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曾母暗沙這個名稱的由來是什麼
中國漁民向稱沙排,是因海南島漁民對那些低潮時也不露出海面的珊瑚礁(暗沙)稱為「沙排」之故。
1935年,中華民國公布名稱為曾姆灘。
1947年,中華民國公布名稱為曾母暗沙。
1983年4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地名委員會公布其標准化地名,仍為曾母暗沙。
1983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編隊前往南沙巡邏,並於22日8時19分在曾母暗沙拋錨,宣示主權。
199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再次在曾母暗沙宣示主權,並投下一塊主權碑。
據傳: 鄭和大將軍有一次於再次出航時經南中國海南方,其中一艘經南中國海船上有多名福建籍水兵,有一位沿海福建籍航海繪測員非常機警,發現上次標記處陸地怎麼在航行圖上消失?(注:可能漲潮淹沒),明確航運正確,而且上次放生海龜還驚見蹤跡!(注:該福建水兵 刻龜背"福"字以思念福建老家),於是操著濃濃福建口音驚呼"怎某搵山"!?(注福建方言為:怎麼沒有我們的山);
此時船上文書兵記錄員趨前了解發生何事,該文書兵乃北方北京籍書生為隨船文官 因繪測員特濃南方口音敘述一直無法讓這北京書生聽懂 在細心溝通放棄歧見下得到了具體答案—增母暗砂,後來改為曾母,自此延至今日"曾母暗砂",小兵一小步成就大中國。
Ⅱ 福而摩莎是什麼意思台灣有個叫福而摩莎營的,其中這個福而摩莎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來源..
福爾摩沙來自拉丁文及葡萄牙文的「Formosa」,均為「美麗」之意。15世紀以來,隨葡萄牙人在地理大發現時代在全球開辟新航線,世界上許多地方以福爾摩沙命名,遍布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和大洋洲;地形亦包括海灣、海灘、島嶼、山脈、河流、湖泊、城市等。在世界各地稱為「福爾摩沙」的地方發現的生物物種,經常都以「福爾摩沙」命名;包括原有的陰性詞,也包括其陽性形式,例如「formosa」、「formosana」、「formosanensis」、「formosanus」等。國際上使用「Formosa」時,通常指的是台灣。
世界各地的福爾摩沙
以「福爾摩沙」命名的地方遍布五大洲,包括各類地形。其中,面積最大的為阿根廷北部內陸的福爾摩沙省,面積7.2萬km²,首府福爾摩沙市。巴西、秘魯、美國、葡萄牙、阿根廷等地都有鄉鎮城市被稱為福爾摩沙。除台灣島(下文詳介)外,以「福爾摩沙」為名的一些著名地方有:
葡萄牙
福爾摩沙河(葡萄牙語:Rio Formosa)及福爾摩沙河國家公園。
巴西
福爾摩沙山脈(葡萄牙語:Serra Formosa)
聖瑪利亞市(Santa Maria)的福爾摩沙海灘(葡萄牙語:Formosa Beach)
福爾摩沙湖(葡萄牙語:Lagoa Formosa)
福爾摩沙市(葡萄牙語:Formosa, Goiás)
阿根廷
福爾摩沙省
福爾摩沙市
美國
佛羅里達奧蘭多市的福爾摩沙湖(英語:Lake Formosa)
肯亞
肯亞外海的福爾摩沙灣(英語:Formosa Bay),今名「翁瓦納灣」(斯瓦希里語:Ungwana Bay
)
隨著十五、十六世紀的地理大發現與新航路的開辟,人類進入海權時代,同時又盛傳東方地區有遍地的黃金與香料,使得當時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新興海權國家,紛紛派遣船隻到此勘探,對遠東地區發展轉販貿易。
自十六世紀中葉以後,遠東地區的海上航運逐漸頻繁,有許多航海路線通過台灣海域附近,當時的葡萄牙船員在經過台灣海面時,從海上遠望台灣,發現台灣島上高山峻嶺,林木蔥綠,甚為美麗,於是高呼「Ilha Formosa!」這句話,即「美麗之島」的意思(Ilha相當於英文的island)。
當時的葡萄牙人將擴張的重心放在中南半島上,因此台灣對他們而言,只是一個路過的美麗景點,但是「Formosa」這個名稱卻被日後的荷蘭人沿用至今,所以到現在仍有很多人喜歡將台灣寶島稱之為「福爾摩沙」,這就是「福爾摩沙」的由來。
