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西省的得名來歷
「江西」省名源自強盛繁華的唐朝,公元733年唐玄宗劃全國為15道,江南道一分為二,為江南東道和江南西道,江南西道以洪州為首府,洪州即今天的南昌,江南西道簡稱江西道,「江西」由此得名,由於省內最大最長的河流贛江自南而北縱貫全省,因此江西又簡稱「贛」。
㈡ 江西省這個名字怎麼來的
西省,簡稱贛。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意思是位於江南的西部地區。又因為江西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江西:以江西的西部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後設江西觀察使,宋置江南西路,簡稱江西路,元設江西行省及江西湖東道;明置江西省,後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
㈢ 江西南昌的名字的由來!
南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據《禹貢》記載,漢高祖5年(公元 前202年 ),漢將灌嬰奉命駐軍當地,修築「灌城」,開創了南昌的建城歷史,並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
㈣ 江西名字的由來
江西簡介
因境內大河以贛江為最,故簡稱贛。1萬年前這里即有人類,春秋戰國為楚國地,秦屬九江,漢為揚州地。唐屬江南西道,簡稱江西道,為政區原始名。宋為兩路,元為江西行省。明朝置江西布政使司,清朝為江西省。
江西省總面積為16.69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7%,土地分布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園」的素稱。現有人口四千多萬 ,其中漢族佔99.93%,少數民族中僅畲族構成群居規模。
全省設7個省轄市(南昌,九江,萍鄉,景鎮鎮,鷹譚,新余,贛州),4個地區 (上饒,宜春,撫州,吉安)計70個縣,14個縣級 市,15個市轄區。省會設在南昌市。
江西歷史悠久,向以經濟繁榮、文化發達而享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譽,是名符其實的「江南昌盛之地 」和「文章節義之邦」。南昌市是江西省省會,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這里誕生。這里有江南第一名樓--騰王閣,還有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八大山人故居及其書畫陳列室。
珍禽王國--鄱陽湖位於江西境內,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鶴越冬地,可以觀賞的白鶴2800多隻,其它多種候鳥達四萬多隻。
廬山不僅是避暑勝地,而且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許多文人墨客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跡。冬天的「立體雪景」也美不勝收。
景德鎮素以「瓷都」聞名於世。景瓷「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馨」暢銷海內外。古窯遺跡保存完好,古陶瓷博覽區仍保持著明、清時期官窯古作坊,年產傳統瓷60多萬件,為商務和旅遊者所青睞。
中國道教發祥地龍虎山奇峰秀出,丹崖連綿,碧 水泛舟,風景如畫;世外桃源井岡山是鮮為人知的風景區,保持著大自然的恬靜和清新。
江西南部重鎮贛州,已有2000多年歷史,古風猶存。
江西還是個富有革命斗爭傳統的省份,特別是在現代民族解放和革命戰爭中,曾作出過巨大貢獻和犧牲而彪炳史冊。中國GCD老一輩的革命家和領導人,有多數都曾在江西從事過多年的革命工作:組織領導了著名的安源路礦工人運動、八一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等,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及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據地,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多次軍事圍剿,舉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征……
江西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歷史、文物資源,是進行觀光旅遊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理想佳地。
㈤ 江西名稱的由來
江西:
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後設江西觀察使,為江西得名的開始;宋置江南西路,簡稱江西路;元設江西行省及江西湖東道;明置江西省,後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江西簡介
因境內大河以贛江為最,故簡稱贛。1萬年前這里即有人類,春秋戰國為楚國地,秦屬九江,漢為揚州地。唐屬江南西道,簡稱江西道,為政區原始名。宋為兩路,元為江西行省。明朝置江西布政使司,清朝為江西省。
江西省總面積為16.69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7%,土地分布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園」的素稱。現有人口四千多萬 ,其中漢族佔99.93%,少數民族中僅畲族構成群居規模。
全省設7個省轄市(南昌,九江,萍鄉,景鎮鎮,鷹譚,新余,贛州),4個地區 (上饒,宜春,撫州,吉安)計70個縣,14個縣級 市,15個市轄區。省會設在南昌市。
