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江蘇省名字的由來
江蘇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
江蘇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江蘇界於北緯30°45'-35°20',東經116°18'-121°57'之間,北接山東,東瀕黃海,東南與浙江和上海毗鄰,西接安徽,江蘇省總面積10.72萬平方千米。
江蘇跨江濱海,湖泊眾多,地勢平坦,地貌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構成;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江蘇省屬東亞季風氣候區,處在亞熱帶和暖溫帶的氣候過渡地帶,氣候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徵。
(1)秣周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江蘇地形地貌:江蘇地形以平原為主,江蘇陸地面積為103229.17平方千米,其中,平原面積佔比86.89%,達89706.03平方千米,丘陵面積11916.16平方千米,山地面積1606.98平方千米,比例居中國各省首位,主要由蘇北平原、黃淮平原、江淮平原、濱海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組成。
江蘇是中國地勢最低的一個省區,絕大部分地區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西南部,占江蘇省總面積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脈、雲台山脈、寧鎮山脈、茅山山脈、宜溧山脈。連雲港雲台山玉女峰為江蘇省最高峰,海拔625米。
⑵ 南京名字的由來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稱帝,建都稱作南京,是南京建稱之始。1368年建立明朝,以南京為京師,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迎來歷史上的第二次高峰。
明初京師總人口約70萬人,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造歷時達27年的南京明城牆,是世界第一大城垣。雞籠山麓的國子監學生多達近萬人,還有日本、朝鮮、安南、琉球等國的留學生在此學習。
(2)秣周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南京位置境域:南京位於中國東部、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是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戰略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節點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經濟區主席方城市。
地理坐標為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標為北緯32°02'38"、東經118°46'43"。總面積6587km²,2018年建成區面積971.62km²。
⑶ 南京名字的由來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稱帝,建都稱作南京,是南京建稱之始。
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改為應天府。1368年建立明朝,以南京為京師,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迎來歷史上的第二次高峰。
明初京師總人口約70萬人,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造歷時達27年的南京明城牆,是世界第一大城垣。雞籠山麓的國子監學生多達近萬人,還有日本、朝鮮、安南、琉球等國的留學生在此學習。
(3)秣周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南京地貌:南京屬寧鎮揚丘陵地區,以低山緩崗為主,低山占土地總面積的3.5%,丘陵佔4.3%,崗地佔53%,平原、窪地及河流湖泊佔39.2%。
寧鎮山脈和江北的老山橫亘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崗地南界的橫山、東廬山。南京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
南北直線距離150公里,中部東西寬50至70公里,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公里。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⑷ 常熟名字的由來
常熟之名取「土壤膏沃、歲無水旱」,「原隰異壤,雖大水大旱,不能概之為災,則歲得常稔」之意。
⑸ 南京名字的由來它為什麼被稱為英雄的城
你猜,你猜,你猜!
