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鹽城的來歷
鹽城的來歷:
鹽城西周前為淮夷地,戰國時期,先民們利用近海之利煮海為鹽。秦漢時代,境內煮海興利、穿渠通運。西漢武帝元狩四年,朝廷將古射陽縣東部靠黃海的一部分劃出來單獨設縣,因這里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運鹽的鹽河,故稱鹽瀆縣。
其時有縣無治,由射陽丞代管。三國時,曹操令江淮民西遷,廢鹽瀆縣。西晉復縣。東晉安帝義熙七年,鹽瀆因環城皆鹽場而更名為鹽城。北齊時於鹽城設射陽郡,陳時改為鹽城郡。隋大業末年,江淮農民起義軍領袖韋徹據鹽城稱王立射州,分為射陽、新安、安樂3縣。
唐初,廢射州,復置鹽城縣,屬楚州。乾元元年,置鹽城監以管楚州鹽務。宋代,鹽城屬楚州。元末張士誠率鹽民起義,建立大周政權,前後堅持了14年,是震撼和瓦解元朝腐朽統治的一支重要力量,最後在平江稱吳王。
明朝,鹽城屬南京淮安府、揚州府。朱元璋洪武趕散,蘇州、松江、嘉興、湖州、杭州等地4000餘無田農戶遷往江北,一部分落戶鹽城。清初,先屬江南省,後劃歸江蘇省。清雍正九年建阜寧縣。乾隆三十三年建東台縣。
民國期間,民國年間先屬淮揚道,後廢道隸省,境內先後設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江蘇省鹽城行政督察區、江蘇省第六行政督察區,駐鹽城縣,轄鹽城、東台、興化、阜寧4縣。民國二十九年10月,東進北上的新四軍與南下的八路軍在白駒獅子口會師,成立了華中總指揮部。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民國三十年9月,成立鹽阜區行政公署。轄鹽城、鹽東、建陽、阜寧、阜東、淮安、漣水7縣和漣灌阜邊區辦事處。次年,漣灌阜邊區改建射陽、濱海2縣。民國三十六年10月底,鹽城獲得解放。
1949年4月21日,鹽城專區轄鹽城、射陽、建陽、阜寧、淮安、濱海、漣東7縣。專員公署駐鹽城鎮。1950年1月11日,原泰州專區的東台、台北2縣劃歸鹽城專區。同年撤銷漣東縣,並入淮陰專區的漣水縣。1951年7月11日,台北縣改名為大豐縣,建陽縣改名為建湖縣,鹽城專區轄8縣。
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設鹽城專區。鹽城專區轄鹽城、淮安、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台8縣。1954年,將淮安縣劃歸淮陰專區。鹽城專區轄7縣。1966年,以濱海縣中山河以北地區設響水縣,鹽城專區轄8縣。
1970年,鹽城專區改稱鹽城地區,轄鹽城、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台8縣。1983年,撤銷鹽城地區和鹽城縣,建立省轄鹽城市。
(1)響水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鹽城市全境為平原地貌,西北部和東南部高,中部和東北部低窪,大部分地區海拔不足5米,最大相對高度不足8米。
分為3個平原區黃淮平原區、里下河平原區和濱海平原區。黃淮平原區位於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其地勢大致以廢黃河為中軸,向東北、東南逐步低落。
廢黃河海拔最高處達8.5米,東南側的射陽河沿岸最低處僅1米左右。里下河平原區位於蘇北灌溉總渠以南,串場河以西,屬里下河平原的一部分,總面積4000多平方千米。
該平原區四周高、中間低,海拔最低處僅0.7米。濱海平原區位於灌溉總渠以南,串場河以東,總面積為7000多平方千米,約佔全市總面積的一半。
該平原區大致從東南向西北緩緩傾斜,東台境內地勢較高,一般海拔為約4米到5米間,向北逐漸低落,到射陽河處為1米到1.5米。
⑵ 鹽城地名由來
東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鹽瀆因「環城皆鹽場」而更名為鹽城。
