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端午節香包的由來
一、端午節佩戴香囊是華夏民族的古老習俗。香囊是香荷包的簡稱。香囊又名香包、荷包、香袋、香荷包。
二、據考證,端午節佩戴香荷包源於公元前278年,楚國民以「簡棕」(即竹簡貯米)投入汨羅江祭奠屈原,使魚不損傷其遺體;又據《初學記》中記載:漢光武年間,長沙人歐回,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屈原官名)對他妻子托夢說:「你們祭祀的東西,被江中蛟龍偷走了,以後可以用艾葉包住,五色線捆好,蛟龍最害怕這兩樣東西」。於是其妻就用竹簡制粽,並纏上五色絲線投入江中。後來世代相傳,發展為端午節食品及五色絲線纏粽子的民風民俗。到後來,人們又用五色綵線纏、綉各種各樣的香荷包,這種古俗愈演愈烈,據古樂府《孔雀東南飛》中描寫:「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又如:《紅樓夢》書中寫道:「(寶玉)因忙把衣解了,從裡面衣襟上將所系的荷包解了下來。」這里的香囊、荷包雖然沒有明確指出是端午節所佩戴之物,但其古俗含義辟邪、熏香、定情物不免也夾雜在其中。元代雜劇就提到這種香荷包,讓馳聘疆場的武士佩戴在身邊,是用來裝針線的,大的像錢包,小的似手袋。
三、我國古俗佩戴香荷包歷史悠久,它可追溯到周代之前。據《禮記·內則》記載:「子弟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男女未冠笄者,咸盥漱、櫛縱拂髦、忽角衿纓,皆佩容臭。」這里所說的「衿纓」是編結的香囊;「容臭」是指香囊中的香物。這段文字記載說明周代年輕人在父母與舅姑處時,隨身佩戴香荷包(香囊),以表示對長輩的尊敬禮儀,也說出了那時的香荷包尚無裝飾意義。
四、在我省許多城鄉,尤其是西峽,每年農歷五月初五這天,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並舉辦許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耐人尋味的民俗活動。特別是這天,大人小孩都佩戴各色絲綢,精工製作成的顏色各異、形狀不同的香囊戴於身上、腰間,娃娃們都要帶上布制的肚兜,人們認為這些布制吉祥物都有靈氣,都具有保護子孫平安成長的特性,因此,在端午節這天佩戴香囊,受到人們喜愛和歡迎,
五、香荷包都是採用彩色綢緞或布塊包上棉花,摻和著丁香、山艾、細辛、甘松、白芷等中葯粉,再用綵綢扎綉而成。它們下邊還垂上紅、綠、青、藍、紫各種線穗,再穿上銀珠光片之類,看上去珠光寶氣,誘人喜愛。有些巧手把許多小香包串起來,組合成很有趣的「八仙過海」、「魚兒鑽蓮」、「老鼠啃葡萄」、「獅子滾綉球」、「猴娃啃桃」、「虎踏五毒」、「驅五毒簸箕」、「艾虎」。在端午節早晨,大人要把這些香荷包給孩子佩戴在身上。希望香荷包里的香味和小動物可以祛病除惡,祈福降壽。隨著歷史的演變,祛病求福的觀念漸漸淡化,而這製作精湛的藝術品的風俗卻保存了下來,成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衷心祝願。
⑵ 香包的由來二十字
據《初學記》中記載:漢光武年間,長沙人歐回,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屈原官名)對他妻子托夢說:「你們祭祀的東西,被江中蛟龍偷走了,以後可以用艾葉包住,五色線捆好,蛟龍最害怕這兩樣東西」。於是其妻就用竹簡制粽,並纏上五色絲線投入江中。後來世代相傳,發展為端午節食品及五色絲線纏粽子的民風民俗。到後來,人們又用五色綵線纏、綉各種各樣的香荷包,這種古俗愈演愈烈,
⑶ 香囊一詞最早出現在哪來源
香囊,又叫香包、容臭、香袋、香纓、佩幃,今人稱荷包、耍貨子、絀絀。
出處:
「香囊」一詞,首次出現在東周至南梁的詩歌總集《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四角垂香囊。」其後,「香囊」一詞便出現在大量文學作品中,如三國時期魏魏國繁欽《定情》詩:「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 唐 白居易 《江南喜逢蕭九徹因話長安舊游戲贈五十韻》:「拂胸輕粉絮,暖手小香囊。」 唐 王建 《秋夜曲》之一:「香囊火死香氣少,向帷合眼何時曉。」宋 秦觀《滿庭芳》詞:「香囊暗解,羅帶輕分。」等等。
⑷ 香包的來歷的總結
香包又叫容臭、香袋、香囊、香纓、佩幃,今人稱荷包、耍貨子、絀絀。它是古代中國勞動婦女創造的一種民間刺綉工藝品。是以男耕女織為標志的古代中國農耕文化的產物,是越千年而余緒未泯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遺存和再生。
香包最早稱容臭,屈原《離騷》中有「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當時的香料是辟芷、秋蘭。在明朝仍有容臭的稱呼。中國傳統的香囊多用綢布製成,內裝雄黃、熏草、艾葉等香料。一說香包可以避邪,端午節時多會配掛香包。
香包(sachet),是用彩色絲線在綵綢上綉制出各種內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圖案紋飾,縫製成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小綉囊,內裝用多種濃烈芳香氣味的中草葯研製的細末,以作節令志慶、生活實用
