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垣縣為什麼叫長垣還有宏力大道為什麼叫宏力大道
戰國時期,衛之匡邑、蒲邑,被魏國兼並,在今縣城東北5公里的陳牆村一帶,置首垣邑。此地在當時有一道長牆,或曰防垣。此防垣或用於防水,或用於防兵,此時已有「長垣」之名。根據楊寬所著的《戰國史》載:「魏在沿黃河地區還有圓錢(無郭)流通,鑄造的城市主要有共、垣、長垣(今河南省長垣縣東北)等城。長垣所鑄有『長垣一釿』、『長瞏一釿』。當時鑄錢多用於地名,可見當時的防垣很長,故稱長垣,而首垣則為防垣之首,長垣名由此而來,清代以前陳牆村還稱為牆里村,至今還有以牆命名的村莊。圍魏救趙就發生於此,史稱桂陵之戰。 公元前221年,秦並天下,設郡縣,改首邑為長垣縣。西漢時名長垣縣,新置平丘縣與長羅候國。新莽改長垣縣為長固縣。東漢至長垣候國與平丘縣。建武五年(公元29年)復置長羅候國。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長羅候國廢。三國時屬魏,隸兗州陳留國。長垣縣
西晉時長垣屬陳留國陳留郡。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後秦、東晉六國所轄,東晉兩次控制此地約六年。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武帝占據河南,置兗州於滑台,轄長垣。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將長垣並入外黃(今杞縣東北,蘭考東南)。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復置長垣縣,仍屬東郡。東魏、北齊時隸不變。從戰國(魏)至隋初歷時八百餘年,縣冶皆在今陳牆村。 隋初仍名長垣縣。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移縣治於婦姑城(今城南司坡一帶),因該城西南有古匡城,故改為匡城縣;同年又於韋城(在今滑縣東南妹村)置長垣縣。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廢匡城縣並入長垣,皆屬東郡。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仍分匡城、長垣兩縣,皆屬河南道滑州。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廢長垣縣又並入匡城縣。五代時,後梁改匡城為長垣,屬東都開封府;後唐改為匡城縣,屬汴州;後晉匡城仍屬之;後漢、後州不變,以至於宋。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為避太祖「匡」字諱,改匡城為鶴丘縣。大中詳符二年(1009)年復改為長垣縣。自隋至金初歷時608年,縣治皆在今司坡一帶。長垣縣
金明昌五年(1194年),黃河改道,自陽武東流,為避水患,於泰和四年(1204年)遷縣治於苗寨鄉柳冢一帶。 元初,曾改縣為保保州,不久仍改為長垣縣。金、元兩代計165年,縣治均在柳冢一帶。 明屬大名府開城。洪武二年因黃河水患,遷縣治蒲城鎮,即今縣治所在地。 清屬直隸省大名府。民國18年改隸屬河北省,長垣屬之。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日偽、搞日民主政府並存。1941年,中共領導的冀、魯、豫行署第四專署決定將長垣縣河東部分北部劃歸東垣縣抗日民主政府管轄;1943年,又決定將長垣西北部劃歸衛南縣抗日民主政府管轄。同時,劃長(垣)、滑、濮(陽)、東(明)四縣邊區成立濱河縣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撤銷,歸長垣縣人民政府,縣政府在佘家、丁欒一帶辦公。1947年解放長垣城。1947年春,縣人民政府進駐縣城。長垣縣
1949年長垣縣屬新建的平原省濮陽專區;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銷,並入河南省,長垣屬河南省濮陽專區;1954年濮陽專區撤銷,改屬新鄉專區;1955年2月,劃歸安陽專區;1958年4月,安陽專區撤銷,長垣又屬新鄉專區;1961年12月,安陽專區恢復,長垣又復歸安陽;1983年,安陽專區撤銷,長垣屬新設的濮陽市。1986年3月劃歸新鄉市至今。
宏力大道屬企業冠名權
以後這樣的問題就不要問了,多沒意思
2. 長垣縣如意園的來歷
