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姓柏的由來 [ 歷史]
柏(Bǎi,舊讀Bó)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贏姓,出自遠古舜帝時候的賢人柏翳(伯益),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史籍《史記·秦本經》中記載:「大費拜受佐舜,調訓鳥獸,鳥獸多訓服,是為柏翳,舜賜嬴姓。」柏翳,就是大費,又稱伯益,為舜帝執政時期的司徒,專職負責畜牧之事,因功被舜帝賜姓為贏,此之後柏翳便有了兩個姓氏,即贏姓和柏氏。柏翳就是柏氏的始祖,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了。據古書記載,伯益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幫助舜帝馴養鳥獸,教人們將牛、羊、豬、狗、雞、鵝馴養後,物質生活的來源就更有保障了。
伯益還曾積極幫助大禹治水,也立了大功。在伯益的後裔子孫中,形成了兩支主流姓氏,其中一支稱柏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二:
源於柏皇氏後代,出自周朝時期的柏國,屬於以國名稱為氏。早在周朝的時候就有一個柏國,亦稱柏子國,是周公旦賜封柏皇氏後裔的一個子爵小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南中部。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記載:「柏國在今蔡州西平縣,為楚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考察柏皇故地,古籍記載其古柏子國「立於正陽之南」,開國君王就是黃帝的臣子柏高。上古時期所說的「地中」,一般是指黃帝定都之地新鄭,後來的柏子國封地應距其地不遠,古西平位於新鄭之南,應為柏皇氏之祖地,柏子國都城古稱柏亭,即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舞鋼市及周圍地區。今史學界相辯,一說柏子國當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的西平縣,一說柏子國在河南省平頂山市的舞鋼市,其實並沒有根本沖突,漢、唐、宋時期的蔡州西平,其地囊括今西平縣和舞鋼市,實為一地之稱。2006年11月,古柏國都城柏亭遺址在今舞鋼市尹集鎮謝古洞村一帶被發現,都城南門就在肖灣村東,而田崗水庫東岸一條兩千多米長的古柏國城郭遺址,就是古柏國西門所在。
西周時期,柏皇氏後裔所建柏子國,其國人將先祖時期的一些地名帶到了封國,如「皇人山」。著名的南宋學者羅泌在《路史·前紀六》中記載:「皇人山,謂之伏羲山。」柏皇氏為伏羲氏之一,因此稱「伏羲山」有證可循。柏子國人崇尚柏樹,稱頑強、高大而長壽的古柏為柏皇,並以柏為氏族圖騰,可見柏皇氏影響之久遠。柏子國在春秋時期是個弱小的諸侯國,因此依附於強大的齊國,為齊國的盟國之一,在史籍《左傳·僖公五年》中記載:「江、黃、道、柏方睦於齊」。在齊桓公姜小白霸業鼎盛時期,柏子國與江國、黃國、道國等小國與齊國十分和睦。
春秋末期,柏子國為楚國所滅。國滅後,柏子國王族後代和國民就用原來的國名作為姓氏,稱柏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贏姓,出自遠古嚳帝時候的賢人栢招,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栢招,為帝嚳之師,史稱栢公。傳說他曾力促帝嚳「掃夔門之陋,惟嘉植之足珍,故美名之可究。」栢,就是古代的俗「柏」字,與柏字同義通用,因此栢招亦稱柏招。
在栢招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栢氏、或柏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四:
源於柏皇氏,出自遠古時代東方部族的首領柏芝,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相傳遠古時代有柏皇氏,是東方部族的首領,名叫芝,因為以柏木為圖騰,所以稱為柏芝。據說,柏芝曾擔任伏羲氏的助手,勤勞於天下而不居功,造福於民眾而無所求,所以深得百姓們的擁戴,被尊為皇柏,稱柏皇氏。柏皇氏是華夏古老的一個群族,在很多典籍中都有記載。
2. 伯 姓的由來
伯(Bó)姓源出有四。伯姓歷史悠久,不是別的姓氏可比得上的,因為根據歷來學者的考證,他們是源自上古聖君虞舜時的賢人伯益,算起來已有4000多年的淵源。得姓始祖:伯益。《風俗通》上有,「嬴姓,伯益之後」的記載。而《竹書紀年》上也有「費侯伯益出就國。」方面的論調。歷史上的伯姓名人有伯嚭、伯牙、伯樂、伯達、伯宗。
