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德州名字的由來

德州名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4-03 03:04:56

㈠ 德州康博路名的由來,為什麼還有一個康博大酒店是人名嗎

德州市開發區康博路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在康博路和東風路交叉口有一家羽絨服企業,是江蘇康博集團在山東的分公司,生產康博、波司登、雪中飛等羽絨服。這個企業是德州開發區比較早的大企業,為德州做出了不少的貢獻,因此德州市把這條路命名為康博路。至於康博大酒店,這也是康博集團投資建設的

㈡ 德州有哪些古老的地名

德州市是山東省的北大門,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德州因德水而得名德州,德水即古黃河,當時黃河曾流經德州夏津縣、平原縣,德城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滅了包括德州地區在內的齊國,統一了六國,命名德州為鬲國。為了加強對六國的統治,秦始皇曾五次到各地巡視,歌頌自己的統一功業,宣揚自己的威德。公元前21O年(秦始皇三十七年),最後一次出巡迴咸陽途中,他從平原津(現在德州市平原縣的張公渡)渡過黃河,秦始皇在此生了重病。七月,在今河北省廣宗縣逝去。秦始皇與德州結下了不解之緣。

閑話少敘,再說德州鄉鎮名稱。德州所轄8縣,2市,1區,人口密度在山東排在後位。鄉鎮村落很多建於明朝,外來移民大約40%左右。多數移民來自膠東、山西洪洞、北京、河北等地,雖然來自全國各地,但並不能說明他們的先祖就不是德州人,詳細的德州人口組成另有詳解,在此不再累訴。
德州老城區的街道名字很有趣,功能性很明確,可以望文生義,一眼就可知道哪條街道是干什麼的。馬市街,柴市街,太平街都在比較集中的商業圈內;而米市街和小鍋市卻在北行兩公里以外的位置,距離以上幾條商業主要街道很遠,這種現象有些叫人難以費解;二郎廟角和旋風角以及壯觀雄偉的宮殿型建築大佛寺則出現在城區的東邊

按照中國的傳統習慣,這些老街道名字肯定是很久以前自然形成的,而且多以其商業特徵來命名的居多,馬市街顧名思義就是早年的騾馬市,實際情況也證實了這一點,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馬市街中段的一家專門的車馬馭具用品店還開著張呢!店中所有商品都和騾馬大車相關,馬鞭子,馬鞍子,牲口韁繩,以皮具居多,其專業性無可置疑,是專門為馬市街的行業特徵而設。

柴市街顯然是過去買賣柴火的地方,始於何時卻無從考證,雖然,從我記事開始就沒看見一個賣柴的,沒有人賣柴也不奇怪,那時人們已經燒煤做飯取暖,德州是最早通鐵路的地方,山西的煤炭很早就成為這里的主要消耗能源,遺留下來的「柴市街」稱呼反倒能說明它形成的歷史久遠,也感覺更有些特點。

馬市和柴市相距很近,中間僅相隔一條太平街,可是為什麼米市和小鍋市跑那麼遠?有些不合情理,德州城區歷史據記載是很悠久的,文化、交通、商業都比較發達,漢代時光那個鼓噪皇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雖然出身在河北,但他卻在德州苦讀《春秋》一十三載,應該是很說明其時德州的文化環境相當優異;曾經是京杭大運河四個繁榮的漕運商業碼頭之一,而且還是明代33個商業城市之一,按照慣例,城市街道的名字應出現於其鼎盛時期,也就是最繁華、最具規模的時期,從小鍋市北面殘存的數尊屹立道路兩邊的古代石人石獸來看,那很像是德州北邊的入城處,那一帶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還可見舊城牆遺跡,而馬市街、柴市街一帶則屬於城南(因為往南幾百米的老地名就叫做南關),大佛寺、二郎廟角一帶則屬於城東,鹽店口、石家園一帶則屬於城西。照此從地名的地理分布來推理,古代德州城區南北向起碼在兩公里以上,東西方向亦應在兩公里,因為城東方向的大佛寺到城西的鹽店口和石家園距離就不只這么遠,如果再算到西面的運河碼頭,城區面積就更大了。

也可以說,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最初見到的德州城區布局已經不是繁華鼎盛時期的原狀,而僅僅是舊時煙華殘存的一小部分。

同時,這些擁有舊名的街道並不緊密相連,老商業街道的分布中間出現了若干空白。古人們顯然不可能把一個城市的商業化分為數個中心,而且讓中間出現如此割裂現象,現有地名大部分很明顯是近代重新命名的,有些還帶有新中國以後的時代特色。那麼,那些空白的老街名字為何消失了?按理說,它們應該是「布市街」、「肉市街」、「魚市街」、「首飾街」、「古玩街」、「瓷器街」等等,它們那裡去了呢?我生活在本地數十年,竟然沒發現過舊時的官衙門究竟曾經設在何處(雖然有條老街的名字叫市府節,現代感還是太強烈)!這顯然不合情理。誰也知道,世界上能飛的東西很多,唯獨街道地名應該是飛不了的!只要是還有當事人在,就不會把街道名字丟了,那剩下的理由就只有一個,被毀滅了!在起兵荒馬亂的年代裡被毀滅了!

