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江蘇省事政府的名字由來
江蘇的來歷
B.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字的由來
關於新中國的國體,已確定為工人階段(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同時,確定新中國的政體,為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中共中央、毛澤東一般習慣用「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稱呼。與此相應,新政協籌備會提出議定和起草的組織條例中,就有成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之方案,指定由董必武領導的第四小組負責起草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在新政協籌備會起草各項文件的過程中,一些代表對這個原擬的國名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雷潔瓊發言說,如果國名太長,用時不用全稱即得註明是簡稱。黃炎培、張志讓兩先生的意見被整理成書面報告,提出:「我國國名似可將原擬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改為中華人民民主國簡稱中華民國或中華民主國。將來進入社會主義階段即可改稱中華社會主義民主國。」清華大學教授張奚若先生對原擬國名提出質疑,發表了第三種意見。張奚若說:「有幾位老先生嫌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名字太長,他們說應該去掉民主二字,我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好。」
C. 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名字的由來
湖南省位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108°47′~114°15′E,24°39′~30°08′N之間;面積21萬Km2。春秋戰國時屬楚國,秦分二郡,漢屬荊州。唐分歸兩道,因地居洞庭湖以南,始稱湖南。宋為兩路,元、明設湖廣行省,清置湖南省。因湘江縱貫省境,故簡稱湘。省會長沙。
湖北省位於長江中游北岸;地處108°21′~116°07′E,29°05′~33°20′N之間;面積18.6萬Km2。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之地。秦統一後,楚地為避秦始皇父親名「子楚」諱,遂以荊山之「荊」改稱之。後湖北多稱荊,有時合稱荊楚。漢屬荊州。北宋置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因地處洞庭湖以北,始稱湖北。元代屬湖廣行省。明代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清康熙年間,改為湖北省,沿襲至今。因西部有鄂西山地,故簡稱鄂。省會武漢。
廣東省位於華南地區東部;地處108°13′~119°59′E,3°28′~25°31′N之間;面積18萬多Km2。戰國時為百越地,秦屬南海、象兩郡,漢屬交州,唐為嶺南道。宋置廣南東路和西路,從簡稱中得廣東政區名。元屬江西行省,明改廣東布政使司,清設廣東省。因古時為南越地(越又作粵),故簡稱粵。省會廣州。
廣西壯族自治區位於華南地區西部;地處104°29′~112°13′E,20°54′~26°23′N之間;面積23.6萬Km2。戰國為百越地,秦分屬桂林、象兩郡,漢屬交州。唐屬嶺南道,宋分廣南西路、東路,由簡稱得廣西政區名。元屬湖廣行省,明改廣西布政使司,清初為廣西省。1958年設廣西壯族自治區。因秦時為桂林郡轄地,故簡稱桂。首府南寧。
河南省位於古時傳說中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和雍州)中心的「豫州」或稱「中州」、「中原」;地處110°22′~116°38′E,31°23′~36°22′N之間;面積16.7萬Km2。夏、商時期即以此為生息地。戰國為東周、韓、魏地,秦設河南縣,漢置郡,唐正式建河南(黃河以南得名)道,宋、金分多路,元屬河南江北行省,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創河南省。因在豫州之域,故簡稱豫。省會鄭州。
河北省位於北京周邊;地處113°04′~119°53′E,36°01′~42°37′N之間;面積18.77萬Km2。古時為中國傳說中的九州之一。春秋戰國時,北部屬燕國,南部屬晉國,故有「燕趙」之稱。秦時設多郡。漢設幽冀二州。三國歸魏轄。晉仍設二州。唐為河北道,因地處黃河以北而得名。宋為東、西路。元為中書省所轄。明改北直隸省。清稱直隸省。1928年始稱河北省。因漢設幽冀二州,故簡稱為冀。省會石家莊。
山東省位於渤海和黃海之濱;地處114°36′~112°43′E,34°25′~38°23′N之間;面積15.3萬Km2。春秋為齊魯之地,秦分多郡,漢分屬青、兗、徐等3州,唐歸河南、河北道,宋、金分兩路,後改為山東東路、西路,創始政區名稱。元屬中書省,明置山東布政使司,清為山東省。省會濟南。
山西省位於太行山西側,故稱山西;地處110°15′~114°32′E,34°35′~40°45′N之間;面積15.63萬Km2。古時屬並州,春秋時為晉國,故簡稱為晉。戰國為趙地。秦置多郡,漢仍稱並州,唐為河東道,宋置河東路,金被分屬。元屬中書省。明設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會太原。
江蘇省位於長江下游,東瀕黃海;地處116°21′~121°54′E,30°46′~35°08′N之間;面積10萬多Km2。春秋為吳、宋屬地,戰國歸楚,秦劃多郡,漢屬徐、揚二州。三國蘇南為吳,蘇北為魏。唐宋為三道,元歸江北、江浙兩行省,明直隸南京。清取江寧府、蘇州府合稱,置江蘇省,始得「江蘇」政區名。省會南京。
D.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字由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字來歷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毛澤東在會上宣告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在致詞的最後,毛澤東連呼了三個口號,其中之一就是: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萬歲!
