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找個人:只知道她的名字:只知到她住的是廣西省宜州市三合鄉:
去當地派出所戶籍處找
⑵ 上海宜山路的由來
按照3L的回答,其與實際的城市位置大體相同,我覺得這個宜山指的是以前的廣西宜山,也就是現在的廣西宜州。可以從它附近的柳州桂林等得到印證。在建國初期宜州在廣西還是較為重大的城市。
⑶ 宜昌的由來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宜昌古稱夷陵,距今已2000多年歷史。
據《史記.楚世家》載,楚傾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將白起遂拔我郢,燒先王墓夷陵。」夷陵之名始於此。《史記》索隱解釋說:「夷陵,陵名,後為縣,屬南郡。」《括地誌》雲:「峽州夷陵縣是也。在荊州西。」如上所述,夷陵是戰國時代的楚邑,故有「全楚西塞第一關」之稱。關於夷陵名字的由來,《漢書.地理志》說得很清楚:「夷陵城西北十五里有夷山,即西陵山而得名。」另有舊志說:「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因山川形勢而得名。
據《宜昌府志》記載:夏、商、周三代,夷陵為古荊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縣。「漢承秦制」,西漢時夷陵屬荊州南郡,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夷陵為臨江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改臨江郡為宜都郡,領宜都(今宜昌)、秭歸、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縣。三國時,吳皇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為西陵郡,也稱宜都郡。晉太康年間(公元280-289年),改置為夷陵縣。南北朝時,宋、齊皆稱宜都郡、領夷陵、宜都、很出(今長陽)、宜昌四縣。梁名宜州,西魏改名拓州,後周改為陝州,領夷陵、宜都、長陽、遠安四縣。到了隋代,改陝州為夷陵郡,仍領原四縣。唐代初期仍為夷陵郡,到唐乾元二年(公元761年)復將夷陵郡改為陝州,亦仍原四縣。五代時,始屬前蜀,後屬南平國,復更名為陝州。宋朝初年仍為陝州,到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5年)改陝為峽,故名峽州,仍轄領原四縣。元代置峽州路,明初始改名峽州府,領夷陵、秭歸、巴東、宜都、長陽、遠安六縣,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為夷陵州,僅領宜都、長陽、遠安三縣。清初仍為夷陵州,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因其忌諱「夷」字,故將夷陵的「夷」字改為「彝」。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彝陵州為宜昌府,「宜昌」一名使用至今。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一日,中共宜昌市委、市政府在當陽蘆家灣正式成立。一九四九年七月十六日,宜昌城解放,市委、市政府從當陽遷駐宜昌城。現全市人口4百餘萬,民族31個,行政區劃為5區、3市、5縣,即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夷陵區、宜都市、枝江市、當陽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
⑷ 宜州有多少個醫院醫院名字是什麼
大約有7個
分別是宜州市劉三姐衛生院
河池市第五人民醫院宜州康復門診部
河池市第一醫院
麻風院
宜州市中醫院
宜州市人民醫院
宜州市中醫醫院
⑸ 廣西古代叫做什麼名字
南朝 梁 沉約 《齊司空柳世隆行狀》:「臨 姑蘇 而想 八桂 ,登 衡山 而望 九疑 。」 唐 韓愈 《送桂州嚴大夫》詩:「蒼蒼森 八桂 ,茲地在 湘 南。」 明 楊基 《憶弟》詩:「 青州 信息稀, 八桂 音書絕。」
廣西雅稱——「八桂」的由來廣西盛產桂樹,連片成林。桂樹有兩種,一是葯用玉桂,全身是寶,葉子可榨油,皮肉是貴重葯材並可製作香料,從古以來就是地方向朝廷進貢的珍貴物品;一種是觀賞性的桂花,色白淡黃,清香飄逸。美稱廣西為桂,可溯至先秦,緣由一是依廣西盛產桂花樹而定,二是秦始皇設桂林郡,就是以桂林盛產桂樹桂花而命名,廣西歷代首府設在桂林而拓展為廣西別稱。「八桂」之「八」,其意為大且多,茂盛叢生。桂樹大片成林、桂花滿地故稱桂林,桂樹桂花之多特美稱「八桂」,「八」泛指大而多,並非確切的數字。
