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響水縣名字的由來

響水縣名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3-28 11:40:36

❶ 鹽城市名的由來

因「環城皆鹽場」更名鹽城。

西周前為「淮夷」地。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始建鹽瀆縣。東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因「環城皆鹽場」更名鹽城。南北朝先設射陽郡,後改鹽城郡。

唐武德七年(624年),廢射州復鹽城縣,屬楚州;乾元元年(758年),置鹽城監以管楚州鹽務。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劃屬泰州並設海陵監駐東台場,以監管南北鹽場,東台名始見史書。

(1)響水縣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1949年5月,蘇皖邊區一、五分區改為泰州行政區和鹽城行政區,鹽城行政區轄鹽城、鹽東、建陽、阜寧、阜東、射陽、濱海、淮安、漣東9縣,東台、台北屬泰州行政區;11月,鹽東、阜東分別並入射陽、濱海。

1950年1月起,東台、台北劃屬鹽城行政區;6月,漣東縣劃屬淮陰行政區。1951年7月,台北縣更名大豐縣,建陽縣更名建湖縣。1953年1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鹽城專區轄鹽城、東台、大豐、建湖、射陽、阜寧、濱海和淮安8縣。1954年10月,淮安縣劃歸淮陰專區。

❷ 鎮江名字由來

鎮江是有三千年文明史的古城。可見諸史籍記載或文物證明,鎮江最早的地名稱作「宜」。1954年,在丹徒縣大港煙墩山發掘的西周初期宜侯夨墓,得到一件銅器「夨簋」,銘文有一句話「王令虔侯夨曰:繇,侯於宜。」據郭沫若、唐蘭等學者考證,這個「虔侯」原本是虞侯,周良王改封他為宜侯。

到了春秋中葉,鎮江有了「朱方」之名。據《左傳》記載,魯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冬,齊相慶封在貴族政治斗爭中失敗後,舉族「奔吳,吳句余予之朱方,聚其族居之,富於其舊」。這是朱方之名首見諸史籍。後來越滅吳,楚又滅越,於是改朱方為「谷陽」。

秦始皇滅六國後,巡遊天下,到了谷陽,聽信方士之言此地有「王者之氣」,就近調來「勞改營」的三千紅衣囚徒,鑿通京硯山,改谷陽為「丹徒」以污之,看你還出皇帝不!

漢朝時,在丹徒築京口埭,故又有「京口」之稱。三國時代,孫吳曾在此築城,名之「京城」,又稱「鐵瓮」,因為城像一個壇子。嘉禾三年孫權為了勵其與中原曹魏爭霸之志,又改為 「武進」。

東晉初,丹徒縣治始遷京口。當時正當五胡亂華之際,北方人民大量湧入此地,朝廷在此專門安置北方「流民」和「衣冠之族」,京口也就大有名氣,以致劉裕稱之「京口兵可用,酒可飲」。

京口是劉裕的出生地,也是他長期經營並最後禪晉建宋的基地。所以他做了皇帝後予以特殊地位。他的三子義隆於元嘉二十六年下詔書說:「朕違北京,二十餘載;雖雲密邇,瞻塗莫從。」由於京口在首都建業的東北,故稱「北京」,這是知者甚少的異名。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丹徒與延陵兩縣合並而稱「延陵」縣。開皇十五年置「注州」,這是鎮江又一異名。又安史之亂後,注州又是權力很大的鎮海軍節度使的駐地,因此又有「鎮江」的異名。

