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是怎樣得名的
上海現在是我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從古至今,上海的發展與貿易有著密切的聯系。大約從宋代開始,隨著商貿的日益興盛,上海一躍成為東南名城,尤其在清道光年間更是商賈雲集、城內外無隙地。
不過,上海名稱的出現和上海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並不是很久以前,在唐代它還僅僅是華亭縣的一部分。關於上海名稱的由來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取自《弘治上海志》中其地居海上之洋這句話;另一種說法認為由於當時有上海浦和下海浦等水道而得此名。但是無論哪一種說法,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宋代開始設置上海鎮,至元代改稱上海縣,1928年設置上海特別市,兩年後改稱上海市,一直到現在。上海還簡稱滬。
B. 誰知道上海這些地名的由來~~~
上海路名由來
上海的街道名稱的命名,有如下幾種來由:
一、來自租界影響。
英租界開辟之初,路名隨意而取。1862年,英美租界合成公共租界,為整頓租界內路名各持所見。最後雙方妥協,決定用中國省名和城市分別命名南北向和東西向的馬路。1862年5月5日,英國領事麥華陀發布了《上海馬路命名備忘錄》,制定了凡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各省的名稱命名,東西走向的街道以城市名稱命名的原則。第一批命名了19條馬路,租界的執行官們為了紀念《南京條約》給他們帶來的巨大利益,把派克弄命名為南京路,原來的領事館路則被命名為中國首都的名字:北京路。
但上海人一度拒絕外國人定下的這些路名,把南京路叫大馬路,而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則被依次喚做二、三、四、五馬路,後又把較短的北海路叫做六馬路。直到1949年後,才統一接受外國人定的上述路名。
其中有一個例外。廣東路是東西向,卻取了省名。因為當初起名時都用英文,這條路改為「CantanRoad」,此詞在早期中外交往中既可理解為「廣東路」,也可理解為「廣州路」。初命名時本意是「廣州路」,中國人則譯成了「廣東路」。
二、辛亥革命的產物。
上海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地區,市政建設也深受其影響。1912年修築道路時則命名了漢中路、滿洲路(今晉元路)、蒙古路、新疆路和西藏路。取意於中華民族是漢滿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國家。原「總統路」改為「共和路」,南川虹路沿蘇洲河一段改為「光復路」,東段改為「國慶路」,新閘橋改為「大統路」。
三、民族資本興旺時期的產物。
民國初期,上海的民族資本發展很快,又較多地聚集在閘北地區,為了表達振興中華、民族昌盛的願望,則把新辟道路命名為中心路、永興路、中華新路、鴻興路、華盛路、華昌路、民立路、民德路等等。
四、「大上海計劃」的產物。
現在上海五角廠和江灣一帶的路多以「民」、「國」兩字當頭。因為民國時期有一個「大上海計劃」,在道路建設上規劃以五角廠為中心,成放射狀向四周修建五條主幹道,各幹道間有支路相通。其中凡與淞滬路、黃興路平行的,均用「民」和「國」字為路名第一字,如:民慶路、民約路、民彝路、民壯路、民府路、國和路、國京路、國濟路等;凡與翔殷路平行的,用「政」和「府」取路名第一字,如:政紀路、政法路、政本路、政熙路等。後因日本人入侵上海,「大上海計劃」停止了,「府」字頭的路一條也未修成。
五、國民黨市政府的少量調整和更改。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把「復興」、「建國」、「中正」等名用於路名:為了紀念民國功臣,還以「林森」、「其美」、「英士」等人名命名了一些道路。
六、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年,政府僅對少數道路名稱作了更改,仍沿用以約定俗成的地名命名的准則。
1979年,上海建立了市和區縣兩級地名管理機構,進行了地名普查和命名工作,作了很大的修改。主要是隨著市政建設的發展,把原來的一些路取消了,又增加了一些新路;同時,由於浦東新區和其他開發區的建設,新增加了幾百個居民區,道路數量迅速增加。這些道路都以有新時代氣息的名稱命名。
綜觀上海地名命名歷史,可見四條經驗:1、尊重城市形成與發展的歷史,讓地名成為各時期的鮮明紀念;2、尊重「洋人」的參與,不完全否定外國人留下的地名;3、以約定俗成的地名命名為主,也不排斥適當用一些人名做地名;4、改革時期一定要有體現改革精神的新地名。
隨著上海城市的不斷發展,市區面積擴大速度驚人。路名需求更加豐富,相應的規則就只能以一個大概的原則而行。這個原則就是盡量以國內的地名為路名,而且被命名的地區在全國的位置應該大致相當於這條路在上海的位置,同時不影響原有的主要道路。這也許是一種表達舉國融融、四海一家的方式,並附帶削弱上海人的本位意識。只是,在這份表達欲過於強烈時,地名應有的地域色彩也會剝離。東西向馬路以城市命名,南北向馬路以省份命名,遂使得南京路、延安路或福建路、山東路雲雲,不見得比紐約第五大街或第十六大街更具個性。
在這種指導思想下,上海市區邊緣出現了地區路名集群這樣一個有趣狀況,同省的地名在地圖上被集中在一起。西南角上出現「欽州路」、「柳州路」等(分別都是廣西地名),東北角則出現「鞍山路」、「雙陽路」(東北地名),正北方則有「呼瑪路」、「呼蘭路」(黑龍江地名)。
事實上這一規則在上海沿用時間很長,但是隨著城區范圍的擴大該規律一直在起作用,同時新的命名又要考慮到不影響原有路名,因此有些地區在地圖上離得很近,而在上海又離得很遠,出現了多個東北集群等有趣狀況。最典型的就是虹口區的赤峰路、多倫路等原上海市區的東北角,現在基本處於應該叫「上海路」或者「連雲港路」的位置,非常有趣。
有安徽的好事者以此為據向上海市圖書館提問:為什麼在上海沒有一條安徽路呢?振振有詞的。
這個問題讓上海圖書館的同志有些為難,我的主觀臆測是,在有可能命名「安徽路」的地方,一直沒有出現一條需要命名的馬路。要知道考證為什麼沒有「安徽路」,比考證為什麼有條路叫「安徽路」更難。
實際上,起名字總是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沒有哪條馬路是生來就一定要叫某個名字不可的,而用來命名馬路的省名,也不是只缺了安徽一個。
浦東開發後最受益的當屬陸家嘴一帶(陸家嘴相傳為三國時東吳大將陸遜的原籍所在),一些並不出名,經濟也不很發達的山東地名成了上海出現頻率極高的詞彙,比如博山、乳山等。
1990年代以後的發展突然讓人們發現路名原來可以是一種無形財富。上海市地名辦的負責人說,上海本沒有寧夏路,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動申請命名的,寧夏的廣夏集團、寧夏枸杞等著名品牌企業和特色產品也就順理成章的進駐了寧夏路,為在上海市場大展手腳打開突破口。
在雲南開遠市的要求下,又有了開遠路。市地名辦的人士說,現在一套嶄新的路名命名辦法正在實施之中。一些路名開始披上炫目的時代色彩:如世紀大道、五洲大道等;而張江高科技園區出現了一批李時珍路、牛頓路等科學家的紀念路,似乎標志著這個地區的高科技含量。
路名無言,卻幾乎是我們政治、社會生活演變過程的顯示卡。而任何一項試圖窮盡地名意味的努力,也就難免成為美麗的愚蠢。地名標識出一個個個體生命或城市生命的車站,不管我們曾作過逗留還是呼嘯而過,我們都已進入了它珊瑚礁般的纏結之中。
上海浦東的路名規律
