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王維名子的含義
王維,姓王名維,字摩詰。名、字相合正好是維摩詰。維摩詰梵文 Vimaiakirti。音譯:維摩羅詰,毗摩羅詰,略稱維摩或維摩詰。意譯為凈名、無垢稱詰,意思是以潔凈,沒有染污而稱的人。佛家亦有《維摩詰經》。
B. 誰知道王維的簡介
王維出身書香門第,而且祖上世代為官。他在這樣的官宦人家長大,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資聰穎,他在九歲就會作詩寫文章,和弟弟王縉,被父執輩公認為「俊才」,也就是現在所謂的天才兒童。
王維十多歲時就有詩名,常在權貴間往來,尤其受到岐王賞識。不久要舉行鄉試,有位應考生想中解元(鄉試第一名),請求進士張九皋向公主疏通。公主就通知主考官,將解元給那位應考生。王維也參加考試,同樣想得到解元,獲知這個消息,就請求岐王幫忙。於是岐王想了一個對策,他要王維穿上華麗的衣服,帶著琵琶和詩卷,一同到公主那裡。公主看王維是陌生臉孔,問岐王:「這人是誰?」「一位通曉音律的琴師!」岐王回答。公主立刻要他演奏。王維演奏新曲,聲調哀切,滿座動容。公主沒聽過,問:「好感人的曲子,叫什麼來的?」王答:「郁輪袍」,稱許的表情浮現在公主的臉上。岐王一看機會來了,向前說:「這年輕人也富文采!」王維便從懷中拿出先前准備的詩卷,呈給公主。公主看了,表情更是訝異說:「這些都是我平常最喜歡的,原以為是古人的作品,想不到竟是你所作!」岐王認為機不可失:「這位年輕人想參加今年的鄉試,如能錄取為解元,豈不是美事一樁!」公主於是再吩咐主考官,使王維高中解元。王維因此一舉登第。
王維早年交往對象都是朱門權貴,生活得意非凡。但在三十歲左右喪妻,生活態度起了很大的變化,從此不再娶,可謂多情人。三十年獨居一室,淡漠世事,對仕途官場生活不再關心,身著素樸的衣服,長齌禮佛。每天彈琴賦詩,焚香禪誦。因此所作的詩歌,便表現出和他人迥然不同的境界。贏得"詩佛"的美譽。
王維具有多方面的才華,詩歌、書法、繪畫、音樂等,都為人所稱贊。當時畫壇盟主為李思訓父子,李氏父子用色鮮艷,畫面金碧輝煌鉤勒細密,後人推尊為北宗之祖。他獨創的水墨山水畫,一方面洗脫了李思訓青山綠水的繁瑣細膩,另一方面又補足了吳道子有筆無墨的缺點,所以大家公認他為水墨畫的鼻祖,開創出清淡的水墨畫法,影響深遠,像宋朝大畫家董源、米芾,經元朝黃公望,到明朝的董其昌,畫風源源不斷,有<文章冠世,畫絕千古>的美譽,後人尊王維為南宗之祖。宋朝文學大師蘇東坡曾贊美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可惜他的畫作已經亡失,今天所見都是後人的仿作品。
http://www.lanbe.com/34/dispbbs.asp?BoardID=7&id=933
王維,字摩詰,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縣)人,開元九年進士,任大樂丞,應故被貶濟州司倉參軍。 張九齡為宰相,提拔他為右拾遺,轉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為叛軍所俘,授以偽職。長安、洛陽收復 後,被降職太子中允,後升為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王維早期有抱負和熱情,寫過一些昂揚奮發詩篇。張九齡罷相後,他逐漸轉向消沉,篤信佛教,長 期亦管亦隱,寫了大量山水田園詩,表現出逃避現實的消極傾向。但也有一部分山水詩,以雄健和清遠的 筆調,出色的描繪了祖國河山的美,被蘇軾贊為「詩中有畫」,成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傑出的代表作家, 把晉、宋以來描寫自然景物的詩歌藝術推進了一步。王維的詩各體具佳,有多方面的成就,是李白、杜甫 之外的又一位大詩人。王維多才多藝,除作詩外,又驚通繪畫、音樂、書法。能以繪畫、音樂之理通於 詩,達到了詩情畫意完美結合的高度藝術境界。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餘首。
主要作品
鹿柴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雜詩 相思 竹里館
鳥鳴澗 送元二使安西 秋夜曲 西施詠 青溪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贈郭給事 送別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山居秋螟 歸嵩山作 終南山 酬張少府 過香積寺
終南別業 漢江臨眺 使至塞上 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老將行 桃源行 洛陽女兒行
C. 唐代詩人王維為什麼叫詩佛 唐代詩人王維詩佛由來
歷史上被稱為「詩佛」的共有三人:
(1).指唐代詩人 王維 。 孫昌武 《佛教與中國文學》第二章二:「 王維 的詩歌受佛教影響是很顯著的。因此早在生前,就得到『當代詩匠,又精禪理』的贊譽。後來,更得到『詩佛』的稱號。」
(2).指清代詩人 袁枚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三:「 蔣心餘 太史自稱詩仙,而稱余為詩佛,想亦廣大教主之義。」
