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知道拉薩名字的由來
史籍上第一次出現「拉薩」二字,見於公元806年藏王赤德松贊所立《噶瓊寺碑》,其中有言:「神聖贊普先祖松贊之世,始行圓覺正法,建拉薩大昭寺。」由此可見,拉薩的城名,已經出現了近1200年了。
大約公元1世紀前後,高原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經過多年的和戰,又集結成若干個部落聯盟,其中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聯盟、阿里地區的象雄王國和雅魯藏布江以北的蘇毗部落聯盟最為強大。這時,拉薩河的古名「吉曲」已經出現,現在拉薩所在地,則被人稱為「吉雪沃塘」,意為「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壩子」。
那時吉曲河流域先後屬於蘇毗部落聯盟中的達甲沃和赤邦松兩個王族統治。公元7世紀初,雅隆部落首領朗日松贊率兵北上,成為整個吉曲(拉薩)河流域的主宰。朗日松贊把營盤設在墨竹工卡的甲瑪崗山溝,在這條長長的南北走向的山溝中,建造了幾座宮堡,他的兒子、吐蕃王朝締造者松贊干布,公元617年出生在甲瑪溝的強巴明久林宮堡中。
傳說這位少年王子征戰路過吉雪沃塘時,時值盛夏,風和日麗,只見周圍群山四合,秀水中流,地勢寬坦,雄偉壯觀。同時這里北通青海,南靠山南,西連象雄,東接多康,地處雪域中樞,交通方便,物產豐富。他做出了遷都吉曲沃塘的重大決策。
松贊干布率大臣、部屬從墨竹工卡西下吉曲沃塘,這片亘古以來荒涼沉寂的平野,立刻變得熱鬧而繁忙。松贊干布經過仔細勘察,決定截斷吉曲河的北河道,使河水傍著山南宣洩,紅山周圍顯露出一大片平野。他在這里建宮堡,修寺廟,營造軍民住房。據說沃塘平野第一座建築紅山堡寨,就是布達拉宮的前身。這座巨石壘成的宮堡,兀立紅山之巔,氣勢非常雄壯。
吐蕃王朝從此風生水起,松贊干布制定法律,劃分行政區域,分封官職,力主對外交流,贊普屬下設五商、六匠。五商指茶商、玉商、刀商、帛商、鹽商;六匠指噶龍鐵匠、噶如鞍匠、弓匠、劍匠、鎧甲匠、神塑匠等。商業和手工業的形成和發展,對促進拉薩城的興盛起著明顯的作用。
松贊干布先後迎娶了尼泊爾尺尊公主、唐文成公主,為兩位公主修建了大、小昭寺,分別供奉了釋迦牟尼八歲和十二歲等身佛像。大昭寺建成後,為紀念山羊馱土建寺的殊勝之舉,寺廟取名山羊幻化廟,城市也改名為「惹薩」,意為「羊土城」。
公元8世紀,赤德祖贊迎娶了大唐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將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佛像,迎請到大昭寺主殿,制定了一整套供養祭祀儀軌,在紅山和葯王山之間修造了稱為「巴嘎噶林」的三座大白塔,形成進入拉薩的大門。
自從金城公主將小昭寺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移供大昭寺主神殿,這尊佛像成為整個雪域藏人信仰的中心,朝拜供奉者絡繹不絕。緣於這尊至神至聖的佛像,「惹薩」又改名為「拉薩」,意為「神佛之地」。
⑵ 布達拉宮的來歷、
布達拉宮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17世紀重建後,布達拉宮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
布達拉宮的基本面貌,主要是公元17世紀五世達賴喇嘛時期重建的白宮及其圓寂後修建的紅宮,「此後歷代達賴又相繼擴建,終成布達拉宮今日之規模。」
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後,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別在紅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間宮殿的三座九層樓宇,取名叫布達拉宮。
宮牆內的山後部分稱做「林卡」,主要是一組以龍王潭為中心的園林建築,是布達拉宮的後花園。五世達賴重建布達拉宮時在此取土,形成深潭。
⑶ 布達拉宮是什麼意思
布達拉宮是「佛教聖地」的意思。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後,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別在紅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間宮殿的三座九層樓宇,取名叫布達拉宮。據史料記載,紅山內外圍城三重,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宮殿之間有一道銀銅合制的橋相連。布達拉宮東門外有松贊干布的跑馬場。當由松贊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毀滅之時,布達拉宮的大部分毀於戰火。