伯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據《風俗通》載:「嬴姓,伯益之後,太宰嚭,字子余,姓伯氏,州犁之子,為吳太宰。」「伯」字,在古代是老大的意思,因此古代兄弟中老大名字中常有伯字,兄弟多以伯、仲、叔、季等來表示相傳如嬴姓的祖先禹臣伯益。商朝末年的名士伯夷等,他們的後代中都有以祖先名字中的「伯」字作為姓氏,稱為伯氏。春秋時,齊、晉、鄭、宋、魯等國公族名仕的後人里均出現了「伯」氏。另有一說,遠古時有「柏」氏,後訛傳為「伯」氏,而形成了另一支伯氏。此外,在我國早期的歷史上,有許多以伯開頭的雙字復姓,如伯成氏、伯皇氏、伯常氏等,宋朝更有女真族的伯德氏出現,這些復姓後來很少能夠見到,極可能是由於他們的後人將姓簡化成了單姓的伯氏。(余略)伯姓望出河東郡(今山西省黃河以東一帶地區)。
3. 追根溯源。菌兒名字由來根據什麼,根據課文說出理由
首先,問題的根源是當今中國姓氏旭興排在第十位大姓,人口眾多,佔1.66%,中國漢族人群。男孩,有三個來源:
1,旭興,贏姓的來源。如果在密封許木說,伯益的兒子贏了。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載伯益幫助大禹治水是活躍的,信豐吁他的兒子,如果在該國的木材(今山東南部郯城一帶),「自若木燕挖嗯30二,一周被毀,復雜的情況下,他的兒子,徐鋒,副第十一章宗鈺,趙三年來,武銷毀,以國為子子孫孫的。「(語見」通志·氏族「)。頁2,根據載於「中國姓氏大全」,周博秦,受封於魯國,分配給「尹迷嗯六大世家」公爵的長子,包含了男孩,男孩是傳說中的起源。頁3,男孩從改變他的姓氏。據「百家姓溯源」所載,五代,改姓李晟許,被稱為專利,他們的後代姓許漪矣。此外,南京旭興,秦檜松,這是由於灰頭土臉秦燴大多後裔,被男孩所取代。 [編輯本段]二,若木的得姓始祖許。伯益的兒子伯益有佐大禹治水,禹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當獎勵,伯益的兒子若木被封到古城徐,徐成立。當為人民達成,因為他的關心三十二世徐偃王,王道,結果不僅徐,連周圍的30個國家已很少王子擁抱了他。周穆不理朝政的時間重合,沉迷於玩了一整天打獵,徐偃王起適用面積代表周皇帝的想法,叛亂,做客西周穆皇太後及時回車上坐的造父變星,似乎訴諸見面,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然後被遺棄的鄉村別墅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在山的附近,因為他的流行,成千上萬他的人進山。周徐偃王學如此受歡迎,和太多的感覺,所以他們讓閆須王子繼續執政。如果由於徐木先關閉,他們的後代將在該國為氏,稱徐,徐若木已得姓始祖為男孩(現在埋在山東郯城)。
4. 姓氏伯的由來
源流一
源於嬴姓,出自夏王朝初年東夷族伯益,屬於以先祖名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伯氏出自嬴姓,伯益之後。伯益,亦稱柏翳、大費,本是黃帝的後裔,在舜帝執政時期出任東夷部族聯盟的首領,他以調馴鳥獸出名,受賜「嬴」姓,故伯益也是嬴姓的祖先,其後代中有嬴政,即秦始皇。伯益曾輔佐大禹治水,立有大功。大禹得位後,曾想讓位給伯益,伯益卻推辭不受,還躲避到箕山之陽。夏禹在後繼無人的無奈情況下,才把天下傳給自己的兒子啟,結束了歷來的禪讓制度。後來,夏啟擔心伯益會奪取自己的王位,因此殺死了伯益,建立起「王天下」的夏王朝,中國正式進入奴隸制社會。
「伯」之一字,本意除了排行老大以外,還有管理一方的長官之意,益為東夷首領,故稱「伯益」。在伯益的後裔子孫中,有以祖名「伯」字為姓氏者,稱伯氏、嬴氏、柏氏、費氏等等,有四百多個分衍姓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其伯氏史稱正宗。伯氏族人大多尊奉伯益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後裔孤竹國王子墨胎允(伯夷),屬於以先祖排行稱謂為氏。相傳,伯夷之父叫初,為孤竹國君。其父逝世前曾遺命其弟叔齊為孤竹國君,而叔齊卻要讓給兄長伯夷,伯夷就避而遁去。叔齊亦不自立,乾脆棄位,往歸西伯侯姬昌(周文王)。伯夷的名字叫墨胎允,叔齊名字叫作墨胎智,孤竹國君主世家皆墨胎氏,亦稱墨台氏。到了周武王姬發出兵伐商紂之際,這兄弟兩人卻出來叩馬阻諫,認為以下伐上是為不仁。及至周武王滅殷商之後,伯夷、叔齊二人「恥食周粟」,而隱於首陽山(今河南偃師),僅採薇(大巢菜、野豌豆,或通稱能食的野菜)而食。當時有個婦人就指著他們吃的薇譏笑於二人:「子義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憤,遂絕食而死,被其他人葬於首陽山(今河南堰師)。歷代王朝對伯夷、叔齊二人推崇備至,稱其二人為「二賢人」、「二君子」,目的是要讓臣子忠實於王朝。後來唐朝時期的大儒韓愈、柳宗元都曾撰文稱頌。在中國歷史上,惟獨西漢武帝時期的太中大夫東方朔對其不以為然。東方朔認為這兩人是「古之愚夫」,指出「賢者居世,與之推移,不凝滯於物。」即說這二人固守滅亡的事物而不變,算得什麼賢人?
