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陽和山陰分別在歷史上指哪裡
山陽在歷史上指現今的山東省巨野縣東南,山陰在歷史上指現今的浙江紹興城。
山陽:
山陽在古代時候叫做山陽郡,西漢始置,郡治昌邑也就是今山東省巨野縣東南。故屬秦朝碭郡。楚漢之際屬楚國。漢高祖五年屬漢,以屬梁國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
漢景帝中元六年,梁孝王劉武病逝,景帝分梁國北部置山陽國,封梁王武之子劉定為山陽王,國都今山東省巨野縣。
漢武帝建元五年,劉定薨,山陽國除為郡,稱山陽郡。之後,其名稱或更為山陽國、山陽郡,或更為昌邑國。
山陰:
山陰縣,是浙江紹興古縣名。秦朝始設,民國元年,並山陰、會稽為紹興縣。山陰縣始設於秦代,得名於南部的會稽山,為會稽郡二十六縣之一。
(1)山陽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古代的山陰縣境內山脈,有恆山山脈,洪濤山脈以及黃花嶺,有較大的河道4條,桑乾河、木瓜河、黃水河、元子河。
境內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其中以煤炭為主,煤田總面積355.2平方公里,總儲量114億噸,煤質品種以氯煤和弱粘煤為主,為優質煙煤。
鐵礦石儲量約4000萬噸,系赤鐵礦,鋁礬土約900萬噸;粘土粉砂岩預測儲量達億萬;石灰石約3000萬噸;方解石約40萬噸。
㈡ 山陽縣有什麼名人
記好我這名字,以後就是傳奇!
㈢ 響水名字由來
水是人類生存的命脈。遠古之人,依水而居,逐步繁衍。從歷史地理發展可看出:兩山之間有大川,兩川之間有大山,有高山必有河流,有河流就有人居,有人居就有流通,有流通漸成城鎮。許多城鎮的名稱由此而多帶水字,江蘇的蘇北地區縣(市)名帶水情況尤為普遍。這正是地名學中和水利史學中值得研究的一個現象。
蘇北的縣(市)名稱由來一般分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以水直接命名的:
響水,1966年建縣,因縣城駐響水鎮,濱臨灌河,河床深闊,潮水漲落時水位落差大,支流匯入跌水聲轟響,故名響水。
沛縣,古代為沛澤,秦王政24年(公元前223年)置沛縣。
新沂,1949年析置,名曰新安,治所位於總沭河右岸的新安鎮。新沂河工程完成後,1952年9月更名新沂縣。
灌雲,1912年建縣,因境內南有大川灌河,北有雲台山,定名灌雲。
灌南,全境屬於灌河流域,且位於灌雲縣之南,故名灌南。
漣水,因水得名,漢元狩六年(前117年)設置淮浦縣,因位於淮河之濱。隋開皇五年(585年)因縣境有漣河(又名漣水,為沭水入淮的一支)而更名漣水。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升漣水縣為安東州,後廢州為縣,因與遼寧省安東同名,1914年仍名漣水縣。
淮陰,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置縣,因其治所位於淮河南岸(今淮陰縣碼頭鎮附近)取古語水之南為陰命名淮陰。歷史上行政區劃幾經變遷,名稱也多有變更。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於淮陰北境置清河軍,三年後地入元,改清河縣,因其治所位於大清河(泗水過泗陽三岔分兩支,一曰大清河,一曰小清河)口得名。此後數百年中,淮陰故城受洪水威脅,日益荒涼。清乾隆27年(1762年)縣治遷清江浦。因與河北省清河縣同名,1914年復改名淮陰。
沭陽,位於沭水北岸而得名。古有厚丘、建陵、陰平、下城、臨查、懷文、服武等名,東魏武定7年(549年)設沭陽郡,北周建德7年(578年)改沭陽縣沿用至今。
泗陽,古為 猶國地,漢元鼎元年(前116年)置泗陽縣,因位於泗水北岸而得名。古泗水由成子窪入淮河,泗陽城位於今新袁鄉東境於泗水北岸。北宋時,把這"夾岸桃花無雜樹,良田桑竹果香湖"的地方改為桃源縣,1914年,因與湖南桃源同名,復稱泗陽縣。
泗洪縣,古為徐國地,又歷經虹鄉、虹縣、虹州的變遷,1949年建縣,因境內有古泗州城(今江蘇淮河大橋西端,盱眙縣城淮河對岸)和洪澤湖,縣名取其首字為泗洪縣。
洪澤縣,1956年因湖置縣,因水得名。古代沒有洪澤湖,有破釜澗、白水塘、富陵湖、泥墩湖、萬家湖羅列淮河右側,隋大業12年(616年)煬帝楊廣游幸江都,道以破釜澗,久旱遇雨,改名洪澤浦,洪澤之名始見記載。