直到宋政和三年(公元1139年),才正式稱「鎮江」,一直沿用至今,它最確切地標示其地理特徵。

此外,還有「徐陵」、「晉陵」、「蔣州」等異名。

❸ 古詩雲梯關名字的由來

「自古黃河十八彎,歷史上有個雲梯關,雲梯關,真古老,相傳周朝建,嘉慶重修好……」這首流傳民間的童謠中所說的雲梯關,位於今天的響水縣黃圩鎮雲梯關村境內,據史書記載,自北宋到清代的近千年間,作為歷代的海防重鎮和著名的商貿集散地,雲梯關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它背靠黃河,雄視著浩瀚無邊的黃海,史家稱之為「江淮平原第一關」。
黃圩鎮位於響水縣的最西南端,距海約80公里。然而在我國古代,這里卻曾經是淮河的入海口,古稱「大海口」、「海要」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史上的雲梯關就設置在這里。雲梯關具體建於何時,現在已無從考證。據《阜寧縣志》記載:「宋元以前,北沙即為海口,自黃河奪淮合流入海,淤沙漸漲,有土套(河灣)十餘,形若雲梯,故以名雲梯關。」清河督靳輔在《開辟河口》一書中提及:「雲梯關者,不知起自何時,乃黃淮二瀆所由入海者也,往時關外即海。」由此可知「雲梯」關名來源於關口地理形勢。據《史記.東越列傳》、《戰國策》、《竹書紀年》、《晉書孫恩傳》等古籍記載,雲梯關當古淮河入海口北岸(南宋高宗建炎二年以前),淮河水勢浩盪,舟楫便利,在這里建立關卡,徵收關稅,鞏固國防,以便通商航運,因此雲梯關是歷代海防關卡國門之一,故當年繁華似錦,理所當然,沿用至今的「大關」、「錢碼頭」、「王碼頭」等村莊名稱,就是歷史的見證。

❹ 沭陽名字的由來

查《中國地名大辭典》沭陽縣如下:漢厚丘建陵二縣。梁置潼陽郡,東魏改曰沭陽郡,兼治懷文縣,後周改曰沭陽,以在沭水之陽而得名。隋開皇初郡廢,清屬江蘇海州,今屬江蘇徐海道。

以上解釋,疑問有二:1.「沭」什麼意思?2.為何東魏改名?

近日咨詢網友書痴,得「沭」之意,我以為至少到目前為止是最有說服力的一種說法,錄如下:《說文·行部》註:「術,邑中道也。從行,術聲。」五代時期的文字學家徐鍇在《說文解字系傳》中說:「邑中道而術,大道之派也。」「術」字的本義是道路,「沭水」之名應該與道路有關。據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記述:春秋時期,我國東部有一條南北交通要道,這條道路北至齊國都城臨淄(現位於今山東省淄博市),南至徐國(現江蘇省泗洪縣附近),中間經穆陵關、莒國(今山東莒縣)、郯國(現今山東郯城縣北)。由於這條道路「僻在東方」,其重要性略遜於中原地區的主要道路。這個觀點與徐鍇所說「大道之派」相符,因此可以將這條道路稱為「術」道。而從沭河的流經地域看,二者路線一致,相依相傍,古人便把這條「僻在東方」的交通要道一側的河流稱為「術水」。這就是沭河名稱的由來。

其二,為何東魏時沭陽改名?沭陽古有厚丘、建陵、懷文、服武、臨渣、潼陽等名稱。厚丘現位於縣境茆圩鄉厚鎮村,因建於丘陵地區得名;建陵得名於建陵山,現在新沂市境內;懷文、服武得名於古人願景;臨査得名於臨近渣水;潼陽,顧名思義潼河之北。潼河是沭陽境內一條古老河流,發源於建陵山西麓,南向蜿蜒而流,經現新沂市的建陵、宿遷市的馬陵山東,折而東流,過沭城鎮西,分兩股東北流入海,潼陽縣因以得名。但沭陽縣為何東魏改名呢?沭河發源於山東沂蒙山,經臨沂、郯城進入江蘇,過新沂、邳州、宿遷,西向流入泗水,簡單的說,沭河是泗水的支流,不流經沭陽縣域。南北朝東魏時,南梁北伐,進軍山東,東魏在郯城南堰塞沭水,企圖水淹梁軍(確實起了作用),然而,從此沭水南流,經郯城、建陵山東進入沭陽境,奪取潼河水道。從此,沭水存而潼河滅,沭水也直接與沭陽發生了關系,沭陽縣取代潼陽縣名稱,至今未改。

