什麼意思
恃:依仗;憑借。
俊才:卓越的才能。
恃其俊才:仗著自己卓越的才能。
煬帝恃其俊才,驕矜自用,故口誦堯、舜之言而身為桀、紂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
意思是:
隋煬帝依仗著自己過人的才幹,狂妄自大,剛愎自用,雖然滿口說的是堯帝舜帝的言語,乾的卻是桀王紂王的行為,並沒有自知之明,結果遭到覆亡的下場。
Ⅳ 俊才星馳是什麼意思
星爺,玉樹臨風英俊瀟灑
Ⅵ 「俊才清稱」是不是成語
經現代成語詞典查詢,「俊才清稱」【jùn cái qīngchēng】不是成語。
Ⅶ 俊才,瓊敏 思敏 奕芬 這幾個名字是什麼意思
1.很俊秀/英俊有才華
2.瓊:美玉/美好的意思
敏:靈活聰明
3.思維敏捷
4.奕:美麗
芬:芬芳
Ⅷ 俊才星馳,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啊
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出自《騰王閣序》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給「雄州霧列」的注釋是:「指洪州境內的建築如雲霧排列,到處都是。雄州,大州。」給「俊采星馳」的注釋是:「有才能的人士如流星一般賓士驅走。俊采,指有才華的人。」人教版的高中《語文》(必修五)給「雄州霧列」的注釋是:「雄偉的大州像霧一樣湧起。這是形容洪州的繁盛。州,指洪州。」給「俊采星馳」的注釋是:「傑出的人才像星星一樣。形容人才之多。俊采,指人才。星馳,眾星是運行著的,所以說『馳』。」兩部教材給這兩句所作的注釋、翻譯,其中對「雄州(州)」、「俊采」的注釋是可以理解的,其他的注釋、翻譯,有的不完全准確,有的實在沒有可取之處,也不合邏輯。
有人認為可以這樣理解:「雄州霧列,俊采星馳」運用了互文見義的修辭手法,合起來說就是「雄州俊采霧列星馳」,以此來比喻洪州城中的人才多且為國家大事急速奔波。這樣理解的根據何在呢?
先說「雄州」。《漢語大詞典》把「雄州」釋為「地大物博人多,占重要地位之州」,並舉有三個語例,分別是:①南朝梁何遜《與建安王謝秀才箋》:「夫選重雄州,望隆觀國。」②唐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戶宅遇餞崔使臣序》:「憑勝地,列雄州,城池當要害之沖。」③清黃景仁《潁州西湖》詩:「昔時賦詩傳盛事,文獻相續誇雄州。」《滕王閣序》中的「雄州」當取這個意思。
次說「霧列」。《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未收「霧列」一詞,在許多典籍中也未見有使用的。因此,要解釋這個詞得分別從「霧」和「列」入手。我們知道,「霧」是霧氣。由此可比喻為「濃密、盛多(《漢語大詞典》)」。還由於「霧」可聚可散,所以「霧」與其他動片語合,可以用來比喻眾多的人或聚或散。如:
①蒯通曰:「天下初發難也,俊雄豪桀建號壹呼,天下之士雲合霧集。(《史記·淮陰侯列傳》)
②於時雲興之將帶州,猋起之師跨邑,哮闞之群風驅,熊羆之族霧合。(《晉書·陸機傳》)
③晉余黎民,將雲集霧聚。(《宋書·索虜傳》)
④賓僚霧集,教義風靡。(《隋書·潘徽傳》)
⑤武夫奮略,戰士講銳。電駭風馳,霧散雲披,變詐乖詭,以合時宜。(《後漢書·蔡邕列傳》)
⑥宜選敢悍數千,騖行潛掩,偃旗裹甲,鉗馬銜枚,檜稽而起,晨壓未陣,旌噪亂舉,火鼓四臨,使景不暇移,塵不及起,無不禽鎩獸詟,冰解霧散,掃洗哨類,漂鹵浮山。(《宋書·袁淑傳》)
⑦所以周無上算,漢收下策,以其倏來忽往,雲屯霧散,強則騁其犯塞,弱又不可盡除故也。(《隋書·梁睿傳》)
⑧神來何從?馺然靈風。神去何之?杳然幽蹤。伊神去來,霧散雲烝。(《宋史·郊祀志》)
從以上所舉的8個語例中可以看出,「霧」是用來比喻人多的。所謂「霧集」比喻「天下之士」像霧聚集一樣(歸來)。例②③④可以以此類推。所謂「霧散」比喻那些人像霧散去一樣消失。
那麼,「雄州霧列」中的「霧列」是什麼意思呢?這里的「霧列」當與「霧集」、「霧聚」的意思相近,「霧」比喻人多;「列」取「密布」的意思。《廣雅·釋詁三》:「列,布也。」「霧列」指人才像濃霧密布一樣多。王勃為什麼不選用常見的「霧集」、「霧聚」、「霧合」這類說法,而仿造一個「霧列」呢?這正反映了王勃用詞的講究、靈活與准確。王勃在這里是贊美洪州城中的人才多,不包含自己。如果選用「霧集」這類說法,就包含自己了,因為他自己也是從別處到洪州城中的,所以他才會把「霧集」這類說法換做「霧列」。
筆者在《二十五史》中檢索用「霧」比喻人的使用情況時有個有趣的發現,自《舊唐書》以後,就不見有用「霧」來比喻人的語例了。上面例⑧是《宋史》中的語例,但是用來比喻神的。這或許是今人為什麼忽略了用「霧」比喻人的原因之一吧。
再說「星馳」。《漢語大詞典》中收有「星馳」這個詞,並列出3個義項,分別是:①如流星飛奔。②連夜奔走。③猶競爭。其中第③個義項與本文討論的問題關系不大,所以不作述說。「俊采星馳」中的「星馳」如果直接照字面義去翻譯,像蘇教版教材注釋那樣處理,很顯然不好理解。有才能的人為什麼要像流星那樣奔走呢?王勃為什麼這么說呢?這些疑問都不好回答。那麼,這里的「星馳」該如何理解呢?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看看典籍中使用「星馳」一詞所要表達的意思。