金湖縣,1960年4月置縣。境內湖泊眾多,界首湖古名津湖,且境內有大、小金溝,取名金湖。
射陽縣,1949年3月建射陽縣,因其境內有射陽河並處於該河的海口而得名。亦說公元前201年劉邦曾於射陽湖(今寶應、淮安、建湖縣境)北置射陽候國,惠帝3年(前192年)國除改射陽縣,今沿用古名。
邗江縣,1956年置縣,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北進中原與齊魯爭霸,"城邗、溝通江淮",自蜀崗腳下開邗溝至末口入淮,名邗溝(又名邗江、韓江)縣,因水得名。
二是因地處江湖河海之濱而定名的:
東海,秦時名朐縣,屬郯郡,劉邦改郯郡為東海郡,因東臨大海而得名。南北朝宋泰始7年(471年)始設東海縣。
濱海,因縣境濱臨黃海而得名。濱海成陸較晚,黃河奪淮以前,海岸在響水縣西境雲梯關,濱海為水域,黃河奪河以後,海岸線向東延伸60多公里,1949年11月建縣。
建湖:1941年9月建縣,初名建陽縣,因境內有鎮名建陽而得名。後因與福建省建陽縣重名,又因縣治設在湖垛鎮(今建湖鎮),於1951年7月更名建湖縣。湖垛鎮因居射陽湖東部,西塘河西流淤積成一土垛,長約3里,故名湖垛,1966年改為建湖鎮。
江都,公元前209年,項羽率江東八千弟子兵渡江至廣陵,憑"江"而都,故名江都。
揚州,"州界多水,水揚波"故名揚州。
靖江,明成化7年(1471年)置縣,因地處江海門戶,"捍衛全吳,屹然重鎮",故名靖江。
如皋,東晉義熙7年(411年)建如皋縣。據《太平寰宇記》載:"縣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港側有如皋村,縣因以為名"。如:往也,皋:水邊的高地,如皋南臨長江,為長江邊的高地。
東台,建縣於清乾隆33年(1768年)。古代,東台地區時陸時海,為一片澤地,范公堤建成後,堤西為里下河地區,以東在黃河奪淮後,泥沙沉積,自西向東看,為較高且平坦的地勢,故名東台。
通州,南北朝時為長江口的一個沙洲,名壺豆洲,後改為胡豆洲。五代時取"海疆平靜"之意,稱靜海鎮,後周顯德4年(958年)建城,稱靜海軍,後改通州,意為水上交通方便。民國初廢州立縣,並為區別於河北(今屬北京郊區)通州,稱南通縣。
海門,後周顯德4年(958年)設縣,意為江海門戶。
啟東,漢以前這里是江口海域,唐初江口漲出東洲和布洲,五代屬海門縣,元至正中至清熙初,又為大海風潮所毀,今通呂公路以南部分都淪為大海,雍正乾隆以後,又逐漸復為桑田,後沙洲漸漲,與大陸相連,並逐漸向東延伸,1928年設縣,有"啟吾東疆"之意,便名啟東。
江浦:明洪武9年(1376年)置江浦縣,浦,水邊。"大江限其前,滁河控其後,崇山峻嶺亘其中,為水陸要沖,金陵門戶"。或謂"京都拱衛",朱洪武劃置江浦就是為加強京城防衛。
三是因洪水常泛祈求安寧而定名的:
睢寧,古為取濾國地,公元前202年劉邦時置睢陵縣。後幾經變遷,曾名北陵、凌、晉陵、取濾等縣。濉水古為泗水支流,經取濾至宿遷的小洋口入泗。漢初為黃河犯淮時所淤,群眾長期顛沛流離,此後600年無縣,金興定2年(1218年)恢復縣制,定名"睢寧",祈求"濉水不再為患,生活安寧"。
淮安,秦為淮陰縣地,漢元狩6年(前117年)析置射陽縣,此為淮安建縣之始,東晉義熙7年(411年)設山陽郡、山陽縣,治所在今淮安城,位於淮河山陽灣的南岸,邗溝入淮口(古稱末口),隋初廢郡置楚州。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楚州軍民不堪官府壓迫,起義反抗,火燒州城。遂將山陽改名淮安,祈求淮地安寧之意。無代仍名山陽縣,1912年因與陝西省山陽縣同名,復稱淮安縣。
阜寧城原名廟灣,因地處射陽河灣道處,其北岸有真武廟,故名廟灣。明萬曆23年(1595年)築廟灣城防倭寇侵犯,因城位於射陽河左(北)岸,據"左埠右邑"之說,稱之謂埠,清雍正9年(1731年)取其土埠安寧之意,改廟灣為阜寧。
海安,東晉義熙7年(411年)設寧海縣,唐景龍2年(708年)置海安縣,取"大海不揚波,海水永不泛濫"之意。
四是縣名雖不帶水但與水有某種聯系的:
鹽城,始建於西漢元狩四年(前119年),因漢初這里已"煮海(鹽)利興,穿渠通運",故名鹽瀆(瀆:水道;溝瀆)東晉義熙7年(411年)改為鹽城。
盱眙,秦置盱眙縣,許慎《說文解字》:"張目為盱,舉目為眙",因縣治所設在聖人山上(今盱眙城以北20里),登山臨淮,可以登遠眺淮河風光。