今天中午買了一份新版的上海地圖,好好研究了一下,發現上海的地名,就像每個城市的地名一樣,很能代表一個地方的特點。尤其是浦東新區的地名,很明顯的看出是有規律可循的,每個地方的命名規律,也就代表了這個地方的特點。
碧雲國際社區
我最喜歡碧雲社區在楊高路羅山路西的西南角,路的名字好象一幅油畫:
東西方向三條小路:
藍——天——路
碧——雲——路
明——月——路
南北方向,是四種樹:
黑 白 藍 紅
| | | |
松 樺 桉 楓
| | | |
路 路 路 路
整個碧雲國際社區就是一幅五彩斑斕的夜景圖了。
外高橋富特新村
富特新村在上海最東北角,並不顯眼。
東西方向四條路:
春——暉——路
夏——碧——路
秋——霞——路
冬——融——路
南北方向,一條橫批一樣的路呈"豐"形狀貫穿著四條路:
季
|
景
|
路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景就在一個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角落悄悄展現。
張江高科技園區
至於張江,顯然就不像那些居住為主的地區那麼有詩情畫意,全都用科學家的名字命名:
牛 居 哈 高
| | | |
頓 里 雷 斯
| | | |
路 路 路 路
東西方向就用中國古代的科學家命名:
李——時——珍——路
郭——守——敬——路
祖——沖——之——路
張——衡——路
這個張江的大學氣氛倒是非常相符。軟體,微電子,制葯,生物等產業就在這里安家。張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舉動就是,在我還在交大讀書的時候,同一天開出了兩條公交線路:大橋五線通往復旦大學校門口,大橋六線通往交通大學門口。。。
金橋出口加工區
碧雲社區的東邊,金橋路以東,就是製造企業雲集的金橋加工區。這里的路太多,結果就用了簡單的辦法,南北路一概叫做"金X路",東西就叫"X橋路"。X就是一個中國省份的簡稱。比如:
金 金 金 金 金 金 金 金 金 金 金 金
| | | | | | | | | | | |
藏 新 滬 滇 湘 港 豫 皖 京 吉 蘇 穗
| | | | | | | | | | | |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東西路就有:
秦——橋——路
榕——橋——路
冀——橋——路
寧——橋——路
魯——橋——路
雲——橋——路
川——橋——路
桂——橋——路
好在中國的省份多,這區區十幾條路還是排得出來的。而且,大概的分布也和中國地圖上的相差不多。
外高橋保稅區
如果其他的新區還是以居住和工業為主,路的數量還不是很多,像外高橋這樣的大型港口,橫平豎直的在同一時間建成的路就顯然多得多了。比如港區裡面可能還有網格一樣的二三十條路,到現在還沒有名字。因為在港區裡面,估計大家都會用集裝箱泊位的名字直接標記地點,不需要名字。如果真的要起名字,估計也用A1, A2, B1, B2這樣的方式了。而港區外面的路,就必須無論如何起個名字,以便非港區的人們可以找得到方向。於是,就用國家和城市和城市的名字命名。
馬——吉——路 馬來西亞吉隆坡
菲——拉——路 菲律賓馬尼拉
奧——納——路 奧地利維也納
日——京——路 日本東京
華——申——路 中國上海
美——盛——路 美國華盛頓
泰——谷——路 泰國曼谷
加——太——路 加拿大渥太華
荷——丹——路 荷蘭阿姆斯特丹
德——林——路 德國柏林
華——京——路 中國北京
愛——都——路 愛爾蘭都柏林
希——雅——路 希臘雅典
新——靈——路 紐西蘭威靈頓
法——賽——路 法國馬賽
英——倫——路 英國倫敦
德——堡——路 德國漢堡
澳——尼——路 澳大利亞悉尼
加 美 日 芬
| | | |
楓 桂 櫻 菊
| | | |
路 路 路 路
如果教小學生學世界地理,拿著這一小片的地圖,也就能背個八九不離十。載滿集裝箱的貨車在這樣用世界地名來命名道路上川流不息,把貨物運到外高橋港區准備從長江口駛入太平洋的巨輪上去。。。
--------------------------------------------------------------------------------
寫的不錯,補充一點:
花木地區是以花卉名字命名的:
牡丹路 梅花路 櫻花路
玉蘭路 海桐路
由由新村都是以"嚴"字開頭命名路:
嚴楊路
嚴豐路
嚴鎮路
嚴民路
還有在浦東開發前,浦東的路名是跟隨浦西的命名原則的, 浦東處於上海的東面,和山東在中國的位置接近,所以很多路名都是以山東的城市命名的:
藍村路 文登路(現為東方路) 濟陽路 嶗山路 乳山路 福山路 峨山路 濰坊路 棲霞路 即墨路 昌邑路 巨野路 羽山路 崮山路 臨沂路 沂南路 膠南路 蘭陵路 南泉路 成山路 德州路 東明路 齊河路 等
C. 上海虹口區四川北路橫濱橋名字由來
虹口是日本人的聚居區,很早以前就有了,這就跟美國的唐人街是一樣的
D. 普陀區是怎樣得名的
黃浦:「黃浦」的地名得名於「黃浦江」:黃浦江,南宋名「黃浦」,清代始稱「黃浦江」,源自今上海市西部澱山湖,流經十一區,至北部吳淞口注入長江,為上海最大的河流,被譽為上海的「母親河」。1945年建區時,以境東河名命名為「黃浦區」。
盧灣:「盧灣」的地名得名於「盧家灣」:舊時肇家浜自西向東,折向北流,轉彎處浜畔有羅姓居住,故名「羅家灣」(約今魯班路、斜徐路、泰康路、建國中路一帶),後諧稱「盧家灣」。1945年建區時,以境內地名「盧家灣」命名。1950年改稱「盧灣區」。
靜安:相傳靜安寺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從松江(今蘇州河)北岸遷來今址(今常德路、南京西路、華山路、愚園路間),香火甚旺,為江南名剎。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寺名命名為「靜安區」。
長寧:「長寧」的地名得名於「長寧路」: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公共租界在曹家渡至北新涇間越界築路,以英國駐滬總領事之名命名為「白利南路」。1943年以四川省縣名改稱「長寧路」。1945年置區時,取境內路名命名為「長寧區」。
徐匯:徐家匯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明末文淵閣大學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曾於此建立農庄別業,從事農業實驗和著書立說,逝世後歸葬於此。其部分後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厙」,後漸成集鎮。因地當肇嘉浜和李樅涇兩水會合處,故稱「徐家匯」,區名由此而得。
普陀:「普陀」的地名得名於「普陀路」:20世紀初公共租界在今昌化路至陝西北路間築路,以浙江省佛教勝地「普陀山」之名命名為「普陀路」(1949年後向西延伸至西康路)。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路名命名為「普陀區」。
虹口:「虹口」的地名得名於「虹口港」:虹口港原名「洪口港」,在今虹口區南部,分「北洪」、「中洪」、「南洪」三段,北接俞涇浦,東納沙涇港,南入黃浦江。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港名命名為「虹口區」。
閘北:閘北一詞,源於蘇州河(吳淞江)上的兩座水閘。清代康熙十四年(1875年)今福建路橋附近的吳淞江上建了一座水閘,就是後來所稱的老閘。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老閘西面三里外的金家灣(今新閘路橋附近)又建一水閘,稱為新閘。嘉慶年間,因吳淞江上船來船往,貿易興旺,在老閘和新閘周圍形成了兩個市集,新閘市集為吳淞江下游航運的主要舶船地,集上有船作、鐵鋪和商肆,市面較盛,而市集附近的吳淞江北岸區域大多仍是田野。上海開埠以後,新閘、老閘北面也開始發展,閘北之名開始出現。1927年置區時,稱「閘北區」。