西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朝廷將古射陽縣東部靠黃海的一部分劃出來單獨設縣,因這里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運鹽的鹽河,故稱鹽瀆縣。其時有縣無治,由射陽丞(今寶應縣)代管。
三國時,曹操令江淮民西遷,廢鹽瀆縣,西晉復縣。東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鹽瀆因「環城皆鹽場」而更名為鹽城。
(2)響水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鹽城市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氣候過渡地帶,一般以蘇北灌溉總渠為界,渠南屬北亞熱帶氣候,渠北屬南暖溫帶氣候,具有過渡性特徵。
氣候受海洋影響較大,與同緯度的江蘇省西部地區相比,春季氣溫低且回升遲;秋季氣溫下降緩慢且高於春溫;
年降水量也比本省西部明顯偏多。季風氣候明顯,冬季受歐亞大陸冷氣團影響,盛行偏北風且多寒冷天氣;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盛行偏南風且多炎熱天氣,空氣溫暖而濕潤,雨水豐沛。
⑶ 響水一地名的來歷
響水會於博羅以長寧鎮的一個區,因其地有一條河流水聲很大,所以當地命名為響水。不過現在這河流量變小,不再會發出響聲。
⑷ 關於鹽城的歷史故事
1、「鹽城」名字的由來
鹽城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海鹽產區,「淮鹽出,天下咸。」淮鹽屬天下之珍、一國之粹,為世人所公認。鹽城本不叫鹽城,西漢年代,叫鹽瀆。先民們在蘇北這塊海邊灘塗上「煮海為鹽」,為了把曬出的鹽運出去,陸續開鑿運鹽河道,於是便有了「煮海興利、穿渠通運」的海鹽文化。
到了東晉年間這里才改名為鹽城,但那時候的鹽城其實沒有城,只不過就是一個個產鹽賣鹽的集散地。
2、抗戰時期鹽城淪陷
1938年3月30日,鹽城首次遭日機轟炸;4月24日,日軍由東台北犯;26日,鹽城淪陷。侵華日軍荻島靜夫在日記中記錄:「昭和十三年4月26日,陰,大團——鹽城南方2000米……我們終於到達了鹽城,大火中的鹽城令人恐怖。」
鹽城原有58700多間房屋,被燒毀80%以上。26日下午,鹽城淪陷,日軍進入鹽城,貪婪地搶劫財物,殘暴地屠殺平民,僅紅十字會收斂的屍體就有480多具。一座擁有13萬人口的千年古城淪為人間地獄。
3、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
皖南事變後,根據中共中央軍委1941年1月20日的命令,以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為基礎在江蘇鹽城重建軍部,任命陳毅代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部隊整編為7個師和一個獨立旅,並於25日在鹽城正式成立新的軍部,設司令部、政治部、供給部、衛生部、軍工部。
同年7月11日,為便於指揮反擊日偽軍的夏季大「掃盪」,新四軍軍部撤出鹽城;1943年1月供給部、衛生部合並為供衛部。1944年10月供衛部重新分為供給部、衛生部。
抗戰中的鹽城,曾先後四次被日軍及偽軍佔領。八年抗戰,新四軍數易軍部,但日偽軍卻始終沒能在這片土地上站穩腳跟。八年裡,新四軍對日偽作戰2.46萬余次,斃傷29.37萬人。新四軍也由初建時的1萬餘人,發展到21萬多人,8萬多名將士、300多名團以上幹部壯烈犧牲。
(4)響水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鹽城市是江蘇省的省轄市,下轄城區、東台市、大豐市和響水、濱海、阜寧、建湖、射陽、鹽都6縣,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795.6萬。鹽城是一座古老而又新興的城市,從西漢因鹽置縣起,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1988年3月,鹽城市被國務院批准為沿海經濟開放地區。