宿遷,春秋時為 猶、鍾吾兩個小國地,秦實施郡縣制,分屬下相、凌縣,西漢時廢凌縣存下相,因治所在相水下游的相水傍(今宿遷雙庄以東的古城),故名下相。後為水所淹。東晉義熙元年(405年)改下相為宿豫,治所設置於今泗陽縣鄭樓鄉古城村在泗水邊。為管理泗水漕運,北周宣政元年(578年)設泗州,治所設於宿豫縣城,據《無和郡縣志》:唐開元23年(735年),州、縣治為泗水所淹,且汴河漕運已漸漸代替了泗水,泗州治向南遷至汴河口的臨淮縣,與盱眙隔淮相望(在今盱眙縣淮河鄉城根村,江蘇淮河大橋西端)。宿豫縣也因之遷至今宿遷附近的泗水邊,"界於徐、泗二洲距離相等之處"。20多年以後,於唐寶慶元年(762年)為避代宗李豫之諱,改宿豫為宿遷。元陳孚有《古宿遷》詩二首:"淮水東流古宿遷,荒效千里絕人煙,征衫不脫夜無寐,舟在西風亂荻邊"。"日落狐鳴野草黃,雁飛無數水茫茫,疏星野火寒沙上,知是何年古戰場?"由是可知,宿遷的遷城,與水有關,並非附會之說。
㈣ 陝西山陽九子冢的來歷
九子冢相傳是舜封子均於商,生九子,卒葬於此。據考證,出土殘石碑"虞九子冢"為清朝著名金石學家結沅所書。
山陽九子冢位於縣城東三里的北塬,九座墳塋參差羅列,若星宿之布,道旁有豐碑屹立。山陽縣志有故事贊曰:「行行來東郊,去訪九子冢。穿石泉細流,表道碑高聳。林麗森古木,榛莽余荒壟。世歷千年多,名傳九疊重。
㈤ 焦作名字的由來
焦作當年挖煤煉焦很興旺。焦作由煤業作坊而得名。
焦作古稱山陽、懷州,是華夏民族早期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現存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是司馬懿、韓愈、李商隱、朱載堉、許衡及竹林七賢山濤、向秀等歷史文化名人故里。
焦作是中國太極拳發源地。擁有雲台山、神農山、青天河等3個5A級景區,CCTV焦作影視城、圓融無礙禪寺等3個4A景區,韓愈陵園、群英湖、穆家寨生態農業觀光園、蒙牛乳業工業旅遊區4個3A景區,朱載堉紀念館1個2A景區。
(5)山陽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焦作地貌:焦作市是一個天然的地下水匯集盆地,北部山區及晉東南山地約1400平方公里的廣大地區,均為焦作地下水的補給區,這些地區的淺層地下水和部分降水,在復雜的地質構造控制下,匯集到該市,形成較為豐富的岩溶水資源,已探明地下水儲量35.4億立方米。
在焦作北部太行山南麓分布著約500平方公里的山前崗地和礫石傾斜平地,地質堅硬穩固,地層耐力巨大,且近鄰礦點、水源、交通干線和城鎮,是極為理想的工業用地,同時也非常適宜建造高層建築。
㈥ 焦作名字的來由、
焦作歷史悠久,早在8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時期就有人類居住。夏朝屬冀州,稱覃懷地。商及西周屬畿內地,分屬雍、邗、溫三國。東周為晉南陽地,戰國時屬魏、衛二國地。秦屬三川郡,西漢屬冀州河內郡。東漢屬司隸部河內郡。三國屬魏國冀州河內郡。晉分屬司州河內郡、汲郡、滎陽郡。南北朝分屬司州河內郡、滎陽郡。後魏分屬懷州河內郡、武德郡、司州汲郡、東恆農郡。隋分屬河內郡、汲郡、滎陽郡。唐分屬河北道懷州河內郡、河陽三城使孟州、河南道河南府河南郡、鄭州滎陽郡。五代分屬懷州、孟州、鄭州、開封府。北宋分屬河北西路懷州河內郡、京西北路濟源郡、京西路鄭州奉寧軍制、京畿開封府。元分屬燕南河北道懷慶路、孟州、河南江北行省卞梁路。明分屬河內布政使司懷慶路及開封府。清屬河南省懷慶府。1913年,河內縣改為沁陽縣。1927年沁陽縣東部劃出,成立博愛縣。1945年9 月8 日建立焦作市。1948年3 月改為焦作縣。1949年10月15日,改為焦作礦區,劃歸平原省新鄉行政專員公署領導。1952年11月15日,平原省撤銷,焦作礦區劃歸河南省新鄉行政專員公署領導。1956年7 月9 日,改為焦作市,由河南省直接領導。1959年12月1 日,修武、博愛兩縣劃歸焦作市領導。1960年8 月15日,撤銷修武、博愛兩縣建置,並入焦作市;撤銷溫縣建置並入沁陽縣。1961年10月5 日,恢復修武、博愛、溫縣建置,歸新鄉行政專員公署領導。1974年1 月19日,焦作市屬河南省和新鄉地區雙重領導。1982年3 月,焦作市劃為省轄市。1983年9 月1 日,修武、博愛兩縣劃歸焦作市領導。1986年1 月,溫縣、武陟、孟縣、濟源、沁陽五縣劃歸焦作市領導。1988年,濟源縣改為濟源市。1989年,沁陽縣改為沁陽市。1997年,孟縣改為孟州市,濟源市歸河南省直接領導。2002,焦作市轄沁陽市、孟州市兩市,修武縣、武陟縣、溫縣、博愛縣四縣和解放區、山陽區、中站區、馬村區四個城區,計116 個鄉(鎮)辦事處。
