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內黃名字由來

內黃名字由來

發布時間:2021-03-29 08:14:59

『壹』 河南省 安陽市 內黃縣 歷史上 叫什麼

黃縣城舊址(舊縣村),清咸豐11年(1861年)築寨圍,周長9華里18步,更名「古風鎮」。民國時期為三區區公所駐地。新中國建立後,為內黃縣第二區區公所駐地。1957年撤區並鄉,建立區級建制的東庄鄉和新張鄉。1958年合並為東庄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東庄鄉。1987年撤鄉建鎮。

『貳』 河南省滑縣由來

滑縣目錄
地理位置:
氣 候: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科教文衛:
滑縣經濟:
滑縣歷史: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滑縣位於豫北平原,屬安陽市管轄,與濮陽、延津、浚縣、長垣、封丘、內黃接壤。縣城道口鎮南距鄭州市153公里,北距安陽市70公里,東北距濮陽市53公里,西南距新鄉市70公里,西北距鶴壁新市區25公里。全縣面積1814平方公 里,耕地面積171萬畝。轄10鎮12鄉,1020個行政村,總人口12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3萬人。
[編輯本段]氣 候:
氣候濕潤,雨量較充沛,平均氣溫13.7度,平均降水量634.3毫米,日照2365.5小時,無霜期201天,適宜 小麥、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紅薯等農作物生長。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滑縣之名始於明洪武七年(1374年)。至於「滑」,蓋因滑台城而得名。《重修滑縣志》記載:「周公次八子伯爵封於滑,為滑伯。」滑伯本姬姓,後裔改為滑氏。《元和志》雲:「滑氏為壘,後人增以為城,臨河有台,故曰滑台城。」《水經注》曰:「舊說,滑台人自修築此城,因以名焉。」
秦漢之時,滑境稱白馬縣,隸屬東郡。隋明至初,滑縣稱滑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廢白馬縣入滑州。七年降滑州為滑縣。清雍正三年,滑縣改屬河南衛輝府。中華民國3年(1914年),裁並府、州,滑縣隸屬豫北道。17年,改屬河南省第三行政區劃專區。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1月,縣政府自萬集村遷至道口鎮,隸屬平原省濮陽專區。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滑縣復歸河南省,仍屬濮陽專區。1986年2月,改屬安陽市。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滑縣縣轄10鎮(道口鎮 城關鎮 白道口鎮 留固鎮 萬古鎮 高平鎮 上官鎮 牛屯鎮 王莊鎮 老店鎮)12鄉(棗村鄉 四間房鄉 八里營鄉 趙營鄉 大寨鄉 老廟鄉 桑村鄉 慈周寨鄉 瓦崗寨鄉 焦虎鄉 半坡店鄉 小鋪鄉),1020個行政村,總人口12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3萬人。
道口鎮 代碼:41000
2006年,轄10個村:東關村、五星村、河西村、順南村、順北村、南街村、西街村、程文庄村、白庄村、軍庄村。
城關鎮 代碼:41001
2006年,轄76個村:一街村、二街村、三街村、四街村、五街村、七街村、八街村、九街村、韓庄村、趙庄村、寺庄村、前屯村、孫庄村、暴庄村、胡庄村、大景庄村、雙廟村、沙河頭村、焦庄村、三里庄村、東孔庄村、北滹沱村、盧庄村、耿園村、五里鋪村、董西南村、東唐村、小滹沱村、西唐村、軍旅庄村、東林頭村、西林頭村、中屯村、劉庄村、史庄村、謝庄村、安庄村、宣武村、薛庄村、什牌村、董西北村、董東村、北董固村、朱庄村、東關村、辛屯村、蘇庄村、前景庄村、後屯村、賈固村、野店村、沙沃村、大呂庄村、張庄村、小西關村、大西關村、南關村、北關村、睢庄村、史固村、雙村營村、珠照村、北孔庄村、牛庄村、東小庄村、北苗固村、南苗固村、寺東村、大滹沱村、張固村、孔林頭村、大林頭村、康莊村、西小庄村、夏庄村、劉店村。
