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熊貓名字的由來在古時候叫什麼
大熊貓(Ailuropoda melanoleuca),通常稱熊貓,是屬於熊科的一種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熊貓生長於中國中西部四川盆地周邊的山區。全世界現存大約1600隻左右,是一種瀕危動物。
大熊貓古今有許多別名:貔貅、大貓熊、竹熊、白熊、花熊、貘、華熊、花頭熊、銀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執夷、貊、猛豹、猛氏獸及食鐵獸等。大熊貓原分為熊屬。
名稱溯源
1869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德(Armand David)認識了熊貓後,給「熊貓」定名為「黑白熊」,歸屬於熊科。兩年後, 動物學家進一步考查,研究它屬於貓熊科,將它進一步定名為「貓熊」。1940年代,在重慶北碚博物館展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當時,定名為貓熊,意思是它的臉型似貓那樣圓胖,但整個體型又像熊。由於中文使用者傳統上通常都習慣右到左的寫法,所以當時貓熊一詞是以右到左的方式書寫。在標准中文文法里,形容詞通常都被置放在名詞的前面。由於熊貓被一般人認為屬於熊科,因此貓是形容詞,熊是名詞。故,貓熊一詞在中文文法上是對的。到1940年代,很多中文使用者已經開始習慣左到右的中文讀法,所以當時重慶北碚博物館所展示的「貓熊」字樣就被大家誤讀成熊貓。從此以後,熊貓一詞變開始先在四川一帶流行起來,長此以往向傳訛誤,一至到今天,大部分的人也就習慣了使用熊貓一詞。
熊貓一詞在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是最普及的稱呼,而在台灣,貓熊和熊貓則都比較常用。1949年後,由於中華民國政府遷去台灣,中國大陸和台灣的文化交流也因此出現隔閡。故在台灣原有的名字貓熊仍較常用。
Ⅱ 熊貓名字的由來。
大熊貓僅產於中國四川的西部和北部、甘肅南部、西藏東部及陝西西南部。
1896年,一位來華傳教的法國神父在四川省寶興縣獲得熊貓的毛皮,喜出望外,寄到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被鑒定為新物種。當時用通行的拉丁文為其定了學名,意思是似貓足獸的熊,中文就譯名為「貓熊」。
20世紀40年代,在重慶北碚首次展出熊貓標本時,說明牌上的拉丁文學名,為了和外文書寫方式保持一致,就從左到右註上「貓熊」。當時中文均是從右至左認讀,於是觀眾就誤讀為熊貓,以訛傳訛,流傳至今。
Ⅲ 大熊貓名字的由來
「熊貓」這個詞最初並不是指咱們的國寶大熊貓,而是另外一種動物,大熊貓只是借用了人家的名字而已
1825年法國人在四川發現了一種棕色的動物,命名為熊貓,也就是圖片里的這只。它的學名就叫小熊貓,別名紅熊貓,九節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國寶大熊貓直到1869年才被人發現。為了不弄混這兩種熊貓,根據體型將它們分別命名為大熊貓,小熊貓
Ⅳ 大熊貓名稱的由來
大熊貓的近代名稱(即中國國內通行的中文名稱),最初定名本叫貓熊或大貓熊,意思是它的臉型似貓那樣圓胖,但整個體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隸屬於熊科。
由於在20世紀50年代前,中文的書寫方式是直書,認讀是自右到左,而改為橫書後則從左到右,當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館展出時說明標題用橫書,名貓熊,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認為熊貓。
自此,首先在主產它的故鄉(四川),長此以往向傳訛誤,久之也就習以為常的把貓熊更名為熊貓了。以後,它通用的中文名叫大熊貓,也就被人們所公認。
它的地方名,在它的故鄉里多叫白熊、或白老熊,也有叫花熊的;在岷山藏族地區叫盪或杜洞尕(gǎ),平武白馬達布人則叫洞尕;涼山彝族叫峨曲。所有這些地方名,雖稱呼不同,而其含義與古籍中叫的貔貅或貘,無非都是說明它的體色白,或黑白,或體型似熊。
大熊貓的別名還有華熊、竹熊、銀狗和大浣熊等。銀狗,這是因為小熊貓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相對應的熊貓體色白而叫它銀狗。竹熊則以它主要食性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華熊說明它是中華民族所特產的珍奇異獸。
西方世界認識它後,最初將它翻譯成「大貓熊」或「貓熊」,但又一傳說,在20世紀報上初次發表新聞時,偶然被顛倒成「熊貓」,未料到竟成為通用的名稱了。若沿著這些名稱為線索,可以追溯出許多充滿神奇的記載。
(4)熊貓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貓的標准中文名稱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
始熊貓的主支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體形比熊貓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卵生熊類,此後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展,分布廣泛在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以至越南和緬甸北部都發現了化石。在這一過程中,大熊貓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生活,體型逐漸增大依賴竹子為生。
在距今50-70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貓的鼎盛時期。生活中的大熊貓的臼齒發達,爪子除了五趾外還有一個「拇指」。這個「拇指」其實是一節腕骨特化形成,學名叫做「橈側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Ⅳ 熊貓的來歷
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它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始熊貓的主支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
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體形比熊貓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卵生熊類,此後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展,分布廣泛在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以至越南和緬甸北部都發現了化石。
在這一過程中,大熊貓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生活,體型逐漸增大依賴竹子為生。在距今50-70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貓的鼎盛時期。
化石顯示,大熊貓祖先出現在2-3百萬年前的洪積紀早期。距今幾十萬年前是大熊貓的極盛時期,它屬於劍齒象古生物群,大熊貓的棲息地曾覆蓋了中國東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區,北達北京,南至緬甸南部和越南北部。