1554年,「福爾摩沙」之島名,首先出現在葡萄牙制圖家羅伯·歐蒙( Lopo Homem)所繪制的世界地圖上,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由歐洲人所繪制的、出現台灣島名的地圖。此地圖,是以八幅的羊皮紙繪制而成,原尺寸為149×230公分,現藏於佛羅倫斯考古博物館。
Ⅲ 九龍山的名稱由來
九龍山,自古以來就有一蒼龍和八小龍盤居在山下,一天九蒼龍攜八小龍飛往東海,中途回望,因見峰巒疊嶂,靈秀鍾聚,頓生戀故之情,於是折道回歸,安營紮寨,潤物造化,衍育眾生,最終化作一大八小九座山脈。
上圖為九龍山後山(網路圖片選取)
九龍山景點錯落有致,分布在一條完整的旅遊環線上,令遊人目不暇接。沿山上黃金洞,一條樹木掩映的狹長通道里,有龍頭石,獨立山頭,吞雲吐霧,有形似碧螺的九龍山水庫,嵌鑲在奇峰峽谷之中,有梵音緲緲的九龍古剎,給人一種清凈境界的享受。
傳說通常不可靠,所描述的事件發生年代遠在文字發明前的遙遠過去,在文字尚未發明的時代,人們要對歷史做紀錄只能利用口耳相傳的方式,即為傳說的由來,但正是因此,也形成了中華五千年的一種財富。
Ⅳ 為什麼台灣曾被歐洲殖民者稱為「福薩摩」
formosa,葡萄牙語「美麗」的意思。一般翻譯成福爾摩莎、福摩薩。
「十六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歐洲商船帶著船堅炮利的優勢,席捲全世界。 1543 或 44 年間 ,一艘葡萄牙商船由澳門出發,准備前往日本,在航程中發現了台灣島,也讓位於東南亞海域的台灣島,有了共通的名字 — 「福爾摩沙 - 美麗之島」 ( Ilha Formosa) 。 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台灣島上的人就是這樣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方出出入入,各種生命在此生根發芽,人類在此學習、適應和生存,建構起獨特的生命力。這一切都隨著十七世紀的到來而加快速度,開啟了台灣歷史的序幕。」
「當時的葡萄牙人將擴張的重心放在中南半島上,因此台灣對他們而言,只是一個路過的美麗景點,但是「Formosa」這個名稱卻被日後的荷蘭人沿用至今,所以到現在仍有很多人喜歡將台灣寶島稱之為「福爾摩沙」,這就是「福爾摩沙」的由來。
1554年,「福爾摩沙」之島名,首先出現在葡萄牙制圖家羅伯 歐蒙( Lopo Homem)所繪制的世界地圖上,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由歐洲人所繪制的、出現台灣島名的地圖。此地圖,是以八幅的羊皮紙繪制而成,原尺寸為149×230公分,現藏於佛洛倫特斯考古博物館。」
Ⅳ 台灣名字的起源
名稱由來
大員
台灣的名稱由來很多,其中南部的台灣原住民平埔西拉雅族的「Taian」或「Tayan」,為「外來者」之意;台灣荷治時期稱台灣為「Taioan」,以音譯轉寫為漢字「大員」、「台員」、「大灣」或「台窩灣」,這些名稱原本是指現今台南安平地區附近,後來在日治時期,逐漸演變為整座島嶼的名稱。
高砂
另外,日本古代稱呼台灣為「高砂」、「高砂國」。
埋冤
本土文史學家連雅堂的說法為台灣在明代的漢人移民,多數是從福建渡過台灣海峽而來,此海峽有黑水溝之稱,天氣海流海象令早期移民渡海困難,九死一生,來台灣後也可能因水土不服、瘟疫傳染而死亡,無法生還故鄉,便以「埋冤」為此地名,本來是紀錄先民艱辛開墾的情狀,後來因為名字不吉利,而改成跟台灣閩南語發音一樣的「台灣」。
但事實上,台灣地名由來不是埋冤!「台灣」一詞早在明朝泰昌元年(1620年)就首次出現於公家文書之上,明末何喬遠所著之《鏡山全集》中,也出現「台灣」這個名稱,而大量移民形成「埋冤」之地,卻發生在清領初期,所以此種說法並不正確。
福爾摩沙
台灣又稱為「福爾摩沙」,在16世紀當時的葡萄牙船隻在經過台灣海面時,水手從海上遠望台灣,發現台灣島甚為美麗,於是高呼「Ilha Formosa!」,在葡萄牙語的「Formosa」為「美麗」之意,「Ilha」為「島嶼」之意,故翻譯為美麗之島,因此「福爾摩沙」取葡萄牙語「Formosa」音譯而來,在1950年代前是歐洲國家對台灣的主要稱呼
是故又稱寶島,士人則喜以山海經中的海上仙山名號蓬萊、瀛州等,作為台灣的雅稱。
台灣
台灣在漢字的正式寫法為「台灣」,而「台」為正體字,但與異體字「台」通用,現今民間與媒體多用「台灣」,在部分官方文件中也使用「台灣」
Ⅵ 福建省名的由來
福建省名的由來:福州府(今福州市)和建州府(今建甌市)各取首字而來。