白道口鎮 代碼:41002
2006年,轄46個村:白道口村、西英公村、東英公村、韓河京村、李河京村、王河京村、前吾旺村、後吾旺村、秦劉拐村、周街村、前安村、民寨村、許村、楊店村、後安村、西河京村、李村、蔡胡村、王莊村、前趙湖村、後趙湖村、張庄村、馮庄村、大留營村、劉營村、西桃園村、東桃園村、東安村、西安村、郝村、黃村、崔郭庄村、北留村、前留村、郭留村、孟村、西小寨村、東小寨村、六十婆村、石佛村、溫村、周村、馮村、李營村、李虎寺村、陳營村。
留固鎮 代碼:41003
2006年,轄71個村:東留固村、西留固村、倪村、白馬牆村、沙沃村、東庄瑩村、中庄瑩村、前庄瑩村、後庄瑩村、中周村、西琉璃村、路安村、路營村、李庄村、耿庄村、東冢頭村、西冢頭村、程新莊村、尹新莊村、楊新莊村、王新莊村、岳庄村、溫庄村、前庄村、柳沈村、沙崗村、周庄村、前五方村、後五方村、東盤邱村、西盤邱村、東信都村、中信都村、西信都村、小寨村、小營村、武庄村、周村、楊庄村、前范寨村、後范寨村、牛星邱村、馬庄村、第二寨村、寺後劉村、張庄村、康莊村、西王莊村、杜星落村、李星落村、陳星落村、武星落村、付集村、橫村集村、前橫村、西橫村、第三營村、沿村、東雙營村、中雙營村、西雙營村、許營村、王里村、東付村、中付村、西付村、東尖庄村、西尖庄村、大王莊村、南新莊村、北尖庄村。
上官鎮 代碼:41004
2006年,轄57個村:上官村、陶家村、韓新莊村、丁庄村、東山峰村、中山峰村、前山峰村、西山峰村、袁庄村、胡庄村、干後村、干東村、干西村、干前村、河道村、西太和村、吳村、東太和村、西合村、華家村、趙庄村、逯堤村、永興營村、劉庄村、牛屯村、關帝廟村、蘭二村、蘭一村、蘭三村、郭固營村、西街村、車街村、後劉村、南北街村、大槐樹村、孟庄村、謝寨村、魏寨村、民王莊村、丁寨村、武安寨村、魯西村、魯中村、魯東村、閆柳里村、姬柳里村、殷柳里村、陸合村、李陽城村、崔陽城村、徐陽城村、郭新莊村、郝一村、郝二村、郝三村、趙關庄村、焦二寨村。
牛屯鎮 代碼:41005
2006年,轄68個村:東街村、北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小庄村、周王莊村、高營村、李建村、河東灣村、老灣村、雪坡寨村、馬居寨村、於村、沙圪當村、白馬寺村、懋德林村、鄭庄村、西楊庄村、黃營村、大班村、小班村、高班村、杜庄村、齊庄村、鴨固集村、王鴨固村、後鴨固村、馮付村、寨外村、前樊村、何庄村、東楊庄村、張營村、米庄村、後寺村、前寺村、大王莊村、後街村、位園村、尹庄村、蘆村、暴庄村、徐庄村、前街村、聶家寨村、小王莊村、蔡村、晉營村、賀林村、丁林村、西常村、東朱村、大王村、小王村、王村、雙獅村、東姜村、馬小集村、尚劉庄村、前馬村、後馬村、大馬村、馬圪當村、西姜村、宋林村、申林村、程坡寨村、車夫屯村。
萬古鎮 代碼:41006
2006年,轄42個村:東萬古村、西萬古村、馬成精村、忠厚村、辛寨村、范寨村、蘇庄村、郭庄村、武庄村、史寨村、玉駕庄村、王莊村、寺台村、東喬庄村、西喬庄村、穆營村、東雙庄村、西雙庄村、東九營村、西九營村、今古營村、棘馬林村、新莊村、胡營村、雙井村、張營村、劉營村、徐王營村、李寨村、張庄村、杜庄村、風亭村、把里村、東妹村、中妹村、西妹村、袁庄村、梁村、前營村、後營村、田莊村、樵邱村。
高平鎮 代碼:41007
2006年,轄48個村:高平集村、西高平村、有里村、蒙堤村、蔣堤村、李堤村、前子廂村、後子廂村、宋子廂村、三教堂村、梁北村、梁東村、梁西村、東起寨村、西起寨村、牟家村、河門頭村、前侯村、後侯村、石營村、張庄村、張堤村、張八寨村、趙庄村、前留寨村、後留寨村、東留寨村、同崗村、前禹村、東吳村、後胡村、葛村、後謝村、雷庄村、崔寨村、冉固村、苗東村、苗西村、西大廟村、苗前村、東大廟村、中大廟村、馮譚村、周譚村、劉譚村、肖譚村、前趕鵝村、後趕鵝村。
王莊鎮 代碼:41008
