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揚州名稱的由來
揚州,古代作楊州(按:漢碑中楊字皆從「木」,從「手」系後人所改,王念孫有詳細考證),楊州的名稱最早見於《尚書·禹貢》:「淮海惟楊州」。這是古人心目中的一個廣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了今淮水、黃海、長江廣大地域內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
據唐代杜佑《通典》所載,在古楊州地域內,唐代設有三十九個郡府,一百九十六個縣。這個楊州雖然包容了今天的揚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揚州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漢武帝時,在全國設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楊州刺史部。這個刺史部管轄的范圍相當於今天的安徽淮水和江蘇長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英山黃梅、廣濟;河南固始、離城等地。東漢時治所在歷陽(今安徽和縣),末年遷至壽春(今安徽壽縣)、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
三國時魏、吳各置楊州,魏的治所在壽春,吳的治所在建業(今江蘇南京市)。西晉滅吳後,治所仍在建鄴(曾改名建業,後又改名建康)。
今天的揚州,春秋時稱「邗」、秦、漢時稱「廣陵」、「江都」、東晉、南朝置「南兗州」、北周時稱「吳州」。隋開皇九年改吳州為揚州,但總管府仍設在丹陽(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將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到江北,從此廣陵才享有揚州的專名。
(1)邗江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揚州,江蘇省地級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具有傳統特色的風景旅遊城市,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揚州高郵市)之稱,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大運河揚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揚州列入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遺產城市之一。
揚州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群城市,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源地。下轄邗江區、廣陵區、江都區3個市轄區和寶應縣1個縣,代管高郵市、儀征市2個縣級市,是聯合國人居獎獲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溫泉名城。
揚州成功舉辦2017年世界體育賽事與旅遊峰會、世界地理標志大會、世界運河城市論壇,2018年世界運河風情民俗展演活動、江蘇省第十九屆運動會、第十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將舉辦2021年揚州世界園藝博覽會。
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公布,揚州市位列第45位。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② 來的來歷
一、姓氏源流
來(Lái 來)姓源出有三:
1、出自子姓,是湯王後後裔。據《路史》載:「系出子姓,殷商之子孫。」又據《唐書·宰相世系表》、《史記·殷本紀贊》等籍所載,來氏源出商王族支孫食采於郲(今山東黃縣東南,一說在河南滎陽東),其後遂以封地名郲為姓,後因避難去邑為來姓。
2、出自子性,為大禹的裔孫契之後代,以國名為氏。據《尚書》和《詩經》等載,大禹之後契為子姓,他的後代被分封到各國,就以國名為姓了,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等。
3、出自萊姓,為商朝萊侯的後代,以祖上爵號為氏。商朝時,萊侯曾與太公爭營丘(今山東省臨淄北),後萊侯之子浮柔跑奔至棠(一作唐,在今山東省魚台東),遂有萊氏,後去草頭作來姓,稱為來氏。
二、遷徙分布
(部分)來氏受姓源自公元前十六世紀,夏王桀殘暴無道,眾叛親離。商湯帶領一些諸候,發兵攻打夏桀。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壽縣東南),被商湯軍隊追趕後俘虜。商湯將夏桀囚禁於南巢的亭山。後夏桀亡,商湯大勝,把山東萊州分封於各諸侯。到了春秋魯襄公六年,萊國(今山東黃縣東)被齊侯所滅。從此即以國為氏,去草為「來」。這是來氏受姓的一說,《來氏家譜》持此說,後二十二世孫來鴻瑨撰《來萊辨》以駁正前說,並稱「來氏子姓,系出於郲。」來氏受姓,早於我國宋代的《百家姓》,它雖然被摒於《百家姓》之外,但是來氏後裔遍布世界,許多著名姓氏書都備載來氏淵源。 大量的史料表明,來氏系出於殷人玄鳥之裔,他以王侯將相世系蟬聯。同虞帝後裔的姚姓、黃帝後的姜姓、周王後裔的姬姓一樣,是我國的華夏族的「子姓」。來氏歷經戰國、秦朝。齊國時有來章,楚國有來英。西漢時的來歙,因征隴蜀有功,封為征羌侯。三國時的來敏,官典學校尉。來軍為羌維參軍。隋朝的來護兒官至泉州刺史。唐朝來恆為中黃門侍郎,來濟為唐高宗永徽時中書侍郎兼弘文館學士。宋代有來之邵,字德高,哲宗朝為殿中侍御史。來子時,字以中,紹興初授袁州通判兼勸農營田事,他的孫子來廷紹,為蕭山來氏始祖。來氏南遷蕭山定居長河 公元1138年,宋高宗正式定都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為南方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勞動力,促使南宋社會經濟的較快發展。嘉泰二年(1202年),蕭山始祖來廷紹,出任紹興府事。渡西陵時得了急病,未赴任而卒於蕭山祗園寺僧舍,葬在蕭山湘湖方家塢……(余略,另見下第2樓詳細介紹)。來姓望居江都郡(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改吳州為揚州;大業初改為江都郡)、平陽郡(三國魏置,在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
三、歷史名人
來 歙:字君叔,東漢初將領。南陽新野(今屬河南省)人。建武二年(26年),以勸漢中王劉嘉歸劉秀之功,拜太中大夫。數次出使隴西,說服隗囂附漢,因功拜中郎將。八年春,率2000餘人伐山開道,從番須(今陝西省隴縣西北)、回中(今甘肅省華亭西南)至略陽(今庄浪西南),斬守將金梁。復堅守數月,抵禦隗囂大軍的攻擊,在隴西之戰中戰功卓著。十年秋,統率馮異等五將掃盪隗囂余黨,攻破落門(今武山洛門),滅隗氏割據集團。又率蓋延等將擊羌人於五溪(今隴西縣西),斬首數千,獲牛羊萬余頭。開倉賑飢,安定隴右。十一年六月,與蓋延、馬成等率軍大敗公孫述部將王元、環安於河池(今徽縣西北)、下辨(今成縣西北),正擬乘勝入蜀,被環安遣人刺殺於軍中。
來 周:約明萬曆、崇禎間人。擅畫山水,構圖簡潔,蕭疏閑逸,意境清遠,墨色秀雅,畫風遠學宋、元,近學杜瓊,受「吳門派」影響。傳世作品有萬曆十五年(1587年)作《山水圖》軸,金箋,墨筆,縱51.3厘米,橫31厘米,款署:「丁亥春月上浣,為公篪二兄畫。來周。」現藏常熟市博物館。
來護兒:字崇善,隋人大將軍。本為南陽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南)人,為東漢中郎將來歙的十八世孫。曾祖來成為北魏新野縣侯,後降於梁,遷居廣陵,遂以此為家。祖父來嶷,歷任步兵校尉、秦郡太守、長寧縣侯。父親來法敏,為陳朝海陵令。來護兒年幼而孤,這世母吳氏收養。吳氏對來護兒撫養教育,待其甚好。來護兒「幼而卓詭,好立奇節」,初讀《詩經》中「擊鼓其鏜,踴躍用兵」,「羔裘豹飾,孔武有力」時。舍書而嘆道:「大丈夫在世當如是,會為國滅賊以取功名,安能區區專事筆硯也!」同輩人驚其言而壯其志。長大後,來護兒更是「雄略秀出志氣英進。涉獵書史,不為章句學。」
