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名人名字的來由和含義
徐悲鴻
徐悲鴻原名徐壽康。他幼時由於家境貧寒,衣著儉朴,也沒有進過正規學校,常遭到別人的冷落。後來為了在社會上謀生立足,他想進「洋學堂」讀書,但父親拿不出錢。於是他便向別人借,這使他感到前途渺茫,世態炎涼,不禁悲從中來,猶如鴻雁哀鳴,遂改名為「悲鴻」。以後他
一直以此自勵,發奮學習繪畫,終於成為一代藝術大師。
郭沫若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因為他的家鄉四川省樂山有兩條水:一條是沫水(即大渡河),另一條是若水。他少年時飲二水長大,所以其後發表新詩時,就用了「沫若」這一筆名。
⑵ 名人名字的來歷和含義簡短版
1、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出生時頭頂有些凹陷,又因其父叔梁紇因家中原有九女一子,但唯一的兒子卻有殘疾,與其母一起到曲阜東南的尼丘山求子,後果真降下一子,春秋時期家中長幼以」伯仲叔季「排序,孔子是家中的第二個男孩,因此取」仲「代表他在家中的排行。其父便為其取名為」孔丘「,字「仲尼」。
2、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但實際上他姓「羋」,並不姓「屈」;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
屈原在楚辭《離騷》中說:「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這四句的大意是:父親認為我的生辰好,為我起了一個好名字,名叫做「平」,字叫做「原」。東漢王逸在《章句》中解釋屈原的名字時說:「正,平也;則法也;靈,神也;均,調也。」,「言正平可法者莫過於天,養物均調者,莫神於地。」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
「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徵;「原」是又寬又平的地形,就是地的象徵,這個名字也象徵著一種經天緯地之才。
3、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的浪漫詩人,有」詩仙「之美譽。
相傳李白在抓周禮上拿了一本《詩經》,他父親很高興覺得自己兒子一定會成為詩人,但卻想到李白七歲都沒有想出一個好名字來,就在這年春天的某一日,父親對妻子和兒子說:」我想作一首春日絕句,只說兩句,你們各接一句,一句是春風送暖百花開,一句是迎春綻金它先來.「
母親想了又想說到:」火燒杏林紅霞落。「李白立刻接道:」李花怒放一樹白「父親聽了之後反復吟誦,覺得兒子果然文采非凡,十分高興,於是便取」李白「二字為名。
4、張居正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岳,幼名張白圭,張居正十二歲便參加童試,因其機敏靈俐深得荊州知府李士翱的憐愛,李士翱囑咐小白圭要從小立大志,長大後盡忠報國,並替他改名為「居正」。
5、柳如是
柳如是本名楊愛,後改名柳隱,字如是,又稱河東君,明末清初女詩人,秦淮八艷之一。秦淮河畔的勾欄瓦肆間,歌舞昇平笙歌徹夜,風塵中世人首推「風骨嶒峻柳如是」。
」如是「也是佛經的常見開卷語中」如是我聞「有相似之處,但柳隱是讀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後取的名,本意是想同辛棄疾一樣的摒棄塵世心靜如水。
⑶ 李泊言姓名的來歷和意義怎麼表達
通過這個人的名字,我們能夠看出他可能是無形缺水才起的這個一個帶水字旁的名字。
⑷ 名字的由來
??這么簡單的幾個字?
