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臨邑縣出過哪些大官
人物編輯
邢侗 (1551—1612) 字子願,號知吾,別號來禽源山主,人尊稱來禽夫子,明末著名書法家。臨邑縣臨邑鎮邢柳行村人。1574年(萬曆二年),進士登第。[26]
王洽(?—1630) 字和仲,臨邑縣恆源街道辦事處沙河村人。1591年(明萬曆十九年)中舉人,1604年成進士。歷任東光、任邱、長垣知縣,為政清廉,「名重北畿」。[27]
郭諶(1488—1578) 字信夫,號磐滸居士,明代書法家。臨邑縣德平鎮郭家村人。少有大志,讀書若渴,博研六經;善書、能詩、好繪畫,而尤以書法最為出名。[28]
葛守禮(1502—1578) 字輿立,一字輿用,臨邑縣德平鎮葛老莊人。自幼貧而好學,1528年(嘉靖七年),鄉試第一,次年,成進士,授彰德推官。久積未決之冤獄,禮開審即破。世宗愛其才,授職鎮守山海關。[29]
孟郊 (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30]
鄧廣銘 (1907-1998),當代歷史學家,宋史專家。臨邑縣恆源街道辦事處齊家村人。曾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以上信息來自網路——臨邑。(不允許發網址,建議自己搜索。)
B. 臨邑縣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臨邑縣縣名是僑置來的。所謂「僑置」,是將異地之名借來作為當地的地名,西漢時在兗州東郡置臨邑縣(現在的東阿縣地),歷史上叫「漢臨邑」。到東漢時期西漢所置臨邑縣地劃入谷城縣。南北朝時期,把漢秦所置濟南郡著縣和平原郡漯陰縣地合並為一個政區,用已廢棄的漢臨邑縣名命名,歷史上叫「僑臨邑」,臨邑縣名由此而來。臨邑縣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余年的歷史。
C. 山東的所有縣的名字
截至2019年4月23日,山東的縣城有蘭陵縣,海豐縣,山東省平陰縣,山東省成武縣,平原縣。
1、蘭陵縣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地處山東省南部,處於沿海地區大開放、黃淮海平原大開發的交叉地帶。2018年10月,獲得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截止2012年,蘭陵縣有15個鎮:蘭陵鎮、大仲村鎮、尚岩鎮、磨山鎮、礦坑鎮、新興鎮、南橋鎮、金嶺鎮、蘆柞鎮、庄塢鎮、魯城鎮、向城鎮、神山鎮、長城鎮、車輞鎮。
2、海豐縣是今山東省無棣縣的古名,由隋代建立,在明、清、民國541年的時間里稱為海豐縣。1914年因廣東也有海豐縣,為避重名,恢復無棣縣古名。
3、平陰縣位於山東省濟南市西南部的濟南、泰安、聊城三地市的平陰縣及周邊縣市區結合部,其東北連長清區,東邊是肥城市,南邊和西南角與東平縣臨接,西北隔黃河與東阿縣相望。2003年,平陰縣設有平陰鎮、欒灣鄉、安城鄉、 玫瑰鎮、刁山坡鎮、東阿鎮、 洪範池鎮、李溝鄉、孔村鎮、孝直鎮、店子鄉共11個鄉鎮。
4、成武縣隸屬於山東管轄,成武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隸屬著名的牡丹之鄉山東省菏澤市。它是全國糧食生產基地縣、全國優質棉繁育基地縣、全國淡水養殖基地縣、全國高標準平原綠化縣、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縣、全國科技先進縣和全國城市環境優秀縣,山東省改革開放試點縣、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縣、山東省精神文明先進縣。
5、平原縣地處山東省西北部,隸屬德州市,東和東南與臨邑縣、禹城市交界,西和西南與武城、夏津毗連,南與高唐為鄰,北與德城區、陵城區接壤。平原縣地處黃河下游的魯西北平原,地勢平坦,地形自西南向東北緩慢傾斜,氣候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
D. 臨邑銅牛由什麼組成
臨邑銅牛,據傳言花了二十萬,而且是在九幾年,那個年代花二十萬建造銅牛,真是小數目,照二十萬價格推算,臨邑銅牛應該是純銅組成
E. 山東各市名稱的由來,具體點
一、山東省省名由來 山東,作為一個地理概念,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秦據關中,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的地區為山東,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國領土。金代設置山東東、西兩路,"山東"第一次成為政區名稱。明初置山東行省,後改稱山東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山東布政司。清初設置山東省,自此,"山東"正式成為本省的專名
