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奈良時代的遣唐留學生,漢名朝衡,後改晁衡
叫阿倍仲麻呂
天寶十二年(753)秋冬之際,日本第九次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副使大伴宿禰胡磨等離唐返國,順道揚州邀請鑒真作第六次東渡。隨行歸國並同時謁見鑒真的,還有兩位長期在唐留學和任職的日本使者:吉備真備和漢名晁衡的阿倍仲麻呂。真備回國後在接待鑒真和以唐制推進日本社會改革方面起過很大作用;仲麻呂卻因海上遇難,歸國未成,最後客死唐土。他們都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仲麻呂與中國的關系尤深。
阿倍仲麻呂(日本音讀,阿安、部倍、麻滿皆同音,故有稱安部仲麻呂或仲滿呂的,麻呂又可寫作磨,二音讀一字。《新唐書·東吏日本傳》簡稱仲滿),生於日本文武帝二年,即唐中宗嗣聖十五年(698)。出身於中等貴族家庭。他的青少年時代正是唐、日間往來頻繁,日本大量汲取盛唐文化奈良時代初期。元正天空靈龜二年(唐玄宗開元四年·716),仲麻呂隨第七次遣唐使多治比縣守等作為留學生入唐,翌年抵達,時仲麻呂19歲。開元六年(718)遣唐使歸國,仲麻呂則留唐不去,繼續學習,改漢名晁衡(朝)衡。起初在國子監太學學習儒家經典,結業後以進士科及弟,被任命為春宮坊司經局校書,後擢為左拾遺。開元二十一年(733),第八次遣唐使多治比廣成等歸國,時仲麻呂在唐已有17年,奏請隨同遣唐使歸國,出於對仲麻呂的器重,玄宗未於允許。此後又任秘書監兼衛尉卿。開元十二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歸國,仲麻呂再次請歸,得到玄宗的應允,並命為唐朝的使臣護送日本使臣回國,應該說這是一種殊榮。這時他56歲。晁衡在唐期間,以他的學識和才能,結識了不少當時負有盛名的詩人文士,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離唐之際,詩人王維、包佶等皆有送別之作。也就是這一次,他們於十月十五日在揚州延光寺會見了鑒真,實現了第六次東渡計劃。
滄海淼漫,風險很大。為了不使重要人員有同遭復沒之險,乃分舟乘坐。鑒真及其隨從與副使宿稱胡磨同船,大使藤在清河與仲麻呂等同船,普照與吉備真備同船,其他人另乘一船,於十一月十五日同時出發。鑒真與副使的船隻於十二月二十日抵達日本薩摩國阿多郡秋妻屋浦(今日本鹿兒島川邊郡西南方村大字秋目浦),吉備真備與普照的船隻也先後抵日。而大使清河和仲麻呂一船遭遇颶風,漂至安南,得以保全生命歷經艱險再回長安,此時已是天寶十四年(755)的夏季了。
B. 日本留學生阿倍仲麻呂也曾去過興慶宮,那麼他的的中國名字叫什麼
晁衡chaoheng
說他是日本留學生 不如說是半移民 這哥們來中國之後就在沒回去 還做到了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的高官 好不容易遣唐使來了可以回日本了 結果被大風吹到越南了 李白聽說這哥們丟了 還做詩《哭晁卿衡》
C. 法顯和晁衡分別是什麼時候的人貢獻是什麼
