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豫劇的由來,最好在50字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
豫劇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調、河南謳,豫西山區則稱之為靠山吼。它是我國梆子聲腔劇種中極為重要的一支,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主要流行於河南省,在全國各地都有流傳。
豫劇傳承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已成為河南很有影響的戲曲劇種。豫劇在生成和發展時期,汲取了崑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聲腔劇種的藝術因素,同時廣泛吸收河南民間流行的音樂、曲藝說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樸直淳厚、豐富細膩、富於鄉土氣息的劇種特色。
B. 歷史上豫劇的來歷
豫劇, 也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在豫西山區演出多依山平土為台,當地稱為「靠山吼」。因為河南省簡稱「豫」,所以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豫劇產生於明末清初,初時以清唱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因而發展非常迅速。豫劇起源已經很難考證,說法不一。一說明末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而成,一說由北曲弦索調直接發展而成說一說是在河南民間演唱藝術,特別是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地區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弦索"等藝術成果發展而成。
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戲。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於道光年間(1821-1850)河工決口,廟宇沖塌,瓦片無存",可見在道光之前,梆子戲就早已存在。這些記述與藝人間的傳說相符。據一些老藝人追憶,他們在1912年前後學藝時,曾聽師傅說起河南的"內十處",即祥符(今開封)、杞縣、陳留(今並入開封)、尉氏、中牟、通許、儀封、封(今並入蘭考)、封丘、陽武(今並入原陽)和"外八處即淮陽、西華、商水、項城、沈丘、太康、扶溝、鹿邑,明清區代即流行"河南謳"。河南梆子在流傳過程中,在不同形成祥符調(開封一帶)、豫東調(商丘一帶)、豫西調(陽一帶)、沙河調(漯河一帶)等不同風格。
據藝人相傳,豫劇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家,蔣門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東面的清河集,都曾辦過科班。後在開封一帶的,形成祥符調;傳至商丘一帶的,形成 豫東調;流入洛陽的一支,發展為豫西調;流入漯河的一支,被稱為沙河調。
辛亥革命以後,河南梆子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當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子班社,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等因而活躍一時。此後,鄭州、洛陽、信陽、商丘等城市相繼出現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戲園。在農村,則每逢迎神賽會必演雙在一些地區,所演多屬河南梆子。
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發展進入一個的階段。這一時期,開封相國寺先後建立了永安、永樂、永民、同樂四個河南梆子劇場,許多著名藝人如陳素真、王潤枝、馬雙枝、司鳳英、李瑞雲、常香玉、趙義庭、彭海豹等,雲集於開封。1935年初,以樊粹庭為首成立了豫聲戲劇學社,改永樂舞台為豫聲劇院,陳素真所在的杞縣戲班和趙義庭所在的山東曹縣戲班均參加了該學社。豫聲戲劇學社革除了舊戲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對表演和舞台美術等進行革新,並演出由樊粹庭創作的《義烈風》、《霄壤恨》、《塗血》等劇目。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采"醒獅怒"之意,改學社為獅吼劇團。
常香玉在1936年隨周海水班社到開封,演出於醒豫舞台。1937年成立中州戲曲研究社,演出由王鎮南編寫的《六部西cxy廂》、《哭長城》等古裝戲和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罪行的現代戲《打土地》。《打土地》是豫劇編演現代戲的開始。與此同時,永安舞台的王潤枝、馬雙枝、鼓海豹、楊金玉等也演出了不少傳統劇目。名角雲集,促進了豫東調、豫西調的合流,促進了河南梆子的發展和提高。1938年日本侵略軍佔領開封後,獅吼劇團、周海水的泰乙班,以及常香玉等團體和演員先後到西安,並以西安為中心,在西北城鄉演出,擴大了豫劇的影響和流行地區。
C. 河南豫劇起源於什麼時候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在中原地區(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