吐蕃王朝滅亡之後,古老的宮堡也大部分毀於戰火,加上雷擊等自然災害,布達拉宮的規模日益縮小,甚至一度被納入大昭寺,作為其分支機構進行管理。如今的布達拉宮只尚存有當時的法王洞和帕巴拉康。
明末,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1637-1641統治青海,1642-1717進一步統治西藏)開始了一個新時期,護法王固始汗幫助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及五世達賴和其師傅四世班禪建立格魯派政府或次級政權,他們形成四巨頭,其中固始汗和索南群培被稱為天上的日月,是兩個實力人物。
⑷ 布達拉宮的由來和滄桑變遷
公元631年(藏歷鐵兔年)布達拉宮由吐蕃松贊干布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興建。當時修建的宮殿有999間,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間,後來由松贊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滅亡之後,古老的宮堡也大部分被毀於戰火.1645年(藏歷木雞年),五世達賴喇嘛建立噶丹頗章王朝並被清朝政府正式封為西藏地方政教首領後,為鞏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頗章地方政權,由第司索朗繞登主持,重建布達拉「白宮」及宮牆城門角樓等,並把政權機構由哲蚌寺遷來。1690年(藏歷鐵馬年),第司桑傑嘉措為五世達賴喇嘛修建靈塔,擴建了「紅宮」。1693年(藏歷水雞年)工程竣工。以後,歷世達賴喇嘛增建了5個金頂和一些附屬建築。特別是非曲直936年(藏歷火鼠年)十三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建成後,形成了布達拉宮今日的規模。布達拉宮主體建築為白宮和紅宮。白宮,是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辦事機構所在地.紅宮,主要是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和各類佛殿.1959年以後,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十分重視布達拉宮的維修和保護,除常年撥給專門維修經費外,1988年國務院決定撥出巨款對布達拉宮進行大規模的維修,並於次年10月隆重開工,在藏漢族工程技術人員的團結協作下,工程歷經5年,勝利地竣工,布達拉宮這一民族文化瑰寶,以新的魅力,吸引著千千萬萬的國內外來客。
⑸ 布達拉宮的來歷是什麼
「布達拉宮建在海撥3770米的山上,相對高115米,東西綿延360米,南北寬約300米,殿宇樓閣近千間,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包括山下經院、監獄、藏軍司令部、後花園等附屬建築,佔地41公頃。始建於7世紀,8世紀曾遭受雷擊,9世紀又毀於兵亂。
布達拉宮本來不是寺廟,是宮殿而已。從五世達賴受清順治皇帝冊封後,這里才真正成為政教合一的聖地,才自然而然受到人們頂禮膜拜,才有了大量的喇嘛。
隨著國家口岸的開放,旅遊事業逐漸發達起來,號稱世界上最清潔干凈的凈土,雲中的聖城也成了旅行者夢寐以求嚮往的地方.
我坐在布達拉宮的門口,望著對面咫尺相望的葯王山,百無聊賴地看著山下廣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藏族的出家人與漢族不一樣,這里全民信教,幾乎家家都有出家人,而出家人大都從自己家中自帶口糧或由家人供養,我是漢人,雖然有上師照顧,卻也不是長遠之計,後來跟曼巴大師學醫,活佛提議,在布達拉宮的門口,做個簡單的救急診所.
正是旅遊旺季,各色皮膚,操著不同語言的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都來朝拜這個神奇的地方.布達拉宮不像一般的景點,它盤踞在山頂,建築群從下包圍到上,的確猶如爬山般艱難。灰白色的牆壁,蘑菇般可愛突起的大扶手,寬寬的階梯.
下面上來的是一老一小兩個人,走在前面的是一個年紀很大的喇嘛,從裝飾來看,應該來自青海.而後面上來的卻是一個穿著牛仔褲,身背旅行包的長發青年女子,慢慢走近了,皎好而白皙的面容上掛滿了僕僕風塵,高原強烈的紫外線照射,臉上布滿了血絲,在整潔寬大而又陡峭的石階上,手扶著欄桿,三步一喘、五步一休息的邁著步子,一隻手按住太陽穴。呼吸變的凝重,寒冷的空氣吸入肺部強烈沖擊著痛感神經。
老喇嘛跟我打了個招呼,邁步走進了宮殿,我看了他的介紹信,他來自青海的塔爾寺.而站在我面前的這個女子,鵝蛋形的臉上由於強烈的太陽光,皮膚有些乾裂爆皮手扶著門框呼呼喘氣,拉薩這地方,內地的人來到這里一般很難適應,即使不做什麼事,日常的正常活動,就好象一個普通人扛了一百公斤重的麻包,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艱辛.