《裨史類編》有記載:「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長可三尺許,或背脊有癢,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意。」由此可見「如意」的來源就是今天的所謂「老頭樂」或者「不求人」,也就是撓癢用的。因為能夠在背脊癢時,可用它來幫助解癢,因此故古人形象地稱它為「如意」。
據說在魏晉時期,「如意」已經受到士大夫貴族的青睞,「如意」的功能主要還是實用的工具,但是它不僅是搔癢,人們還將如意拿在手中當作防身的武器,又是一種地位身份權威的代表,朋友見面又是表示恭謙心意的物品,就象西藏人用的哈達一樣。
宋代的「如意」上越來越多地出現祥瑞圖案,工藝也越來越復雜,材料貴重,金質、玉、水晶、珊瑚、瑪瑙、沉香木、骨角、奇竹等製作的「如意」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並鑲嵌珠寶,長度也逐漸縮短。如意頭上雕刻的圖案大都是借「如意」二字順意發揮而成的吉祥圖案。有的「如意」頭被雕成兩個柿子狀。「柿」同「事」 同音,因而叫作「事事如意」。有的「如意」頭上刻上五隻蝙蝠圍繞一個大壽字飛翔「蝠」「福」同音,名為「五福捧壽」。這時的「如意」已變成了高雅的陳列品。
清代的「如意」一直被視為宮廷貴重禮品。其工藝水平達到了頂峰。在清宮中,每逢新重大喜慶佳日,皇帝後妃大臣之間要互相贈送「如意」。外國使者來朝,也常常能得到皇帝饋贈的「如意」。
「如意」在今天的藝術品市場上的價格主要依據其材質和工藝,一件軟玉與一件翡翠「如意」的價格自然無法比較。現在工藝品市場上有一些新生產的低劣「如意」,幾十元就能買到,與其原本高貴的身份實在相差太遠。
3. 河南省長垣鄉鎮名字有哪些
長垣縣轄4個街道、8個鎮、6個鄉:蒲西街道、蒲東街道、南蒲街道、蒲北街道、丁欒鎮、樊相鎮、魏庄鎮、惱里鎮、常村鎮、趙堤鎮;蘆崗鄉、孟崗鄉、苗寨鄉、方里鄉、武邱鄉、佘家鄉、張三寨鄉、滿村鎮。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望採納
4. 河南省長垣縣南蒲翟寨村名字由來
潦小巧訃久大姐戀
5. 長垣古代有多少名人了,具體名字叫什麼
戰國時期,衛之匡邑、蒲邑,被魏國兼並,在今縣城東北5公里的陳牆村一帶,置首垣邑。此地在當時有一道長牆,或曰防垣。此防垣或用於防水,或用於防兵,此時已有「長垣」之名。根據楊寬所著的《戰國史》載:「魏在沿黃河地區還有圓錢(無郭)流通,鑄造的城市主要有共、垣、長垣(今河南省長垣縣東北)等城。長垣所鑄有『長垣一釿』、『長瞏一釿』。當時鑄錢多用於地名,可見當時的防垣很長,故稱長垣,而首垣則為防垣之首,長垣名由此而來,清代以前陳牆村還稱為牆里村,至今還有以牆命名的村莊。圍魏救趙就發生於此,史稱桂陵之戰。 公元前221年,秦並天下,設郡縣,改首邑為長垣縣。西漢時名長垣縣,新置平丘縣與長羅候國。新莽改長垣縣為長固縣。東漢至長垣候國與平丘縣。建武五年(公元29年)復置長羅候國。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長羅候國廢。三國時屬魏,隸兗州陳留國。 長垣縣西晉時長垣屬陳留國陳留郡。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後秦、東晉六國所轄,東晉兩次控制此地約六年。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武帝占據河南,置兗州於滑台,轄長垣。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將長垣並入外黃(今杞縣東北,蘭考東南)。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復置長垣縣,仍屬東郡。東魏、北齊時隸不變。從戰國(魏)至隋初歷時八百餘年,縣冶皆在今陳牆村。 隋初仍名長垣縣。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移縣治於婦姑城(今城南司坡一帶),因該城西南有古匡城,故改為匡城縣;同年又於韋城(在今滑縣東南妹村)置長垣縣。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廢匡城縣並入長垣,皆屬東郡。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仍分匡城、長垣兩縣,皆屬河南道滑州。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廢長垣縣又並入匡城縣。五代時,後梁改匡城為長垣,屬東都開封府;後唐改為匡城縣,屬汴州;後晉匡城仍屬之;後漢、後州不變,以至於宋。