清朝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河南已流行梆子戲。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據清李綠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書的《岐路燈》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縣志》記載,當時梆子戲已在開封、杞縣一帶盛行,並曾與羅戲、卷戲等合班演出,稱為「梆羅卷」。
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河堤決口,廟宇沖塌,瓦片無存」,可見在道光之前,梆子戲就已在河南存在。
豫劇形成以後,由於語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開封為中心的唱法稱「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為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靠山簧;豫東南沙河流域流傳的唱法稱「沙河調」,又稱本地梆。
據20世紀的一些老藝人回憶,他們在1912年前後學藝時,曾聽師傅說起河南的「內十處」,即祥符(今開封)、杞縣、陳留(今開封)、尉氏、中牟、通許、儀封、蘭封(今並入蘭考)、封丘、陽武(今並入原陽)和「外八處」即淮陽、西華、商水、項城、沈丘、太康、扶溝、鹿邑。據藝人相傳,河南梆子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家,蔣門在在開封市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市東面的清河集,都曾辦過科班。而開封的老三班,即義成班、公議班和公興班,傳說都歷經明、清兩代。
民國五年(1916年2月15日)的《河聲日報》載:「省內義成班,原為開封縣署民壯總役於建清所組建,歷年以來一般梨園子弟在各處演唱,頗享盛名。」
清末明初曾不斷到開封演出的天興班,原是封丘辦的科班,歷史比較悠久,不少豫劇名演員出自該班。知名演員有李劍雲、閻彩雲,其他主要演員有時登科、張治林、聶二妮、孔憲玉、李玉仙、張廷華、李法魁等。
D. 豫劇的來歷,著名片段,
1924年,王義成在《京報》副刊《戲劇周報》上發表《豫劇通論》一文,文章中的豫劇是對河南省所有劇種的統稱。
1947年秋,安陽、鶴壁、洛陽、開封、蘭州、西安四地的民間報界方以此稱謂專指河南梆子。
1947年末,豫劇教育家李戰在蘭州組建甘肅第一個豫劇表演團體「新光豫劇團」。
1948年,創辦豫劇歷史上第一所學校「私立新光豫劇學校」,這是最早使用「豫劇」名稱的組織機構。
1950年,中南區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為發展戲劇事業,派人在鄭州招收一批河南梆子演員到武漢,組成以梆子大王陳素真及王魁元、黃忠祥為首的「群眾河南梆子劇團」演出結束後,中南區軍政會副主席鄧子恢接見了相關演員。談到河南梆子時,鄧子恢說:「河南梆子是個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簡稱,我看可以取個大名為豫劇比較恰當。」1950年8月間,該劇團在河南、河北等地巡迴演出時將河南梆子稱為豫劇。「豫劇」一詞正式取代河南梆子。
E. 河南豫劇的由來,豫劇起源於什麼時候
豫劇起源於中原(河南),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在中原地區(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常識藝術篇。
F. 豫劇的由來,特點和優秀劇目
由來: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在中原地區(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隨著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資料證實,特別是相關人員在編修《中國戲曲志河南卷》的過程中,各方面的專家進行廣泛調查和論證,得出豫劇最早的誕生地是在古都開封和周邊各縣的結論。宋代志書《東京夢華錄》明確記載,北宋東京開封當時有桑家瓦子、北瓦、次里瓦等,勾欄瓦舍遍布全城,一個勾欄棚可容數千觀眾之多。當時在開封已經演出了大型雜劇《目連救母》。
特點: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
優秀劇目:
《春秋配》、《梵王宮》、《三上轎》、《三拂袖》、《滌恥血》、《桃花庵》、《地塘板》、《對花槍》、《提寇準》、《天地配》、《鍘美案》、《鳳帥令》、《玉虎墜》、《十面埋伏》、《跑汴京》、《金囍記》、《賀後罵殿》、《對綉鞋》、《天國盛會》、《秦雪梅》、《三上關》、《女貞花》、《劈山救母》等。
豫劇(英文:Yu Opera)起源於中原(河南),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近幾年,豫劇跟隨河南衛視,河南豫劇院,台灣豫劇團等演出團體走過了世界諸多國家,如到澳大利亞、義大利、法國、加拿大、委內瑞拉、紐西蘭、德國、英國、美國、泰國、巴基斯坦等國家演出,被西方人稱贊是「東方詠嘆調」,「中國歌劇」等。
G. 豫劇起源的故事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
清朝時期,清朝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河南已流行梆子戲。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
民國五年(1916年2月15日)的《河聲日報》載:「省內義成班,原為開封縣署民壯總役於建清所組建,歷年以來一般梨園子弟在各處演唱,頗享盛名。」
清末民初曾不斷到開封演出的天興班,原是封丘辦的科班,歷史比較悠久,不少豫劇名演員出自該班。知名演員李劍雲、閻彩雲、林黛雲、時倩雲、賈碧雲並稱五大乾旦。其他主要演員有時登科、張治林、聶二妮、孔憲玉、李玉仙、張廷華、李法魁等。