隨意聊了兩句,她來自無錫,南方的一個溫暖而精緻的水鄉城市.大學時就一直渴望到世界上最潔凈的地方來看看,好容易工作了,每月五千的薪水使她跨入白領階層.
偶然的一個機會,與主管發生口角,一氣之下而辭職,簡單收拾了一下行囊,帶著自己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三萬元錢,獨自一個人來到西藏,先到青海,又從格爾木做汽車,沿著青藏公路,經過六天六夜的顛簸勞累,終於到了這里.
我問她看到布達拉宮的第一感覺是什麼,她說她想哭.低頭想了一下,又說,很想媽媽.看她眼圈有些紅紅,我趕緊叉開話題.我拿出一合油膏遞了過去,告訴她防紫外線最管用.她說了聲」謝謝」,接過去,打開合蓋,用指甲颳了一點,放在手心裡擦了一下,揉開了在臉上揉搓了一下.
我看了看她的氣色,請她做在旁邊的椅子上,手指在她的腕上按了一下,用心去感應著,這是一種像感冒、像發燒,像安定過量的感覺,我知道,這是正常的高原反應,隨即放下心,包了些紅景天的粉末給她告訴她服用的方法.
看著她狼狽的樣子,我笑著對她說,其實她沒必要象這樣爬上來,完全可以象其他人一樣,乘車從旁邊新開的盤山路上坐車上來.她說上山的時候聽人介紹過了,只是好不容易來一次西藏,到了心中夢想的布達拉宮跟前,不親自走上來,未免是心中的一個遺憾.
他看出我不是藏族人,好奇地向我詢問,我也沒有隱瞞,就把自己來到這里的過程向她做了個簡單的介紹,她聽著我的話,不住點頭,並表示理解.最後,她邀我給她做一次導游,順便講解一下人文地理.
我正好無聊,便答應了.跟其他幾個工作人員打個招呼,讓他們幫我照看物品.
7世紀的建築僅剩下松贊干布曾經修造的法王洞和他的本尊佛殿」帕巴拉康「。1645年,五世達賴執掌西藏政教權柄後不久就開始重建布達拉宮。
五世達賴圓寂後,攝政第巴。桑結嘉措續建,於1693年完工」這是入門處掛在牆上的銅牌,用藏漢英三種文字做的簡單介紹,下面還有一個木牌,寫著一些遊客須知之類的字樣.
這里的宮牆是用三合土修建的,厚達數米,用石頭砌邊,要知道現在一般修築水霸等建築才用三合土,它可以抵禦炎漿,在1300多年前人們就懂得如此工藝,實屬奇跡。我們主要參觀了白宮和紅宮。白宮是歷代達賴的寢宮,沒什麼意思;而紅宮卻存放了五世、七世----十三世達賴的共八座靈塔。
各靈塔極盡奢華之能示,尤以五世達賴為最。塔高14.85米,共用黃金11萬兩,塔上鑲嵌各種珠寶不計其數,藏語叫此塔「贊木耶夏」,意思就是半個世界。釋迦能仁殿,主供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塑像,兩側排列其八大弟子立像,殿內設七世達賴喇嘛寶座以及存放手抄甘珠爾經典。
布達拉宮與西藏其它的建築一樣,色彩濃厚,有漢式飛檐歇山和藏式輝煌金頂,風格多樣而不失藏族特色。給予我強烈視覺沖擊的是紅、白、金三色,剛研究過格局,現在我所見的是彭措多郎大門,門閂像是一整棵樹的樹干做的,走近一碰,果然是的,上面凝聚著歷史的沉澱。
記得有紅宮、白宮,還有金頂,但這個位置還看不見,憑感覺知道這里的色彩協調而豐富。從這里向下望,有長城高高在上的感覺,亦有天空唾手可得的近距離感受。
進了大門,是窄窄的廊道,很奇怪的是沒有窗戶,卻有幾個牆洞。湊過去,是厚厚的宮牆。
出了廊道,是個大面積的廣場,舉行盛大的歌舞和跳神活動的場所。在附近不遠處,是幾位外國遊客,呼喊大叫著,神情激動。相比下,我們倆卻沉默的可憐,靜靜的坐在角落裡,倚靠著牆,微弱的殘喘著。
過去這里是培養中等僧官的地方。平台西面是白宮,進入白宮的門廳有座小巧而徒峭的木梯,遊客只能從兩邊的梯子上去,中間的階梯是專供達賴喇嘛和清朝駐藏大臣用的。牆上是大面積的圖畫,在這里什麼都很大手筆。我踱著過去,看了許久才明白是以前修建布達拉宮和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
另外有幅圖畫我非常感興趣。畫面以綠色為主,畫面有連綿不斷的群山、房子、樹木、人,但資料上說是「猴子變人」的故事。