來廷紹:字繼先,號平山,原籍河南鄢陵縣,為蕭山長河來氏之祖。紹興二十年(1150年)六月」生於江西袁州。」那時,南宋王朝苟安於江南,當權者終日沉湎於聲色,半壁江山淪於敵手,中原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廷紹……「幼負奇才,忠憤激烈」,常念祖宗之恥未雪,時時不忘中原的河南故都,故自號思洛子,但壯志未酬而身先死。 來廷紹曾結識比自己年長8歲的唯物主義思想家陳亮,經常在一起議論國事,多次促陳詣闕上書,提出改革政治、經濟、軍事的方案,均未被採納,而「朝廷惡其切直」。自此以後,廷紹晦跡讀書,志益奮激。紹熙四年(1193年)和陳亮同中進士,當時的士大夫都說:「來、陳俱登第,恢復有期矣!」但不幸的是陳亮未及上任而卒,使廷紹失去了親密戰友。欣慰的是,兩年後,廷紹又結識了大詞人辛棄疾。
來知德:明代蜀人(1525-1604),專研《易經》,自中舉後即隱居萬縣求溪山中,達30年,生活於「不廬不扇,忘食忘憂」的狀態中,著有《省覺錄》《省事錄》《理學辨疑》等,尤以《周易集注》十六卷更為著名,來知德著此書先後經29年,成為易學研究中重要著作,甚至有「來氏易」之說。
來集之: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名容,號集之,字元成,浙江蕭山人。明崇禎十二年(1939年)南京國子監貢生。崇禎十三年(1640年)進士。曾任安慶府推官、兵科給事中、太常寺少卿等職。左良玉擄掠燒殺無辜時,正值任安慶府推官,曾前往勸阻。弘光朝、馬士英欲招為門下,固辭不就。入清後隱居不仕。康熙七年(1668年),被推薦應博學鴻儒科,仍隱居不出。隱居時潛心著述,因傍依倘湖,人稱倘湖先生。一生著述較多,有《讀易隅通》、《易圖親見》、《春秋志在》、《倘湖文案》、《倘湖詩全》、《南行偶筆》、《南行載筆》等。戲劇作品有雜劇《兩紗》和《秋風三疊》等。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江都郡:西周初期,今江蘇省揚州一帶稱邗國,後屬吳、越、楚。秦統一中國後,改設廣陵縣。漢時先後屬荊國、吳國、江都國、廣陵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先後為廣陵郡、廣陵縣、南兗州、東廣州、吳州。隋開皇九年(589年)始稱揚州。大業元年(605年),改揚州為江都郡。唐武德三年(620年)改稱邗州。武德九年(626年)復稱揚州。後升為大都督府、淮南道節度使駐地。天寶元年(742年)又改揚州為廣陵郡。乾元元年(758年),改稱揚州。天復二年(902年)楊行密在揚州建立政權,史稱楊吳,改揚州為江都府。南唐元元年(937年)改江都府為揚州府。宋時,揚州先後隸屬於淮南道、淮南路、淮南東路。高宗南渡駐蹕揚州,作過一年多的「行在」(臨時首都)。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稱淮海府,4年後更名維揚府,5年後復名揚州府,均為江都縣治。明、清沿襲至中華民國。1949年1月,始稱揚州市(縣級),另置江都縣。1983年3月,揚州市改為省轄市,轄泰州、儀征、興化、高郵、泰興、靖江、江都、泰縣、寶應、邗江10個縣(市)和廣陵區、郊區2個區。1996年8月,行政區劃調整,泰州、姜堰、興化、泰興、靖江等5個縣級市從揚州市劃出。
平陽郡:三國時屬魏,境內為司州平陽郡,轄10縣;西晉時仍為平陽郡,轄12縣。309 年初,匈奴人劉淵自蒲子城(隰縣)遷都平陽,稱帝建漢,境內屬之。東晉時先後屬並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時境內為東雍州,轄7郡20縣;北魏神鹿元年(428年)始築白馬城(即今山西省臨汾城),因魏刑白馬祭祀天地神靈築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陽故城(劉村);北魏建義元年(528年)改稱晉州,移治自馬城,與郡縣同治。
2、堂號
來姓的主要堂號有:「會宗堂」等。
============================================================
【來姓宗祠通用對聯】
〖來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源自商代;
望出平陽。
——佚名撰來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來姓的得姓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
〖來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隋榮公光前耀後;
漢節侯憂國忘家。
——佚名撰來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隋代江都人來護兒,字崇善,隨楊素轉戰東南沿海,歷官大將軍、泉州刺史。大業年間,率師渡海攻打高麗卑奢城,因功進左翊衛大將軍,封榮國公。下聯典指東漢新野人來歙,字君叔,隨光武帝劉秀破隗囂,擊公孫述,屢立戰功,憂國忘家,忠孝彰著,由中郎將贈征羌侯,死後謚節。
敵畏榮公六郎將;
人喜陽仲十卷詩。
——佚名撰來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隋代光祿大夫虎賁郎將來整,江都人,是榮國公來護兒之子。驍勇善戰,所向無敵。敵歌道:「不怕官軍千萬乘,只怕榮公第六郎。」下聯典指明代進士、詩人、江西右布政使來復,字陽仲,三原人。詩文援筆立就。著述存詩集十餘卷。
-----------------------------------------------------------------
〖來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劾勢被讒,太祖私幸其第;
平陳立業,開府特表其功。
——佚名撰來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僉都御史來恭,正色立朝,彈劾不避權勢。有讒恭者,太祖私幸第。見夫人紡棉,恭鋤萊,遂誅讒而益重恭。下聯典指隋代大將軍來護兒,字崇善,江都人。以平陳功,進位上開府,後積功封榮國公。
============================================================
附錄:【來姓典故、趣事】
〖孝子來五魁〗
來五魁,字德祥,蕭山長河人氏,明朝太醫院醫士,人稱「孝子」。
一天,五魁母親染病,想吃梨。當時沒有梨買,他就過江到杭州采辦。傍晚,他買到梨,飛奔出城,直到江邊。那知白浪滔天,船工均不敢擺渡。五魁心急如焚,仰天長嘆,淚流滿面。
這時,岸邊一位白眉毛、白鬍子的老船工,解下船纜說:「來來來,有這樣的孝子,渡江也許沒問題,我幫你渡過江。」老船工駕駛小船,迎風劈浪而去。
船到江心,江風呼嘯,白浪排山倒海般向小船壓來。小船在浪谷里顛簸穿行,時有傾覆的危險。
這時,來五魁端正衣帽,向天哀求道:「我進城買梨是給重病的母親當葯吃的,如果我這次梨送不到,將耽誤母親的病情;另外,這樣大的逆風惡浪,看來我的性命難保,我死倒也無妨,但我重病的母親得到我死的消息,也會哀痛歸天,兩條性命就此結束。老天你無故摧殘兩條人命,這豈不是罪上加罪?」說完,失聲痛哭,幾次昏死過去。這時,忽然天上飛來一朵白雲,像吸鐵石一般,將來五魁送出江面,頓時江上風平浪靜,而老船工和小船也不知去向。來五魁安全到達東岸西陵渡口。
來五魁回到家裡,把自己渡江買梨、神仙相救的經過向鄉親們述說。大家都說五魁有道,船工有義,才得以潮神保佑。長河人民為紀念來五魁,每逢農歷二月初二,以梨作祭品來祭神,並把這天定為佛會——「孝子會」。還重建了長河的潮神廟,即「下新廟」。
-----------------------------------------------------------------
〖御桃分家〗
宋朝的時候,河南鄢陵縣咸平鄉淮安里,出了一戶祖孫七代不分家的大戶,家中有多少人已經說不清楚,僅青壯年就有二百多人,人丁興旺,名振四方。
一天,西宮娘娘在皇上面前讒言說:「河南有一大戶,正在屯積糧食,積蓄力量,怕日後是個禍害。」皇帝一聽,將信將疑,就派了兩名大臣,帶上兩顆御桃,到河南探聽虛實。那兩名大臣以贈送「御桃」為名,見了這大戶人家的當家太公。那太公不知來意,見了皇上贈送的「御桃」十分感動,立即吩咐家人把桃子碾碎,放入缸內,用開水溶化。中午全家人吃飯時,太公請大家分享「御桃」,每人一碗桃汁。