江西歷史悠久,向以經濟繁榮、文化發達而享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譽,是名符其實的「江南昌盛之地 」和「文章節義之邦」。南昌市是江西省省會,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這里誕生。這里有江南第一名樓--騰王閣,還有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八大山人故居及其書畫陳列室。
珍禽王國--鄱陽湖位於江西境內,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鶴越冬地,可以觀賞的白鶴2800多隻,其它多種候鳥達四萬多隻。
廬山不僅是避暑勝地,而且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許多文人墨客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跡。冬天的「立體雪景」也美不勝收。
景德鎮素以「瓷都」聞名於世。景瓷「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馨」暢銷海內外。古窯遺跡保存完好,古陶瓷博覽區仍保持著明、清時期官窯古作坊,年產傳統瓷60多萬件,為商務和旅遊者所青睞。
中國道教發祥地龍虎山奇峰秀出,丹崖連綿,碧 水泛舟,風景如畫;世外桃源井岡山是鮮為人知的風景區,保持著大自然的恬靜和清新。
江西南部重鎮贛州,已有2000多年歷史,古風猶存。
江西還是個富有革命斗爭傳統的省份,特別是在現代民族解放和革命戰爭中,曾作出過巨大貢獻和犧牲而彪炳史冊。中國GCD老一輩的革命家和領導人,有多數都曾在江西從事過多年的革命工作:組織領導了著名的安源路礦工人運動、八一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等,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及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據地,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多次軍事圍剿,舉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征……
江西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歷史、文物資源,是進行觀光旅遊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理想佳地。
㈥ 江西名字起源
出自由黃姓所改。明代蘇州知府黃鍾,官至禮部儀制司郎中,他請示天子要求恢復祖姓況氏。帝感其敬祖,不僅允許他改姓,還特意獎勵了他。黃鍾就成了況鍾,他的後人世代相傳的姓氏就是況氏了。況氏的人原多在四川,原漢蜀之地,但在明清之時,多出現在江西,江蘇一帶。
得姓始祖:況長寧、黃鍾(況鍾)。從歷史資料上考證,況是「況」的俗字,我國有姓況的人,也有姓況的人。況氏和況氏,雖然寫法上有一點之別,但論起源流,確相通脈,原來是一家人。我國的況氏家族,主要有二支源流組成。一支是「以王父字為氏」,這支況氏發祥於距今1700多年前的四川,是三國時期蜀漢名人況長寧的後裔,故況長寧就是蜀地況姓的始祖。始於四川的況氏,到元、明之際,卻大量出現於江西省境內,並且以江西為中心。還有一支則是「改姓而來」。據《姓氏考略》記載,到了明朝永樂年間,被稱為千古良吏的典範的蘇州知府況鍾,本來不姓況,是由黃姓改成的,這樣看來他就是另一支況姓子孫的祖宗。
二、遷徙分布
(缺)況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據《新編況氏族譜》(續民國《續江西譜》)記載,況姓始於周朝始祖受封於況,以封為姓。封地在今山東省境內,其後代以封地名為氏姓,稱況氏。另一支況姓起源於三國時候,有個名人叫況長寧,他就是況姓的始祖。況長寧是四川人,所以見於古書記載的況姓,起先都見於四川,而到了元朝,明朝時候,況姓有許多見於江西了,說明有一支況姓由四川遷居到了江西。那時江西也是個文人墨客集萃之地,況逵、況文、況真、等人,就是江西的才學出眾之人。現況姓主要分布在江西上高縣、高安市,靖安縣。 況姓另外一支來源是;是我國古代三大清官之一,況鍾,況鍾是江西靖安縣人。況鍾本姓為黃,是後來才該為姓況的。從況逵、況文、況真、況暹、況叔祺等名士的事跡,便可以一目瞭然。這個以江西為中心的名姓,到了明朝永樂年間,又增添了新的血液,這就是黃氏的易姓。從歷史資料上考證,況是「況」的俗字,我國有姓況的人,也有姓況的人。況氏和況氏,雖然寫法上有一點之別,但論起源流,確相通脈,原來是一家人。況姓望出九江(今江西省九江市)。
三、歷史名人
況 鍾:即黃鍾(1383-1443),字伯律,靖安人。明成祖時出任蘇州知府,官至禮部儀制司郎中。為政務鋤豪強,植良弱,舉利除害,不遺餘力,甚稱良吏,與海瑞齊名。後來他秩滿當遷,郡民二萬餘人主動向朝遷上表乞留,因此,皇帝特詔留任。他請示天子要求恢復祖姓況氏,皇帝感其敬祖,不僅允許他改姓,還特意獎勵了他。黃鍾就成了況鍾,他的後人世代相傳的姓氏就是況氏了。
況叔其:明朝浙江人,嘉靖年間對古代的文字、器物、制度等等都有研究,他做官不忘學問,讀遍這方面的古書,又拜訪了不少收藏家,見到不少古代器物,再結合書本,寫成了一本名著叫《考古辭宗》。
況周頤:字夔笙,號蕙風,原名周儀,廣西省臨桂人。光緒舉人,官內閣中書。著有《蕙風詞話》等。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九江郡:九江秦屬九江郡(今江西省九江市),漢為柴桑、潯陽兩縣地。晉置江州,隋改九江郡。唐復江州,宋因之。明、清均為九江府治。自南唐以後至明、清,縣治德化,1913年改為九江縣。1917年設市。
2、堂號(缺)
============================================================
【況姓宗祠通用對聯】
〖況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言稱君子;
民號青天。