楊浦:「楊樹浦港」原名「楊樹浦」,在今楊浦區西南部,北接走馬塘,南入黃浦江。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港名命名為「楊樹浦區」。1949年改稱「楊浦區」。 楊浦」的地名得名於「楊樹浦港」
浦東:浦東新區地處上海市東大門、黃浦江以東,「浦東」之名即由此而來。浦東新區最早的歷史沿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的梁大同元年(535),那時設有崑山縣,隸屬於信義郡;古代的川沙是戌卒屯墾的海疆,唐天寶十年(751)屬華亭縣;到了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歸屬於上海縣;清雍正三年(1725)後分隸南匯和上海兩縣;嘉慶十五年(1810)開始由上海、南匯兩縣劃出,設川沙撫民廳。1992年10月11日,國務院(國函[1992]145號)批復: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撤銷川沙縣,浦東新區的行政區域包括原川沙縣,上海縣的三林鄉,黃浦區、南市區、楊浦區的浦東部分。1993年1月浦東新區成立。1993年3月,楊浦區歇浦路街道、南市區浦東地區的周家渡、塘橋、南碼頭、上鋼新村4個街道及楊思鎮、原上海縣的三林鄉及黃浦區的浦東部分正式劃歸浦東新區。
寶山:寶山,因山得名,明永樂十年(1412年),境內海濱,曾用人工堆築成一座土山,用作航海標志,為出入長江口的船隻導航,永樂皇帝定山名為寶山。
閔行:「閔行」的地名得名於「閔行鎮」:閔行鎮原名敏行市,在今閔行區南部,明弘治時形成集市(一說嘉靖時有山東人閔其來滬游學,卒後葬此,故名)。1930年置鎮,1960年置區時,取境內鎮名命名為「閔行區」。「閔行」地名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刻印的《上海志》,距今約500年。該志卷二《山川志·鎮市》中稱:「敏行市在十六保」。
南市:位於市區東南部,東、南瀕黃浦江。轄境主要為原上海縣老城區,鴉片戰爭以後,縣城的城河浜(相當今人民路)以北先後被占為租界。原上海縣城區和小東門、十六鋪一帶的老市,因與北面租界商業區「北市「相對,所以稱為南市。
嘉定:位於上海市西北部。原名嘉定縣,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1218年)置,以年號得名,1992年撤縣設區。境域東鄰寶山區,東南接普陀區,南濱吳淞江與閔行區、青浦縣相望,西、北兩面與江蘇省接壤。
奉賢:位於上海市南部,南瀕杭州灣。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華亭縣東南部置,雍正四年正式建縣。因河流奉賢涇得名,一說相傳孔子高徒吳國人言偃(子游)曾來此,故取奉先賢之意為名。縣駐地初設在南橋,雍正九年遷青村堡(今奉城),民國元年(1912年)復遷南橋。民國廢松江府直屬江蘇省,日偽時期隸上海特別市,曾改為區。1949年5月後,隸蘇南行署松江專區,1952年屬江蘇省松江專區,1958年撤銷松江專區屬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民國22年將金匯橋和蕭塘以北東西長約10餘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的南匯縣插花地帶劃入,民國31年原屬松江縣的柘林鎮劃入。1950年阮巷鄉劃歸松江縣,松江縣 缺地區劃入。
松江:位於上海市西南部。唐天寶十載(751年)設華亭縣,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此設華亭府,次年改名松江府。元至清松江府屬縣陸續析置上海、青浦、婁縣、金山、奉賢、南匯6縣及川沙撫民廳。民國元年(1912年)廢松江府存縣,同年婁縣並入華亭縣,民國3年因與甘肅省華亭縣同名,改名松江縣。民國期間,曾在此設江蘇省行政督察公署。1949年5月置松江專區,屬蘇南行署,1950年劃入奉賢縣阮巷鄉,劃出 缺歸奉賢縣。1954年劃入青浦縣杜寅、佘山、辰山、陳坊4鄉及葑澳、方夏、沈巷、浦聯等鄉的6個村,劃出天心鄉及新石鄉的3個村歸青浦縣。1958年撤銷松江專區,縣屬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1966年劃入金山縣泖港公社,劃出楓涇、亭林2鎮及楓圍、亭新、朱行、漕涇、山陽5個公社和張澤公社部分歸金山縣。
金山:位於上海市西南部,杭州灣北岸,西鄰浙江省。是上海市成陸最早的地區之一,縣境東南部漕涇鎮沙積村的「高宅基」,即6400年前上海地區第一條沙岡的僅剩遺址。秦代設置的海鹽縣,南北朝時先後設置的前京、胥浦兩縣,縣駐地都位於境內。明置金山衛,清初屬婁縣,雍正二年(1724年)分婁縣置金山縣,雍正四年正式建縣,因金山得名。縣駐地初設在朱涇,雍正九年移治金山衛,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復遷朱涇,屬松江府。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直隸江蘇省,1949年5月後隸蘇南行署松江專區,同年,橫潦涇以北、豎潦涇以西的潦北鄉劃歸松江縣,松江縣潘涇以西的後岡鄉、灣樓鄉、亭林鎮、張澤鄉的部分地域歸入金山縣。1958年劃歸上海市。1966年松江縣的亭林、楓涇2鎮和朱行、山陽、漕涇、亭新、楓圍5個公社劃入,泖港公社劃歸松江縣。
青浦:位於上海市西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出華亭縣的修竹、華亭2鄉和上海縣的新江、北亭、海隅3鄉建青浦縣,駐地青龍鎮(今舊青浦),因附近青龍江、浦家江得名,屬松江府。嘉靖三十二年撤銷青浦縣,萬曆元年(1573年)復置,移駐地唐行鎮(今青浦)。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出縣東北境的新江、北亭2鄉置福泉縣,乾隆八年(1743年)撤銷福泉縣,轄地復入青浦縣。宣統二年(1910年)原屬元和(今蘇州市)、吳江2縣的插花地章練塘,歸並青浦縣。民國元年(1912年)直屬江蘇省。1949年隸蘇南行政公署松江專區,同年黃渡鄉劃歸嘉定縣,崑山縣井亭鎮、嘉定縣西勝鄉劃入縣境。1954年,杜寅、辰山、佘山、陳坊等鄉劃歸松江縣,劃入松江縣天心鄉。1956年,崑山縣葉盪鄉劃入青浦縣,淀西、石米、港北、沙田4鄉劃歸崑山縣,次年仍回縣境。1958年改隸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
崇明:位於上海市北部長江口崇明島上。五代楊吳於顧俊沙設崇明鎮、崇明之稱始此。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置天賜鹽場於姚劉沙,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置崇明州、隸屬揚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為崇明縣,隸屬蘇州府,後隸屬蘇州府太倉州,民國期間隸屬江蘇省,1958年11月改屬上海市。現縣境東有佘山島,南鄰江蘇省和寶山區、浦東新區,西、北與江蘇省海門、啟東接界。
南匯:大約2千多年前,由「揚子江水出海後受海潮頂托,折旋而南,與錢塘江水在此交匯」而成陸,故稱「南匯嘴」,曾稱「海曲」、「南沙」。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明政府為御倭寇,在南匯嘴(今惠南鎮)築城設守御所。南匯成陸於唐代前後,1726年建縣,建縣時因縣治設在原守御所南匯嘴,故縣名「南匯」。
