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川名稱的來歷
來歷:
北宋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其間設四川制置使、四川宣撫使等官職,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合並川峽四路,設「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四川省」之名自此問世。
1997年,原四川省計劃單列市重慶市與地級市涪陵市、萬縣市、黔江地區從四川省整體劃出組建重慶直轄市。至此川渝分治,形成今四川省行政區域。
(1)益州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四川,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內陸西南部,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
四川是中國重要的經濟、文化、工業、農業、軍事、旅遊大省,擁有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天府新區等經濟發展高地,是中國西部物資集散地,長江經濟帶組成部分,也是國寶大熊貓的故鄉,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中的五糧液與劍南春原產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機關駐地。
參考資料
網路-四川
『貳』 四川名字的由來有哪些為什麼叫四川
四川簡稱蜀,位於我國西南地區內陸,連接我國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重慶與西藏自治區,東南方向則是雲南、廣西等省份。
四川四面被高山及叢林包圍,在軍事上是塊易守難攻的大後方,同時在經濟上,又因土地肥沃,水資源充足,氣候宜人等特點糧食產量極高,因此四川自古就被譽為"天府之國"。
後漢三國時期的劉備就曾依靠蜀地易守難攻和糧食產量高等天然優勢在這里建國,延續了大漢王朝,後被稱為蜀漢政權,而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邦也是從這里起家的。
隨著解放後,各地難民紛紛回歸原籍,重慶也就又恢復了曾經的寧靜,再次降為副省級城市,隸屬於四川省。
到了改革開放後,國家需要在西部建立一個經濟中心,帶動西部各省的經濟建設,因此,重慶這個西部自古以來的經濟中心城市就被重新升級為直轄市,作為整個西部地區的經濟命脈。至此,重慶又一次與四川並齊,四川原本剩下的三川也就又少了一川。
相比北川的漢中地區,重慶與四川的關系更加親密,縱觀歷史,巴蜀兩地雖然分分合合,但大多時間還都是一體的,無論文化還是語言早就一致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四川人和重慶人向來自稱"川渝一家"的原因了。
『叄』 四川省名的由來是什麼
四川省名的由來: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其間設四川制置使、四川宣撫使等官職,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四川,簡稱「川」或「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西南地區內陸,界於北緯26°03′-34°19′,東經97°21′-108°12′之間,東連重慶,南鄰雲南、貴州,西接西藏,北界陝西、甘肅、青海,四川省總面積48.6萬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轄18個省轄市,3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108個縣,4個自治縣,54個市轄區。
(3)益州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氣候特徵:
四川氣候總的特點是:區域表現差異顯著,東部冬暖、春旱、夏熱、秋雨、多雲霧、少日照、生長季長,西部則寒冷、冬長、基本無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
氣候垂直變化大,氣候類型多,有利於農、林、牧綜合發展;氣象災害種類多,發生頻率高,范圍大,主要是乾旱,暴雨、洪澇和低溫等也經常發生。
『肆』 四川這個名字的由來誰知道
以前有四條河在這里
『伍』 四川名字的由來
四川的由來
上古時我們先民在四川盆地及其四周創造了四川文化的那個區劃,在秦時置為巴郡、蜀郡,汗代叫益州,唐代改為劍南道,後分為劍南西川道和劍南東川道,分別在成都和三台設立治所。在唐玄宗以前的行政區劃,只有東、西兩川,故簡稱「兩川」。唐玄宗時,他又對此區劃作了調整,有了劍南西川道、劍南東川道和山南西道的設置(山南西道轄今陝南、川北地區、治所在汗中)。這樣,便有了「三川」的簡稱。由於宋真宗這一調整,又在益(成都)、梓(三台)、利(汗中)州三州之外,新置夔州(奉節),於是,這一區域在宋代便被稱為「川峽四路」,後來就簡稱為「四川」。這就是我們「四川」的來源。
『陸』 四川 名字的來歷
樓主您好:麻煩的話就點擊鏈接
名稱由來
川峽四路
川峽四路,今名「四川」的源頭,宋元時代行政區劃名,包括益州路(成都府路)
四川省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梓州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共計四路。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宋軍滅後蜀,設西川路,治益州(四川成都); 開寶六年 (973年),又設峽西路,治梁州(興元府,陝西漢中); 太平興國六年 (981年),將西川路和峽西路合並為川峽路; 至道三年(997年),又分設西川路、峽西路兩路; 咸平四年(1001年),將西川路析置為益州路、梓州路兩路;將峽西路析置為利州路、夔州路兩路,故宋人合稱其為「川峽四路」,簡稱為「四川」。 川峽四路的行政管轄區域大致包括:今四川大部、重慶全境、陝西漢中,湖北恩施、貴州的安順、貴陽、遵義、銅仁等區域,以及甘肅文縣。 川峽四路(四川)與兩浙路(江南)成為宋代最主要的兩大經濟區,是宋朝政府的主要財政來源地,尤其宋後期,成都已經取代揚州,成為宋代經濟最發達的城市。
四川行省
元置四川行省,並將自古與巴蜀一體的興元府(梁州,今陝西漢中)劃入陝西行省; 明置四川布政使司;清改為四川省。
『柒』 四川從古至今 的名稱及由來
商周時期,四川地區建立了由古蜀族為中心的蜀國;因此,四川地區古稱「蜀」。巴族人在四川盆地東緣建立了巴國,四川盆地又稱「巴蜀」。
戰國時期(公元前316年),秦國兼並蜀國巴國,設立蜀郡於成都。秦朝還設置了巴郡。
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州刺史部,置益州刺史部,益州管轄范圍大致相當於整個四川盆地和漢中地區,形成了今天四川的雛形。
晉初年,劃出益州部分設梁州。
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後,屬劍南道及山南東、西等道。改益州為劍南道,梁州為山南西道。
乾德三年(965年)歸宋朝統治,置川陝路。
北宋真宗咸平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合並川峽四路,設「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四川省」名自此問世,是為「四川」建省之始,四川行省衙門駐成都府路。 同時對州縣大加減並,基本形成了如今縣的分布格局。當時,川西高原北部,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今涼山彝族自治州地區,屬「雲南等處行中書省」。
明朝時期,四川是全國13個承宣布政使司之一,轄區除今四川、重慶外,還包括今貴州省遵義和雲南東北部及貴州西北部,轄境已達川西高原和涼山地區,布政使司衙門駐成都府。並在川西高原地區設立衛所,進行軍屯。
清初,分全國為18行省,並對川、滇、黔3省省界進行較大調整,基本確定了今四川的南部省界。清中葉,在府、州、廳、縣之上,增設五道,即:成綿龍茂道、建昌上南道、川南永寧道、川北道、川東道,以道轄該地區的府、州、廳、縣。
民國元年(1912年),撤銷道一級建置,改為省直轄府、州、廳、縣,省會設在成都。民國二年(1913年)袁世凱企圖恢復帝制,廢省改道,將四川地區分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東和邊東、邊西7道,後改盆地5道名為西川、建昌、永寧、嘉陵、東川。同時廢府、州、廳建置,將縣直隸於道。
民國三年(1914年),裁去邊東、邊西兩道,劃康定縣以西30個縣為川邊特別區域(包括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區),受四川省節制。
民國十九年(1930年)和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實行新縣制,編組保甲,劃分鄉鎮。同年,又將原西康行政督察區和四川所屬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區合並,設立西康省,實行川、康分治。
1949年12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成都。並將四川地區劃分為川西、川東、川北、川南4個行署和西康省。
1952年9月,撤銷川東、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區,恢復四川省建制,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