辛亥革命後,河南梆子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和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子班社參加演出。豫劇進入茶社演唱之後,與早已進入茶社的二簧(京劇)形成了相互競爭的局面。
民國十九年(1930年),豫劇五大流派逐鹿開封,形成唱腔大融合,特別是知識分子改革家的參與,使之豫劇吸收各派之長相互學習競爭,開創了豫劇大繁榮時期。這種融合後的豫劇聲腔隨即又影響各地。這也為1950年豫劇在全國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樊粹庭在開封創辦豫聲劇院。
解放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職業豫劇表演團體在大陸相繼成立,新編曲目、劇目大量出現。河南梆子被官方正式命名為「豫劇」,國家攝制了大量的舞台藝術紀錄電影片、電視片,保存紀錄了許多藝術家和劇團的表演藝術。
1951年,台灣空軍成立以毛蘭花為核心的業余豫劇團。該業余豫劇團開辦了台灣史上第1個豫劇科班:台灣地區空軍業余豫劇團學生班,招收第1期學生8人,第2期學生4人,第3期學生8人後停辦。台灣地區陸軍有黃龍豫劇隊、虎賁豫劇隊、捷豹豫劇隊。
網路--豫劇
H. 豫劇的由來和特點
豫劇, 舊稱河南梆子。因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在安徽北部地區稱河南梆劇,山東、江蘇的部分地區仍稱梆子戲,在河北的部分地區,舊稱河南高調。 豫劇的流行區域主要在黃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北京、山西、陝西、四川、甘肅、青海、新疆、台灣等省區市都有專業豫劇團的分布。
豫劇起源已經很難考證。一說明末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而成;一說由北曲弦索調直接發展而成;一說是在河南民間演唱藝術,特別是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地區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弦索"等藝術成果發展而成。
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戲。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於道光年間(1821-1850)河工決口,廟宇沖塌,瓦片無存",可見在道光之前,梆子戲就早已存在。這些記述與藝人間的傳說相符。據一些老藝人追憶,他們在1912年前後學藝時,曾聽師傅說起河南的"內十處",即祥符(今開封)、杞縣、陳留(今開封)、尉氏、中牟、通許、儀封、封(今並入蘭考)、封丘、陽武(今並入原陽)和"外八處即淮陽、西華、商水、項城、沈丘、太康、扶溝、鹿邑。據藝人相傳,豫劇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家,蔣門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東面的清河集,都曾辦過科班。
辛亥革命以後,河南梆子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當時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梆子班社,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等因而活躍一時。此後,鄭州、洛陽、信陽、商丘等城市相繼出現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戲園。在農村,則每逢迎神賽會必演雙在一些地區,所演多屬河南梆子。
豫劇流派最早劃分為豫東調和豫西調。後來有河南省原文化局副局長馮紀漢提出劃分四個流派的問題,即又加上了祥符調和沙河調。1962年河南省舉行老藝人匯演,經原河南省豫劇院藝術室整理,將四大流派的唱腔匯編成集,共分為四部,以後在社會上就傳開了豫劇的四大流派。
(一)豫東調流派的特點
「豫東調」即指鄭州以東,以商丘為中心的部分地區。它的唱腔比較高昂、活潑,曲調比較華麗。常用音域為bE調的「5-----5(高音)」落音多在「5」上,也成為「上五音」。調式為七聲徵調式,音階排列為:5 6 7 1 2 3 4 (#4) 5。豫東調的早期板胡是用五度定弦法(裡弦「6」,外弦「3」)伴奏,從上例來看伴奏旋律有其自己的特點,唱腔有著濃厚的豫東調風味,下韻均落在「5」上,從調式來看是典型的「5」調式。但豫東調的板胡目前已經不用五度定弦了,變成了四度(裡弦"3",外弦「6」),伴奏旋律也相應的有了變化,這也是豫東調伴奏上的一個進步。
演唱豫東調得比較有名望的藝人有唐玉成、李斯忠、馬金鳳等。
(二)豫西調的基本特點
「豫西調」指鄭州以西,以洛陽為中心的「西府調」。曲調較為低平,常用音域為D調或bE的「1------1(高音)」。落音多在「1」上,也稱為「下五音」。調式為七聲宮調式,音階排列為「12345671」。演唱豫西調比較有名的藝人有周海水、常香玉、崔藍田、王二順等。
(三)祥符調的基本特點
「祥符調」指以開封為中心的比較流行的唱法。從調式上分析和豫東調相同(「5」調式)。所不同之處在於祥符調的唱腔比豫東調唱腔細膩些,相比之下豫東調唱腔有些粗狂,這恐怕也是由於豫東人喜歡「紅臉」的唱腔,崇拜「紅臉」藝人的原因吧。
再者,祥符調唱腔多用些襯字、花腔,在旋律中常出現:5 6 2 7 | 6 5 | 5 6 2 4 | 5 - || 或 : 5 2 4 | 5 - | 這些也可以說明祥符調與豫東調比較有差異的地方。
(四)沙河調的基本特點