2006年,轄39個村:莫庄村、豆庄村、前王莊村、後王莊村、車店村、魯庄營村、耿庄村、劉草灘村、郭草灘村、閆村、古岸村、北草灘村、沙北村、沙南村、西沙店村、沙東村、堤南村、路庄村、大柳樹村、龍村、汪店村、仝庄村、馮庄村、高郎柳村、郎柳集村、柴村、謝道口村、西申寨村、柳圈村、東申寨村、前邢村、後邢村、董村、小屯村、南村、什集村、新集村、丁堤口村、邢行村。
老店鎮 2007年,老店鄉撤鄉改鎮。
2006年,老店鄉(代碼410526207)轄60個村:老店集村、西老店村、小屯村、東馬庄村、桑寨村、落寨村、岳村集村、東悅庄村、東岳村、第三營村、王岳村、青口村、前小庄村、後小庄村、小石庄村、西杏頭村、東杏頭村、常屯村、張庄村、東馬胡村、西馬胡村、前馬胡村、西呂庄村、譚集村、泥馬廟村、青庄村、田莊村、耿范村、蘆外村、蘆內村、王會村、白露村、曹固營村、河東村、大石庄村、小道口村、李井村、劉庄村、東呂庄村、馬蘭村、堯頭村、曹固村、焦庄村、長屯北街村、長屯南街村、吳河寨村、物頭集村、前物頭村、高庄村、小西南村、安上村、火店村、王新莊村、馬村、西馬庄村、任庄村、畢庄村、齊寨村、後物頭村、西悅庄村。
棗村鄉 代碼:410526200
2006年,轄40個村:滑古營村、牛庄村、小營村、什庄村、南留村、張古村、黃庄村、馮庄村、袁營村、井庄村、八里鋪村、西營村、於村、後村、南屯村、溫庄村、馬庄村、大屯村、靳庄村、付庄村、油坊村、堤上村、魚池村、胡井村、閻庄村、白庄村、耿庄村、西姜庄村、東姜庄村、宋林村、閻樓村、焦樓村、大羅村、湯營村、焦村、任屯村、西徐營村、東徐營村、棗村、新莊村。
四間房鄉 代碼:410526201
2006年,轄27個村:大呂庄村、魏南呼村、李南呼村、九間房村、曹村、四間房村、潘寨村、肖村、唐爾庄村、西呼村、北呼村、東呼村、大芬村、高寨村、朱店村、前趙拐村、後趙拐村、潘張村、李寨村、史寨村、花堤口村、王道口村、南召集村、陳庄村、王寨村、王三寨村、馬寨村。
八里營鄉 代碼:410526202
2006年,轄64個村:張苑村、姚寨村、李丁將村、謝寨村、焦庄村、南史庄村、秦庄村、康莊村、張冢上村、趙苑村、黃琉璃村、南楊柳村、西齊繼村、李冢上村、西苑村、郝苑村、東風村、李庄村、東苑村、東官寨村、樊丁將村、陳苑村、方路寨村、西萬集村、西黃店村、肖冢上村、前齊繼村、紅衛村、後營村、衛東村、王苑村、東郭庄村、南琉璃村、北史庄村、劉庄村、西官寨村、後黃店村、後齊繼村、周安上村、劉苑村、祝庄村、鐵爐村、前黃店村、關庄村、小丁相村、東萬集村、粱安上村、相村、前草坡村、付屯村、西郭庄村、孟庄村、楊丁將村、張路寨村、高牆營村、東草坡村、伍縣村、西草坡村、北楊柳村、程丁將村、徐庄村、西路寨村、中苑村、張庄村。
趙營鄉 代碼:410526203
2006年,轄26個村:趙營村、東新莊村、中新莊村、西新莊村、楊庄村、田莊村、蔡營村、邊營村、大王莊村、玉庄村、小韓村、劉庄村、秦寨村、新集村、魏寨村、蘇寨村、牛寨村、西單寨村、東單寨村、店子村、西南庄村、朱寨村、東亂革村、付亂革村、西亂革村、後陳家村。
大寨鄉 代碼:410526204
2006年,轄44個村:沙窩營村、大正村、韓亮村、東馮營村、西馮營村、聯合村、北延屯村、延屯村、大寨村、朱家村、蒲林村、李孤屋村、孟孤屋村、崔孤屋村、輝庄村、丁家村、杜家村、肖家村、東梁家村、西梁家村、馮家村、張家村、盧家村、常營村、小田村、前草坡村、後草坡村、朱草坡村、婁草坡村、段寨村、董寨村、潘家村、郭庄村、汴村、東劉庄村、西劉庄村、袁寨村、崗小田村、李家前街村、李家中街村、李家後街村、山木村、王莊村、張寨村。
桑村鄉 代碼:410526205
2006年,轄34個村:桑村集村、西桑村、南桑村、趙庄村、楊庄村、前胡庄村、後胡庄村、位庄村、孟庄村、華庄村、江馬廠村、前王馬廠村、繩馬廠村、周馬廠村、後王馬廠村、郭馬廠村、回木村、路金德村、賈金德村、李金德村、王金德村、貫道村、甘露村、高齊邱村、位齊邱村、馮齊邱村、北齊邱村、肖齊邱村、陳大召村、柳圍里村、東上村、西上村、楊大召村、邵大召村。
老爺廟鄉 代碼:410526206
2006年,轄58個村:李大廳村、南新莊村、朱庄村、王伍寨村、西大章村、平上村、張戶固村、劉庄村、南戶固村、郝寨村、劉戶固村、曹起營村、南庄村、西中冉村、鄭張街村、馬戶固村、聶庄村、北徐村、南徐村、鄭前街村、陳家營村、黃庄村、趙戶固村、候小寨村、袁小寨村、後石光村、大大章村、玉東村、玉西村、中寨村、西李家村、半坡店村、位庄村、孔村、姬屯村、第六營村、岳營村、南塔邱村、北塔邱村、蘇小寨村、韓小寨村、東大章村、桂庄村、鄭常街村、左庄村、王戶固村、鄭後街村、南屯村、北小寨村、六合村、西塔邱村、東中冉村、前石光村、孫戶固村、三義寨村、冢頭營村、後營村、東庄村。