伯夷是孤竹國君的長子,其後以行次稱為「伯」,其後裔子孫承襲先祖之姓氏者,上古時期「伯」、「柏」二字通假,因此有稱伯氏者,有稱柏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荀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荀林父,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荀林父,字伯,世稱荀伯,春秋中期晉國正卿,中軍元帥,名將。荀林父後來因出任中行之將,故以中行為號,亦稱中行伯、中行桓子。荀林父活動在晉文公姬重耳、晉襄公姬歡、晉靈公姬夷皋、晉成公姬綏、晉景公姬獳(姬孺)時期(公元前636~前581年),為五朝重臣。荀林父之父亦為大夫,為晉文公執政時期的上卿趙盾屬下,事跡不詳待考。在晉文公建立霸業的事業中,荀林父即嶄露頭角,周襄王姬鄭十九年(晉文公三年,公元前633年),著名的「城濮之戰」前,荀林父擔任晉文公的御戎(駕駛國君戎車之戰將)。周襄王二十年(晉文公四年,公元前632年),晉文公「作三行(三支步兵隊伍)以御狄」,荀林父就擔任了中行即中軍的主將。其後,荀林父歷任上軍佐、中軍佐,至晉景公執政時期出任中軍元帥,主持國政。
周襄王三十二年(晉靈公元年,秦康公嬴英元年,公元前620年),秦、晉之間爆發「令狐之戰」。晉軍大將先蔑逃到秦國,原因是晉文公死後,晉國貴族們討論立嗣君,都主張立年長的,派先蔑出使到秦國迎接公子雍。後因穆贏(文公夫人)大鬧朝廷並指責朝臣「舍適嗣不立,而外求君」,執政的趙宣子等就背棄先蔑而立了晉靈公(太子夷皋)。
周定王十三年(晉景公六年,公元前594年),荀林父率軍攻滅了赤狄的潞氏(今山西潞城),為此,晉景公賞賜他「狄臣千家」。這是荀林父在其政治軍事生涯中建立的最後一次勛績。
荀林父有個孫子叫荀閣,他以其祖父功高望重,遂用其祖父之字「伯」為姓氏,稱伯閣,其後裔子孫乃稱伯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出自伯字開頭的雙字復姓所簡改。在中國早期的歷史上,有許多以伯開頭的雙字復姓,如伯成氏、伯皇氏、伯常氏等,宋朝更有女真族的伯德氏出現,這些復姓後來很少能夠見到,極可能是由於他們的後人將姓簡化成了單姓的伯氏,形成另一支伯姓。
源流五
源於柏皇氏,出自遠古時代東方部族的首領柏芝,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相傳遠古時代有柏皇氏,是東方部族的首領,名叫芝,因為以柏木為圖騰,所以稱為柏芝。據說,柏芝曾擔任伏羲氏的助手,勤勞於天下而不居功,造福於民眾而無所求,所以深得百姓們的擁戴,被尊為皇柏,稱柏皇氏。柏皇氏是華夏古老的一個群族,在很多典籍中都有記載。
在史籍《莊子·胠篋篇》中記載上古帝君順序為: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戲氏→神農氏……
在史籍《金縷子·興王篇》中排列古帝順序為:容成氏→大庭氏→柏黃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郝蘇氏→宗盧氏→祝和氏……
在史籍《資治通鑒·外紀》中,胡克家補注其順序為:有巢氏→遂人氏→大庭氏→柏黃氏→混沌氏→昊英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
這些上古帝君皆襲伏羲之號,即他們都可稱為伏羲氏。因此,柏皇氏海是較古老的一代伏羲氏帝王。對於柏皇氏,宋朝學者羅泌在《路史·前紀六》中記載:「柏皇氏,姓柏名芝,是為皇柏,出搏之日之陽,駕六楷,以木紀德。為而不有,應而不求。立於正陽之南,是為皇人山。」在史籍《命歷序》也記載:「柏皇出搏桑之陽,駕雲龍上下。」在史籍《漢書·禮樂志》中記載:「柏皇獨樂六龍」。六龍,就是六匹駿馬,指天子出巡時的車駕規格,柏皇氏乘坐六龍之車,可見其地位在當時非常顯赫。柏皇氏的後裔子孫後代以先祖居地名稱「柏山」為姓氏,稱柏氏。由於柏皇氏聰明睿智,所以一直到周王朝,他的後代都為帝王師,如黃帝的地官是柏常,顓頊帝的老師為柏夷亮父,帝嚳的老師為柏昭,堯帝治理天下時柏成子高立為諸侯,佐禹治水的則是柏翳等。所以,柏氏一直是古姓中的貴族,西周初期柏有為太僕正等等。
後來,柏氏族人大多演變為其它姓氏,例如伯氏、柏氏等,所以現在以柏為姓氏者反而很少了。
源流六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大宗伯,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大宗伯,是西周時期的官職稱謂,職掌春官府司,源起於遠古黃帝時期的神職祭司,主祀天神地祗人鬼之事。黃帝時期,神事與民事被明確區分開來,從事神事者稱「巫」、「覡」,以其職掌則又分「宗」、「祝」,專職主持五禮。在遠古至商賈漫長歷史階段中,在五禮之中將首位之禮稱吉禮,亦稱冠禮,即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主官即主持之人稱「宗」,屬下官吏皆稱「祝」。這種官稱歷堯、舜、禹至夏、商、周,一脈相承。由於「宗」是由氏族中最為德高年長者擔任,因稱「宗伯」,至西周時期確稱之為「大宗伯」,掌禮制,爵為卿。
在西周初期,大宗伯有兩個:「自陝以東,周公主之。陝以西,召公主之。是東西二伯也。」以後,大宗伯之職由周公旦、召公奭的後裔子孫輪番職掌,一直到周王朝滅亡。在典籍《周禮·春官》中明確記載:「大宗伯之職,以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禮,以佐王建保邦國。以小宗伯為佐官。」在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政權中,曾依《周禮》置六官,其春官府亦以大宗伯為長官,設卿一人,正七命;佐官為小宗伯,上大夫二人,正六命;春官府又有都上士,正三命。到了唐朝時期,依然有大宗伯之職,在典籍《唐六典》中,就稱大宗伯相當於禮部尚書,小宗伯相當於太常少卿,春官府都上士相當於禮部員外郎。後以大宗伯為禮部尚書的別稱,少宗伯為禮部侍郎的別稱,少宗伯即小宗伯。直至明、清時期,人們還通常稱禮部尚書為大宗伯。