(3).指清代詩人 吳嵩梁 。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梅龕詩佛》:「 西江 吳蘭雪 中翰 嵩梁 ,工詩, 高麗 使臣得其所著詩,稱為詩佛,而築一龕以供之,種萬梅樹雲。」
在你給出的人名中選,便是王維了。
D. 王維名字的由來和含義
王維生在唐朝鼎盛時期,此時佛教盛行,王家也信佛。王維,姓王名維,字摩詰。名、字相合正好是維摩詰。維摩詰梵文
Vimaiakirti。音譯:維摩羅詰,毗摩羅詰,略稱維摩或維摩詰。意譯為凈名、無垢稱詰,意思是以潔凈,沒有染污而稱的人。佛家亦有《維摩詰經》。
E. 王維的歷史
王維(公元701年--761年),字摩詰,漢族,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外號「詩佛」。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張九齡執政,擢為右拾遺,又遷監察御史。開元二十五年奉命出塞,為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此後半官半隱居。安史之亂被捕後被迫出任偽職,戰亂平息後下獄。後官至尚書右丞。今存詩400餘首。王維精通佛學,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維摩詰向弟子們講學的書,這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維摩詰乃是佛教中一個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意譯以潔凈、沒有染污而著稱的人。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受禪宗影響很大。
王維生前,人們就認為他是「當代詩匠,又精禪理。」(苑咸《酬王維序》),死後更是得到了「詩佛」的稱號。王維出生在一個虔誠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據王維寫的《請施庄為寺表》雲:「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王維從小就受到了母親的熏陶,同時,根據《王右丞集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薦福寺大德道光禪師塔銘》,文中述及了詩人同當代名僧道光禪師的關系時說:「維十年座下."可見王維確實也與佛家因緣不淺,其晚年更是過著僧侶般的生活。據《舊唐書》記載:「在京師,長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虛空,無有是處,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惟茶鐺葯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此時的王維儼然是一僧侶了。
王維青少年時期即賦於文學才華。開元九年(721年) ,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後歸至長安。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其時作有《獻始興公》詩,稱頌張九齡反對植黨營私和濫施 王維爵賞的政治主張,體現了他當時要求有所作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為清明到日趨黑暗的轉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但他並未就此退出官場。開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後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的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他一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於是隨俗浮沉,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他的詩句被蘇軾稱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准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
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的兩大詩派之一,這一詩派是陶淵明、謝靈運、謝朓的後繼者,這一詩派的詩人以擅長描繪山水田園風光而著稱,在藝術風格上也比較接近,通過描繪幽靜的景色,藉以反映其寧靜的心境或隱逸的思想,因而被稱為「山水田園詩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維、常健、祖詠、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王維和孟浩然,也稱為「王孟」。