名字
據說上古時期,嬰兒在出生三個月的時候由父親給命名,這就是古人「名」的由來。其實在我國民間,部分地區至今仍保留著嬰兒滿月時才命名的習俗,不過是命名的權利不再由父親一人擔當,而是由嬰兒的親人共同擔當。有趣的是,在古代,男孩子長到20歲的時候要舉行「結發加冠」之禮,以示成人,這時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歲時要舉行「結發加筓」之禮以示可以嫁人了,這時也要取字。可見,古代的時候男女皆有字,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字璇卿。
那麼古人的名和字之間有什麼聯系嗎?一般認為,古人的名和字之間有意義上的聯系。一種情況是名和字意義相同或相近。例如屈原,名平,字原。(《爾雅 釋地》:「廣平曰原。」 )又如岳飛,字鵬舉。而「鵬舉」既是大鵬展翅高飛的意思。另一種情況是名和字的意思正相反。例如曾點,字皙。(《說文》:「點,小黑也。」而「皙,人色白也。」 )當然,隨著歷史的發展,許多詞語的語義發生了變化,對於古人名和字的語義聯系就很難看出來。不過只要你是個有心人,仍有許多先賢的名和字可以品出味道來。
瑞名軒周易起名館老師說:名字是一個不知名物品的代號,有了名字才能准確的指出一個東西,否則,將分不清物品。有了名字我們才能更有氣質的活下去。
中國名字的詳細起源習俗:
根據《禮記˙內則》記載可知: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後,方由父親正式為之命「名」。這大概是從前醫衛條件差,出生滿三月,確定能存活,長輩才幫小孩正式取「名」。「名」是幼時在家供親長稱呼之用,通常稱「小名」,或叫「乳名」、「奶名」。先秦之世,人「名」或不忌雅俗,例如:晉成公名黑臀,魯成公名黑肱,齊桓公名小白……
「名」與「字」,通常「字」由「名」衍生而來,意義上,有其密不可分的關聯。《白虎通˙姓名》說:「或傍其名而為之字者,聞名即知其字,聞字即知其名。」大體上,我們粗分為以下七大類∶
一、同義互訓。名與字的意義相同,可以互相解釋。如:諸葛亮,字孔明;「亮」與「明」同義
二、反義相對。名與字的意義相反,兩者對立相應。這是希望人不要過與不及,取其制衡之意。如:連戰,字永平
三、使典用事。有些名、字援引經史載記,使用典故。如:陸羽,字鴻漸(《易˙漸卦》:「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羽儀」)
四、景仰前賢。如:牛僧孺,字師黯(汲黯,字長孺,漢武帝贊之為社稷之臣) 瑞名軒周易起名館五、崇奉宗教。如:王維,字摩詰(維摩詰,佛家菩薩名)
六、原名變化。把名做些簡單變化,便成為字。如:李白,字太白
七、記實志盛。有些人名、字間,根本無法望文生義。如:張耒,字文潛;若非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四紀錄:「張文潛生而有文在其手,曰耒,故以為名,而字文潛。」任誰也猜不透其名字意義上之關聯
瑞名軒周易起名館宋派民老師說:名與字除了表稱呼外,還能顯現親屬關系。最常見的形式是:兄弟姊妹在名字中共用一字,以表示同輩關系;萬一是單名的話,就共用同一偏旁,例如蘇軾、蘇轍兄弟。此外,名字也可以表現長幼排行,先秦時多在名前加上孟(伯、長)、仲、叔、季來表示。例如:孟姜女;孔丘,字仲尼;伯夷、叔齊兩昆仲。唐代則以數字來表示,稱為行第(大排行)。例如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中的「杜二」是指杜甫,白居易《與元九書》的「元九」指元稹,韓愈《祭十二郎文》等,都是以名字來表示長幼秩序。另外,甚至還可以以排行為字,例如管夷吾字仲,范睢字叔。不過這種情況極為少見。貴族女子字的前面加上姓,姓的前面再加上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後面加上「母」或「女」表示性別,這樣就構成了女子字的全稱。例如孟妊車母,中姞義母。也可省去「母」字、「女」字或排行,例如季姬牙、姬原母。有時甚至可以單稱「某母」或「某女」,例如壽母、帛女。
⑸ 陸曦名字的來歷及寓意
名字要問來歷,最多的是家人和取名的人能說出一二,但也不靠譜。
含義的解讀因為很多基本就看筆畫和五行,實際上更應多注重字的本義或者延伸意義。
陸,高出水面的土地。姓氏。
曦,太陽,陽光。
⑹ 名字來歷的作文怎麼寫
範文如下:
我的名字叫林秋旺,我曾經問過我爸爸為什麼給我取這名,他卻說他也記不清了。唉,會不會老年痴呆症提前了?沒辦法,只好自己推測了嘍!
