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春秋戰國」名稱的來歷和劃分到底有什麼根據呢
孔子作以魯國的歷史編撰春秋一書,從此就有了春秋一詞,而戰國則是三家分晉,七雄爭霸的時代,因為各個諸侯之間年年征戰,故而稱作戰國,西漢時期劉向所作的戰國策就是專門記錄戰國事件的一本史書。
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曾經向老子求學,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有門徒三千,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七十二賢人,後來孔子專心從事教育,就寫了春秋一書,後來根據作者的理解不同,就產生了春秋三傳《公羊傳》、《穀梁傳》、《左傳》。
春秋時期雖然各諸侯間年年征戰,但是都只是為了爭奪霸權,從未有亡國之舉,後來韓趙魏三家分晉,從此開啟了戰國時代,而後戰國七雄分別滅了吳越、中山、魯、宋,天下已經逐漸有了統一之勢,此時雖然尚屬周朝,但周天子已名存實亡,後來秦滅燕,完成江山一統,秦朝開始,戰國結束。
㈡ 「春秋」名稱的由來
「春秋」名稱的由來:因孔子編寫的記載這段歷史的史書《春秋》而得名。
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到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這段時間里,周王室所分封的諸侯力量逐漸強大而輪流稱霸,王室徒有虛名,只能依賴諸侯霸主發號施令。
這段時間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歷史時期,它恰好與《春秋》所記載的歷史時期(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大致吻合,所以歷史上稱之為「春秋」。
(2)春秋戰國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春秋時期的列國可以分為幾類:一、周的宗室,如魯、衛、燕、鄭、曹、蔡等國;二、周的功臣,如齊、秦等國;三、前代的後裔,如宋、陳等國;四、被中原諸侯國視為蠻夷的國家,如楚、吳、越等國。
其中,按規模來說,晉、楚、齊、秦都是春秋的大國,其他小國主要分布在這四國之間,成為大國爭霸博弈的棋子。吳、越兩國稍晚興起,都在東南方。
1、魯:魯國是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國,國都奄(今山東曲阜)。奄曾經是商的都城,分封魯國是為了鎮壓商的遺民,國內的公族卿大夫勢力強大。
2、衛:衛國是康叔封的封國,最初國都為朝歌(今河南淇縣)。朝歌是商末的都城,分封衛國是為了鎮壓商的遺民。公元前7世紀中葉,衛國因狄族的進攻遷至黃河南岸。
3、燕(北燕):春秋時有幾個燕國,其中我們所熟知的後來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的是北燕國,即召公奭之子克的封國。
4、齊(姜氏):齊國是西周初分封姜子牙的諸侯國,國都為營丘(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齊國地位很高,周朝允許齊國討伐東方有罪的小國。齊桓公時齊國稱霸。到春秋晚期,先前從陳國逃亡到齊國的陳敬仲的後人田氏逐漸掌握齊國政權,最終取代姜氏統治齊國。
5、楚:楚國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諸侯國。西周初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地位並不如魯、衛、等國那樣高。但楚人不以為然,在公元前9世紀,楚國的君主熊渠甚至封自己的三個兒子為王,以示與周朝分庭抗禮。在公元前704年,楚國君主熊通稱王,即楚武王。
6、晉:周成王滅唐國後,封其弟叔虞到唐地(今山西西南部),叔虞之子夑改名為晉。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奪取晉的君位。晉文公時稱霸,後來斷斷續續成為北方的霸主。春秋末期晉的卿大夫勢力已佔上風,到公元前453年基本形成家分晉的態勢。
7、秦:秦襄公時,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被封為諸侯,成為開國之君。初都西犬丘(今甘肅禮縣東北),後遷平陽,秦德公時,遷至雍城。春秋時,秦在今陝西、甘肅兩省內拓展疆域,但由於東有強大的晉國難以發展。
8、鄭:鄭國分封於公元前806年。初期國都鄭(今陝西華縣),後遷至新鄭(今河南新鄭)。春秋時期,因其位置處在各國爭霸的十字路口上,因而被常常捲入到大國爭霸中。
9、宋:宋國是商貴族微子的封國。西周在平定武庚叛亂後,再行分封時,既派宗室鎮守商的故地,又分封商的遺民以為懷柔政策,也是為了保留商的祭祀。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
10、曹:周武王的弟弟振鐸被封到曹地(今山東菏澤一帶),建立曹國。到公元前487年,因曹國最後一個君主伯陽背著晉國侵犯宋國,被宋國滅亡。
11、蔡:周武王的弟弟蔡叔度,參加武庚的叛亂,失敗後遭到流放。其子胡因功又被封於蔡地(今河南上蔡)。後遷新蔡(今河南新蔡),又遷下蔡(今安徽鳳台),受到楚國的控制。到公元前447年,蔡國被楚國滅亡。