❺ 江蘇省鹽城市的來歷誰知道

鹽城由來

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里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公元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鹽城是名副其實的「鹽」城。在各地地名當中,至今仍保留著「團」、「灶」、「總」、「丿」「倉」等與鹽業生產管理相關的名稱。「團」,是鹽區生產組織,灶戶「聚團共煎」的生產形式。每個鹽場設幾個團,每團設若干灶戶,舊時以「團」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鹽區的東台、大豐,如戚家團、南團、西團、新團、北團、卞團等。目前,仍保留大豐的西團鎮,全市還有18個村、48個自然村組的地名與「團」有關。「灶」,是灶民煎鹽的重要設施,境內因「灶」稱名的有頭灶、三灶、四灶、六灶、沈 灶、南沈灶等6個鄉鎮,另外還有85個村及368個自然村組也是因「灶」而得名。「總」,是鹽場灶民聚居的單位。明初大規模的「洪武趕散」,移民來到荒漠的海濱燒鹽,為了對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實施管理,各場設總若干,以次為序。清嘉慶時,東台富安鹽場就設有30個總。今天沿海鄉鎮地名中仍保留有一總、二總、三總等地名,境內還有7個村和37個自然村組以「總」命名。「倉」,即鹽倉,以枯枝牡丹名揚天下的亭湖區便倉鎮當年就是伍佑鹽場的便倉所在地。境內還有東台三倉鎮以及11個村和18個自然村組因「倉」設名。「丿」是明後期及清代灶民煮鹽的主要生產工具之一,其形同鐵鍋,略比鍋淺,徑園三尺,深3-4寸。境內以「丿」命名的鄉鎮,有東台的曹丿鎮、大豐的潘丿鎮,市內還有6個村和13個自然村組亦是以「丿」為地名的。另外,煎鹽用的盤鐵,點鹵成鹽用的皂角等均在地名中有所反映,如濱海縣有自然村鐵盤洋、天盤,響水縣有自然村皂角樹、皂角等。

❻ 響水名字由來

水是人類生存的命脈。遠古之人,依水而居,逐步繁衍。從歷史地理發展可看出:兩山之間有大川,兩川之間有大山,有高山必有河流,有河流就有人居,有人居就有流通,有流通漸成城鎮。許多城鎮的名稱由此而多帶水字,江蘇的蘇北地區縣(市)名帶水情況尤為普遍。這正是地名學中和水利史學中值得研究的一個現象。

蘇北的縣(市)名稱由來一般分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以水直接命名的:

響水,1966年建縣,因縣城駐響水鎮,濱臨灌河,河床深闊,潮水漲落時水位落差大,支流匯入跌水聲轟響,故名響水。

沛縣,古代為沛澤,秦王政24年(公元前223年)置沛縣。

新沂,1949年析置,名曰新安,治所位於總沭河右岸的新安鎮。新沂河工程完成後,1952年9月更名新沂縣。

灌雲,1912年建縣,因境內南有大川灌河,北有雲台山,定名灌雲。

灌南,全境屬於灌河流域,且位於灌雲縣之南,故名灌南。

漣水,因水得名,漢元狩六年(前117年)設置淮浦縣,因位於淮河之濱。隋開皇五年(585年)因縣境有漣河(又名漣水,為沭水入淮的一支)而更名漣水。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升漣水縣為安東州,後廢州為縣,因與遼寧省安東同名,1914年仍名漣水縣。

淮陰,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置縣,因其治所位於淮河南岸(今淮陰縣碼頭鎮附近)取古語水之南為陰命名淮陰。歷史上行政區劃幾經變遷,名稱也多有變更。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於淮陰北境置清河軍,三年後地入元,改清河縣,因其治所位於大清河(泗水過泗陽三岔分兩支,一曰大清河,一曰小清河)口得名。此後數百年中,淮陰故城受洪水威脅,日益荒涼。清乾隆27年(1762年)縣治遷清江浦。因與河北省清河縣同名,1914年復改名淮陰。

沭陽,位於沭水北岸而得名。古有厚丘、建陵、陰平、下城、臨查、懷文、服武等名,東魏武定7年(549年)設沭陽郡,北周建德7年(578年)改沭陽縣沿用至今。

泗陽,古為 猶國地,漢元鼎元年(前116年)置泗陽縣,因位於泗水北岸而得名。古泗水由成子窪入淮河,泗陽城位於今新袁鄉東境於泗水北岸。北宋時,把這"夾岸桃花無雜樹,良田桑竹果香湖"的地方改為桃源縣,1914年,因與湖南桃源同名,復稱泗陽縣。