二、濟南市市名由來 濟南因地處古四瀆之一的"濟水"(古道今為黃河所據)之南而得名。公元前16年設立濟南國。1929年7月析歷城縣城和城外商埠及四郊設濟南市。
市中區 轄區原為古歷城屬地,1955年9月起稱濟南市市中區。因地處濟南市市區中南部而得名。
天橋區 1955年9月8日定名為天橋區,因轄區內建有橫跨膠濟、津浦鐵路的天橋而得名。
歷下區 春秋戰國屬齊國,因在歷山之下而得名。1955年9月改稱歷下區。
槐蔭區 因其轄區內以槐樹命名的街巷較多,1955年改稱為槐蔭區。
歷城區 西漢景帝四年(前153年)設歷城縣,因處歷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年撤縣建歷城區。
長清區 秦置盧縣,東晉改為太原縣,隋始名長清縣,因境內有齊長城和清水而得名。2001年6月26日撤縣設長清區。
章丘市 公元556年,高唐縣遷至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596年,改稱為章丘縣。1992年,撤縣設章丘市。
平陰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榆山縣,大業二年(606年)改稱平陰縣。因境內地處古東原地平,又位於濟水之陰而得名。
濟陽縣 金太宗天會七年(1129年)置縣,因其地處濟水之北,故名為濟陽縣。
商河縣 因有河水流經,故名河縣,1086年改為商河縣
三、青島市市名由來 以古代漁村青島得名。青島地區昔稱膠澳。1929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接管膠澳商埠,同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
市南區 1949年6月2日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政府成立,12月改為市南區公所,1951年改為市南區人民政府。因位於青島市市區的南端,故名市南區。
市北區 清屬即墨縣仁化鄉,為青島市轄區之一。境域變化多次,因地處青島市老城區北部而得名。
四方區 四方區建於1951年,沿用原四方村之名。
李滄區 1994年,青島市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後設立。由原滄口區的8個街道辦事處、1個鄉和原嶗山區的李村鎮(嶗山區政府所在地)合並後設置。
黃島區 1979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將黃島劃歸青島市,為黃島區。因地處黃島而得名。
嶗山區 1988年改設嶗山區,因境內嶗山而得名。
城陽區 1994年5月設城陽區,因處在古代不其城南,即城之陽而得名。
膠州市 1987年撤縣設立膠州市,因境內有膠水而得名。
即墨市 秦代,即墨始定為縣。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濱(今平度市朱毛村)而得名。公元596年移至今址。1989年9月設立即墨市、
平度市 據《重修平度縣志?敘》載,"平度"漢舊縣名也。《通志》引《說苑》閭邱先生對齊宣王,顧選良吏,"平"法"度"臣得壽矣之言,謂義蓋取此。明始稱平度州,1914年改平度縣,1989年10月撤縣設市。
膠南市 膠南歷史上多分屬膠州、諸城,1946年成立膠南縣,因地處膠縣南部而得名。
萊西市 1941年,萊陽縣先後析出萊東、萊西和萊西南縣。1950年,萊西南與萊西縣合並為萊西縣。1958年,萊西、萊陽兩縣合並為萊陽縣。1962年兩縣分立。1991年撤萊西縣設萊西市。
四、淄博市市名由來 因原境內轄淄川、博山兩縣而得名。1945年建立淄博特區專員公署,1955年3月9日設立淄博市。
張店區 張店城區,古稱黃桑店。因地處交通要沖,過往商旅多在此棲身。宋代,黃桑店中有一張氏店門庭大,客房多,生意興隆,遐邇聞名。後來黃桑店之名漸被張家店取代。至元代,稱之為張店。1955年4月,正式成立張店區。
臨淄區 臨淄原名營丘,公元前859年,齊獻公更名為臨淄。1970年改稱臨淄區。
淄川區 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稱淄川區。
博山區 其一,博山全境盡山,幾無平坦之地,博山之名具有多山之意。其二,因境東南有"博山",故以山名為縣名。1955年3月改為博山區。
周村區 戰國前,因此地位於丘陵、平原的交接處,故名為晝,曾因人少聚居而名為晝,後因字音轉變和臨水居稱晝屯,北宋年間演變為周村。1955年4月設周村區。
