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廈門地名的由來
相傳遙遠的古代,常有成群的白鷺棲息在廈門島上,因此,
廈門又稱為鷺島、鷺洲、鷺嶼、鷺城、鷺津、鷺門,廈鼓海峽稱
為鷺江。
人類生活在廈門島上,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時
代晚期。而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始自唐朝中時,至今已有11
40多年了。
唐朝天寶年間,漢族人薛姓和陳姓從閩東的福安和閩南的漳
洲移民入島,分別在洪濟山下的南北面聚族而居,並出現「新城
」的地名,旋改名「嘉禾里」,隸屬於情源郡南安縣大同場。五
代閩承隆元年(939年),大同場升格建同安縣,嘉禾里歸同
安縣管轄。明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朝廷在島上築城
寨,置衛所,城名「廈門」,衛所稱「巾左所」。廈門的地名,
從此確立。此後數百年間,廈門也曾改名為「思明州」「思明縣
」等。1935年廈門正式得名
㈡ 廈門是怎樣得名的
廈門
福建省廈門市
廈門(廈門一名鷺島、宋曰嘉禾嶼、明曰中左所)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副省級城市郵政編碼:361000,區號:0592。位於福建東南部,建城712年.閩南地區,經濟較為發達,是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市內有鼓浪嶼、集美學村、萬石植物園等景點。廈門和金門對望,曾是國共雙方距離最短的前線陣地,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
地方上通行閩南語。多年來大力推行普通話以及外來非閩南民系人口的大量湧入,普通話早以成為廈門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
廈門市位於東經118°04′04〃、北緯24°26′46〃,地處我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南部、九龍江入海處,背靠漳州、泉州平原,瀕臨台灣海峽,面對金門諸島,與台灣寶島和澎湖列島隔海相望。廈門由廈門島、鼓浪嶼、內陸九龍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區以及同安等組成,陸地面積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是一個國際性海港風景城市,廈門島內外坐落有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廈門雙十中學、廈門第一中學、廈門外國語學校、同安一中等幾座在省內外甚至是國內外都十分著名的學校。
廈門的主體--廈門島南北長13.7公里,東西寬12.5公里,面積約128.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島嶼。廈門港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公里,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歷史上就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廈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為3至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全市人口中以漢族居多,另有回、滿、壯、畲、苗、及高山等20多個少數民族。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因素,擁有眾多的歸僑、僑眷及廈門籍僑胞和港、澳、台同胞。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有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㈢ 廈門這個地名的來歷及內涵