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溫帶或亞熱帶森林發現。後來同期的動物相繼滅絕,大熊貓卻孑遺至今,並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徵。
(5)熊貓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大熊貓的分布范圍:
分布於中國甘肅,陝西,四川。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秦嶺山系分布於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一般分布的縣是洋縣,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太白、寧陝周至、留壩、寧強等。
岷山系除甘肅文縣為一般分布外,其餘都分布於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縣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縣,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溝縣、松潘、茂縣等縣,少量分布的縣有安縣、綿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
邛崍山系主要分布的縣有寶興、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縣有大邑和蘆山,僅少量分布的縣有邛崍、崇州、康定、瀘定等。
大小相嶺除洪雅和冕寧為一般分布縣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滎經、石棉、漢源、九龍等。大小涼山除馬邊、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數量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甘洛、峨邊和雷波等。
Ⅵ 「熊貓」一詞的來歷
關於「熊貓」的形成,存有以下爭議的傳說:
「40年代,重慶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當時展品標牌上分別用中、英文書寫著貓熊的學名,但由於那時的中文習慣讀法是從右至左,故而國人都把按英文書寫方式書寫的貓熊,讀成了熊貓,並延用至今,唯台灣現仍稱其為貓熊。」
「1940年代/1945年/解放前/50年代初書寫的是直書,認讀是自右到左,而改為橫書後則從左到右,當重慶北碚博物館展出時說明標題用橫書,名貓熊,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認為熊貓。」
「1939年,重慶平明動物園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其中「貓熊」標本最吸引觀眾注意。它的標牌採用了流行的國際書寫格式,分別註明中文和拉丁文。
但由於當時中文的習慣讀法是從右往左讀,所以參觀者一律把「貓熊」讀成「熊貓」,久而久之,人們就約定俗成地把「大貓熊」叫成了「大熊貓」。台灣有家報紙曾撰文給「熊貓」正名,但人民已經習慣,反而覺得「貓熊」不那麼順口了。」
「西方世界認識它後,最初將它翻譯成「大貓熊」或「貓熊」,但在60年前報上初次發表新聞時,偶然被顛倒成「熊貓」,未料到竟成為今日通用的名稱了。」
有觀點認為,這些說法都源自70年代夏元瑜以第一人稱所寫的隨筆,「一錯五十年--為貓熊正名」一文。該文於1978年10月5日刊登於台灣《聯合報》副刊上,後收錄於他的幽默精選集《生花筆》中。
[22][23]該觀點之後又被多方面錯誤引用,包括馬英九。可是在20世紀40年代前出版的權威詞典(《中華大字典》、《辭海》、《最新實用漢英辭典》、《重編國語辭典》)均稱熊貓而無貓熊,而且全為豎排版,故並不存在右左讀錯的問題。最重要的是,當時國人沒必要不按習慣讀法而按英文書寫的方式寫下物種名。
其實中華民國政府退居台灣之後出版的各大詞典也稱「熊貓」,不見「貓熊」。另外更因台南真假熊貓事件的影響,台灣新聞局更在1990年時就正名了「貓熊」、「熊貓」,將其統一稱為「熊貓」;而當時的農委會則認為這是「外行指導內行」,繼續叫「貓熊」。
(6)熊貓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化石記錄它過去曾經分布在東南黃河、長江和珠江流域,北及北京周口店,南達越南、泰國和緬甸北部,是中國南方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中主要成員。
由於地質、氣候變遷和人類活動的影響,目前分布僅限在102°00'~108°11'E,27°53'~35°35'N之間,四川、甘肅和陝西的崇山峻嶺(從長江上游到青藏高原邊沿,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
Ⅶ 大熊貓名稱的由來。
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貓的標准中文名稱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始熊貓的主支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體形比熊貓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卵生熊類,此後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展,分布廣泛在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以至越南和緬甸北部都發現了化石。在這一過程中,大熊貓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生活,體型逐漸增大依賴竹子為生。在距今50-70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貓的鼎盛時期。生活中的大熊貓的臼齒發達,爪子除了五趾外還有一個「拇指」。這個「拇指」其實是一節腕骨特化形成,學名叫做「橈側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Ⅷ 熊貓的名字由來
1869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德(Armand David)認識了熊貓後,給「熊貓」定名為「黑白熊」,歸屬於熊科。兩年後, 動物學家進一步考查,研究它屬於貓熊科,將它進一步定名為「貓熊」。1940年代,在重慶北碚博物館展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當時,定名為貓熊,意思是它的臉型似貓那樣圓胖,但整個體型又像熊。由於中文使用者傳統上通常都習慣右到左的寫法,所以當時貓熊一詞是以右到左的方式書寫。在標准中文文法里,形容詞通常都被置放在名詞的前面。由於熊貓被一般人認為屬於熊科,因此貓是形容詞,熊是名詞。故,貓熊一詞在中文文法上是對的。到1940年代,很多中文使用者已經開始習慣左到右的中文讀法,所以當時重慶北碚博物館所展示的「貓熊」字樣就被大家誤讀成熊貓。從此以後,熊貓一詞變開始先在四川一帶流行起來,長此以往向傳訛誤,一至到今天,大部分的人也就習慣了使用熊貓一詞。
Ⅸ 熊貓名字的由來
「熊貓」這個詞原本並不是給國寶大熊貓用的,熊貓原先是指另外一種動物。如圖,圖片里這個動物學名就叫小熊貓,別名紅熊貓,九節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825年法國人在四川發現了這種紅棕色的動物,並命名為熊貓。國寶大熊貓直到1869年才被人發現
咱們的國寶其實是借用了人家的名字
這個不是浣熊哦,浣熊是灰色的,屬於外來物種,不是國家保護動物。小熊貓為小熊貓科小熊貓屬哺乳動物,跟浣熊沒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