誠然,從秦始皇設桂林郡以來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廣西的區域是屢經變動的,有時也包括湘南的一部分、廣東的一部分,但桂、八桂主體指廣西應是很自然的。最經典、最明確、最早用「八桂」這個詞的當是唐朝韓愈,他的《送桂州嚴大夫》詩中寫道:「蒼蒼森八桂,茲地在相南。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這後兩句至今還刻在桂林的石山上。把桂林水的澄清、飄逸、漪瀾,山的峭拔、秀美、獨特寫活了,與宋朝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傳頌千古,終極不忘。官書上首次以「八桂」來詮釋行政區劃,這當是明代官修《大明一統志》中的用詞,從此「八桂」成為官方和文人學士的語言。 廣西簡稱「桂」以及為什麼叫「八桂. 「桂」的由來不過「桂」的簡稱,並非因「桂林」或桂柳文化而來,而是從「八桂」中得出。「八桂」的由來種種說法,其中一個是說仙女攜桂飛過廣西,看到廣西美麗的山水而流連忘返,灑下八顆桂樹落在廣西……
所以稱為八桂,而「桂」,則是從「八桂」簡稱而來。 「桂林」由來「桂林」,取之「桂樹成林」之意。
「桂林郡」在秦代時是指現在的桂平,現在的桂平也是當時「桂林郡」的郡治所在。
廣西,別稱「桂」、「八桂」。
先秦時期,廣西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統一嶺南,設置桂林、南海、 象郡三個郡,今天的廣西含桂林郡全部、象郡一部份及南海、長沙、黔中等郡一部份,為廣西設郡之始。 唐太宗貞觀後,分全國為10個道,廣西屬嶺南道。咸通三年(862年)南道分為東、西兩道。 廣西為嶺南西道(治所在邕州,即今天的南寧),基本形成了廣西後來行政區疆域的輪廓。
宋朝的時候,全國分為15路,廣西地方稱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廣西之稱由此開始。
秦時,廣西的大部分地區屬桂林郡所轄,故桂林郡之「桂」字後來演變成為廣西的代稱。八桂原指八棵桂樹,八桂而成林,一言其大,一喻其叢生。廣西自古盛產桂樹,歷代文人常以八桂詠喻廣西,最早以八桂詠喻廣西的是南朝梁沈約,其《齊司空柳世隆形狀》有「臨姑蘇而想八桂,登衡山而望九疑。」唐朝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雲: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 廣西稱「八桂」的由來廣西稱「桂」、「八桂」由來已久。經考證,「八桂」之美稱是從古代《山海經》中「桂林八樹,在賁禺東」演變而來。晉代文學家郭璞說:「八樹成林,言其大也。」孫綽在撰寫《游天台山賦》有:「八桂森挺以凌霜」的詩句。六朝梁代詩人也有「南中有八桂,繁華無四時」記載。但作者並無與廣西相連之意。在民間中詩人正式與廣西掛勾定位的則始於唐朝韓愈,韓愈在《送桂州嚴大夫》詩中雲:「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湖南稱「湘」,廣西在湖南之南部,韓愈詩題中的桂州,治所在今廣西桂林市內。宋朝詩人揚萬里有「來從八桂三湘外,憶折雙松十載前。」元朝黃鎮成也雲:「八桂山川臨鳥道,九嶷風雨濕龍灘。」可見八桂之名深人心,在民間中廣泛流傳。據官方纂修的《大明一統志》記載:「八桂,廣西桂林府郡名。」當時廣西省會駐桂林,以桂林代表廣西。從此廣西稱「八桂」正式在官書中固定下來了。
我國各省市均有簡稱和別稱,如上海稱「滬」,湖南省稱「湘」等。這些簡稱的取名,是根據各地的歷史、地理山川、物產特徵來定名的。廣西的桂樹特別多,是廣西特產的代表,也反映了廣西特徵的內涵。據了解,我區的桂樹有兩種,一是葯用的玉桂,是古代土官向王帝進貢珍貴之物。二是花木,俗稱桂花。此二種植物廣西到處有之。據晉代稽含著《南方草木狀》記載:「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顛,冬夏常青,其類自成為林,間無雜樹。」唐代《唐木草》也有「牡桂乃爾雅所雲木桂也,葉長尺許,大小枝皮俱名牡桂,出邕州,……。」宋代名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一書中記載:「桂,南方奇木,上葯也。桂林以地名,地實不產,而出於賓、宜州。」沒有記載花木的桂樹,而是記載古人向進朝廷進貢的玉桂。可見廣西簡稱「桂」、「八桂」,是用葯用的桂樹而得名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全國劃分三十六郡,在嶺南設置「桂林、南海、象郡」,以廣西的特產桂樹命名的桂林郡,其地域在今廣西境,治所貴港市東。
廣西屬亞熱帶氣候,適宜桂樹的生長。特別是桂東南、桂西的土山上的桂樹不是一、二株獨立的,而是大片成林的,此物全身是寶,葉枝可榨尚油,皮肉可作葯材和香料之用。因此,「八桂」之名,是指桂樹叢生,廣西四面八方的山嶺上都有桂樹。這里的「八」字是指桂樹多而大之意。明、清、民國官方纂修的縣志均有「八景」的勝跡的記載,但絕非八處,而是指多的意思。由此可見,以含「多桂」的意思的「八桂」來代稱廣西是很自然的。這就是廣西稱「八桂」的由來。
綜上所述,廣西稱「八桂」,民間稱謂溯源於漢代《山海經》之說,流傳於唐宋,明代政府將廣西承宣布政使司的行政區域,在官書中正式定名為「八桂」而流傳於世。贊同1| 評論