第一種:碰巧型
一天,爸爸在看成語詞典的時候,無意看到了「望秋先零」這個成語。爸爸心想:「望秋先零」,反過來就是「零先秋望」,去掉「先」就成了「林秋旺」了。就這樣,老爸給我取了這名。
第二種:實際型
老爸老媽蜜月旅行的時候,經過了一個果園,那裡果實累累(那時是秋天)。這時,媽媽慷慨到:秋天真旺啊!爸爸連忙說:「還不如給兒子取秋旺的名呢!」
第三種:討論型
就在為我取什麼名字而煩惱時,爸爸只好召開「緊急會議」,讓大家討論。姨媽先發言:「我看叫林光才比較好。」二叔反駁道:「幹嘛把名字取得這么晦氣,萬一聽成林棺材就不好了!我看叫林景天。」「你電視看多了吧!」••••••「我覺得應該叫了林秋華,既然是秋天生的,就應該有「秋」字。」這時,老爸才發言:「林秋華取得不錯,不過有點兒像女生的名字,那就叫林秋旺吧!」大家都一致同意。
你覺得我猜的哪種是對的,快來幫我一起想吧!
⑺ 網名的由來和含義
寫作思路:可以根據自己網名的含義和來歷進行描述,比如自己的網名是「南城陽溫暖」,和一個好閨蜜起的名,她叫「顧北清歌寒」「我」叫「南城陽溫暖」她是北邊,「我」是南邊;她是寒冷,我的溫暖,剛好相對應。
正文:
城市日新月異,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時代的進步,互聯網已經布滿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人們再也不像以前那樣用書信來傳遞信息了,現在只要拿起手機,就能給遠在他鄉的親友聯系,而且幾秒內就能收到信息。人們已經離不開網路,這不出現了各種奇怪的網名。
我的第一個網名是和一個好閨蜜起的情侶名,就像一首詩一樣,她叫「顧北清歌寒」我叫「南城陽溫暖」她是北邊,我是南邊;她是寒冷,我的溫暖。剛好相對應,這是我倆多年交結的友誼,這個網名我是很滿意的,很有詩意,讓我覺得文藝范十足。
我的第二個網名呢,也是我的閨蜜取的,因為加上我有三個人,所以,「顧北清歌寒」「南城陽溫暖」就沒有了,總不能再取個東邊的吧?於是我們決定再次換名。
班裡突然流行起了「社會」這個詞,它指的是那些抽煙,喝酒的不良青年,我們三個趕潮流,決定取「社會××」而最近一部漫畫也很火,我們就把男女主角的名字用上。
沈楚晗是狄琪兒,孫卉是蕭然,我就是江應憐。於是我們的網名就變成了「社會你琪姐」「社會你然姐」「社會你應哥」。也許是我的性格像男的吧,他們給我分配了一個男主角的網名。三個好閨蜜,一起來社會。
這讓我覺得我們的友情似乎更好了。
⑻ 中國這個名字的由來及意義。
中國,又有「華夏」、「中華」、「中夏」、「諸夏」、「諸華」、「神州」等
華夷之辨
代稱。「夏」,在商、周以前有夏;「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1] 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而「華夏」的意思就是「身穿華裳的禮儀之邦」。
而漢語「中國」一詞,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帶,中國以外稱為四夷。在漢人心目中,其直接統治地區是為中國本土,其周圍四夷均為臣屬之地,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2] 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3] 漢代始建蠻夷邱,南北朝建「四夷館」。明朝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等等。[4] 滿清統治中國以來,傳統中華帝國作為天下中心的默認就漸漸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