在歷代大宗伯、小宗伯們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宗伯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宗氏、伯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於羋姓,出自戰國末期楚國術士南公,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指出:「南公氏、南伯氏,同稱之別也。」在史籍《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南公,亦稱南伯,因居於楚國的南公邑(今河南周口淮陽,一說江蘇泰安)而得名。南伯是當時最有名的楚國陰陽學家,也就是著名的術士,以觀天象、卜陰陽、相面而專長。他在秦王朝最興盛的時候就預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三戶,南伯指得是楚國的昭、屈、景三大姓的後代族人。秦始皇滅楚國,其羋姓熊氏君族雖衰沒,但其他的豪族大姓依然具有相當的實力,其中的項、劉、陳三氏中的項羽、劉邦、陳勝後來果然起兵反秦,最終滅了秦王朝。後世人以南公之語精簡為「亡秦三戶」,用於指不畏強暴,奮起推翻黑暗統治之事。
在南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稱號為姓氏者,稱南伯氏、南公氏,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伯氏、南氏、公氏等。如今已經沒有南伯氏、南公氏這兩個復姓了。
源流八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巴林氏,或言以地為姓,或言內扎薩克以部為氏,出自元朝時期大將、丞相伯顏的後裔,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巴林(今黑龍江伯力、俄羅斯哈布羅夫斯克)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rin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伯氏、潘氏、詹氏、白氏等。
⑵.蒙古族伯蘇氏,源出元朝時期別速惕氏後裔,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eisu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伯氏、謝氏、蘇氏等。
源流九
源於回族,出自著名回族先人伯篤·魯丁,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伯氏,源出元朝時期廣西桂林肅政廉訪副使伯篤·魯丁。伯篤·魯丁,字至道,漢名魯至道,答失蠻人(Dnishinsand,有學識者),著名元朝政治家,詩人。伯篤·魯丁的後裔子孫多改漢姓為伯氏、魯氏等;又因「伯」與「白」對音,後多改為諧音的白氏(如其十九世孫白崇禧),但依然有稱伯氏者,如今福建漳州龍海的伯氏家族,皆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伯力氏,亦稱巴拉氏、巴哩氏,滿語為Bari Hala,漢義「弓、豌豆」,世居哲魯(今黑龍江下游)、庫葉(今俄羅斯庫葉島)、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蒙古族、赫哲族、費雅喀奇勒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伯氏、博氏等。
⑵.滿族伯特氏,亦稱拜格氏,源出金國時期稱女真伯德部,以部為氏,為奚族後裔,滿語為Baige Hala,世居拜格山(今黑龍江呼瑪盤古),所冠漢姓多為伯氏、卜氏等。
⑶.滿族瑚錫哈哩氏,亦稱祜什哈禮氏、瑚克沙哈里氏,以地為氏,滿語為Husihari Hala,世居瑚錫哈理(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烏蘇里斯克)、依蘭費爾塔哈(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處)、三姓(今黑龍江依蘭)等地。後有赫哲族、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華氏、關氏、胡氏、扈氏、伯氏等。該支伯氏鼻祖為瑚錫哈哩·伯麟,滿洲正黃旗人,翻譯舉人出身,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授盛京兵部侍郎,累官雲貴總督氏、都統、體仁閣大學士,為一代名臣。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漢化姓氏者,稱伯氏,世代相傳至今。
⑷.滿族伯蘇特氏,亦稱白蘇特氏,滿語為Beisut Hala,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白氏、伯氏、蘇氏等。
源流十一
