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佔山生平簡介
馬佔山(1885—1950),字秀芳,滿族,著名抗日愛國將領。
1885年11月30日生於吉林,祖籍河北省豐潤縣。陸軍中將加上將銜,世人稱「抗日英雄」。
1931年「九·一八」事變,馬佔山在齊齊哈爾就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率領愛國官兵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江橋抗戰打響了抗日第一槍。
1937年「七·七」事變後,馬佔山重上抗日前線,堅持武裝抗日。
1946~1949年解放戰爭期間,他又為和平而奔走,對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立下了功勞。
1950年11月29日,馬佔山病逝於北京寓所,終年65歲。
1931年「九·一八」事變,馬佔山在齊齊哈爾就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率領愛國官兵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他當眾宣布:「倘有侵犯我疆土,及擾亂我治安者,不惜以全力除之,以屬我保衛地方之責」。
1932年2月,日軍攻佔哈爾濱後,馬佔山曾投降日本,就任偽黑龍江省省長,後又任偽滿洲國軍政部長。同年4月擺脫日軍監視,在黑河舉兵反正,通電繼續抗日,並揭露偽滿內幕,任東北救國抗日聯軍總司令。
B. 小英雄的故事
林浩的
地震發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數學課。林浩剛跑到教學樓的走廊上,就被樓上跌下來的兩名同學砸倒在地。
「那個同學壓在我背上,我怎麼都動不了。當時,垮下來的樓板下,有一個女同學在哭,我就告訴她,不要哭,我們一起唱歌吧,大家就開始唱歌,是老師教的《大中國》。唱完後,女同學就不哭了。後來,我使勁爬,使勁爬,終於爬出來了。」
逃出來的林浩,並沒有跑開,而是去救還壓在裡面的同學,「爬出來後,我看到一個男同學壓在下面,我就爬過去,使勁扯,把他扯了出來,然後交給校長,校長又把他交給他媽媽背走了。後來,我又爬回去,把一個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學背出來,交給了校長,她也被父母背走了。」
說起自己救人時的情景,林浩顯得很鎮定,稚嫩的童聲中,還帶有幾許鄉音。
連續救了兩個同學的林浩,再次跑進教學樓救人時,遇到垮塌的樓板,又被埋在了下面,「我使勁掙扎,後來,是老師把我拉出來的。」
說起自己身上的傷,林浩說:「我開始爬出來的時候,身上沒傷,後來爬進去背他們的時候才受傷的。」
林浩所在的班級,共有32名學生,在地震中有10多人逃生。這其中,就包括林浩背出來的兩個同學。
被問到為什麼去救人時,林浩平靜地說:「因為我是班長!如果其他同學都沒有了,要你這個班長有什麼用呢?」
C. 蔣大鴻與蔣介石的關系
蔣姓是江南大姓,也是常州大姓,是常州人口最多的十大姓之一。目前,常州有蔣姓人口6.15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3.13%,按人口計算,位列第9。全國現有蔣姓人口564萬,佔全國總人口的0.47%,排列第43位,可見常州地區蔣姓人口密度要高出全國許多倍。