慈周寨鄉 代碼:410526208
2006年,轄44個村:慈周寨第一村、慈周寨第二村、慈周寨第三村、慈周寨第四村、慈周寨第五村、後趙村、北李庄村、小果園村、高家莊村、尚寨第一村、尚寨第二村、尚寨第三村、郭屯村、西連屯村、東連屯村、棗科村、郝庄村、南尹庄村、前李方屯第一村、前李方屯第二村、後李方屯村、寺頭村、南李庄村、陳魏寨村、前大寨村、中大寨村、後大寨村、牛吳娘寨村、朱吳娘寨村、王吳娘寨村、林自頭第一村、林自頭第二村、西九女崗村、東九女崗村、方易寨村、小崗村、前柿園村、後柿園村、葉河道村、孫白社村、李白社村、毛白社村、閆家莊村、柴胡寨村。
瓦崗寨鄉 代碼:410526209
2006年,轄29個村:瓦崗寨村、東屯村、西屯村、東大操村、西大操村、周道村、赤水村、彭庄村、馬庄村、趙庄村、前百村、後百村、張虎庄村、小范庄村、大范庄村、鄧庄村、魏庄村、新鄉屯村、原東村、原西村、耿庄村、孟一村、孟二村、孟三村、孟四村、東孟村、劉庄村、倫庄村、馮寨村。
焦虎鄉 代碼:410526210
2006年,轄48個村:焦西村、焦劉村、焦王村、焦北東村、焦南街村、焦北西村、緱庄村、暴庄村、崔庄村、趙庄村、郝庄村、姚寨村、陳庄村、蒿庄村、樊庄村、關劉村、關鄧村、前張村、桑科營前街村、桑科營後街村、毛庄村、陶寺村、劉檔村、韓王村、田二庄後孔村、田二庄前王村、游庄村、青庄村、晏口村、滿村、米口村、馬村、東胡村、張胡村、西胡村、雙溝村、何庄村、沙河村、陽兆村、齊營村、祁屯村、鄧庄村、小宿村、曹庄村、小營村、陽店村、屯集村、小井村。
半坡店鄉 代碼:410526211
2006年,轄47個村:南村、半北村、黃塔村、劉堤村、陳玉庄村、程庄村、東孟虎寨村、西孟虎寨村、馬庄村、卜屯村、前營村、後營村、前周村、張庄村、柳村、車村、東常村、西常村、前邵屯村、後邵屯村、位屯村、前安虎寨村、石佛村、緱庄村、嚴庄村、蔣庄村、後安虎寨村、前汪庄村、後汪庄村、沙河村、段屯村、李屯村、古柳樹村、王林村、閆合屯村、零河村、伍官營村、羅堂村、秦屯村、石庄村、杏頭村、東明店村、西明店村、沙滹沱村、孫庄村、東老河寨村、西老河寨村。
小鋪鄉 代碼:410526212
2006年,轄41個村:三村、大鋪村、小鋪村、新莊村、胡營村、姜庄村、界河路村、小武庄村、常庄村、東楊庄村、申庄村、大武庄村、中寺村、牛庄村、楊趙庄村、後寨村、申堤下村、申堤上村、楊公店村、董村、李胡寨村、鄭庄村、東程寨一村、關店村、東程寨二村、西程寨村、前杜庄村、後杜庄村、陳庄村、許庄村、葦園村、大張庄村、前任庄村、後任庄村、薛店村、前油坊村、後油坊村、郭庄村、八里庄村、雙樓村、靳庄村。
[編輯本段]科教文衛:
滑縣有各級各類學校705所,其中普通高中8所,職業高中3所,初中91所,小學60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中小學在校生共241290名。其中高中在校生14535名,普通高中階段在校生11549人,職業高中在校生2986人,初中在校生75523名。小學在校生138120名,其它學校(園)在校生13212名。全縣中小學教職工13186人,其中專任教師9967名。
全縣衛生系統共有27家公立醫療機構,其中包括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中心醫院等3家縣級醫療單位,22個鄉鎮衛生院和縣衛生防疫站、縣婦幼保健院兩家防疫保健機構。擁有1230張床位。全系統1671名衛生工作人員中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735名,具有副高以上職稱者23人,中級職稱者234人,初級職稱者455人。房屋總建築面積90864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3990萬元,萬元以上醫療設備價值866萬元。
[編輯本段]滑縣經濟:
全縣2007年生產總值完成93.84億元,同比增長15.9%, 創13年來最好水平。 其中,第一產業37.16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35.18億元,增長22%;第三產業21.5億元,增長23.9%。三次產業結構達到了39.6:37.5:22.9,是最優化的一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03億元,首次突破兩億元大關,增長23.8%,為歷史上增長最多的一年,其中稅收占財稅總收入的比重達到65.1%,財稅結構也是最優的一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0.3億元,增長42.2%,投資總額是歷史上最多的一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6億元,增長18.5%, 為11年來最好水平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57.6億元,較年初增加6億多元,是歷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0.68元,增長21.7% ,增幅是5年來最高的一年 。農民人均純收入4009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7元,增長19.4%, 是12年來的最好水平 。
[編輯本段]滑縣歷史:
翟 讓(?~617),字子謙,出生於東郡韋城(今縣城東南妹村)一個農民家庭。少時父母雙亡,讀書不多,卻練就一身好武藝,教了不少徒弟,愛打抱不平,在百姓中威望很高。官府為利用他的武藝和威望,邀他在東郡(郡治在白馬)衙門里當法曹(管理刑獄的小吏)。他為人忠厚,胸懷坦盪,光明磊落,剛直不阿,頗孚眾望,交有不少知心朋友。
楊廣稱帝後,賦稅繁重,徭役頻仍,加上黃河泛濫,民不聊生,很多農民因對隋朝不滿。隋大業七年(611年)春,翟讓便同兄翟弘、侄兒摩侯、街坊王儒信等一些青壯年,奔向距家鄉40里的瓦崗寨舉行起義。同郡人單雄信和翟讓原是好友,聽到翟讓起義的消息後,在本鄉召集一些青少年,投奔瓦崗寨。徐世績(字懋功),也帶著一些青少年投至翟讓麾下,加入義軍。瓦崗寨附近賈家樓(今滑縣赤水村西)人賈雄,雖出身於富門、卻同情貧民,不滿隋王朝的黑暗統治,被翟讓聘為軍師。
翟讓創建的瓦崗軍,西征不到半年,已擁兵數十萬,占據中原大部分地區。為團結各地義軍。共同推翻隋王朝,急需建立自己的政權。此時,李密為奪取義軍最高領導權,暗中運籌,托翟讓的老友賈雄、王伯當出面, 說服翟讓推舉他為主。翟讓以大局為重,把瓦崗軍帥位讓給李密。
李密為了奪權,殺害翟讓,嚴重地削弱了瓦崗軍的戰鬥力。不久,瓦崗軍被王世充擊潰,翟讓所建立的瓦崗軍至此失敗
李 文 成(?~1831),出生於滑縣謝家莊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少年喪父,自幼從兄學木工,因排行第四,人稱「李四木匠」。家中田少瘠薄,故靠做工維持生活。他曾入塾就讀,但不嗜五經四書,專研算術,酷愛天文。
文成參加了反清秘密組織 —八卦陣。因他為人正派,辦事公道,很受教中群眾擁護,被推為教主,「兼掌九宮,統管八卦」成為「八卦教魁」。
在起義准備過程中,文成特意將八卦教改名為天理教。為籌集起義經費,要求參加天理教的人先向教會繳納一些錢糧,稱為「種神錢」,也叫「根基錢」。明確規定:每錢百文,許地一頃;糧食數石,許給官職。這一做法在群眾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廣大農民紛紛入教。嘉慶十八年,旱災嚴重,廣大農民生活無著。文成認為發動起義的時機已到,遂於八月初在道口召開第三次首領會議,定於九月十五各地同時起兵。
嘉慶十八年九月七日,李文成領導的天理教農民起義正式爆發。起義軍佔領滑縣城,李文成在滑縣建立農民革命政權,稱「大明天順李真主」。
起義軍的攻勢嚇壞了嘉慶皇帝,他急令楊芳、特衣順保、色爾袞、德寧阿帶領黑龍江、吉林等地的馬隊尾追義軍;李文成指揮部下,同敵人展開肉搏巷戰。經過激戰,因寡不敵眾,文成毅然下令舉火自焚,他和50多位將士「群相擁抱而死」,李文成領導的天理教農民起義失敗。