12、陳:陳胡公(媯滿)據說是舜帝的後人,被周武王封到陳地。初都株野(今河南柘城縣東北),後遷宛丘(今河南淮陽)。受到楚國的控制。公元前478年,楚惠王滅陳。
13、吳:相傳吳國的祖先是周太王的兒子太伯和仲庸兄弟,因其弟季歷繼承太王的君位逃到南方,在長江下游建立吳國,國都姑蘇。後來在申公巫臣的幫助下,吳國漸漸強大起來。到吳王闔閭時稱霸,一度破楚,其子夫差時更是到中原爭霸。公元前473年為越王勾踐所滅。
14、越:傳說越國的祖先是夏禹,國都會稽(今浙江紹興)。到越王允常之時,與吳國常有戰事。到允常之子勾踐時,越國一度投降吳國,後來復興,於公元前473年滅吳,勾踐也成為春秋最後一個霸主。
㈢ 春秋戰國因何得名
春秋戰國來源於春秋和戰國兩部分,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覲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而魯國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傳統上認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據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的解釋,春秋意指春去秋來,以編年體形式記錄史實。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的一段時期(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㈣ 春秋戰國名稱的來源
「春秋」「戰國」名稱的來歷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到魯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春秋以後,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連年戰爭,當時人們就稱呼這七大諸侯國為「戰國」。《戰國策·燕策一》載蘇秦的弟弟蘇代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可見當時七大諸侯國都有戰國的稱呼。到西漢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沒有變化。到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時,才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名稱。戰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記》的《六國年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滅齊統一六國的一年,共255年。
㈤ 春秋戰國時代為什麼以"春秋戰國"命名
【春秋】:一提起春秋時期,就令人想到諸子百家。的確,春秋時期是中國古代史上文化發展的重要時期,而且也是中國由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化的重要時期。
中國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曾經編了一部記載當時魯國歷史的史書名叫《春秋》,而這部史書中記載的時間跨度與構成一個歷史階段的春秋時代大體相當,所以後人就將這一歷史階段稱為春秋時期,指的是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東周的前半期。
東周一開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仍。小的諸侯國紛紛被吞並,強大的諸侯國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統一。而實力最強的諸侯國就可以稱霸,先後出現過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5個霸主,史稱「春秋五霸」。然而在春秋中期,出現了一個比較和平的時期,原因是各國都被戰爭搞得十分疲憊,需要休整,於是通過公元前546年由14國參加的第二次「弭兵之會」達成協議,戰火暫時得以平息。可是,這期間在長江流域,楚、吳、越三國之間卻多次爆發霸權之爭。春秋時代的中後期,隨著牛耕的普及和鐵制農具的應用,經濟有了迅速發展,出現了私田的開發和井田制的瓦解這一深刻的社會變化。在一些諸侯國的內部,貴族勢力強大起來,開始向國君爭奪權力。公元前453年晉國出現了韓、趙、魏三家大戶,將晉國進行了瓜分,自己分別建立了國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於是,七雄並立,互相爭霸的時代逐步到來,春秋時期走向了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說,前770年~前403年),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春秋時期之後是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為止,稱為「春秋時期」。 [編輯本段]【戰國】:春秋之後,也就是周朝的後半期,進入了七國爭雄的時代,在後來西漢末年劉向編著的《戰國策》中記載這一時期,所以人們稱之為戰國。《史記
㈥ 春秋戰國的由來