法顯(334年——420年),東晉司州平陽郡武陽(今山西臨汾地區)人,一說是並州上黨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東晉義熙七年( 411年)八月,法顯完成了取經求法的任務,坐上商人的大舶,循海東歸。舶行不久,即遇暴風,船破水入。幸遇一島,補好漏處又前行。就這樣,在危難中漂流了一百多天,到達了耶婆提國(今印度尼西晉的蘇門答臘島,一說爪哇島)。法顯在這里住了五個月,又轉乘另一條商船向廣州進發。不料行程中又遇大風,船失方向,隨風飄流。正在船上糧水將盡之時,忽然到了岸邊。法顯上岸詢問獵人,方知這里是青州長廣郡(山東即墨)的勞山。青州長廣郡太守李嶷聽到法顯從海外取經歸來的消息,立即親自趕到海邊迎接。時為東晉義熙八年( 412年)七月十四日。法顯65歲出遊,前後共走了三十餘國,歷經十三年,回到祖國時已經七十八歲了。在這十三年中,法顯跋山涉水,經歷了人們難以想像的艱辛。正如他後來所說的:「顧尋所經,不覺心動汗流!」 法顯在山東半島登陸後,旋即經彭城、京口(江蘇鎮江),到了建康(今南京)。他在建康道場寺住了五年後,又來到荊州(湖北江陵)辛寺,元熙二年( 420年),終老於此,卒時八十六歲,一作八十二歲。他在臨終前的七年多時間里,一直緊張艱苦地進行著翻譯經典的工作,共譯出了經典六部六十三卷,計一萬多言。他翻譯的《摩訶僧祗律》,也叫大眾律,為五大佛教戒律之一,對後來的中國佛教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抓緊譯經的同時,法顯還將自己西行取經的見聞寫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國記》。《佛國記》全文九千五百多字,別名有《法顯行傳》、《法顯傳》、《歷游天竺紀傳》、《佛游天竺記》等。它在世界學術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不僅是一部傳記文學的傑作,而且是一部重要的歷史文獻,是研究當時西域和印度歷史的極重要的史料。法顯去印度時,正是印度史上的黃金時代—芨多王朝(320年-480年)有名的超日王在位的時代,關於芨多王朝古史缺乏系統的文獻記載,超日王時的歷史,只有依靠《佛國記》來補充。中國西域地區的鄯善、於闐、龜茲等古國,湮滅已久,傳記無存,《佛國記》中所記載的這些地區的情形,可以彌補史書的不足。《佛國記》還詳盡地記述了印度的佛教古跡和僧侶生活,因而後來被佛教徒們作為佛學典籍著錄引用。此外,《佛國記》也是中國南海交通史上的巨著。中國與印度、波斯等國的海上貿易,早在東漢時期已經開始,而史書上卻沒有關於海風和航船的具體記述。《佛國記》對信風和航船的詳細描述和系統記載,成為中國最早的記錄。 法顯以年過花甲的高齡,完成了穿行亞洲大陸又經南洋海路歸國的大旅行的驚人壯舉,以及他留下的傑作《佛國記》,不僅在佛教界受到稱譽,而且也得到了中外學者的高度評價。唐代名僧義凈說:「自古神州之地,輕生殉法之賓,(法)顯法師則他辟荒途,(玄)奘法師乃中開正 路。」近代學者梁啟超說:「法顯橫雪山而入天竺,齎佛典多種以歸,著《佛國記》,我國人之至印度者,此為第一。」斯里蘭卡史學家尼古拉斯·沙勒說:「人們知道訪問過印度尼西亞的中國人的第一個名字是法顯。」他還把《佛國記》中關於耶婆提的描述稱為「中國關於印度尼西亞第一次比較詳細的記載」。日本學者足立喜六把《佛國記》譽為西域探險家及印度佛跡調查者的指南。印度學者恩·克·辛哈等人也稱贊說:「中國的旅行家,如法顯和玄奘,給我們留下有關印度的寶貴記載。」
D. 阿倍仲麻呂是誰
阿倍仲麻呂
阿倍仲麻呂(698—770) 一作阿倍仲麻呂。日本奈良時代入唐留學生。漢名朝衡、晁衡。開元五年(717,養老元年)隨遣唐使使舶赴唐,同行有玄昉、吉備真備等。同年九月到達長安入太學學習。後中進士第,在唐,歷任司經局校書、左拾遺、左補闕、秘書監兼衛尉卿。工詩文,與大詩人王維、儲光羲、李白等友善。玄宗喜其才,賜名朝衡。二十一年,請東歸,玄宗未許。天寶十二載(753),隨遣唐使藤原清河使舶東歸,途中遇暴風,漂流至安南。十四載,輾轉再返長安。時誤傳其遇難,李白曾有《哭晁卿詩》以悼之。後歷官左散騎常侍、安南都護。客死長安。有《古今集》。