泗洪縣,古為徐國地,又歷經虹鄉、虹縣、虹州的變遷,1949年建縣,因境內有古泗州城(今江蘇淮河大橋西端,盱眙縣城淮河對岸)和洪澤湖,縣名取其首字為泗洪縣。

洪澤縣,1956年因湖置縣,因水得名。古代沒有洪澤湖,有破釜澗、白水塘、富陵湖、泥墩湖、萬家湖羅列淮河右側,隋大業12年(616年)煬帝楊廣游幸江都,道以破釜澗,久旱遇雨,改名洪澤浦,洪澤之名始見記載。

金湖縣,1960年4月置縣。境內湖泊眾多,界首湖古名津湖,且境內有大、小金溝,取名金湖。

射陽縣,1949年3月建射陽縣,因其境內有射陽河並處於該河的海口而得名。亦說公元前201年劉邦曾於射陽湖(今寶應、淮安、建湖縣境)北置射陽候國,惠帝3年(前192年)國除改射陽縣,今沿用古名。

邗江縣,1956年置縣,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北進中原與齊魯爭霸,"城邗、溝通江淮",自蜀崗腳下開邗溝至末口入淮,名邗溝(又名邗江、韓江)縣,因水得名。

二是因地處江湖河海之濱而定名的:

東海,秦時名朐縣,屬郯郡,劉邦改郯郡為東海郡,因東臨大海而得名。南北朝宋泰始7年(471年)始設東海縣。

濱海,因縣境濱臨黃海而得名。濱海成陸較晚,黃河奪淮以前,海岸在響水縣西境雲梯關,濱海為水域,黃河奪河以後,海岸線向東延伸60多公里,1949年11月建縣。

建湖:1941年9月建縣,初名建陽縣,因境內有鎮名建陽而得名。後因與福建省建陽縣重名,又因縣治設在湖垛鎮(今建湖鎮),於1951年7月更名建湖縣。湖垛鎮因居射陽湖東部,西塘河西流淤積成一土垛,長約3里,故名湖垛,1966年改為建湖鎮。

江都,公元前209年,項羽率江東八千弟子兵渡江至廣陵,憑"江"而都,故名江都。

揚州,"州界多水,水揚波"故名揚州。

靖江,明成化7年(1471年)置縣,因地處江海門戶,"捍衛全吳,屹然重鎮",故名靖江。

如皋,東晉義熙7年(411年)建如皋縣。據《太平寰宇記》載:"縣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港側有如皋村,縣因以為名"。如:往也,皋:水邊的高地,如皋南臨長江,為長江邊的高地。

東台,建縣於清乾隆33年(1768年)。古代,東台地區時陸時海,為一片澤地,范公堤建成後,堤西為里下河地區,以東在黃河奪淮後,泥沙沉積,自西向東看,為較高且平坦的地勢,故名東台。

通州,南北朝時為長江口的一個沙洲,名壺豆洲,後改為胡豆洲。五代時取"海疆平靜"之意,稱靜海鎮,後周顯德4年(958年)建城,稱靜海軍,後改通州,意為水上交通方便。民國初廢州立縣,並為區別於河北(今屬北京郊區)通州,稱南通縣。

海門,後周顯德4年(958年)設縣,意為江海門戶。

啟東,漢以前這里是江口海域,唐初江口漲出東洲和布洲,五代屬海門縣,元至正中至清熙初,又為大海風潮所毀,今通呂公路以南部分都淪為大海,雍正乾隆以後,又逐漸復為桑田,後沙洲漸漲,與大陸相連,並逐漸向東延伸,1928年設縣,有"啟吾東疆"之意,便名啟東。

江浦:明洪武9年(1376年)置江浦縣,浦,水邊。"大江限其前,滁河控其後,崇山峻嶺亘其中,為水陸要沖,金陵門戶"。或謂"京都拱衛",朱洪武劃置江浦就是為加強京城防衛。

三是因洪水常泛祈求安寧而定名的:

睢寧,古為取濾國地,公元前202年劉邦時置睢陵縣。後幾經變遷,曾名北陵、凌、晉陵、取濾等縣。濉水古為泗水支流,經取濾至宿遷的小洋口入泗。漢初為黃河犯淮時所淤,群眾長期顛沛流離,此後600年無縣,金興定2年(1218年)恢復縣制,定名"睢寧",祈求"濉水不再為患,生活安寧"。