和觀賞品玩用。
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⑸ 端午節香囊的由來,字數越少越好
香囊的由來是香囊的由來起源於秦潮時代
⑹ 香囊的起源
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時代,女子用五線製成的飾物戴在頭上,到了南北朝時期,就發展為香袋,到了唐代,出現了裝有香料的香球。
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黃、艾葉、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就如《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紅兜肚,有斗邪必勝的效果。
在所有的端午的習俗中,最富於靜態美和溫馨氣息的莫過於製作和佩戴香包。以前醫葯水平不發達,人們就把具有殺菌作用的雄黃、艾草、菖蒲研成粉末,用布包起來戴在胸前,利用它散發出來的氣味驅散夏天的蚊蟲。同時,做香包屬於女紅,也有很多女孩子做來送給意中人。
端午節戴香包習俗的演變
五月俗稱毒月,根據風土志記載,農歷五月五日為陽極之日又叫中天節,有製造各式各樣避邪物的風俗,而在荊楚歲時記,也記載著每逢端午節這一天,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狀,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來避除一些有毒的東西,另外風俗通上面記載,用五色綵線系綁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使他長命百歲,叫它做長命縷。
慢慢的這兩項風俗逐漸合而為一,演變成用五色綵線系著一個裝滿艾草,雄黃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給小孩掛著,防止毒蟲侵擾,有袪毒避邪的功用,並成為一種保命吉祥的象徵。於是就此確定了香包的地位。
端午節戴香包的原因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
古語說:「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子等等」。
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拴五色絲線。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葯物,能散發出天然的香氣,這種香氣屬中葯學理論中的五臭范疇,具有開竅醒神、化濕醒脾、辟穢悅神等功效。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這些葯物之所以有芳香氣味,是由於其含有大量揮發油,這些揮發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端午節傳統香囊中的香料可以預防感冒、手足口
⑺ 香包的來歷
香包(sachet),古代稱「香囊」,亦稱「佩帷」、「容臭」、「香袋兒」、「荷包」,慶陽俗稱「絀絀」或「耍活」。它是用彩色絲線在綵綢上綉制出各種內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圖案紋飾,縫製成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小綉囊,內裝用多種濃烈芳香氣味的中草葯研製的細末,以作節令志慶、生活實用
和觀賞品玩用。
香包在《詩經》的一些篇章里已有描述,說明早在約3000年前就有了香包。 《禮記》雲:「五采謂之綉。」香包用青、赤、黃、白、黑五色絲線刺綉而成,色彩絢麗,自然有裝飾衣著、把玩欣賞之審美功用,又因填有特殊的中葯材,兼有驅邪擗欹、除菌爽神功效。《禮記、類則》載,未成年男女,晨昏叩拜父母,必須佩戴香包,說明香包還有禮儀作用。戰國時期以至秦、漢、晉,大男人堂而皇之佩戴香包,晉以後漸為女人、兒童的專用品。宋時,官史朝服上開始佩戴香包,禮儀作用愈加凸顯。清代,香包成為饋贈佳品,特別是相戀男女以此作為饋贈的信物。現代,香包是承載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在人際交注、美化環境、陶冶情操、寄情寓志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送一個香包,傳遞一份友情,捎去一份好心情,表達一番美好的祝願,問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取向。
香包,其製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屈原《離騷》中有「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江離、辟芷、秋蘭均為香草。紉,乃連綴之意。佩即佩幃,在這里既指香包,也含佩帶之意。全句的意思是把裝滿香草的佩幃帶在身上。這說明香包早在屈子所處的戰國時代已是一種飾物了。