http://www.jiaozuo.gov.cn/zoujinjiaozuo/lsyg.htm
懷川大地孕育了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傑,焦作地下文明積淀層層疊疊,地上文化布落洋洋灑灑。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體,不可分割。
這里是人類始祖的發源地,有盤古開天地、華夏祖先伏羲女媧成婚、女媧補天、軒轅黃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話傳說。原始社會末期,位於黃河流域中游的懷川文明就吸引著四方百族,成為華夏民族發祥地的中心地帶。
這里是商湯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紂的前沿根據地;是後漢光武中興的大本營;是「正始玄風」的策源地和以八封為靈魂的太極文化的產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國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脈地。
神農祭天處、嘗百草處、葯王孫思邈活動遺跡等,顯示著古代農業和醫葯的起源。出土眾多的陶瓷文物及當陽峪陶瓷遺址,顯示著懷川是發達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頒發的《夏小正》是中國的歷法之根,發源於陳家溝的太極拳、月山寺的八級拳和凈影寺的猿拳,證明懷川是中華武術之根,這里還是道教中心和佛教聖地。
這里是諸多大師泰斗的故里。孔子、李白、白居易、韓愈等各類數不清的歷史名人曾在此或游歷、或隱逸、或葬歸於此。魏晉時的「竹林七賢」曾在修武百家岩隱居游覽,影響頗大。
焦作地處黃河中下游北畔,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具有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早在七八千年前,這里就有人種植粟等糧食作物。從焦作地區發掘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中,除發現有大量的石鏟、石斧、石鐮、蚌刀等生產工具外,還有水井、房屋等原始農業生產跡象。春秋戰國時期,當地的農業已十分發達。焦作古代的手工業也十分發達。以采礦、冶煉、制陶、編織和工藝美術為主。戰國時期已有了煤炭開采業,至明清時期具有了相當的開采規模,延續至今,使焦作有「煤城」之稱。從考古發掘的文物看,春秋時期這里已開始青銅器製作,東漢時山陽已成為全國較大的冶煉基地之一,宋代出現了以製作兵器、農具為主的作坊群。
據史志記載,全市有60座歷史古城,其中城區有6座;祠廟335所,其中城區70多所,現在統計,全市有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跡點833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44處,縣級492處,城區內有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跡點214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6處,市級81處。道清鐵路、澤煤盛礦井、福公司辦公房和錢庄等體現著近代煤城的歷史;焦作工學院是河南省最早的高等院校。傳統的歷史文化在當今焦作仍熠熠閃光,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http://www.jzjs.com.cn/wenzhanglist.asp?id=357
㈦ 商洛名子的由來和淵源
商州,漢以名縣,北周以名州。歷代設州置縣,或州縣同設,交替沿革復雜。遠古為虞司徒契所封之國,夏屬梁、豫之交;周屬雍、豫。春秋戰國,先是分屬秦、晉(魏),後統屬於秦。