鹽城市海岸線長582公里,占江蘇省的56%。鹽城的灘塗資源得天獨厚,灘塗面積680多萬畝,佔全省的75%,近期可開發利用的有240萬畝,是江蘇省後備土地資源潛力最大的地區。灘塗盛產海鹽、對蝦、貝類等海產品以及蘆葦、中草葯、牧草等500多種植物。
鹽城市水域廣闊,內河水面200多萬畝,盛產魚、蝦、蟹、鱉、菱角、河藕等。是江蘇省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改革開放以來,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科技進步,國民經濟蓬勃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⑸ 響水大米的來由是什麼
響水村(朝鮮族屯)和響水牌大米的由來,源遠流長,具有神話般的事故。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有戶李氏農家拄著一位道土送給他們的一根打狗棒,來到緊靠鏡泊湖末端的牡丹江東岸定居。他們的後裔兄弟生了一對如花似玉的女兒,姐姐叫金水,妹妹叫銀水。一天,姐姐金水拿著先祖留下的打狗棒到牡丹江邊青石板上捶洗衣服,突然「嘩啦」一聲響,青石板脫離岸邊,載著金水姑娘向江心漂流。正當一們急著要救金水姑娘的時候,只見青石板突然變成了一位美貌的英俊少年,攙扶著金水姑娘踏浪而去。原來,先祖留下的打狗棒是降妖魔杵,解救了被困而變成青石板的龍王太子,他們就此結為恩愛夫妻。 為了報簽李家解救太子之恩,在一個深秋之夜,龍王太子給李氏家族所居的大石崗上沖上了一層厚厚的黑土,形成了得天獨厚的石崗上的稻田地,種植出了遠近聞名的大米。從此,李家富裕了起來。李家思念金水姑娘,並感謝太子送來客土造田,就把村名改為「想水」,再後來,人們不斷聽到江水的響聲,就把「想水」改為「響水」。從此響水村和響水大米也因此而得名。 另傳:渤海國第三代國王大欽茂統一了拂揑部後,在返回途中發現了寧安一帶民風淳樸,於是便棄兵馬,獨自微服調查民情。一天晚間,他來到渤海鎮附近的一個村莊,見一戶人家亮著燈,於是便去敲門。開門出來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大欽茂精神為之一振。進層後大欽才知道這位姑娘名字叫金水,是這個農戶的主人。金水天生麗資,性情溫順。出於熱心,金水為客人端來酒菜,又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冰清玉潔的米飯。大欽茂吃了一口米飯,一拍桌子說:「本王一生從未見過這樣的佳人,從未吃過這樣的米飯,今日得見、得吃,一生足矣!」 大欽茂離開金女的時候又說:「我完成大業後,一定把都城遷到這里來!」公元75年大欽茂真的把都城遷到渤海鎮,可此時金水卻不知去向。他想起當年金水姑娘和吃過的米飯,便號召農戶都種水稻,並把他們產的水米叫「響水米」,作為每年獻給大安皇帝的宮廷御用貢米和對金水姑娘的懷念。 傳說畢竟是傳說,真正的響水村名和響水牌大米,是有其科學來頭的。 響水村(朝鮮族屯)是因其村的四周都是稻田地,每當春季放水插秧時,坐在家中的炕上,也可聽到嘩嘩的流水響聲,因此村民們把村名定為了響水村,把本村產的大米叫響水大米
⑹ 響水名字由來
水是人類生存的命脈。遠古之人,依水而居,逐步繁衍。從歷史地理發展可看出:兩山之間有大川,兩川之間有大山,有高山必有河流,有河流就有人居,有人居就有流通,有流通漸成城鎮。許多城鎮的名稱由此而多帶水字,江蘇的蘇北地區縣(市)名帶水情況尤為普遍。這正是地名學中和水利史學中值得研究的一個現象。
蘇北的縣(市)名稱由來一般分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以水直接命名的:
響水,1966年建縣,因縣城駐響水鎮,濱臨灌河,河床深闊,潮水漲落時水位落差大,支流匯入跌水聲轟響,故名響水。
沛縣,古代為沛澤,秦王政24年(公元前223年)置沛縣。
新沂,1949年析置,名曰新安,治所位於總沭河右岸的新安鎮。新沂河工程完成後,1952年9月更名新沂縣。