結合史書上的記載,德州這個地方在古代的歷代都不幸的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唐代的安史之亂,明代朱棣的南征向侄子奪權之役,明清統治政權數次殘酷鎮壓農民起義運動,大軍都曾如洪水般從這里席捲而過,曾幾何時,這一代曾經變成幾無人煙之地,不知可憐的州城遭遇過何種戰火的洗劫,明清時期幾次大規模的人口大遷徙,以及這幾代人都知道的「山西洪洞大槐樹」的故事,或許能解釋某些疑問。

(按說,一個或幾個商業街道在戰火硝煙中消失後,人們會習慣的把它們再恢復起來,建築物可能不會恢復的和原先一模一樣,但地名卻可以仍沿用舊名字,這也是符合人們懷舊習慣的。除非這些街道消失的時間太長,或在很長時間里沒有人在這里進行重建,也可能是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漫長時間,老地名被人們淡忘?這在過去歷史上軍閥混戰,硝煙彌漫的年代裡是極有可能的。亦有可能在重建的時候,城市街道的布局被不明就裡的後人隨意的改變了。)

那些象徵著和平年代的商業街道名稱,大概是在這些一劫又一劫的災難當中隨著街道的主人一起煙消雲散了,原住民可能倖存下來的不多,否則,那些街道的老名稱就不會不重放異彩,要知道中國人有強烈濃郁的懷舊情感。也許,現在我們這些所謂當地人的原籍根本不在這里。現在漫步在市區大街上,可見今日之繁華雖日新月異,但顯得過於嶄新,古代的風韻已經幾近絕跡,少了一些給人回味的機會,只有在史志上還能尋找到些許零碎記載,現實當中也就剩下這幾條老地名尚可供人們回味

㈢ 德州蓋氏的由來

德州蓋氏,原籍為山西,至於哪一代先祖、什麼時候遷到陵縣,已經無法稽考。到了元朝滅掉南宋,定鼎中原後,有一位叫蓋幾的先祖,村居守朴,被記載到家乘中,於是就奉為蓋氏的始祖。
德州蓋氏的二世祖蓋興,字敦詩,明朝初年從軍,駐扎在德州城內東北隅,於是將家也搬到這里。到了三世祖蓋汪這一代,因為從軍有功,官拜德州左衛,加贈懷遠將軍,世襲指揮使,敕授昭信校尉,並且大明皇帝欽賜功布,藏於家中。從此開始,官爵由長子世襲,次務農業。
四世祖蓋勝襲職。到了五世,兄弟四人,老大蓋德,襲職如舊,老二蓋志、老三蓋恕都在家務農,唯獨老四蓋征,看破紅塵,出家修行。

蓋氏到七世時,有兄弟三人聯芳崛起,崢嶸肇顯門第。老大蓋敬哉為貢生(京師的國子監學生),老二蓋鈿(字華金)為嘉靖朝壬子舉人,老三蓋青有為戊午武舉人。三兄弟終身共同生活,未曾分家,人稱一門孝友。他們待人接物,不論對方地位多麼低,都是彬彬有禮。蓋鈿曾四上公車墨義(對經文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常為主考官贊賞,但他的策論多有憂時憤世的語言,因此未被錄取,而終身沒有功名,當時的士君子深為可惜。
八世有名氣的兄弟二人,一個是官拜鞏昌府同知的蓋梁(字虹江),一個就是他的哥哥蓋浩(字靜瀾)。蓋梁自不必說,堪稱一代循吏,造福於百姓。他的哥哥蓋浩,胸懷坦盪,與人無忤,善於談笑,少年時曾補州學增廣生,雖然屢次應考不中,卻力學不輟,到了晚年,築室於德州城東北三里庄,且耕且讀,怡然自得,大有陶潛之風。

九世祖蓋廷材,字秋岩,窮居樂道,德重鄉評,為天啟朝壬戌年貢生,授東阿縣訓導,致仕歸,仍以恬淡自甘,杜門不出,每天惟有教兒子讀書,有萬石家風。蓋廷材少年時,堂兄弟十餘人,都孜孜不倦地攻習儒家經典,其中,專門由府、州、縣按時發給銀子補助生活的廩膳生員就有八人之多。萬曆三十二年冬天,他們到濟南參加歲試,兄弟八人同作保師唱名。當時,他們雁行而立,主考官問他們:「你們是一個祖先嗎?」廷楨回答說:「我們都是堂兄弟。」主考官很高興,表揚了他們。
德州蓋氏的官職世襲,雖然隨著大明朝的滅亡而終結,但這個家族卻依舊忠厚傳家,耕讀繼世,並且代代有人才輩出。