1、春秋 (前770-前476)
春秋時期,始於「平王東遷」。他得名於魯史《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社會經濟急劇變化,政治局面錯綜復雜,軍事斗爭層出不窮,學術文化異彩紛呈的一個變革時期,是中華古代文明逐漸遞嬗為中世紀文明的過渡時期。。
2、戰國
戰國時期 (公元前476 年~公元前221 年)
另一說戰國時期 (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 年)
這個時期戰爭頻繁。據統計,從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 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戰爭二百三十次。戰爭打起來,雙方動輒出動幾萬至幾十萬人。西漢末年的劉向,將有關這段歷史的各種資料編成一本書,取名《戰國策》,從此,這一歷史階段稱為戰國時期。
3、以公元前475年為界。之前是春秋,後為戰國。
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是《史記·六國年表》開始的一年。依據司馬遷的意思,從這一年趄成為一個時代,也就是戰國的開始。司馬光《資治通鑒》的開始年代要晚些,是起於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王命韓虔、魏斯、趙籍為諸侯一事算起,比《六國年表》晚七十三年,司馬光所以故意推遲幾十年,可能表示不敢銜接 《春秋》的緣故。其實,從這一年前後所發生的許多大事來看,為了分期方便起見,司馬遷在其《六國年表》中的提示,比較明朗一些,也就是說春秋以後就是戰國時期,不會有一個非春秋、非戰國的一段時間。
㈦ 春秋戰國是如何得名的
1、來源
春秋戰國來源於春秋和戰國兩部分,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覲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而魯國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傳統上認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據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的解釋,春秋意指春去秋來,以編年體形式記錄史實。
2、簡介
中國特定歷史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稱東周時期。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並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的一段時期(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3、後世影響
春秋戰國時代歷時500餘年,其間戰爭此起彼伏,風雲人物層出不窮,局勢跌宕變幻。戰場上的兵戎相見,軍營中的運籌帷幄,外交場合的謀略交鋒,給我們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
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歷史舞台:不管是出身尊貴還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門還是販夫走卒,不管是白發蒼蒼還是稚齡童子,只要有才幹,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華。蘇秦、張儀、管仲、范雎都是平民出身,老的更有百里奚,少有天才甘羅十二歲拜相。
改革與爭霸戰爭並存,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顯著社會狀況。可以說,春秋每一位霸主的出現都是改革的結果,戰國七雄之所以能並踞中華大地,也是不斷革新的結果。原因是,稱霸戰爭需要以政治經濟作為後盾,進行改革是迅速提升諸侯國實力的必要手段。從春秋到戰國,是改革接著改革,戰爭連著戰爭,在改革中國家強盛,在戰爭中國力受創。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就是在這種狀況下發展進步的。
㈧ 春秋戰國為何取名為春秋戰國
所謂春秋戰國,要從夏商周說起,這三個朝代是我國奴隸時代的主體,在維護國家政權上採取了」分封制」,即將王室成員和重要大臣分封到地方成立小王國,臣屬於中央.後各地諸侯勢力日益強大,到周王朝由西周過度到東周時,中央王權日益衰落,最終成為傀儡,形成了天下諸侯爭霸,分裂戰亂的局面,這就是所謂的春秋戰國時期,簡單描述就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
而春秋和戰國的分界沒有準確的時間界限,主要以一些歷史事件為分界標志,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商秧變法」,它代表著夏商周以來的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的轉變,也就是說春秋戰國的實質是兩種社會體制的過渡期.
至於這段時期為何叫春秋戰國,是出自孔子所著<春秋>一書。
最後,春秋戰國時代是以秦統一六國而結束的.