灌雲,1912年建縣,因境內南有大川灌河,北有雲台山,定名灌雲。
灌南,全境屬於灌河流域,且位於灌雲縣之南,故名灌南。
漣水,因水得名,漢元狩六年(前117年)設置淮浦縣,因位於淮河之濱。隋開皇五年(585年)因縣境有漣河(又名漣水,為沭水入淮的一支)而更名漣水。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升漣水縣為安東州,後廢州為縣,因與遼寧省安東同名,1914年仍名漣水縣。
淮陰,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置縣,因其治所位於淮河南岸(今淮陰縣碼頭鎮附近)取古語水之南為陰命名淮陰。歷史上行政區劃幾經變遷,名稱也多有變更。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於淮陰北境置清河軍,三年後地入元,改清河縣,因其治所位於大清河(泗水過泗陽三岔分兩支,一曰大清河,一曰小清河)口得名。此後數百年中,淮陰故城受洪水威脅,日益荒涼。清乾隆27年(1762年)縣治遷清江浦。因與河北省清河縣同名,1914年復改名淮陰。
沭陽,位於沭水北岸而得名。古有厚丘、建陵、陰平、下城、臨查、懷文、服武等名,東魏武定7年(549年)設沭陽郡,北周建德7年(578年)改沭陽縣沿用至今。
泗陽,古為 猶國地,漢元鼎元年(前116年)置泗陽縣,因位於泗水北岸而得名。古泗水由成子窪入淮河,泗陽城位於今新袁鄉東境於泗水北岸。北宋時,把這"夾岸桃花無雜樹,良田桑竹果香湖"的地方改為桃源縣,1914年,因與湖南桃源同名,復稱泗陽縣。
泗洪縣,古為徐國地,又歷經虹鄉、虹縣、虹州的變遷,1949年建縣,因境內有古泗州城(今江蘇淮河大橋西端,盱眙縣城淮河對岸)和洪澤湖,縣名取其首字為泗洪縣。
洪澤縣,1956年因湖置縣,因水得名。古代沒有洪澤湖,有破釜澗、白水塘、富陵湖、泥墩湖、萬家湖羅列淮河右側,隋大業12年(616年)煬帝楊廣游幸江都,道以破釜澗,久旱遇雨,改名洪澤浦,洪澤之名始見記載。
金湖縣,1960年4月置縣。境內湖泊眾多,界首湖古名津湖,且境內有大、小金溝,取名金湖。
射陽縣,1949年3月建射陽縣,因其境內有射陽河並處於該河的海口而得名。亦說公元前201年劉邦曾於射陽湖(今寶應、淮安、建湖縣境)北置射陽候國,惠帝3年(前192年)國除改射陽縣,今沿用古名。
邗江縣,1956年置縣,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北進中原與齊魯爭霸,"城邗、溝通江淮",自蜀崗腳下開邗溝至末口入淮,名邗溝(又名邗江、韓江)縣,因水得名。
二是因地處江湖河海之濱而定名的:
東海,秦時名朐縣,屬郯郡,劉邦改郯郡為東海郡,因東臨大海而得名。南北朝宋泰始7年(471年)始設東海縣。
濱海,因縣境濱臨黃海而得名。濱海成陸較晚,黃河奪淮以前,海岸在響水縣西境雲梯關,濱海為水域,黃河奪河以後,海岸線向東延伸60多公里,1949年11月建縣。
建湖:1941年9月建縣,初名建陽縣,因境內有鎮名建陽而得名。後因與福建省建陽縣重名,又因縣治設在湖垛鎮(今建湖鎮),於1951年7月更名建湖縣。湖垛鎮因居射陽湖東部,西塘河西流淤積成一土垛,長約3里,故名湖垛,1966年改為建湖鎮。
江都,公元前209年,項羽率江東八千弟子兵渡江至廣陵,憑"江"而都,故名江都。
揚州,"州界多水,水揚波"故名揚州。
靖江,明成化7年(1471年)置縣,因地處江海門戶,"捍衛全吳,屹然重鎮",故名靖江。
如皋,東晉義熙7年(411年)建如皋縣。據《太平寰宇記》載:"縣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港側有如皋村,縣因以為名"。如:往也,皋:水邊的高地,如皋南臨長江,為長江邊的高地。
東台,建縣於清乾隆33年(1768年)。古代,東台地區時陸時海,為一片澤地,范公堤建成後,堤西為里下河地區,以東在黃河奪淮後,泥沙沉積,自西向東看,為較高且平坦的地勢,故名東台。