㈣ 山東省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由來:最早的山東之名來自金朝所設置的山東東路,山東西路。金戶部侍郎行於山東得名「山東行省」,明朝始置山東行省,後改為山東山東布政使司。

相關歷史:明始置山東行省,轄濟南府,青州府,兗州府,東昌府,登州府,萊州府,遼東都司。清朝將遼東半島劃入盛京,由盛京將軍統轄 。山東青島,威海先後造列強侵佔。

1949年8月山東解放,同年劃出菏澤、聊城新建平原省,後平原省被撤,上述地區劃入山東。

1953年陸續將范縣劃入河南,館陶縣劃入河北。將東明縣,寧津縣、慶雲縣劃入山東。

(4)德州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其他省份:

1、福建省名的由來:

福州府(今福州市)和建州府(今建甌市)各取首字而來。開元十三年(725年),閩州都督府改稱福州都督府,為福州名稱出現之始。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為加強邊防武裝力量,設立軍事長官經略使。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為福建經略軍使,與福州都督府並存。這是福建名稱出現之始。

2、廣東省名的由來:

廣東省(粵) 宋置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由此出現廣東一名。元設廣東道。明設廣東省。轄區漢初為 南粵之地,故簡稱「粵」。

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以舊廣州轄地置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為廣得名的開始;元設海北廣東道;明置廣東省,後改廣東布政使司;清改廣東省,省名至今未變。

㈤ 山東省地名的來歷是什麼

山東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關中的秦人,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的地區為山東,有時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國領土。至唐代和北宋時代,太行山以東的黃河流域廣大地區被稱作山東,到了唐代末年,有人用山東專指齊魯之地。到了金代,設置了山東東、西二路,山東才真正成為政區名稱。明代初期設置山東行省,後改稱山東承宣布政司。清朝初年,設置山東省,「山東」正式成為本省的專稱。

濟南,因位於古濟水之南而得名。西漢置濟南郡,其首府設在東平陵城(今章丘西北),濟南之名始現。西晉永嘉末年,濟南國的首府又由東平陵城遷至歷城,濟南開始建城設治。此後,今濟南市區成為歷代州、府、路、省的行政中心,發展成為海岱地區的大都會。1994年2月,確定為副省級城市。

青島,因樹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原為一漁村名。1891年,清政府議決在膠澳(青島)設防,是為青島建制開始。1897年11月,德國佔領青島。並開始城市總體規劃,使城市形態初具雛型。1899年德皇將膠澳租借地的新區(即現在市南區及市北區一部分)命名為青島。1994年2月,確定為副省級城市。

淄博,因臨淄與博山而得名。1945年8月成立淄博特區,設專員公署,隸屬魯中行政區,此為淄博成為政區名稱之始。以後區劃和名稱幾經變更,至1961年1月淄博市與惠民分設,市級機關由博山區遷到張店區。

棗庄,因多棗樹而得名。早在唐宋時期已形成村落。1918年建鎮,1948年於棗庄鎮設棗庄辦事處(縣級)與嶧縣俱屬魯南行政區第五區,1958年9月嶧縣機關遷至棗庄鎮。1960年撤消嶧縣建立縣級棗庄市。1961年9月改為地級市。

東營,因唐太宗東征時,曾在此安營紮寨,設東營、西營而得名。明洪武年間建村。1961年4月,華北石油勘探處在東營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獲日產8.1噸工業油流。由是東營村一帶逐步形成了由會戰指揮部和部分二級單位機關及後勤單位組成的礦區城鎮,人們稱之為「基地」。1965年3月,惠民地委決定成立縣級工作機構——**惠民地區東營工作委員會和東營辦事處。1983年成立地級市。

濰坊,因濰縣與坊子區而得名。1948年濰縣城區與坊子礦區於今市區置濰坊特別市,取各首字命名。濰坊之名首見。1949年改為濰坊市,1950年濰坊市撤銷,1951年重建縣級濰坊市。1983年改為地級市。

煙台,因明奇山所烽火台而得名。原為漁村。明洪武年間,為防海寇侵優,在芝罘設狼煙墩台,又稱「狼煙台」,煙台由此得名。清初,已形成一定規模的居民區。1861年5月,清政府批准煙台為通商口岸,並籌建東海關。1862年2月,登萊青兵備道由萊州移駐煙台,道台崇芳兼任東海關監督。煙台建置開始。1983年,成立地級市。

威海,取「威震東海」之意。明洪武年間,為防倭寇侵擾,設威海衛,取「威震海疆」之意。永樂年間修築威海衛城,是為城建之始,威海衛逐步從有防無城而演變為海防重鎮。1898英人租借,1951年對外關閉。1987年升為地級市。

濟寧,因居其中而獲濟水之寧而得名。古濟州,治於巨野。1150年巨野水災,遂移濟州於任城(今濟寧)。元升濟州為府治,由於地勢較高不受泛濫之害居其中而獲濟水之寧,故名「濟寧府」。濟寧之名首見。1983年改為地級市。