1949年5月16日,南匯解放後歸蘇南松江公署管轄,1958年11月,國務院決定將其改為上海市轄。解放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南匯的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迅速發展,曾先後三次進入年財政收入超億元(雙億元)的全國十大富縣行列。2001年8月,正式撤縣建區。
E. 上海的各個區的名字有什麼來歷
黃浦的地名得名於「黃浦江」:黃浦江,南宋名「黃浦」,清代始稱「黃浦江」,源自今上海市西部澱山湖,流經十一區,至北部吳淞口注入長江,為上海最大的河流,被譽為上海的「母親河」。1945年建區時,以境東河名命名為「黃浦區」。
盧灣的地名得名於「盧家灣」:舊時肇家浜自西向東,折向北流,轉彎處浜畔有羅姓居住,故名「羅家灣」(約今魯班路、斜徐路、泰康路、建國中路一帶),後諧稱「盧家灣」。1945年建區時,以境內地名「盧家灣」命名。1950年改稱「盧灣區」。
「靜安」靜安相傳靜安寺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從松江(今蘇州河)北岸遷來今址(今常德路、南京西路、華山路、愚園路間),香火甚旺,為江南名剎。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寺名命名為「靜安區」。
長寧的地名得名於「長寧路」: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公共租界在曹家渡至北新涇間越界築路,以英國駐滬總領事之名命名為「白利南路」。1943年以四川省縣名改稱「長寧路」。1945年置區時,取境內路名命名為「長寧區」。
徐家匯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明末文淵閣大學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曾於此建立農庄別業,從事農業實驗和著書立說,逝世後歸葬於此。其部分後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厙」,後漸成集鎮。因地當肇嘉浜和李樅涇兩水會合處,故稱「徐家匯」,區名由此而得
普陀的地名得名於「普陀路」:20世紀初公共租界在今昌化路至陝西北路間築路,以浙江省佛教勝地「普陀山」之名命名為「普陀路」(1949年後向西延伸至西康路)。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路名命名為「普陀區」
虹口的地名得名於「虹口港」:虹口港原名「洪口港」,在今虹口區南部,分「北洪」、「中洪」、「南洪」三段,北接俞涇浦,東納沙涇港,南入黃浦江。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港名命名為「虹口區」。
閘北一詞,源於蘇州河(吳淞江)上的兩座水閘。清代康熙十四年(1875年)今福建路橋附近的吳淞江上建了一座水閘,就是後來所稱的老閘。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老閘西面三里外的金家灣(今新閘路橋附近)又建一水閘,稱為新閘。嘉慶年間,因吳淞江上船來船往,貿易興旺,在老閘和新閘周圍形成了兩個市集,新閘市集為吳淞江下游航運的主要舶船地,集上有船作、鐵鋪和商肆,市面較盛,而市集附近的吳淞江北岸區域大多仍是田野。上海開埠以後,新閘、老閘北面也開始發展,閘北之名開始出現。1927年置區時,稱「閘北區」。
楊浦「楊樹浦港」原名「楊樹浦」,在今楊浦區西南部,北接走馬塘,南入黃浦江。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港名命名為「楊樹浦區」。1949年改稱「楊浦區」。 楊浦」的地名得名於「楊樹浦港」
浦東新區地處上海市東大門、黃浦江以東,「浦東」之名即由此而來。浦東新區最早的歷史沿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的梁大同元年(535),那時設有崑山縣,隸屬於信義郡;古代的川沙是戌卒屯墾的海疆,唐天寶十年(751)屬華亭縣;到了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歸屬於上海縣;清雍正三年(1725)後分隸南匯和上海兩縣;嘉慶十五年(1810)開始由上海、南匯兩縣劃出,設川沙撫民廳。1992年10月11日,國務院(國函[1992]145號)批復: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撤銷川沙縣,浦東新區的行政區域包括原川沙縣,上海縣的三林鄉,黃浦區、南市區、楊浦區的浦東部分。1993年1月浦東新區成立。1993年3月,楊浦區歇浦路街道、南市區浦東地區的周家渡、塘橋、南碼頭、上鋼新村4個街道及楊思鎮、原上海縣的三林鄉及黃浦區的浦東部分正式劃歸浦東新區。
寶山,因山得名,明永樂十年(1412年),境內海濱,曾用人工堆築成一座土山,用作航海標志,為出入長江口的船隻導航,永樂皇帝定山名為寶山。
閔行的地名得名於「閔行鎮」:閔行鎮原名敏行市,在今閔行區南部,明弘治時形成集市(一說嘉靖時有山東人閔其來滬游學,卒後葬此,故名)。1930年置鎮,1960年置區時,取境內鎮名命名為「閔行區」。「閔行」地名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刻印的《上海志》,距今約500年。該志卷二《山川志·鎮市》中稱:「敏行市在十六保」。
南市位於市區東南部,東、南瀕黃浦江。轄境主要為原上海縣老城區,鴉片戰爭以後,縣城的城河浜(相當今人民路)以北先後被占為租界。原上海縣城區和小東門、十六鋪一帶的老市,因與北面租界商業區「北市「相對,所以稱為南市。
嘉定位於上海市西北部。原名嘉定縣,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1218年)置,以年號得名,1992年撤縣設區。境域東鄰寶山區,東南接普陀區,南濱吳淞江與閔行區、青浦縣相望,西、北兩面與江蘇省接壤。
奉賢位於上海市南部,南瀕杭州灣。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華亭縣東南部置,雍正四年正式建縣。因河流奉賢涇得名,一說相傳孔子高徒吳國人言偃(子游)曾來此,故取奉先賢之意為名。縣駐地初設在南橋,雍正九年遷青村堡(今奉城),民國元年(1912年)復遷南橋。民國廢松江府直屬江蘇省,日偽時期隸上海特別市,曾改為區。1949年5月後,隸蘇南行署松江專區,1952年屬江蘇省松江專區,1958年撤銷松江專區屬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民國22年將金匯橋和蕭塘以北東西長約10餘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的南匯縣插花地帶劃入,民國31年原屬松江縣的柘林鎮劃入。1950年阮巷鄉劃歸松江縣,松江縣 缺地區劃入。
松江位於上海市西南部。唐天寶十載(751年)設華亭縣,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此設華亭府,次年改名松江府。元至清松江府屬縣陸續析置上海、青浦、婁縣、金山、奉賢、南匯6縣及川沙撫民廳。民國元年(1912年)廢松江府存縣,同年婁縣並入華亭縣,民國3年因與甘肅省華亭縣同名,改名松江縣。民國期間,曾在此設江蘇省行政督察公署。1949年5月置松江專區,屬蘇南行署,1950年劃入奉賢縣阮巷鄉,劃出 缺歸奉賢縣。1954年劃入青浦縣杜寅、佘山、辰山、陳坊4鄉及葑澳、方夏、沈巷、浦聯等鄉的6個村,劃出天心鄉及新石鄉的3個村歸青浦縣。1958年撤銷松江專區,縣屬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1966年劃入金山縣泖港公社,劃出楓涇、亭林2鎮及楓圍、亭新、朱行、漕涇、山陽5個公社和張澤公社部分歸金山縣。