開元十三年(725年),閩州都督府改稱福州都督府,為福州名稱出現之始。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為加強邊防武裝力量,設立軍事長官經略使。
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為福建經略軍使,與福州都督府並存。這是福建名稱出現之始。
北宋時期,置福建路,行政區劃為福、建、泉、漳、汀、南劍六州及邵武、興化二軍。南宋孝宗時升建州為建寧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福建省人民政府駐福州市,直轄福州、廈門2市,分設8個專區、67縣。
1950年4月1日起,將第一至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冠以各該署駐地之縣名,即:
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建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南平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福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原林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閩侯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晉江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龍溪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永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龍岩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Ⅶ 福岡市的名稱由來
福岡縣在七世紀以前是屬於日本古國名的築紫國與豐前國一帶,築紫國約在七世紀末後又分為築前國與築後國,統稱「築州」,至今博多車站尚分有博多出口與築紫出口。黑田長政在慶長5年(1600年)關原之戰之後,因為戰功而受德川家康封給築前國領地,賜52萬3000石接替小早川秀秋入主名島城。黑田長政在次年(1601年)於當時的那珂郡警固村福崎一帶(新的福岡市中央區)建築新的城堡,城堡取名自他原本來自備前國福岡庄(21世紀的岡山縣瀬戸內市長船町福岡)稱為「福岡城」[9],此後福岡縣之地名即由此而來。然而,原本備前國的福岡地名是因為「在丘陵上的福地」之意。
Ⅷ 福字的起源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約有三千年歷史。漢字造字基本有四法: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右邊的「畐」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滿之義,則「畐」有「腹滿」義;古容器的象形字。
在周代金文中代「酒」字,酒是當時的珍貴飲料,祭祀時必用;左邊的「示」字祭台象形,表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神事也」。《說文》)「示」與「畐」合起來成一「福」字,就是「指事」了。
福字有「祈」、「敬」、「祝」的意義,是先人祈求並祭祀上天時所作供奉的形式。人們在向天地、向神靈祈禱,希冀自己能夠實現美好的願望,即能夠得到「福」。由此可看出,人類社會這種最初的最本能的嚮往和追求,就是「福」。從漢字的起源和構造中,我們不難領悟福文化的最初含義。
Ⅸ 台灣名稱的由來,為何會叫台灣呢或有其它名稱嗎