泰安,取「國泰民安」之意。古為岱嶽鎮。北宋年間,太祖下詔,遷乾封縣縣址和封禪中心於岱嶽鎮。金置泰安軍,取「泰山安四海皆安」,即「國泰民安」之意。泰安之名首見。1928年濟南淪陷,曾作為省會。1985年改為地級市。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宋置日照鎮,屬莒縣,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日照之名始見。金升日照鎮為縣,仍名日照。1985年升為地級市。

萊蕪,因萊族與牟族雜居而得名(尚待考證)。漢初置萊蕪縣於原山以北,縣治在今淄博市淄川區高庄。此後或撤或置,或析或合,至金代,縣治遷至今萊城。此後,境城基本穩定。1992年升為地級市。

臨沂,因境內沂河而得名。隋設臨沂縣,始稱臨沂,因境內沂河而得名。清升為沂州府,設立蘭山縣,民國年間,沂州府撤銷,蘭山縣改為臨沂縣。1994年改為地級市。

德州,因德水(黃河)得名。秦改黃河為德水。漢在今陵縣設安德縣,隋唐改稱德州。明移德州於今地,設德州衛。民國改為德縣。1946年析德縣城關區置縣級德州市,1994年改為地級市。

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春秋戰國曾稱聊城邑(今城區西北)。秦置聊城縣。北魏於縣東築城置平原鎮(今城)。隋廢鎮,移平原郡與聊城縣於此。1952年由平原省劃入山東省,1997年改為地級市。

濱州,因瀕臨渤海而得名。隋唐五代建縣制,五代後周改渤海縣為濱州。以東瀕渤海得名,濱州之名首見。民國改為濱縣。1982年析出北鎮與博興一部分置縣級濱州市,因古濱州得名。2000年改為地級市。

菏澤,因天然古澤得名。為濟水所匯,菏水所出,是溝通古濟、泗兩大水系的天然湖泊,今湮。清曹州升州為府,設附郭縣,賜名菏澤。菏澤之名始見。1952年由平原省劃入山東省,2000年改為地級市。

㈥ 德州撲克是起源於山東德州嗎

不是,德州撲克,20世紀初開始於德克薩斯洛布斯鎮
德克薩斯撲克全稱Texas Hold』em poker,中文簡稱德州撲克。它是一種玩家對玩家的公共牌類游戲。一張檯面至少2人,最多22人,一般是由2-10人參加。
德州撲克一共有52張牌,沒有王牌。每個玩家分兩張牌作為「底牌」,五張由荷官陸續朝上發出的公共牌。開始的時候,每個玩家會有兩張面朝下的底牌。經過所有押注圈後,若仍不能分出勝負,游戲會進入「攤牌」階段,也就是讓所剩的玩家亮出各自的底牌以較高下,持大牌者獲勝。

㈦ 德克薩斯共和國的德克薩斯名字的由來

歐洲人到來之前,在廣大的德克薩斯地區生活著不同部落的印第安人,其中東部地區的卡多斯人最為先進。「Texas」一詞在當地印第安語中意為「朋友」或「同胞」之意。
1519年,西班牙探險家賓達率領船隊從牙買加出發,本打算去中國,結果進入了墨西哥,誤打誤撞駛入格蘭德河來到了德克薩斯的岸邊。此後又有其他西班牙探險隊來到這里,希望能發現黃金。他們在當地遇到了卡多斯人,當地人把他們當成朋友,稱他們「Tayshas」,這個詞西班牙語拼成「Tejas」,後來變成英語就成了「Texas」,這就是德克薩斯州名字的來源。
不過,印第安人的友好換來的是殖民者的槍炮和天花,戰爭和疾病讓當地人口大減,瀕臨毀滅。最終西班牙人像征服墨西哥一樣,征服了德克薩斯。

㈧ 山東各市名稱的由來,具體點

一、山東省省名由來 山東,作為一個地理概念,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秦據關中,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的地區為山東,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國領土。金代設置山東東、西兩路,"山東"第一次成為政區名稱。明初置山東行省,後改稱山東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山東布政司。清初設置山東省,自此,"山東"正式成為本省的專名

二、濟南市市名由來 濟南因地處古四瀆之一的"濟水"(古道今為黃河所據)之南而得名。公元前16年設立濟南國。1929年7月析歷城縣城和城外商埠及四郊設濟南市。

市中區 轄區原為古歷城屬地,1955年9月起稱濟南市市中區。因地處濟南市市區中南部而得名。

天橋區 1955年9月8日定名為天橋區,因轄區內建有橫跨膠濟、津浦鐵路的天橋而得名。

歷下區 春秋戰國屬齊國,因在歷山之下而得名。1955年9月改稱歷下區。

槐蔭區 因其轄區內以槐樹命名的街巷較多,1955年改稱為槐蔭區。

歷城區 西漢景帝四年(前153年)設歷城縣,因處歷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年撤縣建歷城區。