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錫伯族伯佳氏,亦稱白佳氏、拜佳氏,有學者指出其先祖本為漢族,在東漢晚期被烏桓民族裹脅入遼東地區,逐漸成為錫伯族人,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等地,後有滿族、蒙古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伯氏、白氏等。[1]
源流十二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的貴族爵位,屬於以官爵稱謂為氏。伯,是西周時期的官爵稱謂。西周時期的貴族爵位承襲殷商時期的爵稱:公、侯、伯、子、男,其中的伯爵位列第三等。到後來西方歐洲國家中出現五級爵稱制,則要比中國晚兩千餘年之久。西周時期,周公旦設有九伯爵官制:「九伯者,九州、島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雲九伯也。」中國古代將中原大地分為九州,華夏居中,九位伯爵分居職掌九州,九州之外的所有地方,不論海內海外,皆稱九島,亦分封九位伯爵職掌之。這說明在實際上,周王室共有十八位伯爵。
在這些伯爵們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爵稱謂為姓氏者,即為伯氏,世代相傳至今。
5. 本人名字李政濯,老師讓下周說自己的名字的由來,而且還要好記
這個你應該問一下你的家人啊。你家人給你起名字一定是有內涵的。
6. 伯益公的介紹
伯益公,尊稱感天大帝,俗稱伯公。在潮州民俗敬神中,都很普遍。就因一些崇拜者不知道伯爺公的名字與來歷,有時還將伯益公專管山澤之神與專管土地的福德正神伯爺公混為一談,更有民間誤認為 感天大帝伯益公是專管山澤的武土地神,而福德正神伯爺公是專管平原的文土地神。
7. 李字的由來
關於李的字源,主要有兩種觀點。
其一,在發現的甲骨文有下圖中的字樣,應為甲骨文的李字,其結構是上木下子,表示樹木所結的果實之意。
其二,認為最早的李,當推戰國印里的古金文,是上木下子結構。但在戰國時代陳簠的李卻是左子右木,不是今天的形體;文字學家商承祚說這是桑梓的梓字的古文,可梓直至秦篆才出現,故也無確證。
之後秦時的小篆文字演變,再到漢隸中的李將篆文字形中的上半部分叉形的木的寫成現在的木字形,將篆文字形中下半部分的子的圓形給去掉,寫成現在的子字形。
李
一、一種樹木(名),如李子樹,是指一種生長李子的樹木。
二、與食物有關。古時人們出發、旅行時常帶上些李子作為路途中的食物,所以此字也含有旅行或旅行攜帶的物品的意思(名),如行李,是指旅行時所帶的物品。
三、指姓,這里有一個小故事:在遠古的堯舜時期,有個負責刑事、監獄的官,這個官職叫大理官,其後代以官職為姓,姓理。
在商紂王時期有個叫理征的人被紂王治罪,而其兒子理利貞在逃亡過程中幾乎要餓死時,遇到了一棵李子樹,他以李子為食得以活命,為了報答這棵李子樹,也由於害怕朝廷追殺,就改理姓為李,這就是李姓的來歷(名),如李白,是唐朝的大詩人。
8. 夏啟與伯益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系
一、姓氏源流
1、出自姒姓。
相傳帝堯時,鯀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夢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堯便賜禹以媯為姓。後來,禹治理了水患,指導百姓興修溝渠,發展農業,還領兵平定了三苗之亂,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為了表彰他的豐功偉績,舜封他於夏(今河南登封縣東),後來還把帝位傳給了他。夏禹死後,其子啟繼位,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夏立國400多年,共傳13代,16王。後因夏帝桀暴虐無道而被商湯推翻,夏王族便以國為氏,稱為夏氏。
2、出自姒姓。
公元前11世紀周朝初年分封諸侯,夏禹的後裔東樓公受封於杞(今河南省杞縣),為杞侯。至簡公時,被楚國所滅。簡公之弟佗(本媯姓)出奔魯國,魯悼公因其為夏禹的後裔,給予采地為侯,稱為夏侯(復姓),其後裔以夏為姓,稱夏氏。
3、出自媯姓。
以王父字為氏。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後媯滿於陳,建立陳國,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稱胡公滿、陳胡公。春秋時,傳至第16位君主陳宣公杵臼時,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孫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為氏,稱為夏征舒,其後遂有夏氏。
4、改賜姓或其他。
台灣土著哈也灣氏改姓夏;明時元人齊嚕台被賜名夏貴;土家、蒙古、回、滿等族有夏姓。
5、得姓始祖:夏啟。
相傳帝禹死後,其子啟打破禪讓制而即位,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夏立國四百年,共傳十三代,十六王,末帝夏桀暴虐無道,國人怨恨,而此時黃帝子姓後裔商湯卻因仁德,深受擁戴。公元前十六世紀,商湯滅夏,建立商朝,夏王族便以國為氏,稱為夏姓。夏啟因開國君主之位,而被奉為夏姓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夏氏因得姓很早,故隨著時代的不斷更替,散居尤為廣泛。