事後,兩名大臣將見到的情景詳詳細細地向皇帝匯報。皇帝十分震驚,深感這位太公治家有方,發家有術,便傳旨會見太公。太公來到金鑾殿上,皇帝問道:「你家七代合聚,必有一套治家方法,何不說給寡人聽聽,為朕治國借鑒!」太公回答:「要治家庭,小民以為必須勤儉持家,闔家團結。再就是不輕信婦人之言也十分要緊。」皇帝聽到這里,臉紅了起來,心想:我就是聽了貴妃之言,差一點害了這無辜之家,便贊賞了太公一番,讓他回家去了。
太公回到家裡,回想贈御桃和上殿詢問的情景,感到不妙,覺得一定有人在皇帝面前說他們的壞話,否則,那來這些是非呢?便召集長子、長孫一道商議,會上決定分家各居,讓各房大小遠走高飛,各奔四方,建立家園。
其中有位名叫康順的子孫,帶著家眷來到冠山腳下的長河安家, 由於他治家有方,教子有法,家業興旺,左鄰右舍都喜歡和他打交道,但不知道他家的實姓,互相之間問起,只說是「新來的那戶人家」。年深月久,「新來的」便成了「姓來的」了。
-----------------------------------------------------------------
〖蕭山長河的來姓傳說〗
蕭山長河的來姓,原來姓壽。宋朝年間,金兀術侵犯中原,安徽壽昌縣姓壽的難民,逃到蕭山。在蕭山祗園寺里暫住,每天吃祗園寺的齋粥。祗園寺的當家和尚見他們沒有地方落腳,便介紹到長河冠山寺來。當時長河冠山寺香火正旺,他們搬來後在冠山腳下安居樂業,別人問那和尚:「他們姓什麼?」和尚說「新來的」,人們誤聽為「姓來的」,這樣長河就有了姓「來」的人家了。
-----------------------------------------------------------------
〖來端蒙抗倭〗
在長河的老百姓中相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來氏親兵十萬,倭寇東逃西竄。」
說的是明朝嘉靖甲寅年間,有一股倭寇侵擾浙東,他們沿著錢塘江而上,一路搶掠燒殺,無惡不作,所到之處,雞犬不寧。一天來到西陵(西興)渡口登陸,妄圖經襄七房再騷擾長河,鄉親們聞知後,人心惶惶,大家匯集在長河街頭,研討如何對付入侵之敵。當時來端蒙、來節仲兄弟倆站起來對大家說:「我們長河地靈人傑,祖先留給我們的家園,豈能讓倭寇流匪蹂躪?」大家被兄弟倆一鼓動,群情激動,都紛紛表示願聽從他們的指揮。來端蒙便把大家組織起來,一百多名青年手執紅纓槍,肩背鋼刀,威風凜凜地在交通要道巡邏放哨,並築起土壘土堡,由弓箭手把守。書有「來氏親兵」四個大字的旗幟高高掛起,迎風招展,十里江堤之上,旌旗遍插,刀槍森嚴,晚上大小燈籠齊明,映紅半邊江面,守衛人員更是精神抖擻。
那股倭寇,雖幾次試圖登陸,一見這番情景,個個膽戰心驚,不敢上岸。來端蒙、來節仲認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於是派出機靈之士作為偵察人員, 出外刺探敵人虛實。後來得知,倭寇僅有63人。大家信心百倍,決心徹底戰勝他們,端蒙兄弟親臨江堤指揮作戰。
這天傍晚,倭寇剛剛踏上長河堤岸,四下里突然鼓聲咚咚,金鑼嗚咭,長河人在來端蒙兄弟的率領下潮水般從四面八方向堤岸沖去,千百盞燈籠在冠山上下移動,倭寇聞風喪膽,落江逃竄,從此不敢再犯。
從此,來端蒙率眾抗倭的故事傳為美談。「來氏親兵十萬,倭寇東逃西竄」成為長河人的口頭禪。
-----------------------------------------------------------------
〖來集之對聯解圍〗
舟楫巔危,魚龍出沒,賈客但放膽以須,素患難,行乎患難;(徐文長)
平生忠義,今日風波,神明真舉頭如在,叫一聲,立應一聲。(來集之)
——清·來集之屬對明·徐文長題浙江省慈溪縣長河鎮下新廟張老相公殿懸聯
明·萬曆三年(1575年)農歷八月十八日,山陰徐文長,漫遊到長河,參加下新廟的佛會「神杖會」。徐文長來到這里參加廟會,消息不脛而走,轟動長河。
這天,主持「神杖會」的來氏族長組織大家到「西陵渡口」觀潮,再在長河街上提燈遊行,晚上大擺筵席。席間弦歌迭起,歡聲雷動,好不熱鬧。寧波、紹興、蕭山、杭州等地的大小官員,飲酒作樂;文人墨客,吟詩揮毫。席間,人人高興,個個喝采,惟有徐文長先生默不作聲,自喝悶酒。
來氏族長一見此景此情,對大家說:「各位,潮神菩薩顯靈,下新廟香火旺盛,可惜廟柱上沒有一副對聯。無文無銘,這是人文不興的表現。今天佛會高手雲集,我想借大家一點寶墨,請賜楹聯一副,為下新廟增光添輝。」
徐文長在座,誰都怕他三分,不敢上去作對。徐文長待酒足飯飽後,根據長河「孝子會」「神杖會」上聯由來和自己的艱難處境,吸墨命筆,寫道:「舟楫巔危,魚龍出沒,賈客但放膽以須(等待),素患難,行乎患難。」作罷,便拂袖而去。大家一看聯語,前三句概括了「孝子會」「神廟會」故事的發生情由,後兩句告誡人們要知難而進,逆境敢為。聯語既含典故,又有激勵,文質頗佳。當時席間大小官員,文人墨客,人人冥思苦想,都無言以對,大家面面相視,瞠目結舌,十分為難。
為激發後輩勤奮讀書,來氏族長便命令工匠把此獨腳對聯雕刻在銀杏板上,懸掛在「張老相公」殿的柱子上,掛了八十餘年,竟無人以對。到清朝康熙年間,長河出了一個來集之。他進士出身,官為太常寺少卿、兵科給事中。一日,他回鄉探親,去「下新廟」游覽,發現徐文長的上聯,仰天長嘆:「長河真無人耶?」便叫人取過筆墨,欣然命筆,寫道:「平生忠義,今日風波,神明真舉頭如在,叫一聲,立應一聲。」
至此「張老相公」殿旁的楹聯才正式完成。來集之的下聯寫了「孝子會」「神仗會」的故事情由,與徐文長的上聯呼應;又對徐文長仕途坎坷、平生不得志的同情和「平生忠義」的高度評價。從此,來集之文才出眾,妙聯解圍的故事,在長河人中到處流傳。
-----------------------------------------------------------------
〖台灣「謎聖」來楚庚〗
為讓燈謎愛好者認識、了解台灣謎家的燈謎藝術風格,我們在這里隆重介紹台灣「謎聖」來楚庚的燈謎作品。同時,我們覺得,大陸、台灣同根同源,同好一道,於謎即可顯見。此文選自邵濱軍、趙首成即將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百年謎品》一書。
來楚庚(1907-1988),名廣銓,字楚庚,以字行,號柴若。浙江蕭山人。上世紀四十年代末赴台,寓居於台北。其一生所好唯謎,自五十年代初,即繼姚石如先生值課《中央日報》副刊「每日一謎」專欄,吸引了無計其數的讀者。爾後各機關、社團、報刊、電台、公司、商號,每逢元宵、端午、中秋及重大節日舉辦燈謎晚會,必禮聘其主稿出題。尤值一提的是,他與台北市立圖書館密切合作,每年舉辦一屆新春猜謎大會,年年推陳出新,吸引猜眾,達三十年不輟。此既為中國謎史所僅見,也體現其對燈謎文化傳續宏揚之功厥偉莫替。1973年起,來氏繼袁定華而為「台北集思謎社」社長,除創辦並長期發行風行海內外的月刊《謎匯》外,還利用張燈主台及社內月會活動之機,向一般群眾宣傳普及燈謎知識,並與青年謎友講解切磋謎藝,冀求光大瑰寶,薪傳火種。是故當代台灣許多中堅謎家,諸如黃永文、張雲龍、葉明冬、康維人、李次高等,至今提及來氏之薰沐,皆有春風化雨之感。
來氏是一位高產謎家。其畢生創制,據他故世後由台北市立圖書館編輯出版的《燈謎菁華》所收錄,已達萬則之夥;恐尚有謎刊間登載、謎友中傳閱的未能闌入。其作思路寬廣,技法豐富,以追求趣味、發人深省為宗旨,以扣合貼切、意象生動為特色。有人說,其謎好比國色天香,只薄施粉黛,就能散發自然之美;因應不同謎材,以各種不同手法,而使環肥燕瘦,各盡其妍。其學識淵博,典故嫻熟,卻不為用典而用典,需要用時,則能如初寫黃庭,恰到好處。他的作品,多為民眾謎會上猜射所用,故又能把握得住俗與雅的分寸,做到典而不僻、雅而不酸,俗而不庸,白而不鄙。他的謎,以俊秀高朗、挺健爽利者居多。如以:
「足以記姓名而已」射三字經「讀書籍」(面為項羽少時讀書之語)。
「萬國衣冠拜冕旒」射外國地名「夏威夷」。
「崛起於壟畝之中」射詩品「脫然畦封」。
「天子自有死法」射聊齋目三「王者、保住、頭滾」(面為隋煬帝臨終語)等皆是。
但他也不乏纖巧之思與纏綿之作,如以:
「老頭子」射成語「俯首貼耳」(頭扣「首」,老子乃李「耳」;俯下「頭」貼於「老子」中)。
「夏布衫」射中葯名三(「茯苓萊菔」四字中的「艹」)。
「寒盡夜偏長」射字「冬」(「寒」字盡根部是兩點;「夜」為「夕」,「夕」中之點筆放長;合之成「冬」),均深寓巧思,妙不可言。又如以:
「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射成語「求田問舍」(「田」字解指孟嘗君田文)。
「敗赤壁曹操怨天時」射病症「破傷風」。
「魏家干,又是客家干」射詩韻目四「阮、合、有、養」(面為《桃花扇》曲詞,謂阮大鋮是魏忠賢、客氏的干兒子),則皆委曲纏綿、含蘊不盡。在來氏常用的幾十種謎目中,他又偏愛於京劇謎。如他以:
「刀下留人」射「斬莫成」,「堂堂乎張也」射「探母見娘」。
「妾為君王拒賊多」射「打寇承御」。
「人珠俱暮欲求方」射「老黃請醫」。
「不使專房興雲雨」射「奪小沛」。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射「查頭關」。
「竹夫人」射「全節歸漢」……無一不錦心綉口,卓然可傳也。這些作品,似隨意寫來,不事經營,故揮灑自如,神氣揚揚,筆躍句舞,突唐跳盪,心到而手到,手到而筆到,筆到而意到。其文字多有氣力,能提能摔,咄咄逼人,切中肯綮;每每句法靈活,又以俗語、口語入謎,白說邪說,皆成妙音。其又善作奇警之思,獨出腔調,啟人心竇,一掃障翳,滌盪腐腸,開後人無限之眼界與無限之文心。
來楚庚以其道德文章深受台灣謎人之推戴崇仰,因而享有「台島謎聖」之譽。
--------------------------------------------------------------------------------
來姓起源
來姓出自子姓。相傳,商朝的建立者以子為姓,後來進一步分姓命氏,其中的一支便是來姓。另外,在商朝立國期間,有一位出身王族的人被分封於郲(今河南省滎陽一帶),這位王族的後裔後來以郲為姓,再後來又簡寫為來,成為來姓人的一支。
公元前16世紀,夏王桀殘暴無道,眾叛親離。商湯帶領一些諸侯,發兵攻打夏桀。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壽縣東南),被商湯軍隊追趕後俘虜。商湯將夏桀囚禁於南巢的亭山。後夏桀亡,商湯大勝,把山東萊州分封於各諸侯。到了春秋魯襄公六年,萊國(今山東省黃縣東)被齊侯所滅。從此即以國為氏,去草為「來」。這是來氏受姓的一說,《來氏家譜》持此說,後二十二世孫來鴻瑨撰《來萊辨》以駁正前說,並稱「來氏子姓,系出於郲」。
來氏歷經戰國、秦朝。齊國時有來章,楚國有來英。西漢時的來歙,因征隴蜀有功,封為征羌侯。三國時的來敏,官典學校尉。來軍為姜維參軍。隋朝的來護兒官至泉州刺史。唐朝來恆為中黃門侍郎,來濟為唐高宗永徽時中書侍郎兼弘文館學士。宋代有來之邵,字德高,哲宗朝為殿中侍御史。來子時,字以中,紹興初授袁州通判兼勸農營田事,他的孫子來廷紹,為蕭山來氏始祖。
-------------------------------------------------
來姓分布
河南來氏
蕭山來氏的祖先起源於河南鄢陵(鄢陵是春秋時鄭伯克段於鄢的故地),據《蕭山來氏家譜》記載:來氏河南五世如下:
第一世:來大戶,字仲實,宋開封府鄢陵縣咸平鄉淮安里人,配李氏,子一,名為來之邵。
第二世:來之邵,字德高,哲宗朝為殿中侍御史,落職知英州,配高氏,子一,名為來時。
第三世:來時,字以中,紹興初以李光推薦,授予袁州通判兼勸農營田事,因李光與秦檜議,事不合,秦檜諷御史何鑄劾光謫瓊州,時亦遭貶,配錢氏,子一,名為梁叔,卒年五十四。
第四世:來梁叔,字國材,以父為秦檜所抑,隱居不仕,配王氏,子一,名為廷紹,卒年五十八。
第五世:來廷紹,字繼先,即遷居蕭山為第一世祖。
來廷紹這一支,估計是宋朝南渡時的隨遷戶。他的祖父來時,宋高宗紹興初年曾在江西袁州任官,廷紹即在紹興二十年(1150年)生於袁州,寧宗慶元六年(1201年)廷紹被任命為紹興知府,從杭州渡江至蕭山西興時得急病,未能赴任,卒子祗園寺,葬於湘湖,直系親屬定居蕭山,奉廷紹為蕭山來氏始祖。 當時可能有一部分族人先行至紹興,也就定居於紹興,所以新編《蕭山縣志》在《姓氏》章的《部分大姓來歷》一節中曾有記載說:「來姓:祖籍河南鄢陵,隨宋室南渡,定居紹興。後分兩支,一在紹興,一居本縣今長河鄉的,長河頭,後又分支於今浦沿及聞堰鄉等地。全縣有1.6萬餘人,長河一地即達5000餘人。」
③ 邗江黃珏地名的由來
干江黃玉
④ 金湖的由來
個舊湖何以變為「金湖」,「金湖」這美麗動聽的名字從何而來,至今仍未為所有的個舊人知道。因此把它命名的經過作一簡要介紹,還是很有必要的。
那是1956年底至1957年初的事,為了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民盟雲南省委主委寸樹聲(雲大副校長)帶領省民盟幹部錢偉松、徐冰等來到個舊,他們向中共個舊市委提出要在個舊市發展民盟成員和建立民盟的基層組織。當時,中共個舊市委第一書記林亮、市長兼統戰部長姜必德根據中共雲南省委和省委統戰部的指示,立即表示同意在個舊市發展民盟成員和建立組織。並指示具體工作由姜必德和我(當時為市委統戰部幹部)與他們聯系。我們向他們介紹個舊工人生活,錫礦生產情況和各界知識分子的狀況,特別匯報了礦山缺水及個舊湖形成的過程等。會後,姜必德和我還陪同寸主委等人游覽了寶華公園。
「金湖」這個名稱,是在寸樹聲主委離開個舊時,市委邀請他對個舊市的工作提出意見的會議上提出來的。他說錫都有這樣一個人工湖就更加美麗了,但叫「個舊湖」是否太俗了點,建議叫「金湖」好些。為什麼要叫「金湖」呢?寸主委作了許多論證和比較。他指出杭州的「西湖」,武漢的「東湖」,揚州的「瘦西湖」都各有來歷,最後他又說昆明的「翠湖」是因為它昆明市區內有這樣一片水就象翡翠一樣,鑲在春城上,所以才命名為「翠湖」的。個舊是祖國的錫都,是個工礦工業城市,又是個缺水的地區,水貴如金,有水就變成金,所以把「個舊湖」改名為「金湖」更符合它的內涵。在會議結束時,林亮同志當場表示採納寸樹聲主委的建議,後來在政府的文件里就把「個舊湖」改名為「金湖」了。與此同時,把新建的紅旗路原賓館也命名為「金湖賓館」了。這就是我知道的「金湖」的由來。
⑤ 西瓜名稱由來
有介紹說西瓜在神農嘗百草時發現,原名叫稀瓜,是水多肉稀的瓜之意,但後來傳著傳著就變成了西瓜。 另一種說法是並非源於中國,於西域傳來,故名西瓜。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種植西瓜,後來逐漸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傳至北歐,而後南下進入中東、印度等地,四五世紀時,由西域傳入我國,所以稱之為「西瓜」。 據明代科學家徐光啟《農政全書》記載:「西瓜,種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按胡嬌於回紇得瓜種,名曰西瓜。則西瓜自五代時始入中國;今南北皆有。」這說明西瓜在我國的栽培已有悠久的歷史。 埃及栽培西瓜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過去,有人引宋代歐陽修《新五代史·四夷附錄》說:五代同州郃陽縣令胡嶠入契丹「始食西瓜」,「契丹破回紇得此種,以牛糞覆棚而種,大如中國冬瓜而味甘」,「周廣順三年(953)……嶠歸」。於是,西瓜從五代時由西域傳入中國的說法,似乎成了定論。近年報刊上談論西瓜的文章多持此說。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學生課外讀物《衣食住行史話》中就有「西瓜始於五代」一節。其實,這種說法並不確切。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西瓜又名寒瓜。「陶弘景(南北朝時人)注瓜蒂言永嘉(晉懷帝年號)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音,即此也。蓋五代之先瓜種已入浙東,但無西瓜之名,未遍中國爾。」《南史·滕曇恭傳》說,曇恭「年五歲,母楊氏患熱,思食寒瓜,土俗所不產。曇恭歷訪不能得,銜悲哀切。俄遇一桑門問其故,曇恭具以告。桑門曰:『我有兩瓜,分一相遺。』還以與母,舉室驚異,尋訪桑門,莫知所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卷十九記載隱侯(沈約)的《行園》詩雲:「寒瓜方卧壠,秋蒲正滿陂。紫茄紛爛熳,綠芋都參差。」從詩中談到寒瓜卧壠的時節看,正跟西瓜相符。另外,舊北京曾稱先上市的西瓜為「水瓜」,後上市的為「寒瓜」;今訪老農,也說晚西瓜確有「寒瓜」一稱。看來,上述文獻資料可以和李時珍的說法相印證。然而,李時珍的說法幾百年來似乎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1976年,廣西貴縣西漢墓槨室淤泥中曾發現西瓜籽;1980年,江蘇省揚州西郊邗江縣漢墓隨葬漆笥中出有西瓜籽,墓主卒於漢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這就無可辯駁地證明了李時珍記載的可靠性。 西瓜,顧名思義,是西域傳來的瓜。五代以前,既然它已經傳入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卻又不叫西瓜,而因其性寒解熱,稱寒瓜。因此,西瓜是從西域傳入中國的說法似有疑問。那麼,它是從什麼路線傳入中國的呢? 