『叄』 內黃的田氏和豆公鄉名字的來歷

1、魏文侯時有個樂人名叫竇公,他的後裔用他的名字作為姓氏。竇公氏曾居住的地方也稱為竇公,在今內黃縣西臨近安陽縣處。後取諧音簡稱豆公,即現在的豆公鄉。

2、 豆公,相傳因隋唐時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曾在此屯兵,有惠於民而得名。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築寨,明清時代為竇公里、荊張里、遷民里,民國時代劃為內黃縣第四區,1947年劃為漳南縣第二區,1949年以後隸屬內黃縣第五區、1957年撤區並鄉,建立區級建制的豆公鄉,1958年改為豆公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豆公鄉,鄉人民政府原駐豆公東街路北,1984年遷北門外現址。

3、田氏的名字是由古「天乙」(商湯王的名字)轉化而來,此地曾是商湯王活動的地方,故有「天乙」村(今湯王廟)。明初遷來之民仰慕這一古老地名,所建村落多就「天乙」命名,故有「西天乙」(即今之田氏集),「東天乙」(東田氏)、「南天乙」(南田氏)之村名。

『肆』 大名府的名字由來

大名府人傑地靈,在歷史上曾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春秋時代屬衛國,名「五鹿」,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為東郡;漢朝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稱大名府;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24)建陪都,史稱「北京」,元、明、清為路、府、道所在地;清代曾為直隸省第一省會。解放後,曾建大名市。大名縣文化燦爛,人文薈萃,歷史上曾幾度繁榮昌盛,益滿中國古今大地。境內現有五禮記碑、狄仁傑祠堂碑、馬文操神道碑、朱熹寫經碑、萬堤古墓群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遺址、直隸七師校址等,為發展大名經濟創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三國魏陽平郡,北周魏州,唐為天雄軍治,五代唐曰興唐付,晉曰廣晉府,又為天雄軍,漢改為大名府,周因之,宋仍為大名府,建為北京,金曰大名府路,元曰大名路,明仍為大名府,清因之,屬直隸省,民國廢,故治即今河北大名縣。

『伍』 內黃、外黃的來歷

內黃歷史悠久,地靈人傑。內黃於漢高祖九年置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內黃是最早的「四朝古都」,華夏始祖「三皇五帝」中的顓頊、帝嚳二帝和商中宗太戊均建都、建業、建陵於此,是華夏兒女尋根祭祖的聖地。是春秋時期政治家商鞅、南北朝冉魏皇帝冉閔、唐代大詩人沈全期的故里,是楚霸王項羽奪軍救趙、「破釜沉舟」之地。是民族英雄岳飛童年生活、成長的地方。內黃得名是因古代黃河變遷,在此留下一個黃水大窪,名曰黃溝、黃澤、黃池;又因漢代建縣時地隸魏郡,立足魏地,自我觀物,黃河以北為內,黃河以南為外。內黃在黃河以北。同時,在黃河南置有外黃縣(今杞縣東),故名內黃。建縣兩千多年一直沒有改變名稱,只是在北魏永平初和隋大業初,兩次廢置,均不久又得復置。

『陸』 發生在內黃的歷史事件越詳細越好 急用!

內黃地處黃河故道,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勝古跡眾多,人文內涵豐富,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早在4500年前,對歷史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五帝」中的顓頊、帝嚳曾在這里封國建都,營造社稷。死後均葬於「頓丘亳陰野中」,即今內黃縣梁庄鎮。帝嚳十四代孫成湯天夏後,曾在這一地區開創商王朝,今內黃北部田氏鄉有「天乙」(商湯王的名字)村。商朝第十代王太戊亳城建都,今劉次范村有商中宋大戊陵。「河亶居相」、「祖乙自相遷耿」,共歷三百餘年,均都於天此。春秋時代的衛國大夫蘧伯玉被宋代追封為內黃侯。秦始皇五年(前216年)。趙將兼頗「擊魏地繁陽」,即今楚旺西北高城。秦二世三年(207年)項羽殺宋義,「破釜沉舟」,率兵渡漳河,攻秦救趙,也在今楚旺鎮附近。楚霸王廟和宋義墓遺址均在楚旺。曹操「遏淇水東入白溝,以通漕運」,即在今之衛河上游。民族英雄岳飛也有「生在湯陰,長在內黃」的歷史故事,今有石瓮村、麒麟村和岳飛廟。

顓頊帝嚳陵

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址位於內黃縣梁庄鎮三楊庄村,民間稱「高王廟」、「二帝陵」,是上古「三皇五帝」中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嚳的陵寢。據史料記載,漢代建陵,唐代立廟,宋代修繕,金代重修,後經元、明、清歷代多次修葺。昔日建築宏偉,古樸典雅,碑碣林立,松柏蓊鬱。清末,被黃沙湮埋,1986年清沙時重見天日。顓頊帝嚳陵,雙陵並峙。經考古確認均為漢代初建、元代修繕,發現有御橋、御道、神道、水井、山門、欞星門、廟院、寢殿、享殿等基址。其中165通歷朝歷代祭祀碑,古樸蒼勁,記錄帝陵的歷史。顓頊陵有元、清標志碑,帝嚳陵有明代標志碑。元、明、清三代陵碑均立於兩位上古帝王陵前,實屬罕見。

顓頊帝嚳陵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文化價值,是研究上古帝王陵的珍貴實物資料。陵區內發現有大量仰韶文化時期的泥質以及夾砂紅頂陶片,同時發現了龍山文化時期的遺物。在距陵區25公里的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有用蚌殼雕塑的龍虎圖騰,這與傳說中「五帝」時期的年代相吻合。在陵區眾遺跡中,元代以來御祭碑碣165通,充分證明了華夏民族對顓頊、帝嚳的尊崇,表明了祭祀活動數千年不衰,這在我國上古帝王陵中也十分罕見。這些御祭碑真實記錄了歷朝各代的興衰歷史、文化特徵、大事記略,是研究歷代官職、地域風俗、政區沿革的重要資料,也是難得的書法、石刻藝術瑰寶。

顓頊、帝嚳位列「五帝」,前承炎黃,後啟堯舜,開創和發展了燦爛的華夏文明,改革和繼承了傳統祭祀文化,奠定和豐富了姓氏文化,是中國姓氏尋根文化研究界公認的數百家姓氏的起源,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延續起著重要的作用,被尊為華夏人文始祖。顓頊帝嚳陵是頗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遺產,被譽為中華祭祀文化和姓氏文化的發源地,華夏尋根祭祖聖地。現為 「河南文化遺產日」重點開放景區。