漢代《禮記》有雲:「男女未冠笄者……衿纓皆陪容臭」。容臭即香包,說明漢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
到了唐宋時期,香囊逐漸成為仕女、美人的專用品。而男官吏們則開始佩戴荷包了。有的官吏上朝時乾脆把荷包綴於朝服之上。當然,那時的荷包與香包不完全一樣,香包里主要裝的是香草,而荷包主要是「盛手巾細物」的。這與前不久華池縣雙塔寺出土的手包型「千歲香包」比較吻合。
至清代,香囊已成為愛情的信物了。《紅樓夢》第十七回寶玉與黛玉之間的一次「鬧別扭」便是由送荷包引發的。
而歷史演化到近代,香包則多半用於民間端午節的贈品,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驅惡避邪的。
再看香包的圖案,以華池縣雙塔寺出土的「千歲香包」為例,選用變形的梅花、荷花及纏枝花為刺綉紋飾圖案,是按照佛教凈土的教義設計的,其寓意是把這件小香包看作「西方凈土」,因為變形梅花從唐代起就作為佛胸前的吉祥標志。
800多年前的佛教信徒們向佛塔敬獻這種香包,完全是為了向佛表示崇敬和祈福的誠意。
⑻ 香包的由來
我國每逢端午節,都掛香包,內裝雄黃、熏草、艾葉等物,用以祛邪強身。香包在民間廣為流傳已有幾千年,《封神榜》小哪吒的紅兜肚,有斗邪必勝的效果;《白蛇傳》的老和尚用雄黃酒逼白蛇現原形等。由此可見,這些神化了的香包已深入中華民族的文化之中。
其實,早在《抱朴子·登涉》中就有記載:「黃帝欲登園丘,其地多大蛇,廣成子教之佩戴雄黃,其蛇皆去。」後這個記載被美國人W·愛伯哈德拿了去,在他編撰的《中國文化象徵詞典》中,就這段記載作了如下說明:「黃帝部族發生了大瘟疫,聽說廣成子醫道高明,前去討教治療瘟疫的辦法,廣成子用雄黃裝包,讓他佩戴在身上,結果治好了。」這一說法倒也符合唯物思想。
在遠古時代,廣成子其人既是巫師也是醫生。可見香包在我國遠古時代就有了。
⑼ 香包在古代的名稱有哪些
古代銅質香囊
1.香纓。
先秦時代,女子用五綵線製成的首飾物戴在頭上,是標志著已是結婚的婦女,那時稱「香纓」。
前蜀 馮鑒 《續事始·拜帛》:「婦見後故要參舅姑,即令人持香纓諮白,許見則出,不許即收之…… 隋 大業 五年,宰相 牛弘 建議,古禮婦執香纓以為請訊,未為允當,自今後請以素絹八尺中擗,名曰『拜帛』,以代香纓。詔從之。」
從上面的記載可以看出,隋朝時期也以香纓稱之。大概可以考證為先秦至隋朝時期稱之為「香纓」
2.香囊。
香囊其實是由荷包、香袋演化而來,古人隨身攜帶用來裝小玩意的佩戴品叫荷包;填裝香料並掛在屋內驅蚊蟲、熏衣服的叫香袋。由於荷包、香袋和香包的製作方法和作用、大小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逐漸混淆。至今如是。
香囊的稱呼,出現於唐詩的頻率較高,如:呂溫《上官昭容書樓歌》:「香囊盛煙綉結絡,翠羽拂案青琉璃;」胡杲《七老會詩》:「鑿落滿斟判酩酊,香囊高掛任氤氳。」可知唐代稱呼香囊的居多。
3.佩幃。
佩幃的最早記載於《楚辭·離騷》:「椒專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幃。」 王逸 註:「幃,盛香之囊,比喻親近。」
從此段話可以看出,屈原所在時代已有香包,並有「佩幃」之稱。
4.容臭(xiù)。
漢代《禮記》有雲:「男女未冠笄者……衿纓皆陪容臭」。
容臭即香袋,說明漢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袋的。這與各地鄉俗相符,小孩子體質較差而且抵抗力低,在醫學不發達的古代,多佩戴香包預防疾病。
⑽ 香包在古代的名稱有哪些
古代銅質香囊
1.香纓。
先秦時代,女子用五綵線製成的首飾物戴在頭上,是標志著已是結婚的婦女,那時稱「香纓」。
前蜀
馮鑒
《續事始·拜帛》:「婦見後故要參舅姑,即令人持香纓諮白,許見則出,不許即收之……
隋
大業
五年,宰相
牛弘
建議,古禮婦執香纓以為請訊,未為允當,自今後請以素絹八尺中擗,名曰『拜帛』,以代香纓。詔從之。」
從上面的記載可以看出,隋朝時期也以香纓稱之。大概可以考證為先秦至隋朝時期稱之為「香纓」
2.香囊。
香囊其實是由荷包、香袋演化而來,古人隨身攜帶用來裝小玩意的佩戴品叫荷包;填裝香料並掛在屋內驅蚊蟲、熏衣服的叫香袋。由於荷包、香袋和香包的製作方法和作用、大小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逐漸混淆。至今如是。
香囊的稱呼,出現於唐詩的頻率較高,如:呂溫《上官昭容書樓歌》:「香囊盛煙綉結絡,翠羽拂案青琉璃;」胡杲《七老會詩》:「鑿落滿斟判酩酊,香囊高掛任氤氳。」可知唐代稱呼香囊的居多。
3.佩幃。
佩幃的最早記載於《楚辭·離騷》:「椒專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幃。」
王逸
註:「幃,盛香之囊,比喻親近。」
從此段話可以看出,屈原所在時代已有香包,並有「佩幃」之稱。
4.容臭(xiù)。
漢代《禮記》有雲:「男女未冠笄者……衿纓皆陪容臭」。
容臭即香袋,說明漢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袋的。這與各地鄉俗相符,小孩子體質較差而且抵抗力低,在醫學不發達的古代,多佩戴香包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