推測它是由「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漢武帝曾派「譯長」,募商民,攜絲綢,乘海船去西方國家「市明珠、璧流離、奇石、異物。海船從雷州半島啟航,沿北部灣西岸和越南沿海航行,繞過越南南端金甌角,再沿暹羅灣,順馬來半島海岸南下,到達新加坡,又西折,穿越馬六甲海峽,沿孟加拉灣到達已程不國,「漢之譯使自此還矣」(《漢書·地理志》);這條海道,就是所謂的「海上絲綢之路」。 「已程不國」是今天的什麼地方呢,多數學者認為是斯里蘭卡,也有人說是非洲東部的阿比西尼亞。無論哪種說法對,都說明漢武帝時代中國和非洲交通的海路已經打開了。因為在漢代,阿拉伯人已經掌握了印度洋上信風的秘密,能夠東西穿航印度洋。這樣,斯里蘭卡和南洋群島完全有可能成為中國和非洲交通的中轉站。非洲的西瓜可以經過斯里蘭卡或南洋群島再傳入中國。廣西和江蘇漢墓出土的西瓜籽,就是海上絲綢之路溝通中非文化交流的佐證。 另外,據1959年2月24日《光明日報》報道: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曾發現過西瓜籽。如果這個考古收獲確實可靠的話,我國有西瓜的歷史至少在四千年以上,而且西瓜原產非洲的說法,又另當別論。 西瓜為葫蘆科Cucurbitaceae植物西瓜Citrullus Lanatus Matsum. et NAKAI的果實。陶弘景注本草時在瓜蒂一項,曾提到「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者。李時珍認為這就是西瓜,又說在五代之前,瓜種已入浙東,但無西瓜之名,因其未遍及中國的緣故。按《胡嶠陷虜記》記載:嶠征回紇,得此種歸,名曰西瓜,則西瓜自五代時始入中國,今則南北皆有。因性寒而名寒瓜,因自西來而呼西瓜。西瓜之名出自元、明間的《日用本草》、《食療本草》等古籍,而西瓜在五代引種中國,當初稱為寒瓜,是否又名水瓜、夏瓜、青登瓜,則有待考證。西瓜品種很多,不只現代,古代其皮色即分青、綠,其瓤則有紅、白品種,其種子有黃、紅、黑、白色等品系,現在西瓜品類更無可計數了。西瓜果皮、果肉、種子都可食用、葯用。 籽殼及西瓜皮製成「西瓜霜」專供葯用,可治口瘡、口疳,牙疳,喉蛾(急性咽喉炎),及一切喉症。 西瓜果肉(瓤)有清熱解暑、解煩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來治一切熱症、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發炎、酒醉。 西瓜皮用來治腎炎水腫、肝病黃疸、糖尿病。 西瓜子有清肺潤肺功效,和中止渴、助消化,可治吐血、久嗽。籽殼用治腸風下血、血痢。 《本經逢源》記載:西瓜能引心包之熱,從小腸、膀胱下瀉。能解太陽、陽明中暍及熱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湯」之稱,白虎湯為漢傷寒論方,功能清熱生津,解渴除煩,即指西瓜皮與其同功之喻。而春、夏伏氣發瘟熱,覓得隔年收藏者啖之,如湯沃雪。
⑥ 揚子橋得名的由來古今的變遷
揚子橋,最早稱揚子津,歷史上頗負盛名,起於晉,興於南朝,盛於隋唐,距今近1700年。
揚子橋變遷
公元前486年,東周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北上伐齊,築邗城,開邗溝時,蜀岡以下還是煙波浩渺的長江。據初步探索,此段長江因在原邗國境內,因稱邗江。當時蜀岡一線南沿,即是長江北岸線,由於海面波動和江水流向的變化,長江泥沙日增,江岸逐漸南移。到了晉代,揚子津以北形成了大片沖積平原。據酈道元所著《水經注》雲:「自(東)晉(穆帝)永和中(345-356),江都(後為揚州)水斷……」邗溝南口(簡稱邗口)淤塞,於是疏浚河道,邗溝南沿直通長江——揚子江,河口處,即設濟渡,因瀕臨揚子江,故名揚子津。
隋煬帝大業元年(605),開通涿郡(今北京)至杭州運河,有一段即循邗溝故道達揚子津,從此,揚子津便成為江都(揚州)至京口(今鎮江)之間的重要津渡。此後揚子津江岸屢有變化。諸多史料表明:揚子津原瀕臨長江,由唐至清,江岸不斷南遷,遠離江岸,津渡不復存在,代之以揚子橋、揚子鎮。
揚子津失去長江津渡以後,南有伊婁河(瓜洲運河)相通,北有東西儀揚河連接,仍不失為水陸交通的要沖。隋煬帝開通京杭運河,中經揚子津(橋),此時揚子橋鎮市已有相當規模。煬帝楊廣駕幸江都後,選擇揚子橋為附都,大造宮室,建有臨江宮,又名揚子宮,內有凝暉殿、玄珠閣,真正是金碧盪漾,富麗堂皇。
大業二年至十三年(606-617)二月,隋煬帝先後三次到揚子橋駕幸臨江宮,特別是第三次在臨江宮凝暉殿,大宴百僚,鋪戲為樂,歡快之情,溢於言表。
揚子橋市鎮,既有臨江宮的鋪陳,又有商賈雲集,市場亦當繁榮,到了唐代街鎮已形成一定規模。因此,唐高宗永淳元年(682),以江都揚子鎮為揚子縣。揚子鎮作為揚子縣的首府,城市更加繁榮昌盛。
揚子鎮為揚子縣之首府,又處於與對岸京口的水運交通,管理驛政的駕部,故在此設置水陸相兼的驛站,定名臨都驛,又稱揚子驛,以備南來北往的官員以及傳遞公文的信使,在此換乘舟、輿、馬。
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時,途經揚子橋,在既濟寺宿過。</p><p>
明代有「揚子橋鎮市」,市場繁榮,盛於鄰鎮。</p><p>
從唐至清,有無數往來過客,特別有不少著名詩人留有詩作多篇,以紀其勝。</p><p>
清乾隆十八年(1753),揚州鹽商花了白銀二十萬兩在揚子橋修建行宮,為揚子橋新增勝景。</p><p>
揚子橋戰事 </p><p>
揚子橋,是揚州至瓜洲間的中樞戰地,可考戰事有:</p><p>
晏孝廣抗金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將粘沒喝率兵南侵,計議生擒駐蹕揚州的高宗趙構,是年二月初三,金營先鋒馬五,率領五百騎,破天長,直驅揚州。趙構倉皇地帶著近臣逃跑,金兵一直追到揚子橋,時揚州尉晏孝廣率軍奮力抵禦,殺敵數人,趙構得從間道馳往瓜洲渡江脫險,晏殊因後援不繼,兵敗身死,其女貞姑隨父在軍,為金兵所擒,貞姑不屈高呼:「我乃大宋丞相晏殊後代,豈肯貽羞家國!」遂拔刀自刎而死,表現了高度的民族氣節。據說:貞姑「頸血濺地,經旬不滅」,這一可歌可泣的故事,至今仍為人們贊頌。</p><p>
李庭芝抗元 南宋末年,元兵攻宋,揚子橋北通揚州,南達瓜洲,西通儀征,因而成為揚州外圍的爭奪重地。元將阿術以揚子橋為中心,南起瓜洲,北至灣頭,築起長圍,對揚州進行了弧形封鎖。揚州守將李庭芝、姜才多次沖出重圍,與元軍在揚子橋展開激烈的戰斗,後退守揚州,終因寡不敵眾,戰敗盡忠殉國。後在揚州城內為李、姜二位民族英雄建立「雙忠祠」以紀念,至今仍為人們敬仰。</p><p>
林鳳翔抗清 清文宗咸豐三年(1853),太平天國三年,太平軍大將林鳳翔攻克瓜洲和揚州。為了保持揚州至瓜洲交通暢達,粉碎清欽差大臣琦善江北大營的頑抗,太平軍在揚子橋築壘設隘,駐扎重兵。</p><p>
徐貫之冷戰 徐貫之,又名徐曾,受過高等教育。抗日戰爭時期,1942年,徐被發展為中共地下特別黨員。此後,受黨批准,他的公開身份為偽揚子鄉鄉長兼自衛團團長兼營鹽業,暗中實為我黨做情報工作。1943年冬季某一天,新四軍二師參謀處第二科情報站站長許思潮和偵察參謀戴曉良(又名徐良),正在徐貫之家中了解日偽動態時,突有國民政府江都縣流動縣長張濟傳帶著四個警衛人員進入徐家。面對如此險情,徐貫之鎮定自若,隨機應變,急中生智,當場搶白道:「張縣長來此與我談事,我們的鹽生意改日再談。」就這樣,使許、戴二人立即借機抽身,安全脫險。這場無形的冷戰,表現了徐貫之具有高度的應變水平,是「處變不驚」的傑出人物。
⑦ 姓氏」來」的來歷