淮安,秦為淮陰縣地,漢元狩6年(前117年)析置射陽縣,此為淮安建縣之始,東晉義熙7年(411年)設山陽郡、山陽縣,治所在今淮安城,位於淮河山陽灣的南岸,邗溝入淮口(古稱末口),隋初廢郡置楚州。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楚州軍民不堪官府壓迫,起義反抗,火燒州城。遂將山陽改名淮安,祈求淮地安寧之意。無代仍名山陽縣,1912年因與陝西省山陽縣同名,復稱淮安縣。

阜寧城原名廟灣,因地處射陽河灣道處,其北岸有真武廟,故名廟灣。明萬曆23年(1595年)築廟灣城防倭寇侵犯,因城位於射陽河左(北)岸,據"左埠右邑"之說,稱之謂埠,清雍正9年(1731年)取其土埠安寧之意,改廟灣為阜寧。

海安,東晉義熙7年(411年)設寧海縣,唐景龍2年(708年)置海安縣,取"大海不揚波,海水永不泛濫"之意。

四是縣名雖不帶水但與水有某種聯系的:

鹽城,始建於西漢元狩四年(前119年),因漢初這里已"煮海(鹽)利興,穿渠通運",故名鹽瀆(瀆:水道;溝瀆)東晉義熙7年(411年)改為鹽城。

盱眙,秦置盱眙縣,許慎《說文解字》:"張目為盱,舉目為眙",因縣治所設在聖人山上(今盱眙城以北20里),登山臨淮,可以登遠眺淮河風光。

宿遷,春秋時為 猶、鍾吾兩個小國地,秦實施郡縣制,分屬下相、凌縣,西漢時廢凌縣存下相,因治所在相水下游的相水傍(今宿遷雙庄以東的古城),故名下相。後為水所淹。東晉義熙元年(405年)改下相為宿豫,治所設置於今泗陽縣鄭樓鄉古城村在泗水邊。為管理泗水漕運,北周宣政元年(578年)設泗州,治所設於宿豫縣城,據《無和郡縣志》:唐開元23年(735年),州、縣治為泗水所淹,且汴河漕運已漸漸代替了泗水,泗州治向南遷至汴河口的臨淮縣,與盱眙隔淮相望(在今盱眙縣淮河鄉城根村,江蘇淮河大橋西端)。宿豫縣也因之遷至今宿遷附近的泗水邊,"界於徐、泗二洲距離相等之處"。20多年以後,於唐寶慶元年(762年)為避代宗李豫之諱,改宿豫為宿遷。元陳孚有《古宿遷》詩二首:"淮水東流古宿遷,荒效千里絕人煙,征衫不脫夜無寐,舟在西風亂荻邊"。"日落狐鳴野草黃,雁飛無數水茫茫,疏星野火寒沙上,知是何年古戰場?"由是可知,宿遷的遷城,與水有關,並非附會之說。

❼ 江蘇鹽城名字由來

地名由來: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里遍地皆為煮鹽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鹽城」之名使用至今。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

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

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7)響水縣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今天的鹽城市,習慣上人們仍稱「鹽阜地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戈寶權有一題詞,對鹽城的解釋恰如其分:「鹽城,鹽城,顧名思義,是出產鹽的名城。

春秋吳越爭霸,夫差自中原退師南返之時,封其民於江淮之間,這是古鹽城境有史記載的首次移民。伴隨著沿海人口的不斷增加,加之土著的鹽阜先民在漁獵采貝藉以維持生計的同時,已經開始利用臨海之利,汲海水而煮鹽,海鹽生產初具規模,遂於戰國時期開始設置鹽場。因此,古有「煮海之利,重於東南,而兩淮為最」之說。

❽ 鹽城的來歷

鹽城的來歷:

鹽城西周前為淮夷地,戰國時期,先民們利用近海之利煮海為鹽。秦漢時代,境內煮海興利、穿渠通運。西漢武帝元狩四年,朝廷將古射陽縣東部靠黃海的一部分劃出來單獨設縣,因這里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運鹽的鹽河,故稱鹽瀆縣。

其時有縣無治,由射陽丞代管。三國時,曹操令江淮民西遷,廢鹽瀆縣。西晉復縣。東晉安帝義熙七年,鹽瀆因環城皆鹽場而更名為鹽城。北齊時於鹽城設射陽郡,陳時改為鹽城郡。隋大業末年,江淮農民起義軍領袖韋徹據鹽城稱王立射州,分為射陽、新安、安樂3縣。