青浦位於上海市西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出華亭縣的修竹、華亭2鄉和上海縣的新江、北亭、海隅3鄉建青浦縣,駐地青龍鎮(今舊青浦),因附近青龍江、浦家江得名,屬松江府。嘉靖三十二年撤銷青浦縣,萬曆元年(1573年)復置,移駐地唐行鎮(今青浦)。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出縣東北境的新江、北亭2鄉置福泉縣,乾隆八年(1743年)撤銷福泉縣,轄地復入青浦縣。宣統二年(1910年)原屬元和(今蘇州市)、吳江2縣的插花地章練塘,歸並青浦縣。民國元年(1912年)直屬江蘇省。1949年隸蘇南行政公署松江專區,同年黃渡鄉劃歸嘉定縣,崑山縣井亭鎮、嘉定縣西勝鄉劃入縣境。1954年,杜寅、辰山、佘山、陳坊等鄉劃歸松江縣,劃入松江縣天心鄉。1956年,崑山縣葉盪鄉劃入青浦縣,淀西、石米、港北、沙田4鄉劃歸崑山縣,次年仍回縣境。1958年改隸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
南匯大約2千多年前,由「揚子江水出海後受海潮頂托,折旋而南,與錢塘江水在此交匯」而成陸,故稱「南匯嘴」,曾稱「海曲」、「南沙」。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明政府為御倭寇,在南匯嘴(今惠南鎮)築城設守御所。南匯成陸於唐代前後,1726年建縣,建縣時因縣治設在原守御所南匯嘴,故縣名「南匯」。
崇明位於上海市北部長江口崇明島上。五代楊吳於顧俊沙設崇明鎮、崇明之稱始此。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置天賜鹽場於姚劉沙,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置崇明州、隸屬揚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為崇明縣,隸屬蘇州府,後隸屬蘇州府太倉州,民國期間隸屬江蘇省,1958年11月改屬上海市。現縣境東有佘山島,南鄰江蘇省和寶山區、浦東新區,西、北與江蘇省海門、啟東接界。
「崇明島」的來歷,源於一個傳說。東晉末年,孫恩農民起義失敗後,起義軍的幾排竹筏飄浮到了靠近東海的長江口,在江邊的泥沙中擱淺。這些竹筏攔住了滾滾長江帶來的泥沙,逐漸形成了一個沙嘴。這片沙嘴尚沒完全露出江面,隨著江水海潮的漲落,時隱時現,給人一種神秘之感。人們說它既像怪物、又似神仙,既「鬼鬼祟祟」、又「明明顯顯」,於是便給它起了名字叫「祟明」。
後來這片沙嘴泥沙越積越多,變得又高又大,完全露出了水面,形成一個小島,再也不受潮漲潮落的影響了。人們見其氣勢壯觀,已不再將其視為怪異,並產生了一種崇敬之情。於是人們便把「祟明」改稱為「崇明」了。
F. 上海名稱的由來
北宋之前還沒有上海這個地名的記載,那時上海地區還只有一些小漁村。
兩千多年前的人們把吳淞江的上游稱為「上海浦」,下游稱「下海浦」,其中「下海浦」隨著歲月流逝,至今只有虹口區提籃橋附近昆明路海門路口還有一座「下海廟」舊址。「上海浦」卻沿用下來,後來省去了「浦」,留下「上海」。
有傳說稱戰國春申君黃歇曾開鑿黃浦江,就把黃浦江稱為「黃歇浦」、「歇浦」或「春申江」,進而把上海稱為「申」。其實戰國春申君的時代黃浦江還只有源頭,海岸尚在自北向南的嘉定、南翔、諸翟、閔行、馬橋、柘林一帶,那時的陸地邊緣叫「岡身」。岡身東面,現在黃浦江流過的大部分地區還在海里。只是在南宋開始才有關於黃浦江的記載。然而這「申」的別稱竟也沿襲下來。
最早的「上海人」定居在哪裡?上海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古「岡身」以西青浦縣崧澤的馬家浜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經年代測定距今五千九百年左右,證明那時人類已在崧澤一帶從事生產活動了。所以崧澤人可以說是到目前為止最早的上海人。
自古江蘇南部太湖一帶有三江五湖之稱。五湖是分布在太湖周圍的小湖泊,而上海地區有松江、東江、婁江,時稱「三江」,三江東流入海,上海地區正處於三江海陸交界之地,所以又叫「三江口」。
晉代上海地區居民打魚時用竹柵插在入海口的河床里,用繩結成網路扣住竹柵向兩岸拉開,漲潮時放倒,退潮時豎起擋住隨潮而入的魚群,以此捕魚,這種工具叫「滬」(這里只能用簡體字)。後來松江下游便稱「滬瀆」,而「瀆」是指流入大海的水。
上面是民間沿襲下來的上海地區的地名。官方的呢,秦朝在嘉定、崑山、太倉一帶設立liu(第二聲,「繆」字的絲字旁換成田字旁)縣,這個liu字的意思是火耕水耨,用火燒光地面上的野草雜樹,再蓄水把草根浸爛肥田,然後播種。秦還在青浦、松江一帶設立由拳縣,在金山、奉賢一帶設立海鹽縣。liu縣、由拳、海鹽三縣當時隸屬於會稽郡。至王莽時代,改liu縣為婁縣,改海鹽為展武,仍屬會稽郡。三國時上海地區屬吳,孫權改由拳為嘉興縣,並在青浦青龍鎮建造戰艦、訓練水師,據說其船隊曾抵台灣。孫權還將上海地區作為封邑賜給燒連營破荊州的華亭侯陸遜和尚書令顧雍。
兩晉時上海地區屬吳郡,南朝時屬信義縣,隋朝屬崑山縣。唐朝天寶十年在上海地區設立了一個完整的縣--華亭縣。直至北宋,升格為「上海鎮」,從此正式使用「上海」這個地名。南宋設嘉定縣。元朝設置上海縣,歸松江府管轄。明朝設青浦縣,清朝增設寶山、南匯、金山、奉賢及川沙五縣。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江海大關,管理征稅事務,開放上海的海禁。這時上海的人口是二十萬。
鴉片戰爭爆發,南京條約簽訂後,1842年,上海與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一起列為通商口岸。從此,外國侵略者在上海辟租界,占海關,駐扎軍隊,設立捕房,取得領事裁判權。在特權保護下傾銷商品,開設銀行、洋行、工廠,經營各種公共事業,並以上海為據點沿長江深入內地。在這個過程中,上海逐漸由一個東南重鎮變成一個工商業畸形發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城市。
到1948年,上海人口增至520萬。兩極分化極端嚴重,一邊是高樓大廈,一邊是貧民窟。
我有一本亞光輿地學社1950年9月第9版的《袖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分省精圖普及本》,對上海是如此介紹的:「上海簡稱曰滬,別名申江,位長江下游,當黃浦江與吳凇江之合流點,現設為直轄市,人口五百三十五萬餘人。握中外貿易之總樞,經我國收回之舊公共租界及舊法租界,為全市精華所萃;次為南市與閘北。但自一二八與八一三兩次變亂後,南市、閘北均大半毀於炮火,昔日繁榮,又須重建。工業發達,新式工廠,無不具備,繁盛冠於全國。」
解放後,1960年重新劃分了上海市,市區十一區,郊區十縣,總面積6185平方公里。到2000年統計時,由於泥沙淤積和人工圍海造田,上海總面積已是6340.5平方公里,人口比49年翻了一番多,1304.4萬了。(
那麼上海那麼多人口增長從哪裡來?各位不妨看看深圳。1953年前,深圳還只是一個小村鎮叫深圳墟。53年寶安縣遷到深圳墟。79年成立深圳市,成為廣東省直轄市之一,我國最早的經濟特區。我手邊有本中國旅遊出版社的《深圳》(奇怪的是它不標出版年月,從內容看是1987年的吧),稱1985年時深圳20萬常住人口,17萬暫住人口。現在呢?