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為避太祖「匡」字諱,改匡城為鶴丘縣。大中詳符二年(1009)年復改為長垣縣。自隋至金初歷時608年,縣治皆在今司坡一帶。 長垣縣金明昌五年(1194年),黃河改道,自陽武東流,為避水患,於泰和四年(1204年)遷縣治於苗寨鄉柳冢一帶。 元初,曾改縣為保保州,不久仍改為長垣縣。金、元兩代計165年,縣治均在柳冢一帶。 明屬大名府開城。洪武二年因黃河水患,遷縣治蒲城鎮,即今縣治所在地。 清屬直隸省大名府。民國18年改隸屬河北省,長垣屬之。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日偽、抗日民主政府並存。1941年,中共領導的冀、魯、豫行署第四專署決定將長垣縣河東部分北部劃歸東垣縣抗日民主政府管轄;1943年,又決定將長垣西北部劃歸衛南縣抗日民主政府管轄。同時,劃長(垣)、滑、濮(陽)、東(明)四縣邊區成立濱河縣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撤銷,歸長垣縣人民政府,縣政府在佘家、丁欒一帶辦公。1947年解放長垣城。1947年春,縣人民政府進駐縣城。 長垣縣1949年長垣縣屬新建的平原省濮陽專區;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銷,並入河南省,長垣屬河南省濮陽專區;1954年濮陽專區撤銷,改屬新鄉專區;1955年2月,劃歸安陽專區;1958年4月,安陽專區撤銷,長垣又屬新鄉專區;1961年12月,安陽專區恢復,長垣又復歸安陽;1983年,安陽專區撤銷,長垣屬新設的濮陽市。1986年3月劃歸新鄉市。2011年6月1日起,河南省正式開展省直管縣行政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長垣為河南省十個省直管縣試點縣之一,成為省政府直管縣。 改革開放後,長垣人自力更生,努力奮斗,緊跟國家政策變化與時代要求,在摸索與先進中獲得了加大的經濟進步,並形成特殊的「長垣模式」。但縣域內,城鄉貧富差距巨大,有待改善
6. 河南長垣村落起源
你去圖書館找一本叫長垣縣地名考的書,上面有全縣村莊的介紹
7. 封丘縣的來歷
封丘縣古為兗州或豫州地。公元前21世紀,夏啟立國,姜鉅的後人姜封父被封為諸侯,食邑於封丘,並建立封父侯國。西周,封丘為康叔封地。
春秋時期為衛國封地,戰國初期屬韓。公元前254年,趙伐衛,攻佔衛國的戚城,此時,封丘歸宋、衛、趙共同管轄。公元前242年,秦攻下韓的平丘等12城,建立東郡,封丘屬秦。
公元前207年,楚漢相爭,漢高祖劉邦兵敗西逃,途經延鄉(今封丘縣城內),遇翟母贈飯解危,得免於難。漢立國,劉邦為感翟母進飯之德,將延鄉建制改為封丘縣,不久又在封丘縣東南部置平丘縣。漢武帝元狩五年,劃全國為13部,封丘屬兗州部陳留郡。「封丘」由此而來。
(7)長垣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封丘縣在河南省的東北部。東經114°14′至114°46′,北緯34°53′至35°14′。東臨長垣縣,南隔黃河與開封市相望,西靠延津縣北接安陽市滑縣。縣境南北長38.2公里,東西寬48.7公里。
面積122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2.6萬畝。轄3個鎮22個鄉,60個村民委員會,627個自然村,69.39萬人。除漢族外,有回、滿、朝鮮、蒙古、苗族等,其中回族人口占總人口的2%。
地處黃河的故道,地貌復雜,沙崗、平原、窪地兼有,黃河大堤以南灘地較高,其餘地勢低窪。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海拔65-72.5米。黃河從縣南和縣東流過,境內流長56公里。
最枯水位與堤背地面高低達3米左右,引黃灌溉非常便利。過境渠有天然渠、文岩渠,兩渠水資源每年平均1.13億立方米。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1月平均氣溫-1.0攝氏度。7月份平均氣溫27.2攝氏度。年平均氣溫13.9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615.1毫米。無霜期214天。
8. 大名府的名字由來