夏姓發源於今河南、安徽省境。大致上,秦及秦代以前,夏姓主要在中原生息繁衍,並遷往陝西、山東、安徽、山西、河北等地。如夏征舒傳至4世孫夏區夫仕陳(今屬河南)為大夫,裔孫夏禦寇仕齊(今山東東部)為大夫。秦始皇時尤御醫夏無且(大致出自陝西夏氏)。秦漢之際,有代(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中部與北部等地)相夏說;安徽夏氏出自隨王桀逃至南巢一部分夏王族的後裔。
魏晉南北朝以前,夏姓還主要活躍於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特別是中原一帶。
夏姓南遷始於漢代,如西漢時有夏黃公,為鄞人(今浙江寧波市);東漢有夏方,為九江人(今屬江西)。大舉南遷則為魏晉之際,浙江夏姓此期最為昌盛,故有夏姓會稽郡望之說,始祖為西晉高士夏統,此郡亦為夏姓發展史上最大望族。這一時期,北方夏姓因戰亂動盪流離,相對南方,發展低迷。
唐時政清民和,夏姓處於一個萌生勃發時期。北方夏姓重振家園,發展壯大,南方在前代基礎之上,更加繁衍旺達。
宋代以後,榮載史冊的夏姓名人比比皆是。北宋有參知政事夏竦,江州德安(今屬江西)人;夏誠,龍陽(今湖南漢壽)人;南宋有畫家夏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元代有畫家夏迪等。明代有夏允彝,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畫家夏昶,今江蘇崑山人;宰相夏言,江西人。另外,明初有山西大槐樹夏姓分遷於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地。
清代名人有小說家夏敬渠,江蘇人;史學家夏燮,安徽人。此外,清末有閩、粵等地夏姓渡海入台,後輾轉新加坡等地者。
總之,唐宋以後,,夏姓支脈延伸更廣,且以江南一帶為繁衍望地。經過長期繁衍,使得夏姓的分布中心,移向了江南地區。廣布於今安徽、浙江、湖南、三胡北、江蘇、福建、和廣東、廣西等省,今日夏姓分布以江蘇、浙江為多,這兩省夏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夏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
夏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 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九。
三、郡望堂號
【堂號】
「平水堂」:夏禹治水13年於外,三過家門而不入,水患終於被治平,舜把帝位讓給了他。 夏姓也以"會稽"為堂號。
「正德堂」:明正德年間(1506-1521)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為明武宗皇後,夏儒成為國丈,被明武宗封為慶陰伯。後人為紀念先祖,遂以明武宗年號「正德」為堂名,稱「正德堂」。興化夏氏家族即以「正德堂」為本族徽號。
此外,夏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會稽堂」、「務本堂」、「源遠堂」、「尚忠堂」、「思孝堂」、「明德堂」、「聚奎堂」、「遺愛堂」、「鶴來堂」等。
【郡望】
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於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市)。西漢時相當今江蘇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大部分(僅天目山、淳安縣以西小部分地區除外)及福建全省。此支夏氏,為西晉高士夏統之族所在。 此郡夏姓在受姓以後代有名人,載入史籍。如秦代夏無且,是秦始皇的侍醫;西漢陰城內史夏寬,東漢夏馥,字子治,與張儉、范滂齊名,泰山都尉、學者夏恭、晉代孝子夏統,皆系會稽郡夏氏家族傑出人物。
譙 郡:東漢建安末年從沛郡分一部分設置譙郡,治所在譙縣(今安徽省毫縣)。
高陽郡:東漢桓帝置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晉泰始初置高陽國,治所在博陸(今河北蠡縣南)。北魏改為郡,移治高陽。
魯 郡:西漢初改薛郡置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
四、歷史名人
夏禹(大禹):夏代開國的君主。顓頊之孫,姓姒氏,號禹。因賓士洪水有功,受舜禪讓為天子,世稱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傳位於子啟,而開君主世襲之制。亦稱為夏後氏。禹是中國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他為治水三過家門不入。貴為天子,保持本色,親近百姓,為民謀利,是帝國君主制度下的君主典範。
夏 育:衛國名震遐邇的勇士,據說他力舉千鈞,能生拔牛尾。
夏無且:在荊軻謀刺秦王之時的侍醫,由於"以葯囊捉荊軻",而名登《史記》的「刺客傳」。
夏 勤:東漢人,歷仕京宛二縣令、零陵(今屬湖南)太守、司徒等職,以才幹見稱。
夏 恭:東漢光武帝時備受人敬仰的學者。依據史籍記載夏恭是當時最負盛名的易學教授,曾經教授生徒達100餘人,可謂桃李滿天下。
夏黃公:鄞(今浙江省寧波)人,西漢隱士。曾避秦匿商山中,為「四皓」之一。
夏侯玄:三國時魏國大臣。精玄理,為玄學的創始人之一,被譽為「四聰」之一。
夏 瞻:晉代傑出畫家,工於人物、神像。其作品被載入《歷代名畫記》及《圖書集成》等書中。
夏執中:宜春(今江西省宜春)人,宋代節度使,以賢揚名。據傳朝廷舉慶禮,人皆爭獻珍奇,執中獨書「一人有慶,萬壽無疆」進之。
夏 圭:南宋傑出的畫家。早年工人物畫,後以山水畫著稱。並與馬遠同時,號稱「馬夏」。畫風灑脫,糅合李唐、范寬與米芾的畫法,用禿筆帶水作大斧劈皴,構圖多作半邊或一角之景,時稱「夏半邊」。
