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市通河中學校現任校長叫什麼名字
上海市通河中學校現任校長,
是何敏。
可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以學校的說法為准。
② 關於義通河的知料
會澤歷史悠久,文化昌明,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設堂琅縣,是雲南最早設置郡縣的地區之一。唐置唐興縣,明設東川府,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置會澤縣。會澤因銅的開采、冶煉、京運,社會經濟曾幾度輝煌繁榮,經濟文化鼎盛一時,成為當時全國的「經濟特區」,「天南銅都」,「錢王之鄉」。雍正、乾隆、光緒、宣統年間,會澤定為辦運湖南、湖北、廣東、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八省額定京銅的主要地區之一,創造了獨特輝煌的銅商文化、會館文化,同時也創造了會澤宏偉的義通河水利樞紐工程。義通河全長17.46km,流量5m3/s,灌溉面積1667hm2,始建於1727年,1756年完工,建設歷時29年,至今運行近300年,見證了會澤縣各歷史時期社會發展狀況。通過對義通河的歷史沿革、功能、現狀的分析,發掘其存在的現實意義。
一、義通河歷史沿革
(一)義通河發展歷程
1、蔓海由來。東川府城交的金鍾壩子,面積45km2,雍正五年以前為一內陸淺水湖泊,古稱「蔓海」。古為東川府治所所在地,現為會澤縣城所在地。蔓海在府治前,周三十餘里,一望蘆葦浸波。瀦中產魚蝦、芹荇、菱角,土人亦資以利。積年朽葦沉沒,水中盤結如地,人行其上,動搖不定。以竹竿探之,深一丈五尺余,仍未至底,引出,竿頭不帶土泥。五、六月集雨,則漲而為潮,泛濫洋溢,四畔田土俱苦水害。雍正六年,知府黃士傑挖河三道,泄水歸以里(禮)大河,已報開墾。究之,蔓草根盤,虛浮無土,不可以田,古人目曰「蔓海」,亦巧於命名矣。
2、義通河和古新河。義寧(滿州正白旗人,進士出身,1753-1757年任東川知府)在前人修築的基礎上,完善和連通所修河道,即義寧使該河「通」也,以此得名,稱「義通河」。義通河,源出以濯河頭,起於馬鞍山下,匯小龍潭水,經府治西門,又經北門,轉舊土城東,過石嘴、矣式、梅子箐,抵華宜(泥)寨,入中右兩河。長三十里,闊丈余,深七八尺不等。於馬鞍山腳下建分水大堰一道,高寬各五尺,形似魚鱗,被後人稱為魚鱗大石壩,引以里(禮)河水歸義通河。古義通河於雍正五年(1727年)修建,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完工,歷時29年。1727年排泄蔓海積水,《東川府志》稱「新河」,分左、中、右河。左河即現在梅子河,全長9.83km。中河即現在中河,全長6.86km。右河即現在邊河,全長12.47km。漁洞河,又名海河,是金鍾壩子總泄水道,尾水歸入以禮河,全長3.6km。小青壕,又名小青河。海河和小青河在排泄蔓海之水時所修。
3、近代義通河的延伸。民國年間,義通河兩次延伸。一次是民國九年(1920年),由溜沙橋修至小坡堖,長約1km。另一次是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將源頭位置向上游移百米。
4、現代義通河的改擴建。一是1965年至1971年,義通河通過5次整修。政府發動壩子中群眾投工63萬多個工日,加寬了局部河床斷面,襯砌了從烏龍墓到三孔橋的險堤長約2km。1965年12月至1966年5月,從源頭向上游開挖3.28km的「新河」至鴨掌樹,延伸長度,擴大灌溉面積,此段河稱「人民河」,設計流量5m3/s。新河附設排沙橋、公路橋各2道,泄水閘1道,渠首建圬工溢流取水壩,稱「人民壩」。人民壩長38m,高1.74m,底寬3.5m,口寬1.3m,鋼筋混凝土護坦長8.4m。壩上設閘4孔,閘門尺寸1200×800mm鋼筋混凝土板閘,鐵葫蘆啟閉。