傳說觀世音菩薩給一隻神變來的獼猴授了戒律,命它從南海來到雪域高原修行。於是這只獼猴在雅礱河谷的洞中,潛修慈悲菩提心。許久之後,出現一個女魔,要與獼猴成婚。獼猴不肯,女魔便以千萬生靈要挾,假如她與妖魔成婚,雪域高原必定成為妖魔的世界。獼猴心懷慈悲之心,問過菩薩後,便與女魔成親,繁衍後代。
這對夫妻生下六隻小猴,獼猴將它們帶到果樹林中,讓他們各自尋食生活。三年以後,那猴父前去探視子女,發覺他們已生殖到五百隻了。樹林之中果子也愈來愈少,即將枯竭。於是,獼猴取了天生五穀種子,撒向大地,大地不經耕作便長滿各種穀物盆地。
父猴這才別了眾小猴回洞里去。眾猴子因得到充足的食物,尾巴慢慢地變短了,也開始說話,逐漸變成了人,這就是雪域上的先民。
⑹ 布達拉宮為什麼叫布達拉宮,松贊干布的名字有什麼講法
布達拉」是梵語音譯,譯作「普陀羅」或「普陀」,原指觀音菩薩所居之處。
松贊干布,意為深沉寬厚傑出能乾的男子。
相傳,藏族吐蕃王松贊干布好善信佛,遷都拉薩後,經常在拉薩近旁的山上誦經祈禱,給這座山取名為「布達拉」。「布達拉」是梵語音譯,譯作「普陀羅」或「普陀」,原指觀音菩薩所居之處。公元641 年松贊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後,欣喜之餘,為公主造了布達拉宮。當年所建的布達拉宮高9層,共有999間宮室,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間,堂皇壯麗。然而世易時移,布達拉宮飽受雷、電、戰火劫難,歷盡滄桑,破敗不堪,僅存法王洞和主殿帕巴拉康。現在的布達拉宮是十七世紀以來重新修建的。
松贊干布是吐蕃王朝的第32位贊普,他的生年現尚存爭議。一般認為他誕生於公元617年,即隋朝義寧元年,松贊干布的父親朗日松贊是吐蕃王朝第31代贊普。(藏語裡面,贊為雄豪有力,普為大丈夫之意,故吐蕃王朝將國王稱為贊普。)松贊干布出生時,吐蕃王朝的都城還在雅魯藏布江南岸澤當,正是雄才大略的松贊干布成長以後,南征北戰,統一了高原上的各個部落,並建新都拉薩,帶領雅隆部落走向更為遼闊的天地,開辟了藏族歷史的新紀元。 由於他對藏族歷史的巨大貢獻,被後人尊稱為松贊干布,意為深沉寬厚傑出能乾的男子。唐代的歷史書,稱他為「棄弄贊」。錯了別怪我,語文老師說的。
謝謝和作。。。。。。。。。。。。。。。。。。。。。。。。。。。。。。。。。。。
⑺ 布達拉宮的來歷
布達拉宮的基本面貌,主要是公元17世紀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和碩特王朝)時期固始汗和五世達賴喇嘛時期重建的白宮及其圓寂後修建的紅宮,「此後歷代達賴又相繼擴建,終成布達拉宮今日之規模。」舊時與駐藏大臣衙門共為統治中心(噶廈是執行機構)。
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時期護法王固始汗和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達拉宮之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儀式舉辦地,也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之地,舊時與駐藏大臣衙門共為統治中心。1988—1994年再次大規模修繕。
(7)布達拉宮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位於西藏拉薩市布達拉宮正對面,是西藏自治區政府和拉薩市重要的活動場所,也是中外遊客集中觀光的旅遊景點之一,是一座融休閑、文化、集會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廣場。
這座廣場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布達拉宮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場前恢復遷建的原來在宗角祿康公園內的清代「御制平定西藏碑」和「十全記功碑」,平添了古城韻味。一九九八年從上海引進的兩千隻廣場鴿則為廣場增添了幾分靈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布達拉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布達拉宮廣場