長清區 秦置盧縣,東晉改為太原縣,隋始名長清縣,因境內有齊長城和清水而得名。2001年6月26日撤縣設長清區。

章丘市 公元556年,高唐縣遷至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596年,改稱為章丘縣。1992年,撤縣設章丘市。

平陰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榆山縣,大業二年(606年)改稱平陰縣。因境內地處古東原地平,又位於濟水之陰而得名。

濟陽縣 金太宗天會七年(1129年)置縣,因其地處濟水之北,故名為濟陽縣。

商河縣 因有河水流經,故名河縣,1086年改為商河縣

三、青島市市名由來 以古代漁村青島得名。青島地區昔稱膠澳。1929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接管膠澳商埠,同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

市南區 1949年6月2日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政府成立,12月改為市南區公所,1951年改為市南區人民政府。因位於青島市市區的南端,故名市南區。

市北區 清屬即墨縣仁化鄉,為青島市轄區之一。境域變化多次,因地處青島市老城區北部而得名。

四方區 四方區建於1951年,沿用原四方村之名。

李滄區 1994年,青島市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後設立。由原滄口區的8個街道辦事處、1個鄉和原嶗山區的李村鎮(嶗山區政府所在地)合並後設置。

黃島區 1979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將黃島劃歸青島市,為黃島區。因地處黃島而得名。

嶗山區 1988年改設嶗山區,因境內嶗山而得名。

城陽區 1994年5月設城陽區,因處在古代不其城南,即城之陽而得名。

膠州市 1987年撤縣設立膠州市,因境內有膠水而得名。

即墨市 秦代,即墨始定為縣。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濱(今平度市朱毛村)而得名。公元596年移至今址。1989年9月設立即墨市、

平度市 據《重修平度縣志?敘》載,"平度"漢舊縣名也。《通志》引《說苑》閭邱先生對齊宣王,顧選良吏,"平"法"度"臣得壽矣之言,謂義蓋取此。明始稱平度州,1914年改平度縣,1989年10月撤縣設市。

膠南市 膠南歷史上多分屬膠州、諸城,1946年成立膠南縣,因地處膠縣南部而得名。

萊西市 1941年,萊陽縣先後析出萊東、萊西和萊西南縣。1950年,萊西南與萊西縣合並為萊西縣。1958年,萊西、萊陽兩縣合並為萊陽縣。1962年兩縣分立。1991年撤萊西縣設萊西市。

四、淄博市市名由來 因原境內轄淄川、博山兩縣而得名。1945年建立淄博特區專員公署,1955年3月9日設立淄博市。

張店區 張店城區,古稱黃桑店。因地處交通要沖,過往商旅多在此棲身。宋代,黃桑店中有一張氏店門庭大,客房多,生意興隆,遐邇聞名。後來黃桑店之名漸被張家店取代。至元代,稱之為張店。1955年4月,正式成立張店區。

臨淄區 臨淄原名營丘,公元前859年,齊獻公更名為臨淄。1970年改稱臨淄區。

淄川區 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稱淄川區。

博山區 其一,博山全境盡山,幾無平坦之地,博山之名具有多山之意。其二,因境東南有"博山",故以山名為縣名。1955年3月改為博山區。

周村區 戰國前,因此地位於丘陵、平原的交接處,故名為晝,曾因人少聚居而名為晝,後因字音轉變和臨水居稱晝屯,北宋年間演變為周村。1955年4月設周村區。

桓台縣 南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置新城縣。1914年易名耏水縣,旋改桓台縣。因境內有齊桓公戲馬台而名。

高青縣 1948年,由原高苑縣和青城縣合並而成,取兩縣首字而得名。

沂源縣 1944年5月建沂源縣,因境內沂河發源地而得名。

六、東營市市名由來 原為村名,1964年華北石油勘探會戰總指揮部設在該村。翌年,惠民地區東營辦事處在此成立,1982年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市,即以"東營"為名。

東營區 1984年,市轄東營區、牛庄區建立。1987年兩區合並為東營區。因系東營市政府駐地,故名。

河口區 1982年11月設立河口區。因黃河自1855年起先後7次改道在境內入渤海,建區時境域仍有黃河入海口而得名。

墾利縣 此地原有墾區和利津窪兩個名稱,取其首字而得名。1941年9月,墾區抗日民主政權建立為建置之始。1943年4月,墾區正式稱墾利縣。

利津縣 在周秦時代屬齊國。隋代建永利鎮,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升永利鎮為利津縣。因邑內有東津碼頭,取永利、東津之字得名利津。

廣饒縣 西漢初置廣饒縣,隋移置千乘縣,金改樂安縣。1914年,全國改定重復縣名,樂安縣復稱廣饒縣。廣饒縣名之由來,概取"海濱廣斥,饒於魚鹽"之吉祥義。

七、煙台市市名由來 煙台之名源於"兵事"。1398年,為防禦倭寇,加強海防,在沿海設置了烽火台,遇警晝則生煙,夜則舉火,接遞通報,以資戒備,後將這種火台稱為煙台。煙台市因市區內煙台山而得名。1983年11月,由煙台地區改建為地級煙台市。