桓台縣 南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置新城縣。1914年易名耏水縣,旋改桓台縣。因境內有齊桓公戲馬台而名。
高青縣 1948年,由原高苑縣和青城縣合並而成,取兩縣首字而得名。
沂源縣 1944年5月建沂源縣,因境內沂河發源地而得名。
六、東營市市名由來 原為村名,1964年華北石油勘探會戰總指揮部設在該村。翌年,惠民地區東營辦事處在此成立,1982年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市,即以"東營"為名。
東營區 1984年,市轄東營區、牛庄區建立。1987年兩區合並為東營區。因系東營市政府駐地,故名。
河口區 1982年11月設立河口區。因黃河自1855年起先後7次改道在境內入渤海,建區時境域仍有黃河入海口而得名。
墾利縣 此地原有墾區和利津窪兩個名稱,取其首字而得名。1941年9月,墾區抗日民主政權建立為建置之始。1943年4月,墾區正式稱墾利縣。
利津縣 在周秦時代屬齊國。隋代建永利鎮,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升永利鎮為利津縣。因邑內有東津碼頭,取永利、東津之字得名利津。
廣饒縣 西漢初置廣饒縣,隋移置千乘縣,金改樂安縣。1914年,全國改定重復縣名,樂安縣復稱廣饒縣。廣饒縣名之由來,概取"海濱廣斥,饒於魚鹽"之吉祥義。
七、煙台市市名由來 煙台之名源於"兵事"。1398年,為防禦倭寇,加強海防,在沿海設置了烽火台,遇警晝則生煙,夜則舉火,接遞通報,以資戒備,後將這種火台稱為煙台。煙台市因市區內煙台山而得名。1983年11月,由煙台地區改建為地級煙台市。
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 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84年10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興建的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1985年3月20日動工興建。1992年5月4日升格為副地級。
芝罘區 因境內有芝罘島而得名。秦始皇三次東巡此島,始有"之罘"之稱,後改為"芝罘"。1983年11月改為芝罘區。
福山區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偽齊帝劉豫登此山,稱兩水鎮一帶為"福地",因名此山為福山,金天會九年(1131年)置縣,故名。
萊山區 相傳800多年前,在今萊山大地上,一夜間來了一座小山(今煙台萊山機場內馬鞍山),當時取名"來山",後因山上草木叢生,遂演變為萊山,由此得名建鎮建區。
牟平區 牟平因處牟山之陽平川地而得名。唐麟德二年(665年)置牟平縣,1994年12月撤縣設區。
龍口市 1986年撤銷黃縣,設立龍口市。因原黃縣有龍口鎮而得名。
萊陽市 因地處萊山(今旌旗山)之陽,故稱萊陽。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改昌陽為萊陽。1987年4月改名萊陽市。
八、濰坊市市名由來 1948年4月27日,濰縣解放,以濰城、坊子為基礎建濰坊特別市,取濰城、坊子首字命名。1949年6月改稱濰坊市。
濰城區 濰城區以舊濰縣城得名。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濰州,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77年)改濰州為濰縣,1949年6月為濰坊市,1984年,濰坊市組建為地級省轄市後,設立濰城區。
坊子區 因濰坊市1984年在坊子設立縣級區而得名。
寒亭區 夏代,寒浞在此建國,史稱古寒國。漢王莽後改古國為亭,始稱寒亭,寒亭因此而得名。1983年建寒亭區。
奎文區 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原濰城區以境內白浪河為界劃分為兩個區,白浪河以東因建有"奎文閣",故名奎文區。
青州市 青州之名起源較早,是古九州之一。據《周禮》記載:"正東曰青州"。按古代五行學說,東方屬木,其色為青,青州在中華大地的東方故名。
諸城市 原名東武,西漢初年置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諸城,取漢故諸縣城為名。1987年7月撤縣建市。
壽光市 壽光因閭邱長老向齊宣王乞壽的故事而得名。西漢(前148年)置縣,1993年設立壽光市。
安丘市 因安丘侯國而得名。安丘春秋時因其地山丘起伏,河谷縱橫,在山水環抱之中,故稱渠丘。西漢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七月癸酉,封將軍張說為"安丘懿侯",食邑古渠丘地三千戶,國名"安丘"。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置安丘縣。1994年撤縣設市。