一個城市具備了發展的條件後,各地的人就會懷抱著各種理想和抱負蜂擁而至,一旦站穩了腳跟便會定居下來。只是在深圳這個過程短,在上海這個過程長罷了。
各地的人各自帶來了自己家鄉的風俗習慣也就是各地的文化,在上海匯聚,又與大規模輸入的西方文化融會,「海派」文化由此衍生
G. 上海的由來
上海,春秋屬吳國。戰國先後屬越國、楚國,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為「申」。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上海簡稱「滬」。唐天寶十載(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今松江區)。
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灘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7)虹口區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上海市,簡稱「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上海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上海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界於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地處長江入海口,東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市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
上海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岸,長江三角洲前緣,中國南北弧形海岸線中部,位於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平均海拔高度4米。西部有天馬山、薛山、鳳凰山等殘丘,天馬山為陸境海拔最高點。上海地跨長江口、澱山湖、黃浦江、吳淞江四大水系,境內江、河、湖、塘相間。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
H. 請問上海各個區縣的由來
黃浦的地名得名於「黃浦江」:黃浦江,南宋名「黃浦」,清代始稱「黃浦江」,源自今上海市西部澱山湖,流經十一區,至北部吳淞口注入長江,為上海最大的河流,被譽為上海的「母親河」。1945年建區時,以境東河名命名為「黃浦區」。
盧灣的地名得名於「盧家灣」:舊時肇家浜自西向東,折向北流,轉彎處浜畔有羅姓居住,故名「羅家灣」(約今魯班路、斜徐路、泰康路、建國中路一帶),後諧稱「盧家灣」。1945年建區時,以境內地名「盧家灣」命名。1950年改稱「盧灣區」。
「靜安」靜安相傳靜安寺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從松江(今蘇州河)北岸遷來今址(今常德路、南京西路、華山路、愚園路間),香火甚旺,為江南名剎。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寺名命名為「靜安區」。
長寧的地名得名於「長寧路」: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公共租界在曹家渡至北新涇間越界築路,以英國駐滬總領事之名命名為「白利南路」。1943年以四川省縣名改稱「長寧路」。1945年置區時,取境內路名命名為「長寧區」。
徐家匯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明末文淵閣大學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曾於此建立農庄別業,從事農業實驗和著書立說,逝世後歸葬於此。其部分後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厙」,後漸成集鎮。因地當肇嘉浜和李樅涇兩水會合處,故稱「徐家匯」,區名由此而得
普陀的地名得名於「普陀路」:20世紀初公共租界在今昌化路至陝西北路間築路,以浙江省佛教勝地「普陀山」之名命名為「普陀路」(1949年後向西延伸至西康路)。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路名命名為「普陀區」
虹口的地名得名於「虹口港」:虹口港原名「洪口港」,在今虹口區南部,分「北洪」、「中洪」、「南洪」三段,北接俞涇浦,東納沙涇港,南入黃浦江。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港名命名為「虹口區」。
閘北一詞,源於蘇州河(吳淞江)上的兩座水閘。清代康熙十四年(1875年)今福建路橋附近的吳淞江上建了一座水閘,就是後來所稱的老閘。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老閘西面三里外的金家灣(今新閘路橋附近)又建一水閘,稱為新閘。嘉慶年間,因吳淞江上船來船往,貿易興旺,在老閘和新閘周圍形成了兩個市集,新閘市集為吳淞江下游航運的主要舶船地,集上有船作、鐵鋪和商肆,市面較盛,而市集附近的吳淞江北岸區域大多仍是田野。上海開埠以後,新閘、老閘北面也開始發展,閘北之名開始出現。1927年置區時,稱「閘北區」。
楊浦「楊樹浦港」原名「楊樹浦」,在今楊浦區西南部,北接走馬塘,南入黃浦江。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港名命名為「楊樹浦區」。1949年改稱「楊浦區」。 楊浦」的地名得名於「楊樹浦港」
浦東新區地處上海市東大門、黃浦江以東,「浦東」之名即由此而來。浦東新區最早的歷史沿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的梁大同元年(535),那時設有崑山縣,隸屬於信義郡;古代的川沙是戌卒屯墾的海疆,唐天寶十年(751)屬華亭縣;到了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歸屬於上海縣;清雍正三年(1725)後分隸南匯和上海兩縣;嘉慶十五年(1810)開始由上海、南匯兩縣劃出,設川沙撫民廳。1992年10月11日,國務院(國函[1992]145號)批復: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撤銷川沙縣,浦東新區的行政區域包括原川沙縣,上海縣的三林鄉,黃浦區、南市區、楊浦區的浦東部分。1993年1月浦東新區成立。1993年3月,楊浦區歇浦路街道、南市區浦東地區的周家渡、塘橋、南碼頭、上鋼新村4個街道及楊思鎮、原上海縣的三林鄉及黃浦區的浦東部分正式劃歸浦東新區。
寶山,因山得名,明永樂十年(1412年),境內海濱,曾用人工堆築成一座土山,用作航海標志,為出入長江口的船隻導航,永樂皇帝定山名為寶山。
閔行的地名得名於「閔行鎮」:閔行鎮原名敏行市,在今閔行區南部,明弘治時形成集市(一說嘉靖時有山東人閔其來滬游學,卒後葬此,故名)。1930年置鎮,1960年置區時,取境內鎮名命名為「閔行區」。「閔行」地名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刻印的《上海志》,距今約500年。該志卷二《山川志·鎮市》中稱:「敏行市在十六保」。
南市位於市區東南部,東、南瀕黃浦江。轄境主要為原上海縣老城區,鴉片戰爭以後,縣城的城河浜(相當今人民路)以北先後被占為租界。原上海縣城區和小東門、十六鋪一帶的老市,因與北面租界商業區「北市「相對,所以稱為南市。