人民河由國家投資4.3萬元,金鍾鄉自籌0.65萬元,完成土石方開挖9.75萬m3,支砌石方0.45萬m3,混凝土、鋼筋混凝土100m3。至此,義通河全長17.46km,灌溉面積發展到1667hm2(2.5萬畝),使金鍾壩子較原來提前一個節令栽種;二是1990年後,義通河擴建改建工程。一期工程,1990年11月底動工,1991年3月底竣工。長5.065km(扶軍樓至煙廠段),設計流量5m3/s,完成土石方開挖3.86萬m3,M5.0砂漿支砌塊石2.35萬m3(M7.5沙漿勾縫),C20鋼筋混凝土309.54m3,群眾投工4.51萬工日。完成總投資89.94萬元,其中,上級補助65萬元,各部門捐資8.44萬元,鄉鎮和群眾籌資16.5萬元;二期工程,1992年1月10日動工,1992年4月20日竣工。長3.99km(龍潭扶軍樓至石鼓三孔橋),設計流量5m3/s,河床上口凈寬5m,底寬4m,堤高2.7m,坡比0.7‰。完成土石方開挖5.15萬m3,M5.0砂漿支砌塊石1.34萬m3(M7.5沙漿勾縫),C20鋼筋混凝土36.8m3,群眾投工28.5萬個工日。完成總投資55.73萬元,其中,上級補助25萬元,群眾籌資、鄉鎮集資30.73萬元;三期工程,1998年1月動工,1998年3月底竣工。工程總投資14.5萬元,建背水橋1座,機耕橋1座。
(二)義通河的功能
1、清、民時期義通河的功能。義通河引以禮河水歸以禮河床流出,被後人稱之為「借水還水」的水利工程,使整個工程引、灌、蓄形成了一個系統。借水水用水加強了城池防禦和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
(1)灌溉功能。引以禮河水灌溉蔓海田畝;二閘及五涵洞,有泄無蓄,起閉以時,灌排兼顧。「安豐閘」在梅子河上游,「魚洞閘」在魚洞大轉彎處,是全壩區蓄泄水的總樞紐。關閉石閘,水位上升,以利於農田栽插之用水,抗禦乾旱,形成「自然」灌溉,減少抗旱勞力。開啟石閘,水位下降,以利於排泄洪水和排澇漬。於三家村安過水涵洞一口,泄舊府旁各山箐水,灌溉五龍募(烏龍墓)、水城、龍潭左邊田畝,歸魚洞河口。於龍潭村當中安過水涵洞一口,泄後山箐水,灌濟校場面前一帶田畝,歸魚洞河口。於金鍾山前安過水涵洞一口,泄後山箐水,灌濟校場壩一帶田畝,歸街子河,匯魚洞河口。於西城腳安過水涵洞一口,泄西來寺後山箐水,灌濟魯機村門首田畝,歸沙灘河,匯魚洞河口。於北門炮台腳下安過水涵洞一口,泄城內過街樓、西門一帶水水,灌濟北門外一帶田畝,歸街子河,匯魚洞河口。於北門外安過水涵洞一口,泄城內東、南、北門一切水,灌溉亮水塘一帶田畝,歸海子河,匯魚洞河口。
(2)凈化水環境的功能,「大道至簡」的應用。古訓「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盡數》),生活污水、鑄幣廢水由義通河排出,以清釋污。
(3)水運功能。義通河通舟楫,城中所用木材由毛家村上面林區採伐,經以禮河進入義通河,到城西鎖水閣(文革被毀),再進入柴棚子(卸貨碼頭),然後轉運到城中各處。《漁樵唱晚》反映出當時的繁忙景象。
(4)城池防禦功能。「義通河水繞東城」,從義通河流向看,起於馬鞍山下,匯小龍潭水,經府治西門,又經北門,轉舊土城東,過石嘴、矣式、梅子箐,抵華宜(泥)寨,入中右兩河,貫穿西、北門,符合古代城池建設布置,具有城池防禦功能。
2、當代義通河的功能。義通河雖經朝代更迭、變遷,其灌溉功能至今未改變,且逐步增強。《東川府志•東川府續志》「義通河設二閘五涵」,隨著灌溉面積的逐漸擴大,2005年城市防洪工程建設增加節制閘3道,現在義通河的放水涵洞發展到108個。通過治理、改造,排洪、排污、泄污的功能未改變,義通河成為城區的排洪排污及泄污的重要工程。
二、面臨的問題與危機
(一)義通河現狀
義通河垃圾成堆、雜草叢生,違章搭建及阻水壩埂較常見,河水黑臭、魚蝦不生,污染嚴重。城市建設侵佔河道現象嚴重,建築物橫跨在護岸之上。城市道路侵佔義通河,特別是城市主幹道與河道相交處大多處理成暗涵,渠道完全退讓於道路,不利於水系空間的連通,並且存在防洪排澇的安全隱患。與義通河平行的城市道路緊貼渠道,二者之間沒有護欄,不利於行人安全。建築物與渠道之間缺少緩沖地帶,這些地方大都成為滋生蚊蠅、臭氣熏天的垃圾場,城交結合部已成為「龍須溝」。