E. 阿倍仲麻呂 在中國生活的怎麼樣
阿倍仲麻呂,是中日文化交流先驅者之一,公元717年,他作為遣唐留學生來到長安。在長安,他看到唐朝京城輝煌的宮殿,熱鬧的街市,文化的昌盛,心中非常高興。很快,他進了「太學」(中國古代的高等學府),開始了學習生活。先識字,繼而學詩作文,並通讀儒學經典,研習各種專門知識。五六年的苦學,阿倍仲麻呂完成了全部學業,參加了唐朝的科舉考試,以優異成績考中進士。在日本人中能順利通過進士考試的,阿倍仲麻呂是唯一的一個。考中進士以後,阿倍仲麻呂擔任司經局校書(圖書管理員),陪同皇太子研習學問;公元731年,擔任左拾遺(諫官);後又破格提升4級,任命為左補闕。左補闕是皇帝的侍從官,阿倍仲麻呂任職後,經常在興慶宮見到唐玄宗,唐玄宗對阿倍仲麻呂的才華很常識,特地給他起了一個中國名字叫「晁衡」。稱他為「晁卿」、「晁巨卿」、「晁監」、「晁校書」、「日本聘賀使」,評價很高。仲麻呂早年已能做和歌和漢詩,到中國後,經過盛唐文化的熏陶,詩歌技巧更成熟。當時長安詩壇正是名家雲集,盛極一時,仲麻呂性格豪爽,與大詩人李白,儲光羲、包佶、趙驊、王維、魏萬等人交情很深。他們經常盪舟於曲江芙蓉園,尋覓漢鴻門故址,談古論今,商討詩文。他曾把自己的一件日本布裘贈給李白,為此李白在《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中這樣寫道:「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風塵」。關於「日本裘」,李白自註:「裘則晁卿所贈,日本布為之」。公元752年10月阿倍仲麻呂起程回國。唐朝廷及阿倍仲麻呂的長安詩友們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告別宴會。這時李白已離開長安出遊,未能赴會。王維、儲光羲以及各國使節都來為他送行。唐玄宗為送別阿倍仲麻呂,專門作了一首五言詩:「日下非殊俗,天中嘉會朝。念余懷義遠。矜爾畏途遙。漲海寬秋月,歸帆駛夕飆。因驚彼君子,王化遠昭昭。」
阿倍仲麻呂對於唐玄宗和眾友的盛情,心中十分感激,也揮筆作詩回贈,還把自己心愛的寶劍從身上摘下,贈給中國詩友留作紀念。他在詩里寫道:「銜命將辭國,非才忝侍臣。天中戀明主,海外憶慈親。伏奏違金闕,非驂去玉津。蓬萊鄉路遠,若木故園林。西望懷恩日,東歸感義辰。平生一寶劍,留贈結交人。」
一行四船駛入茫茫大海,當航行到阿爾奈波(沖繩島)時,遭到大風暴的襲擊,其他三船後來各自回到了日本,唯獨阿倍仲麻呂的船杳無音信。誤認為阿倍仲麻呂海上遭難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唐朝。此時,詩人李白正在蘇州漫遊。聽到此消息,心情極為悲痛,便寫了一首《哭晁卿衡》的悼詩:「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意思是日本的晁卿辭別了都城長安,乘船駛向大海中的故鄉。我那像明月一樣皎潔的朋友,再也不會回來了,他沉到了碧海深處,帶著愁色的白雲遮滿了蒼梧山,悼念我這位友人去世。可見他們之間的友誼是多麼深厚。
其實阿倍仲麻呂並沒有遇難,原來他乘的那隻船漂流到了現今越南的海岸。公元755年6月,他歷盡艱險,又回到了長安。
