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儒林外史名字的由來

儒林外史名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4-07 07:43:03

A. 儒林外史為什麼叫儒林外史

這部作品反映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因為以讀書人作為主要人物描寫,表現讀書人的人生,記述儒生們的故事,所以稱「儒林」。「林」比喻讀書人這個領域。「外史」區別於官府修訂的有充分事實依據的正史,指不是正式按照事實一絲不差的記錄,而是根據現實中的人、事進行藝術創作加工(包括虛構等藝術手法),故稱「外史」。

B. 《儒林外史》的作者取名叫「敬梓」,原因為何

敬梓指的是安徽的第一大文豪吳敬梓,他的名氣在當地非常的響亮

C. 作者為什麼要命名《儒林外史》好的加分

儒林外史》作者
吳敬梓
吳敬梓(1710~1754),字敏軒,號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生於1701年,死於1754年,出身於官宦家庭。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他的父親為人清正耿直,不以功名為重,對吳敬梓有著深刻影響,吳敬梓自幼聰穎異常,20歲時中秀才。父親死後,因其不善經營,家產在他手裡斥賣殆盡。後又屢試不第。33歲,他移家南京,開始了賣文生涯。36歲時,安徽巡撫薦以應博學鴻詞科,以病不赴。40歲後生活陷入窘境,靠友人接濟度日。有富轉貧的生活經歷使其飽嘗世態炎涼,對現實有較清醒的認識。長篇名著《儒林外史》就是作者自己耳聞目睹的事實為素材寫成的。

D. 儒林外史 中「儒林」 「外史」各是什麼意思

在《儒林外史》中:

儒林:指的是儒家學者之群;也泛指儒生、讀書人。

外史:指野史、雜史和以描寫人物為主的舊小說之類。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筆觸對社會現狀和儒士命運進行批判揭露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於嘉慶八年(1803年)。

小說形象地刻畫了在科舉制度下,知識階層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爛的現狀。它透過人生百態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祿的觀念、官僚制度、人倫關系和整個社會風氣。

(4)儒林外史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一、儒林的古代其他解釋:

1、指儒家學者之群。

《史記》有《儒林列傳》。 張守節正義引姚承曰:儒謂博士,為儒雅之林。《漢書·杜周傳贊》:「跡其福祚,元功儒林之後莫能及也。」

釋義:分析他的福氣,元功儒林的後無人能及的。

2、指儒家著作。

三國魏·曹植 《魏德論》:「既游精於萬機,探幽洞深;復逍遙乎六藝,兼覽儒林。」

釋義:將精力放在國家事務上,深刻探索;通宵六藝

3、指儒家經學。

清·錢謙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儒林道學,分為兩科,儒林未可以蓋道學。」

釋義:儒林道學是兩種文學,儒林並不包括道學。

4、指學官。

《南史·孝義傳上·朱文濟》:「自賣以葬母,太守謝蘥命為儒林,不就。」

釋義:為了埋葬母親而去賣身,太守謝蘥讓他做儒林,他不去。

二、外史的古代其他解釋:

1、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區的王令、四方地誌等。

《周禮·春官·大宗伯》:「外史,掌書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書。」

釋義:外史,外史,掌管書籍的官職,掌管四方的書本,掌管三皇五帝的書籍。

2、指稗史及某些舊小說。如舊題漢代·黃憲的《天祿閣外史》、 清代·吳敬梓 的《儒林外史》。

3、舊時文人常用作別號。如,元朝·張雨稱「句曲外史」 , 清代·惲格稱「白雲外史」 。

E. 儒林外史典型人物介紹

儒林外史典型人物介紹:

1、王冕

王冕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作者據此進行了改編。王冕在小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個小說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點,正如回目所說「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王冕作為一個士人作為一個「名流」,在他身上體現著中國士人的精神。

2、周進

周進原本是個教書先生,對科舉考試極為熱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卻連個秀才都沒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來到省城開科取士的考場貢院,觸景生情,傷心欲絕,竟一頭撞到木板上,暈了過去。醒來以後,他滿心悲愴無法排解,索性嚎啕大哭,滿地打滾。這一幕被幾個商人見到了,他們出於憐憫,湊錢幫這個可憐的老頭兒捐了個監生。周進欣喜不已,向他們叩頭謝恩。後來,借著監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舉人,接著又中了進士,到廣東為官。