(二)義通河改造爭執
1、爭執來源。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生存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義通河水污染嚴重,護岸兩岸環境惡劣,對城市整體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城市開發與義通河河道系統發生沖突,河道系統可能被分裂、功能弱化、甚至被填埋。
2、改造理由。其對義通河改造至少有兩個方面是恆久的,一是義通河灌溉、排洪、泄污的作用,現階段無任何工程替代,如填埋,將打破縣城排水系統,製造出新的社會問題,工程浩大,得不償失;二是義通河水利文化遺產歷史價值的唯一性。從水利文化的角度對義通河加以研究,其特有的歷史價值與水利文化遺產,對制定城市水環境景觀保護規劃奠定基礎,其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水利工程,折射出會澤相應時期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狀況,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需要。義通河的歷史建築、空間格局、碑記、以及相關的史料等,是構成水利文化遺產的主要元素。
3、發展趨勢。以可持續發展和對歷史負責任的觀點,要提升城市的總體環境與風貌,需梳理義通河水利文化遺產,保護、整治與再生創造出新的成果。以2009年10月會澤縣人民政府、上海奇創旅遊景觀設計有限公司進行規劃設計為契機,義通河被納入會澤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中期實施項目,擬將義通河建設成為旅遊、娛樂、休閑的場所。充分尊重和結合城市空間機理和未來城市發展規劃,使義通河景觀與城市空間機理有機融合,與城市未來公共綠地相結合,共同肩負起城市公共綠地景觀的重要功能,並成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
三、義通河的啟示和印證
(一)運行管理
1、古義通河運行管理的做法。一是運營。在人口密集處,利用水動力,建了七盤水碾,便利人民生計。第一盤,在舊校場旁。第二盤,在魯機村東,第三盤,在魯機村東旁。第四盤,在魯機村東旁。第五盤、第六盤、第七盤俱在魯機村東角。義寧《新河水碾記》:「自龍潭以下,北方以上,相流急處,建碾六盤,每盤捐費築層司啟閉,可獲租半百,分給文武城隍等廟,及書院各一盤,作為歲修,其餘二盤,作為書院膏火,通詳有案。若此者,大則資灌溉,小則濟公用,因所利而利之,不勞民力,不虧帑項,經營兩載,告厥成功。蓋府名東川,縣名會澤,庶不負顧名思義之道焉。」後增至10盤水碾,按年課收水費,作為維護費,避免了民間籌資和沿線村莊資助管理。1960年起水碾逐步被電碾、電磨取代;二是設水約。義通河修通後,農民常因爭水放田釀成集體械鬥,甚至有死傷事件的發生。出示用水規定,自北門城外頭道橋起,「日歸東,夜歸西」,即順水流方向,白天由城東農民放水,夜間由城西農民放水,杜絕了用水之爭。類似於現在的用水戶協會管理;三是清淤、輸沙。受益農民,每年在栽插前和閑時需把水牛邀去遊河,使河中泥沙疏通,此俗延至解放前。
2、現代管理。一是民辦公助。1998年至2000年,每年採取劃段包干,由縣直機關幹部和金鍾鄉受益村的群眾義務勞動進行清淤,後又採取由縣直各部門幹部、職工集資或縣財政撥款,金鍾鄉安排勞力,對義通河進行清淤;二是按職責管理。現由會澤縣建設局和會澤縣金鍾鎮負責管理,包括調度、清淤、排污、維護等工作。
(二)河道治理理念