蔣姓的姓源比較純正,據古籍《姓纂》記載,蔣氏出自姬姓,「周公第三子伯齡封於蔣,子孫氏焉,國在汝南期思縣,宋改為樂安。」周公是周朝初年武王之弟,輔佐幼年的周成王,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賢相。期思縣,即今河南淮濱縣期思集鎮。因此,蔣姓的祖根在淮濱,自周公至今已有3000年之久。歷史上僅有清代滿族八旗姓蔣佳氏改姓蔣,而蔣佳氏原為滿化的漢人。除此,歷代史籍尚未發現有外族改蔣姓的記錄,因此可以認為,天下蔣姓都具有相同的血統,都是3000年前周公的後代。
常州蔣姓,可以遠溯到漢代。據浙江奉化溪口《武嶺蔣氏宗譜》(蔣介石宗譜)卷一《蔣氏先系考序》記載,武嶺蔣氏由常州宜興縣遷來。譜載漢代光武帝時,有蔣橫者,字承先,杜陵人,「文武兼材,從漢光武討赤眉有功,封大將軍,九江大尉,加封逡遒侯,後遭司隸校尉羌路之讒遇害。」橫生九子,「一子奔楚,八子渡江。後帝悟,族滅羌路,而錄公後詔九子各隨地封侯」。其中第八子蔣默,避居江南陽羨湖之東柯山,封雲陽侯。第九子蔣澄,避難湖之西亭鄉湖墅里,封亭侯。今宜興都山亭侯墓尚存。武嶺蔣氏歷代舊譜及舊《宜興縣志》、《常州府志》均有記載。昔年蔣介石、蔣經國父子曾往祭拜。1948年5月17日,蔣介石偕宋美齡一行專程去宜興祭祀亭侯蔣澄墓,並留下許多相片和報道。蔣澄之後傳至晉代,有裔孫秀星自宜興縣遷往浙東台州。五代時有蔣顯,任四明鹽吏,其子蔣光定居明州(寧波)鄞縣采蓮橋。光子宗霸,任四明評事,傳至宋神宗時有裔孫浚明,官建康曹戶,《宋史》有傳,始遷奉化禽孝鄉三嶺。浚明次子蔣琉,官朝議大夫。其孫蔣峴,宋寧宗時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蔣峴之後蔣仕傑在元末始遷溪口武嶺,即蔣介石先祖。1948年續修《武嶺蔣氏宗譜》時由武進人吳稚暉任總纂,蔣介石手書《先系考略》中也認定先世來自常州宜興縣,自稱是「遷四明第二十八世孫」。現存的多部《毗陵蔣氏宗譜》在1000年前即有裔孫秀星自晉時遷居浙東台州的記載。
常州現存的府縣志及蔣氏譜牒資料中,關於漢代蔣澄、蔣默的記載較多。《常州府志》卷22:「蔣默,字秀芳,陽羨人。弟澄,字少明。父橫,仕光武為大將,從軍討赤眉有功,封侯,以司隸羌路譖死,九子皆渡江散處,七寓廣陵,二棲陽羨,默居湖之東,澄居湖之西。帝悟其誣,而錄橫之後就居封之,湖東者封雲陽亭侯,西者封亭侯」。此兩支蔣氏徙居湖之濱,至今已達2000年,後世子孫蕃盛,人丁極興,所以東漢以後,江南蔣氏多出自常州,其後蔣姓主要繁衍地區在蘇、浙、皖、閩、粵等地。由此而言,蔣姓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南方姓氏。
經查閱多種府縣志、數十種蔣氏譜牒,常州蔣姓,皆出於漢代蔣默、蔣澄之後,尤以蔣澄後裔更為興盛。據《毗陵蔣氏宗譜》記載,至元末明初,蔣澄兄弟後世遷往江南各地支派已達170餘支。明清兩朝以來,更是播遷大江南北,閩、台、瓊、粵,遠徙海外數十國。由於常州地區蔣姓人口多,遷居地也很多,單冠以蔣為首字的村、巷、塘、橋、灣為村名的多達120餘處,僅湖塘周圍有「十八個半蔣家村」之說。常州民間有「江南無二蔣」、「無蔣不成村」的民諺,可見蔣姓之盛。