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 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84年10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興建的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1985年3月20日動工興建。1992年5月4日升格為副地級。

芝罘區 因境內有芝罘島而得名。秦始皇三次東巡此島,始有"之罘"之稱,後改為"芝罘"。1983年11月改為芝罘區。

福山區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偽齊帝劉豫登此山,稱兩水鎮一帶為"福地",因名此山為福山,金天會九年(1131年)置縣,故名。

萊山區 相傳800多年前,在今萊山大地上,一夜間來了一座小山(今煙台萊山機場內馬鞍山),當時取名"來山",後因山上草木叢生,遂演變為萊山,由此得名建鎮建區。

牟平區 牟平因處牟山之陽平川地而得名。唐麟德二年(665年)置牟平縣,1994年12月撤縣設區。

龍口市 1986年撤銷黃縣,設立龍口市。因原黃縣有龍口鎮而得名。

萊陽市 因地處萊山(今旌旗山)之陽,故稱萊陽。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改昌陽為萊陽。1987年4月改名萊陽市。

八、濰坊市市名由來 1948年4月27日,濰縣解放,以濰城、坊子為基礎建濰坊特別市,取濰城、坊子首字命名。1949年6月改稱濰坊市。

濰城區 濰城區以舊濰縣城得名。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濰州,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77年)改濰州為濰縣,1949年6月為濰坊市,1984年,濰坊市組建為地級省轄市後,設立濰城區。

坊子區 因濰坊市1984年在坊子設立縣級區而得名。

寒亭區 夏代,寒浞在此建國,史稱古寒國。漢王莽後改古國為亭,始稱寒亭,寒亭因此而得名。1983年建寒亭區。

奎文區 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原濰城區以境內白浪河為界劃分為兩個區,白浪河以東因建有"奎文閣",故名奎文區。

青州市 青州之名起源較早,是古九州之一。據《周禮》記載:"正東曰青州"。按古代五行學說,東方屬木,其色為青,青州在中華大地的東方故名。

諸城市 原名東武,西漢初年置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諸城,取漢故諸縣城為名。1987年7月撤縣建市。

壽光市 壽光因閭邱長老向齊宣王乞壽的故事而得名。西漢(前148年)置縣,1993年設立壽光市。

安丘市 因安丘侯國而得名。安丘春秋時因其地山丘起伏,河谷縱橫,在山水環抱之中,故稱渠丘。西漢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七月癸酉,封將軍張說為"安丘懿侯",食邑古渠丘地三千戶,國名"安丘"。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置安丘縣。1994年撤縣設市。

高密市 因境內有密水,"其源言之謂高",故有高密之名。1994年5月18日,撤銷高密縣,設高密市。

昌邑市 古稱邑、都昌。春秋時設城邑,為齊七十二城之一,宋建隆三年,建新城,稱昌邑,為縣治所。1994年6月撤縣設市。

昌樂縣 昌樂縣古稱營丘。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樂縣,以"都昌"、"長樂"兩地名之尾字取名昌樂縣,寓昌盛安樂之意。

臨朐縣 西漢始設臨朐縣,因縣城東臨朐山而得名。

九、濟寧市市名由來 秦置任城縣;因地瀕濟水,五代時又設濟州,初治巨野;但金時巨野一帶常被水淹,而任城地勢高亢,遂遷之。元時則取安寧意,更名為濟寧府,後升為濟寧路。明代,濟寧路降為州。清初,改為直隸州。民國初年,改為濟寧縣。1946年設濟寧市。1953年設濟寧專區,1976年專區改稱地區。1983年10月撤銷濟寧地區設省轄地級市。

市中區 秦置任城縣,1913年改濟寧縣,1946年劃濟寧縣城關設立濟寧市,1983年改市中區。

任城區 1993年12月設任城區,因境內自秦至明代先後設置任城縣、任城國而得名。

曲阜市 曲阜之名在《禮記》一書中就已出現,因"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周為魯國都。公元前249年楚滅魯,始設魯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更名為曲阜。1986年設立縣級曲阜市。

兗州市 充州之名由來已久,《禹貢》記載:"河惟兗州"。言此州東南據濟水,西北據河。禹時分天下為九州,兗州即為九州之一,相傳以發源於河南省濟源縣王屋山的"水"而得名。""與"兗"字同音、通用,故名。1992年建市。

鄒城市 公元前221年設騶縣,唐初改騶縣為鄒縣,1992年10月改名鄒城市。

汶上縣 1208年始稱汶上縣,取汶水在上之意而得名。

泗水縣 秦置卞縣,南朝宋初,卞縣廢,466年復置。591年更名為泗水縣,因泗河發源於境內而得名。

微山縣 1953年8月,建立微山縣,因境內微山湖而得名。

魚台縣 秦置方與縣,唐寶應元年(762年)改為魚台縣,因境內有魯隱公觀魚台而得名。

金鄉縣 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置金鄉縣,因境內金山而得名。

嘉祥縣 1147年析巨野、任城二縣地置縣。因春秋魯哀公時西狩獲麟的故事發生在境內,取其祥瑞之意而得名。

梁山縣 梁山縣始建於1949年8月,因境內梁山而得名。

十、泰安市市名由來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金天會十四年(1136年)以泰山郡腹地置泰安軍,"泰安"之名始此,取"泰山安四海"之意。1985年3月,設地級泰安市。