⑹ 故陵名字的來源為什麼叫故陵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宜昌古稱夷陵,距今已2000多年歷史。 據《史記.楚世家》載,楚傾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將白起遂拔我郢,燒先王墓夷陵。」夷陵之名始於此。《史記》索隱解釋說:「夷陵,陵名,後為縣,屬南郡。」《括地誌》雲:「峽州夷陵縣是也。在荊州西。」如上所述,夷陵是戰國時代的楚邑,故有「全楚西塞第一關」之稱。關於夷陵名字的由來,《漢書.地理志》說得很清楚:「夷陵城西北十五里有夷山,即西陵山而得名。」另有舊志說:「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因山川形勢而得名。 據《宜昌府志》記載:夏、商、周三代,夷陵為古荊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縣。「漢承秦制」,西漢時夷陵屬荊州南郡,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夷陵為臨江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改臨江郡為宜都郡,領宜都(今宜昌)、秭歸、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縣。三國時,吳皇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為西陵郡,也稱宜都郡。晉太康年間(公元280-289年),改置為夷陵縣。南北朝時,宋、齊皆稱宜都郡、領夷陵、宜都、很出(今長陽)、宜昌四縣。梁名宜州,西魏改名拓州,後周改為陝州,領夷陵、宜都、長陽、遠安四縣。到了隋代,改陝州為夷陵郡,仍領原四縣。唐代初期仍為夷陵郡,到唐乾元二年(公元761年)復將夷陵郡改為陝州,亦仍原四縣。五代時,始屬前蜀,後屬南平國,復更名為陝州。宋朝初年仍為陝州,到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5年)改陝為峽,故名峽州,仍轄領原四縣。元代置峽州路,明初始改名峽州府,領夷陵、秭歸、巴東、宜都、長陽、遠安六縣,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為夷陵州,僅領宜都、長陽、遠安三縣。清初仍為夷陵州,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因其忌諱「夷」字,故將夷陵的「夷」字改為「彝」。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彝陵州為宜昌府,「宜昌」一名使用至今。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一日,中共宜昌市委、市政府在當陽蘆家灣正式成立。一九四九年七月十六日,宜昌城解放,市委、市政府從當陽遷駐宜昌城。現全市人口4百餘萬,民族31個,行政區劃為5區、3市、5縣,即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夷陵區、宜都市、枝江市、當陽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
⑺ 河池市會不會一分為二,成立新的地級宜州市、河池市
一.清朝時期:
1. 慶遠府轄地:
清朝時期,今河池市地域隸屬廣西省右江道慶遠府,府治宜山縣(今宜州區)。慶遠府轄地包括:今河池市的金城江區、宜州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部分、東蘭縣、巴馬瑤族自治縣的部分、鳳山縣的部分、都安瑤族自治縣的部分、南丹縣、天峨縣的部分。
2.非慶遠府轄地: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部分屬柳州府羅城縣地,天峨縣的部分屬泗城府凌雲縣地,巴馬瑤族自治縣的部分屬思恩府和百色直隸廳轄地,鳳山縣的部分屬泗城府和百色直隸廳轄地,都安瑤族自治縣的部分和大化瑤族自治縣屬思恩府安定土巡檢司和都陽土巡檢司轄地。
⑻ 湖北宜昌中地名「宜昌」是怎麼由來的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宜昌古稱夷陵,距今已2000多年歷史。
據《史記.楚世家》載,楚傾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將白起遂拔我郢,燒先王墓夷陵。」夷陵之名始於此。《史記》索隱解釋說:「夷陵,陵名,後為縣,屬南郡。」《括地誌》雲:「峽州夷陵縣是也。在荊州西。」如上所述,夷陵是戰國時代的楚邑,故有「全楚西塞第一關」之稱。關於夷陵名字的由來,《漢書.地理志》說得很清楚:「夷陵城西北十五里有夷山,即西陵山而得名。」另有舊志說:「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因山川形勢而得名。