一.廈門這個地名的來歷及內涵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 、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常有成群的白鷺棲息在廈門島上,因此,人稱廈門島為鷺島,廈鼓海峽又稱為鷺江。人類生活在廈門島上,可以追朔到距今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而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始自唐朝中期,至今已有1140多年了。唐朝天寶年間,漢族人薛姓和陳姓從閩東的福安和閩南的漳州移民入島分別在洪濟山下的南北麓聚族而居。廈門市的行政建制始於宋朝,屬泉州府同安縣。明初洪武二十年(1387年),朝遷開始在島上築城寨,置衛所,城名「廈門」意寓「祖國大廈之門」。廈門的地名,從此確立。此後數百年間,廈門也曾改名為「思明州」「思明縣」等。1933年廈門正式設市,成為福建省設立的第一個市。
2.廈門歷史沿革:
相傳廈門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有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㈣ 廈門名稱的歷史由來
「夏」與「廈」,古字相通。所謂「大廈門」、「廈門」,在當時是作為象徵性城名。因為,中國在古代稱為「夏」。張行孚在《說文發疑》中按《說文》說:「夏,中國之人也。所謂中國者,以天下言之,則中原為中國,以列國言之,則王都為中國。」屈原《楚辭·九辯》中有「君子之門九重」,就是說天子有九個城門,天子威儀中國之意。所以說,「大廈門」、「夏門」是表示所鎮的土地是中國區域,或中國領土。再從當年修築「海上長城」來看,金門原名浯洲,又名浯將,周德興在島上築城時,借用「金城湯池」之意將浯洲改為金門,以示「固若金湯」島嶼之內涵。廈門原名嘉禾嶼,又名鷺島,別稱鷺江
㈤ 金門和廈門名稱的歷史來源
據史書記載,宋嘉佑三年即公元1058年,就在名叫鷺嶼的海島上築塞設防。明洪武二十年即公元1387年,為了抵禦倭寇侵擾,江夏侯周德興奉命在鷺嶼建造城堡,命名廈門城,取大陸如華夏,鷺嶼即門戶,堅守門戶保大廈之意。同時,在鷺嶼東面的浯洲嶼築城,命名金門城,取金湯永固,雄鎮海門的意思。從此就稱為廈門,金門兩島。
㈥ 廈門這名子怎麼來的
廈門的由來築城說:—根據志書記載,「廈門城在嘉禾嶼,明洪武二十七江夏候周德興」的「築城說」。
村名說:—是說嘉禾嶼西南海邊有個「廈門村」,城建在村附近而得名。它是根據明萬曆《泉州府志》卷十一載:「同安縣寨十有四,西南曰廈門」。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載:「二十三都其地為蓮坂、毫灶、吳倉,廈門」,據此而推斷的「村名說」。清初廢中左所,「廈門」才統稱全島,曰廈門島。
上下說:—有兩說:一據《廈門地名錄》稱,「廈門處於九龍江口外側,與內側的海門相對而言,是在下的出海口,人們俗稱「下門」,「廈門」似系「下門」的諧音雅化而來」的「上下說」。另一說是:「門」是島的稱謂,如浙江沈家門等。廈門島地處大陸的下端,「下門」即下面島嶼之意,雅化而成為「廈門」。
門戶說:—由其地理位置在我國東南沿海而得來的。清乾隆《鷺江志》的作者薛起鳳在「總論」里說,「鷺島者,泉東南島也,以其為泉之門戶,故曰門也」。「鷺島四面環海,為漳泉之咽喉,台澎之門戶。」清乾隆《廈門志》作者周凱在序文里則說:「廈門處漳之交,扼台灣之要,為東南之門戶。」從歷史事實看,築城起即為海防禦敵人之門,後又為鄭成功「通洋裕國」之門,再後成為進出口、華僑進出之門,如今又有說「祖國大廈之門」。
領土說:—築城取名廈門,意為「華夏之士」不容倭寇侵攏。東晉楊衍之《洛陽伽覽記》寫道:「太和十七年後魏高祖造宮室,洛陽依魏晉舊城門,東西有三門,北有二門,西頭曰大夏,漢曰夏門,魏晉曰大廈門」。
㈦ 廈門地名的由來是什麼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常有成群的白鷺棲息在廈門島上,因此,人稱廈門島為鷺島,廈鼓海峽又稱為鷺江。人類生活在廈門島上,可以追朔到距今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而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始自唐朝中期,至今已有1140多年了。唐朝天寶年間,漢族人薛姓和陳姓從閩東的福安和閩南的漳州移民入島分別在洪濟山下的南北麓聚族而居。廈門市的行政建制始於宋朝,屬泉州府同安縣。明初洪武二十年(1387年),朝遷開始在島上築城寨,置衛所,城名「廈門」意寓「祖國大廈之門」。廈門的地名,從此確立。
