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順源名字的由來
德:五行為土、木,本義為登高,攀登。在人名中引申為善良仁慈、品行端正、胸懷寬廣、道德高尚、吉祥安泰等含義。
順:順風揚帆,層層相生,錢源廣進。意為一帆風順、通暢。作人名用時。主要是取其順利、如意之義。
源:源字本義是指水流開始的地方,後引申指事物的源頭和來源。用在名字中,一般表示能得到長輩和朋友的支持,事業會有所成就。
『貳』 名字的由來
人類的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名字的,為什麼? 早在人類的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過著群居的原始生活。他們生活的主要內容是如何通過自衛來保護自己,或者採取狩獵以維持生命。他們的生活十分原始,還不需要姓名來區分彼此。所以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口的增多,人際之間的交往日漸密切,為了把某一群人與另一群人區分開來,便出現了某一群人共有的標志,這就是我們後來說的「姓」;在一群人中間,為了把彼此區分開來,也出現了只屬於個人的標志,這種標志也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名」。在社會交往中,無論哪一群人,在自己內部只用「名」便可以彼此區分,若與另一群人交往,僅僅稱「名」便不足以表明自己的身份,他只有把自己所在人群的標志「姓」與自己標志「名」結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地表達自己。這種一群人的標志和自己標志的結合,便是人類最早的姓名。 關於人類名字的起源,從漢字「名」字本身也可以推知其最早的含義。這一漢字由「夕」和「口」兩部分組成,對此,《說文解字》解釋說:「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思是說,在早期的社會交往中,人們白天相見,可能通過形體、面貌、聲音相互識別。一旦到了晚上,相互看不清楚,就只能通過自報名字來區分你我了。可見,人名的產生是社會交際的需要,它的最本質的作用,就是在社會交往的所有場合都可以區別人的個體。 不過,人類最早的名字還不如後來那樣固定。如人們在「以口自名」時,可以用自己身上某些特徵作為自己的名字,讓別人容易識別;在一些人識別某一個人時,也可以把這個人的某些特徵作為他的名字或代號。這種作法,與我們後來習慣把某位身材特別高的人稱為「大個子」,把某位走路時腰肢左右搖擺的小姐稱為「風擺柳」十分相似。隨著環境的變化,人們的特徵也會發生變化,原來在一些人中是「大個子」的人也許在另一些人中只是中等身材,原來走路如「風擺柳」的人在另一些人眼中也許會讓人覺得身板太硬。對新的環境中新的一群人來說,「大個子」、「風擺柳」原來不曾引起注意的一些特徵或許會被重新發現,如「大個子」可能會是個頭發焦黃稀疏的人,因此他的名字或代號可能被這些人稱為「黃毛」、「稀拉」或「黃毛稀拉」;「風擺柳」也可能會因為眼睛大且有神而被稱為「大眼」或「電光」。這樣,他們便會在新的環境中有新的名字。在這樣的情況下,擁有一個固定的名字便成為當時人所必須的東西。 據研究,我國最早擁有自己固定名字的人可能是那些傳說中氏族社會的首領或是部族戰爭中出現的英雄。這種說法,也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 在文字出現以後,原由口頭表達的人名也進化到文字階段。在目前已經發現的一些原始社會的陶器中,上面都刻畫有一兩個符號,據專家考證,這些符號都與早期的人名有關。如果這種解釋可信的話,那麼,不同的人名就是我國最早的文字。到了商周時期,我國的文字大量出現並趨向於定型,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也是人名。如在商代的甲骨卜辭中,不僅有「名」這個漢字(見《殷墟書契》前編六·一·四),而且還有示壬、中丁、外丙、小乙等人名(見《甲骨文編》)。這些,都是我國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名字。 總之,人名是在人類社會處於原始時期而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它的起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最早它是人們隨意用來區分彼此的稱號,以後又演變成為固定身份的標志,在文字出現以後又以文字形式記載下來。從它產生的那一天起,就已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隨著名字本身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名字也越來越成為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參考資料: http://www..com/s?wd=%D0%D5%C3%FB%C6%F0%D4%B4&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0
『叄』 名字的 由來
名和字其實是兩個概念,名指的是對某個人的稱呼,名從有人類文明開始就有了,最早的名是隨便起的,父母想怎樣稱呼孩子就怎樣叫,再到後來因各個部落區別的需要在名的前面出現了代表部落的姓,這時對人的稱呼就叫做姓名了,如黃帝姓公孫,炎帝姓姜。商周時期開始人們開始對一些有地位有成就的人(主要是帝王)有了尊稱,這稱之為號,活著的人稱為尊號,死去的人稱為謚號,例如周文王的「文」就是謚號。大約春秋時期,人們開始在自己的名字外再娶個別名,稱之為表字,簡稱字一般都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或者自己的思想的,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後來人們逐漸將名與字連起來形成指對別人稱呼的詞語,這就是「名字」的由來。
『肆』 烷烴的來源是什麼
烷烴的主要來源是石油,以及與石油共存的天然氣.腐爛以及數百萬年地質應力使曾經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的復雜有機化合物變成了烷烴的混合物,烷烴的大小叢一個碳到30或40個碳.與烷烴一起形成環烷烴,石油工業中稱為脂環烴.脂環烴在加利福尼亞石油中特別豐富.