據《宜昌府志》記載:夏、商、周三代,夷陵為古荊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縣。「漢承秦制」,西漢時夷陵屬荊州南郡,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夷陵為臨江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改臨江郡為宜都郡,領宜都(今宜昌)、秭歸、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縣。三國時,吳皇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為西陵郡,也稱宜都郡。晉太康年間(公元280-289年),改置為夷陵縣。南北朝時,宋、齊皆稱宜都郡、領夷陵、宜都、很出(今長陽)、宜昌四縣。梁名宜州,西魏改名拓州,後周改為陝州,領夷陵、宜都、長陽、遠安四縣。到了隋代,改陝州為夷陵郡,仍領原四縣。唐代初期仍為夷陵郡,到唐乾元二年(公元761年)復將夷陵郡改為陝州,亦仍原四縣。五代時,始屬前蜀,後屬南平國,復更名為陝州。宋朝初年仍為陝州,到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5年)改陝為峽,故名峽州,仍轄領原四縣。元代置峽州路,明初始改名峽州府,領夷陵、秭歸、巴東、宜都、長陽、遠安六縣,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為夷陵州,僅領宜都、長陽、遠安三縣。清初仍為夷陵州,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因其忌諱「夷」字,故將夷陵的「夷」字改為「彝」。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彝陵州為宜昌府,「宜昌」一名使用至今。
⑼ 廣西河池市的由來
河池歷史悠久,先秦屬百越之地。秦屬桂林郡、黔中郡;漢屬鬱林郡、牂牁郡;隋屬始安郡;宋朝設「慶遠府」,是河池建制「府」之始;元朝設「慶遠南丹溪洞軍民安撫司」;明清屬「慶遠府、思恩府和柳州府」;民國屬「慶遠、武鳴、百色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到六十年代初期,分別隸屬柳州、百色、南寧三個專區。1965年8月1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設立河池專區,統轄從廣西的柳州、百色、南寧三個地區劃出的10個縣,專區駐地河池縣金城江鎮。 1983年8月3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羅城縣,設立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河池縣,設立河池市,以原河池縣的行政區
域為河池市的行政區域。 1986年11月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86]152號):撤銷環江縣,設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1987年12月23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87]185號):(1)設立大化瑤族自治縣,以都安瑤族自治縣的大化、六也、百馬、江南、都陽、雅龍、七百弄、板升八個鄉和巴馬瑤族自治縣的板蘭鄉全部,東山、鳳凰、羌圩三個鄉的十七個村以及馬山縣的古感(鎮)、貢川、永州三個鄉鎮的二十二個村為大化瑤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縣人民政府駐大化鎮。(2)將都安瑤族自治縣的福龍鄉劃歸宜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辦公廳1988年3月30日《關於大化瑤族自治縣行政區域范圍的補充通知》確定的行政區域:都安瑤族自治縣的大化、六也、百馬、江南、都陽、雅龍、七百弄、板升八個鄉,棉山鄉的棉山、下皇、吉發、六說、平方、協和、加城等7村;巴馬瑤族自治縣的板蘭鄉全部,鳳凰鄉的那色、京屯、巴、追、巴岩等4村,東山鄉的弄冠村,羌圩鄉的羌圩、坡馬、艾圩、洪籌、那良、古龍、東杠、健康等8村,乙圩鄉的乙圩、常吉、常懷、果好等4村;馬山縣的古感鎮的古感、坡了2村,貢川鄉的龍口、龍馬、城內、等宦、龍眼、貢川、清坡(波)、什隴、龍江、龍勒、紅柳等11村,永州鄉的共和、中良、龍樂、頒桃、皂江、龍亮、水力、古喬等9村。 1993年9月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宜山縣,設立宜州市。 2002年6月1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52號):(1)撤銷河池地區和縣級河池市,設立地級河池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金城江區。(2)河池市設立金城江區,以原縣級河池市的行政區域為金城江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江北東路。(3)河池市轄原河池地區的南丹縣、天峨縣、鳳山縣、東蘭縣、巴馬瑤族自治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和新設立的金城江區。原河池地區的宜州市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直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