1760年,任東川知府的方桂踏勘義通河稱贊道:「河隨勢曲折修築,沿河植樹護堤,深佩義公勛績」。《東川雜詩》:「銀橫直貫三十里,金鎖斜分千萬家。漾綠繞堤插楊柳,嵌紅蹊岸植桃花。鄭渠鑿後山河富,蘇閘開成伏澮奢。浚導一時千古澤,諶恩歲歲頌盈車。」。以上與現代河道治理理念相同,遵循「健康、安全、活力、發展」的城市河道生態可持續發展基本理念和水的自然運動規律,不改變原河道走向,河道呈自然的曲線形,保持天然河道形態,河勢相對穩定,河道景觀植被種類多樣,不生硬單調,具有親和力,與周圍的環境相融合,使居民享受到親水環境。
(三)人與自然和諧理念
古人追求的是「天人合一、和諧共生」理念,義通河建造時,創立了「生態工業」和構建了適宜的人居環境。在府治治所後山東門箐門口開渠修溝,將箐水引入城東供「寶東錢局」煉銅制錢之用。溝由箐門口周家祠堂後山經白衣閣流入煉銅廠制錢局,再流經水石橋,再經壽福寺入義通河。之後,寶錢局又在水石橋河上建了一座封閉式天橋,由錢局直達礦局,以保鑄幣安全,促進了東川煉銅鑄錢的發展。由府治南郊的東門箐順勢挖鑿溝渠,引水入城飲用,余水灌溉沿溝園圃。穿街繞巷,貫穿全城,呈現「家家門前繞水流,戶戶屋後垂楊柳」的畫面。正如義寧親撰的《重修龍潭神祠記》、《新設日新書院碑記》中所說「此處桃花水,春來魚洞深,休問信沉浮,人在羲皇上,泉彈大古琴,悠然生妙理,山水是吾心。」印證了「人與自然和諧是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的核心理念」。
(四)民本思想和仁政觀念的延續
義通河灌溉工程促進了東川府農業發展與城市繁榮,一時成為清王朝興盛的命脈。為民必先治水,水利興,糧倉盈,水利興則百業興。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以土為本。《管子•水地》中指出:「善為國者必先除五害。旱,一害也,風、霧、雹、霜一害也,厲一害也,蟲一害也,此謂五害。五害之屬水為最大。五害已除,人乃可治。」蔓海修竣開墾工程是清朝「改土歸流」後的政績工程,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從客觀上,蔓海的修竣,促進了會澤經濟發展,對領主經濟向地主經濟的過度及東川整個地主經濟的確立,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造福於民」的思想體現在每個時代「興修水利」中,以立碑、詩頌和地方誌的形式加以紀念。《東川雜詩》七律贊頌:「東川盡辟南東畝,會澤初開獨合流。疏鑿敢雲同地辟,耕耘聊以濟人稠。涓埃難極朝廷德,尺寸傳為先世疇。唯願爾民時啟閉,莫荒勸課負塍溝。」。東川舉人陳鴻圖亦賦詩贊道;「義通河水繞東城,灌溉田疇萬頃平。昔日曾來賢太守,於今蔓海慶秋成。」清國子監學正學錄張瑩詩曰「河渠卅里利源開,粳稻千家得播栽。肯以辛勤通雍塞,百年重頌義公來」。
四、借鑒與發掘
義通河是東川府的水利樞紐工程,它流經近300年,至今依然造福當地人民,最大限度地滿足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要求,對防洪、灌溉、排澇漬、水運、城市及工業用水、排污、泥沙治理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要求,取得最優綜合效益。通過對義通河的歷史、功能、現狀的分析,其特有的歷史價值與水利文化,值得現代水利建設借鑒和思考,發掘其存在的現實意義。
③ 我的家鄉再通河800字作文
我們一起留在通河
不要那些所謂的理想
不要那些所謂的奮斗
你可以笑我沒出息、沒志氣、沒理想,甘願留在小地方
你永遠無法理解通河對我意味著什麼
也無法理解和父母分離的無奈 就一起留在我們熟悉的家鄉
每一條街道都能叫出名字
每一個鄰居都認識
想打個麻將,唱個歌
一個電話,半個小時人就聚齊了
如果可以,我們一起留在通河
陪著我們的爸媽
守著我們的家鄉
過年過節幾個朋友竄竄門吃頓飯
誰要是不來,打個車十幾分鍾就到他家門口直接拖出來
如果可以,我們一起留在通河
嘴饞的時候
去吃冷飲,喝點兒啤酒
或者到江邊燒烤
在涼爽的夏天
到華山爬爬
到岔林河漂流
如果可以,我們一起留在通河
鳥語花香,四季分明