①近者王如亂北,杜弢跨南,二征奔走,一州星馳,其餘郡縣,所在土崩。(《晉書·陶侃傳》)
②今遣行護軍將軍臧質等,齎皇帝璽綬,星馳奉迎。(《宋書·范曄傳》)
③陛下欲百官羽儀,星馳推奉,臣前後固執。(《宋書·文五王傳》)
④臣即日便應星馳歸骨輦轂。(《宋書·顧琛傳》)
⑤及丁文皇帝憂,時為齊隨王諮議,隨府在荊鎮,彷彿奉聞,便投劾星馳,不復寢食,倍道就路,憤風驚浪,不暫停止。(《梁書·武帝紀下》)
⑥躍馬裹糧,星馳電發,撲討虔劉,肆陳斧鉞。(《魏書·高允傳》)
⑦即遣尚書邢巒總精騎五萬,星馳電驅。(《魏書·田益宗傳》)
⑧王將命駕致請,佐史前後星馳報之。(《北齊書·馮偉傳》)
⑨永進曰:「此賊既無城柵,唯以寇抄為資,安則蟻聚,窮則鳥散,取之在速,不在眾也。若星馳電發,出其不虞,精騎五百,自足平殄。(《周書·段永傳》)
⑩胡悉貪而信之,不告始畢,率其部落,盡驅六畜,星馳爭進,冀先互市。(《隋書·虞世基傳》)
以上所舉的10個語例中的「星馳」,不管怎麼翻譯,都是描寫迅速奔走的。或為軍事,或為政事,或為其他的要事。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再回到《滕王閣序》原文中看「星馳」,就好理解了。原來王勃所說的「俊采星馳」是說洪州城中有才能的人都在像流星飛奔一樣(為國家的政事而奔波)。這樣理解和文中的描寫正相吻合。如下文所描寫的「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通過以上的分析論述,我們可以把「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譯為「地大物博的洪州城中英俊的人才像濃霧密布一樣到處都是,像流星飛奔一樣(為國家的政事而奔波)。」
這樣理解,也許有人會認為與文中的語言環境前後脫節。「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前面的句子是「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後面的句子是「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這兩組句子中的前一分句是寫物、地,後一個分句是寫人的。而中間的「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前後兩個分句只是單一寫人的,與前後的語境不協調,這該如何解釋呢?其實,王勃這樣安排正顯示了他行文的高超與嚴密。從形式上看,「雄州霧列」是寫地方的,內容同下一句合在一起理解才是寫人的,這正像詩歌中的「借對」,形式上相對,內容上可以另作理解。如此理解,文理就自然通暢了。
還需補充說明的是,由於「霧列」和「星馳」這兩個詞,有時可以理解為主謂結構,有時可以理解為偏正結構,所以有人會誤認為這里的「霧」和「星」是名詞作狀語。其實不然。這里的「霧列」「星馳」是主謂結構,是用來表比喻的,不能理解為名詞作狀語。
Ⅸ 時光如川浪淘沙 青史留名多俊才的意思
時光匆匆而過就像大浪裡面的沙子,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都是出眾的人才。
出處:《浪淘沙》
【作者】歐陽修【朝代】宋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時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才,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白話釋義:
端起酒杯向東方祈禱,請你再留些時日不要一去匆匆。洛陽城東垂柳婆娑的郊野小道,就是我們去年攜手同游的地方,我們游遍了奼紫嫣紅的花叢。
時光匆匆而過就像大浪裡面的沙子,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都是出眾的人才。今年的花紅勝過去年,明年的花兒將更美好,可惜不知那時將和誰相從?
寫作背景: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此詞是作者與友人梅堯臣在洛陽城東舊地重遊有感而作,詞中傷時惜別,抒發了人生聚散無常的感嘆。
上片由現境而憶已過之境,即由眼前美景而思去年同游之樂;下片再由現境而思未來之境,含遺憾之情於其中,尤表現出對友誼的珍惜。全詞筆致疏放,婉麗雋永,含蘊深刻,耐人尋味。
此詞為春日與友人在洛陽城東舊地同游有感而作。據詞意,在寫作此詞的前一年春,友人亦曾同作者在洛城東同游。
宋仁宗天聖九年(1031年)三月,歐陽修至洛陽西京留守錢惟演幕做推官,與同僚尹洙和河南縣(治所就在洛陽)主簿梅堯臣等詩文唱和,相得甚歡,這年秋後,梅堯臣調河陽(治所在今河南孟縣南)主簿。
次年(明道元年,1032年)春,曾再至洛陽,寫有《再至洛中寒食》和《依韻和歐陽永叔同游近郊》等詩。
歐陽修在西京留守幕前後共三年,其間僅明道元年(1032年)春在洛陽,此詞當即此年所作。詞中同游之人或即梅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