關於常州蔣姓的遷移,現擇數支介紹如下。據《毗陵墅村蔣氏宗譜》(追遠堂藏版)記載,該族始祖為漢蔣澄。至宋末有蔣汝楫,官兗州教授,宋亡隱居茅山。其孫蔣箕,明初舉賢良方正,為一鄉之賢者。箕攜子務本、孫蔣紹始居常州城南墅村,舊名茶山路(即今茶山浦前鎮)。從前丫叉浦有蔣鄧兩大姓,蔣姓即蔣箕後裔。該族最後一次續譜在民國甲子年(1924),由常州名士錢振作序,該譜記述了自漢代蔣澄始遷湖之西以來,至民國期間已延續七十五世、1920餘年來的世繫世表。該譜記載了唐代天寶年間有蔣將明,官集賢殿大學士,自亭鄉天芳湖墅蔣宅庄遷居從善鄉五牧里,因其五子皆官至州牧因名「五牧」(今宜興郵堂五牧村)。北宋時蔣天和率次子蔣鶚遷居湖之西黃土岸(今武進村前黃土岸村),其長子蔣鵬遷居金壇朱林鎮。蔣鶚之孫汝楫由茅山居湖之西崗角(今村前崗角村)。汝楫弟汝霖復遷祖居地山。汝楫四孫中次孫箕為遷墅村(今茶山浦前)一世祖,其他三孫仍居崗角。後世中,第八世孫玉盛遷郡城德安橋,後世又分居城內諸地。第十一世道聖遷懷南鄉朱夏墅下壩村(今屬永紅鄉)。第十三世席梅遷城西三寶里錢家村(今屬五星),君華居茶山路徐家村,大盛居桃源里潘家村。第十四世志仁遷對河王家村,長慶因官入籍河南內黃縣西門。第十六世明源遷長興縣泗安鎮小湖村。第十七世兆億居城南閔黃(今鳴凰),兆桂因商遷居宣城縣,兆明遷居蘇州府長洲縣,兆琛居惠化鄉北洋橋(今屬南夏墅),兆涌居寨橋街。第十八世家詒遷升東鄉坂上。
《毗陵蔣氏宗譜》26卷光緒二十三年(1897)三徑堂藏版另有一支「毗陵牛塘三徑堂蔣氏」,世居武進牛塘上田(今青雲村),世稱「上田蔣家」,為常州城南望族。該族始祖蔣澄,至北宋時有第九十世孫蔣子奇,字穎叔,與蘇東坡同榜進士,官至觀文殿大學士,與東坡為摯友,曾邀東坡校修「陽羨蔣氏宗譜」,因此上田蔣氏譜還保存東坡撰寫的序和傳各一篇(《蘇軾文集》未收)。子奇配常州雙桂坊秘閣丁寶臣公女,生三子,長子祖興,任山東陽武知縣,在抗金作戰中戰死,《宋史》有傳。次子紹祖,在宋大觀三年(1109)自湖墅徙居晉陵後橋(今屬武進寨橋鳳凰村)。他的夫人鄒氏,是常州籍大學士鄒浩之女。其長子蔣芾,登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進士一甲第二名(榜眼),他是主戰派人士,秦檜欲羅致門下,他堅拒不就,及秦檜敗,始起用,官至右僕射同平章事,觀文殿大學士。子奇三子益祖,於宋政和元年(1111),自西湖墅遷蔣舍(今宜興宜豐),他的後裔中,有蔣伯瑞,於明初遷居常州城南牛塘上田,是為遷常始祖,至今已有600餘年,此族蔣氏後世遷居有:溱泗居武進東安蔣巷,宏德居赤岸村(今屬嘉澤),紹平居西堰下塘水東村,君時居霍庄(今屬牛塘),君瑞居塘灣里,文年居金壇大雲橋落袖村,年麟居長汀路(今屬禮河),居正居蘆盪里鷺鷥墩(今屬九里),紹源居青山門外小新橋街(今新北區小新橋鎮),欽臣居定西鄉四河口,蔣理遷居丹陽蔣墅,禎一遷佘澤(今嘉澤),放遷居從政鄉運村裡(今運村),光周遷戚墅堰,廷魁遷居宜興豐義。
另據《毗陵新安蔣氏宗譜》(三徑堂藏版)記載,該族始遷祖蔣天倫,系蔣澄四十四世孫,生於宋寧宗嘉定十四年(1221),世居西湖墅,「公為人端謹,博學通天文地理,宋元鼎革時不可為,避跡於晉陵豐北鄉,其里名新安,見其山水環繞,顧而樂之,遂卜居焉。」享年74歲,開山葬秦望山北蔣墩山,是為遷晉陵新安(今武進新安鎮)始祖。此支蔣氏遷常已770餘年,後世遷居常州郡城及郡東數十處。現居地主要有新安鎮及東、西柳盪、紅菱盪、巴斗橋、朱巷、姚蔣村、承家橋、麻皮橋、泗堡橋、賀家村、南閘蔣家村、奔牛、龍尾壩村、葫橋、東恆村、白盪里、江家村、蔣茅柴沿村、岳家盪、東洲、三里橋、漢公村等。遷常州郡城有馬園巷、太平里、小南門、吳家場、吊橋巷、西倉橋宣家弄、陶家村、西門直街。其中,近代著名教育家、學者、「因是子靜座法」創始人蔣維喬即出遷郡城支。