夏 迪:元代著名畫家,善山水竹石,尤精於繪松。
夏 言:江西省貴溪人,明嘉靖年間作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旋首輔執政,兩度為相。
夏 寅:松江華亭(今屬上海市)人,明代學者,官至浙江參政。其「君子三惜」說被傳為名言。
夏 昶:崑山(今江蘇省崑山)人,明代著名畫家。他不僅善繪畫,而且善書能詩;其詩詞清麗,書工正楷,其畫擅長寫竹石,當時推為第一,有傳"仲昭一個竹,江南十錠金"。宋代以後,是夏姓在文學領域里最為光輝的時期。
夏原吉:湖廣湘陰(今屬湖南省)人,明朝大臣,為永樂、洪熙、宣德三朝戶部尚書,主持財政27年,支應無誤,在詳定賦役,清倉場,廣屯種,修水利等方面均有政績。
夏崇之:湘陰人,明成華年間進士,官至太僕少卿,曾向皇上陳述時務五事,解其利弊,具有超前意識。
夏完淳:上海松江人,南明抗清義士。生而早慧,十四歲隨父加入抗清斗爭。所著被輯為《夏完淳集》。
夏敬渠:江蘇省江陰人,清代小說家。一生好游,足遍四方。崇信程朱理學。著有小說《野叟曝言》。
夏 燮:安徽省當塗人,清代史學家。其不滿清go-vern-ment賣國行徑,強烈抗議外敵入侵,贊賞國人反抗精神,著有《中西紀事》一書。
夏丐尊:浙江省上虞人,著名文學家,作品甚豐,有《生活與文學》、《平屋雜文》等,又有譯著《社會主義與進化論》等。
夏明翰:湖南省衡陽人,著名無產階級革命烈士,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獻生。臨刑詩中:「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表現了一個Communistparty人的革命氣節。
附1:回族中的夏姓
據說取自元皇慶年間(1312-1313年)從西方來泉州定居,後應聘主持清真寺教務的夏不魯罕丁名字的首音。當時,夏不魯罕丁被人們推崇為「攝思廉(伊斯蘭教)夏(長老)。」故又說,回族中的夏姓是從夏不魯罕丁的教務等稱「夏」而來。另,明永樂年間來中國的蘇祿東王守墓人夏乃馬當,在當地生息繁衍,遂成了山東德州北營夏姓回民之先祖。在江蘇鎮江,有《明德堂夏姓》。夏姓「原有老譜,清咸豐年間,在原籍揚州被毀,民國五年(1916年),由鎮江、南京始祖中醫師子衡公重纂,序文中有我族自前明人關以來定居揚州,堂開明德,已有五百年光景,歷傳三十世之譜的記載。1983年,鎮江後裔(夏)容光在此基礎上,建立活頁新譜,並在排輩十字後加添二十字。」(《鎮江回回》)夏姓回族以西北居多。
附2:【夏姓宗祠通用對聯】
〖夏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會稽世澤;
大臣家風。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夏姓的郡望「會稽」,借郡望表述對夏禹的崇拜。下聯典指並歌頌了夏姓的遠祖夏原吉歷事明代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五朝,主管財政二十七年,「為政能得大禮,有古大臣風」。
名列四皓;
望並三宗。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代隱士夏黃公,字少通,鄞人。避秦匿商山中,為「四皓」之一。隱居夏里,故號夏黃公。下聯典指漢代名人夏馥,字子治,圉人。桓帝時初舉直言,不就。名為中官所憚。
名聯四皓;
望並三宗。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秦末漢初鄞縣人夏黃公,避秦末戰亂,與東園公、綺里季、角(Lù 音路)里先生一起隱居在商山,稱「商山四皓」。下聯典指東漢圉人夏馥,字子治,桓帝初年舉直言,他不去。雖然不與當時的官員打交道,但名聲卻為專權的宦官所懼怕,與范滂、張儉等人同被誣告,不得已逃奔他鄉,改變姓名,為人傭工。
真宰相器
有大臣風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大臣夏竦,字子喬;江州德安人,少年時聰明好學,通曉經史、諸子、律歷及佛老,文章典雅藻麗。歷官光祿寺丞、禮部郎中、鄧州知州、知制誥、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仁宗時任宰相,封英國公。善於結交。著有《文庄集》等。下聯典指明代湖廣湘陰人夏原吉,字維喆,洪武年間入太學,太祖用為戶部主事,成祖時官尚書。永樂年間,赴蘇、松治水,疏浚吳淞江等,卓有成效。後因上諫而下獄,仁宗即位後復官,歷任永樂、洪熙、宣德三朝戶部尚書,主持財政二十七年,從沒出過差錯。有《夏忠靖集》。
塗山啟瑞;
梁國授徒。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相傳禹娶塗山氏,嗣受舜禪,國號夏,後裔遂以夏為氏。下聯典指漢·夏恭習韓詩,以《易》學教授生徒千餘人。
賦傳流水;
源溯塗山。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夏姓宗祠「平水堂」聯。全聯典出夏禹治水13年於外,三過家門而不入典故。
一人有慶;
萬壽無疆。
——宋·夏執中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宋代節度使夏執中書獻孝宗聯。夏執中字子權,宜春人。姐為孝宗後,累官奉國軍節度使。朝廷舉慶人,人們爭獻珍奇,執中獨大書「一人有慶,萬壽無疆」以進,人益賢之。
----------------------------------------------------------------
〖夏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夏卿一個竹;