累了就隨便找個KTV,呼朋喚友
一醉方休
輸贏都在這個圈子
每個人對我都熟悉知根知底
搞得真心話都沒法玩
如果可以,我們一起留在通河
等我們工作了
沒有那麼大的壓力
不用背著幾十年都還不完的債
不用花著幾百萬才住在鴿子籠那麼大點兒的房子
不用天天上下班堵車堵車堵車
不用天天加班到10點
不用沒有節假日
不用周周出差
只要8點上班,5點下班
不想做飯了就回家蹭頓飯
飯後可以不用洗碗
還可以陪爸媽散散步
天天都能見到純凈到無暇的藍天
如果可以,我們一起留在通河
看著朋友結婚,每個人的婚禮都能參加
等我們有了孩子
我們要讓他們也天天在一起玩
我們成為世交 讓他們也成為世交
禮拜天領著他們去廣場
他們玩游戲,我們看他們
讓他乾爹干媽一大堆
過年壓歲錢多的拿不了
讓他一出生就學普通話
而不是一出生周圍就是不知道哪個地方的方言或者外語
如果可以,我們一起留在通河
等父母老了我們可以天天陪著他們。
商量著什麼時候再去爬山
什麼時候再去吃麻辣燙
把年輕的事情都再做一遍
盡管通河不是什麼大城市
達不到那些大城市的生活標准
但在通河生活我不累
我發自內心的幸福。
④ 誰知道最近在哈爾濱通河縣發現的那個油田叫什麼名字
記者從通河縣有關部門獲得證實,大慶油田在通河縣境內鑽探的方6井喜獲高產工業油流,目前單井日產油已超過10噸。這是大慶油田繼海拉爾盆地之後的又一次重大發現,是大三江探區石油勘探的.....
我覺得這些問題你還不如自己直接在擺渡上搜索類
不比這快 而且還能了解更多!!
⑤ 通河中學在寶山區算好的么
通河中學是寶山區的一所區重點高中,是寶山區唯一與外對口的學校,對口國家是韓國,這個是亮點。在升學率和校風校紀上來說很好。學校既重視教學,也重視德育,管理很嚴,學生成績比很多公辦學校都強,老師很負責,校風學風都不錯。
學校教師是足夠稱得上重點的,對學生都很負責。朱鶯,葛雲翔,曹慧娟,施紹梅等等都是在對學生負責之餘,講課也很有章法,條理清晰的優秀教師。
(5)通河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上海市通河中學是一所區屬高級中學,創建於1991年。學校地處寶山區最南端,位於市內車水馬龍的主幹道共和新路高架和地鐵一號線通河新村站旁。學校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佔地南積達40畝,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
擁有一流的校舍和教學設施:教學樓、實驗樓、行政辦公樓聯為一體,雄偉壯觀;藝術樓、圖書館、體育館、學生餐廳獨立成體,和綜合樓相映成趣。
⑥ 地名雙鴨山的來歷
考古發現,雙鴨山地區7000年已經有文明跡象。在該市發現的「炮台山遺址群」被鑒定是滿族先祖挹婁人所建。鳳林古城、炮台山遺址被認定為黑龍江歷史上最早的挹婁人的都城。
清代宣統二年(1910年)間,雙鴨山地域仍是一片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當時,被人稱為「山裡」。
1914年當地農民在嶺東、嶺西等從事副業生產時發現了露頭煤,以後逐漸成為人口聚集地。
1930年前,民國批核礦商開采時多稱「七星砬子煤礦」、「馬蹄河煤礦」、「安邦河流域」。
1931年東北淪陷,雙鴨山市成為日本人的淘金場所,偽滿時期多稱「富錦炭田」。
從1931到1941年,日本侵略者在雙鴨山市大肆搶奪金礦,開採煤田,從此逐漸成為人口聚集地。
1943年成立「富錦炭田事務所」,後改稱「富錦礦業所」,此間也有以上述機構名稱泛指雙鴨山產煤區域的。
1947年7月1日,雙鴨山礦務局正式成立。
1954年成立礦區政府。雙鴨山礦務局被劃為中直企業。析集賢縣雙鴨山地區建雙鴨山礦區,由黑龍江直轄。
1956年,經過國務院批准,雙鴨山市正式成立。
1958年劃歸合江專區。
1966年升為地級市。
1987年集賢縣劃入。國務院1991年2月2日批准將佳木斯市的寶清縣、友誼縣劃歸雙鴨山市。
國務院1994年7月5日批准將佳木斯市的饒河縣劃歸雙鴨山市管轄。