三楊庄漢代聚落遺址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位於梁庄鎮三楊庄村顓頊帝嚳陵景區西側,2003年夏發掘,目前已發現9處漢代庭院遺存,清理面積約9000平方米。現已清理出包括屋舍瓦頂、牆體、水井、廁所、池塘、農田、樹林,以及田壟等大量重要遺跡,出土了一批反映西漢晚期生產、生活狀況的珍貴文物。

三楊庄漢代聚落遺址的發現,在我國首次揭示了反映漢代中下層民眾生產、生活狀況的庭院與農田實物,不僅填補了考古學研究的空白,而且為研究漢代農耕文明和耕作制度及土地分配製度;研究漢代一般民居建築及其工藝技術;研究黃河河道變遷等黃河水文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重要的實物資料。三楊庄漢代聚落遺址的發現,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國內眾多知名考古專家、史學家一致認為,三楊庄漢代聚落遺址是近兩年來全國考古最重要的發現,「其價值和意義無論怎樣評價都不過份!」眾多媒體爭相報道這一驚世考古發現,稱三楊庄遺址「將改變中國的農學史」,「是中國的『龐貝古城』」,其保護、開發、利用價值巨大,空間無限,是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三楊庄漢代遺址以其巨大的價值、深遠的意義,入選200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並列入「十一五」國家大遺址保護范圍。

商中宗太戊陵

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址位於內黃縣亳城鄉劉次范村,是商代第十代王太戊的陵寢,為目前國內所存唯一的一處商代王陵。據記載漢代建陵,唐代繼修,宋代重修,明、清又多次修葺增建。《史記·商本記》載:「帝太戊,契二十一代孫,商雍已之弟。」據中丁由亳遷囂(又稱隞,在今鄭州)。河亶甲由囂遷相(即今內黃亳城)。太戊繼而勤商,商中興,死後葬於毫城東南,在位七十五年。《內黃縣志》載:「商王中宗陵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次范。陵高一丈五尺有餘,環繞數十丈許廟在陵後。正殿五間,旁有碑亭,廟門二重,前有豐碑,祭以春秋二仲。」昔日陵外築城,佔地4.5畝,內築太戊陵,嬪妃墓,古柏森森,祭碑眾多,另有接官廳等附屬設施。陵區現存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大宋新修商中宗廟碑銘並序》石碑,螭首龜蚨,通高6.45米,寬1.6米,厚0.59米,是河南省現存不可多得的大型古碑之一。雕刻精湛,書法剛勁,碑文記述豐富,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大興寺塔

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內黃縣城西南17.5公里處,東南倚大沙崗,相傍老塔坡,四周萬畝槐林環抱。該塔建於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經過多次地震和洪水沖擊,仍巍然屹立。大興寺塔為七層密檐式磚實八角塔,高18.7米,底層周長15.6米。塔身通體除磚雕外,全用條磚砌築,稜角分明,表面平滑,塔內為實心砌體,塔身各層以條磚疊澀出檐,緊密相接,檐下飾有仿木結構的磚雕斗拱和蓮瓣承托。大興寺塔相傳為鎮黃河為建,古為內黃八景之一,謂為「古塔秋蔭」,稱「寺毀塔存,巋然屹立於平沙曠野,秋高氣寒,清陰遠蔭,亦古跡之堪采者。」

無梁殿

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殿位於內黃縣城西南25公里高堤鄉嘴頭村西,原為玄武帝廟大殿,因建築無梁而得名。玄武帝廟始建於元代,明萬曆年間補修,崇禎九年(公元1336年)復修,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64年)又有修葺。原有大殿、配殿、山門等,佔地面積10餘畝。昔日殿宇輝煌,古木參天,但因年久失修,加之後來人為毀壞,僅大殿尚存,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無梁殿座西面東,面闊3間6.9米,進深5米,高7米,磚石結構,密檐歇山頂。角梁處有石雕龜首,口銜系風鈴。上面一門兩窗部門的石雕豐富多彩,人物、動物、植物、花卉細膩逼真惟妙惟肖。門楣雕刻「玄武行宮」四字,門框上書楹聯:「插梅寄榔顯靈通於武當山上,磨杵成針悟真道於潤水河邊」,字體工整,書法尚佳。殿內四壁為長澀入牆壁,每層向外出2厘米,向上逐層內收,形成穹隆頂。頂部為橢圓形青石封壓,石上高浮雕刻雲龍。該殿自修建以來,歷經數次地震和洪水沖擊,至今安然無恙。它不僅有極高的考古價值,而且對研究建築的抗震、抗洪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與價值。

古頓丘遺址

位於內黃縣梁庄鎮大城村,遺址為顓頊、帝嚳之都城。現尚存殘缺土城牆。遺址城牆曾發現大量漢代以前的磚、瓦、陶片。大城村曾有一座城皇廟,廟內豎有十幾通石碑,其中有一通系清康熙年間的碑刻,載有「大城村,乃古頓丘衛邑也」字樣。