起源: <BR>一、出自子姓,是湯王後後裔。商王族支孫食采於郲(今山東黃縣東南,一說在河南滎陽東),其後遂以封地名郲為姓,後因避難去邑為來姓。見《唐書.宰相世系表》。參見《史記.殷本紀贊》。路史:系出子姓,殷商之子孫。 <BR>二、傳說大禹的後代。 <BR>三、商朝萊侯的後代,萊侯曾與太公爭營丘(今山東臨淄北),後萊侯之子浮柔跑奔至棠(一作唐,在今山東魚台東),遂有萊氏,後去草頭作來氏。 郡望堂號:江都郡 姓氏家譜:蕭山來氏家譜 歷史名人:來濟, 來曜, 來秉奎 下面是我們山東壽光的家譜上的序:來氏序者,序來氏也。周有來章,漢有來歙,唐有來濟。來氏之姓,自古有之,非一世矣。即今之世,登萊莒州、益都、朐邑、樂安、壽縣,來氏之姓,渤海(這兒還有兩個字,我不認識)。嗟夫!古今之不同,典籍之不明者,聞吾姓,愕然驚,啞然笑者,真猶蜀犬吠月,粵犬吠雪,少所見而多所怪。坐井而觀天,非天之小,實所見者小也。余自少時,至樂安西族,見其譜雲。我是我們那兒的第21世,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是第11世來笑山(字秀春),現在有這位先祖的墓碑,是同治三年歲次甲子五月立石。我們那兒的排輩是這樣的:朝城鳳常慶,延壽建庭恩。我是延字輩。下面是我在網上找到的資料:蕭山來氏,屬於子姓,由於未入《百家姓》而被人視為不是古姓。其實,來氏在史傳中早有所見,東漢雲台28將中就有來歙,因戰功被封為征羌侯;三國時蜀有來敏,學識為時人所稱;唐朝來氏入仕而有名者更多,甚至有人冒姓。但因譜系失傳,世系不易貫穿。據現存《蕭山來氏宗譜》所載,蕭山來氏是兩宋之間,由河南鄢陵遷來,卜居蕭山,繁衍生息,成為大姓。來姓後裔有分布四川、湖北、陝西、山東等地者,也有返遷回河南者,惜難詳考。從現有資料看,蕭山來氏的世系,派脈、事業以及繁衍沿革尚能研究其概貌。 蕭山來氏的繁衍外遷 蕭山來氏向外省繁衍,大約在宋代後期。始祖來廷紹之幼孫來師周一支,遷回河南洛陽,也可能有回鄢陵老家的,但文獻不足,無可征考。據《洛陽來氏家譜》序所記,在明代中期,來氏家族自蕭山遷入洛城,至今四百餘年,洛陽來氏的始祖名無考,字承甫,遷洛後住城內西北角倉街,卒葬城北金家溝村西,為洛陽來氏一世祖。冢前有碑,相傳至五世,有來思信者又遷至距洛陽西南四十里地的延秋村。延秋是唐武則天的避暑盛地,因希望延緩秋涼而得名。洛陽來氏至今已有二十餘世,現有二百二十餘戶,人口近千。洛陽、延秋來氏的前十二世,據延秋來布周考列如次: ①來承甫 ②③④失考 ⑤來思信明末避亂,由洛陽遷延秋 ⑥來秉乾 ⑦來煥 ⑧來迎祺 ⑨來大生來廑生 ⑩來百齡 ⑩來加祿來加福 ⑩來宗有清嘉慶十八年攜三子赴陝州 三子太和、遂和、三和(後由陝州遷咸陽)。 洛陽來氏族人有傳代排字,在重修洛陽來氏家譜後附有一大段聯句稱: 來氏祖籍本蕭山, 洛城、延秋一脈傳, 至十二世有「宗」字, 「景、志、朝、大」不一般, 「會、啟、英、華」歸一支, 原定輩字已傳完。 民國年間經商議,續十六字作規范, 「增、福、延、慶」承華後, 「克、紹、祖、武」緊相連, 「尊、師、重、道」接著續, 「光、耀、家、庭」四百年。 謹遵祖訓勿更改, 重名重字應避免, 續字用盡無以繼, 後人共商再續寫。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 ①宗字之後有景字、志字和朝字、大字兩種排法。 ②據傳民國年間有孟縣(現洛陽市吉利區)來敬齋過延秋時與族人相議,後續十六個字。 ③十六字排輩估計能傳四百年。這一首小詩說明了洛陽地區來氏的淵源、字輩,有重要資料價值。蕭山來氏曾有繁衍至四川者,歷史上知名者為哲學家、思想家來知德。來知德字矣鮮,號瞿唐,別號十二峰道人。其祖先由蕭山遷出,先至湖北麻城。元末時有來泰者由楚入蜀,居於梁山,成為蜀地來氏之始祖,在古之賢等所撰《瞿唐先生年譜序》中已言明其事。其世系如次: ①來泰(元末由楚入蜀,居於梁山。一②來均受一③來晁富一④來志清(以上四世均「潛隱未仕」。一⑤來昭宜良令-⑥來尚廉「好施予」-⑦來朝「拾金還主」-⑧來知德配倪氏,有子二人-⑨來時敏來時升邑廩生-⑩來許來謁來譯邑廩生。 其中的來知德是蜀地來氏的第八世,生於明嘉靖四年(1525年),卒於萬曆三十 二年(1604年),享年80歲。來知德專研《易經》,自中舉後即隱居萬縣求溪山中,達30年,生活於「不廬不扇,忘食忘憂」的狀態中,著有《省覺錄》《省事錄》《理學辨疑》等,尤以《周易集注》十六卷更為著名,來知德著此書先後經29年,成為易學研究中重要著作,甚至有「來氏易」之說。來知德在《明史》有傳。 洛陽來氏和麻城來氏中有向西遷至陝者。如洛陽來氏第十二世攜子赴陝州,麻城一支在入蜀途中也有可能向西北經鄖西入陝。今人陝西505集團總裁來輝武雖已難追述其始祖淵源,但據本人函告祖籍湖北省鄖西縣,民國初年其祖父為逃荒,輾轉曲折到陝西定居,來輝武即出生於陝西周至縣尚村鄉,則陝西來氏或亦為蕭山來氏之後裔。 在河南除洛陽外還有南陽、柘城等地有來姓族人,其中南陽有上來村、下來村。 據洛陽市志辦來學齋編審函告,他的老家是三門峽市、靈寶市陽平鎮裴張村下的一個自然村名小閻村,全村400餘人,均為來姓。據說小閻村來姓一族最早由洛陽遷來,是洛陽來氏第十二世來宗有於清嘉慶十八年攜三子,先移居盧氏,後又遷小閻村。來學齋提供了一篇他的某老師所撰《小閻村的變遷》一文。 文中曾說到村址,在陽平鎮的最東邊,位於溫和、東倉二河交河處的西岸。該村南端高圪塔處,有一座老窯院,住著張、嚴、來三家人,後來由於窯院倒坍,住戶遷到河邊外居住。河邊與窯院相比,地勢較低下,因此被稱為「下村」。 下村後來又添一閻姓居民。老閻有一子,聰明能幹,在鄰村稍有名氣,廣稱「小閻」。時間一長,都以人名代替村名,與下檸並稱。張、閻二姓,後來敗退……只有來家,人丁旺盛,久傳不衰。…… 來姓是不是山西洪洞縣移民?說法不一.根據來應元(90歲)、來天均、來石固共同回憶、判斷,來姓不屬於大槐樹下移民,其理由有三:一、從老爺廟石碑分析。村東北五百多米處有一老爺廟,上層塑著關羽的坐像,石梯十八階,鋪得非常講究,是李自成在河南那年修建的。有一石窯爐是清同治十二年刻鑿的。下層立一建廟石碑,捐資者90是來姓。石碑立在本村老爺廟內,若來姓是洪洞縣移民,在碑文中一定會加以敘述,未敘述,就不會是洪洞縣移民。二、爺爺堂古柏可證明。村中爺爺堂邊,長一株兩人合抱不嚴的古柏,其歷史千年以上。而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下移民令,至今只有610年。三、官墳古柏也可作證。在村東南處(鐵王河村東)是來家的「官墳」,墳內曾長柏樹幾十棵,大的樹齡在700年以上。原來來氏,分為七門。大門遷住盧氏村官附近,遷走時潛帶「來氏家譜」,至今追查不回。 來氏受姓 公元前十六世紀,夏王桀殘暴無道,眾叛親離。商湯帶領一些諸候,發兵攻打夏桀。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壽縣東南),被商湯軍隊追趕後俘虜。商湯將夏桀囚禁於南巢的亭山。後夏桀亡,商湯大勝,把山東萊州分封於各諸侯。到了春秋魯襄公六年,萊國(今山東黃縣東)被齊侯所滅。從此即以國為氏,去草為「來」。這是來氏受姓的一說,《來氏家譜》持此說,後二十二世孫來鴻瑨撰《來萊辨》以駁正前說,並稱「來氏子姓,系出於郲。」 來氏受姓,早於我國宋代的《百家姓》,它雖然被摒於《百家姓》之外,但是來氏後裔遍布世界,許多著名姓氏書都備載來氏淵源。 大量的史料表明,來氏系出於殷人玄鳥之裔,他以王侯將相世系蟬聯。同虞帝後裔的姚姓、黃帝後的姜姓、周王後裔的姬姓一樣,是我國的華夏族的「子姓」。 來氏歷經戰國、秦朝。齊國時有來章,楚國有來英。西漢時的來歙,因征隴蜀有功,封為征羌侯。三國時的來敏,官典學校尉。來軍為羌維參軍。隋朝的來護兒官至泉州刺史。唐朝來恆為中黃門侍郎,來濟為唐高宗永徽時中書侍郎兼弘文館學士。宋代有來之邵,字德高,哲宗朝為殿中侍御史。來子時,字以中,紹興初授袁州通判兼勸農營田事,他的孫子來廷紹,為蕭山來氏始祖。來氏南遷蕭山定居長河 公元1138年,宋高宗正式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為南方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勞動力,促使南宋社會經濟的較快發展。嘉泰二年(1202年),蕭;山始祖來廷紹,出任紹興府事。渡西陵時得了急病,未赴任而卒於蕭山祗園寺僧舍。葬:在蕭山湘湖方家塢。南宋大名鼎鼎的愛國詩人辛棄疾給他撰寫墓誌銘:「來廷紹,字繼先,號平山,原籍河南鄢陵縣,為蕭山長河來氏之祖。紹興二十年(1150年)六月」生於江西袁州。」那時,南宋王朝苟安於江南,當權者終日沉湎於聲色•,半壁江山淪於敵手,中原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廷紹…「幼負奇才,忠憤激烈」,常念祖宗之恥未雪,時時不忘中原的河南故都,故自號思洛子,但壯志未酬而身先死。 來廷紹曾結識比自己年長8歲的唯物主義思想家陳亮,經常在一起議論國事,多次促陳詣闕上書,提出改革政治、經濟、軍事的方案,均未被採納,而「朝廷惡其切直」。自此以後,廷紹晦跡讀書,志益奮激。紹熙四年(1193年)和陳亮同中進士,當時的士大夫都說:「來、陳俱登第,恢復有期矣!」但不幸的是陳亮未及上任而卒,使廷紹失去了親密戰友。欣慰的是,兩年後,廷紹又結識了大詞人辛棄疾。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居士,濟南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一生主張抗金,對妥協投降謬論力加駁斥,寫下了大量豪情滿懷、慷慨高歌的詞篇。這些詞充分反映了他渴望揮師北伐,恢復中原,實現祖國統一的愛國熱忱。這對來廷紹感染很大。