唐初,廢射州,復置鹽城縣,屬楚州。乾元元年,置鹽城監以管楚州鹽務。宋代,鹽城屬楚州。元末張士誠率鹽民起義,建立大周政權,前後堅持了14年,是震撼和瓦解元朝腐朽統治的一支重要力量,最後在平江稱吳王。

明朝,鹽城屬南京淮安府、揚州府。朱元璋洪武趕散,蘇州、松江、嘉興、湖州、杭州等地4000餘無田農戶遷往江北,一部分落戶鹽城。清初,先屬江南省,後劃歸江蘇省。清雍正九年建阜寧縣。乾隆三十三年建東台縣。

民國期間,民國年間先屬淮揚道,後廢道隸省,境內先後設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江蘇省鹽城行政督察區、江蘇省第六行政督察區,駐鹽城縣,轄鹽城、東台、興化、阜寧4縣。民國二十九年10月,東進北上的新四軍與南下的八路軍在白駒獅子口會師,成立了華中總指揮部。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民國三十年9月,成立鹽阜區行政公署。轄鹽城、鹽東、建陽、阜寧、阜東、淮安、漣水7縣和漣灌阜邊區辦事處。次年,漣灌阜邊區改建射陽、濱海2縣。民國三十六年10月底,鹽城獲得解放。

1949年4月21日,鹽城專區轄鹽城、射陽、建陽、阜寧、淮安、濱海、漣東7縣。專員公署駐鹽城鎮。1950年1月11日,原泰州專區的東台、台北2縣劃歸鹽城專區。同年撤銷漣東縣,並入淮陰專區的漣水縣。1951年7月11日,台北縣改名為大豐縣,建陽縣改名為建湖縣,鹽城專區轄8縣。

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設鹽城專區。鹽城專區轄鹽城、淮安、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台8縣。1954年,將淮安縣劃歸淮陰專區。鹽城專區轄7縣。1966年,以濱海縣中山河以北地區設響水縣,鹽城專區轄8縣。

1970年,鹽城專區改稱鹽城地區,轄鹽城、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台8縣。1983年,撤銷鹽城地區和鹽城縣,建立省轄鹽城市。

(8)響水縣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鹽城市全境為平原地貌,西北部和東南部高,中部和東北部低窪,大部分地區海拔不足5米,最大相對高度不足8米。

分為3個平原區黃淮平原區、里下河平原區和濱海平原區。黃淮平原區位於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其地勢大致以廢黃河為中軸,向東北、東南逐步低落。

廢黃河海拔最高處達8.5米,東南側的射陽河沿岸最低處僅1米左右。里下河平原區位於蘇北灌溉總渠以南,串場河以西,屬里下河平原的一部分,總面積4000多平方千米。

該平原區四周高、中間低,海拔最低處僅0.7米。濱海平原區位於灌溉總渠以南,串場河以東,總面積為7000多平方千米,約佔全市總面積的一半。

該平原區大致從東南向西北緩緩傾斜,東台境內地勢較高,一般海拔為約4米到5米間,向北逐漸低落,到射陽河處為1米到1.5米。

❾ 江蘇省名字的由來

江蘇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

江蘇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江蘇界於北緯30°45'-35°20',東經116°18'-121°57'之間,北接山東,東瀕黃海,東南與浙江和上海毗鄰,西接安徽,江蘇省總面積10.72萬平方千米。

江蘇跨江濱海,湖泊眾多,地勢平坦,地貌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構成;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江蘇省屬東亞季風氣候區,處在亞熱帶和暖溫帶的氣候過渡地帶,氣候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徵。

(9)響水縣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江蘇地形地貌:江蘇地形以平原為主,江蘇陸地面積為103229.17平方千米,其中,平原面積佔比86.89%,達89706.03平方千米,丘陵面積11916.16平方千米,山地面積1606.98平方千米,比例居中國各省首位,主要由蘇北平原、黃淮平原、江淮平原、濱海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組成。

江蘇是中國地勢最低的一個省區,絕大部分地區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西南部,占江蘇省總面積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脈、雲台山脈、寧鎮山脈、茅山山脈、宜溧山脈。連雲港雲台山玉女峰為江蘇省最高峰,海拔625米。

閱讀全文

與響水縣名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