泰山區 1985年5月設泰山區,因境內泰山而得名。

岱嶽區 岱嶽區因境內泰山而得名。泰山古時亦稱岱嶽。(哈哈,俺家鄉)

新泰市 西晉泰始年間,大臣羊祜表奏晉武帝,取新甫山(境內山名)、泰山首字為縣名。1983年成立新泰市。

肥城市 肥城因周封肥子國而得名。1992年9月撤縣建市,稱肥城市。

寧陽縣 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於寧山之南置縣,故名寧陽。

東平縣 東平,古稱東原。《尚書?禹貢》載:大野既瀦,東原底平。東原底平是為東平得名之始

十一、威海市市名的由來 為加強海防,抵禦外來侵擾,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朝政府"析文登縣辛汪都三里立威海衛",取"威震東海"之義。1987年,地級威海市成立。

環翠區 1987年成立地級威海市時,以境內名勝環翠樓將原縣級威海市命名為環翠區。

榮成市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成山衛設縣。雍正帝欽賜嘉名,"以始皇嘗射大魚於榮成山,山在邑境內,故命名因之"。1988年撤縣設市。

文登市 文登之名源於文登山。因秦始皇東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論功頌德而名。北齊天統四年(568年)置文登縣。1988年撤縣設市。

乳山市 乳山之名源於大乳山。山在今市境南部海濱,山勢渾圓豐滿,頂峰挺拔突出,狀如乳房,故名。1941年2月建縣,1993年8月改為乳山市

十二、日照市市名的由來 日照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宋元祜二年(1087年)置日照鎮。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設日照縣。1989年升格為地級市。1994年設區帶縣。

東港區 1992年12月7日,原日照市行政區域設立縣級東港區。以李鵬總理題詞"黃河灘頭千年睡,日照東岸巨港出"之意得名。

五蓮縣 1947年建五蓮縣,因境內五蓮山而得名。

莒縣 莒地多產芋,時人稱"芋"為莒,並食之,故以莒為部落名。商屬姑幕,周稱莒國,秦置莒縣,隋設莒州,1913年改州為縣

十三、萊蕪市市名由來 齊靈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齊靈公滅萊子國,部分萊民流落於今淄川西南一帶,因此地荒蕪故名。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萊蕪升為地級市。

萊城區 萊城區是1992年11月因縣級萊蕪市升為地級市而設立的縣級區。

鋼城區 1992年11月,萊蕪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設立鋼城區。因為境內有省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萊鋼,故名

十五、德州市市名由來 德州之名源於安德縣,安德縣之名源於德水,秦更黃河名為德水,因德水流經縣內,故以為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設德州衛。1950年6月建立德州專區,1964年更名為德州地區,1994年12月改設地級德州市。

德城區 明洪武七年移德州治於今城區,始名德州。民國元年改稱德縣。1946年6月德縣解放後,置德州市。199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原縣級德州市更名為德州市德城區。

樂陵市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樂陵縣。大阜曰陵,樂則取四民用足,國乃安樂之義也。1988年9月1日,撤縣設市。

禹城市 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為紀念大禹治水之功,改祝阿縣為禹城縣。1933年10月18日,撤銷禹城縣設立禹城市。

陵縣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在今陵縣城置安德縣。公元九年王莽改制,設定安公國,治所安德(今陵縣縣城),元憲宗二年(1252年),升將陵縣為州,稱陵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復為陵縣。洪武七年(1374年),將陵縣、安德縣合並稱德州,州治所在陵縣。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安德縣,稱陵縣,今陵縣之名稱始於此。

寧津縣 公元1128年,因臨鬲津河而得名的臨津城毀於大水,遷至現址,取"安寧"之意,改名寧津縣。

慶雲縣 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慶雲縣。城東有一卧龍崗。岡上樹繁草盛,其上空常被雲霧籠罩。史記天官書曰:"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是謂卿雲。"卿雲,古以為祥瑞之氣,取其意,且卿通慶,故取名慶雲。