⑻ 布達拉宮的歷史和傳說
自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始建布達拉宮作為王宮,在此劃立行政區域,分官建制、立法定律、號令群臣、施政全藏。
派遣、迎送來往於周邊各國的使者,或與鄰邦結成姻親關系,加強吐蕃與周邊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吐蕃社會的繁榮。
公元1645年,五世達賴喇嘛重建布達拉宮,1648年基本建成以白宮為主體的建築群,並將政權中心移至布達拉宮。
五世達賴喇嘛圓寂後,第司.桑結嘉措於1690年至1694年主持修建了以五世達賴喇嘛靈塔殿為主的紅宮配套建築群,基本形成布達拉宮的建築規模。
經過1300多年的修建歷史,布達拉宮形成現在的規模。整個建築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主樓高達117米,大小房間二千餘間。
⑼ 關於布達拉宮的故事和傳說
1、公元七世紀,西藏當時正處於吐蕃王朝時期,藏王松贊干布勤政愛民,吐蕃日益強大。為了與中原的唐朝建立友好關系,引進中原先進技術和文化,松贊干布決定向唐朝文成公主求婚。
求婚使臣祿東贊帶著禮物到了唐朝國都長安(今西安),才知道唐朝周邊幾個國家也派出使臣,向才貌雙全的文成公主求婚。唐朝太宗皇帝決定讓各國使臣比試智慧,他出了三道題,全部答對的才能被許婚。
第一道題是,花園里有十棵木頭,兩頭一樣粗細,使臣要區分哪頭是根部,哪頭是尾部。智慧的祿東贊將木頭放入水中,因為樹木根部密度大,所以向水裡傾斜,於是他就分出了木頭的頭和尾。
唐太宗又出了第二道題,他拿出一塊玉,玉中間有一個轉了九道彎貫串整塊玉的細孔。唐太宗讓使臣們將細線從孔的這頭穿到那頭。
使臣們都眯著眼捏著線往孔里插線,只有祿東贊很特殊,他在孔的一頭塗上蜂蜜,又將細線拴到螞蟻的腰上,然後把螞蟻放在孔的另一頭,螞蟻聞到蜂蜜的氣味開始向孔里爬,祿東贊又對著孔不絕地吹著螞蟻往前爬,於是螞蟻把細線帶到了孔的那一頭,祿東贊又贏了。
唐太宗又出了第三道題,一百匹母馬和一百匹馬駒混在一起,區分哪匹馬駒是哪匹母馬生的。使臣們想了許多措施,有的按顏色分,有的按長相分,都不對。祿東贊將母馬和馬駒分開關起來,隔了一夜,才把母馬一匹一匹放出來,馬駒一看自己的媽媽出來了,忙跑上去吃奶,不一會兒,全分出來了。
唐太宗一看祿東贊都答對了,又加出一道題,就是使臣必須在五百名用面紗蒙頭的宮女中挑出文成公主。使臣們誰都沒見過文成公主,這題太難了。但是祿東贊已經了解到文成公主喜好用一種奇特的香,蜜蜂很喜歡這種香味。
辯認公主那天,祿東贊偷偷地帶了一些蜜蜂在身邊,他將蜜蜂一放,蜜蜂便飛向有獨特香味的文成公主。祿東贊又一次贏了。唐太宗心想,吐蕃大臣都如此聰明,能用這樣大臣的國王肯定也很英明,於是將文成公主許配給松贊干布。
松贊干布喜出望外,下令修建有999間殿堂的宮殿迎娶文成公主,於是在拉薩建成了布達拉宮。而松贊干布派使臣祿東贊向文成公主求婚的故事,也被生動地描繪在了布達拉宮的壁畫上。
2、在幾年前,有位陌生的老人在街頭告訴一位夫君:你宿世沒有修足情道,落不了俗,你的根必將落入西藏布達拉宮,再次修行才氣得到真愛。
男子並不相信老人的話,知道有一天,他遇見了他的她。果真如那位老人說的,他上心了,女孩卻不在意;他積極了,女孩照舊不上心。於是,他信了,去了西藏。這時,女孩悔恨了,追著他去西藏,他卻已落發遁佛。
她便在布達拉宮匍匐做祈禱,一步一跪膝,三步一叩首,叩得滿頭滿臉是鮮血,跟盛開的玫瑰花一樣輝煌光耀。他終被沖動,追隨她回了塵世間。
3、在古代,吐蕃有一位活了一百二十多歲的贊普叫托托日年贊。那時他住在山南雍布拉康王宮,有一天晴空萬里中突然電閃雷鳴,天空中發出隆隆的聲響,分明是有人在說話。