通州,南北朝時為長江口的一個沙洲,名壺豆洲,後改為胡豆洲。五代時取"海疆平靜"之意,稱靜海鎮,後周顯德4年(958年)建城,稱靜海軍,後改通州,意為水上交通方便。民國初廢州立縣,並為區別於河北(今屬北京郊區)通州,稱南通縣。
海門,後周顯德4年(958年)設縣,意為江海門戶。
啟東,漢以前這里是江口海域,唐初江口漲出東洲和布洲,五代屬海門縣,元至正中至清熙初,又為大海風潮所毀,今通呂公路以南部分都淪為大海,雍正乾隆以後,又逐漸復為桑田,後沙洲漸漲,與大陸相連,並逐漸向東延伸,1928年設縣,有"啟吾東疆"之意,便名啟東。
江浦:明洪武9年(1376年)置江浦縣,浦,水邊。"大江限其前,滁河控其後,崇山峻嶺亘其中,為水陸要沖,金陵門戶"。或謂"京都拱衛",朱洪武劃置江浦就是為加強京城防衛。
三是因洪水常泛祈求安寧而定名的:
睢寧,古為取濾國地,公元前202年劉邦時置睢陵縣。後幾經變遷,曾名北陵、凌、晉陵、取濾等縣。濉水古為泗水支流,經取濾至宿遷的小洋口入泗。漢初為黃河犯淮時所淤,群眾長期顛沛流離,此後600年無縣,金興定2年(1218年)恢復縣制,定名"睢寧",祈求"濉水不再為患,生活安寧"。
淮安,秦為淮陰縣地,漢元狩6年(前117年)析置射陽縣,此為淮安建縣之始,東晉義熙7年(411年)設山陽郡、山陽縣,治所在今淮安城,位於淮河山陽灣的南岸,邗溝入淮口(古稱末口),隋初廢郡置楚州。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楚州軍民不堪官府壓迫,起義反抗,火燒州城。遂將山陽改名淮安,祈求淮地安寧之意。無代仍名山陽縣,1912年因與陝西省山陽縣同名,復稱淮安縣。
阜寧城原名廟灣,因地處射陽河灣道處,其北岸有真武廟,故名廟灣。明萬曆23年(1595年)築廟灣城防倭寇侵犯,因城位於射陽河左(北)岸,據"左埠右邑"之說,稱之謂埠,清雍正9年(1731年)取其土埠安寧之意,改廟灣為阜寧。
海安,東晉義熙7年(411年)設寧海縣,唐景龍2年(708年)置海安縣,取"大海不揚波,海水永不泛濫"之意。
四是縣名雖不帶水但與水有某種聯系的:
鹽城,始建於西漢元狩四年(前119年),因漢初這里已"煮海(鹽)利興,穿渠通運",故名鹽瀆(瀆:水道;溝瀆)東晉義熙7年(411年)改為鹽城。
盱眙,秦置盱眙縣,許慎《說文解字》:"張目為盱,舉目為眙",因縣治所設在聖人山上(今盱眙城以北20里),登山臨淮,可以登遠眺淮河風光。
宿遷,春秋時為 猶、鍾吾兩個小國地,秦實施郡縣制,分屬下相、凌縣,西漢時廢凌縣存下相,因治所在相水下游的相水傍(今宿遷雙庄以東的古城),故名下相。後為水所淹。東晉義熙元年(405年)改下相為宿豫,治所設置於今泗陽縣鄭樓鄉古城村在泗水邊。為管理泗水漕運,北周宣政元年(578年)設泗州,治所設於宿豫縣城,據《無和郡縣志》:唐開元23年(735年),州、縣治為泗水所淹,且汴河漕運已漸漸代替了泗水,泗州治向南遷至汴河口的臨淮縣,與盱眙隔淮相望(在今盱眙縣淮河鄉城根村,江蘇淮河大橋西端)。宿豫縣也因之遷至今宿遷附近的泗水邊,"界於徐、泗二洲距離相等之處"。20多年以後,於唐寶慶元年(762年)為避代宗李豫之諱,改宿豫為宿遷。元陳孚有《古宿遷》詩二首:"淮水東流古宿遷,荒效千里絕人煙,征衫不脫夜無寐,舟在西風亂荻邊"。"日落狐鳴野草黃,雁飛無數水茫茫,疏星野火寒沙上,知是何年古戰場?"由是可知,宿遷的遷城,與水有關,並非附會之說。
⑺ 響水名字由來
古龍水(也譯為科隆香水,法語:Eau de Cologne或德語:K lnisch Wasser,意思為「科隆之水」)是一種含有2-3%精油含量的清淡香水。此香水最先在1709年由
⑻ 江蘇鹽城名字由來
地名由來: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里遍地皆為煮鹽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鹽城」之名使用至今。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
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