據《晉陵厚澤蔣氏宗譜》(三徑堂藏版)載,始遷祖蔣理,字德涵,世居宜興楊巷。父蔣賢,因避元末亂徙居晉陵青陽。蔣理在明洪武間任紹興教授,晚歲由青陽遷居城南厚澤(其地即今武進政平大路蔣家村)。關於厚澤之名由來,明初開國大將軍、時鎮守常州的湯和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撰寫的《厚澤亭記》可知其由來:「毗陵之南,去城五十里曰永安庄,青陽蔣公之花圃在焉。公諱理,亭侯之裔也」。「蔣公駕車至永安庄采訪風情,知其地蝗旱交殃,寸土不毛,米珠薪桂,民不聊生。公見鳩形鵠面之民,不覺攢眉痛心,即發倉賑飢。近者施粥,遠者給米。妻兒之鬻者,為之收贖。飢殍之暴者,為之殯葬,遠近存亡婦人孺子靡不被其厚澤也。明年,禾豐歲稔,公復游其地,左以迎見,昔之鶉衣百結者,皆有衣冠矣。昔之鳩形鵠面者,皆禮貌雍容矣。因其風俗尚禮,崇文,好義,務耕,公遂卜居於此」。「顧斯亭不朽,令後人慕公仁厚,頌公德澤,永矢弗忘也。」自此,其地遂名厚澤里。該地已為蔣姓大族。
常州蔣氏,歷史久遠,古今名人輩出:蔣紹謹,明武進人,萬曆舉人,官國學助教。曾上疏劾奸相魏忠賢,不畏強勢,辭文激烈,為朝中上下敬重。後官刑曹,出為漢陽太守,有古循吏之風。蔣炳,字晴涯,清陽湖人,雍正舉人,授軍機中書舍人。隨征軍經略邊陲。遷順天知府,河南、湖南巡撫,甘肅布政使,戶部右侍郎。歷官30餘年,為官肅廉,諳達事務,多所成就。蔣驥,清郡城人,少穎悟好學,與四兄俱擅文譽,邑人稱「里中五蔣,後來居上」。雍正元年游學京師,怡親王重之,設館教徒,因拒入豪門,仍南歸常州,以經學教後進,一生困厄不遇,乃發憤注《楚辭》,為世所重,《四庫全書》收之。蔣君稼(1900—1966),城區人,愛好京劇,從名師學戲,學有所成,名聲迭起,與梅蘭芳、王瑤卿結為師兄弟。二三十年代並稱京劇票界「四大名旦」。
常州蔣姓在中國革命中有許多人獻出生命。蔣文傑(1915—1945),丁堰人,1940年參加革命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調新四軍,1944年任中共溧陽縣區委書記、區長,1945年我軍北撤時犧牲;蔣富生(1921—1944),萬綏人,1938年參加革命,曾任中共武進三區副書記,他是中國共產黨武進留守處主要負責人,1946年2月不幸被捕,堅貞不屈,遭敵殺害,年僅25歲。
現代常州蔣姓人士多書畫、文史、科技、軍事界英才:蔣風白,武進人,潘天壽入室弟子,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著名國畫家;蔣華棠,嘉澤人,海軍工程學院院長,少將軍銜;蔣尚信,武進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副校長、教授,上海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著名化工合成專家;蔣蔭安,禮河人,《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曾撰寫許多重要社論、評論員文章達百萬字,獲全國首屆「百佳新聞工作者」稱號;蔣如柏,溧陽人,白求恩醫科大學著名教授;蔣維崧,常州人,山東大學著名教授,也是我國著名書法家;蔣浩泉,新閘人,我國著名武術家、拳擊家,曾被譽為「中國拳王」;蔣亦元,城區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農機專家;蔣吟秋,厚餘人,西安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主任,教授,陝西省科協副主席,著名動力學家。