辛棄疾也非常佩服來廷紹的愛國之情:「慶元龍飛,始交於予。予愛其忠義,戀戀如骨肉」。 慶元五年(1200年),辛棄疾任浙東安撫使,來廷紹出任朝散郎直龍圖閣學士。翌年,廷紹以宣奉大夫出知紹興府,辛棄疾非常高興,喜曰:「來君來,事濟矣,祖宗恥,可雪矣!」但還未出任,就在蕭山病倒,而且病情十分嚴重。嘉泰二年(1202年)十二月十五日病歿於蕭山祗園寺,享年53歲。來廷紹曾在病中,仍未忘懷故國,作《祗園臨終詩》一首: 病卧僧房兩月多,英雄壯氣漸消磨。 昨曾飲葯疑嘗膽,今天披衣似挽戈。 吩咐家人扶旅櫬,莫教釋子念彌陀。 此心不死誰如我,臨了連呼三渡河。 來廷紹死後,葬於湘湖方家塢。由其子師安、師周延請辛棄疾為父作墓誌銘。辛棄疾懷著極為悲痛的心情撰寫了墓誌銘:「又卒矣!嗚呼,豈天下之不欲賓士天下也哉! 不然,胡為來、陳相繼而歿,已焉哉!」(註:陳指陳亮)。墓誌銘分為志和銘兩個部分,其銘曰: 壯志憤憤兮扶社稷, 忠誠烈烈兮貫金石。 懷抱鬱郁兮未獲伸, 友義思思兮同扶策。 皇天不整兮奪其年, 國步艱難兮誰共力。 湘水蒼蒼兮蔭佳城, 千秋迢迢兮知來宅。 辛棄疾所作的墓誌銘概述了來廷紹一生的經歷,充滿著對死者高尚氣節的頌揚和悼念,寄託了作者對來氏的哀思、懷念和崇敬。再者,墓誌銘中「慶元龍飛,始交於予。予愛其忠義,戀戀如骨肉」充分說明了辛棄疾與來廷紹的深厚友情。(註:慶元為宋寧宗年號,公元1195年)來廷紹病故,由他的長子師安守墓,占籍蕭山,卜居冠山之陽。師安在蕭山長河,生下七個兒子,存三人:大德、大震、大圭。 長河為蕭山西部古鎮,北濱錢塘江,東鄰鐵陵關,西連浦沿鎮、聞堰鎮,南通湘湖水。冠山海拔16l米,是長河的象徵。蕭山來氏的祖先就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興旺發展。來師安之「占籍蕭山,卜居冠山」,這是來氏在蕭山定居的奠基之始。這種說法一直流傳到現在。 按大宋王朝「限田定製」,紹興府事來廷紹可應得「限田」百畝之數。但是,到了他孫子一代,即來長河十二三歲時,這百畝「限田」僅有七畝。由於本地豪民孔德祖「陰萌嫉妒」、「妄意生事」、「擅行科率」,竟把來長河這僅有的「七畝」田,也勒令「出助役田」。這一惡劣行徑,致使來氏無法在蕭山立足。當時來長河雖然尚未成年,但為了不受孔德祖之辱,在他的內侄邱本高、眷弟任庸相和國子監助教曲江張經的支持下,「持祖父誥敕陳訴」,經都司、憲台判定,孔德祖已構成「科勒役田」之罪,並勒令其「不得再有妄意生事……」 上述「役戶孔德祖妄自科率,脅勒大德出助役田」一案,轉縣審理台判執行後,使當地豪族對這個南遷的來氏不敢再輕舉妄動了,成了民間傳說中的「飛來鳥戰勝地頭蛇」的故事。 據邱本高的《宋處士長河散人來公墓誌銘》、張經和任庸相的《附限田狀並二跋》語雲:「元貞二年歲次丙寅二月初一日,君子來公年七十有二……而亡。」「公諱大德,字維守」,「大父廷紹」,「父師安,娶李氏,生七子.公則長男也」,「自七八歲,則明敏嚴飭,無復童心。十二三則溫良正直,有成人之德。」「里有豪民孔德祖,科勒役田。公持祖父誥敕陳訴。明證罪惡,人咸直之……」 這段「志文」和「跋文」,不但表明了來氏在蕭山的權力地位得以確認,而且還給沒有入《百家姓》的來氏留下一個空間,保障了南遷到蕭山的來氏繁衍發展的自主性。 來長河未出世之前,蕭山以西七里的地方,稱「夏孝里」、「夏孝鄉」,長河公出世後,人們便用他的名字更換了「夏孝里」、「夏孝鄉」的地名,稱之為「長河」。 長河古為越地,周秦以來為會稽郡所屬,隋唐以降為越州永興縣屬地,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始有鄉的建制,明清以後隸屬於紹興府蕭山縣,民國仍之。建國以後蕭山劃為杭州市屬縣,長河則為杭州蕭山屬鎮,1996年又劃為杭州濱江區所屬。 遷蕭前鄢陵來氏五代 蕭山來氏的祖先起源於河南鄢陵(鄢陵是春秋時鄭伯克段於鄢的故地),據《蕭山來氏家譜》記載:來氏河南五世如下: 第一世:來大戶,字仲實,宋開封府鄢陵縣咸平鄉淮安里人,配李氏,子一,名為來之邵。 第二世:來之邵,字德高,哲宗朝為殿沖侍御史,落職知英州,配高氏,子一,名為來時。 第三世:來時,字以中,紹興初以李光推薦,授予袁州通判兼勸農營田事,因李光與秦檜議事不合,秦檜諷御史何鑄劾光謫瓊州,時亦遭貶,配錢氏,子一,名為梁叔,卒年五十四。 第四世:來梁叔,字國材,以父為秦檜所抑,隱居不仕,配王氏,子一,名為廷紹,卒年五十八。 第五世:來廷紹,字繼先,即遷居蕭山為第一世祖。 來廷紹這一支,估計是宋朝南渡時的隨遷戶。他的祖父來時,宋高宗紹興初年曾;在江西袁州任官,廷紹即在紹興二十年(1150年)生於袁州,寧宗慶元六年(1201年)廷紹被任命為紹興知府,從杭州渡江至蕭山西興時得急病,未能赴任,卒於祗園寺,葬於湘湖,直系親屬定居蕭山,奉廷紹為蕭山來氏始祖。當時可能有一部分族人先行至紹興,也就定居於紹興,所以新編《蕭山縣志》在《姓氏》章的《部分大姓來歷》一節中曾有記載說: 「來姓:祖籍河南鄢陵,隨宋室南渡,定居紹興。後分兩支,一在紹興,一居本縣今長河鄉的長河頭,後又分支於今浦沿及聞堰鄉等地。全縣有1.6萬餘人,長河一地即達5000餘人。」 這一記載與我的推測有所出入,縣志認為蕭山來氏是由紹興分支而來,我則根據始祖來廷紹的行蹤認為紹興一支是由蕭山分去,或者說南渡時有一支到紹興,另一支由江西轉蕭山,但因缺乏足夠文獻,只能存疑了。 我過去只從家譜上得知蕭山來氏來源於河南鄢陵,但未作深究,1983年在《蕭山縣志》定稿會上遇到河南方誌學家楊靜琦女士,承相告鄢陵來氏為蕭山來氏之始,並邀任《鄢陵縣志》顧問。1989年我親赴鄢陵,當地修志人員相告,該縣姓氏中確有來姓,其族人多居住於本縣來家村。近年為更多了解來姓,曾函詢鄢陵縣志辦張嘉波主任,經調查後回函相告說:「鄢陵縣城西陳化店鎮丁集村尚有來氏一族聚居,有30餘戶,200餘人,但始居年限不詳。估計兩種可能,一是南宋時鄢陵來氏南遷蕭山時所遺留,一是後來又由蕭山遷還河南的一支。」 總之,河南既是蕭山來姓的始源,也是蕭山來氏繁衍外省的重要省份。
⑧ 獅子頭的來歷
「獅子頭」,即揚州話說的「大斬肉」,北方話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據說它的「遠祖」是南北朝《食經》上所記載的「跳丸炙」(《齊民要術.炙法第八十》)。
史書記載,當年隋煬帝帶著嬪妃隨從,乘著龍舟和千艘船隻沿大運河南下時,「所過州縣,五百里內皆令獻食。一州至百輿,極水陸珍奇」(《資治通鑒》)。楊廣看了揚州的瓊花,特別對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十分留戀。回到行宮後,吩咐御廚以上述四景為題,製作四道菜餚。御廚們在揚州名廚指點下,費盡心思終於做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芽雞條和葵花斬肉這四道菜。楊廣品嘗後,十分高興,於是賜宴群臣,一時間淮揚菜餚風行朝野。
到了唐代,隨著經濟繁榮,官宦權貴們也開始講究飲食。有一次,郇國公韋陟宴客,府中的名廚韋巨元也做了揚州的這四道名菜,並伴以山珍海味、水陸奇珍,令賓客們嘆為觀止。當「葵花斬肉」這道菜端上來時,只見那巨大的肉團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絕倫,有如雄獅之頭。賓客們趁機勸酒道:「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應佩獅子帥印。」韋陟高興地舉酒杯一飲而盡,說:「為紀念今日盛會,『葵花斬肉』不如改名『獅子頭』。」一呼百諾,從此揚州就添了「獅子頭」這道名菜。
清代,乾隆下江南時,把這一佳餚帶入京都,使之成為清宮菜之一。嘉慶年間,甘泉人林蘭痴著的《邗江三首吟》中,也歌詠了揚州的「葵花肉丸」。其序曰:「肉以細切粗斬為丸,用葷素油煎成葵黃色,俗名葵花肉丸。」其詩雲:「賓廚縷切已頻頻,團此葵花放手新。飽腹也應思向日,紛紛肉食爾何人。」
隋煬帝楊廣,到揚州觀看瓊花以後,留連江南,觀賞了無數美景。他在揚州飽攬了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以後,對園林勝景,贊賞不己,並親自把四大名景更名為千金山,帽兒墩,平山堂,瓊花觀。回到行宮之後,又喚來御廚,讓他們對景生情,做出四個菜來,以記念這次的江南揚州之行,(古時有用菜餚仿製園林勝景的習俗。)御廚費盡心思,做出了四樣名菜。這四個菜時1松鼠桂魚, 2金錢蝦餅,3象牙雞條,4葵花獻肉。楊廣品嘗以後,非常高興,於是乎,賜宴群臣,一時間成為佳餚,傳遍江南。官宦權貴宴請賓客也都以有這四個菜為榮,奉為珍品。