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年)地屬內史南境。治所設咸陽,統轄境域相當於今關中平原及商洛地區,領42縣。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設商縣,包括今商州市、丹風縣、商南縣、山陽4縣,因商山而得名。 早在公元前351年,秦國就在這里修了城,地址在今丹鳳縣城西2.5公里古城嶺子,系商洛最早之城池,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1000米。出土文物帶有「商」字的瓦當,確認系公元前340年秦封給商鞅之封邑。商鞅變法,使秦國出現了政通人和的興旺景象,秦孝公為表彰商鞅變法之功而封地15邑。但秦太子駟繼位後,聽信讒言,誣鞅誨法,並車裂商鞅於鄭(今華縣)。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4年)地屬弘農郡,隸司隸校尉部,郡轄區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南、伊河以西及淅川、丹江流域。其治所在弘農(今河南靈寶貌略鎮北),領11縣,在陝西境內的上洛、商縣兩縣,即大體相當於現今的商洛地域。上洛這一地名,因居洛河上游故名,戰國時即有。漢朝忌水,
將上洛改為上雒,這是用「雒」字的開始。包括今商州市、洛南縣兩地。今丹風、山陽、商南3縣時為商縣。旬陽縣北部(今鎮安、柞水縣東南部)是漢中郡轄區;杜陵縣南部:(今柞水縣西北部)是京兆尹轄區。
東漢(公元25——220年)地屬京兆尹,仍隸司隸校尉部,轄區相當於今關中平原西安以東、渭南及商洛地區。尹治設在長安,仍領10城,其中上洛、商兩縣的地域和今商洛地區大體相當。
三國(公元220——265年)地屬曹魏之京兆郡,正始五年(公元244年)設,治所在長安,領11縣。仍稱上洛縣,魏文帝曹還又將上洛的「雒」字改為「洛」字。轄今商州市、洛南兩地。
西晉(公元265——316年)地屬司州,轄區相當於今河南省北部、中部、西部和山西省西南部及陝西省商洛地區。州治設在洛陽,領12郡。泰始二年,晉武帝分京兆南部置上洛郡,治所在上洛,領上洛、商、盧氏三縣(盧氏今屬河南省)。
南北朝(公元317——589年)南北朝時期,中國呈分裂局面,行政建制混亂。郡縣朝設夕廢,統屬復雜。由東晉開始的南朝,在轄區的北部僑設了上格的州、縣,用的是上洛的地名,以安置南遷的上洛的百姓,包括上洛的巴民。這里不詳敘。
北魏時屬洛州。太延五年(公元439年)於上洛城設荊州,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上洛縣北部劃設拒陽縣,太和三年(公元479年)將荊州遷往盧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又遷往襄陽,撤上洛郡,於上洛城設立洛州,領5郡,其中3郡屬今商洛:上洛郡,領上洛、拒陽2縣;上庸郡,領商(今丹鳳)、豐陽2縣;萇和郡,領南商1縣,即今商南。
西魏時屬洛州和雍州管轄。洛州治所設上洛,領上洛郡(今商州市)、拒陽郡(今洛南縣)、上庸郡(今山陽縣西北部、鎮安縣及柞水縣東南部)、商縣(今丹鳳)及山陽漫川、商南縣。柞水西北部屬雍州管轄。
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改洛州為商州;治所設上格(即今商州城)領上洛郡(含今商州、山陽、丹鳳;商南4縣及鎮柞部分地域);拒陽郡(今洛南地)。
隋代(公元589——618年)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撤上洛、上庸兩郡,保留商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撤商州復設上洛郡,治所仍設上洛,領上洛縣(今商州市)、商洛縣(商洛即從前的商縣,隋文帝改稱商洛,這是「商洛」二字連用起來稱呼地名的開始),洛南縣、豐陽縣(今山陽、鎮安縣及柞水縣東南部)上津縣(今湖北省境內)5縣;大興縣東南部(今柞水縣西北部)仍屬京兆郡管轄。