⑹ 郭春海名字來歷的故事是什麼啊
有一個女子走進派出所,向辦理戶口登記的同志問「同志,我想給我孩子入戶口,請問怎麼辦?」
一位同志說:「叫啥姓名阿?」
那位女子露出了為難的表情,欲言又止。
「有啥困難?請說出來,或許我們能幫上忙。」警察同志問。
「嗯,是這樣,那天晚上我跟三位男人上過床,一位姓高、一位姓李、一位姓陳。我也搞不清楚孩子是誰的,該姓啥?這怎麼辦?」女子著急的說。
警察同志說:「別急,別急,姓好起,我幫你起個姓,就姓『郭』吧。」
「干嗎姓郭?」那位女子不解地問。
警察同志說:「姓高的取上面『一點一橫一口』,姓李的取下面『子』字,姓陳的取『左耳旁』,不就是一個郭字嗎?,三人都有份,誰都不生氣。」
「嗯,有道理,這公平,但有了姓,名怎麼起呢?」 那位女子問。
「我幫你起一個字,就叫『春』吧。」另一位警察插嘴說。
「干嗎叫『春』呢?」 那位女子又不解地問。
警察同志說:「你不是同一天跟三位男人上過床嗎?『春』字拆開來就是三人同一天的意思。」
「嗯,有水平,很吻合當時的情景。但能不能再幫忙起一個字?」 那位女子有點得寸進尺的說。
「好好,幫人幫到底,送佛送上天。就幫你起個『海』字。」又有一位看熱鬧的警察說。
「『海』又是什麼意思?」 那位女子又不解地問。
警察同志說:「『海』拆開來是每人一點,也就是說那天晚上每位男人都有一點貢獻。」
那位女子紅著臉說:「姓名能全面慨括事情來龍去脈,總算交待清楚了。謝謝,孩子的名字就叫『郭春海』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後哈哈....這就是傳說中郭春海的來歷啦!~~~~
⑺ 泰州名字的由來
有鳳凰城美譽的泰州,具有 2100多年的歷史,古稱海陽、海陵,漢初置縣,東晉設郡,南唐建州,先民祈盼「國泰民安,龍鳳呈祥」,泰州之名從此而始。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之稱的古之海陵與金陵南京、廣陵揚州、蘭陵常州齊名華夏,飲譽神州。這里江海交會,氣勢磅礴,唐代詩人王維為之驚嘆:「浮於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噴於乾坤,江城入於泱漭。」
⑻ 一周七天的來歷
古巴比倫人十分的善於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他們通過對月亮的觀察,發現月亮的變化是在半圓月—滿月—新月之間切換,對月亮而言:由半圓月至滿月,時間7天;由圓月至半圓月,時間又是7天。由半圓月至消失,時間7天;由消失至半圓月,又是7天。7天也是月亮盈虧的周期。由此,他們得出結論,7天是月亮盈虧的周期,於是,他們把一個月分為四周,七天定為一周期,即為我們現在的一個星期。
古巴比倫人首先使用七天為一周的時間單位,後來猶太人把它傳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傳到羅馬,公元3世紀以後,就廣泛地傳播到歐洲各國。
(8)秣周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在中國星期的由來
星期在中國古代稱七曜。七曜在中國夏商周時期,是指日、月、及五大行星等七個主要星體,是當時天文星象的重要組織成份。後來借用作七天為一周的時間單位,故稱星期。中國的七曜開始並未作為時間單位。
⑼ 姓氏周的來歷
姓氏起源
一、周姓的最早出現,可追溯到遠古的黃帝軒轅氏。
據《姓氏考略》所載,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
二、出自姬姓。
其始祖為周文王。黃帝的兒子後稷,姓姬。後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東征勝利後,大規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後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國所滅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宗室子孫及周朝遺民以周為氏。
三、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為周的。
如唐玄宗時,有姬氏因避帝名諱,故而改姓周。元時,有蘇氏改姓周的。唐末有叫成納的,後梁時賜姓周。北魏時有鮮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時,代北復姓賀魯氏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漢字單姓周氏。
四、源於少數民族。
1、南北朝時,北魏獻帝的第二個哥哥,原姓普,後改姓周。
2、唐朝上元年間,少數民族有「暨佐時」(音譯)三字姓的,改為周氏
3、代北(今山西省東北部)的復姓「賀魯」氏,改為周氏,賀魯氏是由「夷」(少數民族)變為周姓。
資料擴展:
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5位,周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於姬姓,台灣土著族、瑤族、東鄉族、彝族、布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土家族、保安族、黎族、壯族、羌族、朝鮮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據當代周姓的人口已達2544萬,為全國第九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02%。
從明朝600年中周姓人口由210萬激增到近2500多萬,增長了近12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
周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在這1000年中周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ㄏ」形態勢。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湖南、湖北、江蘇四省,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46%;其次分布於山東、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廣東和貴州,這七省的周姓又集中了33%。
四川居住了周姓總人口的15.3%,為周姓第一大省,占省總人口的3.4%。全國形成了沿長江的高比率周姓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