㈨ 《春秋》名字的由來
春秋戰國名稱的由來
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代,傳統上稱為「東周」。這不僅因為春秋戰國時期
還存在東周王室的國王,是西周國王的直系子孫,而且直到戰國前期,各諸侯國還
把他作為天下共主,借他的名號來提高地位。像魏、趙、韓三家,早已瓜分了晉國
,但它們要成為正式的諸侯,還需要周王室的一紙「命書」。周威列王二十三年(
公元前403年),「賜趙、魏、韓皆命為諸侯」。直到此時,三家分晉才算「合法
」。齊國的田氏在國內早已取代了姜氏的地位,但它不但不被承認為諸侯,就連同
周王直接打交道的權利也沒有。田氏被列為諸侯,是它通過魏國向周王請求,在魏
國的幫助下才實現的。齊康公十八年(公元前387年)田和與「魏文侯會濁澤,求
為諸侯。」魏文侯派人向周王說情,次年「田和立為齊侯,列於周室,紀元年。」
田氏這才名正言順地取代姜姓的齊國,受到諸侯國的認可。
周天子的權威,直到戰國中期也還有一定的作用。周顯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
),魏惠王會諸侯於逢澤,接著「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於孟津」。魏惠王此舉的目
的是借周王的旗號來號令諸侯,演著春秋霸主們的戲。這一年距戰國開始的年代已
有132年。
周天子權威的徹底喪失,是在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這一年,魏惠王
與齊威王相會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南),互相承認對方稱王,這是中原諸侯國稱「
王」的開始。在此之前雖有楚、吳、越等國君稱「王」,但那是被認為失禮的蠻夷
君長,中原諸侯沒有稱王的。「王」的稱號,在中原王朝的禮制中,是周天子的專
利。現在諸侯國都相繼稱王,沒有任何經濟軍事力量的小朝廷,就不再被人借用它
的名號來號令諸侯了。而各國國君,都想著做天下的「王」,已不需要借用他人的
名義。這種政局的出現,已是戰國中期的歷史。所以,史書上所稱的夏、商、周「
三代」中的周,實包括西周的東周,亦即包括西周、春秋、戰國這三個時代。因而
王孫滿對楚莊王說,周天下的歷數是「卜世三十,卜年七百」。西周歷時250餘年
,春秋、戰國歷時約550年,大致為近800年。
「東周」這一名稱的來歷,是由於周平王把王都遷到成周,即今河南省的洛陽市之
故。在這之前,周朝的王都在鎬京,即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十二公里處的灃河東岸
。成周地理位置在鎬京的東邊,故稱「東周」,而王都在鎬京的一段時期,就被後
人稱為「西周」。
「春秋」和「戰國」這兩個時代名稱的由來,卻比較特殊。它是由《春秋》和《戰
國策》這兩本書而得名的。《春秋》這一名稱,本來市各國史書的名稱。在古代各
個國家都設有史官,「君舉必書」,史官有左、右二職。「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事為《春秋》,言為《尚書》,帝王靡不同之。」史官記事,本是編年體性質,一
年四季所作之事都書於簡牘,但不能全舉春、夏、秋、冬四字來作為書名,於是蓋
舉「春」「秋」,以包括「夏」和「冬」。各國的史書都已亡佚不存了,今天所見
到、被收入《十三經》的《春秋》,是魯國的史記。魯國的《春秋》,因經孔子整
理而入於「六經」,即孔子作為教授弟子的「六藝」之一,因而被保存了下來。《
春秋》所記事,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止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年),中經魯國十二位國君,歷時242年。
(「戰國」這一名稱,在當時就已經有人使用,但是只用來指當時參加連年戰爭的強
國。到西漢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是沒有變化的,把戰國作為一個時代
的名稱,始於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以後,才開始使用。但使用者還不
普遍,像東漢班固作《漢書》時,涉及到戰國時的人和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