唐代(公元618——907年)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上洛郡設商州,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劃歸山南道,開元二十五年歸山南西道。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撤商州又改為上洛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上洛郡再改為商州,治所設上洛,領上洛(今商州市)、商洛縣(今丹鳳、商南兩縣)、洛南縣(今洛南)、豐陽縣(今山陽)、乾元縣(今鎮安及柞水縣東南部)、上津縣(今湖北省境內)。今柞水縣西北部屬京兆府。
五代十國(公元907—979年)五代十國的行政建制沿用唐制,但由於分裂割據,各國疆域均不遼闊,道一級遂廢,為州(府)統縣的二級制。當時陝南東部經歷了後梁(公元907一923年)、後唐(公元923—936年)、後晉(公元936—946年)、後漢(公元947—950年)、後周(公元951—960年)等5個期代。後梁時,商州領上洛、商洛、豐陽、乾元、上津5縣;洛南縣改屬華州;萬年縣東南部屬京兆府。後漢時,商州領上洛、商洛、豐陽、上津4縣;南縣仍屬華州;乾佑縣(公元949年改乾元縣為乾佑縣)、萬年縣東南部屬京兆府。後周時,商州領上洛、商洛、洛南、豐陽、上津5縣;乾佑縣、萬年縣東南部屬京兆府。
北宋、金、南宋(公元960——1279年)北宋時,商州初屬陝西路,後屬永興軍路,治所設上洛,領上洛、商洛、洛南、豐陽、上津5縣。
金、南宋時,商州屬金國京兆府路。金貞元二年(公元1154年)將商洛、豐陽兩縣降為鎮,並入上洛、洛南兩縣;咸寧縣東南部屬京兆府;旬陽縣西北部(今鎮安縣)屬金州。金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五月改屬河南路。領上洛(今商州市、丹風、商南、山陽4縣及柞水縣南部),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廢上洛縣,以州代縣,由州直轄,定名商州。轄地包括今商州、丹鳳、商南、山陽及柞水縣南部,並統領洛南縣地。
元代(公元1279——1368年)商州先屬安西路,後屬奉元路管轄。元代實行省、路、府、縣四級行政建制,商州下領洛南l縣,原來的上洛為在郭,仍不另設縣,由州直管,但商州所轄的地域和今天大體相當。
明代(公元1368——1644年)地屬西安府,時稱商州,轄今商州市、丹風縣兩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五月,降商州為縣制。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三月復升為州,領洛南、商南、山陽、鎮安4縣。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為避明興宗朱常洛名諱,又改「洛」為雒」。
商洛有闖王建立政權的記載。祟幀十六年(公元1643年)十月,闖王軍攻佔了商州,第二年在西安建立大順朝,稱永昌元年,派魯大儒為商州牧,給山陽也派了縣令(其它各縣不詳)。永昌二年正月,闖王政權結束。
清代(公元1644——1911年)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升為直隸商州,直屬陝西省,領商南;雒南、山陽、鎮安4縣。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析咸寧、藍田、鎮安3縣之地置孝義廳,屬西安府,這是柞水縣的前身。
中華民國(公元1912——1949年)。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州改設商縣(轄今商州市、丹風縣西南部)、洛南縣(今洛南及丹風縣東北部)、柞水縣(今柞水縣西部及鎮安縣東北部)3縣,屬關中道;山陽、商南、鎮安3縣,屬漢中道。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撤銷道制,以省直接領縣。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在商縣城設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商縣、雒南、商南、山陽、鎮安、柞水6縣,一度還管過藍田縣。是年在龍駒寨成立設置局。1949年7月13日,商縣人民政府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從1949年5月,商洛地區各縣陸續解放,在商縣設置陝甘寧邊區陝南行政主任分署第工分區,轄商縣、雒南、商南、丹鳳、山陽、鎮安、柞水7縣。