那麼,原擬的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國號,又是怎樣改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正式國名的呢?這里有一段故事,它凝聚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各位代表鄭重的商討和審慎的思慮。
當時,關於新中國的國體,已確定為工人階段(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同時,確定新中國的政體,為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不採取西方那種三權分立的議會制。這些有關建國的基本問題,經向新政協籌備會各方面代表宣傳和解釋而達成基本一致的意見。只是對於即將誕生的新中國,還沒有一個正式名稱。中共中央、毛澤東一般習慣用「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稱呼。與此相應,新政協籌備會提出議定和起草的組織條例中,就有成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之方案,指定由董必武領導的第四小組負責起草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在新政協籌備會起草各項文件的過程中,一些代表對這個原擬的國名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雷潔瓊發言說,如果國名太長,用時不用全稱即得註明是簡稱。黃炎培、張志讓兩先生的意見被整理成書面報告,提出:「我國國名似可將原擬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改為中華人民民主國簡稱中華民國或中華民主國。將來進入社會主義階段即可改稱中華社會主義民主國。」清華大學教授張奚若先生對原擬國名提出質疑,發表了第三種意見。張奚若說:「有幾位老先生嫌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名字太長,他們說應該去掉民主二字,我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好。」
第四小組把關於國名的意見歸納了三種名稱,留待政府組織法起草委員會去斟酌。經8月17日小組第三次全體會議修正通過為組織法的初步草案。在這個初步草案里,新的國名去掉了「民主」二字。
9月22日,董必武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草擬經過及其基本內容》的報告。報告對組織法草案的總綱作了幾點說明,第一點就是關於國家名稱的問題。董必武說:本來過去許多人寫文章或作演講都用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黃炎培、張志讓兩先生寫過一個節略,主張用中華人民民主國。在第四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討論中,張奚若先生以為用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不如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現在採用了最後這個名稱。因為共和國說明了我們的國體,「人民」二字在今天新民主主義的中國是指工、農、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及愛國民主分子,它有確定的解釋,已經把人民民主專政的意思表達出來,不必再把「民主」二字重復一次了。這個意見,為政協全體會議所接受。
向大會提交的幾個文件中,原來的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均改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E.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字的由來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毛澤東在會上宣告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在致詞的最後,毛澤東連呼了三個口號,其中之一就是: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萬歲!
那麼,原擬的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國號,又是怎樣改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正式國名的呢?這里有一段故事,它凝聚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各位代表鄭重的商討和審慎的思慮。
當時,關於新中國的國體,已確定為工人階段(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同時,確定新中國的政體,為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不採取西方那種三權分立的議會制。這些有關建國的基本問題,經向新政協籌備會各方面代表宣傳和解釋而達成基本一致的意見。只是對於即將誕生的新中國,還沒有一個正式名稱。中共中央、毛澤東一般習慣用「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稱呼。與此相應,新政協籌備會提出議定和起草的組織條例中,就有成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之方案,指定由董必武領導的第四小組負責起草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在新政協籌備會起草各項文件的過程中,一些代表對這個原擬的國名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雷潔瓊發言說,如果國名太長,用時不用全稱即得註明是簡稱。黃炎培、張志讓兩先生的意見被整理成書面報告,提出:「我國國名似可將原擬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改為中華人民民主國簡稱中華民國或中華民主國。將來進入社會主義階段即可改稱中華社會主義民主國。」清華大學教授張奚若先生對原擬國名提出質疑,發表了第三種意見。張奚若說:「有幾位老先生嫌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名字太長,他們說應該去掉民主二字,我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好。」
第四小組把關於國名的意見歸納了三種名稱,留待政府組織法起草委員會去斟酌。經8月17日小組第三次全體會議修正通過為組織法的初步草案。在這個初步草案里,新的國名去掉了「民主」二字。
9月22日,董必武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草擬經過及其基本內容》的報告。報告對組織法草案的總綱作了幾點說明,第一點就是關於國家名稱的問題。董必武說:本來過去許多人寫文章或作演講都用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黃炎培、張志讓兩先生寫過一個節略,主張用中華人民民主國。在第四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討論中,張奚若先生以為用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不如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現在採用了最後這個名稱。因為共和國說明了我們的國體,「人民」二字在今天新民主主義的中國是指工、農、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及愛國民主分子,它有確定的解釋,已經把人民民主專政的意思表達出來,不必再把「民主」二字重復一次了。這個意見,為政協全體會議所接受。
向大會提交的幾個文件中,原來的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均改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