台灣自古是我國的領土,東漢稱夷洲,隋時改稱流求,明代又稱北港、東蕃。元明設巡檢司於澎湖,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光緒十一年(1876年)建為台灣省。台灣一詞最早見於官方文獻的是明崇禎八年(1635年)何楷等人的奏疏中,從清初建府始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台灣」這一名稱由何而來?它的含義又是什麼?學術界仍持不同看法,尚難定論。 有人說「台灣」是古代神話傳說「岱嶼」和「員嶠」首字聯名「岱員」轉變而來的;也有人說「台灣」是因盛行於閩台地區的台風而得名;還有人說「台灣」原作「埋冤」,後因其詞不詳才改稱為「台灣」的。意即「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為天氣所虐,居者輒病死,不得歸,故以埋冤名之,志慘也。其後以埋冤不祥,乃改今名」(連橫:《台灣通史·開辟篇》)。更多的人則主張「台灣」之名來源於陳第所著《東番記》中的「大員」、周嬰《遠游篇》中的「台員」和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中的「大灣」。「台灣」則由「大員」、「台員」、「大灣」等或因語音相同轉譯,或以當地部落名稱謂轉化而來的。例如《辭海》等都持這種看法。譚其驤等在《我國省區名稱的來源》台灣省條中,闡明了「台灣」名稱的演變過程和各個時期的地域所指。文中說,十六世紀時有「大員」之稱,本指今台南安平鎮附近一帶,是當地高山族部落名譯音。進入十七世紀「大員」又改寫成台灣。其時荷蘭侵略者在該地所築的熱蘭遮(ZeeIandia)城,華人即稱之為台灣城。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全島後,「台灣」所指大致在今台南市一帶。清初建立台灣府後,台灣一名所指地域才包括整個島嶼。另一種看法,認為因荷蘭人在海灣修城築台,故名「台灣」。道光重刻本康熙《台灣縣志》雲:「荷蘭設市於此,築磚城,制若崇台,其海濱沙環水曲曰灣,又泊舟處概謂之灣,此台灣所由名也。」 此外,成書早於《東番記》的《日本一鑒》的《窮河話海》和《桴海圖經》兩冊中,都把台灣稱作「大惠」。吳壯達認為「大惠」與《東番記》的「大員」及後出現的「台員」、「大灣」 都是對同一地理對象的名稱從閩南方言轉化。他從安平古海灣「大灣」的轉化論證「台灣」一名由來於「大灣」。又據康熙《台灣縣志》所築城堡「制若崇台」,「台灣」的「台」與「灣」兩字聯稱的含義才成立。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台灣」一名才被人們採用。邵秦在《台灣名稱由來考略》(載《歷史研究》1982年第2期)一文中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台灣閩音稱謂大員、台員、大灣等,在荷蘭人侵台前早已存在,在修城築台前荷蘭人也隨中國人稱安平為「大員」;也不同意把「台灣」之稱來源於大海灣的「大灣」一名轉化而來,因為《東番記》並未記成大灣而寫成大員,《遠游篇》作台員。「大員」、「台員」在字義上不能表示出海灣之意。「台灣」 應由來於原安平地區土著台窩灣族,以其族名稱其地,據調查確認台南城的大灣庄為台窩灣族原住地。「大灣」即「台窩灣」的同音異字。荷蘭文獻中對安平一帶有時寫成Tayovoan(台窩灣),有時寫成Tyovon(梯窩灣)、Teijoan(大員)、Toyouan(台員)等 中荷兩國的兩種不同民族語言對該地稱呼基本一致的記載,雄辨地證明了關於台灣名稱最早來源的出處,即與台灣安平一帶土著台窩族名稱有關。關於「台灣」名稱的由來,目前雖仍存在分歧,但在辭書、報刊出版物中,涉及有關台灣名稱來源的有其一定的傾向性,很多專家、學者又都在積極研究探討這個問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能揭開這個謎底。 參考資料:http://www.beelink.com/20001031/416439.shtml
Ⅹ 寧德市名字的由來
寧德取寧川之「寧」、戴德之「德」為之定名。早在新石器時期,先民們就在這里勞動生息。夏、商、周時閩東屬古揚州。三國時屬吳國,是吳國造船基地。
晉太康三年(即公元282年)設立縣治溫麻縣(治所在今霞浦縣沙江鎮古縣村),唐(623年)改長溪縣,唐(836~840年)將長溪縣的寧川和古田縣東北劃為戴德場,933年(五代後唐)升場置縣(寧德取寧川之「寧」、戴德之「德」為之定名)。
寧德,界閩浙之交,俗稱閩東,地處福建省東北部,2000年撤地設市。下轄蕉城區、福安市、福鼎市、古田縣、霞浦縣、周寧縣、壽寧縣、屏南縣、柘榮縣(4個沿海縣區,5個山區縣),以及1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東僑。
寧德位居長三角、珠三角、台灣三大經濟區中心位置,是連接中國內陸地區的重要出海口。天然良港三都澳,位扼太平洋西岸國際諸航線的中心位置和中國沿海南北海岸線中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