天然氣當然只包含揮發性比較大的烷烴,也就是分子量低的烷烴,主要是甲烷,還有少許乙烷、丙烷和再高級一些的烷烴,其數量依次降低.
石油經過蒸餾,分成各種餾分,這些餾分分列於下表中.由於沸點和分子量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這種蒸餾就相當於按碳原子數進行粗略的分離.可是每個餾分仍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混合物,因為每個餾分是含一定范圍碳原子數的烷烴組成的,而且同一碳原子數還有許多異構體,各個餾分的利用主要是根據它們的揮發性或粘度,而與它是否是一個復雜混合物還是一個單純的化合物無關.
石油的成分
餾分 蒸餾溫度 碳原子數
石油氣
石油醚
石油英
天然汽油(輕石油腦)
煤油
粗柴油
潤滑油
瀝青或石油焦
20℃以下
20~60℃
60~100℃
40~205℃
175~325℃
275℃以上
不揮發液體
不揮發固體
C1-C4
C5-C6
C6-C7
C5-C10和環烷烴
C12-C18和芳烴
C12-C13以上
連在環狀結構上的長鏈
多環結構
所有的餾分除不揮發者外,主要用途是作為燃料.氣體餾分,如石油氣,主要用於燃燒供熱.汽油主要用於要求燃料較易揮發的內燃機.煤油用於拖拉機及噴氣式發動機,粗柴油用於柴油機.煤油和粗柴油也用於燃燒供熱.後者是熟知的「護油」.
潤滑油餾分,常常含有大量的長鏈烷烴(>C20~C34),它們有相當高的熔點.如果油中有這些烷烴,在寒冷的氣候下,油管中就會結出蠟狀固體.為了防止這點,可先把油冷凍,過濾去蠟.後者經過純化,可作固體石蠟(熔點50~55°)出售或用於製造凡士林.瀝青用於蓋屋頂或築路.石油焦是從具有很高碳氫比的復雜烴類所組成的石蠟基原油中得到的;它可以做燃料,在電化學工業中用於製造碳電極.石油醚和石油英對許多低極性有機物是很有用的溶劑.
除了上面講的直接用途外,某些石油餾分還被轉變為其他類型的化合物,催化異構化反應使直鏈烷烴轉變為有支鏈的烷烴.裂化法使高級烷烴轉變為較小的烷烴和烯烴,從而提高了汽油的產量;它甚至被用於生產「天然氣」.另外,所生成的烯烴對大規模合成脂肪族化合物或許是最重要的原料.催化重整法使烷烴和環烷烴轉變為芳香烴,從而有助於為大規模合成另一類化合物提供原料.