公元755年冬,唐朝發生安祿山叛亂,阿倍仲麻呂也跟隨著玄宗輾轉奔波,直到安祿山被殺後,於公元757年12月再度回到長安。後來阿倍仲麻呂又擔任左散騎常侍、鎮南都護等職。公元766年,阿倍仲麻呂被唐代宗李豫任命為安南節度使,上任不久,便患重病,公元770年1月,阿倍仲麻呂在長安病逝。並埋葬在長安,唐代宗追贈他「璐州大都督」的稱號,阿倍仲麻呂以畢生精力為中日兩國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中日友好往來的先驅者。為了紀念這位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驅者,日本現代作家依田義賢創作了話劇《望鄉詩》,熱情歌頌了仲麻呂的歷史功績和他與中國詩人的深情厚誼。現在日本和中國分別在奈良和西安建造了「阿倍仲麻呂紀念碑」。西安的紀念碑座落在當年阿倍仲麻呂經常出入的興慶宮遺址(今興慶宮公園內)上。這是一座用漢白玉製作的紀念碑。碑上鐫刻著李白的《哭晁卿衡》和仲麻呂的《望鄉詩》,還有記述仲麻呂生平的碑文,供來自各地的遊客瞻仰。
F. 晁衡怎麼死的
樓主他活了七十二歲啊,這在古代可是長壽啊,應該是壽終正寢吧,最多就是年老多病,病死的。他是個日本人,客死在中國了,哎還是中國吸引力強啊。生是日本人,死是中國鬼啊
不過,他曾經被李白誤認為回國時,船翻人亡了,所以李白為他寫了一道載入中日友好史的句詩。
阿倍仲麻呂(698—770),日本奈良時代入唐留學生。名一作「仲麿」,入唐後始稱官服像漢名「仲滿」,後改朝衡、晁衡。一說生於701年。開元五年(717,養老元年)隨遣唐使使舶從奈良(平安京)出發經福岡,取道南路西航,從中國揚州登陸,同行有玄昉、吉備真備、大和長岡、井真成等557人。同年九月到達長安入太學學習。後中進士第,在唐,歷任司經局校書、左拾遺、左補闕、秘書監兼衛尉卿。工詩文,與大詩人王維、儲光羲、李白等友善。玄宗喜其才,賜名晁衡。二十一年,請東歸,玄宗未許。天寶十二載(753),隨遣唐使藤原清河使舶東歸,途中遇暴風,漂流至安南。十四載,輾轉再返長安。時誤傳其遇難,李白曾有《哭晁卿詩》以悼之。後歷官左散騎常侍、安南都護,官終潞州大都督(從二品)。滯留唐朝五十四年,七十三歲客死長安。詩作存於《全唐詩》中。《古今集》載其和歌一首,為在唐思鄉之作,後被選入《百人一首》。《大日本史》卷116有傳。
晁衡是中日友好關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呂,生活在日本古代文化繁榮的奈良時代,家鄉又正好在文化中心奈良市附近。日本的奈良朝和平安朝,和中國的隋唐王朝關系至為密切。奈良朝(710年一794年)的上層人物十分仰慕中國文化,經常不斷地派遣遣唐使、學問僧和留學生到唐都長安,這些人都經過精心挑選,對中國文化有較深的研究。
晁衡在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年),因漢文修養良好而被選為遣唐留學生,其時他剛滿二十歲。入唐以後,他的學識和品行,很快受到唐朝皇帝和學界的贊賞,唐政府先後任命他為校書、左補闕、秘書監、左散騎常侍、鎮南都護之職。秘書監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左散騎常侍位至從三品,僅次於各部尚書,可見他很受唐朝的重用。他可能是在開元十九年(731年)以後,把阿倍仲麻呂改為漢名晁衡。這一年他的朋友儲光羲給他的一首詩,已經稱之為「朝校書衡(古字朝、晁通用)」。
晁衡和唐朝著名詩人王維、李白、儲光羲、趙鏵、包佶等都有過親密交往。儲光羲對這位日本詩友十分贊賞,曾寫詩稱他:「吾生美無度,高駕仕春坊(春坊稱晁衡任校書時的工作地點左春坊)」。晁衡和李白交為好友約在玄宗天寶元年至四年(742—745年),晁衡送李白一件日本裘,李白很感動,曾在詩中提到:「裘則朝卿(晁衡)所贈,日本布為之」。