高密市 因境內有密水,"其源言之謂高",故有高密之名。1994年5月18日,撤銷高密縣,設高密市。
昌邑市 古稱邑、都昌。春秋時設城邑,為齊七十二城之一,宋建隆三年,建新城,稱昌邑,為縣治所。1994年6月撤縣設市。
昌樂縣 昌樂縣古稱營丘。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樂縣,以"都昌"、"長樂"兩地名之尾字取名昌樂縣,寓昌盛安樂之意。
臨朐縣 西漢始設臨朐縣,因縣城東臨朐山而得名。
九、濟寧市市名由來 秦置任城縣;因地瀕濟水,五代時又設濟州,初治巨野;但金時巨野一帶常被水淹,而任城地勢高亢,遂遷之。元時則取安寧意,更名為濟寧府,後升為濟寧路。明代,濟寧路降為州。清初,改為直隸州。民國初年,改為濟寧縣。1946年設濟寧市。1953年設濟寧專區,1976年專區改稱地區。1983年10月撤銷濟寧地區設省轄地級市。
市中區 秦置任城縣,1913年改濟寧縣,1946年劃濟寧縣城關設立濟寧市,1983年改市中區。
任城區 1993年12月設任城區,因境內自秦至明代先後設置任城縣、任城國而得名。
曲阜市 曲阜之名在《禮記》一書中就已出現,因"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周為魯國都。公元前249年楚滅魯,始設魯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更名為曲阜。1986年設立縣級曲阜市。
兗州市 充州之名由來已久,《禹貢》記載:"河惟兗州"。言此州東南據濟水,西北據河。禹時分天下為九州,兗州即為九州之一,相傳以發源於河南省濟源縣王屋山的"水"而得名。""與"兗"字同音、通用,故名。1992年建市。
鄒城市 公元前221年設騶縣,唐初改騶縣為鄒縣,1992年10月改名鄒城市。
汶上縣 1208年始稱汶上縣,取汶水在上之意而得名。
泗水縣 秦置卞縣,南朝宋初,卞縣廢,466年復置。591年更名為泗水縣,因泗河發源於境內而得名。
微山縣 1953年8月,建立微山縣,因境內微山湖而得名。
魚台縣 秦置方與縣,唐寶應元年(762年)改為魚台縣,因境內有魯隱公觀魚台而得名。
金鄉縣 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置金鄉縣,因境內金山而得名。
嘉祥縣 1147年析巨野、任城二縣地置縣。因春秋魯哀公時西狩獲麟的故事發生在境內,取其祥瑞之意而得名。
梁山縣 梁山縣始建於1949年8月,因境內梁山而得名。
十、泰安市市名由來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金天會十四年(1136年)以泰山郡腹地置泰安軍,"泰安"之名始此,取"泰山安四海"之意。1985年3月,設地級泰安市。
泰山區 1985年5月設泰山區,因境內泰山而得名。
岱嶽區 岱嶽區因境內泰山而得名。泰山古時亦稱岱嶽。(哈哈,俺家鄉)
新泰市 西晉泰始年間,大臣羊祜表奏晉武帝,取新甫山(境內山名)、泰山首字為縣名。1983年成立新泰市。
肥城市 肥城因周封肥子國而得名。1992年9月撤縣建市,稱肥城市。
寧陽縣 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於寧山之南置縣,故名寧陽。
東平縣 東平,古稱東原。《尚書?禹貢》載:大野既瀦,東原底平。東原底平是為東平得名之始
十一、威海市市名的由來 為加強海防,抵禦外來侵擾,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朝政府"析文登縣辛汪都三里立威海衛",取"威震東海"之義。1987年,地級威海市成立。
環翠區 1987年成立地級威海市時,以境內名勝環翠樓將原縣級威海市命名為環翠區。
榮成市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成山衛設縣。雍正帝欽賜嘉名,"以始皇嘗射大魚於榮成山,山在邑境內,故命名因之"。1988年撤縣設市。
文登市 文登之名源於文登山。因秦始皇東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論功頌德而名。北齊天統四年(568年)置文登縣。1988年撤縣設市。
乳山市 乳山之名源於大乳山。山在今市境南部海濱,山勢渾圓豐滿,頂峰挺拔突出,狀如乳房,故名。1941年2月建縣,1993年8月改為乳山市
十二、日照市市名的由來 日照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宋元祜二年(1087年)置日照鎮。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設日照縣。1989年升格為地級市。1994年設區帶縣。