岳飛廟

岳飛生在湯陰,長在內黃。《說岳》中有「岳母刺字」、「周侗授徒」、「瀝泉洞得槍」、「試箭中魁」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均發生在內黃。境內有因「玉麒麟」岳飛而得名的麒麟村岳飛廟、「五子殿」,村東有曾拯救岳飛的琉璃井,村東南有周侗墓、系馬槐碑記。明代中期為岳飛修祠建廟,樹碑立傳,以示奉祭。岳廟大殿5間,雕梁畫棟。廟內塑有岳飛座像,四壁彩繪。廟門外台階前有秦檜夫婦跪像。現有「重修岳飛廟碑」,系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立。20世紀80年代以來,群眾捐資,市、縣財政初助,先後修葺大殿並建「五子殿」。千百年來,內黃人民一直以此作為追憶民族英雄岳飛的重要場所。

「破釜沉舟」地

公元前207年,秦國大將章邯以重兵圍攻趙國的鉅鹿(今河北平鄉縣),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楚兵行至漳河南岸,滯留46天不進,宋義每日飲酒作樂,不顧戰事。項羽幾次規勸無效,即在帳中殺死宋義,燒掉營房,砸碎鍋灶,奪軍渡過漳河,又命令把所有船隻沉入河底,每個士兵只發三天的干糧,去上戰場,藉以向士兵表示「只能進不能退,只能勝不能敗,寧願戰死也不回來」的決心。結果,楚軍個個勇猛無比,以一當十,一鼓作氣,大破秦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破釜沉舟」的故事。現在內黃縣楚旺鎮就是當年項羽「破釜沉舟」的地方。「楚旺」亦因「西楚霸王」而得名。

『柒』 為什麼叫內黃

漢置內黃縣。魏稱黃河以北為內,黃河以南為外,故有內黃、外黃之稱。黃河南岸有外黃和小黃,黃河以北稱內黃。

『捌』 民權縣內黃集由來,河南有個內黃縣,之間有沒有關系

查內黃縣志

『玖』 我也姓呼,我是河南安陽,內黃縣的。誰知道這個姓氏的來源呀。

我知道有『呼延』這個姓氏,我原來的一個同學姓呼延,後來因為考學,辦理檔案,身份證什麼的,就改為『呼』了,兩個字就變成一個字了。不過聽說『呼延』和『呼』是有源遠的,源於匈奴族,出自古代匈奴族呼衍兒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拾』 內黃有名的山水是什麼以及它們的來歷

一、來歷1、出自歸姓,為馮簡子之後。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期,在今河南商丘一帶居住著以白頭翁為圖騰的歸夷氏族。歸姓的一旁支遷徙到今山東菏澤地區,形成河伯族。進入夏朝帝芒時代,河伯族首領馮夷後人在馮地(今陝西大荔縣)建立了馮夷國,歷經夏商周三朝。周初,馮夷國分裂為馮、河宗、邯三國。春秋時期,鄭國大夫簡子(歸姓)被鄭簡公封於此地,遂以封邑而得氏,為該支馮姓第一人。2、出自姬姓,為姬昌之後,系承畢公高,始祖馮文孫。據《元和姓纂》和《廣韻》記載,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畢公高後裔畢萬之子追隨晉文公立國,封為魏武子,得封魏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冊封魏家為諸侯,其後人魏長卿一支受封於馮城(一說今河南省滎陽縣,一說今陝西省大荔縣)。於是這一支子孫逐步放棄了畢、魏之姓,以邑為氏而改姓馮,史稱馮氏正宗。而魏地的子孫則氏魏,故馮、魏兩姓實為同一脈族。3、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拓拔穆泰氏族,屬於以先祖官職稱號為氏。北魏太武帝拓拔燾的裔孫拓拔穆泰的後裔子孫中,其長子拓拔遂留接續馮翌侯之爵,後成為代郡穆氏的鼻祖;而在次子拓拔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爵稱號「馮翌侯」為姓氏者,漢化稱馮翌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馮氏,逐漸融入漢族。4、源於蒙古族蓋珠氏。出自明朝初期蒙古巴爾虎部嘎拉珠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5、源於滿族烏蘇氏和富思庫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諸部,屬於漢化改姓以為氏。二、名人馮子材,愛國名將,歷經太平天國、中法戰爭,累官至太子少保。於70歲高齡時,大敗法軍於鎮南關,為當時受外國列強欺壓的中國人揚眉吐氣。馮雲山,太平天國領導人之一,封南王。馮玉祥,民國時期的著名將領,西北系軍閥首領,愛國民主人士。中華民國北京政府陸軍上將,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軍銜。馮小剛,電影導演、編劇。作品風格以京味喜劇著稱,擅長商業片,在業界享有賀歲片之父的美譽。其導演過的電影總票房超過20億,是中國內地最具有電影票房號召力的導演之一。

閱讀全文

與內黃名字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