天寶十三年,李白誤聞晁衡在歸日本時翻船遇難,甚為悲痛,曾寫下了著名的《哭晁卿衡》一首,情意深厚:「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篷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這首詩已成為中日友誼史上傳誦千年的名作。王維同晁衡也早就交為好友,天寶十二年晁衡歸國時,王維曾為之題詩一首《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祝他一路順風。晁衡也為中國朋友留下惜別詩和寶劍一柄:「平生一寶劍,留贈結交人」。晁衡這次東渡未能成行,遇風受阻,輾轉漂泊後又回到長安,繼續在唐朝任職,直至大歷五年(770年)才以七十三歲高齡在長安逝世。晁衡在中國生活、工作長達五十四年之久,為中日友好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日本人民十分懷念這位中日友好的傑出代表,在東京的護國寺建了雕像和紀念堂。近年來,中日兩國又在西安和奈良分別建立了紀念碑,紀念這位友好使者。
G. 法顯和晁衡分別是什麼時候的人貢獻是什麼
留唐學生晁衡(即阿陪仲麻呂)是在中日文化交流中作出過傑出貢獻的代表人物之一。善詩文,任唐御史中丞。與李白關系密切。回國時誤傳遇難,李白作《哭晁卿衡》,後返回長安。晁衡:留唐任職,一住54年阿倍仲麻呂(698—770)是中日友好關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中國名字叫晁衡。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年),晁衡因漢文修養良好而被選為遣唐留學生,當時他還不滿20歲。入唐以後,他的學識和品行,很快受到唐朝皇帝和學界的贊賞,先後任校書、左補闕、秘書監、左散騎常侍和鎮南都護等職。秘書監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左散騎常侍是從三品,可見他很受唐朝的重用。晁衡和唐朝著名詩人王維、李白、儲光羲等都有過親密交往。儲光羲對他十分贊賞,曾寫詩《洛中貽朝校書衡》相贈。晁衡曾經送給李白一件日本裘,李白很受感動。天寶十三年(753年),晁衡想隨「遣唐使」回國探親,唐玄宗許之,並且命他為回訪使者。他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等,共乘一舟回國,途中遭遇風暴,李白誤聞晁衡在歸日本時翻船遇難,非常悲痛,寫下了著名的《哭晁卿衡》一首,情意深厚:「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成為中日友誼史上傳誦千年的名作。晁衡後來東渡失敗,輾轉漂泊後又回到長安,繼續在唐朝任職,直至大歷五年(770年)以73歲高齡在長安逝世。晁衡在中國生活、工作長達54年之久,為中日友好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日本人民為其在東京的護國寺建了雕像和紀念堂。
法顯是我國最早去印度取經的僧人。東晉人,俗姓龔,平陽人,有兄三人,均在幼年夭亡。他生下後,父擔心他亦難留世,在他三歲時,寄一老和尚度為沙彌。誰知回家後得病,延醫無效,命在垂危。父急忙將他再送寺院,在老和尚的細心照料下,病竟好了!從此其父不敢領回。母親思兒殷切,常至寺院探望。
法顯十歲喪父。叔父憫其母寡獨無依,強令他還俗。他說:「我是父親一再送到寺院的,現在我正在學道稍有長進之時,怎可半途而廢呢?以後我常回家探望母親就是了。」叔父拗不過他,只得作罷。幾年後,母親也死了,他回家料理好喪事,即歸寺院。
他的師父農禪並重,全寺僧人種了百十畝稻田。一次與同修數十人在田間割稻,突然來了不少飢民搶奪稻穀,眾沙彌阻止,惟有法顯和顏悅色地對飢民道:「你們大概是外地逃荒來的吧?想必餓極了,你們盡管取吧。」眾飢民對這小沙彌感激不盡。