——佚名撰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三國時蜀漢人況長寧,曾說:「臨事小心謹慎,靠好計謀成功。蜀是小國,所規劃、所圖謀的,在於固守和打仗。」人稱君子之言。下聯典指明代江西靖安人況鍾,字伯律,小吏出身,永樂年間歷任禮部主事、郎中。宣宗、英宗時出任蘇州知府十三年,嚴懲貪;吏,與巡撫周忱奏請減免江南賦稅。創立「綱運簿」,設置「濟農倉」。興利除害,不遺餘力,百姓稱他為「青天」,任職期滿時,蘇州兩萬多人請求他留任。完善答案 ……煙火** 回答採納率:26.8% 2009-01-14 16:06 評價答案 是否解決問題(參與評價0次) 能 解 決: 0次 評價成功原創加2!部分解決: 0次 評價成功原創加2!不能解決: 0次 評價成功原創加2!是否原創答案(參與評價0次) 原 創: 0次 評價成功原創加2!非原創: 0次 評價成功原創加2!滿意答案況姓起源有三:
一、源自周代,舜的後代有封於況者,以況為姓,後改為況。
二、起源三國時蜀國,時有名人況長寧,為蜀中況氏之祖。見《三國志.蜀志》。
三、出自黃姓。起源於明代初年。明代有名人況鍾,為蘇州知府。酒杯靖安人。本為黃姓,改為況姓。永樂年間任過禮部郎中。其後姓況無改。完善答案 __渃凢' 回答採納率:19.0% 2009-01-14 16:07 評價答案 是否解決問題(參與評價0次) 能 解 決: 0次 評價成功原創加2!部分解決: 0次 評價成功原創加2!不能解決: 0次 評價成功原創加2!是否原創答案(參與評價0次) 原 創: 0次 評價成功原創加2!非原創: 0次 評價成功原創加2!相關內容
㈦ 江西地名的來歷
「江西」這一名稱,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初政區實行州、縣二級制,由於州的數量太多(達300多個),中央政府管理起來很麻煩。
據說唐太宗李世民苦於記各州長官們的名字,只好將他們都寫在屏風上。於是,他在即位之初的貞觀元年(627),便將天下分為十個監察區,稱「道」。其中北方、南方各五道,人稱「貞觀十道」。
其中的江南道包括長江以南、南嶺以北、西至今貴州、東至海的整個華中地區。「貞觀十道」尤其是江南道的范圍過於廣袤,各地的社會經濟文化差異頗大。到了開元二十一年(733),風流天子唐玄宗遂將道的數目增加一半,達到15個。
江南道從西到東依次被分為黔中道(治所今四川彭水)、江南西道(治豫章,今南昌)、江南東道(治吳縣,今蘇州)。今日的「江西」之名即是取了「江南西道」的簡稱。
安史之亂以後,藩鎮割據之勢已成。節鎮(北方多叫節度使,南方多叫觀察使)取代了道的地位,結合各地的半割據狀態,朝廷又把江南東道再分為浙西(今蘇南及浙江錢塘江以北)、浙東(今浙江錢塘江以南)、宣歙(今皖南)、福建四個觀察使轄區(俗稱仍為「道」)。
㈧ 江西地名的由來
江西省名稱經歷了多個朝代的歷史演變。
唐開元時分設江南道為江南東西二道,今江西省境屬江南西道,故簡稱江西道。宋置江南西路,簡稱江西路;元設江西行省及江西湖東道。明置江西省,後改江西布政使司。清置江西省。建國後沿用了這一地名。
㈨ 江西省的來歷
江西省因為地理位置在江南西部,因此得名江西。
江西省位於長江中、下游交接地帶的南岸,省內最大、最長的河流--贛江,自南而北縱貫全省,故而江西簡稱為贛。
江西,山青水秀,素來為江南的魚米之鄉,是東晉詩人陶淵明、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南宋理學大師朱熹、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等文化名人的故里。
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唐代詩人王勃在其千古名篇《滕王閣序》中,稱江西為一方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土地。春秋、戰國時期,江西全境先後分屬吳、楚、越管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江西大部分屬九江郡。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漢高帝初年。
時設豫章郡,郡治南昌,下轄18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餘汗、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歷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後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
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揚州部。三國時,江西大部屬揚州,南朝齊屬江州,唐高祖武德五年又置洪州總管府,唐太宗貞觀元年分天下為十道,江西屬江南道。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增為十五道,原江南道分為東西兩道,江南西道簡稱江西,江西之名也由此而來。
(9)江西名字由來詳解擴展閱讀:
在江西省有一個著名的風景區,就是江西石崆寨。江西石崆寨旅遊景區位於東江源頭,尋烏縣留車鎮雁洋村,景區距濟廣高速尋烏南出口僅15公里,被人們親切的稱為閩粵贛後花園。
景區總投資3.38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300公頃,其中建築面積55373平方米,景點佔地面積220633平方米。
是一個集時空穿越漂流、現代休閑農業觀光、丹霞地貌自然景觀、古山寨歷史文化遺址、西遊記主題文化休閑區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旅遊度假區。
石崆寨旅遊景區主要分為石崆寨漂流和核心景區兩個大的遊玩景點,石崆寨漂流下午開放。石崆寨漂流河段全長5公里,漂流時長約90分鍾,河水湍急,驚險刺激。漂流落差190餘米,共有急灣80餘處,險灘50餘個,水潭20餘個。
河道曲折蜿蜒,時而平湖深潭,時而激流淺灘,奇峰異石相伴,隨處飛瀑流泉,在激情與驚呼中體驗驚喜連連,被譽為東江源第一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