1999年,因為城市建設遠遠落後於經濟發展,市區開始大規模城市擴建,先後興建新興廣場、日月廣場、文化廣場、人民廣場、步行街、雙鴨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等一系列標志性建築。
2006年是雙鴨山市建市50周年
請採納
⑦ 佳木斯名字的由來
佳木斯,清康熙年間晚期寫作「甲母克寺噶珊」,後漢譯「嘉木寺」、「賈木司」、「 佳木斯」。「佳木斯」一詞,一說赫哲語,意為「骨頭」或「屍體」;一說滿語,「驛丞」 或「站官」之意。
周屬肅慎,漢晉屬挹婁,南北朝屬勿吉,隋唐屬靺鞨,遼屬五國部,金屬胡里改路,元屬水達達路,明屬奴兒干都司,清屬吉林將軍三姓副都統轄區。
據史書記載,佳木斯是松花江通往黑龍江江口的古驛道,這里生活著滿族的先祖肅慎,以後又稱挹類人。佳木斯之稱起源於何時,沒有確切記載,只是到17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在《康熙皇輿全覽圖》上,在佳木斯地區上被與寫作「甲母克寺噶珊」。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出版的《盛京、吉林、黑龍江標注戰績圖》上,又以滿漢文字稱「嘉木寺屯」。按滿語解釋,佳木斯為驛丞,噶珊為村,所以佳木斯為「驛丞村」或「站官屯」。1888年,由依蘭旗署高「東興鎮」,後因重名,恢復沿用佳木斯至今。
佳木斯1888年建鎮,原名東興鎮,清末始稱佳木斯,一九三七年析樺川縣的部分行政區域設置佳木斯市。此地早在清雍正年間為三姓副都統轄地。光緒年間改置為依蘭府地,光緒末年,佳木斯已成為具有百餘戶人家的小鎮。宣統元年(1909年)上派樺川設治員來佳木斯掌管行政事務,民國二年(1913年)因遇水患,將縣治移至悅來鎮,並於此地設置縣佐。自民國五年(1916年)始,隨著鶴崗煤礦和梧桐河金礦的開發,佳木斯迅速發展起來。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入侵,建立偽滿洲國,日本武裝移民在此開拓。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一日,偽滿洲國改行帝制後,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成立三江省公署,佳木斯成為三江省公署所在地,與此同時,樺川縣公署再度移駐於此,此地遂成為省、縣的政治中心。佳木斯優越的地理位置,不僅是當時的政治中心地,而且也是經濟中心和水路交通的樞紐。隨著各種機構設施的陸續建置,佳木斯已初具建市規模。康德四年(1937年)九月於三江省公署內設置佳木斯市制籌備處,同年十二月一日治外法權撤銷後,正式建置佳木斯市。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東北光復。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新省區方案改東北為九省,將偽三江。東安兩省合並為合江省,佳木斯市為合江省省會所在地。全國解放後,恢復東三省,佳木斯市隸屬於黑龍江省,為縣級市。
⑧ 雙鴨山名稱的由來
雙鴨山有著很美麗的傳說:相傳在遠古時代,天宮人滿為患,人間卻人煙稀少,許多神仙都來人間尋找仙地居住。俗話說「鳳凰非梧桐而不棲」。天鳥呢,當然非寶地而不依。來到下界的天鶴飛落鶴崗,天雞駐足雞西。
天鴨夫婦一直飛到安邦河畔,見這里草木萋萋,鮮花艷艷,流水潺潺,魚蝦濟濟,果真是塊寶地。心花怒放的天鴨夫婦樂而忘返天宮,在此定居,無憂無慮地繁衍後代。許多年以後,陸續來這里的人們發現,兩只神鴨伏卧的地方是一對形似鴨子形狀的山嶺,人們稱這個地方為雙鴨山。
雙鴨山市共轄8個縣級行政區,包括4個市轄區、4個縣,分別是尖山區、嶺東區、四方台區、寶山區、集賢縣、寶清縣、友誼縣、饒河縣。
雙鴨山市是中國最東部的地級市,是黑龍江省重要的煤炭、電力、煤化工、鋼鐵和糧食生產基地,這里礦產資源富集,煤炭探明儲量117億噸,佔全省的47%,此外還有鐵、鋅、錳、鈾等重要稀缺資源。特別是稀有礦產石墨,工業利用價值極高,是重要的戰略資源。