沙彌們傍晚回去稟告,師父非但沒有責備法顯,反而嘉獎他做得對。師父說:「出家人應以慈悲喜舍為本,急人所急。」
法顯在二十歲時受具足戒。由於他修學精勤,已深解不少經論,行為舉止,也十分嚴肅。那時佛教初傳東土,佛教經律論還非常缺少,他深感不足,他想:西域僧人既能千山萬水來我國傳道,難道我們就不能去天竺求法嗎?他將想法告明師父,師父極為鼓勵,說:「一個年輕比丘應該有一番大作為,要為弘法利生作出貢獻。」法顯異常高興,就說服了同學多人,立下誓願,於晉朝隆安三年,在長安出發了。師父為他們親自送行,激動地說:「我很羨慕你們,遺憾的是我年紀老了,不能與你們同行;願你們一路保重,不到靈山,決不歸返!」
法顯一行肩背干糧、水囊,往西進發。橫渡流沙河時,他們跋涉在無邊無際的荒漠上,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有時不知所處方向。他們餓了,稍稍吃些干糧;渴了,尋找有積水的地方喝個飽,並灌滿水皮囊晚上不能趕路,便躺在沙地上,仰望星星。每天看著日出日落辨別方向,一路上循著人骸、獸骨作為路標,時常遇到熱風撲面,飛沙襲人,把半個身子埋在沙里;但他們不怕苦,不退縮,終於渡過了大沙漠。
到了蔥嶺,只見白皚皚一片高低起伏的山峰。原來這里冬夏積雪,成了銀色的冰雪世界。尤其是山高路滑,極難行走;有時峭壁千仞,連鷹隼也難飛過。幸虧山上還有前人鑿的梯道小路,還可勉強通行。遇到兩峰之間,更有艱險的索橋,要大膽地攀著懸索過去。若不小心,就會跌入萬丈深淵,底下是冰雪融化的滾滾激流。一路上梯道不計其數,索橋也有數十處。至此,法顯的四、五個同伴,有的在過沙漠時畏難地回去了,有的在大荒漠得病死了,有一個在過索橋時跌入萬丈深谷了,只有一個名叫慧景的師弟還跟著他。但是慧景這時也累病了。
H. 日本文字是誰發明的
日本的文字是在中國漢字的基礎之上演變由來的。
日語的文字由漢字和假名兩套符號組成,混合使用。假名有兩種字體:平假名和片假名,各有73個。前者假借漢字的草書造成,用於日常書寫和印刷;後者假借漢字楷書的偏旁冠蓋造成,用於標記外來詞、象聲詞以及特殊的詞語。
自漢字輸入日本後,歷經歲月,迨至八世紀中葉,日人始用漢字楷書的偏字,造成片假名,又用漢字草書的偏旁造為平假名,以為注漢字音,及標注日本語音之用。當時稱漢字為男文字,而稱假名為女文字。
日本在漢字未傳入之前本無文字,此一觀點早為公元九世紀時的一部份日本學者所主張。雖然也有人主張「固有文字存在說」-即所謂「神代文字說」,如德川時代後期的國學者平田篤胤(1776-1843)從國粹主義立場著有「神字日文傳」一書,力陳日本早在神代便有文字。
惟事實上,這是留傳於對馬阿比留家者,為朝鮮諺文的竄改,是故所謂固有文字說不足憑信,而日本古代,現在已為一般學者所承認。不寧惟是,多數日本學者咸主張日本之有文字是在漢人渡日之後。
從公元前後開始,漢字作為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冶金、紡織、農耕等文明,以強大的輻射力量傳播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由此形成了一個連續的漢字文化區。據史志文獻以及日本的考古發現,公元前1世紀,漢字就經由遼東、朝鮮傳入日本的九州、福岡等地。
漢字的小篆體和隸書體多以銘刻在銅鏡上的形式傳入日本,這些文字元號和銅鏡上的其他圖案一樣,被日本人視為庄嚴、神聖、吉祥的象徵符號。此後日本在仿製銅鏡時,也開始仿製漢字銘文。在日本福岡志賀島出土的漢代蛇紐印章,上有隸書「漢委奴國王」字樣,當為漢光武帝所賜印章。