東港區 1992年12月7日,原日照市行政區域設立縣級東港區。以李鵬總理題詞"黃河灘頭千年睡,日照東岸巨港出"之意得名。
五蓮縣 1947年建五蓮縣,因境內五蓮山而得名。
莒縣 莒地多產芋,時人稱"芋"為莒,並食之,故以莒為部落名。商屬姑幕,周稱莒國,秦置莒縣,隋設莒州,1913年改州為縣
十三、萊蕪市市名由來 齊靈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齊靈公滅萊子國,部分萊民流落於今淄川西南一帶,因此地荒蕪故名。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萊蕪升為地級市。
萊城區 萊城區是1992年11月因縣級萊蕪市升為地級市而設立的縣級區。
鋼城區 1992年11月,萊蕪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設立鋼城區。因為境內有省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萊鋼,故名
十五、德州市市名由來 德州之名源於安德縣,安德縣之名源於德水,秦更黃河名為德水,因德水流經縣內,故以為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設德州衛。1950年6月建立德州專區,1964年更名為德州地區,1994年12月改設地級德州市。
德城區 明洪武七年移德州治於今城區,始名德州。民國元年改稱德縣。1946年6月德縣解放後,置德州市。199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原縣級德州市更名為德州市德城區。
樂陵市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樂陵縣。大阜曰陵,樂則取四民用足,國乃安樂之義也。1988年9月1日,撤縣設市。
禹城市 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為紀念大禹治水之功,改祝阿縣為禹城縣。1933年10月18日,撤銷禹城縣設立禹城市。
陵縣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在今陵縣城置安德縣。公元九年王莽改制,設定安公國,治所安德(今陵縣縣城),元憲宗二年(1252年),升將陵縣為州,稱陵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復為陵縣。洪武七年(1374年),將陵縣、安德縣合並稱德州,州治所在陵縣。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安德縣,稱陵縣,今陵縣之名稱始於此。
寧津縣 公元1128年,因臨鬲津河而得名的臨津城毀於大水,遷至現址,取"安寧"之意,改名寧津縣。
慶雲縣 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慶雲縣。城東有一卧龍崗。岡上樹繁草盛,其上空常被雲霧籠罩。史記天官書曰:"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是謂卿雲。"卿雲,古以為祥瑞之氣,取其意,且卿通慶,故取名慶雲。
臨邑縣 秦時置漯陰縣。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年)改稱臨邑縣。
齊河縣 金天會八年(1130年)撤齊河鎮設縣,始稱齊河縣。另,齊河縣,因城臨濟水,濟水又名齊水故名。
平原縣 平原縣因周圍地形平坦而得名為平原邑。秦代(公元221年)以平原邑置平原縣。
夏津縣 夏津縣原稱縣(漢置),隋大業間改縣置夏津縣。以華夏民族及地處古黃河大渡口而得名。
武城縣 戰國時屬趙地,因地處趙國東部邊塞,四無山阜,為防禦強齊入侵,歲飭武備,修築城防以屯兵,是謂武備之城。西漢初年,設東武城縣。西晉太康年間,改稱武城縣
十六、聊城市市名由來 聊城市因史稱聊攝國故名。明代稱東昌府,1912年山東省廢府設道,境域為濟西道,1914年改為東臨道,1949年8月改設聊城專區,1967年改稱聊城地區,1997年8月撤地設市。
東昌府區 1998年3月設東昌府區,因明代稱東昌府,境內有東昌湖故名。
臨清市 衛河古稱清河,臨清因傍清河而得名。西漢初始置清淵縣,330年改清淵縣置臨清縣。1958年建縣級市,1963年撤市復縣,1983年撤縣復市。
高唐縣 高唐因地處沼澤之丘而得名。漢朝置縣,元、明、清升縣為州,1912年復改縣。
茌平縣 秦置茌平縣,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而得名。
東阿縣 因濟、二水沿今東平湖兩岸入境,河曲形成大陵稱"阿"。東阿置邑,始見《春秋》,名柯。戰國改稱阿,秦始稱東阿,屬東郡。漢置縣相沿至今。