「沙河調」指許昌以南鄢陵、扶溝一帶而言。它的調式與豫東調相同,兼有豫東調、祥符調的特點,所不同之處在於它的伴奏過門有其獨特的風格,但是這種風格局限性較大,已逐漸淡化了。尤其是豫東調、豫西調混合唱法流行於世後,沙河調的伴奏方法的特點就不太明顯了。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對花槍》、《三上轎》、《地塘板》、《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等。 1949年以來,整理、改編的傳統戲有《紅娘》、《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誥命》等;創作改編的現代戲有《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人歡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等許多劇目。等。其中《花木蘭》、《穆桂英掛帥》、《唐知縣審誥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蓮》(《包青天》)、《朝陽溝》、《人歡馬叫》等均攝製成影片。
I. 豫劇的來源
1924年,王義成在《京報》副刊《戲劇周報》上發表《豫劇通論》一文,文章中的豫劇是對河南省所有劇種的統稱。
1947年秋,洛陽、開封、蘭州、西安四地的民間報界方以此稱謂專指河南梆子。
1947年末,豫劇教育家李戰在蘭州組建甘肅第一個豫劇表演團體「新光豫劇團」。
1948年,創辦豫劇歷史上第一所學校「私立新光豫劇學校」,這是最早使用「豫劇」名稱的組織機構。
1950年,中南區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為發展戲劇事業,派人在鄭州招收一批河南梆子演員到武漢,組成以梆子大王陳素真及王魁元、黃忠祥為首的「群眾河南梆子劇團」在武漢演出。演出結束後,中南區軍政會副主席鄧子恢接見了相關演員。談到河南梆子時,鄧子恢說:「河南梆子是個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簡稱,我看可以取個大名為豫劇比較恰當。」1950年8月間,陳素真、王魁元等率領該劇團在河南、河北等地巡迴演出時將河南梆子定名為豫劇,此後「豫劇」一詞正式取代了河南梆子。
J. 豫劇的起源
豫劇,原稱「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調」,產生於明末清初,多以清唱為主,其風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善於表演大氣磅礴的大場面戲,具有強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濃郁,質朴通俗、本色自然,緊貼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節奏鮮明強烈,矛盾沖突尖銳,故事情節有頭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豫劇形成以後,由於語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開封為中心的唱法稱「祥福調」;以商邱為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為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靠山簧;豫東南沙河流域流傳的唱法稱「沙河調」,又稱本地梆。
豫劇音樂豐富多采,唱腔屬板腔體。唱詞通俗易懂,多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獨特的板式結構和比較完整的音樂程式。可分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飛板四大板類。豫劇的伴奏樂器分文武場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稱之為老三手或仨弦手。後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武場常用的樂器有板鼓、堂鼓、大鑼、小鑼(又名堂鑼或手鑼)、手鑔、梆子、手板等。
豫劇傳統劇目約有七百餘出。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對花槍》、《三上轎》、《地塘板》、《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等。建國以後,經過推陳出新,出現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如《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誥命》等,普遍受到人們的歡迎,同時還有改編演出的歷史劇《花木蘭》,神話劇《白蛇傳》,創作演出的現代戲《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還有胡希華親自編、自導、自演的《李豁子》系列也成了家喻戶曉,等許多劇目。由於音樂工作者的創新與出新,譜寫出了一批膾炙人口的音樂唱腔,從而使豫劇成為全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一種戲曲形式。
豫劇的行當和班社,俗話說:「四生四旦四花臉,八個場面(即一鼓二鑼仨弦手,梆子手鑔共八口)倆箱倌」。四生是大紅臉(又叫紅凈、戲生)、二紅臉(又叫馬上紅臉)、小生、邊生(又叫二補紅臉);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閨門旦)、老旦、帥旦;四花臉是黑頭(副凈)、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正因為是男八女四的行當,把四生四花臉叫做外八角,以男角為主的戲叫做「外八角戲」。
豫劇歷史上有名的演員,據鄒少和先生回憶:「宣統間,小旦李劍雲者,陽武人,天賦佳喉,清脆圓潤,高下疾徐,婉轉曲折,璣珠走盤,無不如意,又復善制新腔。自李氏出,劇風為之一變,優伶界中感嘆為空前絕後之才」。比較著名的須生有張小乾、張同慶、澎海豹、許樹雲。名小生有黃儒秀(黃娃、黃馬褂)、王金玉(筱火鞭)。紅臉王唐玉成,武曹彥章等。自從出現女演員後,著名的演員有:王玉枝、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等。解放後的著名演員有:魏雲、王善朴、高潔、陳新理、馬琳、柳蘭芳等。