他是盛唐詩人的代表。王維長年在京師做官,又多與親王貴主交接往來,文名盛極一時,被公認為開元、天寶時期的文宗。他擅長五言詩,又因他精通音樂,故其所作五言詩容易合樂,傳播既廣,聲名亦高。王維寫的近體詩,嚴守聲律,意態豪放,他寫的風景詩多是情景並勝。殷璠評價他的詩說:「維詩辭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一字一句,皆出常境。」王維在寫詩的技巧上有著很高的成就,但由於他有消極遁世的思想,在其不少詩篇中,含有逃避現實的消極因素。因此,在文學史上稱他與孟浩然同為「隱逸詩派」的代表人物。唐代宗對王維的詩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在《批答王縉進集表手敕》中說:「卿之伯氏,天下文宗,經歷先朝,名高希代,時論歸美,誦於人口。」到了唐朝末年,梨園弟子仍相沿唱王維絕句,足見其影響之深。
王維詩現存不滿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創作特色的是描繪山水田園等自然風景及歌詠隱居生活的詩篇。王維描繪自然風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詩壇獨樹一幟,成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展了謝靈運開創的寫作山水詩的傳統,對陶淵明田園詩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園詩的成就達到了一個高峰,因而在中國詩歌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與孟浩然並稱,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舊唐書·王維傳》說代宗時王縉編次王維詩 400餘篇。又王縉《進王右丞集表》雲編次王維詩文凡10卷。述古堂原藏有南宋姚沙本《王右丞文集》10卷,後歸陸心源宋樓。北京圖書館藏有宋蜀刻本《王摩詰文集》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據以影印出版。元刻有劉須溪評點《王右丞集》(詩集) 6卷,《四部叢刊》據以影印,其中已雜有錢起、姚象、崔興宗等人作品。明人顧起經有《類箋唐王右丞詩集》10卷,附文集4卷,這是現存最早的王維詩注本。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是迄今為止較好的注本。除箋釋全部詩文外,並附評語,對於作者可疑的詩歌加以說明,間有考訂;又收輯有關王維生平和詩畫評論的資料,作為附錄。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於1961年將趙注本重加校訂,排印出版。又鄭振鐸曾以《四部叢刊》本為底本,用趙殿成注本等四種版本加以校勘,收入《世界文庫》中。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顧起經注本和趙殿成注本都附有注者所撰王維年譜。今人陳貽有《王維生平事跡初探》一文,後附《王維簡要年表》(載《唐詩論叢》)。
王維的創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五律和五、七言絕造詣最高,同時其他各體也都擅長,這在整個唐代詩壇是頗為突出的。他的七律或雄渾華麗,或澄凈秀雅,為明七子所師法。七古《桃源行》、《老將行》、《同姚傅答賢弟》等,形式整飭而氣勢流盪,堪稱盛唐七古中的佳篇。散文也有佳作。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清幽雋永,極富詩情畫意,與其山水詩的風格相近。
王維集中最不足取的是那些歌功頌德的應制詩、阿諛奉承的唱和詩和直接宣揚佛理的作品。它們的內容多不足道,語言亦多陳詞套語,或是枯燥乏味。但其中也有少數名篇佳句,如「雲里帝城雙風闕,雨中春樹萬人家」(《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氣象高華,體物細致,亦為人所稱道。王維詩《少年行》插圖 選自明代萬曆集雅齋刻本《唐詩七言畫譜》 。
王維的大多數詩都是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閑居生活中閑逸蕭散的情趣。王維的寫景詩篇,常用五律和五絕的形式,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較為舒緩,用以表現幽靜的山水和詩人恬適的心情,尤為相宜。王維從中年以後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尋求寄託,他自稱「一 悟寂為樂,此生閑有餘」(《飯覆釜山僧》)。這種心情充分反映於他的詩歌創作之中。過去時代不少人推崇王維此類詩歌,一方面固然由於它們具有頗高的藝術技巧,一方面也由於對其中體現的閑情逸致和消極思想產生共鳴。明代胡應麟稱王維五絕「卻入禪宗」,又說《鳥鳴澗》、《辛夷塢》《二詩,「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詩藪》),便是一個明證。雪景 傳為王維作王維其他題材的作品,如送別、紀行之類的詩中,也經常出現寫景佳句,如「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等,都是傳誦不衰的名句。