與蔣姓有關的地名、遺跡有:狀元橋,原在北大街紅壁弄北口,系宋崇寧二年常州郡守朱彥以褒獎蔣重珍(常州府無錫縣人)高中狀元而建。梅堂,村名在雪堰橋,宋張燾延請蔣重珍在此講學,題匾名「一梅講堂」,村以此得名。城區有蔣家弄,安家有東蔣,龍虎塘有西蔣,馬杭有南蔣、北蔣、上蔣、中蔣、下蔣村,湖塘有大蔣村,龍虎塘有蔣台上村,夏蔣家舍頭村,西林有樹棵蔣家村,鄒區有前墅蔣家村,禮河有石擔頭蔣家村。
跟據以上名字,叫作:蔣緯銘
望採納
D. 尋找內江師范學院02或01屆張優仙。廖禮建及成都體院01屆蔣秀芳
建議你通過QQ同學錄、校友錄去找
那樣的幾率大些
E. 抗日英雄名字和故事
大刀將軍趙登禹」———1933年長城抗日,親率大刀敢死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古有關羽刮骨療傷,抗日中,晉察冀軍區獨立4團副團長田同春,為殺敵不讓截肢,也硬是裸著臂膀,讓白求恩一刀一刀地颳去長蛆腐肉。
古有神農親嘗百草,抗日中,晉察冀軍區衛生部副部長杜伯華,為自製緊缺葯物,也總是親自試服,終至因此中毒,在新婚前一天倒下。
還有1935年冬,為著當局的不抵抗,愛國志士續范亭在南京中山陵前,用匕首剖腹明志……
狼牙山五壯士,為掩護八路軍主力轉移而英勇跳崖;「八女投江」,為掩護抗聯大部隊突圍而壯烈犧牲;
楊靖宇,忍飢受凍孤身戰斗至死,當敵人剖開他的胃,裡面全是樹皮草根與棉絮;
趙一曼,鞭打竹簽晝夜提審逾月,當嚴刑拷打得連敵人都戰栗了,始終堅口不吐一字……
董存瑞獻身炸碉堡
黃繼光用胸口堵槍
F. 媽媽姓費爸爸姓蔣寶寶取什麼名字
蔣費費
G. 蔣捷的蔣捷家世
毛晉汲古閣本《竹山詞》卷首,有元湖濱散人至正乙巳歲(二三八五年)所作《題竹山詞》雲:竹山先生出義興巨族。宋南渡後,有名璨字宣卿者「璨」應為「璨」,善書,仕亦通顯,子孫俊秀,所居擅溪山之勝。故先生貌不揚,長於樂府。此稿得之於唐士牧家藏本,雖無詮次,庶幾無遺逸雲。今人均據以考知蔣捷系出「義興巨族」蔣氏,為南宋紹興年間曾任戶部侍郎、敷文閣待制、知揚州、臨安府的著名書家蔣璨的後人。
以下為另一個版本:
蔣捷是南宋末年的著名詞人,宜興人。其人品、詞品對於後世尤其是清代的詞壇影響很大,但其身世卻不為後世詞壇及宋詞愛好者所詳知。
改革開放以來,束之高閣的地方誌和宗譜家乘,陸續上架,我們有機會閱覽到前所末涉及的資料。本文詳述的《蔣氏家乘》就是存世不多的蔣氏宗譜之一。該譜所載的蔣捷身世,遠較方誌充實。筆者以此譜為主要依據,參照其他志書譜牒以及今人的著作,試圖描繪出蔣捷的生活軌跡。蔣捷留給後人的懸念,列舉其大端提出管見,以就教於大方之家。
宜興的蔣氏始祖為東漢初年的蔣默、蔣澄。據各蔣氏宗譜記載,西周時周公旦第三子姓姬名伯齡的受封於蔣(今河南省始因縣境內)。楚滅蔣國後,子孫改姓蔣,共尊伯齡為第一世始祖,至蔣默、蔣澄時是第四十八世。
蔣默的生平,各譜記載不多。在宜興《茗嶺蔣氏宗譜》卷四中收載的《雲陽亭侯碑》,較詳細地敘述其為人和從政之道。有助於我們對蔣默的理解。碑文的作者是唐代賜進士第給事中蔣渙。以蔣默為始遷祖第一世,蔣渙是第二十世。他於天寶十五年(742)時撰寫此碑:「(蔣橫)所生九子,皆散徙。公即大將軍第八子也,諱默,字秀芳。以建武二年(公元26年)渡江來居陽羨隔湖之東,今為宜興人也。公幼而慷慨,壯而雄偉,洞知稼穡,材兼文武,……終負朝廷之譽,故復振家聲,平雪冤恥。以公封為雲陽准岱二郡侯,仕終諫議大夫。正色立朝,振威獨坐。貴戚斂手,豪右側目。可謂令聞長世而克篤先獻者也。卒,與夫人班氏葬於封內之柯山。」接著又歷數各代祖先之名及所受封號,他們都是「卒,葬先塋」,直到蔣渙的祖父蔣繒。他總結性地說:「自祖繒以上皆葬隔湖之東,自考(指蔣渙的亡父)挺而下歸葬洛陽。」其他蔣氏宗譜也有持此說者。