陽谷縣 隋朝設縣時取東阿、陽谷縣界"陽谷亭"為名。
莘縣 春秋為衛國莘邑,秦置陽平縣,606年稱莘縣。
冠縣 因春秋時曾在此設冠氏邑而得名。隋(586年)置冠氏縣,1269年升州改稱冠州,1370年降州為縣,定名冠縣。
十七、濱州市市名由來 1992年3月,因惠民地區行署駐地濱州市,惠民地區改為濱州地區。2000年6月,濱州地區撤地設市,改為地級濱州市。
濱城區 2000年6月10日,設立濱州市濱城區,因轄區為濱州市城區所以命名濱城區。
沾化縣 1042年置招安縣。1195年更名為沾化縣,縣名取義於漢代龔遂治渤海"海濱之民"復沾聖化。
博興縣 後唐庄宗李存勖為避獻祖李國昌諱,改博昌縣為博興縣。
鄒平縣 西漢以前,夏封舜後姚姓為鄒侯,在鄒平之域,立鄒侯國。公元前201年置鄒平縣。
惠民縣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定州升為武定府,置惠民縣為附郭,因有明代開鑿的排水渠惠民溝而得名。
陽信縣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陽信縣,因治所為韓信自燕伐齊屯兵駐地,又居古篤馬河之陽,縣名由此而得。
無棣縣 春秋設無棣邑,因北界"無棣水"而得名。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置縣,襲稱無棣縣。
十八、菏澤市市名由來 "菏澤"原系天然古澤。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為府,設附郭縣,賜名菏澤,始以菏澤作為地方名稱。1949年設菏澤專區,1967年改稱菏澤地區,2000年設地級菏澤市。
牡丹區 2000年,設立菏澤市牡丹區,以原縣級菏澤市的行政區域為牡丹區的行政區域,因境內牡丹園而名。
鄄城縣 春秋時期為衛國鄄邑,秦時改鄄邑為鄄城,西漢初置鄄城縣,因境內鄄邑、鄄城而得名。
鄆城縣 春秋魯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魯在此駐軍並築城名鄆,鄆城自此而得名。
巨野縣 西漢始建巨野縣,因古有大野澤而得名。
成武縣 秦置成武縣,明洪武四年(1371年)曾將縣名"成"作"城"。1958年經國務院批准,將"城"改"成",復為成武縣。
單縣 古稱單父,春秋為魯國單父邑,秦置單父縣,漢代三次為縣侯國,一次為縣王國。唐末置輝州,宋置單州,明初改稱單縣。
定陶縣 定陶之名緣於陶丘。《說文》"陶丘再成丘也,在濟陰",這里有丘雙層,像陶灶,故名。春秋末期,范蠡助越滅吳後,出海至齊,輾轉至陶,並"以陶為天下之中,遂定居焉,故曰定陶"
曹縣 明洪武二年,曹州治因水患近盤石鎮(今縣城),至四年降州為縣,始有曹縣之名
F. 臨邑縣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臨邑縣縣名是僑置來的。所謂「僑置」,是將異地之名借來作為當地的地名,西漢時在兗州東郡置臨邑縣(現在的東阿縣地),歷史上叫「漢臨邑」。到東漢時期西漢所置臨邑縣地劃入谷城縣。南北朝時期,把漢秦所置濟南郡著縣和平原郡漯陰縣地合並為一個政區,用已廢棄的漢臨邑縣名命名,歷史上叫「僑臨邑」,臨邑縣名由此而來。臨邑縣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余年的歷史
G. 盱眙縣名字的由來
據《盱眙縣志》載,盱眙縣名來歷共有三種說法:
一是因山命名法,即盱眙縣是以境內的盱眙山命名的。《清史稿·地理志》也持這種說法,說「盱眙東,盱眙山,縣以此名。」
二是字義命名法,即盱為張目,眙為舉目,城建山上,可以望遠。《讀史方輿紀要》和《古今地名大辭典》則持這種說法。
三是單字還音說。即盱眙是古吳國的「善道」,吳音和中土音不同,它是由吳音的「善道」音轉為「盱眙」的。
以上之說,經考證,字義命名說是難以成立的。至於單字還音說,只見俞正燮一人見解。盱眙歷代縣志和其他輿地著作均無此記載。以語音變化確定一個縣名,並不多見。
至於「張目為盱,舉目為眙,城居山上,可以眺遠」的說法,主要來自南宋以前的《盱眙圖經》,不是建縣初期所雲,而是後人所講。明萬曆《帝里盱眙縣志》、清朝乾隆《盱眙縣志》均說:「後人雲郡在山上,可以眺遠,因是以得名雲」,這正是合理的解釋。
上述為《盱眙縣志》的原文,除否定了單字還音說之外,肯定的「郡在山上,可以眺遠,因是以得名」,應該說還是認同了「張目為盱,舉目為眙」的說法。查閱《辭源》,眙字除地名盱眙讀Уi外,舉目為「眙」的眙,應讀Chì,有直視、注視、驚視、愕視的意思,因此舉目為眙作為盱眙縣名,不僅「字義命名說是難以成立的」,而且讀音也不對,因此,三說全部不成立。