據日本史書《古事記》、《日本書紀》等載,應神天皇十六年公元年,《論語》、《千字文》等漢文書籍傳入日本。尤其是在公元世紀,有大批懂漢文的朝鮮人渡海到達日本,大大推動了漢字在日本的傳播。
日本保存至今的一些金石文獻,如公元世紀中期的紀伊隅田八蟠神社銅鏡銘文、船山古墳大刀銘文,以及武藏稻荷山古墳鐵劍銘文等,都是日本使用漢文的早期材料。漢字的輸人和傳播,是日本化史上劃時代的重要事件。
I. 論壇"灌水"的由來
「灌水」的由來
雖然至今沒有人能給灌水給出一個准確地定義,但似乎大多數人都形成了這樣一種默契:在論壇上,漫無目的發表沒有實質意義的帖子或者和主題不著邊際的回復,這種行為可以稱之為「灌水」。
然而,為什麼把發帖說成是灌水呢?考究起來「灌水」的出處居然有三種版本:
神話版:寄託了妃子對舜的哀思
相傳上古時代,舜去世以後,他的兩個妃子非常悲痛,所以經常跑到湘水上去灌水,以抒發哀思。悲痛到極致難免痛哭,淚灑到青竹上,留下了斑斑的痕跡,後人們就把這種竹子叫做湘妃竹,也叫做斑竹。
科學版:物理學沉浮條件原理
出自小學課本:幾個小孩在玩球,不小心把球弄到樹洞里去了。好深,夠不到,怎麼辦?其中有個聰明的小孩,去河邊打來水,把水灌進洞里,球就浮上來了。
在論壇上的「主題帖子」就好比是一個皮球,不管內容是否精彩,如果你不回復,那麼帖子自然就「沉」下去,然而,你一旦跟帖,那麼這個帖子又會「浮」上來。所以回帖的過程從物理學角度來分析,就是灌水。
官方版:里根總統的「化名」演化
據說里根執政時期,為了掌握民情,他常用「Addwater」這個網名上論壇。在和人們的交流過程中,他結識了許多網友。不過當時沒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卸任後,在與朋友聊天的時候,不經意之間他透露了自己的秘密。沒多久,這個秘密就在網上傳開了。於是,發給「Addwater」的帖子如雪花片般滿天飛舞。論壇的版主又不敢刪除人們寫給總統的帖子。最後,論壇伺服器終於不堪重負,被這些信件擠爆了。人們才意識到「Addwater」實在太可怕了。後來人們就把那些沒有內容,亂七八糟的發貼的行為統稱為「Addwater」,中文譯作「灌水」。
以上就是灌水一詞的三大來源
J. 阿倍仲麻呂和阿倍內親王有什麼關系
阿倍內親王是孝謙天皇的乳名,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日本女天皇,在中日友好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阿倍仲麻呂,中國名字是晁衡 ,是日本著名的遣唐留學生,唐左散騎常侍安南都護,中日文化交流傑出的使者。 他歸國時遇海盜死了的假消息傳到中原,李白還特意寫了《哭晁卿衡》來紀念他,結果是虛驚一場。
阿倍仲麻呂和孝謙天皇幾乎沒有直接關系,但有一些間接關系。
(1)阿倍仲麻呂生活在孝謙天皇和她父親統治的時代,阿倍仲麻呂是孝謙天皇的父親派出的唐留學生,因為其學識非常出色,受到到唐玄宗的賞識,多次挽留不允他歸國,最後割愛允求,任命他為唐朝回聘日本使節,讓他回日本探親(公元755年)。
(2)阿倍仲麻呂在公元753年引薦鑒真和尚給日本使團,使得鑒真和尚隨日本使團的船成功渡。鑒真和尚到日本後受到朝野盛大的歡迎。公元754年為孝謙天皇、聖武天皇及皇後、太子等人授菩薩戒;為沙彌證修等440餘人授戒;為80們僧舍舊戒授新戒。自是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學傳承。鑒真被尊為日本律宗初祖。756年孝謙天皇任命他為大僧都,統理日本僧佛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