『伍』 烷烴的來源是什麼
烷烴的主要來源是石油,以及與石油共存的天然氣。腐爛以及數百萬年地質應力使曾經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的復雜有機化合物變成了烷烴的混合物,烷烴的大小叢一個碳到30或40個碳。與烷烴一起形成環烷烴,石油工業中稱為脂環烴。脂環烴在加利福尼亞石油中特別豐富。
天然氣當然只包含揮發性比較大的烷烴,也就是分子量低的烷烴,主要是甲烷,還有少許乙烷、丙烷和再高級一些的烷烴,其數量依次降低。
石油經過蒸餾,分成各種餾分,這些餾分分列於下表中。由於沸點和分子量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這種蒸餾就相當於按碳原子數進行粗略的分離。可是每個餾分仍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混合物,因為每個餾分是含一定范圍碳原子數的烷烴組成的,而且同一碳原子數還有許多異構體,各個餾分的利用主要是根據它們的揮發性或粘度,而與它是否是一個復雜混合物還是一個單純的化合物無關。
石油的成分
餾分 蒸餾溫度 碳原子數
石油氣
石油醚
石油英
天然汽油(輕石油腦)
煤油
粗柴油
潤滑油
瀝青或石油焦
20℃以下
20~60℃
60~100℃
40~205℃
175~325℃
275℃以上
不揮發液體
不揮發固體
C1-C4
C5-C6
C6-C7
C5-C10和環烷烴
C12-C18和芳烴
C12-C13以上
連在環狀結構上的長鏈
多環結構
所有的餾分除不揮發者外,主要用途是作為燃料。氣體餾分,如石油氣,主要用於燃燒供熱。汽油主要用於要求燃料較易揮發的內燃機。煤油用於拖拉機及噴氣式發動機,粗柴油用於柴油機。煤油和粗柴油也用於燃燒供熱。後者是熟知的「護油」。
潤滑油餾分,常常含有大量的長鏈烷烴(>C20~C34),它們有相當高的熔點。如果油中有這些烷烴,在寒冷的氣候下,油管中就會結出蠟狀固體。為了防止這點,可先把油冷凍,過濾去蠟。後者經過純化,可作固體石蠟(熔點50~55°)出售或用於製造凡士林。瀝青用於蓋屋頂或築路。石油焦是從具有很高碳氫比的復雜烴類所組成的石蠟基原油中得到的;它可以做燃料,在電化學工業中用於製造碳電極。石油醚和石油英對許多低極性有機物是很有用的溶劑。
除了上面講的直接用途外,某些石油餾分還被轉變為其他類型的化合物,催化異構化反應使直鏈烷烴轉變為有支鏈的烷烴。裂化法使高級烷烴轉變為較小的烷烴和烯烴,從而提高了汽油的產量;它甚至被用於生產「天然氣」。另外,所生成的烯烴對大規模合成脂肪族化合物或許是最重要的原料。催化重整法使烷烴和環烷烴轉變為芳香烴,從而有助於為大規模合成另一類化合物提供原料。
『陸』 「名字」的由來
一、回答:
1、名的由來:《說文》對名這樣解釋:「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為,黃昏後,天暗黑不能相認識,各以代號稱。這便是名的由來。這多少有些傳說意味。人們發現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漸通行起來,使得人皆有名,並對命「名」講究起來。
2、字的由來:古代人有「名」有「字」,「名」又叫「本名」,舊說是古代嬰兒出生後三個月由父輩所取(當然亦有一說是出生後即可取名了);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個與本名有所關聯的名字,男子在二十歲行冠禮時取字 (不過三國亂世,思想反動,冠而取字並不是一定遵循,曹沖、孫亮都是未冠死去而皆有字),而女子則在十五歲行笄禮時取字。名,在夏朝之前已經有,而取字據說始於商朝,如推翻夏桀的商湯,原名履,又名天乙,字湯。還有名與字是有區別的,古人常自稱其名以表示謙稱,稱人之字以表示對人尊稱,另名與字連稱亦是對人尊稱。名與字是有關系、關聯的。有的是意義上的聯系,有的是意義上的相輔,有的是意義上的相反。
二、擴展知識:
1、名字的歷史沿革:據《周禮》「婚生三月而加名」,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取名,我們現在所看見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當時的習慣,崇尚以天干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來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如太乙,成湯(天乙),太丁,盤庚,帝辛(紂)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盤庚曾孫)。陳夢家《殷商卜辭綜述》認為: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後對命名有所講究。春秋魯桓公六年(705)魯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時,大夫申 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五則」)。到戰國時,很多貴族通過占卜來給自己的兒子命名,如屈原(皇攬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隨著儒學的興起,對起名的講究越來越復雜,成書於戰國年間的《周禮》中對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條之外,還規定了「六不」。即(1)不以國(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隱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幣。
2、姓名基本簡介:姓名是中華名文化的脈承之一,它是人們以血脈傳承為根基的社會人文標識。姓名是人們在社會中必不可少的符號與標識,它是人在社會人文交流必須的信息表達、交流、傳播的一種工具;它還是人們在描敘自己的能量與另一個能量之間的延續氣場的一種載體。姓名就是名主的長輩為名主傳承的思想,也是別人對自己的邏輯思想的記憶。
『柒』 鬼灣名字的來歷是什麼
我這個鬼王的名字來歷的話就是當初肯定這個地方經常弄然後所有所有的話他就是起個名叫鬼綸
『捌』 餺飥的名字由來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餅法》:「餺飥,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愛,亦自滑美殊常。」
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湯餅,唐 人謂之『不託』,今俗謂之餺飥矣。」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杜小雷》:「一日,將他適,市肉付妻,令作餺飥。」
餺飥(日文假名ほうとう,漢語發音同博托,漢語拼音 bōtuō)是山梨縣(甲斐國)的鄉土料理,由扁平的烏龍面加上蔬菜及味噌燉煮而成的一種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