那聲音說:再過五代人,將有天子下凡,吐蕃將會興旺,果然五代後,公元569拉薩東面近100甲瑪明久王宮里誕生了當時的藏王囊日松贊的唯一太子,才智過人,武藝高強,英明勇猛的強雄(松贊)贊普---松贊干布(傳說是慈悲觀音菩薩的化身)。
他從十三歲開始親政,登上王位。為了拓展版圖,實現宏圖大志,公元583年松贊干布十五歲的時間,他帶著吐蕃王室貴族和臣僚及成千上萬的兵將戰騎,從甲瑪地方開拔,聲勢赫赫遷都渦塘(留淌著乳汁的草原)今拉薩地域。他望著面前一片旗幟蔟浪氣高帳展的情形,生理仍沒有滿意。
他籌劃盡快建一座最宏偉的王宮,於是又率領著大臣們把整個拉薩平原巡察一遍。最後松贊干布選中平原中央三座峰巒之一的瑪布日(紅山)建造了布達拉宮。
後歷經1693年第巴桑結嘉措的擴建、六世至十三世達賴喇嘛不同程度的增建。才形成今天總高119米,共13有衡宇1000殿的范圍。此中五世和十三世達賴高大的靈塔最為精緻壯觀。
(9)布達拉宮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布達拉宮位於拉薩市西北約兩千米處的一座小山上。在當地信仰藏傳佛教的人民心中,這坐小山猶如觀音菩薩居住的普陀山。唐初,松贊干布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為妻,為誇耀後世,在當時的紅山上建九層樓宮殿一千間,取名布達拉宮以居公主。
傳說這座輝煌的宮殿緣起於公元七世紀,當時西藏的吐蕃王松贊干布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別在紅山之上修建了九層樓宮殿一千間,取名布達拉宮。
由松贊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滅亡之後,古老的宮堡也大部分被毀於戰火,直至公元十七世紀,五世達賴建立噶丹頗章王朝並被清朝政府正式封為西藏地方政教首領後,才開始了重建布達拉宮,時年為公元1645年。以後歷代達賴又相繼進行過擴建,於是布達拉宮就成了今天規模。
獨特的布達拉宮同時又是神聖的。因為每當提及它時都會很自然地聯想起西藏。在人們心中,這座凝結藏族勞動人民智慧又目睹漢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築群,已經以其輝煌的雄姿和藏傳佛教聖地的地位絕對地成為了藏民族的象徵。
⑽ 布達拉宮又名什麼
「布達拉」是藏語譯音,即「普陀羅」。相傳,藏傳佛教徒認為紅山可與觀世音的聖普陀羅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個殊勝的普陀羅,布達拉宮由此得名。
布達拉宮相傳始建於7世紀的松贊干布時期,當時叫「頗章瑪爾布赤子」,修建殿室999間,連同原有建築紅樓共1000間。宮堡之間復道行空,甚為壯觀。東宮門外,有寬18丈,長300丈的跑馬場,砌磚為基,鋪木而就,馬行其上蹄聲囂囂,雖僅一馬或數馬飛馳,卻有萬馬奔騰之勢。後被雷電及戰亂毀壞,成為一般寺廟,一直未得到認真的恢復。
布達拉宮城包括四大部分:紅山之一的紅宮、白宮、山後的龍王潭和山腳下的「雪」。紅宮為歷世達賴靈塔殿和各類佛堂,位於整個建築的中心和頂點,顯然是須彌佛土的境界,宇宙中心。白宮合抱紅宮,有歷世達賴的宮殿、大經堂、噶廈政府機構和僧官學校等。達賴的寢宮位於白宮最高處,又稱日光殿。龍王潭為布達拉宮後園,方圓公里,中為湖,湖中有小島,島上建有龍王宮和大象房等。「雪」在布達拉宮腳下,安置有噶廈政府的監獄,印經所、作坊、馬廄,周圍是宮牆和碉堡。在藏傳佛教中宣傳的有「三界」之說。三界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我們可以看到布宮的整體布局,把紅宮、白宮和「雪」由上而下分作三個層次段縱向排列,充分體現了藏傳佛教的「三界」之說。布宮又通過建築藝術體積的無限誇張和極度渲染,布局的強烈對比和互相陪襯,盡情表現了佛法神威,告誡人們,惟有超脫塵世,皈依佛門,才是通向天國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