據南宋時刊刻的《咸淳毗陵志》記載,柯山在從前有蔣默墓、蔣默墓碑。到南宋,柯山已成平地,那僅存的小丘阜上還有個竹林,還有個祀蔣默的雲陽古社(1)。到了清代,柯山一帶只有一座柯山橋,沒有山,也沒有蔣默墓(2)。
秦宮漢闕,都做了衰草牛羊野。面對著世事的巨大變化,後來的人們在弔古思賢時,競把蔣默墓說成在沙塘港竹山上了。這當然是張冠李戴,但也事出有因。《宜興荊溪縣新志》卷末有定訛之文指明原因。文章說:「竹山有二,皆宜興境。一在太湖濱沙塘港口,一在古隔湖鄉,亦名柯山,即今之柯山橋。」該文又指出,因為柯山又稱竹山,沙塘港又有個竹山,人們就把雲陽竹山上的蔣默墓說成在沙塘竹山上了。至於今,仍有文章持此觀點,並且,他們把雲陽侯所領有的封地也搬了家。例如,宜 閔先生曾撰文說:「蔣默,字秀芳,封為雲陽侯,封地在今宜興周鐵、芳橋一帶,官至諫議大夫,卒後葬在宜興竺山。」(3)封地既指周鐵一帶,所雲竺山,當然是指沙塘竹山了。
1990年版《宜興縣志》的政區圖中,有一個地名叫雲陽,位置是和橋西南的南新鄉轄區內的北側,一條長河(燒香港)的南岸。筆者以為,若能深入調研,或許可以證實那地即為漢代雲陽地區。
《蔣氏家乘》尊蔣捷為始遷祖,屬蔣默湖東支,蔣默為四十八世,蔣捷為九十六世。
康熙年間蔣氏後裔陽羨詞派蔣景祁為《荊溪詞初集》撰寫的序文中提到蔣捷:「竹山先生恬淡寡營,居隔湖之濱,日以吟詠自樂。」(4)文中的「恬淡寡營」、「吟詠自樂」,分明是隱逸之士的風度。可見蔣捷在宋亡後有一段時間是隱居在隔湖之濱的,之後,他搬了家。
《蔣氏家乘》說:宜興蔣氏「至竹山以德佑進士由義興(今宜興)徙晉陵(今武進)之前餘,是為我邑蔣氏之始。」今將該譜所載的蔣捷身世情況縷述如下:
蔣捷的祖父是蔣億(第九十四世),生二子:蔣惟晃、蔣惟曉。
蔣捷的父親是蔣惟晃(第九十五世),生三子。
蔣捷:「九十六世捷,字勝欲,號竹山。治《易經》。宋恭宗德佑丙子(1276)進士。元初自了(讀「嘔」)亭遷居晉陵,遁跡不仕。元大德六年(1302)憲使臧夢解、陸厚(讀「厚」)交章薦之,卒不就。隱居著述,一以義理為主。其《小學詳斷》,發明旨趣尤多,學者咸稱為竹山先生。生卒失傳,葬傅村前餘永思墓。配晉陵學士佘安裕公女名素玉。生三子:獻明、偉明、陟明。」
「九十七世獻明,字餘睿。與弟偉明並舉茂異。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隨父遷居晉陵西鄉分遷傅村之南地名前餘,號前餘先生。配氏。生一子:文。」
「(九十七世)偉明,字餘智。與兄並舉茂異。成宗元貞二年,隨父徙居晉陵西鄉分遷傅村之北地名後餘,號後餘先生。」
「(九十七世)陡明。徙居延政鄉地名堰下(後改蔣渡,即今蔣沙灘)。配 氏,生一子:伯玉。」
獻明之子:「(九十八世)文,字章甫,號養奎,繩祖志,不仕元,至明洪武革命,遂以老隱。配傅氏,生二子:艦、盤。
卷之二還刊有祖先像及像贊。蔣捷的贊辭是:「前餘晦跡,薦札留名。不事二主,永矢一貞。竹方節勁,山高風情。仰(5)茲遺像,卓哉如生。」贊辭概括了蔣捷一生的思想精粹。
卷十二「傳」這一章有一篇《宋進士捷公傳》。全文抄錄如下:「公字勝欲,徙居武進,宋德佑二年(1276)進士。元初遁跡不仕。大德間,憲使臧夢解、陸厚交章薦其才,卒不就,不臣二主。蓋天植其操雲:公受業於陳肖梅,肖梅嘗從良貴公游,得伊洛之傳,其淵源有自,故所學純正,平生著述,一以義理為主。時游戲作小詞,亦清麗勝人。而《小學詳斷》,發明尤多。嘗於(6)植干竹,取虛心堅節之意,後成竹山,學者因稱為竹山先生。」
「古跡」這一章,載前餘的古跡,有:
一、竹山。「竹山在武進西鄉,地名前餘。宋竹山公諱捷居此。手植干竹,取虛心堅節之意,故稱竹山先生。」
二、墓地。在傅村前餘的永思墓。這是蔣捷及其後人的墓地。