到了唐代,更是金盤玉膾,佳饌俱陳。這一天,郇國公宴客,命府中名廚韋巨元做松鼠桂魚, 金錢蝦餅,象牙雞條,葵花獻肉四道名菜,並伴有山珍海味,水陸奇珍。賓客無不嘆為觀止。當葵花獻肉一菜端上時,只見用巨大的肉圓做成的葵花心,美侖美奐,真如雄獅之頭。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賓客勸酒道:「公應佩九頭獅子帥印。」郇國公舉杯一飲而盡,說「為紀念今夕之會,葵花肉不如改為『獅子頭』。」自此維揚名菜,又添一道「獅子頭」,紅燒,清蒸,膾炙人口。(千龍社區 )
⑨ 響水名字由來
水是人類生存的命脈。遠古之人,依水而居,逐步繁衍。從歷史地理發展可看出:兩山之間有大川,兩川之間有大山,有高山必有河流,有河流就有人居,有人居就有流通,有流通漸成城鎮。許多城鎮的名稱由此而多帶水字,江蘇的蘇北地區縣(市)名帶水情況尤為普遍。這正是地名學中和水利史學中值得研究的一個現象。
蘇北的縣(市)名稱由來一般分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以水直接命名的:
響水,1966年建縣,因縣城駐響水鎮,濱臨灌河,河床深闊,潮水漲落時水位落差大,支流匯入跌水聲轟響,故名響水。
沛縣,古代為沛澤,秦王政24年(公元前223年)置沛縣。
新沂,1949年析置,名曰新安,治所位於總沭河右岸的新安鎮。新沂河工程完成後,1952年9月更名新沂縣。
灌雲,1912年建縣,因境內南有大川灌河,北有雲台山,定名灌雲。
灌南,全境屬於灌河流域,且位於灌雲縣之南,故名灌南。
漣水,因水得名,漢元狩六年(前117年)設置淮浦縣,因位於淮河之濱。隋開皇五年(585年)因縣境有漣河(又名漣水,為沭水入淮的一支)而更名漣水。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升漣水縣為安東州,後廢州為縣,因與遼寧省安東同名,1914年仍名漣水縣。
淮陰,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置縣,因其治所位於淮河南岸(今淮陰縣碼頭鎮附近)取古語水之南為陰命名淮陰。歷史上行政區劃幾經變遷,名稱也多有變更。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於淮陰北境置清河軍,三年後地入元,改清河縣,因其治所位於大清河(泗水過泗陽三岔分兩支,一曰大清河,一曰小清河)口得名。此後數百年中,淮陰故城受洪水威脅,日益荒涼。清乾隆27年(1762年)縣治遷清江浦。因與河北省清河縣同名,1914年復改名淮陰。
沭陽,位於沭水北岸而得名。古有厚丘、建陵、陰平、下城、臨查、懷文、服武等名,東魏武定7年(549年)設沭陽郡,北周建德7年(578年)改沭陽縣沿用至今。
泗陽,古為 猶國地,漢元鼎元年(前116年)置泗陽縣,因位於泗水北岸而得名。古泗水由成子窪入淮河,泗陽城位於今新袁鄉東境於泗水北岸。北宋時,把這"夾岸桃花無雜樹,良田桑竹果香湖"的地方改為桃源縣,1914年,因與湖南桃源同名,復稱泗陽縣。
泗洪縣,古為徐國地,又歷經虹鄉、虹縣、虹州的變遷,1949年建縣,因境內有古泗州城(今江蘇淮河大橋西端,盱眙縣城淮河對岸)和洪澤湖,縣名取其首字為泗洪縣。
洪澤縣,1956年因湖置縣,因水得名。古代沒有洪澤湖,有破釜澗、白水塘、富陵湖、泥墩湖、萬家湖羅列淮河右側,隋大業12年(616年)煬帝楊廣游幸江都,道以破釜澗,久旱遇雨,改名洪澤浦,洪澤之名始見記載。
金湖縣,1960年4月置縣。境內湖泊眾多,界首湖古名津湖,且境內有大、小金溝,取名金湖。
射陽縣,1949年3月建射陽縣,因其境內有射陽河並處於該河的海口而得名。亦說公元前201年劉邦曾於射陽湖(今寶應、淮安、建湖縣境)北置射陽候國,惠帝3年(前192年)國除改射陽縣,今沿用古名。
邗江縣,1956年置縣,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北進中原與齊魯爭霸,"城邗、溝通江淮",自蜀崗腳下開邗溝至末口入淮,名邗溝(又名邗江、韓江)縣,因水得名。
二是因地處江湖河海之濱而定名的:
東海,秦時名朐縣,屬郯郡,劉邦改郯郡為東海郡,因東臨大海而得名。南北朝宋泰始7年(471年)始設東海縣。
濱海,因縣境濱臨黃海而得名。濱海成陸較晚,黃河奪淮以前,海岸在響水縣西境雲梯關,濱海為水域,黃河奪河以後,海岸線向東延伸60多公里,1949年11月建縣。
建湖:1941年9月建縣,初名建陽縣,因境內有鎮名建陽而得名。後因與福建省建陽縣重名,又因縣治設在湖垛鎮(今建湖鎮),於1951年7月更名建湖縣。湖垛鎮因居射陽湖東部,西塘河西流淤積成一土垛,長約3里,故名湖垛,1966年改為建湖鎮。
江都,公元前209年,項羽率江東八千弟子兵渡江至廣陵,憑"江"而都,故名江都。
揚州,"州界多水,水揚波"故名揚州。
靖江,明成化7年(1471年)置縣,因地處江海門戶,"捍衛全吳,屹然重鎮",故名靖江。
如皋,東晉義熙7年(411年)建如皋縣。據《太平寰宇記》載:"縣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港側有如皋村,縣因以為名"。如:往也,皋:水邊的高地,如皋南臨長江,為長江邊的高地。
東台,建縣於清乾隆33年(1768年)。古代,東台地區時陸時海,為一片澤地,范公堤建成後,堤西為里下河地區,以東在黃河奪淮後,泥沙沉積,自西向東看,為較高且平坦的地勢,故名東台。
通州,南北朝時為長江口的一個沙洲,名壺豆洲,後改為胡豆洲。五代時取"海疆平靜"之意,稱靜海鎮,後周顯德4年(958年)建城,稱靜海軍,後改通州,意為水上交通方便。民國初廢州立縣,並為區別於河北(今屬北京郊區)通州,稱南通縣。
海門,後周顯德4年(958年)設縣,意為江海門戶。
啟東,漢以前這里是江口海域,唐初江口漲出東洲和布洲,五代屬海門縣,元至正中至清熙初,又為大海風潮所毀,今通呂公路以南部分都淪為大海,雍正乾隆以後,又逐漸復為桑田,後沙洲漸漲,與大陸相連,並逐漸向東延伸,1928年設縣,有"啟吾東疆"之意,便名啟東。
江浦:明洪武9年(1376年)置江浦縣,浦,水邊。"大江限其前,滁河控其後,崇山峻嶺亘其中,為水陸要沖,金陵門戶"。或謂"京都拱衛",朱洪武劃置江浦就是為加強京城防衛。
三是因洪水常泛祈求安寧而定名的:
睢寧,古為取濾國地,公元前202年劉邦時置睢陵縣。後幾經變遷,曾名北陵、凌、晉陵、取濾等縣。濉水古為泗水支流,經取濾至宿遷的小洋口入泗。漢初為黃河犯淮時所淤,群眾長期顛沛流離,此後600年無縣,金興定2年(1218年)恢復縣制,定名"睢寧",祈求"濉水不再為患,生活安寧"。
淮安,秦為淮陰縣地,漢元狩6年(前117年)析置射陽縣,此為淮安建縣之始,東晉義熙7年(411年)設山陽郡、山陽縣,治所在今淮安城,位於淮河山陽灣的南岸,邗溝入淮口(古稱末口),隋初廢郡置楚州。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楚州軍民不堪官府壓迫,起義反抗,火燒州城。遂將山陽改名淮安,祈求淮地安寧之意。無代仍名山陽縣,1912年因與陝西省山陽縣同名,復稱淮安縣。
阜寧城原名廟灣,因地處射陽河灣道處,其北岸有真武廟,故名廟灣。明萬曆23年(1595年)築廟灣城防倭寇侵犯,因城位於射陽河左(北)岸,據"左埠右邑"之說,稱之謂埠,清雍正9年(1731年)取其土埠安寧之意,改廟灣為阜寧。
海安,東晉義熙7年(411年)設寧海縣,唐景龍2年(708年)置海安縣,取"大海不揚波,海水永不泛濫"之意。
四是縣名雖不帶水但與水有某種聯系的:
鹽城,始建於西漢元狩四年(前119年),因漢初這里已"煮海(鹽)利興,穿渠通運",故名鹽瀆(瀆:水道;溝瀆)東晉義熙7年(411年)改為鹽城。
盱眙,秦置盱眙縣,許慎《說文解字》:"張目為盱,舉目為眙",因縣治所設在聖人山上(今盱眙城以北20里),登山臨淮,可以登遠眺淮河風光。
宿遷,春秋時為 猶、鍾吾兩個小國地,秦實施郡縣制,分屬下相、凌縣,西漢時廢凌縣存下相,因治所在相水下游的相水傍(今宿遷雙庄以東的古城),故名下相。後為水所淹。東晉義熙元年(405年)改下相為宿豫,治所設置於今泗陽縣鄭樓鄉古城村在泗水邊。為管理泗水漕運,北周宣政元年(578年)設泗州,治所設於宿豫縣城,據《無和郡縣志》:唐開元23年(735年),州、縣治為泗水所淹,且汴河漕運已漸漸代替了泗水,泗州治向南遷至汴河口的臨淮縣,與盱眙隔淮相望(在今盱眙縣淮河鄉城根村,江蘇淮河大橋西端)。宿豫縣也因之遷至今宿遷附近的泗水邊,"界於徐、泗二洲距離相等之處"。20多年以後,於唐寶慶元年(762年)為避代宗李豫之諱,改宿豫為宿遷。元陳孚有《古宿遷》詩二首:"淮水東流古宿遷,荒效千里絕人煙,征衫不脫夜無寐,舟在西風亂荻邊"。"日落狐鳴野草黃,雁飛無數水茫茫,疏星野火寒沙上,知是何年古戰場?"由是可知,宿遷的遷城,與水有關,並非附會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