翻開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地圖集》,在「黃河長江流域傳說中的原始社會分布」及夏代、商代、西周,在淮河洪澤湖等地都標注了「淮夷」,在沂沭河流域標注了「五夷」,山東半島標注了「萊夷」。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譚其驤主編的《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夏時期全圖」,在淮河流域標注「五夷」,「商時期全圖」則改為淮夷,沂沭河流域標注「人方」。「西周時期全圖」淮河仍標注淮夷。「春秋全圖」淮河則標注「徐夷」。
中華民族發端於黃河中游,向來以「得中原者得天下」自居,而把周邊的民族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辭源》解釋夷為中國古代居住在東部的民族。東夷有九夷之說:萊夷、淮夷、島夷等等,以地方而論,居住在徐地域、徐國的就應稱為「徐夷」了。
譚其驤《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夏時期圖說」稱:夏時期夏族之東分布著許多夷族。啟子太康、仲康,仲康子相時,國家統治權曾落入東夷首領後羿、寒浞、浞子澆、豷之手,至相子少康滅澆,少康子杼滅豷,夏室中興。
「商時期圖說」稱:武丁傳三代五王至武乙時「東夷寖盛,分遷淮岱,漸居中土」。至其孫帝乙、帝乙子紂時屢征夷方,雖取得了勝利,國力因之虛耗。
「西周時期圖說」則說: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厲王死,太子即位,是為宣王。西北與嚴允、諸戎交戰,又用兵於東南淮夷、徐戎。
夏商周時期的圖說展現了東夷發展的歷史,想不到嫦娥的老公後羿也是東夷人。東夷如何滅亡的,史書不載,但地域應為淮河流域。在歷史更替過程中,至秦設盱眙縣時,「徐夷」作為歷史被保留下來,為避免某種限制,以盱眙代替了徐夷,只不過徐夷Xúуí改變了聲調變成盱眙Xū уí,而保留了歷史的信息。
另一種可能是來源於「徐邑」。徐國的范圍包括盱眙,徐國首都和城市就是徐邑了。像河南的夏邑、鹿邑,分別是孔子的祖籍和老子故里,河北的高邑、武邑、山東的昌邑、臨邑、平邑,陝西的旬邑等等。但徐夷、徐邑是分別指徐地的民族和城市。因此,盱眙縣名來源於徐夷可能是一種合理的解釋。
H. 臨邑銅牛哪一年建設的。
臨邑城解放初期,一名四處化緣的癲和尚路經臨邑城,他從北門進南門出,一路上瘋瘋癲癲地唱道:
鞭打卧牛難奮蹄,許下承諾待時機;
解開韁繩隨緣去,齊心協力喚牛起;
汪洋多水城換顏,揚鞭高歌奮蹄疾;
卧牛崛起拉金磨,黃金遍地卧牛城。
癲和尚身後跟著一群六七歲的玩童看熱鬧,癲和尚唱一句,玩童們也都跟著唱一句,直到孩子們都把歌謠背熟了,也走到了城南門了,癲和尚對其中的一個半大孩子悄聲說了四句偈語道:「玉瓜打金牛,金牛拉金磨,金磨顯了形,遍地黃金豆。」玩童們不解其意,一聲吶喊作了鳥獸散,癲和尚「嘻嘻」一笑踏歌而去。
歌謠很快在臨邑城流傳了,幾乎家家戶戶都知曉歌謠的內容了。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明白歌謠的真正含意。人們都隨口唱唱就罷了。後來,全國各地都興起文化大**,人們高唱著破四舊,立四新的**歌曲,向封建迷信思想發起猛烈攻擊。歌謠漸漸被人們淡忘了,那四句偈語更是無人知曉。但是,一個卧牛城傳說的故事卻在民間廣泛地流傳著。
傳說臨邑城在元朝以前叫犁邱城,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改名卧牛城,從遠處看卧牛城形狀象是一頭卧在地下的金牛,因此取名卧牛城,它頭枕來禽館井,尾壓北城門外的龍泉井,獨占臨邑城兩口甘冽無比的甜水井,傳說一旦這頭卧牛崛起,這里將成為富甲天下的一塊風水寶地。
有一天,一個叫皮三的南方相士四處雲游到此,望見卧牛城附近有一道白氣沖天而起,他經過一番仔細推算,識破了卧牛城的秘密。他不顧師傅的再三勸阻,獨身一人來到卧牛城暗中窺視卧牛城崛起的時機,妄想獨吞金牛。
I. 禹城的由來
禹城的由來: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祝柯縣,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為祝阿縣。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取城南禹息故城之意,改祝阿縣為禹城縣。
金天會八年(1130年)分治齊河縣。1958年禹城縣並入高唐縣,隸屬於聊城專署。1961年恢復禹城縣建制,復屬德州專署管轄。1993年9月9日,撤銷禹城縣,設立禹城市(縣級)。
從此之後就有了禹城市這個稱謂,大禹治水的典故也讓禹城更加出名。
(9)臨邑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禹城,中國山東省德州市所轄的一個縣級市,地處山東省西北部,是省會濟南的衛星城,屬環渤海經濟圈;境內皆平原,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自西南向東北緩緩傾斜;屬暖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干濕季節明顯,光照充足。