西涼十錠金。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代畫家夏景(1388-1470),官至太常侍卿,擅畫墨竹,有「夏卿一個竹,西涼十錠金」之譽。
崇文陳五事;
正夫貴三惜。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成化進士夏崇文,字廷章,湘陰人。官吏部主事,條上時務五呈,會詔陳利弊,又書陳五事,時論皆韙之。官至太僕少卿。下聯典指明代學者夏寅,字正夫,松江華亭人。正統進士,累官浙江參政。嘗言:「君子有三可惜;此身不學,一可惜;此日閑過,二可惜;此身一敗(敗壞人格),三可惜。」時以為名言。
雲覆瑤壇凈;
苔生丹灶閑。
——唐·夏方慶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詩人夏方慶《謝真人仙駕還舊山》詩聯句。夏方慶,貞元中進士。
-----------------------------------------------------------------
〖夏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五經開國文臣首
七世同居孝友家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安徽省廬江縣夏家墩夏氏宗祠聯。上聯典指東漢九江人夏勤,字伯宗,傳樊氏《公羊春秋》學,歷官京、宛二縣令,零陵(今屬湖南省)太守,安帝時官至司徒,以才幹見稱。
泉流東海千層浪;
日照南山萬樹榮。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夏日壽慶聯,可作夏姓壽慶聯。
野叟曝言留名遠;
江山佳勝惠世長。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小說家敬渠,字懋修,號二銘,江陰人。崇信程朱理學,有小說《野叟曝言》。下聯典指南宋畫家夏圭,字禹玉,錢塘人。寧宗時畫院待詔。工畫人物,尤擅山水。為「南宋四家」之一。存世作品有《江山佳勝》。
節義清廉羨中執;
文章台閣愛英風。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節度使夏執中,字子權,宜春人。姐為孝宗後,累官奉國軍節度使。朝廷舉慶人,人們爭獻珍奇,執中獨大書「一人有慶,萬壽無疆」以進,人益賢之。下聯典指宋代名士夏英公的事典。
-----------------------------------------------------------------
〖夏姓宗祠八言通用聯〗
盤簇五辛,家迎萬福;
觴稱九醞,戶納千祥。
——夏承燾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當代「一代詞宗」夏承燾(1900-1986)教授撰書的春聯
9. 我姓梁、老婆姓譚、請問有誰知道我倆的姓名的來歷啊
梁:梁氏出自嬴姓,起源於東夷少昊部,伯益之後。伯益三十五世大駱生非子。再五傳秦仲,秦仲的小兒子康封於夏陽梁山(在今陝西韓城南),建立梁國,為伯爵。公元前641年,秦穆公派兵攻滅梁國,改稱梁地為少梁。亡國後的梁國子孫,大都逃到晉國,以原國名為氏,就是梁氏。此即《元和姓纂》所雲:「梁,嬴姓,伯益之後,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於夏陽,是為梁伯,後為秦所滅,子孫以國為氏。」梁王嬴康就是梁氏始祖,史稱梁氏正宗。
得姓始祖:伯益。相傳顓頊帝有一孫女名女修,因偶拾燕子蛋食後生了大業,大業娶少典氏之女為妻,生下伯益。伯益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復續嬴姓祀,伯益便為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西周時,因其後裔中秦仲父子征討西戎有功,周宣王封秦仲次子康在夏陽梁山(今陝西韓城附近),建立梁國,立為國君,稱梁康伯。公元前六四一年,秦穆公攻滅梁國,梁伯的後代遂以國為氏,稱梁姓,伯益也就成為梁姓的得姓始祖。
譚氏來源有三。
出自姒姓。相傳堯時中原洪水泛濫,堯派鯀治水,鯀採用堵的方法,結果失敗了。遞舜即位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據說鯀的妻子夢食薏苡,醒來後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後,舜賜姒姓於禹。周初大封諸侯時,姒姓的一支被封於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西),爵位為子。譚國國勢一直不盛,不久就淪為齊國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齊桓公稱霸諸侯,於周莊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並了譚國。譚國國君之子逃亡到莒國(今山東莒縣)。而留在故國的子孫就以國為氏,稱譚氏,史稱譚氏正宗,是為山東譚氏。
出自古代西南少數民族。據《萬姓統譜》的考證,巴南(今雲南、貴州一帶)六姓有譚氏,自稱盤古的後代,望出弘農,是為雲南、貴州譚氏。
談氏有避諱改姓譚氏。又據《萬姓統譜》所載,譚氏有避仇去言旁為覃,今嶺南(泛指五嶺之南,大致相當今廣西大部分地區。
10. 「伯益」是哪個姓氏祖先
伯益(約公元前21世紀),一作伯翳、柏益,又稱大費,大業的兒子,顓頊曾孫(另一種說法為元孫),嬴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