3、范進

范進時年五十餘歲,連秀才都沒考中,家中窮困不堪,他臘月還穿著單衣,凍得他直打哆嗦,廣東雖然氣候溫暖,但臘月時節溫度也不高。周進見到他,便想起了自己當年的慘狀,在惺惺相惜之下,將他錄取為秀才,後來又將他錄取為舉人,因此上演了一出「范進中舉」的癲狂鬧劇。

4、嚴致和

嚴致和即嚴監生,清雍正朝規定,秀才中凜生,凜生被選入國子學稱貢生,次於凜生、凜生選入國子學成為監生,而且當時一些未能入府、州、縣學而欲考舉人者,可以出資捐一監生資格參加鄉試,或直接出錢捐一監生,此種情況統稱之為捐建或者例監。嚴監生就是書沒讀過太多,他這個監生也是花錢捐來的監生。他最被人熟知的橋段莫過於臨死前那兩根放不下去的手指了,幾個侄兒以及奶媽怎麼也猜不中嚴監生到底說的是什麼,而趙氏一語道破,原來是燈中有兩莖燈草,嚴監生怕它費油才使得嚴監生難以合眼,待趙氏挑去一根,嚴監生便一口咽了氣。

5、嚴致中

嚴致中是一個貢生,經考選等方式進入設於京師的國子學以後就稱為貢生。這類人社會地位相對較高,嚴貢生也是因為自己是個貢生而瞧不起自己的胞弟嚴監生,入監者一般要求「學行端莊,文理悠長」,但是在作者筆下的嚴貢生卻恰恰相反,是一個十足的衣冠禽獸。嚴貢生的第一次出場是在第四回中,范進在服喪期被張靜齋勸說一同前去湯知縣那裡「打秋風」,剛到高要縣坐定準備喝些茶水,嚴貢生便進來搭汕,當得知二人是要去拜見湯知縣時,便開始稱自己與湯知縣是老相熟,又編造了一段與湯知縣相遇的故事,還誇贊湯知縣的為人,只是為了顯現對湯知縣的了解。

6、匡超人

匡超人,原名匡迥,號超人,溫州府樂清縣人。小說在匡超人的行為描寫中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是表現質朴孝順的匡超人,二是表現泯滅人性的匡超人。他本是一個淳樸的農村少年,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對父親的一片孝思,亦令人感動、小說最初對匡超人的行為描寫是表現他純朴孝順的一面。

在流落他鄉時,他受社會影響逐步發生了變化。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馬二先生,並受馬二先生的影響,把科舉作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後,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養」,以名士自居,以此作為追名逐利的手段。社會給他這樣的道路,他巧妙周旋其間,一步步走向墮落。他吹牛撒謊,鑽取功名,賣友求榮,忘恩負義,變成一個衣冠禽獸。

7、沈瓊枝

沈瓊枝是教書先生沈大年的女兒,遵父命嫁給鹽商宋為富為妻。但到了鹽商宋為富府上之後,才知道是一場騙局,鹽商宋為富原來是娶沈瓊枝為妾。瓊枝父狀告宋為富,宋重金賄賂知縣,把沈大年押回常州。沈瓊枝帶著金銀細軟獨自去往南京,開始了她新的獨立生活。

(5)儒林外史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於嘉慶八年(1803年)。

全書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於「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於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說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也頗為深入細膩,尤其是採用高超的諷刺手法,使該書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佳作。

《儒林外史》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它開創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的範例。《儒林外史》脫稿後即有手抄本傳世,後人評價甚高,魯迅認為該書思想內容「秉持公心,指摘時弊」,胡適認為其藝術特色堪稱「精工提煉」。在國際漢學界,該書更是影響頗大,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種文字傳世,並獲漢學界盛贊,有認為《儒林外史》足堪躋身於世界文學傑作之林,可與薄伽丘、塞萬提斯、巴爾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並論,是對世界文學的卓越貢獻。

F. 儒林外史書名來歷

《儒林外史》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它開創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的範例。《儒林外史》脫稿後即有手抄本傳世,後人評價甚高,魯迅認為該書思想內容「秉持公心,指摘時弊」,胡適認為其藝術特色堪稱「精工提煉」。

在國際漢學界,該書更是影響頗大,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種文字傳世,並獲漢學界盛贊,有認為《儒林外史》足堪躋身於世界文學傑作之林,可與薄伽丘、塞萬提斯、巴爾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並論,是對世界文學的卓越貢獻。