近來,製糖產業發展態勢良好,被譽為「中國功能糖城」。
在堯舜時期,洪水橫流,泛濫天下。鯀受命治水,只堵不疏治水失利,被舜帝處死。便啟用鯀之子禹繼承父業繼續治水。禹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把水患排除,人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
大禹治水在禹城遺留下的許多遺跡,如禹息故城、禹跡亭、徒駭河、禹堤、具丘山等,則成了禹城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J. 臨邑是歸哪管
臨邑縣地處魯北平原,屬於德州市,總面積1016平方公里,人口52萬。臨邑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名人輩出,三國時期的禰衡,明代被譽為「四大書法家」之首的邢侗誕生於此。這里地理位值優越,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年平均氣溫12.6度,年平均降水611毫米。中文名稱:臨邑縣外文名稱:Linyi所屬地區:山東省德州市下轄地區:臨邑鎮、臨南鎮、德平鎮等電話區號:0534郵政區碼:251500面積:1016平方公里人口:52萬人著名景點:紅壇寺森林公園、邢侗公園、新世紀廣場、龍泉寺、王為民紀念館特產:理合冬棗、中華壽桃 臨邑縣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臨邑縣城區地圖形似卧牛,故有「卧牛城」,「犁城」之別稱。臨邑縣林子鎮森林公園有大面積槐林,臨邑還有「槐鄉」之名。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臨邑縣地理位置優越,是山東省進出京津的喉嚨之地。西靠津滬鐵路和京福高速公路,與德州相距50公里;南臨濟南機場和濟青高速公路,距省城濟南60公里;東距濱州碼頭100公里,青島碼頭400公里;北接京津,距天津240公里,北京400公 卧牛崛起里。是魯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地。104國道和臨棗、臨南、臨武、溶莘、永館等5條省道貫穿縣境,並交會於縣城;境內公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九五」期間,全縣累計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0.85億元,是「八五」的3.4倍,年均增長26%。完成了鄉村公路、農網改造、電話縣建設等多項大的建設工程。境內建有11萬伏、22萬伏變電站各一處,生產生活用電有充分保障;所有鄉鎮駐地、行政村通了柏油路,7路公交車可直通全縣各鄉鎮駐地和70%的村莊;普及了移動通信,開通了國際互聯網,所有村莊都通上了電話。 臨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 西周時屬齊地,春秋分邑,名犁邱邑。秦朝時設漯陰縣,南朝時改為臨邑縣。三國時期的禰衡和明末著名書畫家、詩文家邢侗誕生於此地。歷史上還涌現出蓋忠、郭諶、葛守禮、邢慈靜、王洽等一批歷史名人。 臨邑資源豐富,環境優越,風景秀美,經濟繁榮,伴隨著經濟國際化戰略的實施,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個「富而美」的現代化城市正在齊魯大地崛起。 臨邑礦產資源豐富,境內已探明石油儲量2.9億噸,天然氣40億立方米,開發前景非常廣闊。 縣人民政府駐臨邑鎮,郵編:251500。行政區劃代碼:371424。區號:0534。拼音:Linyi Xian。 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山東省臨邑縣的「一勾勾」,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戲劇項目類別,序號223。 編輯本段縣名由來臨邑縣縣名是僑置來的。所謂「僑置」,是將異地之名借來作為當地的地名,西漢時在兗州東郡置臨邑縣(現在的東阿縣地),歷史上叫「漢臨邑」。到東漢時期西漢所置臨邑縣地劃入谷城縣。南北朝時期,把漢秦所置濟南郡著縣和平原郡漯陰縣地合並為一個政區,用已廢棄的漢臨邑縣名命名,歷史上叫「僑臨邑」,臨邑縣名由此而來。臨邑縣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余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