㈧ 曾厝垵由來,名字很古怪,有何歷史呢
如煙往事
歷史上的曾厝垵一直是作為農村而存在的。那裡的人們以打漁和出租房子為生。曾厝垵的村民「男漁女耕,男人出去打漁,女人留在家裡耕田帶孩子。
漁村的形成,大抵是因為依山傍海的緣故吧。背靠高山,面朝大海,漁村的日子一開始過得自由而愜意。明初,廈門城建起來之後,身處廈門港南部的曾厝垵也成了軍事要沖。清代更是設水師駐守於此,辛亥革命後國民黨的「海軍航空處」和飛機場也在這里。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後,曾厝垵軍事要塞的區位作用漸漸失去。
九十年代初,曾厝垵人還喜歡把抗日戰爭和兩岸對峙時期的事情掛在嘴邊。日本人從五通上岸後,對曾厝垵村進行殘忍的屠殺,至今仍是老人們心頭的抹不去的痛苦回憶。而兩岸對峙時期的故事,則顯得有些無厘頭:農民在海邊勞作,冷不防地有顆炸彈飛過來,停在腳邊,幸運的便逃過一劫,如果運氣不好,就「壯烈犧牲」了。雖然離奇,但從曾厝垵人的嘴裡說出來,又是千真萬確的。
曾厝垵的奇聞絕不都是沉重的,1929年,曾厝垵飛機場曾迎接了「中國第一個單人駕機飛越歐亞大陸的飛行員陳文麟飛機的降落。陳文麟的「廈門號」飛機從倫敦起飛,途徑歐亞十幾個國家,行程1.5萬多公里,在5月12日飛抵廈門。當年這個事件,成為海內外媒體的熱談,更別說親眼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的曾厝垵村民。
嘆歲月如歌,往事如煙,這里的一切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如今,曾厝垵被列入城區改造范圍,規劃建設成為廈門東南海濱的文教、療養、旅遊、居住區,建設安置房、片區市政道路、公建配套、集中綠化景觀等。而曾厝垵的自然村歲月,只能留在人們的回憶里了。
僑村風采
走在曾厝垵,隨處可見當年華僑遺留下來的痕跡。建築是最直
觀的展示,當年華僑建造了大量紅磚古厝和南洋風格的「番仔樓」,至今仍有所保留。較大的住宅群甚至綜合兩種建築風格為一體:古建築的前面兩「落」的屋頂為馬鞍脊或燕尾脊,最後一「落」卻是南洋風味的「番仔樓」。如今,這些華僑房屋由華僑的後代或親戚居住、管理。只是它們也像鼓浪嶼的老建築一樣,正在一步一步地沒落了。
除了建築外,路旁散落的建築構件都在提醒著你,華僑經濟曾經對這個自然村產生的影響,斷殘的龍柱、來自呂宋的鐵花、台灣日據時代生產的瓷磚等等。
村裡最有名的華僑,是曾國辦先生。曾國辦先生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在1927年和弟弟曾國聰一起投資建設了廈門思明電影院,但是,作為一個有遠見的投資者,他對廈門的貢獻並非僅僅在於此。
早在1920年代,曾國辦就投資了當時的環島路(曾厝垵到鎮北關的一段鄉村公路,因城市建設已經發生變遷了),三、四十年代又合股投資了廈門到同安的海上運輸。改革開放之後,這位華僑已是年邁的老人,盡管他在曾厝垵的多數產業早已經毀於日寇手中,但是他在菲律賓再次表示委託子孫回家鄉投資。遺憾天不遂人願,他不久後就去世了,一切獨資、合資、合作也就煙消雲散。
村裡路邊的一塊石碑還記錄著他的事跡。
戰爭的遺跡也充分表明華僑與曾厝垵血脈相連的關系。村裡的老人說,抗戰期間村裡比較好的房子都被日本鬼子燒毀,小洋樓首當其沖。老人們猜測日本鬼子縱火「番仔樓」,是對閩南華僑泄憤。
後來由於多種原因,一個特殊的階級--閩南華僑從這個自然村漸漸淡出了。
家庭旅館
因為是個小漁村,直到2000年左右,這里的客棧才開始發展,當地人並沒有太大的經營思路,也得不到許可證,所有的客棧都是以家庭旅館的性質經營。頭幾年。數量還不多,只有幾家,什麼「喜堂」、「夢旅人」、「廈門素灣海邊客棧」、「守望者」、「藍色小屋」。可以說是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吧。至到近幾年,新的家庭旅館不斷出現,比如「哦啊間(OR間)客棧」「ME2情侶主題旅館」、"然後呢主題客棧」、「阿黛海景旅館」、」夢情海客棧「、「星願客棧」、「252」、「彼岸」、「廈門星月客棧」、「藏馬」、「童年小築」、等。這些客棧各有特色,有的主人非常好客,待你如家人,有的環境好,可以看到海,有的主題鮮明,比如「哦啊間」客棧的老闆就很善於告知你廈門的旅遊攻略。曾厝垵的這些客棧為來廈門旅行的人提供了方便舒適的住所。而且村子裡的人都很淳樸善良。村裡有很多特色小店,咖啡屋酒吧都齊全。就在海邊的小漁村真是個旅遊住宿的好地方。