(6)儒林外史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儒林外史》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學風格。吳敬梓能夠真實地展示出諷刺對象中戚諧組合、悲喜交織的二重結構,顯示出滑稽的現實背後隱藏著的悲劇性內蘊,從而給讀者以雙重的審美感受。周進撞號板,范進中舉發瘋,馬二先生對御書樓頂禮膜拜,王玉輝勸女殉夫的大笑等。

這瞬間的行為是以他們的全部生命為潛台詞的,所以這瞬間的可笑又蘊含著深沉的悲哀,這最惹人發笑的片刻恰恰是內在悲劇性最強烈的地方。作者敏銳地捕捉人物瞬間行為,把對百年知識分子命運的反思和他們瞬間的行為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諷刺具有文化容量和社會意義。

G. 儒林外史中有名的故事

《范進中舉》
故事講述古代廣東有一貧苦童生范進從20歲開始考秀才,理想是中舉人。直到34歲才中了秀才。他的岳父胡屠戶是個趨炎附勢、嫌貧愛富的人,對女婿感到很不滿意,在范進面前趾高氣揚,粗野狂暴,范進也只是唯唯連聲、低聲下氣。好不容易在次年范進中了舉人,他喜極而瘋,後來又被岳父胡屠戶一個耳光打醒了。范進身邊的人都是趨炎附勢的小人,因此他因中舉而陞官發財了。
這一過程里邊有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悲喜劇。反映了封建社會的殘酷和科舉制度的罪惡。

H. 儒林外史的故事

1.范進中舉
故事講述古代廣東有一貧苦童生范進從20歲開始考秀才,理想是中舉人。直到34歲才中了秀才。他的岳父胡屠戶是個趨炎附勢、嫌貧愛富的人,對女婿感到很不滿意,在范進面前趾高氣揚,粗野狂暴,范進也只是唯唯連聲、低聲下氣。好不容易在次年范進中了舉人,他喜極而瘋,後來又被岳父胡屠戶一個耳光打醒了。范進身邊的人都是趨炎附勢的小人,因此他因中舉而陞官發財了。
2.兩根燈草
華說有個鄉紳叫嚴監生,膽小又有錢。嚴監生老了臨死的時候,卧房裡擠滿了子女後代,老人家卧在床上話也說不出,就只是伸出兩根手指,眾人不知其意。侄子問嚴監生的意思是不是有兩個親人還沒見面,老人搖頭。侄子又問嚴監生是不是有兩筆銀子不曾交代家人,拉人搖頭搖的厲害。老奶媽有問是不是他兩個兒子不在眼前,老人還是搖頭,兩個手指指著不動。待到其妻子趙氏擦擦眼淚對老爺子說:「我知道,你是看那燈里有兩根燈草怕費了燈油。」然後趙氏挑掉一根燈草。嚴監生看了隨即點點頭,手一垂,人就掛了。
3.少年王冕
元朝末年,諸暨縣的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貧寒,他從小替人放牛,聰明穎悟,勤奮好學,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並且他博覽群書,才華橫溢。他不願意接交朋友,更不願意求取功名利祿。縣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朱元璋授他「咨議參軍」的職務,他也不接受,心甘情願的逃往會稽山中,去過隱姓埋名的生活。