1950年,改名陝西省商洛分區專員公署,仍轄以上7縣。1955年,將縣人民政府更名為「縣人民委員會」。1658年12月,撤銷丹風、柞水兩縣(丹風分屬商南和商縣轄,柞水與鎮安縣合並),商洛地區轄商縣、洛南、商南、山陽、鎮安5縣。1961年10月又恢復為7縣。1964年9月,因「能」字生辟,經國務院批准,改「雒」為「洛」,時稱商洛專區,行政公署駐商縣城。1968年,商洛專員公署改稱為「商洛專區革命委員會」,各縣人民委員會易名為「縣革命委員會」。1969年,商洛專區革命委員會改名為「商洛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更地區名為商洛地區行政公署。1981年元月,改縣革命委員會為縣人民政府。198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改商縣為商州市。2001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消商洛地區行政公署,設立商洛市人民政府。商州市更名為商州區。
㈧ 河南省焦作市名稱的由來
焦作在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 焦作這個名字,據字義分析,「焦」姓也,「作」當取於「作坊」之意。古代各種手工業都稱「作坊」。因該地在古代挖石取煤的窯業頗多。據《焦作市志》記載,早年英商福公司在10號井下,曾挖出過唐代「開元」銅錢。
就是說早在1200年前人們就在這里挖煤了。《修武縣志》載,光緒年間這里有小煤窯100多家,這說明當年挖煤業很興旺。除小煤窯以外,宋代燒制瓷器的窯業也很興旺。又據明隆慶六年(1572年)呂澗寺中嘉藍殿碑記有「焦家作……」。這說明是「焦家作坊」演變為「焦作」。
(8)山陽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焦作市原為「自然村落」,據《焦作市志》記載:「焦作,古為澗東、澗西。在古代夏、商、周時,屬冀州覃懷雍城地;秦、漢、晉時,屬司州河內郡山陽縣治;隋、唐、宋時,歸河北道懷州修武縣轄,元朝屬河北道懷慶路修武縣轄;明、清屬河南省懷慶府修武縣轄。」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焦作地區就發現了煤炭。1898年,英商福公司在焦作地區進行較大規模的機械化煤炭開采,集聚了一批產業工人,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生產、生活區域,成為焦作的雛形。
焦作地名的歷史沿革:1910年,清政府置焦作鎮;1945年置焦作市;1948年改焦作縣;1949年改設焦作礦區;1956年國務院設焦作市。
㈨ 山陽公的由來
曹丕廢漢獻帝劉協後封劉協為山陽公。
㈩ 請問'山陰',山陽','河陰','河陽'指的是什麼方位呢
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陰」,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陽」。
因此,山的北面,因其見不到陽光,稱為「山陰」;山的南面,因其能夠見到陽光,稱為「山陽」。「河陽」應理解為河的北岸,「河陰」應理解為河的南岸。
如有些地名:陝西華陰在華山北面,湖南衡陽在衡山南面,江陰在長江南岸。
(10)山陽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有些地名里的「陰」無關東西南北,且大有歷史淵源。
《左傳》里記述有一故事:「晉陰飴甥會秦伯,盟於王城」,這里說的「陰」直接就是一個地名,「陰飴」是因「食采於陰」,「甥」是一個名字,即晉國大夫呂甥。
呂甥所在的「陰」是春秋時的晉國城邑,位於山西霍州;那時候周天子也有一個城邑叫「陰」的,就是今日河南省的平陰縣。這兩處叫「陰」的地方無關東西南北,僅跟地勢高度有關。
霍州境內四周環山,中間低窪;平陰則因「古東原之陰」得名,即古東原的低窪之地。在我國的陰陽學說上,「陰陽」也指方位上的相對應概念,如果「高處」為陽,那麼「低窪」就為陰了。
以上所說地名里的「陰陽」牽涉到了南北方位、高低地貌和祥瑞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