以軍旅和邊塞生活為題材的《從軍行》、《隴西行》、《燕支行》、《觀獵》、《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壯闊飛動之作。《隴頭吟》、《老將行》則抒發了將軍有功不賞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一個側面。《觀獵》生動地描寫了打獵時的情景。《夷門歌》歌詠歷史人物的俠義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現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鮮明,筆墨酣暢。這些作品一般認為是王維早期所作。還有一些詩歌,如貶官濟州時所作《濟上四賢詠》以及《寓言》、《不遇詠》和後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趙女彈箜篌》,對於豪門貴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現象表示憤慨,反映了開元、天寶時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陰暗面。《洛陽女兒行》、《西施詠》、《竹里館》則以比興手法,寄託了因貴賤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對權貴的諷刺。還有抒寫婦女痛苦的《息夫人》、《班婕妤》等,悲惋深沉,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一些贈送親友和描寫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詩,如《送別》「山中相送罷」、《臨高台送黎拾遺》、《送元二使安西》、《送姚子福歸江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相思》、《雜詩》「君自故鄉來」等,千百年來傳誦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當時即播為樂曲,廣為傳唱。這些小詩都是五言或七言絕句,感情真摯,語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飾,具有淳樸深厚之美,可與李白、王昌齡的絕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絕句的最高成就。
王維山水詩的創作基礎山水田園詩源遠流長。早在《詩經》、《楚辭》中就有一些描寫這方面內容的詩句。陶、謝以來,山水田園生活已經成為詩歌創作的重要題材,並積累了豐富的藝術經驗。王維在前人的基礎上踵事增華,學陶之自然渾成,取謝之細麗精工。加之王維有高度的文學、繪畫和音樂修養,因此,王維一生創作了許多不朽的詩作,成為詩壇上開宗立派的大師。此乃其山水詩形成的文學基礎。 縱觀王維的一生,大約可以四十歲為界,劃分為前後兩期,前期仕途順利,政治熱情高漲,充滿濟世之志。並寫下了很多詠政詩,邊塞詩,風格也較為熱烈豪放。四十歲後,隨著李林甫執政,唐代政治逐漸走向腐敗,他的政治熱情受到壓抑,逐步走上一條迴避政治斗爭,追求的閑適的生活道路。他先是在終南山、藍田、輞川等了隱居,身為官吏,卻全身遠禍於林下。期間創作了許多優美的山水田園詩。此乃其山水詩。創作的社會基礎和思想基礎。
F. 王維的生平及歷史
王維,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庄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6)王維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創作特色
王維的山水詩關於結構畫面,使其層次豐富,遠近相宣,乃至動靜相兼,聲色俱佳,更多一層動感和音樂美,如「松含風里聲,花對池中影」、「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草間蛩響臨秋急,山裡蟬聲落暮悲「。有遠景近景,仰視俯視,冷色暖色,人聲水聲,把繪畫美、音樂美與詩歌美充分地結合起來。
王維山水詩寫景如畫,在寫景的同時,不少詩作也飽含濃情。王維的很多山水詩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表現自己的閑適生活和恬靜心情。
參考資料:網路-王維
G. 王維的名和字,取自
王維(701-761),字摩詰,蒲州(今山西省永濟)人。開元九年進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時間在朝任職,官至尚書右丞。有《王右丞集》。王維的名和字都取自《維摩詰經》中的維摩詰居士,他一生過著亦官亦隱亦居士的生活。安祿山陷兩京後,王維曾受偽官,是政治上的失節。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無論律詩 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他的邊塞詩多能以慷慨激昂的情調,抒發將士為保衛疆土而獻身的英雄氣概。他的山水詩,繼承了謝靈運的傳統,卻沒有謝的晦澀堆砌的缺點,變化多采,具有不同的風格與情調,描寫了多種多樣的自然景色,達到了很高的造詣。
H. 唐朝詩人王維其名和字來源於什麼,故有〝 〞之稱。
詩佛
王維(701年-761年),河東(今山西永濟)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早年信道,後期因社會打擊徹底禪化,外號「詩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