廈門星月客棧、城果客棧和童年小築、天泉客棧和夢情海客棧,哦啊間(OR間)客棧等在曾厝垵這個廈門現存唯一的原生態漁村,這個小漁村就在環島路邊上,這里可以看美麗的日出,呼吸新鮮空氣。一路上有許多風景,書法廣場(文房四寶),音樂廣場(藝術性與紀念性,知識性為一體),椰風寨(黃金海岸),廈大白城(美麗的沙灘),南普陀寺(閩南文化淵源流長),廈門大學,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廈門國際馬拉松比賽的起始點與終點)。
廈門三個廈大人客棧位於廈門風景如畫、環境優雅、交通便捷的環島曾厝垵海濱,與鼓浪嶼、國際馬拉松賽道、胡里山炮台、白城沙灘、廈門大學、南普陀寺、台灣民俗村、景洲樂園、椰風寨、國際會展中心等景點緊密相鄰;相鄰的書畫廣場、音樂廣場、小白鷺藝術團和各種工作室讓您感受到濃厚的藝術氣息,是廈門島內閩南文化保持最好的原生態自然村。
廈門夢情海客棧位於曾厝垵內,客棧主樓高3層,客房總數18間,步行五分鍾即到環島路和海邊,鬧中取靜,環境宜人,附近餐飲娛樂等生活設施完善,交通出行便利,方便前往廈門大學、鼓浪嶼、椰風寨和中山路。客棧擁有客房18間,房內基本設施完善,整潔溫馨,客棧服務周到,是您休閑和旅遊的理想之選。
㈨ 廈門的由來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 、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常有成群的白鷺棲息在廈門島上,因此,人稱廈門島為鷺島,廈鼓海峽又稱為鷺江。人類生活在廈門島上,可以追朔到距今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而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始自唐朝中期,至今已有1140多年了。唐朝天寶年間,漢族人薛姓和陳姓從閩東的福安和閩南的漳州移民入島分別在洪濟山下的南北麓聚族而居。廈門市的行政建制始於宋朝,屬泉州府同安縣。明初洪武二十年(1387年),朝遷開始在島上築城寨,置衛所,城名「廈門」意寓「祖國大廈之門」。廈門的地名,從此確立。此後數百年間,廈門也曾改名為「思明州」「思明縣」等。1933年廈門正式設市,成為福建省設立的第一個市。
㈩ 廈門的由來
廈門的由來,眾說紛紜,根據史書記載和傳說,歸納起來有五說:
築城說:—根據志書記載,「廈門城在嘉禾嶼,明洪武二十七江夏候周德興」的「築城說」。
村名說:—是說嘉禾嶼西南海邊有個「廈門村」,城建在村附近而得名。它是根據明萬曆《泉州府志》卷十一載:「同安縣寨十有四,西南曰廈門」。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載:「二十三都其地為蓮坂、毫灶、吳倉,廈門……」,據此而推斷的「村名說」。清初廢中左所,「廈門」才統稱全島,曰廈門島。
上下說:—有兩說:一據《廈門地名錄》稱,「廈門處於九龍江口外側,與內側的海門相對而言,是在下的出海口,人們俗稱『下門』,『廈門』似系『下門』的諧音雅化而來」的「上下說」。另一說是:「門」是島的稱謂,如浙江沈家門等。廈門島地處大陸的下端,「下門」即下面島嶼之意,雅化而成為「廈門」。
門戶說:—由其地理位置在我國東南沿海而得來的。清乾隆《鷺江志》的作者薛起鳳在「總論」里說,「鷺島者,泉東南島也,以其為泉之門戶,故曰門也」。「鷺島四面環海,為漳泉之咽喉,台澎之門戶。」清乾隆《廈門志》作者周凱在序文里則說:「廈門處漳之交,扼台灣之要,為東南之門戶。」從歷史事實看,築城起即為海防禦敵人之門,後又為鄭成功「通洋裕國」之門,再後成為進出口、華僑進出之門,如今又有說「祖國大廈之門」。
領土說:—築城取名廈門,意為「華夏之士」不容倭寇侵攏。東晉楊衍之《洛陽伽覽記》寫道:「太和十七年後魏高祖造宮室,洛陽依魏晉舊城門,東西有三門……,北有二門,西頭曰大夏,漢曰夏門,魏晉曰大廈門……」。
「夏」與「廈」,古字相通。所謂「大廈門」、「廈門」,在當時是作為象徵性城名。因為,中國在古代稱為「夏」。張行孚在《說文發疑》中按《說文》說:「夏,中國之人也。所謂中國者,以天下言之,則中原為中國,以列國言之,則王都為中國。」屈原《楚辭·九辯》中有「君子之門九重」,就是說天子有九個城門,天子威儀中國之意。所以說,「大廈門」、「夏門」是表示所鎮的土地是中國區域,或中國領土。再從當年修築「海上長城」來看,金門原名浯洲,又名浯將,周德興在島上築城時,借用「金城湯池」之意將浯洲改為金門,以示「固若金湯」島嶼之內涵。廈門原名嘉禾嶼,又名鷺島,別稱鷺江,借用「華夏之士」而將嘉禾嶼改名廈門,以示廈門是「中國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