三、家祠。「竹山先生祠,在武進縣西鄉前餘,明洪武間建。首祀勝欲公諱捷。昭穆以餘睿公獻明、餘智公偉明配享。」
此外,筆者又從《晉陵蔣氏家譜》卷八中發現「竹山公,遺墨」。計有:碑記一首(《常州路通判袁公治行碑記》)、詩兩首(《竹山東坡田》、《銅官山》)詩餘(即詞)八首。《竹山東坡田》不多見,八首詞也載《竹山詞》中。
蔣捷曾在宜興、武進、無錫三個縣的四個竹山生活過。這在文人騷客中是少有的雅事。在成書於蔣捷中進士前後的《咸淳毗陵志》中已載沙塘、南泉兩地之竹山。可見竹山之名不是蔣捷自己取的,更不是後人 紀念蔣捷而取的。竹中空而節堅,蔣捷取以喻人之虛心納物、砥礪節操。他愛竹,更喜在以竹命名的山上種竹。名實相符,含義深遠,更見他品格之高雅。雲陽竹山是蔣捷的出生地和成長地,前餘竹山是他的遷居地和定居地,自然也是隱居地。這是無可爭議的史實。而他在南泉和沙塘竹山的生活,史籍語焉不詳,有時甚至朴朔迷離,真相難辨。連同他的生卒失傳之迷、中進士年份之迷,成了他留給人們的幾個懸念。
無錫南方泉(一稱南泉)竹山在太湖之濱,舊屬開化鄉,今隸南泉鎮。康熙時王抱承修纂的《開化鄉志》。較詳細地記載了竹山和蔣捷。王抱承沒有把蔣捷看成山居遁世的「隱逸」,也沒有看成是「流寓」的外來戶,而是把他列入「儒林」,分明看成是祖籍宜興(「本陽羨人」)而定居竹山(家竹山)的無錫南泉的知識分子。
該鄉志記錄一首明人邵寶游竹山的詩和八首明清詩人的和詩。末一首王抱承自己作的和詩提到蔣捷。該詩首聯雲:「勝欲先生首倡游,得名四百有餘秋。」這表明蔣捷曾到過南泉,游覽過此山。這九首詩都未見其提示蔣捷特有的亡國之痛和歸隱之情。
歌詠無錫地區山水美景、前賢名流的詩詞很多,若能深入探索,或許可發現蔣捷新的活動。
宜興沙塘港(也稱沙塘)竹山也在太湖之濱,舊屬洞山鄉,今隸周鐵鎮。
「竹山」這個稱呼,現今已改寫為「竺山」。明朝史懋錦的《竹山》詩自注雲:「竹山,一名竺山,以其似天竺也。或曰足山,山之奇在足雲。」可見竹山與竺山、足山勻指同一座山。該詩首聯說:「巋然足山當湖沖,上有古剎凌空濛。」這古剎稱做福善寺。明人已喚該寺為古剎,可見建寺之早。人們說蔣捷隱居竹山,就是說蔣捷隱居在竹山福善寺。根據下列資料筆者認為蔣捷曾經隱居於此。
其一、根據《竹山詞》中多首詞的描述,可以推想,他曾經在這一帶生活過。那首膾炙人口的「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的《虞美人·聽雨》詞,我們可以推想,就是福善寺這個」僧廬「的雨聲,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而吟詠成的。
其二、寺里現今珍藏一個陶質的缸,喚做鏡水如意鳳缸,高約八十公分,直徑約一百公分。據傳是蔣捷居此時帶來用以盛水的缸。內壁會長青苔,即使盛放混濁之水,也能澄清明凈。蔣捷送給寺里,寺僧稱為仙水缸。一度散落民間,今已回歸寺里。若能經過鑒定考證而予肯定,當是鎮寺之寶。
其三、福善寺飽經滄桑,初毀於1937年侵華日機之轟炸,繼毀於六十年代開始的挖山採石。歷次修建時所立之碑石也散失民間。此次復建這凈土宗的寺院後,又收集到部分碑石碎片。若能拼排復原,可能會有新的發現。
其四、筆者從宜興芳橋後村《周氏宗譜》的序文中讀到一段文字,是蔣捷的自敘:「邑先輩蔣捷隱居竹山,嘗題簡惠公譜牒曰:『予擯處湖濱與公同壤。公有孫祖儒者,好文墨,工於詞。時相過從,同抱黍離之悲。』蓋竹山、陽山,俱濱震澤(7),相距數里許,故雲同壤。(8)