I. 儒林外史的寓意

《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作家吳敬梓創作的一部偉大的諷刺長篇小說。儒,古代讀書人的通稱。儒林,即指當時的文化教育界。外史,非正史也。合起來,書題的含意是:文化教育界、文人學者中的一些奇聞軼事和有趣的故事。
《儒林外史》產生的年代,正是中國封建專制制度已腐朽衰敗,面臨崩潰和滅亡的時候,作為專制統治的重要支柱之一的封建科舉制度,其僵死、荒唐、血腥、殘忍的本質已暴露得非常充分。優秀的文學作品,是反映當時的歷史、社會的一面鏡子。
《儒林外史》應運而生,成為一部全面批判和清算封建禮教和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的偉大作品。書中極為生動地描寫和刻畫了在封建禮教和封建科舉制度毒害下的形形色色的文人、學士,其性格特徵和精神面貌鮮明而又生動,真是可笑、可憐、可悲、可憎的一群!放眼世界文學史的無比豐富多彩的巨大花園,以諷刺批判為特色的優秀作品數不勝數。就嘲諷的辛辣和批判的深刻性,以及與當時社會貼近的緊密程度來說,《儒林外史》都堪稱是絕對經典和一流的。另外,作為一部鴻篇巨制,《儒林外史》的藝術成就也是絕對經典和一流的。藝術貴在創新,沒有創新也就沒有藝術。
《儒林外史》與一般的長篇小說不同,它在結構特點和表現手法上也是富有創意和徹底創新的。
《儒林外史》對於士林階級進行了無情的鞭撻,含淚的批判。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諧,婉而多諷」。通過對種種不和諧、悖於人情、逆於常理的荒謬現象的揭露,注入描寫人物的自吹自擂、大言不慚、自作聰明、弄巧成拙、欺世盜名、自命清高、自相矛盾等等。正像果戈里所說:「我們的騙子們,我們的怪物們!……讓大家笑個痛快!笑真偉大,它不奪去生命、田產,可是在它面前,你會低頭服罪,像個被綁住的兔子。」
《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有鮮明的目的,那便是「作者之意為醒世計,非為罵世也」。作者雖然極盡諷刺之能事,卻是要挽救被諷刺的這一群,正所謂「善者,感發人之善心;惡者,懲創人之逸志」。作者以悲天憫人的手筆描寫了八股制度下眾多儒林人士的悲劇性命運,進而展開了一幅封建科舉時代的社會風情畫,抨擊了制度的腐朽和社會的黑暗,使《儒林外史》成為中國古典諷刺小說中的聖品。
《儒林外史》歷來被評價為古典現實主義巨著,即為現實主義作品,其中很多故事與人物直接來源於生活。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就曾說過:「《儒林外史》所傳人物,大多實有其人,而以象形諧聲和庾詞隱語寓其姓名。」
《儒林外史》擅長運用「皮里陽秋」的筆法,也就是「口無所臧否,而心有所褒貶」。作者的看法並不是直接拿出來硬塞給讀者,而是在具體形象的塑造中微言大義。周進和范進的中舉,匡超人的轉變,杜少卿的豪舉,馬二先生的迂腐,這一切都是通過具體的情節來表現深刻豐富的思想。作者並沒有直接向我們褒貶什麼,但每個形象都飽含著巨大力量的褒貶,傳達著作者明確的正義觀,我們必須從不同時期、不同場合的各種形象的關聯、發展上體會和了解。這是一種富有現實主義色彩的敘事方式。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長篇諷刺小說,作者吳敬梓在文中借一些追求功名、思想迂腐的文人儒士,極力揭露和批判封建科舉制度的昏暗及大批讀書人靈魂的玷污、人格的墮落。在這部蔑視一意功名富貴的讀書人的著作中,沒有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和情節,但科舉制度的腐敗這一中心思想卻將各個人物與自成段落的故事串接起來,構成了一幅有內在關聯的民間士林百態圖。
《儒林外史》開篇描寫了諸暨縣一個鄉村少年王冕,因家境貧寒,自小替秦老放牛,但他卻勤奮好學,用每日攢下的點心錢買書看。由於王冕聰明勤勉,又博覽群書,還畫得一手好荷花,不到二十歲,便成了縣內的名人。他不願意求取功名利祿,縣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朱元璋授他咨議參軍之職,他也不接受。王冕怕再有人聘他做官,就逃到會稽山中,過著隱居的生活。像這樣淡泊名利的讀書人,在作者生活的年代真是少之又少,因此作者對王冕大加贊賞。
諷刺鞭笞科舉制度的烏煙瘴氣和只為名利的讀書人才是本書的主旋律。老童生范進科舉考試屢次不中,在家中倍受冷眼,丈人胡屠戶更是對他百般呵斥。范進去鄉試,因沒有盤費,與丈人商議,怎料被胡屠戶罵了個狗血淋頭,說他是「癩蛤蟆想吃起天鵝肉」,還說他「養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老婆是正經」,把范進罵得「摸門不著」。到出榜那天,家中正值無米,母親讓范進抱母雞上集市賣了換米。這時傳來范進中舉的喜報,范進從集市上被找了回來,得知消息後,竟然高興得瘋了。還是他的老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醒了他,治好了瘋病。轉眼的工夫,范進時來運轉,財源廣進,連胡屠戶也一反常態,稱他為「文曲星」,稱贊他「才學又高,品貌又好」。這個故事極力諷刺了范進對功名的極度渴望和胡屠戶那趨炎附勢、「變色龍」的性格特徵。