大名府人傑地靈,在歷史上曾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春秋時代屬衛國,名「五鹿」,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為東郡;漢朝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稱大名府;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24)建陪都,史稱「北京」,元、明、清為路、府、道所在地;清代曾為直隸省第一省會。解放後,曾建大名市。大名縣文化燦爛,人文薈萃,歷史上曾幾度繁榮昌盛,益滿中國古今大地。境內現有五禮記碑、狄仁傑祠堂碑、馬文操神道碑、朱熹寫經碑、萬堤古墓群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遺址、直隸七師校址等,為發展大名經濟創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三國魏陽平郡,北周魏州,唐為天雄軍治,五代唐曰興唐付,晉曰廣晉府,又為天雄軍,漢改為大名府,周因之,宋仍為大名府,建為北京,金曰大名府路,元曰大名路,明仍為大名府,清因之,屬直隸省,民國廢,故治即今河北大名縣。
9. 長垣縣地名由來的調查報告200字左右
近代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日偽、抗日民主政府並存。
1941年,中共領導的冀、魯、豫行署第四專署決定將長垣縣河東部分北部劃歸東垣縣抗日民主政府管轄。
1942年,又決定將長垣西北部劃歸衛南縣抗日民主政府管轄。同時,劃長(垣)、滑、濮(陽)、東(明)四縣邊區成立濱河縣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撤銷,歸長垣縣人民政府,縣政府在佘家、丁欒一帶辦公。
1947年解放長垣城。
1947年春,縣人民政府進駐縣城。
新中國時期
1949年,長垣縣屬新建的平原省濮陽專區。
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銷,並入河南省,長垣屬河南省濮陽專區。
1954年,濮陽專區撤銷,改屬新鄉專區。
2014年1月,長垣縣正式成為河南省直管縣。
10. 新鄉地名由來
在新鄉市下轄的八個縣中,新鄉置縣是比較晚的。 新鄉首次得名是在隋朝,雖然至今也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但和秦漢時期就置縣的長垣、封丘、獲嘉以及輝縣的前身共縣、衛輝的前身汲縣和原陽的前身原武和陽武相比,它還是晚得多。 史書記載,隋文帝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取汲縣的新中鄉頭尾二字作縣名,割獲嘉、汲縣二地部分土地置縣,即新鄉縣,此為以新鄉命名之始。縣治所就在新樂城,也就是現在新鄉縣老縣城。 在新鄉置縣之前,這一地區的區劃狀況又如何呢? 堯舜時期,天下分為九州,新鄉地屬冀州。 夏朝時新鄉境時稱寧邑,地屬夏土。殷商晚期,商遷都至沫(今淇縣)後,新鄉地屬畿內(也就是京都直轄區)。 周朝武王滅商後,將京都畿內分為邶、鄘、衛三國,新鄉地屬鄘國。據民國12年《新鄉續志》記載,鄘國都城位於現新鄉縣代店店後營村周圍。 春秋時屬衛,「踐土之會」後,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新鄉地屬晉。 戰國時,韓趙魏三國分晉,新鄉地屬魏。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全國為36個郡,新鄉地屬三川郡。 漢高祖二年,置河內郡,新鄉地屬河內。漢武帝時,在汲縣之新中鄉(今新鄉縣張固城村附近)置獲嘉縣,為今新鄉縣境建縣級治所之始。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新中鄉在當時雖然只是汲縣的鄉邑,但是根據學者們的研究,「新中」這個地方早在殷商時期就是一個相對繁華的城市聚落。這也是漢武帝能在此設置獲嘉縣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也為此後隋代設置新鄉縣打下了基礎。 自此以後,新鄉一直地屬獲嘉,隨著獲嘉歸屬的變化而變化。 至隋開皇六年,開始以新鄉命名。 自唐以後,新鄉縣的區劃和地名時有變動,大致的情況有: 唐武德元年(618),新鄉縣始築土城,屬義州。四年,廢義州改屬殷州。貞觀元年(627),廢殷州,改屬河北道衛州汲郡,為望(三等)縣。五代時期,以州統縣,新鄉縣屬衛州。 宋代,新鄉屬河北西路衛州,為緊(四等)縣。熙寧六年(1073),廢縣為鎮,地屬汲縣。元佑二年(1087),復置新鄉縣,屬衛州。 明、清時期,新鄉屬衛輝府。 這就是新鄉地名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