嘉定位於上海市西北部。原名嘉定縣,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1218年)置,以年號得名,1992年撤縣設區。境域東鄰寶山區,東南接普陀區,南濱吳淞江與閔行區、青浦縣相望,西、北兩面與江蘇省接壤。
奉賢位於上海市南部,南瀕杭州灣。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華亭縣東南部置,雍正四年正式建縣。因河流奉賢涇得名,一說相傳孔子高徒吳國人言偃(子游)曾來此,故取奉先賢之意為名。縣駐地初設在南橋,雍正九年遷青村堡(今奉城),民國元年(1912年)復遷南橋。民國廢松江府直屬江蘇省,日偽時期隸上海特別市,曾改為區。1949年5月後,隸蘇南行署松江專區,1952年屬江蘇省松江專區,1958年撤銷松江專區屬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民國22年將金匯橋和蕭塘以北東西長約10餘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的南匯縣插花地帶劃入,民國31年原屬松江縣的柘林鎮劃入。1950年阮巷鄉劃歸松江縣,松江縣 缺地區劃入。
松江位於上海市西南部。唐天寶十載(751年)設華亭縣,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此設華亭府,次年改名松江府。元至清松江府屬縣陸續析置上海、青浦、婁縣、金山、奉賢、南匯6縣及川沙撫民廳。民國元年(1912年)廢松江府存縣,同年婁縣並入華亭縣,民國3年因與甘肅省華亭縣同名,改名松江縣。民國期間,曾在此設江蘇省行政督察公署。1949年5月置松江專區,屬蘇南行署,1950年劃入奉賢縣阮巷鄉,劃出 缺歸奉賢縣。1954年劃入青浦縣杜寅、佘山、辰山、陳坊4鄉及葑澳、方夏、沈巷、浦聯等鄉的6個村,劃出天心鄉及新石鄉的3個村歸青浦縣。1958年撤銷松江專區,縣屬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1966年劃入金山縣泖港公社,劃出楓涇、亭林2鎮及楓圍、亭新、朱行、漕涇、山陽5個公社和張澤公社部分歸金山縣。
青浦位於上海市西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出華亭縣的修竹、華亭2鄉和上海縣的新江、北亭、海隅3鄉建青浦縣,駐地青龍鎮(今舊青浦),因附近青龍江、浦家江得名,屬松江府。嘉靖三十二年撤銷青浦縣,萬曆元年(1573年)復置,移駐地唐行鎮(今青浦)。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出縣東北境的新江、北亭2鄉置福泉縣,乾隆八年(1743年)撤銷福泉縣,轄地復入青浦縣。宣統二年(1910年)原屬元和(今蘇州市)、吳江2縣的插花地章練塘,歸並青浦縣。民國元年(1912年)直屬江蘇省。1949年隸蘇南行政公署松江專區,同年黃渡鄉劃歸嘉定縣,崑山縣井亭鎮、嘉定縣西勝鄉劃入縣境。1954年,杜寅、辰山、佘山、陳坊等鄉劃歸松江縣,劃入松江縣天心鄉。1956年,崑山縣葉盪鄉劃入青浦縣,淀西、石米、港北、沙田4鄉劃歸崑山縣,次年仍回縣境。1958年改隸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
南匯大約2千多年前,由「揚子江水出海後受海潮頂托,折旋而南,與錢塘江水在此交匯」而成陸,故稱「南匯嘴」,曾稱「海曲」、「南沙」。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明政府為御倭寇,在南匯嘴(今惠南鎮)築城設守御所。南匯成陸於唐代前後,1726年建縣,建縣時因縣治設在原守御所南匯嘴,故縣名「南匯」。
崇明位於上海市北部長江口崇明島上。五代楊吳於顧俊沙設崇明鎮、崇明之稱始此。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置天賜鹽場於姚劉沙,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置崇明州、隸屬揚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為崇明縣,隸屬蘇州府,後隸屬蘇州府太倉州,民國期間隸屬江蘇省,1958年11月改屬上海市。現縣境東有佘山島,南鄰江蘇省和寶山區、浦東新區,西、北與江蘇省海門、啟東接界。
「崇明島」的來歷,源於一個傳說。東晉末年,孫恩農民起義失敗後,起義軍的幾排竹筏飄浮到了靠近東海的長江口,在江邊的泥沙中擱淺。這些竹筏攔住了滾滾長江帶來的泥沙,逐漸形成了一個沙嘴。這片沙嘴尚沒完全露出江面,隨著江水海潮的漲落,時隱時現,給人一種神秘之感。人們說它既像怪物、又似神仙,既「鬼鬼祟祟」、又「明明顯顯」,於是便給它起了名字叫「祟明」。
後來這片沙嘴泥沙越積越多,變得又高又大,完全露出了水面,形成一個小島,再也不受潮漲潮落的影響了。人們見其氣勢壯觀,已不再將其視為怪異,並產生了一種崇敬之情。於是人們便把「祟明」改稱為「崇明」了。
I. 誰知道上海市名字的由來
黃浦的地名得名於「黃浦江」:黃浦江,南宋名「黃浦」,清代始稱「黃浦江」,源自今上海市西部澱山湖,流經十一區,至北部吳淞口注入長江,為上海最大的河流,被譽為上海的「母親河」。1945年建區時,以境東河名命名為「黃浦區」。 盧灣的地名得名於「盧家灣」:舊時肇家浜自西向東,折向北流,轉彎處浜畔有羅姓居住,故名「羅家灣」(約今魯班路、斜徐路、泰康路、建國中路一帶),後諧稱「盧家灣」。1945年建區時,以境內地名「盧家灣」命名。1950年改稱「盧灣區」。 「靜安」靜安相傳靜安寺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從松江(今蘇州河)北岸遷來今址(今常德路、南京西路、華山路、愚園路間),香火甚旺,為江南名剎。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寺名命名為「靜安區」。 長寧的地名得名於「長寧路」: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公共租界在曹家渡至北新涇間越界築路,以英國駐滬總領事之名命名為「白利南路」。1943年以四川省縣名改稱「長寧路」。1945年置區時,取境內路名命名為「長寧區」。徐家匯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明末文淵閣大學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曾於此建立農庄別業,從事農業實驗和著書立說,逝世後歸葬於此。其部分後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厙」,後漸成集鎮。因地當肇嘉浜和李樅涇兩水會合處,故稱「徐家匯」,區名由此而得普陀的地名得名於「普陀路」:20世紀初公共租界在今昌化路至陝西北路間築路,以浙江省佛教勝地「普陀山」之名命名為「普陀路」(1949年後向西延伸至西康路)。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路名命名為「普陀區」 虹口的地名得名於「虹口港」:虹口港原名「洪口港」,在今虹口區南部,分「北洪」、「中洪」、「南洪」三段,北接俞涇浦,東納沙涇港,南入黃浦江。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港名命名為「虹口區」。 閘北一詞,源於蘇州河(吳淞江)上的兩座水閘。清代康熙十四年(1875年)今福建路橋附近的吳淞江上建了一座水閘,就是後來所稱的老閘。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老閘西面三里外的金家灣(今新閘路橋附近)又建一水閘,稱為新閘。