臨邑縣 秦時置漯陰縣。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年)改稱臨邑縣。

齊河縣 金天會八年(1130年)撤齊河鎮設縣,始稱齊河縣。另,齊河縣,因城臨濟水,濟水又名齊水故名。

平原縣 平原縣因周圍地形平坦而得名為平原邑。秦代(公元221年)以平原邑置平原縣。

夏津縣 夏津縣原稱縣(漢置),隋大業間改縣置夏津縣。以華夏民族及地處古黃河大渡口而得名。

武城縣 戰國時屬趙地,因地處趙國東部邊塞,四無山阜,為防禦強齊入侵,歲飭武備,修築城防以屯兵,是謂武備之城。西漢初年,設東武城縣。西晉太康年間,改稱武城縣

十六、聊城市市名由來 聊城市因史稱聊攝國故名。明代稱東昌府,1912年山東省廢府設道,境域為濟西道,1914年改為東臨道,1949年8月改設聊城專區,1967年改稱聊城地區,1997年8月撤地設市。

東昌府區 1998年3月設東昌府區,因明代稱東昌府,境內有東昌湖故名。

臨清市 衛河古稱清河,臨清因傍清河而得名。西漢初始置清淵縣,330年改清淵縣置臨清縣。1958年建縣級市,1963年撤市復縣,1983年撤縣復市。

高唐縣 高唐因地處沼澤之丘而得名。漢朝置縣,元、明、清升縣為州,1912年復改縣。

茌平縣 秦置茌平縣,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而得名。

東阿縣 因濟、二水沿今東平湖兩岸入境,河曲形成大陵稱"阿"。東阿置邑,始見《春秋》,名柯。戰國改稱阿,秦始稱東阿,屬東郡。漢置縣相沿至今。

陽谷縣 隋朝設縣時取東阿、陽谷縣界"陽谷亭"為名。

莘縣 春秋為衛國莘邑,秦置陽平縣,606年稱莘縣。

冠縣 因春秋時曾在此設冠氏邑而得名。隋(586年)置冠氏縣,1269年升州改稱冠州,1370年降州為縣,定名冠縣。

十七、濱州市市名由來 1992年3月,因惠民地區行署駐地濱州市,惠民地區改為濱州地區。2000年6月,濱州地區撤地設市,改為地級濱州市。

濱城區 2000年6月10日,設立濱州市濱城區,因轄區為濱州市城區所以命名濱城區。

沾化縣 1042年置招安縣。1195年更名為沾化縣,縣名取義於漢代龔遂治渤海"海濱之民"復沾聖化。

博興縣 後唐庄宗李存勖為避獻祖李國昌諱,改博昌縣為博興縣。

鄒平縣 西漢以前,夏封舜後姚姓為鄒侯,在鄒平之域,立鄒侯國。公元前201年置鄒平縣。

惠民縣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定州升為武定府,置惠民縣為附郭,因有明代開鑿的排水渠惠民溝而得名。

陽信縣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陽信縣,因治所為韓信自燕伐齊屯兵駐地,又居古篤馬河之陽,縣名由此而得。

無棣縣 春秋設無棣邑,因北界"無棣水"而得名。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置縣,襲稱無棣縣。

十八、菏澤市市名由來 "菏澤"原系天然古澤。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為府,設附郭縣,賜名菏澤,始以菏澤作為地方名稱。1949年設菏澤專區,1967年改稱菏澤地區,2000年設地級菏澤市。

牡丹區 2000年,設立菏澤市牡丹區,以原縣級菏澤市的行政區域為牡丹區的行政區域,因境內牡丹園而名。

鄄城縣 春秋時期為衛國鄄邑,秦時改鄄邑為鄄城,西漢初置鄄城縣,因境內鄄邑、鄄城而得名。

鄆城縣 春秋魯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魯在此駐軍並築城名鄆,鄆城自此而得名。

巨野縣 西漢始建巨野縣,因古有大野澤而得名。

成武縣 秦置成武縣,明洪武四年(1371年)曾將縣名"成"作"城"。1958年經國務院批准,將"城"改"成",復為成武縣。

單縣 古稱單父,春秋為魯國單父邑,秦置單父縣,漢代三次為縣侯國,一次為縣王國。唐末置輝州,宋置單州,明初改稱單縣。

定陶縣 定陶之名緣於陶丘。《說文》"陶丘再成丘也,在濟陰",這里有丘雙層,像陶灶,故名。春秋末期,范蠡助越滅吳後,出海至齊,輾轉至陶,並"以陶為天下之中,遂定居焉,故曰定陶"

曹縣 明洪武二年,曹州治因水患近盤石鎮(今縣城),至四年降州為縣,始有曹縣之名

㈨ 美國德州叫什麼名字

Texas,得克薩斯州(Texas),簡稱得州,是美國本土面積最大的一州,也是全美土地面積及人口上的第二大州(面積上僅次於阿拉斯加州,人口上次於加利福尼亞州)。州名源自於美洲原住民語言,意味著「朋友」或是「盟友」。十七世紀時西班牙的探險家在與Caddoan語族的Hasinai族人打交道時,將印第安人稱呼自己為朋友(thecas)的詞誤解為此地地名,雖然後來明了原意而試圖更改,得克薩斯此一地名卻一直沿用下來。德克薩斯州的首府是奧斯汀,最大的城市是休斯敦,其他最重要城市有達拉斯和聖安東尼奧。

閱讀全文

與德州名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