依託礦產資源優勢,雙鴨山市委、市政府把石墨產業作為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支撐產業轉型發展的七大主導產業之一予以重點推進。按照「探、采、加、生態修復」一體化的模式,以高品質精深加工和產業鏈延伸為核心,重點在中高端產品生產加工領域策劃生成項目,並與有戰略眼光的投資者謀求合作,助推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城市轉型步伐。
(8)通河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雙鴨山的風景名勝:
1、青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青山國家森林公園為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嶺東區境內,距市區18公里,公園總面積28485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2%。園內有遊客服務中心、九峰禪寺、普渡寺、鍾靈毓秀的石佛山、星月湖和陽光浴場、等景觀。
2、安邦河濕地公園
安邦河國家濕地公園為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集賢縣境內,距市區54千米,景區面積310公頃,是我國東北頗具特色的濕地公園。主要景點包括黑龍江省安邦河濕地宣教中心館、模擬園林景觀、旅遊文化長廊、北大荒民俗風情展館、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休閑廣場、觀鳥台、垂釣場、蓮花湖、濕地遊船碼頭等。
3、雁窩島濕地生態旅遊區
雁窩島旅遊度假區為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寶清縣境內,距市區200千米,是依託雁窩島濕地而建的一處以濕地觀光為主的旅遊區。建有生態博物館、九曲長廊、水上公園、遊船碼頭和北大荒精神教育展廳等景觀及設施。景區內還有鐫刻著董必武親手題寫的「雁窩島」三個大字的景觀石和距今八百多年的女真人遺址等人文景觀。
4、千鳥湖旅遊度假區
千鳥湖旅遊度假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饒河縣紅旗嶺農場境內,距市區300千米。千鳥湖濕地公園依託千鳥湖濕地而建,有中心廣場、花卉苑區,集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會所——風情閣、彰顯北大荒特色的多功能採摘園、觀景台、百鳥居、釣魚台、遊船碼頭、柳林島、棧道碼頭等設施。2002年被確定為國家級自然生態保護區。
⑨ 以下德雲社演員原名是什麼
曹雲金原名曹金,李雲傑原名不詳,欒雲平原名欒博,孔雲龍原名孔德水
趙雲俠原名不詳,岳雲鵬原名岳龍剛,朱雲峰原名朱建輝,杜鶴來原名杜繼成
郭鶴鳴本名郭龍飛,張鶴文原名不詳,李鶴彪原名李國勇,曹鶴陽原名曹陽
曹雲金出生於天津,2002年拜師郭德綱學習相聲藝術
李雲傑曾學習京劇青衣,後拜楊進明學習相聲,拜郭德綱學習太平歌詞;
欒雲平出生於北京,北京德雲社相聲演員,畢業於清華大學;
孔雲龍自幼喜愛藝術,2004年拜師郭德綱學習相聲藝術;
趙雲俠出生於黑龍江省通河縣,於2009年6月13號師承郭德綱;
岳雲鵬出生於河南濮陽,和孫越、朱雲峰、閆雲達並稱「德雲四少」;
朱雲峰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作品有《買賣論》、《新警察故事》、《智力測驗》等;
杜鶴來出生於黑龍江,2005年進入德雲社學習相聲表演,2009年6月13日拜師,鶴字科門長;
郭鶴鳴出生於河北,北方曲校伴奏系畢業,酷愛曲藝,2006年出現在德雲社的舞台;
張鶴文出生於北京,原德雲社相聲演員,鶴字科學員。