嘉慶年間,因吳淞江上船來船往,貿易興旺,在老閘和新閘周圍形成了兩個市集,新閘市集為吳淞江下游航運的主要舶船地,集上有船作、鐵鋪和商肆,市面較盛,而市集附近的吳淞江北岸區域大多仍是田野。上海開埠以後,新閘、老閘北面也開始發展,閘北之名開始出現。1927年置區時,稱「閘北區」。 楊浦「楊樹浦港」原名「楊樹浦」,在今楊浦區西南部,北接走馬塘,南入黃浦江。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港名命名為「楊樹浦區」。1949年改稱「楊浦區」。楊浦」的地名得名於「楊樹浦港」 浦東新區地處上海市東大門、黃浦江以東,「浦東」之名即由此而來。浦東新區最早的歷史沿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的梁大同元年(535),那時設有崑山縣,隸屬於信義郡;古代的川沙是戌卒屯墾的海疆,唐天寶十年(751)屬華亭縣;到了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歸屬於上海縣;清雍正三年(1725)後分隸南匯和上海兩縣;嘉慶十五年(1810)開始由上海、南匯兩縣劃出,設川沙撫民廳。1992年10月11日,國務院(國函[1992]145號)批復: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撤銷川沙縣,浦東新區的行政區域包括原川沙縣,上海縣的三林鄉,黃浦區、南市區、楊浦區的浦東部分。1993年1月浦東新區成立。1993年3月,楊浦區歇浦路街道、南市區浦東地區的周家渡、塘橋、南碼頭、上鋼新村4個街道及楊思鎮、原上海縣的三林鄉及黃浦區的浦東部分正式劃歸浦東新區。 寶山,因山得名,明永樂十年(1412年),境內海濱,曾用人工堆築成一座土山,用作航海標志,為出入長江口的船隻導航,永樂皇帝定山名為寶山。 閔行的地名得名於「閔行鎮」:閔行鎮原名敏行市,在今閔行區南部,明弘治時形成集市(一說嘉靖時有山東人閔其來滬游學,卒後葬此,故名)。1930年置鎮,1960年置區時,取境內鎮名命名為「閔行區」。「閔行」地名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刻印的《上海志》,距今約500年。該志卷二《山川志·鎮市》中稱:「敏行市在十六保」。 南市位於市區東南部,東、南瀕黃浦江。轄境主要為原上海縣老城區,鴉片戰爭以後,縣城的城河浜(相當今人民路)以北先後被占為租界。原上海縣城區和小東門、十六鋪一帶的老市,因與北面租界商業區「北市「相對,所以稱為南市。 嘉定位於上海市西北部。原名嘉定縣,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1218年)置,以年號得名,1992年撤縣設區。境域東鄰寶山區,東南接普陀區,南濱吳淞江與閔行區、青浦縣相望,西、北兩面與江蘇省接壤。 奉賢位於上海市南部,南瀕杭州灣。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華亭縣東南部置,雍正四年正式建縣。因河流奉賢涇得名,一說相傳孔子高徒吳國人言偃(子游)曾來此,故取奉先賢之意為名。縣駐地初設在南橋,雍正九年遷青村堡(今奉城),民國元年(1912年)復遷南橋。民國廢松江府直屬江蘇省,日偽時期隸上海特別市,曾改為區。1949年5月後,隸蘇南行署松江專區,1952年屬江蘇省松江專區,1958年撤銷松江專區屬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民國22年將金匯橋和蕭塘以北東西長約10餘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的南匯縣插花地帶劃入,民國31年原屬松江縣的柘林鎮劃入。1950年阮巷鄉劃歸松江縣,松江縣缺地區劃入。 松江位於上海市西南部。唐天寶十載(751年)設華亭縣,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此設華亭府,次年改名松江府。元至清松江府屬縣陸續析置上海、青浦、婁縣、金山、奉賢、南匯6縣及川沙撫民廳。民國元年(1912年)廢松江府存縣,同年婁縣並入華亭縣,民國3年因與甘肅省華亭縣同名,改名松江縣。民國期間,曾在此設江蘇省行政督察公署。1949年5月置松江專區,屬蘇南行署,1950年劃入奉賢縣阮巷鄉,劃出缺歸奉賢縣。1954年劃入青浦縣杜寅、佘山、辰山、陳坊4鄉及葑澳、方夏、沈巷、浦聯等鄉的6個村,劃出天心鄉及新石鄉的3個村歸青浦縣。1958年撤銷松江專區,縣屬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1966年劃入金山縣泖港公社,劃出楓涇、亭林2鎮及楓圍、亭新、朱行、漕涇、山陽5個公社和張澤公社部分歸金山縣。 青浦位於上海市西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出華亭縣的修竹、華亭2鄉和上海縣的新江、北亭、海隅3鄉建青浦縣,駐地青龍鎮(今舊青浦),因附近青龍江、浦家江得名,屬松江府。嘉靖三十二年撤銷青浦縣,萬曆元年(1573年)復置,移駐地唐行鎮(今青浦)。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出縣東北境的新江、北亭2鄉置福泉縣,乾隆八年(1743年)撤銷福泉縣,轄地復入青浦縣。宣統二年(1910年)原屬元和(今蘇州市)、吳江2縣的插花地章練塘,歸並青浦縣。民國元年(1912年)直屬江蘇省。1949年隸蘇南行政公署松江專區,同年黃渡鄉劃歸嘉定縣,崑山縣井亭鎮、嘉定縣西勝鄉劃入縣境。1954年,杜寅、辰山、佘山、陳坊等鄉劃歸松江縣,劃入松江縣天心鄉。1956年,崑山縣葉盪鄉劃入青浦縣,淀西、石米、港北、沙田4鄉劃歸崑山縣,次年仍回縣境。1958年改隸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 南匯大約2千多年前,由「揚子江水出海後受海潮頂托,折旋而南,與錢塘江水在此交匯」而成陸,故稱「南匯嘴」,曾稱「海曲」、「南沙」。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明政府為御倭寇,在南匯嘴(今惠南鎮)築城設守御所。南匯成陸於唐代前後,1726年建縣,建縣時因縣治設在原守御所南匯嘴,故縣名「南匯」。 崇明位於上海市北部長江口崇明島上。五代楊吳於顧俊沙設崇明鎮、崇明之稱始此。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置天賜鹽場於姚劉沙,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置崇明州、隸屬揚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為崇明縣,隸屬蘇州府,後隸屬蘇州府太倉州,民國期間隸屬江蘇省,1958年11月改屬上海市。現縣境東有佘山島,南鄰江蘇省和寶山區、浦東新區,西、北與江蘇省海門、啟東接界。 「崇明島」的來歷,源於一個傳說。東晉末年,孫恩農民起義失敗後,起義軍的幾排竹筏飄浮到了靠近東海的長江口,在江邊的泥沙中擱淺。這些竹筏攔住了滾滾長江帶來的泥沙,逐漸形成了一個沙嘴。這片沙嘴尚沒完全露出江面,隨著江水海潮的漲落,時隱時現,給人一種神秘之感。人們說它既像怪物、又似神仙,既「鬼鬼祟祟」、又「明明顯顯」,於是便給它起了名字叫「祟明」。後來這片沙嘴泥沙越積越多,變得又高又大,完全露出了水面,形成一個小島,再也不受潮漲潮落的影響了。人們見其氣勢壯觀,已不再將其視為怪異,並產生了一種崇敬之情。於是人們便把「祟明」改稱為「崇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