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8)響水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今天的鹽城市,習慣上人們仍稱「鹽阜地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戈寶權有一題詞,對鹽城的解釋恰如其分:「鹽城,鹽城,顧名思義,是出產鹽的名城。
春秋吳越爭霸,夫差自中原退師南返之時,封其民於江淮之間,這是古鹽城境有史記載的首次移民。伴隨著沿海人口的不斷增加,加之土著的鹽阜先民在漁獵采貝藉以維持生計的同時,已經開始利用臨海之利,汲海水而煮鹽,海鹽生產初具規模,遂於戰國時期開始設置鹽場。因此,古有「煮海之利,重於東南,而兩淮為最」之說。
⑼ 鹽阜地區名稱的由來
古阜寧境域,數度「陵谷互易,滄桑改觀。」大海奪田時,「怒潮嘯涌,百里為墟」,陸地遂成淺水灣。海潮東退,水灣又成陸地。新石器時代,距今約6000年前的一次海潮東退,海岸線始長期穩定在北沙、羊寨、施庄一線。此後,滄海變桑田,海岸線逐漸東移。黃河奪淮後,黃水夾帶大量泥沙於河口附近沉積,「淤墊日遠,增地日多,」至清雍正九年(1731)立縣時,海岸線已東移90公里。古阜寧境域,新石器晚期已有人群活動。春秋戰國時,阜寧境域是吳國的轄地,吳亡屬越,越亡屬楚。西漢時屬古射陽、鹽瀆縣,晉屬山陽、左鄉、鹽城縣。此後,歷朝屬山陽、鹽城縣。清雍正九年(1731)析山陽縣東境馬邏、羊寨等圖,鹽城北境仁義、長樂諸里,合場灶及海灘新漲之地設縣,名阜寧縣,屬淮安府。彼時阜寧地域廣闊,東臨黃海,西以蘇嘴與山陽相連,南至草堰河與鹽城接壤,北以雲梯關與安東毗鄰,總面積5766.75平方公里。民國初年,隸江蘇省淮揚道,民國21年(1932)隸江蘇省第十督察北部分地區。民國29年(1940)建立抗日民主政權,隸淮海區,民國30年(1941)隸鹽阜區。是年析縣境東北部分地區,建立阜東縣(就是現在的濱海和響水)。民國31年(1942)析東南部分地區建射陽縣。民國34年(1945)隸鹽阜分區,是年12月,隸蘇皖邊區第五行政區。
縣治阜城鎮古名黃浦,隋以前為射陽湖入海口,宋嘉定年間於射陽河軛灣處建真武廟,得名廟灣,明處時產鹽稱廟灣鹽場。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為防倭患,壘土築城,稱廟灣鎮,立縣後稱阜寧城,民國時稱城廂鎮,民主建政後稱阜城鎮。阜城鎮位於縣境東北部射陽河、串場河與通榆路交匯處,至鹽城58公里,至南京277公里。水陸交通方便,工商業繁榮,文化、教育、衛生、體育設施較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
⑽ 鹽城市名的由來
因「環城皆鹽場」更名鹽城。
西周前為「淮夷」地。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始建鹽瀆縣。東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因「環城皆鹽場」更名鹽城。南北朝先設射陽郡,後改鹽城郡。
唐武德七年(624年),廢射州復鹽城縣,屬楚州;乾元元年(758年),置鹽城監以管楚州鹽務。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劃屬泰州並設海陵監駐東台場,以監管南北鹽場,東台名始見史書。
1949年5月,蘇皖邊區一、五分區改為泰州行政區和鹽城行政區,鹽城行政區轄鹽城、鹽東、建陽、阜寧、阜東、射陽、濱海、淮安、漣東9縣,東台、台北屬泰州行政區;11月,鹽東、阜東分別並入射陽、濱海。
1950年1月起,東台、台北劃屬鹽城行政區;6月,漣東縣劃屬淮陰行政區。1951年7月,台北縣更名大豐縣,建陽縣更名建湖縣。1953年1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鹽城專區轄鹽城、東台、大豐、建湖、射陽、阜寧、濱海和淮安8縣。1954年10月,淮安縣劃歸淮陰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