在《儒林外史》中,還塑造了很多同范進一樣的鮮活的人物形象,如打著官府旗號讓大家把錢財交公的王惠,再如為功名不擇手段,恩將仇報,拋妻棄子的匡超人……其實他們都是腐朽的科舉制度的受害者呀!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也稱章回小說)。全書共五十六回(也有人認為最後一回非吳所作),約四十萬字,描寫了近二百個人物,更花了他十幾年的時間完成。小說假託明,實際描寫了康乾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功名和生活。
《儒林外史》原本僅55回。根據程晉芳《懷人詩》,可以證明在吳敬梓49歲(1750年)的時候已經脫稿,但是直到作者死後十多年,金兆燕官揚州府學教授時,將《儒林外史》刊刻印行,「人爭傳寫之」。這個刻本,今已失傳。現存最早的刻本是嘉慶八年鐫刻的卧閑草堂本。現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部份人認定為後人偽作。
《儒林外史》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所寫內容,假託明季,實為清朝,而且十之八九的人物都實有其人。它真實地描繪了康乾時期知識分子生活的沉浮,境遇的順逆,功名的得失,仕途的升降,情操的高尚與卑劣,理想的倡導與破滅,出路的探索與追尋。吳敬梓以對待功名富貴的態度來肯定或否定書中人物,如匡超人假造文書,冒名代考,卻被溫州學政「把他題了優行,貢入太學肄業」,嚴貢生無惡不作,卻被前任周學台推舉為「優行」;作者無情地鞭撻丑惡事物時,同時也歌頌正面人物,王冕是書中的第一流人物,為人「嶔崎磊落」,庄紹光追求「以禮樂化俗」、「以德化人」,牛老爹和卜老爹也是作者所歌頌的。程晉芳在《懷人詩》稱:「外史記儒林,刻劃何工妍;吾為斯人悲,竟以稗史傳!」
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之中,運用樸素、靈活、幽默的本地方性的語言,撰寫了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假名士的庸俗不堪,貪官污吏的卑鄙刻薄。胡適形容本書:「……國家天天掛著孔、孟的招牌,其實不許人說孔、孟的話,也不要人實行孔、孟的教訓,只要人念八股文,做試帖詩;其餘的『文行出處』都可以不講究,講究了又『那個給你官做?』」
《儒林外史》對清朝時期的小說,有很大影響,盡管此書一開始並無預先設計的結構。又如胡適所言,「這部書是一種諷刺小說,頗帶一點寫實主義的技術,既沒有神怪的話,又很少英雄兒女的話。況且書里的人物又都是儒林中人,談什麼舉業、選政,都不是普通一般人能了解的。因此,第一流小說之中,《儒林外史》的流行最不廣」。對鞭笞社會不公,提升人民自主思想,有一定意義。並且,對現代諷刺文學有深刻的啟迪。《儒林外史》另一特色是結構鬆散,沒有貫穿首尾的主幹,「事與其來俱起,亦與其去俱訖」。
夏志清在《中國古典小說史論》第六章《儒林外史》談到「盡管《儒林》算是一部重要的反映文人學士的小說,但如果從作者對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熙熙攘攘的世界所作的五光十色的描繪這方面來看,它似乎更應是一部風俗喜劇。」胡適認為後來的晚清譴責小說,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官場現形記》、《老殘游記》、《孽海花》以及《海上花列傳》,都是繼承《儒林外史》的余緒。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給予高度評價,「於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是後亦鮮有以公心諷世之書如《儒林外史》者」。魯迅還在《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評價:「諷刺小說從《儒林外史》而後,就可以謂之絕響。」
對《儒林外史》提出批評者也不少,有學者指出《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張鐵臂吹噓自己能將「囊中之物,加上我的葯末,頃刻化為水,毛發不存矣。」的故事完全鈔自馮翊的《桂苑叢談》「崔、張自稱俠」一條。錢鍾書說:「中國舊小說巨構中,《儒林外史》蹈襲依傍處最多。」同時錢鍾書指出:「近人論吳敬梓者,頗多過情之譽。」據考,第七回有二處,第十三回一處,第十四回一處,第四十六回一處。沿襲的有情節,也有對話。另有襲用古人詩句處。
季羨林指出《儒林外史》第八回的蘧公子道:「是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與尤侗《艮齋雜記》、褚人獲《堅瓠集》十集卷一中袁籜庵的故事雷同。《儒林外史》第四十回和第四十一回寫的女詩人沈瓊枝與《隨園詩話》卷四雷同。《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與《酉陽雜俎》卷一雷同。

閱讀全文

與儒林外史名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