李鶴彪出生於山東德州寧津縣,德雲社鶴字科相聲演員;
曹鶴陽出生於黑龍江齊齊哈爾,表演風趣自然,作品有時代感,長相斯文帥氣。
馬鶴琪
⑩ 舉幾個有經典典故的城市名由來。
哈爾濱市:由女真語「阿勒錦」的譯轉,是「榮譽」的意思;滿語「哈魯濱」 的譯轉是「魚網」的意思
呼蘭區:呼蘭地名是以地瀕呼蘭河而得名。「呼蘭」是滿語 「忽刺溫」的音轉,為「煙筒」之意
阿城區:為「阿勒楚喀城」的簡稱,以城東阿勒楚喀河(今阿什河)得名。 「阿勒楚喀」滿語,即「黃金」的意思。
雙城市:源於縣境東南有兩座金代古城(達河寨、布達寨)而得名。
尚志市:為紀念抗日聯軍將領趙尚志而得名
五常市:因五常堡有仁、義、禮、智、信五個城門,取儒教「三綱五常」之名故取名五常
依蘭縣:依蘭是滿語「依蘭哈喇」的簡稱。意思為「三姓」 。葛、盧、胡三姓在此居住。
方正縣:因城北有一個水泡名為方正泡得名
賓縣:取名於賓州一名。因遼代在此築賓州城
巴彥縣:取於舊名巴彥蘇蘇。「巴彥蘇蘇」是滿語 「富饒的村莊」的意思
木蘭縣:由縣境內的木蘭達河而得名。「木蘭達」為蒙古語「牧馬場」或「圍場」的意思。
通河縣:以境內有大通河得而得名
延壽縣:以此地較著名的螞蜒河和長壽山而得名。取螞蜒河之「蜒」字。長壽山之「壽」字,組成地名「延壽
齊齊哈爾市:達斡爾語「奇察哈里」的轉音,意為「邊疆」或「天然牧場」。
訥河市:以訥謨爾河得名,滿語為「打牲」之意。
龍江縣:因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設龍江府而得名
依安縣:來源游牧於此的「依克明安」蒙古部落。取其「依安」二字為縣名。
泰來縣,原名「泰來氣」,由蒙古語「他拉戲」音轉,意為「栽花先生「或「種痘者。
甘南縣:原名「甘井子」。原為達斡爾族牧民打的一眼井,由達斡爾語「嘎齊堪」演變為「甘井
富裕縣:以流經縣境的富裕爾河得名。富裕爾為滿語「低窪地」的意思
克山縣:原境內有座突兀聳立的死火山,其形狀如城闕,俗稱克爾克圖山,縣名來源於此。
克東縣:因其地位居克山縣之東,故名
拜泉縣:是由本地著名的巴拜泉而得名。其全稱為「巴拜布拉克」,「巴拜為蒙語「寶貝」、「貴重」的意思,而「布拉克」為「泉水」,合稱為「寶貴的泉水」。
雞西市:因其位居雞冠山之西,故名「雞西」。
虎林市:由橫貫縣境的七虎林河得名。七虎林,系滿語「稀忽林」之轉音,為「 沙鷗」之意
密山市:以境內蜂蜜山得名。偽滿時將「蜜」 字改為「密」字。稱為密山
雞東縣:因地居雞冠山之東而得名
鶴崗市:取名於「鶴立崗」,因鶴崗煤礦公司建於此而得名。
蘿北縣:以縣城於境內托蘿山(今名山)以北,故名「蘿北 」。
七台河市:來自朝鮮族語,朝鮮族居民稱呼這片土地為齊得和(音譯),是莘屋的意思
綏濱縣:因其地處邊境,又瀕松花江,乃取「綏靖」(安撫)和「濱江」之意
雙鴨山市:以市區北部的一對形似「卧鴨子」的山峰得名
集賢縣:名源於集賢街。中華民國初年出放街基時,富錦縣縣知事與士紳商定,定名為「 集賢街
友誼縣:以國營友誼農場得名。因其是蘇聯政府援建的機械化農場,為紀念兩國之間的友誼,故命名為「國營友誼農場」。
寶清縣:以境內寶清河得名。寶清河,系滿語「寶其赫」的轉音,滿語「猴子」的意思
饒河縣:因撓力河得名。撓力河,是由「諾羅 」轉音而來。「諾羅」系滿語,其意為 「禽鳥眾多之地」,
大慶市:因松基三井打出石油,正值建國十周年大慶前夕,故定名大慶油田
肇州縣:肇州之稱起源於金代。金建國後,認為此地為「祖宗肇興」之地,因而將這里稱為肇州。
肇源縣:肇源縣名源於駐地名稱。取兩肇(肇州、肇東)之本源含義,將此地定名為「肇源 」
林甸縣:因過去有一個姓林的開店,稱大林家店,其店的周圍有許多草甸,設治時便取名為林甸。
杜爾伯特縣:蒙古語,意為「四」。成吉思汗的十二世祖道布莫爾根之兄有4個兒子,被稱為杜爾伯特氏
五常鎮:五常原名歡喜嶺,清咸豐四年設「舉仁、由義、崇禮、尚智、誠信」五個甲社,取其「三綱五常」之意,得名五常。既有儒雅的古韻,又體現了城市文化品位。真可謂古為今用,別有一番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