簡惠公是周葵(1098—1174),宋徽宗宣和年間進士。為官直言敢諫,於民有善政。周葵卒後百年,蔣捷中了進士。「檳」,拋棄,此句有離開之意。蔣捷不臣二主,故離開故土,來到異地沙塘竹山,以便隱姓埋名,了此一生。但若有處境相同、志趣相合者,亦願引為知已,與之往來。這就把周葵引為同鄉,在其譜牒上作序吟詠,並與其孫詩文為友,共抒黍離之悲。
這段文字充分表明,蔣捷是在沙塘竹山上隱居過的。但人們對蔣捷的生活、行蹤、發現得仍很少。若以與周氏的往來為線索,旁及各有關譜牒,或可有新的發現。
蔣捷留給我們的另一個縣念是生卒失傳。
蔣捷於1296年遷徙到武進前餘。《重修毗陵志》把他列入《人物·文學》這一章。看來,修纂先生一眼就看出蔣捷在理學研究、詩詞創作方面的卓越成就。歸入這章,表露了後人對他的懷念與尊敬之情。按理說,蔣捷身後是不會寂寞的。
蔣捷卒後葬於永思墓,據世系表記載,自第九十六世蔣捷起到一百世為止的一百三十來年中,陸續有後人葬於此。這里和雲陽竹山一樣,也是聚族而葬的墓地。顯然,蔣捷這個始遷祖是贏得合族的尊敬和擁戴的。他的身後是不會寂寞的。
但是,事實並不如此,他身後竟寂寞得生卒失傳,似乎後人都忘了這個先祖。這對於後之詞壇及研究者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人們不禁要問:蔣捷人生的最後一站是在那裡度過的?是怎樣度過的?
有的譜牒或研究文章也提到他的生卒年份,或說享年六十歲(9)、六十五歲(10)、或說八十九歲(11)。諸家只舉數字而沒有論證,只能引發議論的混亂,於事無補。
筆者以為,蔣捷生卒失傳之迷,應當從他自身心態和身後門庭來解析。
蔣捷憤於亡國,又無力回天,遂致隱居。濱湖一舟,或南泉,或沙塘。植干竹以寄志,借詩詞而抒情。隨遇而安,何計身後。怪不得前餘有永思墓,沙塘又見蔣捷墳,南泉又留竹山魂。哪真哪假?也可不必究實。留作談助。讓這位隱者增添些神秘而飄逸的色彩,讓眾多旅客嘗一份湖濱竹山的「美餐」。
再看他身後,「繩祖志,不仕元」終元朝一代當然門庭冷落,家業蕭條,直到明初,才有家祠之建,欲光宗耀祖,家史有缺,徒喚奈何!
蔣捷何年考中進士?這也是一個懸念。諸家見解,約有以下幾說:一、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二、德佑元年(1275),三、德佑二年(1276)。諸說紛紜,究系何年?蘇州大學楊海明教授前幾年曾於《中華文史論叢》發表《關於蔣捷的家世和事跡》一文,獨持新論。他指出:「檢《宜興縣志》卷七『進士』項,蔣捷中『德佑二年丙子龍澤榜』進士,又卷八隱逸傳稱他為『宋德佑進士』,是為德佑說之本,然查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三十五《宋朝登科記總目》,宋代進士科末科為度宗咸淳十年,省元李大同,狀元王龍澤。則知『龍澤榜』應在咸淳十年。德佑二年三月,臨安已被元人佔領,以此知《全宋詞》咸淳十年說之正確。」楊教授列舉史料分析,去偽存真,當是確論。蔣捷中進士之年,應是1274年。
綜上所述,得知蔣捷祖籍宜興,元初遷居武進,他在1274年中進士。如果那時是三十歲,在1296遷居武進時該是五十多歲。這二十來年的生活中的黃金時代是在隔湖的雲陽竹山渡過的。在1302年薦他為官時,他已定居武進,大約是五十五歲了。
他的一生是在國家危亡民生多艱的日子裡度過的。他有志報國、無力回天,不羨「搖金寶轡,織翠華裾」的生活。徑自過種菊陶潛、栽蔬杜甫的隱居生活。他不想給那個社會留下些什麼。所幸的是他也有境遇相同、志趣相合的人共往來,或詩詞、或題作,留下了生活的蛛絲馬跡。我們若能耐心翻閱,廣泛搜索,細心尋覓,定能進入更深層次,取得更多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